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标牌翻译的错误原因及改善方法

合集下载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语言表达不准确:有些公示语的翻译内容并不准确,甚至出现了直译的情况,导致翻译后的语言表达不通顺、不准确,影响了信息的传达效果。

2. 文化差异:公示语翻译时,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表达方式在另一个文化中是不合适的,甚至可能引发误解或歧义。

3. 语言风格不统一:一些公示语的翻译在语言风格上与原文有所偏差,导致了信息流失和传达不清晰的问题。

4. 缺乏专业性:一些公示语翻译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导致了翻译质量不高的问题。

接下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1. 提高翻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公示语的翻译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因此在翻译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上应该重视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2. 强化专业性培训:针对公示语的领域特点,可以组织相关的专业翻译培训,提高翻译人员对公示语的翻译能力和专业水平。

3. 加强翻译质量管理:建立专门的翻译质量管理机制,对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翻译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4. 注重语言风格和文化适应性: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语言风格和文化适应性的统一,避免过于直译或者歧义现象的产生。

5. 加强团队合作:公示语的翻译工作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应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共同提高翻译质量。

6. 更多使用技术手段: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利用翻译工具或者机器翻译技术,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内公示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翻译领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达效果和国际形象的提升。

我们应该重视公示语翻译工作,加强专业素养培训,强化翻译质量管理,提高翻译质量,为我国的国际交流和对外开放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国出口农产品商标英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我国出口农产品商标英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我国出口农产品商标英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产品商标的英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出口农产品商标的英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提升农产品商标的中英文对照质量,本文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翻译不准确目前很多农产品商标的英译存在翻译不准确的情况,有些商标的英文翻译不符合产品的实际特点,甚至存在误导性。

这会给国外消费者造成困惑和误解,影响产品的市场销售。

2. 缺乏文化适应性一些农产品商标的英译缺乏文化适应性,直译的方式使得英文商标在国际市场上显得生涩难懂,缺乏吸引力。

3. 缺乏标准化目前我国出口农产品商标的英译缺乏标准化,很多商标的英文翻译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二、优化策略1. 强化翻译质量对于农产品商标的英译,应该加强翻译质量的管控,确保翻译准确、清晰,符合产品的实际特点,避免造成误导。

2. 提高文化适应性在进行农产品商标的英译时,应该考虑目标国家的文化特点和消费习惯,切实提高英文商标的文化适应性,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3. 推动标准化相关部门应该推动农产品商标英译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和规范,确保每一款农产品商标的英文翻译都能够符合统一的要求。

4. 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在出口农产品方面与许多国家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利用这些合作关系,加强农产品商标的英译合作,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提升翻译质量和文化适应性。

5. 提升翻译人员素质要提升农产品商标的英译质量,必须提升翻译人员的素质,加强翻译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对农产品商标进行准确、专业的英译工作。

6. 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和吸取国外在农产品商标英译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中汲取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商标英译的优化和提升。

标牌英译规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标牌英译规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标牌英译规范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标牌翻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在各种商务、旅行、教育等场合,标牌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标牌翻译必须要非常准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很多标牌翻译存在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本文将就标牌翻译中存在的规范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规范问题1、翻译准确性不够标牌的翻译必须要准确无误,否则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标牌翻译错误导致人们无法理解,如标志牌“请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直译未翻译为“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valuable belongings”,而翻译成了“Please keep your valuable things properly”,这会让没有接受英语教育的国人非常困惑。

2、语法错误有些标牌翻译存在语法错误,如词序不当、语言不通畅、语法混乱等,对人们的理解和领会都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标志牌“出门时请关灯”直译应该为“Please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但很多人将它翻译成了“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leaving”,这不仅语法不通畅,而且影响准确性。

3、翻译模糊不清有些标牌翻译过于模糊不清,无法表达具体含义。

例如,标志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直译为“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starts with me”,但很多人将它翻译成了“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starting from me”,这样翻译无法明确说明具体行动内容。

4、翻译缺少文化背景有些标牌翻译没有考虑到相关文化背景的因素,导致一些翻译习惯和文化背景不符,无法获得良好的理解和认可。

例如,“云梦泽”被翻译为“Yunmengze”,但实际上,这处标志源于唐代《李太白集》的“独上高楼”,“千古玦歌坐愁听,雨打梨花深闭门”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暇无人草自横”的典故中的“云梦泽千年恨”,所以标牌翻译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因素。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公示语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示语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了引导、规范和提示社会公众行为而张贴或者印制出来的文字资料,通常包括交通标识、警示标语、宣传口号等。

