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QC T 664-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QC T 664-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QC/T 664-2000(2000-11-06批准,2001-04-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汽车空调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工作原理、相关资料及试验数据,参考了国外先进国家的同类标准及国际标准等制定的。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及种类、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基本要求,代表厂该类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

是国内制造单位设计生产该类产品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使用单位检测此类产品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同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汽车研究所、南京7425工厂、固特异(青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兆国、朱熠、孙克俭、韩同登。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QC/T 664-200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系统中输送液态或气态HFC-134a制冷剂的空调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种类、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检验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输送液态或气态HFC-134a制冷剂用橡胶或热塑性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小HFC-134a的渗透及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在-40℃~+125℃温度范围内使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690-1992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2941-199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3 种类3.1 A1、A2型——织物增强的合成橡胶软管软管内胶层为耐油橡胶,增强层由与内胶层和外胶层粘合的织物组成,外胶层为耐热和耐臭氧的橡胶。

Al型软管的外径比A2型软管小,且为一层增强层;A2型软管是两层增强层;A1、A2型软管的管接头通常不可互换使用。

DIN 73411-1-1996汽车冷却剂管 软管和软管接头 第1部分:尺寸,材料,标记

DIN 73411-1-1996汽车冷却剂管 软管和软管接头 第1部分:尺寸,材料,标记
LIaCbSel213.040.70
DIN
德国标准
DIN 73411-1-1996
汽车冷却剂管 软管和软管弯头 第 1 部分:尺寸、材料、标记
Kühlmittelleitungen in Kraftfahrzeugen Schläuche und Schlauchbogen
Teil 1: Maße, Werkstoffe, Kennzeichnung
125
135
175
1)亦见 1996 年 10 月的DIN 73411-2 标准的表 1
S-EPDM 乙烯-丙烯-二烯聚合物,硫化聚合的
per-EPDM 乙烯-丙烯-二烯聚合物,过氧化物聚合的
VMQ 乙烯-甲酯-聚硅氧烷
(简称根据 DIN ISO 1629 标准)
对材料等级的其它要求见 1996 年 10 月的 DIN 73411-2 标准的表 1、2、3、4 和 5。
内层
插嵌套管
外层
图 1: 软管 材料等级 B、内径 d=25mm、壁厚 s=3.5mm 的冷却水管名称:
软管 DIN 73411 – B- 25X3.5
2
表 1:尺寸
DIN 73411-1-1996
尺寸按毫米计
内径 d
壁厚 s
极限偏差
系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系列
在使用再 拧紧卡圈 系统时
缝隙
缝隙
1 必须优先选用系列 1 的内径。 2 适用于载货汽车。 3 (3.5±0.4)mm 和(4.5±0.5)mm 的壁厚也适用
制造厂家 DIN 标准总编号
材料等级 尺寸 年份 公历周 材料内层(符合 VDE 260 标准的标记) 衬垫(符合 DIN 60001-4 标准的标记) 材料外层(符合 VDE 260 标准的标记)

(完整word版)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胶管分类 (4)4. 设计要求 (4)4.1. 总体要求 (4)4.2 尺寸及公差 (4)4.3. 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5)4.4 .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 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 (5)4.5. 胶管的扩口尺寸: (6)4.6 胶管脱模相关 (6)5. 性能要求 (6)6. 图纸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为规范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编制此设计规范。

本设计规范主要根据橡胶软管的生产工艺、性能要求,结合设计经验编制。

本规范为第一次编制,需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完善。

1. 范围本设计规范介绍冷却系统橡胶软管的基本设计要求。

2. 引用标准GB/T 18948-2003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GB/T 18948-2009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Q/SQR.04.175-2011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技术要求3. 胶管分类胶管分为橡胶软管及纯胶管;橡胶软管由橡胶层( EPDM 层)及加强层(聚酯网)组成,纯胶管由橡 胶层( EPDM 层)组成。

根据橡胶管用途及使用环境可分为四种类型:1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00℃;2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25℃;3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50℃; 4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75℃; 我司目前采用的胶管为橡胶软管、 2 型。

4. 设计要求4.1.总体要求橡胶软管表面应光滑, 凸凹深度不超过 0.5mm,橡胶软管整体不允许有气泡、 裂痕、 夹杂以及其 他影响使用的损伤,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扩口处过渡均匀。

