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卫生控制程序

人员卫生控制程序
人员卫生控制程序

人员卫生控制程序

1.目的:确保与HACCP体系有关的人员在健康、卫生,知识上满足要求,并确保产品的安全与卫生。

2.范畴:凡是与HACCP体系有关的人员均属于。

3.权责:

3.1人事行政:负责人员健康、知识要求的鉴定

3.2有关单位:负责有关区域人员卫生监控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作业流程图:人员操纵作业流程图(附件一)

5.2要求制定:

5.2.1健康要求:

5.2.1.1在[岗位资格要求]中,在聘请时建立健康要求

5.2.1.2每年进行一次的定期健康检查

5.2.2卫生要求

5.2.2.1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划一的工作服、帽、鞋等,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5.2.2.2直截了当与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金属类、玉器类饰品,不准浓艳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车间。

5.2.2.3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双手洗净才能进入生产车间(洗手后且须经吹干,专门是烘干与包装车间的操作者)。

5.2.2.4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5.2.2.5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通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截了当接触食品的工作(可由部门主管直截了当安排调换工作岗位)。

5.2.2.6离开工作场所时须更换工作服,不许穿戴工作服离开工作场所。

5.2.2.7生产现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5.2.2.8非生产人员必须经许可后才能进入生产车间。

5.2.2.9以上要求包括需进入生产车间的所有人员(包括参观人员)。

5.2.3知识要求:在[人力资源操纵程序]中的[岗位资格要求]中规定。

5.3鉴定要求:

5.3.1健康方面:

5.3.1.1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的体格检查,不符合GB14881-94要求的人员不得直截了当从事生产作业。

5.3.1.2人员躯体健康检查须经公司指定且有权威性的医疗机构的检查方可认可。

5.3.2卫生方面:由单位主管不定期进行检查,对未按要求执行的,人员应登录在[个人卫生不良登记表]。

5.3.3知识方面:由人事单位及具体的职能单位主管对须具有的知识培训结果(包括意识与能力)进行鉴定,具体依据[人力资源操纵程序]办理。

5.4专门处理:

5.4.1对经体检鉴定不能上班的职员,可采取治疗,再体检鉴定合格才能上班,如不合格则按公司规定调整工作岗位。

5.4.2对在工作中生病职员应由人事单位负责安排体检,对经体检不合格人员依5.4.1办理。

5.4.3对卫生检查的专门情形,除登记外,还应要求作出处理。

5.4.3.1对上班前酗酒人员不准进入车间,由单位主管执行,对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如饮酒、吃零食等活动)由单位主管赶忙要求有关人员及物品带离工作车间,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4.3.2对受轻微外伤但对工作不受阻碍的人员,由单位主管做鉴定与安排。

5.4.3.3对处理的结果及措施登录在[个人卫生不良登记表]。

5.4.4对经鉴定知识未满足要求者,不能上岗作业。

5.5作业人员应遵守各区域范畴的卫生规范要求。

5.6有关表单填写与储存,依据[记录操纵程序]办理。

6.有关文件:

6.1人力资源操纵程序 TB-P-06

6.2岗位资格要求

6.3记录操纵程序 TB-P-03

7.附件/表单:

7.1人员操纵流程图附件一

7.2个人卫生不良登记表 F-TBP27-01

7.3岗位资格鉴定表

附件一人员操纵流程图

作业流程责任单位表单

人事/有关单位

人事/有关单位

个人卫生不良登记表

个人卫生不良登记表

个人卫生不良登记表

日期姓名不良状况处理措施处理后结果鉴定检查人备注

haccp:个人卫生规范总规范:

1、按照工作性质,工作服分为不同的种类,并按照不同的岗位配备相应的发帽、鞋靴、手套、围裙、面罩、防毒口罩、防尘口罩等卫生防护用品(具体岗位要求见附页)。

2、职员进车间前,应按上要求穿戴整洁划一的工作服、帽、靴、鞋,工件服应盖住外衣。工作服不得放不必要的用品。

3、工作服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具体要求见附页)。

4、生产直截了当有关职员不得配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不得浓艳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不能留长指甲。

5、不准穿戴工作服、工鞋离开生产场所。

6、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一辈子活用品。

7、生产职员上班前应于第一更衣室更换工作服、鞋;洗手(带洗手液),干手,应保持手洁净清洁。

8、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应把双手洗净后才能进行工作。

9、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10、厂内设吸烟区与用膳区,职员不得在非吸烟与用膳区吸烟、用膳。

烘干、包装专门规范:

烘干、包装班除应遵守上述总规范外,还应遵守以下专门规定:

1、工作服应按规定时刻更换(具体见附页)。

2、进入烘干包装进行第二次更衣、洗手。

3、烘干、包装过程应配戴一次性白色工作帽,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4、包装过程应配戴白色专用工鞋、防尘口罩、一次性白乳胶手套。

5、手部受到外伤时该职员应当休息放假,或通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参加烘干、包装以外的工作。

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以上规范。

附页:进入生产车间关于工作防护用品的要求:

要求

区域工鞋、工作服种类工作服最低清洁频率要求

领用原料一般工鞋、工作服、耐酸手套

车间过道一般工鞋、工作服

粗品车间一般工鞋、工作服、耐酸手套(工作时)、防毒口罩(出料时)、围裙(放料人员放料时)夏天(3天)

冬天(7天)

精品车间一般工鞋、工作服、耐酸手套(工作时)、一般工帽夏天(3天)

冬天(7天)

筛料、烘干

车间专用白工鞋、专用白大衣、一般工帽、胶手套(工作时)、防尘口罩(工作时)夏天(2天)

冬天(4天)

包装车间专用白工鞋、专用白大衣、一次性工帽、一次性手套(工作时)、防尘口罩(工作时)夏天(2天)

冬天(4天)

注:非生产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工鞋用一次性脚套代替

HACCP范本-职员卫生与健康治理制度人员卫生治理制度

一. 职员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不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二. 职员上班时,不准涂口红、涂指甲油、不准留长指甲、戴手饰、手表等。

三. 生产区域内禁止吸烟或吃东西。

四. 职员进入车间注意事项:

1. 在更衣室内换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穿工作鞋,工作衣、帽应穿戴整齐,头发不得露在衣帽不处。

