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优质】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同步教案

合集下载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音乐背后的故事与情怀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音乐背后的故事与情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案设计一、单元目标与主题介绍目标本单元旨在通过讲述音乐家洗星海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主题本单元主题为“音乐家故事”,通过讲述洗星海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特别是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内容与影响,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二、洗星海及其作品《黄河大合唱》背景知识与概述洗星海简介洗星海(1905-1945),原名黄训,广东番禺人,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其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黄河大合唱》概述《黄河大合唱》是洗星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战争中的英勇抗争和坚定信念。

该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歌曲欣赏1.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

2.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和声运用及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背景知识讲解1.讲述洗星海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重点突出其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情怀和时代精神。

2.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黄河大合唱》中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或乐句,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精神,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介绍洗星海生平时,可提问:“洗星海为何选择用音乐来表达他的情感和理念?”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情感、文化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2011版(简谱)六年级(下)第五单元-母亲河-音乐家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光辉的一生,知道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2、知道《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每个乐章的名称。

聆听《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

3、通过聆听、感受、理解,激发并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了解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难点:感受歌曲情绪,理解作品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材分析:《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8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

它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题材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包含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由复习《保卫黄河》导入,播放视频,学生跟唱说说:词曲作者分别是谁?二、新课讲授1、冼星海简介(视频资料1、2)说说你了解到哪些?2、光未然简介3、《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视频资料)4、《黄河大合唱》包含八个乐章:(1)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视频资料)a、说说:歌曲构成特点、演唱形式、表现了怎样的画面?b、师小结::此曲不是一首单纯的劳动号子,而是一首展示中华民族英勇搏斗的战歌。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洗星海的基本信息和贡献;2. 熟知《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主题;3. 掌握部分乐章的旋律和节奏。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一篇关于洗星海的简短介绍,包括他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其对音乐界的贡献。

字数不少于500字。

2. 观看一部关于洗星海的纪录片或视频,选择其中一段《黄河大合唱》的乐章进行模仿演奏,或录制音频或视频记录下来。

3. 小组合作,选择《黄河大合唱》的另一段乐章,进行歌词翻译和配乐编配,创作一首小合唱曲目。

4. 在互联网上收集并整理与《黄河大合唱》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制作一份《黄河大合唱》主题的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自己的学习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3. 按时提交作业,作业截止日期将由教师通知。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质量、参与度、学习态度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结合课堂表现给出总分;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积极与教师沟通,就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寻求帮助;2. 教师将在课后及时给予反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具体作业内容及要求如下:一、熟读课文,理解洗星海和《黄河大合唱》的意义。

尝试自己总结出音乐家洗星海的主要成就及其作品的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并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其表现主题。

通过尝试演唱或演奏其中一段乐章,体验并掌握该段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自行编排一段小合唱曲目,结合自己理解的主题元素进行创新编排。

此项作业需要独立完成,并提交一份电子版的学习报告,报告应包括你的学习收获、心得体会以及对这首作品的个人理解。

二、对于难度较大的部分,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洗星海的基本信息和贡献;2. 熟知《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主题;3. 理解并能够演奏部分《黄河大合唱》的片段。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洗星海和《黄河大合唱》的背景故事和创作过程。

可以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 观看《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视频,了解其旋律和节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3. 尝试演奏《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旋律。

可以选择使用乐器或者使用音乐软件,记录下自己的演奏过程和感受。

4.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洗星海和《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听闻的故事。

要求故事中包含音乐元素,能够体现出洗星海的音乐精神和《黄河大合唱》的内涵。

三、作业要求:1.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参考资料;2. 作业内容要真实、客观,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3. 作业字数不少于XX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原创性、提交时间等;2. 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老师会给予反馈;2. 反馈内容包括作业的优点和不足,以及针对性的建议;3. 学生可以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具体作业内容如下:1. 听一首《黄河大合唱》中的片段,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冼星海的音乐风格和《黄河大合唱》的艺术价值。

结合自己的音乐体验,谈谈你对冼星海音乐成就的认识和理解。

3. 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演奏一段《黄河大合唱》中的旋律。

记录下演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并与同学们分享。

4. 以“音乐的力量”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讲述一个与冼星海或《黄河大合唱》相关的音乐故事。

要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能够体现出音乐对人的影响和力量。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六年级第十三周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大合唱,并对音乐家冼星海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熟悉黄河大合唱、了解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大合唱形式。

教学难点:真正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时代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向学生展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黄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的精神,并由此展开教学内容《黄河大合唱》。

