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1-10课
河南科技版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课衣服破损了怎么办教学内容:学习破损衣服的缝补方法。
教学目标:1.会使用缝衣针、线、剪刀、电熨斗等缝衣工具。
2.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缝补衣服的方法。
材料工具:缝衣针、线、剪刀、电熨斗、搪瓷杯教学过程:一、学技能1.把破口处理平整,使破口两边对齐。
2.选用合适的针、线、参照下图中的方法联系缝补。
二、讨论交流1.如果破口为三角形,应该怎样缝补?2.如果衣物的口袋开线了,应该怎样处理?3.除了用电熨头将衣物熨平外,还可以用搪瓷杯盛上热水熨平衣物。
请同学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能使衣物平整?4.你还见过哪些衣物的破损现象?与同学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
三、作业在家中的指导下自己缝补一件衣服。
四、教学反思第二课安全使用灶炉教学内容:学习安全使用灶炉的正确方法,和一些安全小常识。
教学目标:1.掌握安全使用煤灶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安全气灶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学技能(一)学用煤气灶1.生炉子。
打开炉盖炉门,掏尽炉灰。
将点燃的废纸放进炉膛,加小木材,然后加粗木材,待木材烧旺后,用煤钳把蜂窝煤放入炉内,适当扇风使蜂煤燃烧。
2.加煤当顶层的蜂煤燃烧到七八成时,要加煤,注意对准煤孔,下压,疏通。
3.封炉子。
不用炉火时要把炉子封好,封炉前要加煤,盖上炉盖,关上炉门。
4.注意事项:煤炉旁不能放易燃物、易爆物;清除的炉渣不要随便乱倒;室内空气要流通,安装排烟排气通道。
(二)学用气灶怎样安全使用气灶:1.点火先打开送气阀,再打开灶上的开关。
2.调整火力。
调节灶上的供气开关旋钮改变火力的大小,达到自己需要的程度。
3.停火。
用火结束时,先关闭灶上的开关,等火焰熄灭后,再关闭送气阀门。
4.注意事项:钢瓶应距离灶具1米以上并竖立放置,严禁靠近明火或放置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不能随便拧、敲钢瓶的任何部件。
使用气灶时必须有人现场看管,随时调节火焰,防止汤水外溢发生事故。
二、讨论交流1.你家使用的是什么气灶?有哪些优缺点?2.使用这些气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作业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自家的气灶烧水。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知和经历。
3. 讲解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一)1. 讲解并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二)1. 讲解并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整理床铺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1.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拔河比赛等。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课时:劳动与环境保护1. 讲解劳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想法和做法。
3. 讲解如何在劳动中做到环保,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分享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操作、团队协作活动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
2.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团队协作器材(如拔河绳等)。
4.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六、第六课时:生活中的劳动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劳动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生活品质。
2. 教学内容: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巧,如快速洗涤衣物、烹饪简单菜肴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任务。
七、第七课时:农业劳动体验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劳动的过程和技巧,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课简易书立研究目标:1.掌握锤、弯、折等基本小金工技术,掌握制作简易书立的方法并能动手制作出一个简易书立。
2.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体验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制作研究用品的快乐过程。
研究重点:制作简易书立的方法。
研究难点:校直和按尺寸弯折。
学前准备:教具、铁丝、小钉锤、钳子、尺寸等研究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1.师:我们现在已经是中年级的学生了,书和资料也增多了,如果用书立将书直立在桌面上,看上去既整洁,用起来也方便,那该多好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做简易书立。
2.板书课题:简易书立二、观察讨论制作方法:利用基本线条制作物品。
1.教师出示书立,让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书立是怎样制作的。
2.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明说书立的制作方法。
3.教师随机举行板书。
截取铁丝校直铁丝弯折铁丝整形三、感知课本让学生感知课本上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加深印象。
四、动手制作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注意安全和工具的使用。
2.四人一组制作一对书立。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展示评比1.各组把制作好的书立展示在展台上。
2.请学生评出做得最好的书立,它好在哪里。
3.指名说说制作书立的感受与收获。
4.试试书立是否好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6、拓展与延伸1.教师出示各样书立让学生欣赏。
2.师:除铁丝以外,还能用其他资料做书立吗?3.设计一个你喜欢的书立式样,并把它做出来。
1第二课做衣叉进修方针:1.应用弯、锉等方法制作衣叉。
2.造就学生认真不怕困难的精神,体验劳动带来的康乐。
进修重点:做衣叉的方法。
进修难点:弯和锉。
学具准备:教具、铁丝、钳子、锉刀、锤子、尺子长木棍等。
研究过程:一、直接导入课题:1.把衣服晒在高处,挂、取都不方便,如果自己动手做一个衣叉,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板书课题:做衣叉2、探究制作方法:1.教师出示衣叉,让学生观察研讨。
2.提问:它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它用的是什么材料、怎么制作的?3.指名回答以上题目,教师适机举行板书。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袋子的折法课时1:折袋子的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折袋子的基本方法,理解折叠原理。
- 教学内容:袋子的折法,折叠原理。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常见用途,并引导他们思考袋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2. 展示不同形状的袋子,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折叠原理制作袋子。
3. 示范折叠袋子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
4.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折叠方式对袋子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袋子,并记录制作过程和体会。
下节课进行分享。
课时2:袋子的装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研究袋子的装饰方法,提升袋子的美观度。
- 教学内容:袋子的装饰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 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折袋子的方法,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制作的袋子。
2.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装饰方法,如贴纸、彩绘等。
3. 展示不同袋子的装饰效果,并引导学生讨论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关系。
4. 让学生动手进行袋子的装饰实践,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方式。
5. 学生完成装饰后,组织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 拓展活动:请学生设计自己独特的装饰方式,并尝试在其他物品上进行类似的装饰。
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二单元:手电筒的制作课时1:手电筒的原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手电筒的基本原理,理解电路的构成。
- 教学内容:手电筒的原理,电路的构成。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展示手电筒的外观,并引导他们思考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2. 介绍手电筒的基本构成,包括电池、灯泡和开关等。