2. 包装车间职员须在车间门口消毒盘消毒手,烘干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域。

3. 班长检查职员指甲、洗手消毒和工作帽穿戴等卫生情形,作好记录储存。

五. 职员在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以下情形下,必须对手进行清洁消毒:

a:去洗手间后。

b;处理废物后。

c:离开工作区域或进行与生产无关的工作后,重返岗位前

d:接触产品前。

2.按以下步骤对手清洁消毒:

a:将手放在流淌的水下冲洗。

b;打上洗洁精。

c:用流淌的水将洗清洁精冲洗洁净;

d:在干手器下干手或用洁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手。

e:用75%的酒精消毒手。

3.关于人手不直截了当接触成品及发酵班除种曲、通风制曲工序外职员的手的清洁按“2”中a—d步骤清洁。

六.生产终止后的注意事项:

1. 清洁生产场所和设备,并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

对工作服等物品进行清洗,保证工作服的清洁卫生。

职员健康治理制度

1.目的

为确保职员躯体健康,确保生产人员无患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保证食品卫生,特制定本治理制度。

2.适用范畴

全厂职员适用。

3.内容

3.1.职员的健康检查

3.1.1.所有有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包括车间职员、仓管人员、质监部职员、技术部职员等直截了当接触食品或生产设备的人员)每年4月份由厂统一安排一次由市防疫站进行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或经医疗机构检验未患有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方可上岗。

3.1.2.所有新职员必须持防疫站发放的食品行业健康证方可入职。

3.1.3.凡患有细菌性痢疾或痢疾带菌者,伤寒或伤寒带菌者,病毒性肝炎或带毒者,活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脱屑性皮肤病或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有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为健康状况不合格人员,必须调离工作岗位;职员如患有或发觉患这类疾病的必须及时向主管人报告。

3.2.工作过程中显现疾病或负伤的情形处理。

所有在工作中要接触食品或生产设备的人员,在工作时刻内生病或受伤应及时向主管报告,由主管批假治疗。禁止带病带伤生产。

3.3.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储存

3.3.1有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个人的健康证明材料按部门、班组进行分类存放,保证每一在册有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有相应的健康证明材料。健康证明材料存放两年以上的能够销毁。

3.3.2.按部门或班组建立有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的《职员健康状况一览表》,详细填写员的健康状况,对患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或伤患的职员,还需注意处理措施。《职员健康状况一览表》储存期为两年,超过储存期的能够销毁。

3.3.3.非生产检验人员或不直截了当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亦按部门建立好相应的《职员健康状况一览表》,健康证明材料能够是防疫站以外的有关医疗部门发放的健康材料。

4.有关表格

4.1.《职员健康状况一览表》

haccp:烘干房卫生规范 1.范畴:烘干包装车间

2.权责:

2.1操作与遵守:全体职员

2.2检查与监督:班长、主管

3.操作与要求:

3.1除当班职员与必要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进行烘干生产车间。

3.2进入烘干车间的人员须在人流通道进出,并穿戴相应的工作服与防护用具并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具体依[个人卫生规范]办理。

3.3进出烘干车间要注意关门。

3.4非本车间生产用品严禁带入本车间。

3.5清洁:

3.5.1内墙的清洁:要在收料完以后进行,用洁净的干毛巾、扫把或毛刷进行擦拭(幸免用水清洗),以不能有可见异物为准。(每星期清洁一次)

3.5.2地面:先用扫把清扫,后用干地拖擦拭,以不能看见有可见异物为宜。(每次收完料清洁一次)

3.5.3设备与器具的清洁,具体依[生产设备与器具卫生规范]操作。

3.6排气口应能防止有害动物侵入。具体依[老鼠、害虫操纵程序]办理。

3.7上料、收料、筛分、包装时操作应做到轻拿轻放,减少灰尘的产生。

3.8其它:常用的手推车、磅秤、物料添加器具、防护用品用完归复原位,保持清洁,不得随意摆放。

4.有关文件:

4.1生产设备与器具卫生规范

4.2个人卫生规范

4.3老鼠、害虫操纵程序

5.表单/记录

5.1烘干、包装周清洁记录

烘干、包装周清洁记录

2002年月日—月日班不:班

项目一二三四五六日备注

玻璃,墙

地面

筛料机

粉碎机

烘干盘

包装台

包装用具

成品桶

排水送风

其它

记录

审核

注:每天清洗的请填写清洗次数,每周或每月清洁一次的请填写清洗日期

F-H04-01

年月烘干、包装检查记录

日期标识筛料机粉碎机烘干盘包装机地面墙面窗户通风运输工具防虫防鼠签名备注

01

02

03

04

05

注:最高5分,最低1分,3分(含)以下须有改进记录

haccp:精品车间卫生规范 1.范畴:精品车间

2.权责:

2.1操作与遵守:全体职员

2.2检查与监督:班长、主管

3.操作与要求:

3.1除当班职员与必要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进入精品生产车间。

3.2进入精品车间的人员须在人流通道进出,并穿戴相应的工作服与防护用具并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具体依[个人卫生规范]办理。

3.3进出精品车间要注意关门。

3.4非本车间生产用品严禁带入本车间。

3.5送风系统保持运作,出料时保持废气处理系统运作,确保车间内空气流通顺畅。

3.6清洁:

3.6.1窗户、玻璃、内墙、天花板、管道每星期以清水清洗一次,对窗台及墙角的清洗应加大注意,以免造成卫生死角。

3.6.2地面每出料一次以清水冲洗一次,保证地上无积水无异物。

3.6.3设备与器具的清洁,具体依[生产设备与器具卫生规范]操作。

3.7排水沟保持顺畅,排水出口、送风口应能防止有害动物侵入。具体依[老鼠、害虫操纵程序]办理。

3.8常用的手推车、磅秤、物料添加器具、防护用品用完归复原位,保持清洁,不得随意摆放。

4.有关文件:

4.1生产设备与器具卫生规范

4.2个人卫生规范

4.3老鼠、害虫操纵程序

5.记录

5.1精品周清洁记录

精品周清洁记录

2002年月日—月日班不:精品班

项目一二三四五六日备注

玻璃,墙,窗,天花板,管道

地面

反应釜

平台

离心机

母液缸

饮料泵电箱

精品桶

排水送风

其它

记录

审核

注:每天清洗的请填写清洗次数,每周或每月清洁一次的请填写清洗日期

F-H03-01

年月精品检查记录

日期标识反应釜离心机母液缸其它设备排水地面墙面窗户通风运输工具防虫防鼠签名备注

01

02

03

注:最高5分,最低1分,3分(含)以下须有改进记录

haccp:生产设备器具卫生规范 1.范畴:所有与产品接触或有可能对产品造成污染的机械、设备、容器均属于。

2.权责:

2.1设备与器具的清洁保养:各使用单位职员

2.2检查与监督:班长、主管

3.卫生操作与要求:

3.1反应釜:从上至下以洁净扫把进行清扫,以不能看见灰尘积聚为准。(每星期清洁一次)

3.2反应釜平台:工作完成后用水冲及扫把清洗,以不能看见可见异物为准。(粗品每星期一次;精品每天一次。)

3.4母液缸:在完成生产后进行,清洗前应盖好上盖,以清水冲洗。(每星期一次)

3.7烘干盘:在开始使用前、停用较长时刻后重新使用时或受到污染时应进行清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持卫生,不需进行清洁。清洁时用清水清洗,再用洁净毛巾擦拭洁净;以不能看见有可见异物为宜。

3.8包装工作台:用毛刷清扫并用毛巾擦拭,以不能看见异物为准。(每次使用前后各清扫一次)

3.10盛装容器:

3.10.1粗品桶:在开始使用前、停用较长时刻后重新使用时或受到污染时应进行清洁;平常粗品桶每月进行清洗一次。清洗方法以清水清洁,以不能看见可见异物为宜,并进行凉干才能使用。

3.10.2精品桶、成品桶:在开始使用前、停用较长时刻后重新使用时或受到污染时应以清水进行清洁并凉干才能使用,平常每星期一次用干毛刷进行清洁,以不能看见异物为宜。

3.11推车:粗品、精品、成品使用各自的专用推车,各推车只能在规定使用区域内使用,并在规定位置摆放;在开始使用前、停用较长时刻后重新使用时或受到污染时应以清水进行清洁并凉干才能使用,平常每月进行清洗一次。

3.12滤心:由修理部人员每月最少更换一次,当生产用水显现专门时应即时更换滤心,并作好记录。

3.13在车间如较长时刻不使用的设备(包括离心机、母液缸、电箱、筛料机、包装机等)应用薄膜布覆盖好、扎牢;并定期清扫,防止灰尘积存。

滤心更换记录

日期水质情形滤心情形滤心处理签名

清理报废

场地管理和清洁度控制程序

场地管理和清洁度控制程序 实施日期: 发放编号: 持有人: 持有部门: 受控非受控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JDF/HFP 25-2013 场地管理和清洁度控制程序编修部门:质量管理部 第2 页共 6 页版本: B 批准页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序号章节名称页次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定义 4 4 引用文件 4 5 管理部门 4 6 职责 4 7 工作程序 4 8 相关文件 5 9 记录 5

1 目的 为了核电HVAC系统设备制造、运输、贮存期间对有关场地管理和清洁度更好的控制,编制了《场地管理和清洁度控制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核电HVAC系统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场地管理和清洁度的控制。 3 定义 4 引用文件 4.1《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 4.2《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8 4.3《核电HVAC系统设备设计、制造质量保证大纲》 JDF/HF-QB-2013 5 管理部门 质量管理部 6 职责 6.1质量管理部、综合管理部负责场地管理和清洁度监督。 6.2 制造部负责场地控制按照“7S”的要求,保证场地整齐、清洁,工具、物品定置摆放,设备、地面干净、卫生。 7 工作程序 7.1核电HVAC系统设备制造、运输期间由制造部负责场地和产品的清洁度,贮存过程中由仓库负责场地和产品的清洁度,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公司的核电HVAC系统设备制造、运输、贮存过程的场地和清洁度按7S、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 7.2凡有清洁度要求的核电HVAC系统设备,必须在专用场地按照相应的清洁度控制要求进行清洗、装配、包装和贮存。 7.3在核电HVAC系统设备制造过程中,实行不锈钢零部件与碳钢零部件隔离,不锈钢核电HVAC系统设备生产专用场地的地面应铺设隔离物,保证不锈钢材料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防止不锈钢表面损伤和污染。 7.4依据核电HVAC系统设备的质保等级对物项的清洁度进行分级控制。

生产车间卫生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本公司的卫生管理、生产过程、贮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卫生要求进行控制。以保证本公司产品的质量及卫生安全。 2.范围 适用本公司产品的生产设施、生产过程、贮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卫生管理。 3.职责 品质部负责提出本程序的控制要求并监督实施。 各部门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生产设施与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人力行政部负责卫生管理制度、工作服管理和健康管理; 生产技术部负责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生产过程卫生管理和设施器具的清洗消毒; 品质部负责有毒有害物质管理; 仓库供应链负责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管理。 4.程序内容 4.1卫生管理制度 1)人力行政部及时收集、获取上级卫生质量管理部门有关食品卫生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及时宣传和贯彻; 2)人力行政部负责制定和修改公司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细则; 3)人力行政部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4)生产部负责在厂区及厂区周围定期除虫灭害,防止害虫孳生。不得已使用杀虫剂时,不得污染水源及生产设备、管道、工器具。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和容器彻底清洗,消除污染。 4.2基础设施 1)道路 厂区道路应顺畅,便于机动车通行并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 2)地面 生产车间地面应经过硬化并保持平整,同时应略高于道路路面且有适当的坡度,便于清洁。 3)墙壁 生产车间墙壁表面应平整光滑,用浅色、不吸水、不渗水、无毒材料覆涂,便于清洗。 4)门窗 车间的门、窗应关闭和严密,并装有纱窗、纱门,纱窗、纱门应

便于拆下洗刷。 5)通道 车间的通道要宽畅,便于运输和清扫、洗刷、消毒。 6)通风 生产车间、仓库均应有良好通风,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离地面2米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开口处应设防护罩。 7)采光、照明 位于工作台、产品和原料上方的照明设备应加防护罩。 4.3卫生设施 厕所: 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洗手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 4.4设备和容器的清洗消毒 1)生产部应保证厂房和各种机械设备、装置、设施和排水系统等均保持良好状态,确保正常运行和整齐洁净。 2)正常情况下,生产部负责每年至少对厂房、设备、管道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3)接触食品物料的设备、工具、管道,必须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吸水、不变形的材料制作。表面要清洁,边角圆滑,无死角,不易积垢,不漏隙,便于拆卸、清洗和消毒。 4)垃圾桶(箱)周围保持洁净,垃圾桶要有盖,垃圾箱要有门,防止污物外溢;要经常对垃圾桶(箱)进行消毒。 5)生产部在班前和班后应对生产车间的设备、工器具、管道进行清洁和管理。班后应打扫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必要时进行消毒。车间、设备、工器具用洗涤剂和消毒剂处理后,残留的消毒剂应该在车间和设备等重新使用前彻底冲洗干净。 6)品质部应制定有效的清洗和消毒方法和制度,以保证全厂所有车间和场所全部得到适当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7)清洁、消毒方法必须安全、卫生,所采用的消毒剂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4.5 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1)生产加工车间结构和设备布局合理,按照生产工序和产品特点,不同清洁卫生要求的区域分开设置,防止交叉污染。 2)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应当保持清洁。工器具应在班前班后进行有效的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清洁消毒后的工器具应当

