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三磨牙拔除.
因正畸需要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两种拔除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

因正畸需要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两种拔除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法与常规劈冠法在拔除正畸患者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手术临床效果,评价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法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实验组翻瓣后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的方法拔除32例64颗青少年正畸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对照组24例48颗,采用常规劈冠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舌侧骨板劈裂、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并作比较。
结果: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的方法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舌侧骨板劈裂、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生等情况均少于常规劈冠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因正畸需要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的拔除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的方法可行.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关键词】正畸;下颌第三磨牙;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法;拔除;萌出期【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47-01在正畸治疗期间,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较多。
拔除原因是由于在保持期间出现了牙列的再次的紊乱,被发现是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的骨内倾斜生长造成,造成了牙列紊乱。
正畸医生考虑解除前牙拥挤等问题时,预测到后牙段由拥挤的问题时,确认需要尽早拔出下颌第三磨牙[1]。
2006―2012年我们根据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的生理特点,对56例112颗青少年正畸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用二种拔牙方法的进行比较,认为用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法更优于传统的骨凿劈开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0月转诊来我科因正畸需要拔除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56例112颗牙,年龄12岁~16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
术前摄曲面断层片,x片显示下颌第三磨牙全部位于骨内,牙冠已经形成略偏颊侧,靠近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根尚未形成。
随机分为实验组(高速牙钻机去骨分牙法):32例;对照组(传统劈冠法):24例。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28例分析

文献出版社,1991:173.[3] 张 宁,李兰荪主编.实用心血管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8692874.[4] Greage r M a,Q uigg R J,Ren CJ,et a l.L i m b vascula r respon2sivene ss to be ta2advenergic receo tor sti m u lat i on i n pa tients w ith congestive hea r t fa ilure circu la ti on, 1991,83(6):1873.(收稿:2008203210)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28例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医院口腔科(深圳518106) 孙小宝 闫亦梅 李 丽 主题词 牙,阻生 拔牙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大多出现在青壮年期,常常可引起局部冠周炎,周围间隙感染,牙列拥挤不齐及邻牙的龋齿发生,最终大多考虑拔除[1]。
由于此牙位置较后,解剖结构较复杂,还有邻牙及下颌骨骨阻力的影响拔除时较其它牙难度加大,手术中常会出现各种病发症及意外的发生。
本人通过采集和调查分析了我科及部分同行科室20年来采用凿劈法拔除约1200颗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病例,其中出现阻生齿掉入咽侧壁软组织翼下颌间隙内28颗的意外情况,为提醒和防止医生们在手术中尽量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从1987年9月至2007年12月调查我课及同行科室采用凿劈拔除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约1200例,其中男性占723例(60.3%),女性占477例(39.7%),年龄16岁~45岁,平均年龄30.5岁,出现此类失误28例,占2.3%。
2 拔牙方法 由于许多年前科室设备简陋,仅可使用小牙片检查,后期发展为全景片及三维CT扫描检查,分析阻生齿阻力来源,颊舌侧骨壁情况,有效判断近远中阻力大小。
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加近中颊侧粘膜局部侵润麻醉下切开覆盖牙龈,翻瓣,凿取部分颊侧及远中阻力骨壁,采用骨凿劈开牙冠,用牙挺增隙挺出阻生齿。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预防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拔出术后出现疼痛感的原因,并就其疼痛症状的控制及预防进行分析讨论。
