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分类
宫腔粘连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少或闭经、周期性 下腹痛、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及胎盘粘连。
(中国内镜学杂志,2008,14 ( 11) : 113)
概述
IUA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可能与病人及部分医 生对IUA缺乏认知, 部分宫腔粘连也可以完 全不表现临床症状, 不引起病人重视; 确诊 IUA需要特殊手段; 非婚人流术后难于随访; 存在地域及民族的差异性等方面因素有关。
MARCH分类
轻 <1/4 粘连菲薄或纤细 输卵管开口及 宫腔上端病变轻或清晰可见 中 1/4-3/4 仅粘连形成,无宫壁粘连,开口 和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部闭锁 重 >3/4 宫壁粘连或粘连带肥厚 开口及宫 腔上端闭锁
ESGE分类
I 纤维样粘连带 宫角及开口正常 II 宫腔前后壁致密,纤维素样粘连 III 纤维样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 IV纤维样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二侧宫角闭锁 Va 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 Vb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消失
病因与发病机制
3.女性继发生殖器结核是引起IUA显著高发因 素。其所导致的IUA往往是严重性粘连,整 个宫腔闭锁,内膜破坏,临床表现为闭经, 预后较差。 4.子宫先天畸形。 5.遗传因素。 目前IUA形成的发病机制尚存争议。
宫腔粘连的诊断
IUA 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如 B 超和 HSG,诊断的金标准为宫腔镜检查直 视下对粘连的诊断和分类。
病因与发病机制
任何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的因素均可导致 IUA。常见原因如下: 1.IUA主要与宫腔操作有关。妊娠是IUA最重要的诱 发因素,人工流产时不规范的宫腔手术操作是其 引起IUA的主要原因。 2.宫内感染是否导致IUA仍存在很多争议,没有研究 证明感染与IUA存在直接关系,但其可促使IUA 进一步发展已基本得到学者的共识。
宫腔粘连的ICD10编码探讨

40例宫腔镜诊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40例宫腔镜诊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作者:郭伟红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22期[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诊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经宫腔镜通过机械性或能源性手术对40例宫腔粘连进行分离,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
结果 40例患者顺利完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手术,1次分离成功38例(95%),行2次分离2例(5%)。
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情况:宫腔形态正常(粘连完全分解)示治愈37例(92.50%),宫腔基本成形(宫腔侧壁有少量粘连)示好转2例(5.00%)。
其中轻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恢复正常形态总有效率达100%优于中度粘连患者(总有效率为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P[关键词] 宫腔镜;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分离术[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a)-0042-02宫腔粘连(IUA)是由于手术、刮宫、电灼和药物腐蚀等原因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和感染引起的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粘连,官腔变形、月经失调和不孕综合征。
大约90%的宫腔粘连继发于流产或刮宫后,目前随着无痛技术的开展,人工流产率及次数的不断增加,导致该病的发病率明显的上升。
主要表现为闭经或月经量显著减少,可伴有周期性下腹痛和子宫增大官腔积血,目前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IUA最可靠的方法。
为探讨应用宫腔镜诊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妇科治疗的40例宫腔粘连患者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该院以月经改变、有宫腔操作病史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40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46岁,其中32例近期有人工流产史(7例有连续3次人工流产史),早孕人流20例,中孕行钳刮术4例,不全流产清宫术8例;葡萄胎吸宫1例;功血诊断性刮宫2例,分娩后清宫术5例。
患者月经异常情况如下:其中经量轻度减少13例(32.5%),明显减少20例(50.0%),闭经7例(17.5%)。
宫腔粘连的诊治现状