4.2 尺寸及公差长度尺寸及公差见表 1。

胶管

胶管
+10 -2
章条号 特性
单位 IRHD IRHD MPa % 70 ± 5 10 250
70
+5 -10
70
+5 -10
5.2
8 250
8 250
IRHD +10 +15 % +10 +20 +25 % -25 -40 -65 % 30 30 50 50 30 50 50 -25 -40 -65 -25 -40 -65 +10 +20 +25 +10 +20 +25 +10 +15 +10 +15
0 -2)h
章条号
特性
单位 MPa 0.2 — — — kN/m 老化后 %
软管
— 1.2 0.9 0.5
— — 30
1.5 1.5 30
5.11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低温压缩变形(-30℃),最大 耐弯曲性,变形系数 T/D 机械疲劳试验,循环次数
%
90 ≤ 0.7
90 ≤ 0.7
5.13
Ⅰ型:最低次数 Ⅱ型:最低次数 Ⅲ型:最低次数
GB/T 1690-1992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neq ISO 1817:1985) GB/T 3512-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eqv ISO 188:1998) GB/T 5563-1994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液压试验方法(eqv ISO 1402:1991) GB/T 5565-1994 橡胶或塑性及纯胶管 弯曲试验(eqv ISO 1746:1983) GB/T 5567-1994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真空性能测定(neq ISO 7233:1990) GB/T 6031-199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100IRHD)(idt ISO 48:1994) GB/T 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 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eqv ISO 815:1991) GB/T 9573-2003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尺寸测量方法(idt ISO 4671:1984) GB/T 9575-2003 橡胶、塑料软管内径尺寸和长度公差(idt ISO 1307:1983) GB/T 14905-1994 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eqv ISO 8033:1991) HG/T 2869-1997 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性能评价(idt ISO 7326:1984) 3 型别、尺寸和公差 3.1 型别 纯胶管和橡胶软管分为下列三种不同型别: Ⅰ型:工作温度在 100℃以下的纯胶管和橡胶软管。 Ⅱ型:工作温度在 125℃以下的纯胶管和橡胶软管。 Ⅲ型:工作温度在 150℃以下的纯胶管和橡胶软管。 此外,根据工作环境,每种型别的纯胶管和橡胶软管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级别: A 级:外表面不可能被燃油和润滑油污染的位置使用的纯胶管和橡胶软管。 B 级:外表面可能被燃油和润滑油污染的位置使用的纯胶管和橡胶软管。 3.2 尺寸和公差 按 GB/T 9573-1994 规定的方法测量时, 纯胶管和橡胶软管的内径尺寸和公差应符合 GB/T 9575 的规定。 4 内壁清洁度 所有的纯胶管和橡胶软管内壁应当清洁,目视检查时不得有任何杂质。 5 物理试验和规范 压缩变形试验应使用标准的试样(片)进行试验,其他试验应使用从产品上裁取的试样进行试验或由生 产厂和用户协商确定。 5.1 硬度 按 GB/T 6031-1998 规定的程序测定时,硬度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5.2 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 按 GB/T 528 规定的程序,使用 2 型试片测定时,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5.3 热空气老化后性能的变化 按照 GB/T 3512— 2001 的规定,在通风干燥箱中使用 5.1 和 5.2 规定的试样,按下列试验条件进行: — — Ⅰ型:100℃× 7 d; — — Ⅱ型:125℃× 7 d; — — Ⅲ型:150℃× 7 d。 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变化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5.4 压缩永久变形 使用 GB/T 7759-1996 中 3.1 规定的 A 型试样,按 GB/T 7759-199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5 耐冷却液性能

制动软管标准

制动软管标准

制动软管标准
制动软管标准是指制动系统中汽车制动软管的相关标准规定。

制动软管是连接制动主缸与制动器的管路,承担着传递制动力、冷却刹车液和抵抗震动的重要作用。

制动软管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 尺寸和形状:制动软管的长度、内径和外径等尺寸要符合规定,形状应能适应车辆安装要求。

2. 材料要求:制动软管主要由内层橡胶管、纤维增强层和外层橡胶管组成。

材料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软管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油等性能。

3. 耐压和爆破压力:制动软管要经受住规定的静态和动态耐压试验,以及爆破压力测试,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破裂或爆破。

4. 耐腐蚀性能:制动软管应具备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刹车液中可能存在的化学物质的侵蚀。

5. 耐磨性能:制动软管要能够经受住摩擦和震动等工作环境下的磨损,保证使用寿命和制动效果。

6. 连接接头:制动软管的连接接头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7. 标识和标志:制动软管上应有明确的标识和标志,包括制造商信息、批次号、规格型号、标准编号等,方便追溯和识别。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制动软管标准要求,具体标准可以参考汽车制造业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QC T 664-2000 汽车空调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QC T 664-2000 汽车空调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QC T 664-2000 汽车空调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QC/T 664-2000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系统中输送液态或气态HFC-134a制冷剂的空调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种类、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检验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输送液态或气态HFC-134a制冷剂用橡胶或热塑性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小HFC-134a的渗透及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在-40℃~+125℃温度范畴内使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690-1992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2941-1991 橡胶试样环境调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刻3种类3.1A1、A2型——织物增强的合成橡胶软管软管内胶层为耐油橡胶,增强层由与内胶层和外胶层粘合的织物组成,外胶层为耐热和耐臭氧的橡胶。