翻译公示语不仅需要准确传达信息,还要符合国际规范,因此在翻译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词语选择、表达方式,文化差异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分析国内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词语选择。

公示语通常需要简练精炼地表达信息,但是一些词语的准确翻译却令人头疼。

汉语中的“禁止”“请勿”“不准”等词语,英语中对应的翻译是“prohibited”、“do not”、“not allowed”等,这些词语在表达禁止性质时有着微妙的区别,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针对这一问题,翻译人员需要在语境分析、用词准确性等方面加强训练,提高专业素养和语言功底。

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表达方式。

公示语的表达方式通常比较直接,简洁明了,但是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中国的一些公示语往往使用“同志”、“公民”等词语,但是在英文中直译成“comrades”、“citizens”往往显得过于正式或者官方化。

翻译人员需要在保持原信息准确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使翻译更加接近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用语习惯。

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困难。

有些公示语中的含义在中文中非常明确,但是翻译成其他语言之后却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特征。

中国的某些交通标识和警示标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这些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需要加以注释或者调整表达方式,以便外国游客和居民更好地理解。

翻译人员需要在具备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公示语的含义。

试论街道牌匾朝汉错译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以延吉市为例

试论街道牌匾朝汉错译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以延吉市为例

试论街道牌匾朝汉错译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以延吉市为例
裴磊敏;姜美子
【期刊名称】《青年作家》
【年(卷),期】2015(0)10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牌匾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文化标识。

因此,牌匾翻译成为了各民族语言工作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尤其随着延吉市服务行业的日趋发展,牌匾中朝汉错译的现象屡见不鲜。

本文结合延吉市牌匾朝汉翻译错误例子,分析其错译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错译原因(一)中国朝鲜语同时受朝鲜文化语与韩国标准语的影响中国朝鲜语是中国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总页数】1页(P134-134)
【关键词】延吉市;牌匾;错译;原因;少数民族语言;街道;翻译错误;多民族国家
【作者】裴磊敏;姜美子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公示语英语错译案例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以台州市公共区域为例 [J], 王勇;季正红;何幼冰
2.牌匾朝汉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举例及其分析r——以延吉市为例 [J], 裴磊敏;姜美子
3.牌匾用语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街道牌匾为例 [J], 薛彤
4.试论街道牌匾蒙汉语翻译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为例 [J], 黄金刚;
5.从双语牌匾的语言景观比较分析翻译用语来源——以延吉市的烧烤串店与咖啡店为例 [J], 梁城玮;崔骁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议汉语商标词翻译之问题及对策

浅议汉语商标词翻译之问题及对策

近 年 来 世 界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促 进 了 我 国 与 世 界 各 国 的 商 品 交
词 中存 在大部分人为 的臆造词汇,这些是商标设计者根据 商品的性能、 特
流, 好 的商品想顺利 出口, 占领国际市场 , 成 为众所周知 的品牌 , 除 品质要
求。 尽 量满足消费者 的需求之外 , 商标名 的翻译 是否妥 当也起着不 可忽视 的作 用 。从 某 种 意义 上 说 , 商标 等 于招 牌 , 商标就是信誉 , 商 标 译 名 的 好 坏 对 消 费者 心理 所 产 生 的影 响 是 无形 且 巨大 的 , 好 的 译 名 会 起 到 意 想 不 到 的 促销效果 , 激 起顾 客 的购 买欲 : 反之 , 不仅 会 给 公 司 或 国家 带 来 惨 重 的 经 济 损 失, 而 且还会直接影响公司或国家的形象。 商标名的翻译, 一定要符合商 标命 名的规律 , 即翻 译出来的商标名称要有商标的特点 : 语 言朴实, 文字简 洁, 易于上 口, 便于记忆, 而不能只是机械翻 译。所 以, 在翻译 商标 时 , 要兼 顾 目标市场消 费者的文化 习惯和审美心 理, 了解各种 文字在表达 上的特 点、 隐喻、 忌讳等, 不能简单地音译或直译。
汉语 商标 词 翻 译 目前 现 状 在 对 外 贸 易 中 ,我 国 企 业 商 标 意 识 不 够 强 。 比 如 “ 联 想 ” 的 英 文 名