宫腔粘连的诊治现状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腹痛,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意义极大,基于此,该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宫腔粘连的诊断方案,并深入分析了对其的手术治疗方案,在最后指出了几点护理注意点,旨在为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些许参考意见,报告如下。
标签: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预防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是由于多次人流及宫腔感染、子宫栓塞等原因所致内膜损伤后形成的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现象。
随着宫腔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如粘膜下肌瘤电切、内膜电切等均可导致宫腔粘连。
宫腔手术后宫腔粘连主要是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纤维蛋白原渗出、沉积所致,主要病理改变是瘢痕样纤维带形成。
1 宫腔粘连的诊断宫腔粘连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来诊断。
病史中有宫腔操作史。
目前的宫腔粘连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子宫输卵管造影,这种技术的缺点是无法显示子宫内膜纤维化,以及轻度稀疏的粘连带,粘液、气泡和碎片形成的充盈缺损造成一定的假阳性等;②阴道超声,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无创伤,特别是在宫颈粘连无法造影时。
宫腔粘连的超声特征:内膜中断、宫腔内致密回声、散在液性暗区。
宫腔内存在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子宫近端有阻塞时其远端粘连无法显示;③宫腔镜,宫腔镜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
根据1995年欧洲妇科内镜协会标准,对宫腔粘连作下列分类:Ⅰ度、Ⅱ度、Ⅲ度、Ⅳ度、Ⅴa度、Ⅴb度几个程度,可以准确的描述出宫腔粘连的情况;④磁共振可显示颈管粘连患者颈管以上宫腔内膜情况,主要针对颈管完全闭塞无法行宫腔镜检查情况,其不仅可以在直视下检查,而且能够确定粘连的部位、性质、程度及范围患者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
2 宫腔粘连的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治疗需要根据辩证原则,并结合患者病情状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为:①药物治疗:针对宫腔粘连发病特点,采用中药腹腔灌注疗法,结合高新技术,运用传统医学辨证法进行治疗,同时配合独特的中药药剂,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宫腔粘连指南

宫腔粘连指南(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妇科常见、对生育功能严重危害并且治疗效果较差的宫腔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生理及身心健康。
继1894 年首次发表 IUA 的文献报道之后,1948 年,Asherman 详细描述了29 例流产产后刮宫所致IUA 病例,并将其定义为“损伤性闭经(traumatical amenorrhea)”,又称为 Asherman 综合征。
目前,IUA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随着宫腔手术的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
文献报道,多次人工流产、刮宫所致的 IUA 发生率高达 25%~30%[1],已经成为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
目前,针对重度 IUA 尚无有效恢复生育功能和月经生理的治疗方法;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后再粘连率高达 %[2],妊娠成功率仅 %~%[3-4]。
由于国内对 IUA 研究的资料有限,缺乏大样本量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证据,本共识参考 2010 年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sts, AAGL)发布的关于IUA 的临床指南[5],结合我国的具体临床实践,参照加拿大预防保健服务专责小组(Canadian Task Force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6]及美国预防保健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7]制定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对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随着临床诊疗方法的提高和循证医学证据的完善,本共识也将不断修订更新。
本共识中标出的证据等级及推荐等级如下:(1)证据等级:I:证据至少来自 1 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或荟萃分析;IIa:证据至少来自 1 个设计严谨的非随机对照研究;IIb:证据至少来自 1 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前瞻性或回顾性)或病例对照研究,并且是 1 个以上研究中心的数据;IIc:证据至少来自 1 个设计良好的非试验性描述研究,如相关性分析研究、比较性分析研究或病例报告;III:基于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权威专家的经验。
宫腔粘连介绍PPT培训课件

优化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宫腔粘 连,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同时,关注治疗后的生育 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提 高患者的综合获益。
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
宫腔粘连涉及妇科、生殖医学 、遗传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 来需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 研究,共同推动宫腔粘连诊疗 水平的提高。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共同 制定生育计划和应对策略,减轻患者 的心理压力。
社会资源
利用医院、社区等提供的生育指导和 心理支持服务,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 助。
互助组织
加入宫腔粘连患者的互助组织或在线 社群,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支 持和鼓励。
公益机构
寻求公益机构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 经济援助、心理咨询服务等。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 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05
宫腔粘连的并发症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周期性腹痛
宫腔粘连可能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引发周期性腹 痛。
月经异常
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等月经不规律现象。
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宫腔粘连影响胚胎着床,容易导致不孕或习惯性 流产。
发病机制
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损伤、感染、遗传因素和免疫因 素等。其中,子宫内膜损伤是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如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 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进而引发宫腔粘连。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 而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 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的增多,宫
宫腔粘连临床诊疗及指南最新版