Al型软管的外径比A2型软管小,且为一层增强层;A2型软管是两层增强层;A1、A2型软管的管接头通常不可互换使用。

3.2B型——钢丝增强的合成橡胶软管软管内胶层为耐油橡胶,增强层由钢丝组成,外层由用合成橡胶浸渍的耐热织物组成。

3.3C型——织物增强的带有热塑性绝缘层的软管软管内外橡胶层之间有热塑性绝缘层,以织物作为增强层,外胶层为耐热和耐臭氧的橡胶。

3.4D型——织物增强的热塑性内衬的软管在软管内胶层的内表面有薄薄一层热塑性塑料内衬,增强层由与内胶层和外胶层粘合的织物组成,外胶层为耐热和耐臭氧的橡胶。

4技术要求4.1尺寸4.1.1软管的内外径软管内外径尺寸应满足供需双方同意的图样的要求。

4.1.2软管壁厚偏差软管壁厚的偏差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数值。

表1 软管壁厚偏差mm4.2外观质量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上不承诺有阻碍使用性能和安装的缺陷;软管内外表面应清洁干燥、无破旧、裂纹、气泡、缩孔、起皱、凸起等缺陷;软管各层之间应结合牢固;软管组合件应连接牢固无缺陷。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胶管分类 (4)4. 设计要求 (4)4.1.总体要求 (4)4.2尺寸及公差 (4)4.3.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5)4.4.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 (5)4.5.胶管的扩口尺寸: (6)4.6胶管脱模相关 (6)5. 性能要求 (6)6. 图纸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为规范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编制此设计规范。

本设计规范主要根据橡胶软管的生产工艺、性能要求,结合设计经验编制。

本规范为第一次编制,需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完善。

1.范围本设计规范介绍冷却系统橡胶软管的基本设计要求。

2.引用标准GB/T 18948-2003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GB/T 18948-2009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Q/SQR.04.175-2011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技术要求3.胶管分类胶管分为橡胶软管及纯胶管;橡胶软管由橡胶层(EPDM层)及加强层(聚酯网)组成,纯胶管由橡胶层(EPDM层)组成。

根据橡胶管用途及使用环境可分为四种类型:➢1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00℃;➢2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25℃;➢3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50℃;➢4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75℃;我司目前采用的胶管为橡胶软管、2型。

4.设计要求4.1.总体要求橡胶软管表面应光滑,凸凹深度不超过0.5mm,橡胶软管整体不允许有气泡、裂痕、夹杂以及其他影响使用的损伤,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扩口处过渡均匀。

汽车水管标准

汽车水管标准
橡胶软管(水管)
光气日野
31
18-0399
用于发动机冷却剂的软管及衬套
IVECO
32
冷却剂软管
RENAULT 雷诺
33
发动机冷却液用橡胶软管和护套
菲亚特汽车标准
34
18-0399
用于发动机冷却剂的橡胶软管及衬套 技术规范
菲亚特汽车标准
35
冷却剂软管EPDM及硅酮
VOLVO
36
冷却剂软管EPDM及硅酮
VOLVO
37
CNS6162-1993
LG
38
Q/FT B033-2001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福田
39
Q/MC 0008-2005
硅橡胶输水软管技术要求
企业标准
40
N05009
散热器软管
奥地利斯太尔企业标准
德国曼
汽车
21
DBL 6254
供货规范--带织物内衬的冷却水软管
德宝龙DBL
22
TL 523 16
乙烯--丙烯三聚物橡胶 密封水冷却器材料要求
康采恩标准
23
TL 523 61(40万)
带芳族聚酰胺---强度骨架的冷却剂软管材料和功能要求
康采恩标准
24
TL 680脉冲不同20万
带有强度载体的冷却液软管材料和性能要求
康采恩标准
25
用于用于发动机冷却回路的柔性胶管
RENAULT
雷诺
26
STD953
橡胶软管-冷却系统
Scania
27
STD 2041
橡胶软管--冷却系统
Scania
28
STD4272
橡胶——压力不超过的冷却剂软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范围 (4)
2. 引用标准 (4)
3. 胶管分类 (4)
4. 设计要求 (4)
4.1.总体要求 (4)
4.2尺寸及公差 (4)
4.3.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5)
4.4.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 (5)
4.5.胶管的扩口尺寸: (6)
4.6胶管脱模相关 (6)
5. 性能要求 (6)
6. 图纸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为规范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编制此设计规范。