(完整版)职业卫生检测采样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检测采样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依法设置的专业技术之一,它是实施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的公益性业务,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本辖区内工业企业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检测和评价等手段,对工作场所现场情况做出准确、科学、公正的评价,出具的检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以维护国家、社会和劳动者的利益,确保检测工作质量,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依据,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服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在其提供的技术支撑中,保证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准确、可信、公正、满足政府执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控制、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社会的需求、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具有竞争力、拥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市场、赢得社会各方面的依赖、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技术考核指标、落实岗位责任制是其根本保证。在职业卫生服务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是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准确高效、公正科学、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关键一环。通过有计划的对检测技术活动的各阶段实施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以达到我们的服务宗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准确的数据、可靠的结果为企业提供服务。 1 现场采样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为了使采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采样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采样时要严格按照采样规范中的采样条件、采样方法、采样位置及运输、保存方法等内容进行,并选用适宜的采样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采样。采样作为检测工作的一部分,采样人员必须要秉公执法,坚持原则,在采样过程中如发现被采样单位弄虚作假,违反规定,采样人员可以拒绝采样,并报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处理。反之,如发现采样人员有违纪现象,也应按有关制度严肃查处。质量控制是为达到采样过程中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为此我市疾控中心制定了《质量手册》,配套了采样全过程的标准、程序、要求及相关内容。 1.1 采样前准备过程遵循的制度 为达到采样前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定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仪器室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程序》、《实验室外部现场检测保证程序》、《仪器设备控制程序》、《设备检测、校核(量值溯源)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检测仪器出入库登记》。制定了《检测基础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文件、资料保证、设备保证、设备环境条件保证、物质的质量保证和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等。制定了《质量方针》,包括检测报告和评价报告质量的承诺;服务标准、质量体系的目标;工作质量目标;持续有效的运行质量体系保证;遵守国际、国家标准的承诺等。还制定了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各类职责,技术作业指导书及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 1.2 控制采样过程中的检测质量 为控制采样过程中的检测质量,制定了《记录程序的控制》,包括《记录的控制》和《记录填写规范》,规范了记录的格式,检测原始记录的填写,记录的保管和处理等项工作,为确保记录采样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等各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填写的规范性、保存的完整性、检索的便利性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要求。制定了《检测方法确认程序》、《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非标准检测方法编审程序》、《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开展新项目的评审程序》等,将整个采样过程在采样规范指导下做到科学、准确、规范,确保在其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工作。 1.3 样品管理和检验报告的要求样品在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消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样品在运输时,必须保证样品的完整性(特别是毒物样品),接收

人员卫生控制程序

人员卫生控制程序 1.目的:确保与HACCP体系有关的人员在健康、卫生,知识上满足要求,并确保产品的安全与卫生。 2.范围:凡是与HACCP体系有关的人员均属于。 3.权责: 3.1人事行政:负责人员健康、知识要求的鉴定 3.2相关单位:负责相关区域人员卫生监控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作业流程图:人员控制作业流程图(附件一) 5.2要求制定: 5.2.1健康要求: 5.2.1.1在[岗位资格要求]中,在招聘时建立健康要求 5.2.1.2每年进行一次的定期健康检查 5.2.2卫生要求 5.2.2.1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划一的工作服、帽、鞋等,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5.2.2.2直接与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金属类、玉器类饰品,不准浓艳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车间。 5.2.2.3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双手洗净才能进入生产车间(洗手后且须经吹干,特别是烘干与包装车间的操作者)。 5.2.2.4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5.2.2.5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可由部门主管直接安排调换工作岗位)。 5.2.2.6离开工作场所时须更换工作服,不许穿戴工作服离开工作场所。 5.2.2.7生产现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5.2.2.8非生产人员必须经许可后才能进入生产车间。 5.2.2.9以上要求包括需进入生产车间的所有人员(包括参观人员)。 5.2.3知识要求:在[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中的[岗位资格要求]中规定。 5.3鉴定要求: 5.3.1健康方面: 5.3.1.1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的体格检查,不符合GB14881-94要求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生产作业。 5.3.1.2人员身体健康检查须经公司指定且有权威性的医疗机构的检查方可认可。 5.3.2卫生方面:由单位主管不定期进行检查,对未按要求执行的,人员应登录在[个人卫生不良登记表]。 5.3.3知识方面:由人事单位及具体的职能单位主管对须具有的知识培训结果(包括意识与能力)进行鉴定,具体依据[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办理。 5.4异常处理:

员工培训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公司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其知识与技能以及环保意识,增进工作质量及绩效,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为员工提供的所有培训。 3 定义 4 职责 4. 1劳工部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并保存所有培训记录。 4. 2 工程部负责新员工基础知识及岗位技能的培训。 4. 3 各部门经理负责制定其下属员工的培训需求。 5 内容 5. 1 培训需求 5. 1. 1 每年一月,各部门经理提出本部门员工的培训需求,填写《培训需求表》 交于劳工部,应考虑以下需求: A、职员工工作技能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B、特殊重要岗位及对环境有影响的岗位的工作要求 C、基层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 D、技术的更新或新产品的引进 E、公司发展的需要 F、顾客的需求、Ford的特殊要求及市场的需要 5. 2 培训计划 5. 2. 1 劳工部将各部门的《员工培训需求表》汇总为《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 后实施。 5. 2. 2 若临时需要培训或培训有变化时劳工部应及时修改《年度培训计划》。 5. 3 培训的时机 A、员工进厂 B、员工转岗 C、体系文件及运作有重大变更时 D、法律法规要求或有更改时 E、按培训计划进行 5.4 培训的实施 5. 4. 1 劳工部按《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并收集保存相关记录。 5. 4. 2 新员工的培训 5. 4. 2. 1新员工进厂后由劳工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参见培训教材(一)《入职培 训》,经考试合格后录用。 5. 4. 2. 2 对于分配至生产线的员工,还应由工程部指定人员进行岗位基础知识的 培训,内容参见培训教材(二)《操作工基础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 录用。 5. 4. 2. 3 对于特殊岗位及对环境有影响的岗位,如浸焊、调试、检验等,应根据 SOP或操作规程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由劳工部发上岗证上岗。 5. 4. 3 转岗培训 5. 4. 3. 1 员工工作调动时由接收部门指定人员对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5. 4. 3. 2 若需要其它培训则由接收部门负责人填写《员工培训申请表》交至劳工 部,由劳工部安排培训。

