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干热河谷
干热河谷 教案

干热河谷【教学目标】1.重点复习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2.理解干热河谷的形成过程;3.理解干热河谷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微专题内容是干热河谷。
接下来,我将从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基本因素等四个方面讲解本节内容。
首先,如果提到攀枝花,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有同学可能会想到著名的攀枝花钢铁公司;而有的同学会想到芒果等热带水果。
攀枝花,地处亚热带,但为什么能种植出热带水果?其实,这里就处在著名的干热河谷区。
那么,什么是干热河谷呢?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为什么会形成干热河谷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下定义。
具体来说,首先干,说明湿度低,往往要考虑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
而热,也就是气温高。
所以,想要搞清楚为什么形成干热河谷,我们要复习一下影响影响气温、降水的基本因素。
【教学环节一】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首先,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呢?●然后,影响降水的因素,又具体有哪些呢?【教学环节二】干热河谷气候特征的形成复习了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接下来,我们来关注具体哪些因素影响着干热河谷气候特征的形成。
1.纬度低,气温高;2.位于河谷,地势(海拔)较低,气温高;3.谷地地形闭塞→不利散热→加剧高温;4.受山地阻挡,冬夏季均位于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气温高;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干旱;【教学环节三】干热气候下的农业生产那么,在干热的背景下,具体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如何呢?首先,干热气候会有明显的不利因素缺水!但,凡事具有两面性,干热气候有没有对农业有利的影响呢?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全年高温→热量充足;晴日多→昼夜温差大;因此,攀枝花积极发展水果种植,比如攀枝花的芒果,就获得了很多荣誉。
同样出名的水果,还有很多,比如草莓、石榴也是很著名的。
这就是因地制宜。
【教学环节四】真题解析与强化练习【2019全国Ⅱ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微专题三十六 河谷夜雨、干热河谷

微专题三十六河谷夜雨、干热河谷【点拨高考】河谷夜雨、干热河谷是大气环境、地理环境差异性常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到热力环流、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涉及知识面较广,历年考查山地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考题和干热河谷关联较多,解题要首先搞清干热河谷的成因。
本部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如2020年江苏卷考查的焚风效应对自然带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河谷夜雨1、分布:除了湟水谷地外,在四川、西藏、贵州许多河谷、盆地地形中,夜雨也都非常多,比日雨还多。
在西藏拉萨、河西走廊的敦煌、马海一带,夜雨率超过80%。
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和湟水河谷上游等地夜雨率也都大于70%。
2、成因:一般情况下,谷地夜雨的形成原因:(1)河谷地形,空气中水汽含量大;(2)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更快,形成高密度冷空气;(3)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易形成降雨。
用语言加以描述的话可以这样去解释:河谷中的空气,水汽含量大;进入夜间,河谷边上的山坡,海拔相对高,地势较开阔,热量散失快,冷却快。
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更快,所以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局部高密度冷气团;然后冷气团就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因冷气团性质都比较重,所以沉积在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
而暖湿空气在抬升的过程中,气温越来越低,遇冷凝结,形成降雨。
各地的谷地夜雨成因稍有差异,但基本上形成主要原因类似,因为谷地夜雨的形成除受大范围天气形势影响外,主要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所致。
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关键条件:(1)河谷地形;(2)水汽充足;(3)正常的热力状况(即少有逆温现象)(4)不受焚风效应影响3、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雨多:雅鲁藏布江谷地白天山坡太阳辐射强,受热面积大,增温快,形成低气压区;河谷受热面积小,增温较慢,形成高气压区。
气流从谷地上升形成谷风,在天空形成一朵朵顶部凸起、底部平坦、形如馒头的积云。
但是,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中的小水滴容易吸热蒸发消散,所以云层变薄,乃至天空少云或晴空万里。
微专题:干热河谷

微专题:干热河谷1初识干热河谷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
干热河谷的形成是当地的特殊地貌造就了它的荒芜,跟人为破坏没有什么关系。
干热河谷是对具备干、热两个基本属性的河谷带状区域的总称,在地理学上是一种小尺度范围的自然景观。
2干热河谷的形成这些河谷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地形:山高谷深。
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当湿润的空气越过山脉时,被迫随地形抬升形成降雨而失去水分;之后气流翻越山脊,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增温,变得炎热干燥,这就是焚风。
焚风经过山的背风坡,还会带走原有空气中的水分,在一些地区,山脉迎风坡降水充沛,而另一侧降水稀少形成雨影区。
在横断山区的“焚风效应”是说横断山区的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截留较多的雨水,背风坡少雨,风在背风坡的下沉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
近地面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
到了夜间空,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谷地,则称为山风。
“山谷风”垂直厚度大,并有一定范围的局地昼夜环流系统,其规模与谷地形态、位置有关。
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
由于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在山顶的近地面形成低压,并在山谷的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地上空积聚,谷地上空空气受重力影响收缩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压,下沉气流形成干热的环境。
在干热河谷,经常可看到两侧山腰有一条云带,这其实是谷风气流上升而形成的。
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高原的隆起和河谷的深切,“焚风”效应逐渐加强,干热河谷气候日趋干热,干热河谷植被的自然演化相当缓慢,且滞后于气候演化,而人类破坏植被加速了植被的演化进程。
有些干热河谷自然生长着热带干旱的典型植被——仙人掌。
云南很多地方都有干热河谷存在,大多数人以为干热河谷底部植被稀疏或没有植被生长,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干热河谷只是生长着不是当地大气候下应有的植被而已,很多地方是有植被生长的,比如上图中的怒江河谷的某一段。
高三地理微专题-干热河谷