方法:采取阶段性的治疗对比方法,第一阶段选取92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病患,对其术后的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为依据构建出拔牙术前的难度评测模型,以便于制定出后期拔牙术后病患疼痛症状的临床干预规划。
第二阶段选取110例下颌第三磨牙病患,在拔牙手术前就对其手术难度和可能引起病患疼痛症状的主要因素进行预测,并在术后疼痛症状出现时按照计划采取临床干涉,后期的临床护理中要加强治疗效果的观察。
结果:两组治疗阶段的病患在性别、年龄、拔牙手术难度和手术用时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突出。
据第一阶段的统计资料可推断,拔牙手术的难度和手术用时与病患出现术后疼痛症状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关系影响较大的还有病患牙齿龋坏导致的感染以及女性月经周期等因素。
实施临床干预的第二阶段病患,其术后疼痛症状、严重疼痛症状的发生率以及止痛药物的服用病例都要明显小于第一阶段的病患。
结论:下颌第三磨牙拔出手术前,要结合手术难度的判断来确定在围手术期要给予何种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为了减轻病患术后疼痛的症状,可以考虑实施个体预防,避免出现不当或过量用药的治疗失误。
标签:下颌第三磨牙;手术;疼痛;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在手术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这是令病患最为苦恼的并发症状之一,术后引起疼痛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表现上从疼痛发作的时间间隔和疼痛程度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临床医学当下还没有对这方面给予太多的重视,缺乏相关案例的分析和判断,导致了术前预防和术后治疗技术的停滞。
本文结合本院所接收的手术病患案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取阶段性的治疗对比方法,第一阶段选取92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病患,对其术后的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为依据构建出拔牙术前的难度评测模型,以便于制定出后期拔牙术后病患疼痛症状的临床干预规划。
正畸需要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探讨

的[。
下 颌 第 三磨 牙 萌 出期 拔 除 的特 点 : 牙埋 伏 在 骨 内 尚未 完全 发育 , 全包裹 于 骨 内位置 过低 , 完 需去 骨
才能暴露。即使埋 于骨 内的牙暴露并且松动 , 也因 周围骨量大牙不易取出。青少年下颌骨正处于发育 期, 牙槽 骨较 厚并 且靠 近下 颌 升支 部 , 除 时骨阻 力 拔
第2 9卷第 2期 20 0 9年 4月
赣
南
医
学
院
学
报
% c 2 Ⅳ D. .9 2
J OURN F GANNA ME C AL O N DI AL UNI VER IY ST
APR. 0 9 20
正 畸 需 要 萌 出期 下 颌 第 三磨 牙 拔 除 的 探讨
饶 坚 , 曾素英, 李兰英
足 13 / 。牙 面 有 2—3 的 骨 质 覆 盖 , 及 颈 部 的 mm 牙
1 资料和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 20 06年 1月 ~ 0 7年 l 20 O月 转 诊
胚 囊 与下 颌神 经管 界线 清楚 明显 。 本组病 例 拔 牙 时 问 2 3~2 mi, 均 2 .mi, 6 n平 4 5 n
2 2l ~
赣 南 医 学 院 学 报 是拔除的关键 。因此下颌第三磨牙 萌出期 的拔除 , 其阻力主要为牙冠部骨阻力 , 邻牙阻力亦较小 , 而牙 根未形成尚无牙根部阻力。 本文采取颁 骨外斜线侧方人路 , 常规行阻滞麻 醉 , 部加用 含 1 5 0 肾上 腺 素 的利 多 卡 因在 局 : 000 作浸润麻醉, 可明显减少术 区出血 , 并且术 区暴露更 清晰。作“ ” L 型切 口, 口略偏颊侧 以避开 磨牙后 切 区中部血管, 颞肌肌腱附着于下颌 升支前缘的根部 , 甚至可以达到磨智齿 的缘 中部分离时 比较困难 , 并 且 术后 常 引起 疼 痛 和 张 口 困难 J 。磨 牙 后 区切 开 以 12m长以内为宜 , .c 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切 口不要 超 过 龈颊 沟 底 , 防 损 伤 颊 肌 , 以 引起 明 显 的颊 部 肿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牙根意外移位至邻近间隙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牙根意外移位至邻近间隙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但是在手术中牙根意外移位至邻近间隙是一种并发症。
这种情况对患者的口腔健康和舒适度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牙根意外移位至邻近间隙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我们需要了解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牙根意外移位至邻近间隙的发生原因。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的,包括拔牙过程中的挫伤、牙槽骨折、牙根断裂等。
在手术结束后,牙医会在术后立即注意此类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围手术期护理的第一步是确保患者的口腔和伤口的清洁。
口腔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预防感染和减轻患者的疼痛。
牙医会建议患者在手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然后可以开始进行温和的漱口和轻柔的刷牙。
患者还需避免咀嚼食物,以免伤口出现更多的问题。
围手术期护理还包括定期的复诊和观察。
患者应该在牙医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复诊,以确保牙根位置的稳定和伤口的康复。
在这些复诊过程中,牙医会根据伤口的愈合情况和牙根位置的稳定情况来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计划。
围手术期护理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酒精和咖啡等。
患者还需要遵循牙医的建议,避免过度的运动和劳累,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牙根位置的稳定。