清洁消毒程序(内容清晰)

目目的/范围: 1.保持化妆品接触面处于良好的清洁卫生和使用状态以防污染化妆品。其设计、安装便于卫生操作,表面结构应浅色、光滑,易于识别和清除 残留物,化妆品接触面应易于清洗消毒。 化妆品接触面包括:与化妆品接触的加工设备、工器具、手套、工作服、包装物料。 2.确保加工环境总体的清洁卫生。 清洁消毒总则: 序 号 控制要求措施职责纠偏记录参照 1 化妆品接触面材料要 求:必须耐腐蚀、不生 锈、表面光滑、无毒、 易于清洗。1)车间内与化妆品接触的运输车、工器具、化 妆品容器均采用不锈钢和无毒材料制作,无 毒、平滑、不易碎、易清洗消毒。 2)不使用可使产品着色或易锈蚀的材料,材料 应耐腐蚀和磨损。 3)不会因清洁剂和消毒剂而发生破损或变化 生产部 1)对破损的表面应 及时更新。《化妆品生 产企业卫生 规范2007》 2 化妆品接触面及加工设 备设计安装要求:设计 安装及维修方便;制作 精细、表面光滑;便于 清洁维护;这些设备应 保持完好的维修状态。1)所有加工设备的安装必须离墙一定距离,能 拆卸、便于维护保养和清洁卫生;同时考虑 到消防和人身安全的需要。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良 好。 设备管理 员 1)对安置不合理的 设备及时调整。 2)及时修复设备。设备维护保 养记录 加工设备管 理程序

3 化妆品接触面清洗消毒 原则: 1)彻底清除和清洗; 2)不同清洁度工器具 应分开清洗; 3)有效的清洗消毒方 法 4)工作服和手套的卫 生管理1)清洗消毒过程中应遵循:由清洁区污染 区,由上下,由内外和清洗 消毒清洗的基本程序和原则,并 避免因飞溅造成的再次污染。 3)工作服的清洁:蜡基车间更衣室设有30W的 紫外线杀菌灯,每天无人时打开30min~2小 时,粉车间更衣室采用臭氧消毒,定时一般 为30min~2小时。更衣箱保持清洁卫生、工 作服和私人衣物分开存放。 4)手/手套清洁:参照《SSOP-06洗手、消毒和 卫生设施的维护程序》。 5)包装材料的卫生通过《采购控制程序》和《仓 库管理规定》控制。 生产部1)对员工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和遵守清洗 消毒方法。 场所清洁 消毒记录 表 《SSOP-02 员工卫生控 制程序》 《SSOP-06 洗手消毒和 卫生设施的 维护程序》 《采购控制 程序》 《仓库管理 规定》 清洁消毒计划: 地点时间/频率措施执行人纠偏记录参照 配料间生产结束后配料间设备采用75%以上的酒精进行清洗消毒 地面清洁后采用(紫外线)杀菌半个小时/班 操作工返工 灌装间生产结束后配料间设备采用75%以上的酒精进行清洗消毒 地面清洁后采用(紫外线)杀菌半个小时/班 操作工返工 场所清洁消毒 记录

生产作业环境和产品清洁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生产作业环境和产品清洁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X-05.01 章节号 6.4 发放部门生产部、质量管理部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日期: 年 月 日日期: 年 月 日1目的 针对生产作业环境对产品生产、防护过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规定了对生产作业环境的要求和控制办法,同时规定了产品清洁的控制办法,为生产的产品能够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提供保证。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厂区、洁净车间、检验室、实验室、仓库等部位生产作业环境要求的内容和控制要求,以及产品清洁的控制要求,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防护过程中生产作业环境的控制与维护,以及产品清洁的控制与维护。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并负责设备生产车间、洁净车间、设备仓库和试剂仓库生产作业环境的保持与监督检查。 3.2质量管理部负责: A、洁净车间、检验室工作间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B、检验室、实验室工作间环境的保持。 C、会同相关人员制订不合格事项的纠正、预防措施并验证其结果。 4程序 4.1生产作业环境所涉及的内容 本程序所指的生产作业环境内容包括:设备生产车间、生产用洁净车间、设备仓库和试剂仓库等部位的卫生环境。 4.2生产作业环境的要求 4.2.1生产场地应达到: A、厂区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B、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合理,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开,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生产、研发、检验等区域应当相互分开。

C、厂址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质等污染源的区域。 D、生产区应当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器具、物料,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明确划分各操作区域。 4.2.2诊断试剂产品的生产均应在十万级洁净区内进行(包装除外),十万级洁净车间要求执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 4.2.3诊断试剂产品的采购物资和产品、半成品的储存应在有一定卫生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其卫生环境要求见《仓库管理制度》。 4.2.4产品的检(化)验工作应在局部万级的洁净间内进行,其要求执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 4.2.5试剂的生产和检验环境应各自独立,防止PCR扩增时形成的气溶胶造成交叉污染。其生产和质检的器具不得混用,用后应严格清洗和消毒。 4.3控制生产作业环境的职责和要求: 4.3.1生产部负责设备生产车间、生产用洁净车间、设备仓库和试剂仓库等部位的卫生环境的保持与控制;质量管理部负责检验室工作间卫生环境的保持与控制,应达到: A、制订并实施《洁净车间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守则》,对在洁净车间工作的人员执行守则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始终保持其符合规定要求。 B、按照公司《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洁净车间工作人员实施进厂时健康检查,保持人员健康状况与所生产的产品要求相适应。 C、制定并实施《洁净车间卫生管理制度》等文件,对洁净车间地面、墙壁、顶棚、灯具、工作台面、设备工装台面的清洁工作,规定实施要求与监督检查办法。对工人“手”消毒,工作器具清洗消毒,规定操作方法实施要求与监督检查办法及记录要求。 D、制定并实施《洁净工作服管理规程》对其规定式样、材料、穿戴、清洗消毒要求与监督检查办法及记录要求。 E、制定并实施《清场管理规程》对各生产工段工作结束后的清场做出规定,防止混料、差错及交叉污染,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 F、制定并实施《工艺用水管理规程》等文件,对工艺用水的管理作出要求,内容包括监视测量参数、频次,储罐、管道清洗消毒方法等,确保工艺用水符合工艺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XXXX-QP-01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我站质量管理体系内的人员任职、能力、培训教育、考核等要求进行规定,不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站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所进行的所有活动。 3 职责 3.1 法定代表人 3.1.1 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决策和满足需求; 3.1.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批准; 3.1.3 培训者评估者的能力评估组组长。 3.1.4 负责 3.2 业务主管 3.2.1 负责审核站级《年度培训计划》; 3.2.2 负责批准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 3.2.3 参与人力资源配置决策。 3.3 质量主管 3.3.1 负责人员能力的考核评估,负责站级培训计划的落实; 3.3.2 培训者能力评估组组长。 3.4 办公室 3.4.1 根据血站及部门需求,编制《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决策。 3.4.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 3.4.3 配合站领导对做好站员工的招聘、录用、考核、调动和离职工作。 3.4.4 负责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 3.5 质控科 3.5.1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3.5.2 负责新进人员岗前质量培训。 3.5.2 负责对各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 3.5.3 负责对培训及考核评估中未合格人员的再培训。