“ L e g e n d ” 在国外被抢注 , 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同时, 汉语 商标词翻
译 中, 还存在着许 多问题 。
1 . 拼 音化 倾 向
以 下几 个 对策 :
1 . 汉 语 拼 音 改 进 法 无 疑 拼 音 译 法 是 汉 语 商标 词翻 译 的 一种 重 要 方 法 , 可 用 于 以产 地 或 人 名命名的汉语商标词, 如青岛 ( 啤酒) 可以译成 C ! i n g d a o , 李宁 ( 运 动服) 直接 译成 L i Ni n g 。 然而 , 此译法多有局限, 除 了上述的两类商标词外 , 在音译其 他类别的汉语商标词时, 应 对 单 一 的拼 音 法 进 行 改 进 : ( 1 ) 用 汉 语拼 音 的变 体 或 者符 合 英 语 拼 写 形 式 的 拼 音 来 进 行 翻 译 。例 如: 格力( 空调器) 、 康佳 ( 电视机) 等 商 标 词 可 以分 别 翻 译 成 Gr e e 、 Ko n k a 。 这 类词 多 是 臆 造 词 , 在英 语中无具体 的意义, 但简洁 、 易 于 上 口和 记 忆 , 非 常适 合 做 商标 词 。

标牌英译规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标牌英译规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标牌英译规范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在这种背景下,英文标牌的使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标配。

然而,在翻译英文标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规范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大小写有些标牌中的单词存在大小写问题。

例如,有些标牌使用了全大写字母,而有些则混合使用了大小写字母。

这种情况下,使用全大写字母的标牌通常比较难读懂,而使用大小写混合的标牌则可能会造成歧义。

对策:标牌上的单词应该严格按照英语的大小写规则来写。

如果不确定某个词应该使用大写字母还是小写字母,可以进行参考翻译或者查阅英语书籍来进行确定。

问题二:拼写错误有时候,在翻译标牌的时候也会出现拼写错误的情况。

这种错误通常会降低标牌的可读性,并可能导致理解错误。

对策:在翻译标牌之前,应该进行核对和校对,以确保所有的单词都拼写正确。

可以通过使用拼写检查软件,在线翻译等方式来帮助确定单词的拼写。

一些标牌中的语法也可能存在问题。

例如,在使用动词时可能会出现时态错误等问题。

这种错误会让标牌的意思变得模糊甚至产生误解。

对策:在翻译标牌时,应该注意检查语法。

可以通过查阅英文语法书籍或者在线翻译软件来帮助确定每个短语或句子的语法是否正确。

另外尽量采用简单的句型结构来避免语法错误的发生。

问题四:用词不当一些标牌使用了一些不当的词汇,这些词汇可能是专有名词、俚语或者地方性语言,会导致翻译员无法理解标牌的意思。

对策:在翻译标牌之前,应该尽可能了解所翻译的业务或产品的相关专业术语和俚语。

同时,尽量使用通用的英语,减少局部方言或者高级词汇的使用,这样可以增加标牌可读性和易懂度。

总之,翻译英文标牌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大小写、拼写、语法或用词不当等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让标牌的翻译更加规范、更有可读性和易懂度。

浅谈中文标牌和公告英译错译原因与翻译技巧

浅谈中文标牌和公告英译错译原因与翻译技巧

浅谈中文标牌和公告英译错译原因与翻译技巧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为了方便外国朋友的生活,工作或去观光,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建立良好环境,但是,在公共场所我们总能找到许多告示牌和标语胡乱翻译。

甚至很多翻译错误,扭曲,甚至是没有意义的翻译。

一、常见的标牌标语“标牌标语”是指共同的路标,店铺的招牌,广告等,到处都可以看到。

注册板有各种类型,具有灵活的变化,简洁醒目等特点。

签名板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1.告诉人们正确的方式,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家园。

例如路标。

2.帮助人们知道服务范围或经营区域的地方。

例如,它列出的机构单位,风景秀丽的网站或票务类型的名称,价格,商店名称,广告服务等。

对于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具有高层次的英语知识和翻译技巧,还要求一个翻译一丝不苟的对每一个细节深刻的理解以及中西方的文化。

虽然不会有太多的口号和标志牌的翻译词语,这是一个相当耗时的工作。

当我们中国的口号被翻译成英文告示牌,我们必须始终考虑以下问题:翻译准确吗?翻译简洁吗?是地道的翻译吗?精确度是判断翻译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标语和告示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的产品,它与文化特色具有亲密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总是导致误解和误表达。

由于告示牌和标语的目的是宣传和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它的词汇和结构应简单,明了,翻译必须是易于理解的。

因此,这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除此之外,翻译地道与否也是判断一个人的翻译工作重要的标准。

翻译版本不符合英语表达方式往往会导致人们感到晦涩难懂了解。

这通常被称为“中式英语” 。

二、标牌标语的翻译错误的原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告示牌和标语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此,翻译时的招牌和标语,我们必须注意他们的特点。

