《西洲曲》课件
合集下载
《西洲曲》课件

参 考 赏 析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形容江面宽阔,浩渺似海。
所谓“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正与 上文“单衫”两句恰成鲜明的对照。“双鬓 鸦雏色”还显示着自信和希望,而“垂手明 如玉”则表现出愁怅和怨恨,因为此时是空 有“垂手明如玉”,尽日望郎郎不归!这种 心理活动的描绘是白描式的,甚至“不着一 字”,然而又是细致入微的,可谓“尽得风 流”,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风韵。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二句则是对眼 前远景的观察。
莲子:谐音“怜子 ” 。怜,怜爱。 清如水:隐喻爱情 的纯洁。
参考赏析
然而,既然带着思念的心 情“出门”,则相思之情注 定非但难以去除,反而因采 莲而加重。以下对采莲情节 的细致描绘,正体现了这种 情形。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相爱之心。 望飞鸿:望飞雁,指盼望对方的书信。古代常 用鸿雁指书信或送书信的人。
创作特色
2.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 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 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 了“鸦雏色”的头发。一折、一穿、一梳,动 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 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 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以为 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 头等候情人的到来。
参考赏析
这位女子想到自己所寄梅花可能 早已到了西洲,到了情郎的手中。 “折梅寄江北”是对“忆梅下西洲 ”的补充说明,或谓首二句就是一 个倒装句。“折梅”是过去所为, “忆梅“才是现在所思。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 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 树。
《西洲曲》课件

与《诗经》中的民歌比较:《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 含大量民歌作品。与《西洲曲》相比 ,《诗经》中的民歌更加古朴自然、 情感真挚;语言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 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西洲曲》则在继承《诗经》民歌传 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意境的营造 和情感表达的细腻入微。
18
05
2024/1/26
5
学习目标与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西洲曲》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理解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掌握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学习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 诗歌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诵读和背诵,培养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江南古镇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石 雕、砖雕和木雕,风格独特,古色古 香,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4/1/26
20
民间歌谣传承和发展现状
2024/1/26
民间歌谣传承方式
民间歌谣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进行传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和民族特色。
当代民间歌谣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民间歌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传承断层 、受众减少等。同时,一些民间歌谣通过创新形式和内容,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焕发出新 的生机和活力。
问题二
请分析《西洲曲》中的艺术手法和 表现技巧。
问题三
如何理解《西洲曲》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24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受
2024/1/26
分享一
01
在阅读《西洲曲》时,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思念和留恋之情,仿
佛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分享二
《西洲曲》PPT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 熟悉诗歌内容和韵律美 感。
讲解法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 讨诗歌中的意象、表达 技巧和艺术特色等问题 。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PPT课件、图片、 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 强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 性。
02 《西洲曲》概述
04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
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景观,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
介绍当地的民俗风情,如婚丧嫁 娶、节庆活动等,体现丰富多彩
的生活面貌。
探究地域文化对《西洲曲》创作 的影响,如语言、音乐、舞蹈等
方面的特色。
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
分析《西洲曲》所反映的历史 事件和时代背景,如政治、经 济、社会等方面的变革。
与西方爱情诗比较
《西洲曲》与西方爱情诗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与日本和歌比较
《西洲曲》与日本和歌在题材、风格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与其他文化背景下诗歌比较
《西洲曲》与其他文化背景下表现爱情的诗歌的共性与个性。
06 思考与讨论
主题意义及现实意义思考
《西洲曲》所表达的 爱情主题及其时代意 义
如何将《西洲曲》等中国传统诗 歌推向更广泛的国际舞台
谢谢聆听
艺术特色与风格
艺术特色
温庭筠的诗歌以婉约柔美见长,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抒发内心情感。
风格
《西洲曲》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语言简练明快。
03 诗歌赏析与解读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01
02
03
深情厚意
2024版最新《西洲曲》课件精品ppt课件

全诗以爱情为线索,通过描写女子采莲、登楼等 场景,将爱情主题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 的赞美和追求。
2024/1/27
12
离别相思之情的深刻描绘
2024/1/27
刻画女子孤独无助的心境
01
通过描写女子在离别后的孤独无助,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相思之
情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借助典型意象表现离别相思
02
运用典型的意象如明月、高楼等,表现了女子在离别后的无尽
《敕勒歌》
以北方草原为背景,展现了草原风 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与《西洲曲》 的南方水乡风情形成鲜明对比。
20
《西洲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评价
文学史地位
作为南北朝时期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西洲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 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文学评价
历代文人对《西洲曲》评价颇高,认为 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同时,它所表达的情感真挚动 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发。
2024/1/27
25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一
通过学习和欣赏《西洲 曲》,我可以借鉴其中的 艺术手法和意象运用,提 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
2024/1/27
应用二
《西洲曲》中的爱情主题 可以引发我对现实生活中 爱情问题的思考,帮助我 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
应用三
通过学习《西洲曲》,我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 化和历史背景,增强自己 的文化素养。
创作意图
萧衍在《西洲曲》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西洲世界。他试图通过这首 诗歌传达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期盼。同时,他也希望借此激发人们的爱国情 感和民族自豪感。
《西洲曲》课件