3.6 各部门 3.6.1 负责新进员工的轮岗培训,在职员工转岗的部门培训和部门内员工的年度培训,负责部门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3.6.2 科主任负责审核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 3.3.2 参与科室员工资格、能力、业绩与质量的考核评估工作。 4 定义 4.1 组织结构:是反映组织内部构成和各个部门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4.2 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把组织的任务、流程、权利和责任重新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大幅度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4.3 岗位:也称职位,在组织中一定的时间内,当由一名员工承担若干项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责任和权限时,就构成一个岗位。 5 管理程序 5.1 人员配置管理 5.1.1 岗位人员配置应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对组织人员的要求。应满足与岗位相适应的学历、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经历等。 5.1.2 新增人员的资质必须符合《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 5.1.3 人员聘用 1)根据国家规定,我站实施全员聘用制。 2)各部门根据科室及血站业务需求,填写《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 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人社局批准,按照相关程序以“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聘。 5.1.4 人员任职要求 1)我站人员按照入职年限及岗位设置分为: 新进员工(进站工作不满一年人员); 在岗员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在固定岗位工作满一年人员); 转岗人员(岗位调整后不满一年人员); 再入岗人员(因各种原因连续休假达6个月以上,或考核评估为“不合格” 后的重新入岗人员)。 2)新进员工必须取得采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未取得采 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之前,无签字权。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

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职业病防治所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 一、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顺利完成。观察职业病危 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进行整 洁,并早期发现 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人。 二、适用范围:不同类型企业或其它用人单位员工接触粉尘、 毒物、物理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 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应急检查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三、工作程序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流程图 → 联系 → ↓ ← ↓ ←

↓↓疑似职业病 (二)制定体检工作计划 每年,由负责体检责任科室统一安排职业体检工作计划并列出各种用人单位体检日程表,随同体检通知书发至各企业和用人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与用人单位商定检查项目、经费和日程表。 (三)体检工作准备 1、要求各受检单位在体检前20日向我单位提供该单位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病防护设施等资料:受检人员花名册(即工人休检一览表),写明受检者姓名、年龄、性别、所在车间、岗位、危害因素种类和工龄。 2、体检科根据名册进行统一编号,填在每位受检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化验单、检查报告单上,交用人单位发给每位受检者。 3、做好体检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安排,检查相关仪器设备,备好相关器材。下厂检查时预先布置好体检场所,以及车辆安排等。 (四)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凡来我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都必须出示个人身份证,在体检表上贴上本人近照。经核实后才可体检。按照体检流程,进行各项检查项目,体检表的各项内容及各项检查结果用医学术语客观、

产品清洁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提供了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关产品清洁的管理办法,以确保产品的清洁要求得到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清洁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生产部负责产品清洁的日常管理。 3.3各相关车间负责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清洁和污染防护。 4、程序 4.1根据13485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组织应将产品的清洁或污染控制要求形成文件: A)产品在灭菌或使用前由组织进行清洁; B)产品是以非无菌形式提供且需在灭菌或使用前进行清洁处理; C)产品在灭菌或使用前不能进行清洁处理,使用时其清洁至关重要; D)提供的产品为非无菌使用,使用时其清洁是至关重要的; E)在制造过程中从产品中除去过程添加物。 我公司产品的分类为:1、灭菌产品,灭菌前不能进行清洁处理 2、非无菌形式提供且在使用前不能进行清洁处理 4.2分类1产品的清洁程序 4.2.1产品从仓库转移至车间时,必须从物流通道运输。 4.2.2产品进入生产车间前必须经过脱外包处理,并消毒。 4.2.3产品必须在规定洁净度级别下车间生产。 4.2.4产品在送出灭菌前须在洁净区内完成内包、喷码等工序,并在包装车间完成包装后方可送出。 4.2.5产品早灭菌前需检查初始污染菌,并作为今后产品灭菌剂量的参考依据。 4.3分类2产品的清洁程序

我公司产品为敷贴类,产品使用前按说明书操作:清洁需要敷贴部位的皮肤,揭去产品的保护层,把产品贴至敷贴部位。 5产品在各车间的清洁控制 5.1产品表面应干净整齐,生产过程中严禁不清洁的手接触材料和产品。 5.2生产设备、包装容器等于产品发生接触的物品,接触面不得有污物。 5.3产品中不得有杂物。

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

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T.CW.06.01—2009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第三版 受控非受控编号 ● 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 2009-07-30发布2009-07-30 实施 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Q/LT.CW.06.01—2009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第1页/共9页

1.目的 对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能力。对特殊人员资格进行认定,保证人员能力符合岗位要求,从而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和意识的培训及资格认定。包括新上岗人员和转岗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定。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 a.人力资源部是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b.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各单位实际需要,负责对人员培训的需求进行预测和培训人员的确定。并与有关部门配合,对特殊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和认定; c.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并负责培训记录和人员培训档案的管理; d.有关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培训、考核,并对合格者颁发上岗证和合格证。 3.2质量检查部负责产品计量检定、理化检验人员的送培和考核工作,并负责对特种A级锅炉、D类压力容器、高压结构件焊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配合当地省技术监督局对焊工的资格认定和发证工作。 3.3研究所/分厂技术部门负责本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知识更新 Q/LT.CW.06.01—2009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第2页/共9页 工作。 3.4各有关部门/分厂负责本单位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及规程的培训工作并负责对本单位特殊岗位工作人员能力及资格的初审及日常管理工作。 4.培训对象及内容 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都应进行培训,经人力资源部资格和能力认定后,方能重新上岗或更换岗位,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的原则。 4.1管理人员 4.1.1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需的方法、技术,以及评价体系有效性所用的标准。 4.1.2根据上级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以工商管理为主的岗位培训和适应性培训,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4.1.3API会标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人员的工作培训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培训内容、项目、时间,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相关生产单位配合执行。