3. 讲解电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闭合条件。
4. 示范拆卸手电筒,展示其中的电路构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5. 让学生进行电池和灯泡的实验,验证电路的闭合条件和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寻找其他电器,并尝试拆卸和观察其电路构成。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规划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通过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劳动的广泛性。
(1)培养学生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3. 第三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学生洗涤、打扫、整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2)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搜集学生作业、作品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劳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调、沟通,提高劳动效率。
最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一课:劳动是光荣的- 教学目标: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种类、劳动者的形象以及劳动者在社会中的地位。
-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情境模拟等。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
第二课:职业与劳动-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工作内容和相关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对劳动的需求和贡献。
-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小组合作等。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判断和描述进行评价。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技术第一课:技术改变生活- 教学目标:认识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教学内容:通过示例和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技术对生活的改变,如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技术的进步等。
-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技术影响的理解和展示进行评价。
第二课:科技环保-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 教学内容:介绍科技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如清洁能源、环保材料等,让学生了解科技与环境的密切联系。
-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小组合作等。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科技环保措施的分析和评价进行评价。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的概要内容。
教案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2. 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演示法: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劳动的重要性,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劳动的收获,分享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喜悦。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并记录感受。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如洗涤衣物、烹饪简单菜肴。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习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步骤。
3.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洗涤衣物和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劳动的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基本步骤。
2. 演示法:示范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任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完成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0课《电饭煲的使用》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0课《电饭煲的使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电饭煲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饭煲,独立完成煮饭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掌握电饭煲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家庭生活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自主生活能力,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电饭煲的基本结构介绍电饭煲的外部结构,如:锅体、内锅、盖子、插座等。
2. 电饭煲的功能讲解电饭煲的各种功能,如:煮饭、保温、煮粥、煮汤等。
3. 电饭煲的使用方法1. 煮饭:打开电饭煲盖,将内锅放入锅体,加入适量水和米饭,盖好盖子,插上电源,选择煮饭功能。
2. 保温:煮饭完成后,拔掉电源,将内锅取出,盖好盖子,放入插座,选择保温功能。
3. 煮粥、煮汤:按照煮饭的方法,将水和食材加入内锅,选择相应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引出本课内容。
2. 讲解与示范1. 讲解电饭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示范电饭煲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电饭煲煮饭、保温、煮粥、煮汤等功能。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与反馈1. 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
2.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电饭煲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电饭煲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熟练操作电饭煲,独立完成煮饭、保温、煮粥、煮汤等功能。
3. 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家庭生活,具备自主生活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电饭煲若干台。
2. 内锅、盖子等配件。
3. 电源插座。
六、教学建议1. 课前引导学生观察家庭中的电饭煲,了解其基本结构。
2. 课堂上,教师应逐一讲解电饭煲的结构和功能,确保学生清晰理解。
3. 学生实践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解答疑问,确保安全。
4. 课后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电饭煲,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如何使用锉刀加工工件,谁来说说我们使用木挫加工工件的时候有哪些注意点?
1.打磨的时候不能太用力,不然木板要断掉的。
2.打磨的时候也不能不用力,否则打磨速度会很慢。
3.两个手一定要握紧工件和锉刀。
4.打磨时要注意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试着对照书本和模型尝试制作一个木蜻蜓,如果你在制作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可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求帮助。
[学生制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学们,你们觉得在制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1.翅膀的边凹进去了,打磨过头了。
2.线没有划好,两边磨的不对称。
3.正反面磨的一边厚一边薄,要正反交换磨。
[先做完的同学可以先去教室外试飞,修整作品]
(四)学习评价
同学们的木蜻蜓都做好了,下面我们就让我们一起飞一飞,看看谁的木蜻蜓飞的高,谁的蜻蜓飞的时间长。
[请学生走到教室外一起放飞木蜻蜓,老师作为裁判,比一比谁飞的时间长,然后回到教室总结]
总结:刚才为什么有些同学的木蜻蜓开始飞不上去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交流)
原因一:木片磨得不够薄,倾斜度不够。
原因二:左右不对称,就会向一侧倾斜。
原因三:左右翅膀变成一顺了,就飞不起来了。
原因四:只打磨了一面。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表现在“课堂评价表”中填入相应的得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