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病辨证

合集下载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启示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启示

历代医家在继承《黄帝内经》思想并结合先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学脏腑相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论述了肺与大肠经络络属关系及生理病变关联:肺与大肠在经脉上互为络属,病变上相互影响,构成表里的相互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对“肺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启示张纯芳,刘伟志,裴玲燕,柯愈诗,王琳(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摘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长期的辨证论治中显示出其临床优势,多采用通里攻下、开宣肺气的方法治疗肺肠同病。

目前对该理论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并且开始从微观水平上研究肺与大肠的内在联系,从胚胎组织学、免疫学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对肺经与大肠经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与验证了肺与大肠联系的可能机制。

但从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的复杂性角度来看,仅从某一层面或指标变化来表征肺与大肠的联系还不够全面。

因此提出,基于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从疾病传变过程中海量的转录信息里筛选肺与大肠组织中的相同差异表达基因,查找有共同差异变化的信号通路,探寻“肺病及肠”和“肠病及肺”两种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传变途径,从而为揭示该理论的内涵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肠同病;生理机制;病理机制;转录组学[中图分类号]R2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7-358X (2016)08-0673-05Enlightenment of Modern Research on the Theory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form an External -Internal RelationshipZHANG Chunfang ,LIU Wezhi ,PEI Lingyan ,KE Yushi ,WANG Lin(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Sponsored by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and Min 鄄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that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form an external -internal relationship has shown its superiority in long -term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t present ,most of the diseases in 鄄volving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were treated by purgation and dispersing Qi of the lung.The re 鄄search on the theory is going deeper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is began to be studied from the microscopic level such as histology ,embryology ,immunology and neuro -en 鄄docrine system ,etc.,which gav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relation 鄄ship between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to a certain extent.But seeing from the complexity of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Zang and Fu organs established by the meridians ,only characte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 鄄tween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from one level or the change of one index is not comprehensive.Therefore ,based on transcript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the commo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tissue of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can be screened from huge amounts of transcription information in dis 鄄ease transmission ,the signal pathways which have the same changes of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and the transmission way i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ung disease involving the large intestine ”and “large in 鄄testine disease involving the lung ”can be explored.All the above can provide new thoughts and methods for reveal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eory.Key words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form an external -internal relationship ;diseases involving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pathological mechanism ;transcriptomics[收稿日期]2015-05-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03391)[作者简介]张纯芳(1992-),女,山东聊城人,2015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医药开发。

中医诊断-脾与胃、肺与大肠辨证

中医诊断-脾与胃、肺与大肠辨证
得食缓解,病延10载。5年前曾住某医院,诊断为“十 二指肠壶腹部溃疡”。4天前,上腹部疼痛又作,伴呕 血、黑便。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谷不馨,神 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 ❖ 思考讨论题: ❖ (1〉本案应判断为何证?根据什么? ❖ (2)归纳患者病机,试提出治疗方法。
病案4
❖ 朱某,男,29岁,医生。1970年11月27日初诊。
病案7
❖ 左某,女,28岁。1994年4月21日初诊。 ❖ 主诉:右侧上牙龈肿痛3天。 ❖ 病史:患者素嗜辛辣煎炒食物,近3天来右侧上牙
床牙龈痛、溃烂、出血,口臭,大便2天未行,小便 短赤。 ❖ 检查:舌红,苔黄,脉滑数。 ❖ 思考讨论题: ❖ (1)嗜食辛辣煎炒食物,为何会发生牙龈肿痛? ❖ (2)本案牙痛属于何种证型?试分析其病机。
病案9
❖ 肖某,男,12岁,1998年5月2日初诊。 ❖ 主诉:胃脘胀痛,恶心,厌食,嗳气酸腐1天。 ❖ 病史:昨天参加其姐婚宴,夜间自诉胃脘胀痛
难忍,恶心呕吐,吐后稍舒,辗转一夜未眠。 晨起觉头昏胀,口内乏味,厌食,暖气酸腐, 矢气频作,大便不爽。检查:舌苔厚腻,脉滑。 ❖ 思考讨论题: ❖ (1)分析病症并判断证型。 ❖ (2)假若患者舌苔见黄腻,脉见滑数,病机 可能有何变化,应该如何处理?
❖ 检查:面色萎黄,形瘦乏力,精神较差,皮肤潮冷。 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 思考讨论题: ❖ (1)试分析证候,判断证型。 ❖ (2)请归纳本证的病机特点。
病案2
❖ 唐某,男,70天,1975年2月12日初诊。 ❖ 主诉:食少,多啼,斜疝下坠70天。 ❖ 病史:患儿自生后,食量较少,面白唇淡,经常食
身疼不适,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清稀。 检查:苔白,脉浮紧。
➢ 思考讨论题: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症(1)心血虚症定义:指血液亏虚,心失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为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2)心阴虚证定义:指阴液亏虚,心失滋养,虚热内扰,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3)心气虚证定义: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精神疲倦,或有自汗,动则诸症加剧,面色淡白,舌淡,脉虚。