浅谈如何加强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

浅谈如何加强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 为了解决目前职业卫生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现有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本文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样品采集、样品测定、检测仪器以及采样人员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强化整个检测质量,优化检测过程,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因素对检测的影响,提高其检测准确度。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加强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 标签: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 一、当前职业卫生检测的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省及直辖市已经建立了不同规模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大量检测人员为这一行业默默付出,并做了大量工作,已经为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了很多科学依据,特别是具体检测分析方法的实施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作为医疗卫生机构之一的职业病防治机构,计量认证在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中普遍被忽视的方面。目前,我国尚未针对卫生检测工作的车间空气或生物材料等内容制定统一标准,仅给出推荐标准,或部分标准。这无疑对检测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大大削弱了我国处于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能力。在未来发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过程中还会面临诸多问题。 二、职业卫生检测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卫生采样不规范 采样工作是职业卫生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样行为的规范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卫生检测的结果,严重者会对检测人员和医疗人员的判断造成误导。而当前卫生采样不规范的问题较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采样工作所涉及到的场地、人员、操作活动等因素较多,一旦在某个环节(一般往往是采样人员自身的技能熟练问题)出现问题,不规范的采样将会直接导致一系列的操作问题,包括重复采样、记录不完整、空白样品不当处理等,最终严重影响采样质量。 (二)卫生检测设备方面的问题 卫生检测设备作为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的重要硬件设施,其功能发挥的稳定性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是判定检测结果的重要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卫生检测设备的诸多控制要素(包括灵敏性、稳定性、分辨率、误差等)倘若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三、加强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 (一)做好卫生检测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

清洁管理程序修订稿

清洁管理程序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目的 为加强工厂机台生产设备清洁及日常车间环境卫生管理,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工厂生产及车间环境管理,并且包括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 3.职责 生产部负责生产线设备清洁及车间环境管理工作。 4.程序 生产设备的清洁 启动空机运转10分钟,待设备上的料排干净后,用高压吹气枪吹洗各生产设备,直到将设备上的残余胶完全吹洗干净,吹洗完后,吹洗人员记录设备上的清洗情况于《生产设备清洁记录表》中,厂务部负责人负责检查设备的清洗情况,并签名于《生产设备清洁记录表》中确认生产设备的清洗情况。 生产设备的定期清洁 生产部必须按照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所有的设备进行大清洁,清洁过程中用浅色抹布清洁与食品接触面,深色抹布清洁非食品接触面,清洗完成后将相关记录记录于《生产设备清洁记录表》。 车间环境的清洁 4.3.1车间公共区域,通道,全车间地板,每天至少用水拖洗三次以上; 4.3.2各所属区域环境地板,若发生任何污染应即时清理及拖洗,保持随时整洁; 4.3.3所有区域在清扫及整理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空气管吹扫,以免影响其它环境; 4.3.4全车间各所属区域之玻璃窗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禁止打开;

4.3.5各区域设备杜绝有漏油,漏水,漏粉现象,若存在此情况应会保养课检修处理,暂时无法彻底处理的应做好预防措施及做好油水粉盛装,以保证不会污染到环境。 4.3.6清洁工,负责工厂日常配套周围区域进行清洁及整理工作,主要为马路通道,卫生间,休息区,洗手台等。 清洁工具的清洁 4.4.1清洁工具包括:拖布、抹布、洗地机、扫地机; 4.4.2清洁周期: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 4.4.3清洁方法:纯净水、食用洗洁精; 4.4.4抹布、拖布每次使用后及时在洁具清洗间用食用洗洁精溶液搓洗,再用纯净水冲洗干净,挂起晾干。洗地机和扫地机在每次使用后及时在洁具清洗间用食用洗洁精溶液冲洗,再用纯净水冲洗后放置在清洁工具专用区。 4.4.5清洁标准及清洁检查:无肉眼可见残留物、污渍和尘埃,用净手触摸无油污感,在工作光线下观察手上不得染有油污和尘埃。 清洁工具的消毒 4.5.1消毒周期:抹布每次清洁后消毒,其余的每周消毒一次; 4.5.2消毒剂:75%乙醇溶液; 4.5.3消毒方法:拖布、抹布晾干后放在消毒溶液中浸泡15分钟消毒、晾干。其余的清洁工具用消毒溶液冲洗,表面用洁净抹布沾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5.相关文件 《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6.记录 《设备月度清洁记录表》 JL-35-01 《设备日常清洁记录》 JL-35-02

保洁服务工作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物业管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实施管理,为住户提供优美、舒适、洁净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辖区域内的卫生管理。 3.0 职责 3.1 客户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并对清洁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4.0 程序 4.1 清洁卫生是物业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是关键服务工作之一。根据建设部《全国 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标准》的要求,清洁服务应做到: a. 小区内环卫设施完备,设有垃圾箱、果皮箱等清洁设备; b. 小区内实行清扫标准化清洁,垃圾日产日清; c. 小区内不得违反规定饲养家禽、家畜等; d. 房屋的公共楼梯、扶栏、走道、电梯、消防箱等部位保持清洁,不得随意堆放杂 物和占用; e. 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商业网点有序,无乱设摊点、广告牌及乱贴、乱画现象。 4.2 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制定各岗位保洁员工作标准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执 行。标准应规定不同清洁岗位具体的卫生要求,包括:室外环境清洁、地面清洁、大堂清洁、卫生间清洁、设备层清洁、楼层清洁、办公室清洁、闲置空房清洁等。 4.3 为达到上述标准的要求,客户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编写清洁操作规程。规程应对清 洁的位置、清洁时间、清洁方法、使用工具、使用物品、清洁频次、负责人员等做出具体规定。 4.4 建立清洁服务质量检查制度,对清洁服务质量考核进行量化,部门质量检查员, 对服务质量进行日常考评,填写《客户服务中心清洁工、环卫工考评表》。 4.5 客户服务中心根据《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规定对各类清洁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合格后上岗。 5.0 相关文件 5.1 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标准 5.2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3 《保洁员值班表》 6.0 记录 6.1 《值班记录簿》。 6.2 《客户服务中心清洁工、环卫工考评表》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DOC)