5
《西洲曲》在《乐府诗集》中归入“杂曲 歌辞”。题为古辞。今本《玉台新咏》中 有此诗,题为南朝江淹所作,应系后人窜 入,并非江氏之作。 明清有人认为是梁武帝之作,也是无据臆 说。此诗应是流传于长江流域的民歌,但 显然已经过了文人的润饰,是南朝乐府民 歌成熟的产物。
6
《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 中的西曲。它是南朝乐府民歌 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 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7
西洲曲(朗读)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8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 曾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与情 人在西洲相会,情人已去 江北,她思念情人,又来 到故地,引起她无尽的思 念与惆怅。
9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两桨”,用比较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相 距之近,反衬了相距之远。意境转到托物 起兴,慨叹自己的孤单与寂寞。 她把树叶声误认为是情人的脚步声,急忙 戴好首饰,探出头来张望。但是情人没有 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给她带来一层深似 一层的孤独与惆怅。
节序已进入了北雁南归的初冬,她却始 终没有盼来一只爱的使者。她望眼欲穿, 相思之情益加炽热,不由得登上青楼, 向江北眺望。
《西洲曲》在《乐府诗集》中归入“杂曲 歌辞”。题为古辞。今本《玉台新咏》中 有此诗,题为南朝江淹所作,应系后人窜 入,并非江氏之作。 明清有人认为是梁武帝之作,也是无据臆 说。此诗应是流传于长江流域的民歌,但 显然已经过了文人的润饰,是南朝乐府民 歌成熟的产物。
6
《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 中的西曲。它是南朝乐府民歌 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 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7
西洲曲(朗读)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8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 曾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与情 人在西洲相会,情人已去 江北,她思念情人,又来 到故地,引起她无尽的思 念与惆怅。
9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两桨”,用比较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相 距之近,反衬了相距之远。意境转到托物 起兴,慨叹自己的孤单与寂寞。 她把树叶声误认为是情人的脚步声,急忙 戴好首饰,探出头来张望。但是情人没有 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给她带来一层深似 一层的孤独与惆怅。
节序已进入了北雁南归的初冬,她却始 终没有盼来一只爱的使者。她望眼欲穿, 相思之情益加炽热,不由得登上青楼, 向江北眺望。
西洲曲ppt课件

素养。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思考题 1. 《西洲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 《西洲曲》中的意象和意境对表达诗歌情感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 你如何理解《西洲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请谈谈 你的看法。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1.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 不同意见。
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展示文化多样性
西洲曲作为中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 力和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推动文化交流
将西洲曲推向国际舞台,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与 碰撞,有助于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和审美空间。
促进合, 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注入新的活力。
审美价值
诗歌所表现的优美意境、真挚情感和深刻哲理,具有极高的审 美价值,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主题思想探讨
爱情主题
诗歌表达了浓烈的爱情情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人生哲理
通过描绘爱情的悲欢离合,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引导人们珍惜当下、 追求真爱和美好人生。
03
CATALOGUE
02
CATALOGUE
诗歌内容解析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描绘不 同场景和情感变化,展现诗歌的完 整性和层次感。
写作特点
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表达 深沉的情感和意境;语言简练、质 朴,富有节奏感。
意象描绘与审美价值
意象描绘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动作和内心感受等,构建出丰富而细 腻的意象世界。
《西洲曲》课件.23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西洲曲》课件.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西洲曲》课件.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西洲曲上课课件PPT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写女子深秋登楼凭栏远眺,盼望情人 早日到来。
转眼又是“鸿飞满西洲” 的深秋了。 •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鸿雁可以传情,然而,到 了“鸿飞满西洲”的季节,却 依然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女 子只有怅惘地独上高楼。 •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极写登临眺望,相思之 深,令我们想起很多相似的 眺望相思情境。
仲夏
初秋
仲秋
深秋
初冬
3 、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 乐美。
全诗基本上四句一
韵,读来宛转流畅, 清新自然,有一种回
环往复的音乐之美。
• 古典诗词中的爱情
• 题都城南庄
•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生查子·元夕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 为了消除邻人的猜疑,她 只好借口自己开门是去采莲。 此刻的她,百感交集: • 深切的思念,失落的感觉, 受窘为难的尴尬。
诗歌通过巧作掩饰的动作 描写,刻画出女子细微隐蔽 的心理——女子含羞的姿态, 渴望与情人相聚的心情,掩 饰不住的尴尬和失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 描写栏杆之曲折,寓意双关。
“十二曲”象征着女子愁肠 百结的心绪。
•
“明如玉”,三字极写
女子之肤色之美。
读一读:描写女子的美有那几句诗句?
女子的美最典型的体现于衣裳、 头发、肤色及楚楚动人的情态上。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垂手明如玉 ” 为什么要渲染女子的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