二、介绍作曲家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原籍是广东番禺。

自幼酷爱音乐。

1918年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读书。

1926年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

1928年,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

1930年初,到法国半工半读,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

1935年夏回国,不久即投入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

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内地宣传抗日。

1938年11月应聘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任音乐系主任。

1940年赴苏联莫斯科。

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

毛泽东同志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的题词。

冼星海的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四部;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及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数百首。

此外,还有一些独奏曲及音乐论文。

三、介绍歌曲的创作经过1938年冬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酝酿长诗《黄河吟》)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在冼星海同志的建议下改为歌词)1939年3月26日冼星海抱病开始谱曲。

1939年4月13日抗敌演剧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1941年冼星海在苏联加工整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四、欣赏歌曲(一)《黄水谣》1、带问题听歌曲:歌曲从结构上分几个段落?每个段落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整首歌曲个你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音乐家洗星海及其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黄河大合唱》中的部分歌曲,能够进行简单的演唱和演奏;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搜集关于洗星海及其《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影响等;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黄河大合唱》中的部分歌曲演奏练习,包括合唱、独唱、伴奏等;3. 学习并简单演唱其中的一首歌曲,要求声音饱满、情感真挚;4. 每个小组制作一份PPT,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包括演奏视频、歌曲音频、相关图片等。

三、作业要求:1. 小组分工明确,确保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和学习任务;2. 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确保演奏质量;3. 作业完成后,请将所有资料和成果整理成文件夹,以备课堂展示之用;4. 作业提交方式:电子版资料提交至班级QQ群,文件夹纸质版在课堂展示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小组学习态度、合作效果、成果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小组互评为主。

五、作业反馈:1. 请每位同学在课后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2.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3. 老师会定期对作业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实施步骤:一、课前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黄河大合唱》的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清单。

同时,也要对同学们进行课前动员,让他们对本次作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堂实施:1.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在课堂上用PPT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包括演奏视频、歌曲音频、相关图片等。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建议,展示小组可以进行回答和讨论。

2. 教师点评:老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黄河大合唱》的相关知识和背景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音乐家故事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音乐家洗星海及其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和意义;2. 感受《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和情感,理解其音乐风格和内涵;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关于洗星海和《黄河大合唱》的资料,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要求写出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资料整理,字数不少于200字。

2. 聆听《黄河大合唱》,感受其旋律和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要求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听后感。

3.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与《黄河大合唱》风格相似的歌曲进行赏析,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赏析成果。

要求小组制作PPT,展示小组的赏析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2.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自己的姓名和班级,以便老师批改和评价;3. 作业应围绕课程主题,内容真实、客观,不得虚构或夸大事实。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提交时间、学习态度等;2. 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记入学生成绩单。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积极提交作业,对于未按时提交或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应提醒其及时补交;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3.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洗星海和《黄河大合唱》这两位音乐家及其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作业的设计既注重知识的学习,也强调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阅读和听后感的形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理解作品背景和内涵,同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第五单元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小学音乐课程《音乐家故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冼星海的基本信息及生平事迹。

2. 熟悉《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歌曲意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音乐家故事的探究兴趣。

4. 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 学生需在家中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资源,收集冼星海的个人简介、生平事迹及《黄河大合唱》的相关信息。

- 初步了解作品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华儿女精神的激励作用。

2. 探究学习:- 观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教学视频或纪录片,深入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及音乐内涵。

- 分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内容,探讨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

- 学生分组讨论冼星海创作此作品时的历史背景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3. 创作任务:- 学生尝试用简短的话语或绘画作品,表达对《黄河大合唱》的理解和感受。

- 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或短文,描述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情景或心路历程。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 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资料收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收集的资料需进行整理,形成清晰的笔记或思维导图,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2. 探究学习要求:- 学生需认真观看教学视频或纪录片,并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自己的感想。

- 对歌词内容的分析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民族精神,深入探讨作品的内涵。

- 分组讨论时,学生需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3. 创作任务要求:- 话语或绘画作品需紧扣《黄河大合唱》的主题,表达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 小组合作时,每位成员需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

作品需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 作品形式可多样,可以是文字、绘画或手工艺品等,要求内容丰富、表达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资料、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内容: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家洗星海的音乐故事。

2、学习感悟音乐家洗星海的音乐精神。

3、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音乐家洗星海的音乐故事。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洗星海介绍: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

无情的病魔让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2、《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音乐家冼星海与词作家光未然共同创作于1939年3月的一部大型声乐合唱作品。

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3、黄河大合唱介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

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
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故事,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