横断山区由南北走向的7条山脉6条大江构成了山高谷深、相间 分布的地貌,多地分布着干热的河谷,形成了“倒置的垂直地带 性”景观。下图为金沙江(28°N)某地两岸植被的垂直分布情况。
5.干热河谷中“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全年受干热的东南风影响 ②越过山体的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致使河谷干旱即“焚风效应”显著 ③受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④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干热河谷成为一种珍稀的资源,阿署达是位于金沙江畔的一个彝 族小山村,全村靠种植芒果致富。据图推测,该村芒果集中种植的海 拔高度在 A.1500—2700m B.2700一3100m C.1500—3100m D.1500m以下
9.B 由图中桥面厚度、长度、桥洞高、桥洞宽等信息可推着B正确。 由材料可知,元谋干热河谷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气候干旱,风 化作用强,岩层节理发育,岩层松散;岩层在经过长时间干旱后的 集中降水条件下,极易产生较强的土壤侵蚀,导致干热河谷内地形 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故A、C错误。土桥的存在说明岩层抗侵蚀力 强,故D错误。故选B。
思考 干热河谷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光热资源充足
罗望子(酸角)
余甘子(滇橄榄)
杨桃
芒果
思考 干热河谷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1)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 (2)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3)水土流失强烈、土壤退化严重、土壤生产力低 (4)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素质低
思考 说出攀枝花水果种植的制约因素的改造方法。
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 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在干 热河谷,经常可看到两侧山腰有一条云带, 这就是谷风气流上升而形成的。
思考 分析嘎洒镇干热河谷气候的成因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干热河谷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干热河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河谷地带一般水分充足,植被繁茂,可是在西藏东部的昌都(31.13°N,97.8°E)地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大多峡谷却是干旱少雨的“干热河谷〃,其河谷中可看到生长茁壮的仙人掌,森林则分布在山顶,形成倒置的垂直植被带。
据此完成1〜2题。
1.昌都地区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是A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B .受干热的东北信风影响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下沉气流增温减湿作用明显2.下图是“山谷风〃示意图,其中与干热河谷森林分布在山顶有关的气流是A .① B.② C .③ D.④【答案】1. D 2. B【解析】1.该地区为三江并流地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气流经过此处容易形成下沉气流。
气流在下沉的过程中,升温快,蒸发旺盛,易形成干热河谷。
故选D项。
2.森林分布在山顶,说明山顶水热条件较好。
白天,山坡盛行上升气流,山谷盛行下沉气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此时吹谷风。
风在由山谷吹向山顶的过程中,形成降水,产生森林植被。
故选B项。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分布于川西海拔1200-2000 m,相对高差在300-500 m的沿河狭长地段,河谷内热量资源丰富,人口、城镇集中。
下图为河谷谷底某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统计图,该地1月均温-6℃-0℃。
3 .干旱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下沉气流D.上升气流4 .河谷内实施生态恢复工作,植草期通常选择在6月之前,最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高B.蒸发旺盛C.降水较多D. 土壤湿润5 .与我国同纬度东部丘陵地区相比,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发展亚热带水果产业的突出优势是A.市场信息多B.昼夜温差大C.物流速度快D.地质灾害少 【答案】3. C 4.D5. B 【解析】3 .由于地处河谷地带,常年位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故C 正确,ABD 错误。
微专题18干热河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题组二】
(2019全国Ⅱ卷)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 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 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 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 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植被群落外貌为热带常绿肉质多刺灌丛、稀树灌草丛,空间成层结构中无明显乔木层,热带 种属常绿和落叶乔木呈独立单株散生;灌木层与草本层明显,灌木层是低伏灌木,草本层地 面覆盖度最高;植被形态在千热生境中出现变异,适应旱生形态显著。仙人掌等热带千性植 被生长茂盛已成树。
【自然环境特征】
(4)地质特征:风化作用强烈,岩层松散易发生,多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5)地貌:大风强烈,多风力地貌。
【题组一】
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下图为一名游客在金沙江干 流南部河谷拍下的照片,显示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 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稀疏、枯黄 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山高谷深,山谷 风显著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 C.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
【干热河谷成因】
(3)纬度:纬度较低,终年正午太阳 高度角大,全年地表面获热多,气温高。 (4)地形: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 加剧高温;距离冬季离冷空气源地较远, 且北面有山体阻挡冷空气进入,冬季比 较温暖。 (5)植被: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升温 快,气温较高。
【干热河谷成因】
(6)局地环流:山谷风局地环流。
(1)结合材料分析元江河谷干热的形成原因。(8分)
(1)(8分)纬度低,气温高;(2分)位于河谷,地势(海 拔)较低,气温高;(2分)受山地阻挡,冬夏季均位于背风 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气温高;(2分)地处 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干旱;(2分)
【地理知识点】干热河谷形成原因简答