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职业病防治所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 一、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顺利完成。观察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进行整洁,并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人。 二、适用范围:不同类型企业或其它用人单位员工接触粉尘、毒物、物理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应急检查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三、工作程序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流程图 工作年度体检计划 ↓通知 用人单位 → 联系 接待←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主动联系 ↓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确定体检项目,形成体检协议(确定体检时间、费用等) ↓ 向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表》,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本人填写有关内容,签章或 签字确认 ↓ 体检结果汇总及核查→复查 个人体检的,体检结论发给劳动者本 人 ↓ ← 主检医师做出体检结论,审核后进行分析,制作《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书》,报单位领导审批 ↓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一式三份→用人单位 ↓↓疑似职业病 归档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行

政部门报告,告知用人单 位或劳动者 (二)制定体检工作计划 每年,由负责体检责任科室统一安排职业体检工作计划并列出各种 用人单位体检日程表,随同体检通知书发至各企业和用人单位。根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 术规范》要求,与用人单位商定检查项目、经费和日程表。 (三)体检工作准备 1、要求各受检单位在体检前20日向我单位提供该单位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 和材料:职业病防护设施等资料:受检人员花名册(即工人休检一览表),写明受检者姓名、年龄、性别、所在车间、岗位、危害因素种 类和工龄。 2、体检科根据名册进行统一编号,填在每位受检者的职业健康 检查表、化验单、检查报告单上,交用人单位发给每位受检者。 3、做好体检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安排,检查相关仪器设备,备好 相关器材。下厂检查时预先布置好体检场所,以及车辆安排等。 (四)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凡来我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都必须出示个人身份证,在体 检表上贴上本人近照。经核实后才可体检。按照体检流程,进行各项 检查项目,体检表的各项内容及各项检查结果用医学术语客观、真实、 规范的描述或记录。每项体检结果必须有检查医生签名,注明检查日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障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质量,确保各项检查工作质量,使健康检查工作有序进行。 二、范围 适用于重庆市卫生局批准本中心的职业健康检查范围的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三、职责 1. 门诊部负责临床项目的检查诊断工作; 2 检验部负责检测样品的采集、实验室检验工作; 3.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检测、检查工作进行质量监督。 四、程序 (一)检测、检查方法 1. 应尽可能选择国际或国家标准中己经公布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文献的方法; 2. 使用的技术标准应现行有效; (二)检测、检查质量控制 1.仪器设备质量控制 (1 )制定全年仪器设备检测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实施; (2)与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的检验、检查设备必须由具有检测资格的计量部门检测和或按 自校规程自校 ; (3)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要在规定的周期内进行; (4)应有明确的标识表明每一台仪器所处的校准状态; (5)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由设备管理员负责保管; 2.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1)采样应严格按标准规定的方法,使采集的样品能在数量、时间上正确反映被测样品 浓度的水平 ; (2)样品采集完成后,按样品保存要求; (3)检验部检测工作按国家有关流程有效进行; (4)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 ( 如 : 方法、仪器故障、停水、停电等 ) ,应立即停止检测。 (5)检验结果的复检,由检验人员说明理由,查找原因,经检验部主任同意后方可进行, 必要时,科主任可指定他人进行复检。

(6 )定期参加市级及国家检验科室间质评,以保障检测质量。 3.检查工作质量控制 (1)健康检查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检查人员应依据健康检查标准,结合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危害因素、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3)检查应规范,如实记录,并由检查医生签名; (4)为鉴别诊断或其他原因需将患者转其他医疗机构检查时,应当考察其资质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或者直接转至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 (5)发现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及时报告。

员工健康和卫生控制程序

1 目的 控制员工的卫生、健康状况,以保证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不受因员工卫生、健康状况 而产生的微生物的污染。 2 范围 适用于益海嘉里所有食品工厂。 3 程序 3.1个人卫生管理 A、至少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新进厂员工要集中进行系统的培训,经考 核合格方可上岗;培训和考核效果要进行记录; B、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 工作服,不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C、生产、储存区域员工需保持指甲干净,不准留长指甲及涂指甲油,禁止戴假睫毛、假指甲、首饰,搽 浓烈的香水、不准蓄胡须; D、除非在指定区域,任何场所不应嚼口香糖、进食或吸烟,不得嬉戏、跑步和追逐打闹; E、生产及储存区域员工应着工作服,禁止穿拖鞋;生产期间不允许接听电话,如有特殊需要,需请示上 级领导后,到生产区域外接听; 3.2全体员工需遵守工厂相关的卫生规定及《集团良好操作规范(GMP)手册》。 3.3在管制作业区,员工应遵守: A、按规定穿戴能遮盖住身体任何毛发部位的头套、工作服及保护性工作鞋,保持工作服清洁;工作服腰 部以上不得有不能闭合的衣袋,工作服不得使用易脱落纽扣、装饰物,可以使用拉链、摁扣; B、如果外来人员有胡须应佩戴胡须罩; C、进入清洁作业区应更换专门的操作服、帽、鞋。操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不准穿清洁 作业区的工作服、鞋、帽离开车间; D、工作时勿挖耳挠腮,不得脱下操作鞋、帽; E、管制作业区内不得戴手表、戒指胸针等,其口袋禁放任何物品;所戴金属或非金属项链以及钥匙之类 物品必须被衣物覆盖; F、与产品接触人员工作前要按指定程序清洁及消毒双手;如需戴口罩的区域,则口罩必须将嘴和鼻完全 罩住;生产过程中定时洗手消毒; G、在管制作业区内,一旦体液流出(如汉液、血液等),应立即采取清洁措施避免污染产品; H、更衣必须在更衣室进行,不得在其它区域穿或脱衣服,衣物应存放在更衣室内; ⑴员工在于裸露的食品、食品接触表面、食品机械、食品包装材料接触时,应穿干净工作服;工作服 必须能罩住员工自己的衣服; ⑵员工在裸露的食品、食品接触表面接触时,应用衣袖遮住手臂皮肤; ⑶员工离开工作区域时应脱下工作服,如去厕所、休息室或离开厂房,回到工作区域再穿上; ⑷不允许员工随意地从可能造成产品交叉污染的一类加工区进入另一类加工区,而不换工作服; ⑸员工接班时工作服包括帽子必须是清洁的; 3.4来宾、承包商及临时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A、一般情况下承包商不能进入管制作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