由于许多翻译人员的疏忽,在中国英文双语的招牌和口号有很多错误,他们可以分为三类,如误译,字对字的翻译和不恰当的翻译。

误译是一种常见的错误翻译,错误翻译招牌和标语的无法准确地传输信息的原始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内标牌翻译的错误原因及改善方法【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来到中国的外国友人也日益增多。

很多在公共场所用来提示和警示的标牌标上了英文译名。

然而,由于为翻译者的英语水平有限、对译文的理解不深、对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情况不甚了解等原因,导致标牌的译文出现很多错误。

因此,本文将分析翻译错误的原因、研究如何正确的翻译,并找出正确的标牌翻译方法。

【关键词】标牌翻译文化差异统一译名标牌,即日常生活中用于标识的指示牌,上有文字、图案等内容用于指明方向、地点和警示作用,是一种公开的,以达到某种交流目的的特殊语言形式。

这些标牌语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常以简洁明了为特点。

随着中国的发展,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使英语作为“世界通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图案标牌外,大部分标牌都写上了对应的英文翻译。

机场、旅游景区、五星级大酒店等接待国际友人较多的场合,往往会标上中英法日韩等多国文字,如果不仔细用词,往往会导致外国友人的误解。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标牌的英译。

标牌的译文作为一座城市的脸面是留给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用词的简洁和规范成为了标牌翻译的一个重要守则,而规范、详尽的标牌语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做到真正的与国际接轨,需要有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

如果不仔细揣摩标牌原文的意思,而做出词不达意的译文来,那就贻笑大方了。

在翻译标牌语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标牌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也需要分析标牌语中包含的文化差异,那样才能让标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本文中将总结归纳国内标牌翻译时容易犯的几种错误,来更好地认识和提高标牌翻译的水平。

一、用词不当,词义错误翻译弄错词义,张冠李戴:消防出口在国内的各大酒店、商场都会用荧光灯标出,这么显眼的一个标志在有些地方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个酒店里防火指示中“evacuate”被错用成“scatter”。

Scatter是驱散、撒开,散布的意思,和evacuate 原本的疏散、清空的意思相差千里;某交易市场的“出口”,翻译成“Export”,这是这个词表示的是出口贸易的意思,很明显翻译者没有弄清楚词汇的意思,只是粗略的在翻查字典时看到中文意思就直接借鉴了,而正确的翻译是“Exit”;第二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公寓,翻译成了“Foreign Students”,实际上“International Students”更符合表达规律。

要避免以上错误需要翻译人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清楚的认识词汇的词义和词性。

如果是全部照着词典“搬上”标牌,肯定会闹出很多笑话。

二、逐字翻译,译名冗长1.某营业厅的“业务受理台”,翻译成了“Business Reception Desk”。

实际上这样重复是不必要的,不如简单地翻译成为“Reception”就可以了;2.人民大会堂“游人止步”,翻译成了“Notice To Visitors”,实际上“Notice”就足以表达;3.有个银行的“暂停服务”,翻译成了“Business Suspended”,实际上在这里用“No Service”就可以了;4.警务工作站的牌子上写着“Police Affairs Station”,“Police Station”就能让外国人明白,溘然在中间加上一些词语,外国人反而不明白了。

标牌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给予大家提示的,就如同汉字的标牌一样,越言简意赅越好,如果像以上的例子中那样翻译,可能也能够让外国友人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如果写成这么长长的一串,即不便于悬挂或摆放,也不易于让人第一时间看到并且理解。

在英文翻译中要有适当的增减,不需要对照汉语生硬地翻译。

所以这样的标牌翻译,需要译者对于标牌的理解足够透彻,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来做出相应的译文。

三、不符合国外的表达习惯外出旅游或是聚会,最常见到的就是厕所了。

中国的公共厕所的翻译一直没有统一,各地总是有着不同的译文。

在国内很多公共场所都吊挂了英文“W.C”字样的标牌,表示是洗手间。

这样的标识用在公共场合非常不雅观,由于在英国英语中,“W.C”类似中文所说“茅厕”,是比较粗俗的说法,而在外国表示厕所时多用“Restroom”。

另外厕所上区分男女的门牌更要讲究,比如有个英国人半年前刚来到北京时就被厕所搞晕过。

在某个度假酒店的洗手间前,徘徊了半天,就是不敢进去,一直等到洗手间里另一位男士走出来,他用手势询问后才走进洗手间。

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正是标牌制作人员对国际风俗的不理解。

由于这个洗手间英文标识牌上写着“W.C”,然后画了一个红色的男性头像,而在国际尺度中,红色表示男性禁用此洗手间。

而区分男女厕所的标牌,除了使用图案外,如果要用文字标牌也要注意表达法。

有的地方的“男厕所”写成了“W.C men”或“Man toilet”。

这样的表达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时候用“Gentleman”比较妥当。

“无烟”的标识被译为“Smoking Is Not Allowed”,首先,在英语的标牌中,谓语is是不用大写的;其次,这样的表达属于较严肃限制性公示语,可用静态提示性公示语“Smoke Free”。