【地理知识点】干热河谷形成原因简答
干热河谷成因是由于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
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我国主要江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在长期剧烈的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结构与功能濒临崩溃,是我国江河流域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生态退化生态系统,也是云南省乃至我国造林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我国主要江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分布面积约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达60.15%,境内典型地段土壤侵蚀模数达1400~1500t/km2.年。
据统计,长江宜昌段以上的来沙量中有45.8%来自干热河谷地区,其中68.1%来自干热河谷,含沙量已超过嘉陵江、沱江、乌江等长江中游的主要支流。
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干热河谷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威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在这些河流乃至整个流域的水土保持、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学案9:2.7(微专题)干热河谷

微专题干热河谷【学习目标】了解干热河谷的成因、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特征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是对具备干、热两个基本属性河谷带状区域的总称。
干热河谷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地。
1.气候特征干+热。
如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年降雨量为623 mm,年蒸发量3 737 mm,年均温21.6 ℃。
2.植被特征植被稀疏,多低矮、多刺的旱生型灌丛,山地垂直地带性“倒置”。
3.土壤特征燥红土为主,土质黏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
4.地质特征风化作用强烈,岩层松散,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5.地貌特征大风强烈,多风力地貌。
●二、形成原因1.地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
2.气流:位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横断山区的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截留较多的雨水,背风坡少雨,风在背风坡的下沉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
3.纬度:纬度较低,终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全年地表面获热多,气温高。
4.地形: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加剧高温;距离冬季冷空气源地较远,且北面有山体阻挡冷空气进入,冬季比较温暖。
5.植被: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升温快,气温较高。
6.局地环流:山谷风局地环流。
“山谷风”垂直厚度大。
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在干热河谷,经常可看到两侧山腰有一条云带,这就是谷风气流上升形成的);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形成干热的环境。
●三、开发利用1.特色农产品生产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光照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冻害少,大多可以种植芒果、龙眼、咖啡等热带农作物。
但这里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也很明显,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强烈、土壤退化严重、土壤贫瘠,土壤生产力低。
2.避寒圣地,特色旅游3.晒盐例如,在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河谷,盐民们在澜沧江江边挖井抽取地下卤水灌入盐田,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自然制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①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 ②引 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 ③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 ④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 ⑤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11-
例1:(2019全国Ⅱ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 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 (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 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例4、亚热带的热带水果王国
-15-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 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 力强,但不耐涝。芒果生长的有效 温度为18~35℃、枝梢生长的适温 为24~29℃、坐果和幼果生长需大 于20℃的日均温,低于10℃新梢及 花穗停止生长,在-3℃时果树会被 严重冻伤或冻死。一般认为,北回 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
-3-
01
课标考纲
1.3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 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 关系。 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 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02
高考考点
地形特点描述 气候成因分析 干热河谷原理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13-
例3:(2013全国Ⅱ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 ”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 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 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 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 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
①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②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14-
例3:(2013全国Ⅱ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 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 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 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 ,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干热河谷是对具备干、热两个基本属性河谷带状区域的总称,在地理学上是一种 小尺度范围的自然景观 。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7-
04
【焚风效应示意图】 核心探究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8-
例1:根据焚风效应的原理,分析焚风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微专题——干热河谷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2-
01
课标考纲
02
高考考点
把握方向 深入解读
心中有数 逢题比对
03
思维体系
思维搭建 知识体系
04
核心探究
05
真题在线
深度探究 核心必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品味真题 研究透彻
06
考向预测
大胆预测 小心求证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9-
04
核心探究
【山谷风效应】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10-
05
例1:(2019全国Ⅱ卷)
真题在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
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
有利: 初春的焚风可使积雪融化,利于灌溉,也可提早春耕,有利作物生长; 夏末秋季的焚风可使谷物和水果早熟,提早收获。 不利: 焚风出现时,由于短时间内气温急剧升高,相对湿度迅速下降,使作物蒸腾加快, 引起作物脱水枯萎,甚至死亡,造成作物减产或无收; 强大的焚风还能引起森林火灾、旱灾、高山雪崩等。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 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论据:
①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 ②(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 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4-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5-
03 【干热河谷思维导图】
思维体系
全球大视野 、地理微课堂,精准备,指向能力和素养!
-6-
干热河谷是指被四周较湿润类型所包围的河谷底部较干旱部分,它们与周边地区 湿润、半湿润区景观形成显著的差异。我国的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 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岷江和安宁河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垂直高度为 200—1000米,总长为4105公里。
(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
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答案: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 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 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 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12-
例2:(2015海南单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 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 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答案:
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 ②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 加热大气; ③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 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