围手术期护理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牙医应该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和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康复。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牙根移位至邻近间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但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处理此类情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口腔健康和舒适度。
牙医和患者都需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合作共同努力,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方法与技巧

拥有标准的器械可使操作顺利进行,并可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阻生牙拔除的常用器械包括:15号刀片及刀柄、 骨膜分离器、颊拉钩、牙挺、持针器、线剪、缝合针及缝 线(可吸收或不可吸收)、外科专用吸引器、外科专用气 动式手机和外科专用切割钻。
拔除阻生牙最好选用颊拉钩用于牵拉和保护软组织 (图1)。颊拉钩与传统牵拉工具口镜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可以更好地暴露术野,有利于手术顺利、快速地完成。 传统的口镜为金属或塑料制成,头宽柄细,手柄的直径约 为0.5 cm,在牵拉的过程中,对口颊部的阻挡作用非常有 限,且口镜头比较光滑,不能将翻起的组织瓣阻挡在远离 术区的位置,因而不能很好地暴露术区。而颊拉钩为全金 属制成,前后宽度相同,宽约2 cm,便于拉开口颊部,将颊 拉钩顶部放置在翻起的组织瓣与术区之间骨面上,可以有 效地将组织瓣阻挡在术区以外的位置,从而更好地暴露术
在拔牙过程中最好选用外科专用金属吸唾器,该吸唾器 与普通的一次性塑料吸唾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吸唾器为 全金属制造,操作时可以用来牵拉组织,便于手术;②金属 吸唾器头部较小,可以伸入到牙槽窝内将血液、唾液吸走, 从而使手术视野(特别是牙槽窝)更加清晰,更利于断根的 拔除和牙槽窝内肉芽组织及异物的清理,而一次性塑料吸唾 器无法做到这一点;③金属吸唾器吸力较大,在去除牙碎片 或松动牙根时,也可用吸唾器将其吸出,不但减少了术者更 换工具的次数,节省了手术时间,还可防止松动及游离的碎 骨、牙和牙片落入患者咽腔(图2)。
用于阻生牙拔除时去骨、分牙的器械最好选用气动式外
图1 颊拉钩 〔通讯作者〕胡开进,E-mail:hukaijin@,电话:029-84776102。
图2 外科专用金属吸唾器
4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6月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干槽症的研究进展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干槽症的研究进展下颌第三磨牙拔出后易发生干槽症,就干槽症的发病原因,目前的治疗研究状况和干槽症的预防进展进行研究标签:下颌;第三磨牙;干槽症【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71-011、干槽症病因干槽症是下颌阻生牙拔牙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感染、创伤、解剖、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等学说。
1.1感染病因干槽症的实质是骨创伤感染,又称局部性骨炎;多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其发生率国外报道10%--30%,国内报道14.19%[1] 。
WHO规定诊室内空气中细菌含量为<200--500个/m3,通过细菌培养发现口腔科门诊治疗室内空气的细菌含量远远超过这一规定,主要原因是诊疗室人员过多,除工作人员外、实习生、进修生以及病人的陪伴,增加了人员流动量,造成了诊室内空气的污染,诊室内消毒不彻底也是造成感染主要原因[2]。
下颌第三磨牙发生阻生率很高,阻生形式多样,变异性很大,萌出过程往往伴有远端牙龈覆盖,形成远中盲袋,盲袋内伴有大量的细菌、微生物。
当食物残杂滞留在盲袋内就会促进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出现自发痛,治疗后往往出现慢性炎症;拔牙后患者未给予重视,往往过早进食、漱口、刷牙使血凝块脱落,牙槽窝空虚,牙槽骨壁直接暴露于细菌繁多的口腔中,慢性炎症侵入骨面,引起颌骨感染[3]。
临床上拔牙时,由于医生操作方法不同,往往在拔牙过程中将异物带入牙槽窝内,有时炎性肉芽组织未去干净,有时碎牙片,牙石的坠入拔牙窝,都有可能引起拔牙创的感染,也有可能拔牙创损伤的,牙槽窝敞开,血凝块脱落,本来就有冠周炎的患牙或有根尖周炎的阻生齿拔除后也会引起干槽症;还有牙龈炎,慢性冠周炎,牙周炎及邻近牙的炎症都是引起感染的原因[4]。
单一的病原菌尚未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干槽症是一种混合感染,厌氧菌起重要作用。
1.2创伤病因外科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拔牙后留下的创口又是开放性的,由于牙龈与牙颈部附着紧密,拔除时龈瓣不易彻底分离,再者拔牙过程中容易撕裂牙龈而出血,所以手术难度越大,时间越长,创伤越重,术后出现疼痛可能性越大,导致拔牙后出现干槽症。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分析研究进展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分析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3)二、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估 (4)1.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6)2. 阻生程度与类型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7)3. 影像学在预测拔除难度的中的应用价值 (8)三、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难点与对策 (9)1. 阻生牙的定位与暴露 (10)2. 避免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 (11)3. 手术入路的选择与优化 (12)四、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麻醉处理 (14)1.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15)2. 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效果评估 (16)3. 麻醉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 (17)五、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8)1. 出血与感染的风险与预防措施 (20)2. 口腔领面肿胀的防治 (21)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的临床实践应用 (22)1. 不同类型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拔除难度评估标准 (24)2. 临床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25)3. 医生临床决策与技能提升 (26)七、结论与展望 (27)1. 研究成果总结 (28)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0)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1)一、内容描述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也称第三磨牙或智齿)的拔除在临床上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类牙齿由于位置特殊,常常与邻牙、骨组织以及神经关系密切,导致拔除难度较大。