某车站上写着“after on,over fall”的标语使得很多外国友人摸不着头脑,它想表示的是“先下后上”的意思,这是典型的中式英语,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了四不像,这句话写成“Get off first”就可以了。

还有其他类似于商场收银台上的“stop cashier”、“No Visitors”的标牌,中国人一看大概就明白是暂停收款和顾客止步的意思,但是在外国人看来就摸不着头脑了,其实在这样的地方,只要用“closed”和“Staff Only”就足够表达意思了。

某写字楼“前台”,翻译成了“Front desk”,这是很典型的对号入座式的翻译法,因为外国没有这样的说法,用一个“Reception”就可以了。

以上列举的错误情况是非常容易犯的,虽然这些标识在国外是很常见的,但是对于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翻译者,很容易就做出了错误的译名,这样的标牌在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采取直接借鉴的办法,使用国外的公共场合的标识语,这样便能确保其正确性。

四、词汇“大题小做”外国人来到中国,对国内那么多的“Hotel”感到困惑,似乎任何一家普通的餐馆也冠上这个名头。

事实上在英语中,“Hotel”应该是有星级的,可以住宿、提供饮食的地方,而大多数普通的餐馆应该叫做“Restaurant”。

而这样的“大题小做”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可能只是莞尔一笑,多数的餐馆和宾馆还是可以很容易从外表分辨出来的。

然而,这样的情况不止在服务行业出现,很多大型的机构出现这种大题小做的翻译就会给前来办事的外国人带来不便了。

以海口经济学院新校区为例:海口经济学院作为最大的整体机构,已经有“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这个译名了。

而海口经济学院的院长翻译为“President”,副院长为“Vice president”。

那么如果是二级学院,比如经济贸易学院与其院长和副院长,就不能用同样的词来翻译了。

如经济贸易学院的翻译,参照美国牛津大学对于各二级学院的命名,可以将经济贸易学院翻译为Faculty of Trade and Economy。

那样其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就可以使用英文的简称来翻译,分别译为FTE Dean和FTE Vice Dean。

从海口经济学院门牌翻译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在一个机构内不统一翻译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每个部门都随意地翻译,机构的译名本身不会有错,但是就会出现大小不分,称呼重复等问题。

翻译无小事,如果因为标牌上翻译得随性而导致外国友人走错办公室认错人,带来的后果也是可大可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是将标牌交给一个人来翻译,并且留作档案,这样便能由译者统一制定上下级,避免低职位高称呼或者高职位低称呼的情况出现。

五、总结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标识语言有特殊的结构和表达用语,在国外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来做这项工作,好比交通部分就有专门的使用语言,同时下达使用手册,在商品分类中也有特殊的标识语言。

而在中国,大部分标牌都是随意找人翻译后悬挂起来的,缺乏专业制作导致错误百出。

甚至很多人误认为把中文和英文相对应就可以翻译,这样的想法主意往往导致老外看不懂英文标识牌。

错误的英文标识是影响城市国际形象的最大因素,外国人到一个城市看到蹩脚的英文,一种感觉是不懂,英语提示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另一种感觉是看懂了,同时也会感到树立标牌的国家缺乏教育,对中国人使用外语的水平产生质疑。

即使一个城市的硬件做得再漂亮,大厦林立,但公共标识牌出现众多错误,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软件没有跟上。

同时,英语初学者会对公共标识牌产生信任感,错误的英文标识也会让初学者自然而然地模仿,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

要改善中国在标牌翻译上的随意性,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此进行监管和提供相应的指导。

如果能由治理单位来统一标识,那样就会好很多。

同时,也需要翻译人本身能对标牌有足够深的理解,如标牌的悬挂位置,指示对象等等也是影响标牌翻译正确与否的主要原因。

在对待交通等海内外可以一致的标识,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这样,通过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深刻理解文字意义,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借鉴国外用语等方法,便可以为一个城市树立起正确的英文标牌。

参考文献:[1]姚中.英汉应用互译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胡庆蓉.关于中英双语标识错误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