本设计规范主要根据橡胶软管的生产工艺、性能要求,结合设计经验编制。

本规范为第一次编制,需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完善。

1.范围
本设计规范介绍冷却系统橡胶软管的基本设计要求。

2.引用标准
GB/T 18948-2003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 18948-2009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Q/SQR.04.175-2011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技术要求
3.胶管分类
胶管分为橡胶软管及纯胶管;橡胶软管由橡胶层(EPDM层)及加强层(聚酯网)组成,纯胶管由橡胶层(EPDM层)组成。

根据橡胶管用途及使用环境可分为四种类型:
➢1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00℃;
➢2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25℃;
➢3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50℃;
➢4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75℃;
我司目前采用的胶管为橡胶软管、2型。

4.设计要求
4.1.总体要求
橡胶软管表面应光滑,凸凹深度不超过0.5mm,橡胶软管整体不允许有气泡、裂痕、夹杂以及其他影响使用的损伤,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扩口处过渡均匀。

4.2尺寸及公差
长度尺寸及公差见表1。

表1 尺寸公差
单位:mm
内径、壁厚及尺寸公差见表2。

表2 壁厚及尺寸公差
单位:mm
D1>25 5 ±0.5
截面尺寸及公差见表3
表3 截面尺寸公差
单位:mm 截面尺寸D 0-4 4-16 16-25 25-40 40-63 63-100 100-160 >160 公差±0.35 ±0.40 ±0.50 ±0.70 ±0.80 ±1.00 ±1.30 ±0.8﹪D 4.3.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配合尺寸见图1及表4。

图1 胶管与连接硬管连接
表4 配合公差及连接长度
单位:mm
连接硬管外径D2 胶管内径
D1
连接长度
L
备注
D2≤25 D1= D2-1 32 连接硬管上应有第二道限位鼓包,若因工
艺等无法添加,需与设计工程师确认并在
限位处增加装配终止线
D2>25 D1= D2-2 38
4.4.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
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见图2。

.
弯曲角度θ°<90 90~120 >120 <90 90~120 >120 <90 90~120 >120 转弯半径R 1.9D 1.5D 1.3D 2.4D 2.0D 1.6D 2.9D 2.4D 1.9D
弯曲的形状
图2胶管转弯半径、内径及转弯角关系
①弯曲时直线段长度不小于40mm;
②以上标准适用于管内径不大于60mm,若大于60mm需要与供应商确认;
4.5.胶管的扩口尺寸:
胶管的扩口尺寸见图3
图3 胶管扩口尺寸
①扩口率: (D4-D3)/D3<30%;
②异型管的变径应由小变大;
4.6胶管脱模相关
①对于非成型管:内径小于20胶管为无芯硫化,内径大于20胶管为有芯硫化;
②对于成型管:所有管径均为有芯硫化;
5.性能要求


程序或
标准
试验描述接收标准目标要求
1 GB/T
18948
内壁清洁度试验按GB/T
18948-2003
目视检查不得有任何杂质
2 GB/T
18948
硬度试验按GB/T
18948-2003
65±5
3 GB/T
18948 拉伸强度按GB/T
18948-2003
抗拉强度大于8MPa,拉断
伸长率大于250%
4 GB/T
18948 热空气老化试验按GB/T
18948-2003
硬度变化0~+10;
拉伸强度10MPa min;断裂
伸长率200% min
5 GB/T
18948 压缩永久变形试

按GB/T
18948-2003
经100℃*24h试验后,压缩
变形量≤50%
6 GB/T
18948 耐爆破压力试验按GB/T
18948-2009
d≤18mm 1.2Mpa,18mm<
d≤35mm 0.9Mpa,d>
35mm 0.5Mpa
7 GB/T
18948 耐吸扁性按GB/T
18948-2009
最大塌瘪≤30%
8 GB/T
18948 耐低温压缩变形按GB/T
18948-2003
低温压缩变形≤90%
9 GB/T
18948 耐弯曲性试验按GB/T
18948-2003
变形系数≤0.7
10 GB/T
18948 机械疲劳试验按GB/T
18948-2003
经不低于5000次循环后,
不出现破裂
11 GB/T
18948 低温曲挠性按GB/T
18948-2009
不得有裂痕、龟裂、折断,
符合爆破压力要求
12 GB/T
18948 粘合强度按GB/T
18948-2009
老化前≥1.75kN/m,老化后
≥1.25kN/m
13 GB/T
18948 耐电化学降解性按GB/T
18948-2009
无龟裂现象
14 GB/T
18948 耐润滑油表面污
染性
按GB/T
18948-2009
试验后符合粘合强度要求
15 GB/T
18948 压力/振动/温度
试验
按GB/T
18948-2009
试验后外径变化小于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