对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难度进行准确预判,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以及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进展不仅提高了对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预判准确性,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术方法和辅助工具。
由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个体差异较大,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因此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不断完善拔除难度预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分析研究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观察病情:在拔牙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病人的 神志、意识、面色、呼吸、有无抽搐等,特别重视病人的主诉,如 头痛、头晕、胸闷、恶心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有心血管疾病者,及时准确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
• (3)拔牙术后的护理:
• 观察病情:拔牙结束后,应观察病人的病情约 30min,如无不适方可让病人离院。
• (3)阻生牙:反复发生冠周炎或引起邻近 牙根吸收或破坏
• (4)滞留乳牙:乳牙滞留影响恒牙萌出
• (5)如骨折、错位牙、额外牙等
• 2、(1)在进行操作前应告知病人做好准 备以免起敲击使病人头部受到震荡感到难 受。
• (2)在敲前磨牙以及磨牙的牙根时,应注 意不能用劲以免敲入上颌窦
• (3)在敲下颌阻生牙时,应注意托住病人 的下巴以保护颞下颌关节。
• 拔牙后不要用舌舔吸伤口或反复吐唾、吸允,以 免由于增加口腔负压,破坏血凝块引起出血。
• 拔牙后当天可进温、软食或流质饮食,不宜吃太 热、太硬的食物,以免造成出血;术后24H可以冷 敷。
• 若术后有明显的大出血、疼痛、肿胀、发热、开 口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 有服抗炎、止痛药者交待注意事项。
护理评价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病人的护 理
护理评估
• 健康史:询问病人过去有无全身性疾病如严重 心血管疾患,糖尿病及造血系统疾病等。
• 身体状况的评估:病人目前的健康状况,如脉 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 精神心理状况的评估:通过了解病人手术前晚 的睡眠情况来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 用药情况:术前有无服用其他药物以及药物过 敏史。
• 观察拔牙区有无出血:拔。牙结束时嘱咐病人咬紧 无菌小纱卷30min压迫止血。若出血较多后的注意事项,了 解病人的感受,并做相应的解释工作,缓解病人 的心理紧张。
认真做好健康指导
• 拔牙当天不能漱口或只能轻轻漱口含漱,以免冲 掉血凝块,影响伤口愈合。
亲切和蔼、愉快和耐心接待病人,关心、体贴他们,以加强病人对治疗的信 心。 • B、询问了解病史: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做药物过敏实验,协助病人 问成各种检查如胸透、化验等。 • C、签署手术同意书:是监护拔牙前常规履行的手续,想病人及家属介绍术 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合作。 • D、病人体位:多采用坐位,也可采用卧位。拔除下颌牙时,应使病人大张 口时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稍低。 • E、术区的准备:在准备手术野前,应嘱咐病人取出口内的活动义齿。协助病 人0。05%氯已定液含漱。牙石较多者应先行洁治。口内术区及麻醉穿刺区用 2%碘酊消毒。 • F、手术者的准备:术者应刷手,并戴无菌乳胶手套进行操作。 • 器械准备:根据所拔牙的位置选择拔牙器械包,包括牙钳、牙挺、牙龈分离 器和刮匙、骨膜剥离器、微创机头、持针器、缝针、刀柄,刀片、吸唾器、 纱布、纱布条、明胶海绵、酒精棉
• (2)拔牙过程中的护理
• A、护士在配合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士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及时传递器械、抽吸唾液血液等,充分暴露手术野; 协助劈凿牙和保护颞颌关节
• B、协助医生拔除牙齿,主动准确传递器械 • 分离牙龈:用牙龈分离器分离紧密附着在牙颈部的牙龈 • 挺松牙体:用牙挺将患牙挺松 • 安放牙钳:选择正确的拔牙钳,核对牙位,正确安防 • 拔除病牙:牙钳夹紧后,用摇动、扭转和牵引的方法拔除患牙。 • 拔牙创面的检查和处理:用挂匙探查牙槽窝,有肉芽组织或碎片应刮
• 通过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价病人是 否达到:
• 1、疼痛缓解或消失 • 2、无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的护理
讨论?
• 1.牙拔除的原因
• 2.协助医生用锤子敲击牙体拔除时应注意什 么?
• 1·(1)龋坏过大或严重的牙周病不能行牙 修复、严重牙周病导致牙周骨组织大部分 被破坏,牙极为松动
• (2)牙外伤:因损伤导致牙根折断,难以 行牙修复
• 牙周组织情况的评估:了解牙周组织有无红、 肿、热、痛。
护理诊断
– 焦虑 – 疼痛 – 潜在的术后出血。 – 术后面瘫。 – 有感染的危险(干槽症)
护理目标
– 病人焦虑、恐惧的程度减轻。 –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 治疗过程顺利。
护理措施
• (1)拔牙前的护理 • A、做好心理护理:热情接待病人,使病人一进医院及诊室有良好的印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