(4)心阳虚证定义: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闷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气短胸闷,或心胸疼痛,自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暗紫,苔白滑,脉弱或结代(5)心阳虚脱证定义: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冷汗肢厥、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危重症。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

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6)心火亢盛证定义:指心火内炽,上炎下移,扰神迫血,以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发热口渴,便秘尿黄,面红舌赤,苔黄脉数。

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吐血,衄血;或小便短赤,灼热涩痛。

(7)心脉痹阻证定义: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血瘀证,又称为心血(脉)瘀阻证。

【临床表现】本证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逐渐发展而成。

常因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诱发,故其性质为本虚实标。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

【瘀阻心脉】或以刺痛为主,舌质晦暗、有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痰阻心脉】或以心胸闷痛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寒凝心脉】或以遇寒痛剧为主,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气滞心脉】或以胀痛为主,与情志变化有关,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导致渴不多饮()A.阴虚B.湿热C.寒湿D.痰饮E.瘀血2、重症肌无力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骨骼肌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B.起病隐袭,最早受累的肌群为眼外肌C.本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重症肌无力危象D.新斯的明试验阴性E.AchR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对本病诊断有特征性意义3、TIA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A.脑出血B.面神经炎C.局限性癫痫D.脑血栓E.脑栓塞4、患者,女,28岁,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前或孕期,面目、四肢浮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

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疗首选的方剂是____A.白术散B.金匮肾气丸C.右归丸D.寿胎丸E.真武汤5、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A.局灶—节段性病变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C.硬化性肾炎D.致密沉积物肾炎E.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患女48岁,已婚。

月经紊乱1年,停经40天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3天,经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子宫内膜为腺囊型增生过长。

应首先考虑的是A.无排卵型DUB虚热证B.无排卵型DUB实热证C.无排卵型DUB 血瘀证D.排卵型月经过多虚热证E.排卵型月经过多血瘀证7、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血常规及血沉C.天冬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D.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E.同工酶CPK-MB和LDH18、白,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弱。

其诊断是A.哮证缓解期,肺虚B.哮证缓解期,脾虚C.哮证缓解期,肾虚D.虚喘,肺虚E.虚喘,肾虚9、患者,男,29岁。

患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半个月,排尿不爽,淋沥不尽,热涩刺痛,尿道口红而分泌物多,小腹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萆薢渗湿汤B.龙胆泻肝汤C.五神汤D.三妙丸E.萆薢化毒汤10、患儿,女,6个月。

脏腑辨证及施护

脏腑辨证及施护
鼻衄,齿衄 运化失常——食少纳呆,便溏,面白无华, 脉细弱
治法:补脾摄血 方药:归脾汤
脾虚气陷证
概念:是指脾气虚、主升的功能失常所表现的 证候。
病因: 脾气虚 久泄久痢 劳倦伤脾
心与小肠病护理
▪ 3.饮食护理
▪ 心系疾病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 养;忌肥甘、辛辣、煎炸、咖啡、浓茶等 刺激性食物;禁烟戒酒。饮食应定时定量, 避免过饱过饥。
▪ 3.1心阴或心血不足者,宜补益心脾,如食 山药、红枣、桂圆等,忌食动火劫阴之品。
▪ 3.2心气不足者,宜补益心气,如食人参、 党参、桂圆等。
失于宣降——咳嗽,呼吸气促,鼻翼煽动,
痰热壅肺
痰黄稠 痰热阻滞肺络——胸痛
血败肉腐化脓——咯吐血腥臭痰
热邪内郁 灼伤津液——发热,口渴,
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泻肺热,化痰平喘 方药:千金苇茎汤,麻杏石甘汤
寒痰阻肺证
概念:是指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的证候。 病因:
久咳伤肺 脾气虚 感受寒邪 证候:咳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胸部满闷,
也可常食用山药,扁豆等健脾之品
肺与大肠病护理
▪ 4.用药护理
▪ 4.1肺病患者服用汤液不宜立即饮水。
▪ 4.2风寒犯肺者汤液宜温热服,服后应加盖 衣被取汗,汗后及时擦干,并更换汗湿的 衣服。
肺与大肠病护理
▪ 4.情志护理
▪ 保持开朗平和,对病势绵绵,病程长的患 者,可采取安慰,诱导,暗示,转移等方 法加强情志护理
风热犯肺证
概念: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风热之邪侵犯肺卫 证候:咳嗽,咯吐黄稠痰不爽,口渴,
咽喉痛,头痛,恶风发热,舌边尖红, 苔薄黄,脉浮数。
风热犯肺证