刮宫术
刮宫术是宫腔镜出现之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报道显示有大约 84% 的病人能重 新恢复正常月经。但宫腔镜出现之后,因其存在进一步损伤内膜的可能,刮宫术就 不再是诊断治疗宫腔粘连的最佳手段了。
IUA治疗
04
宫腔镜
宫腔镜直视下施术能够明确粘连部位、范围、性质以
及子宫角与输卵管开口状态,避免手术操作的盲目性,
不同来源的资料对宫腔粘连的分类
IUA治疗
由于宫腔粘连并不威胁生命,因此只 有在患者出现疼痛、不孕、反复流产 或者月经不规则(包括闭经)等症状 才进行治疗。各种治疗的目的就是恢 复宫腔的正常容积,重建宫腔和宫颈 管的正常形态,促进宫颈管、宫腔和 输卵管之间的沟通。从而确保正常月 经和精子流动及输卵管着床。
VS 组织热效应也不可避免地对周围
的正常或残留子宫内膜造成损伤 及破坏,甚至还有可能大片破坏 残留内膜,进一步减少宫腔内膜 的余量;重度IUA时大面积手术创 面还有可能增加炎性因子及粘连 相关因子的渗出,增加术后再粘 连及瘢痕形成风险。
IUA治疗
05 06
其他宫腔镜技术
当无法使用经典的宫腔镜技术或者使用宫腔镜技术并不安全的时候, 可以结合使用一些其他的宫腔镜技术。
如当宫腔粘连十分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 Collins 电刀来扩大子宫腔。 宫腔镜引导下使用 Tuohy 针在透视引导下进行严重宫腔粘连钝性分解, 但其技术昂贵,并且会使患者暴露于电离辐射之下。 腹腔超声可用来引导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除了起到辅助引导作用, 还能同时检查盆腔其他器官。 在腹腔镜引导下使用宫腔镜进行松解。但由于数据有限,并发症发生 率高,因此并不推荐使用。
IUA诊断技术:
子宫输卵管造影,HSG
与宫腔镜在对IUA的诊断上相比, 使用造影剂的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敏感性为75%〜81 %,特异性为80%,阳性预测值 为50%。 高假阳性率(高达39 %)限制了它的使用,并且其没 有检测到子宫内膜纤维化或IUA 的性质和程度,因此其使用应限 于筛查试验。
宫腔粘连术后雌激素治疗

1.Wamsteker K.Block SD.Diagnostic hysteroscopy:technique and documentation[M]:In:Sutton C,Diamond M,(eds).Endoscopic surgery for gynecologists.London:WB Saunders,1998:511- 524.
5 预防
2、宫腔粘连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
1. 恢复宫腔正常容积和形态 2. 建立宫腔和宫颈管的正常沟通
注:如果可能应恢复宫腔和输卵管的正常通路, 解除IUA相关症状(包括不育);防止粘连复发
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
目前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以下为较公认的几 种说法:
1)子宫内膜修复障碍1
2)子宫局部神经反射异常2
3)遗传或体质因素作用3
另外,成九梅等研究发现可能与子宫内膜基质金属 蛋白酶-9(MMP-9)低表达有关4
1.Polishuk W Z. Endometrial regeneration and adhesion formation[J]. S Afr Med J,1975,49(12):440-442 ter A P,Musset R,Lambert A,et al. Tarumaticcuterinesy nechiae: Aeommoneuase of menstrual insuffieiency, 3.sterility,adbortion[J]. Am J Obset Gyneol, 1956,71 : 368-375 4.成九梅,段华,夏恩兰.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74.
欧洲妇科内镜协会宫腔粘连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粘连分类
欧洲妇科内镜协会:
Ⅰ度子宫腔内多处有纤细膜样粘连带,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正常。
Ⅱ度子宫前后壁间有致密的纤维粘连,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
Ⅲ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
Ⅳ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两侧宫角闭锁。
Ⅴa度粘连带疤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
Ⅴb度粘连带疤痕化致宫腔完全消失。
美国生殖协会评分标准:
1、宫腔粘连范围:<1/3为1分,1/3—2/3为2分,>2/3为4分。
2、粘连类型:薄膜样为1分,薄膜与致密之间为2分,致密粘连为4分。
3、月经情况:正常为0分,月经微量为2分,闭经为4分。
Ⅰ级(轻度)评分:1——4分;
Ⅱ级(中度)评分:5——8分;
Ⅲ级(重度)评分:9——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