中医诊断学课件肺与大肠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课件肺与大肠病辨证
现的证候。
病因(bìngyīn):
外感风寒之邪
侵袭肺卫
风寒犯肺证
第十页,共34页。
风寒(fēnghán)犯肺证
临床表现: 咳嗽(ké sòu),咳吐痰液色白清稀
肺失宣肃 鼻塞(bí sāi),流清涕,喉痒
微恶风寒,发热 风寒表证 头身疼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第十一页,共34页。
风寒(fēnghán)犯肺证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大肠液(chángyè)亏证
临床表现:
肠失濡润 大便(dàbiàn)燥结,干结难出 浊气上逆 口臭(kǒuchòu)、头晕
阴液不足 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涩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大肠液(chángyè)亏证
辨证 (biànzhèng) 要点:
大便(dàbiàn)干燥难出+
阴虚
口干咽燥,形体消瘦(xiāoshòu),五心烦热
午后潮热、盗汗、颧红
舌红少津,脉细数
第八页,共34页。
肺阴虚证
辨证
(biànzhèng)要
点:
干咳(ɡàn ké)或痰 少而粘

阴虚内热
肺阴虚证
第一(dìyī)课件网网站
第九页,共34页。
风寒(fēnghán)犯肺证
概念:由于(yóuyú)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肺卫 失宣所表
痰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咳嗽,气喘息粗,鼻煽气灼 咯痰黄稠,或喉中痰鸣,或 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
痰热内盛
发热,口渴,便秘,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痰热壅肺证
辨证 (biànzhè ng)要点:
咳喘(ké chuǎn),痰多+

中医辩证理论

中医辩证理论

虚实
3.阴虚证 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其滋润、濡养、宁静的 功能减退所出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两颧红赤,咽 干口燥,手足心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 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证 由于体内阳气虚衰,其温煦、推动、蒸腾和气
常见症状: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 同,实证的表现亦不一致,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发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胸闷,呼吸气粗, 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 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 苔厚腻,脉实有力。
虚证、实证鉴别表
病程 体质 形态 疼痛 二便 舌象 脉象
虚证 久病 实证 新病
塞流清涕,兼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咳喘,痰液清稀,加风寒表 证。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剂】麻黄汤之类。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四)风热袭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咯黄稠痰而不爽,兼
恶风发热,口渴,咽干而痛,目赤头痛, 鼻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咳嗽,痰黄,加风热表证。 【治法】辛凉宣肺,止咳化痰。 【方剂】桑菊饮之类。
【临床表现】身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 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而干,脉滑数等。
【辨证要点】身热喜凉,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 脉滑数。
寒证、热证鉴别表
面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苍白 热证 红赤
不温 灼热
怕冷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 迟
或饮
苔白
不多

发热 口渴 秘结 短赤 舌红 数
喜冷
苔黄

(中医)肺与大肠病辨证

(中医)肺与大肠病辨证

(中医)肺与大肠病辨证肺的病变范围主要为呼吸功能和水液代谢失常。

大肠主传导,排泄粪便。

大肠的病变主要反映为传导功能的失常,如便秘、泄泻、下痢及便血等。

1.肺气虚证肺气虚证是指肺的功能减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懒言,声音低怯,神疲体倦,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舌质淡,脉虚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久病咳喘,肺气虚弱,或脾虚肺失充养所致。

辨证要点:以咳喘无力,痰液清稀,自汗伴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2.肺阴虚证肺阴虚证是指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咳痰夹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盗汗,颧红。

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燥热伤肺,或痨虫蚀肺,或热病后期伤肺阴,或久病咳喘,年老体弱导致肺阴虚损所致。

辨证要点:以干咳无痰,痰少难咯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3.燥邪犯肺证燥邪犯肺证是指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咳,鼻燥咽干,咳甚胸痛。

舌淡苔薄而少津,脉细数。

或兼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等证。

病因病机:燥邪犯肺,肺失清肃所致。

辨证要点:以干咳少痰,口鼻干燥伴轻微表证为辨证要点。

4.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下注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腹痛伴下痢赤白黏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夏秋之季,暑湿热毒内蕴,或饮食不洁,湿热秽浊蕴结肠道所致。

辨证要点:以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黄浊臭水为辨证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