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临江仙译文及赏析

临江仙译文及赏析临江仙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以其优美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而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下面是对临江仙的译文及赏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长江东去的滔滔江水,波浪淘尽了许多英勇的人。
是非成败转瞬即逝,青山依然存在,夕阳依旧红彤彤。
白发的渔樵人站在江边,常常观赏秋月与春风。
一壶醇香的浊酒带来了快乐的相逢,古往今来的许多事情,都成了笑谈之中。
赏析:《临江仙》以叙述长江东流与人生的游历为主题,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思熟虑的诗意,表达出人生的浮沉和变幻无常。
诗中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以豪迈的笔触揭示了长江的巨大气势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意象跌宕起伏,给读者带来沉浸的感觉。
第二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是非成败”来体现人事的转换和失意后的悔意。
但青山和夕阳的存在给人一种恢宏壮丽的感觉,也暗示了无论人们的命运如何,大自然依然保持着它的独立与永恒。
第三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通过描绘一个老渔樵人,表达了对长江流域生活的喜爱和融入自然的深情。
古老而平凡的渔樵人通过观赏秋月和春风寻求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通过喝醉了的浊酒来暗示人生的苦与乐,以及它们都将成为过眼云烟,逝去于茫茫人海之中。
人生百态,皆可放在心头,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总之,临江仙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和独特的意境展现出了杜牧优秀的诗才。
通过对长江的描写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安宁和豁达。
这首诗犹如一幅画卷,使读者流连忘返。
2019-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临江仙》[明]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
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
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
“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临江仙》赏析

【原作】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
字用修,号升庵。
新都(今属四川)人。
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浊,不清澈,与“清”相对。
【古词今译】波涛汹涌的长江日夜不停地向东奔流,多少英雄豪杰都像那翻飞的浪花一样消逝了。
什么是非,成败,荣辱,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眼之间都会过去的,只有青山绿水依旧,日落日升依然。
那江上打渔的白发老翁,早已了然了春夏秋冬的变化。
和老朋友难得见面,痛快的畅饮一壶浊酒,古往今来的诸多大小事情,都成了闲谈的话题,下酒的菜肴。
【赏析】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苏轼《赤壁怀古》里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
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咏志。
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洪流,在景语中预示哲理,意境深邃。
下片则具体刻画了一个老渔翁的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现出看尽红尘多少事的豁达。
临江仙注释翻译赏析【明】杨慎

【古词今译】
波涛汹涌的长江日夜不停地向东奔流, 多少英雄豪杰都像那翻飞的浪花一样消逝了。 什么是非,成败,荣辱,在历史的长河中, 转眼之间都会过去的,只有青山绿水依旧, 日落日升依然。那江上打渔的白发老翁, 早已了然了春夏秋冬的变化。 和老朋友难得见面,痛快的畅饮一壶浊酒, 古往今来的诸多大小事情,都成了闲谈的话题, 下酒的菜肴。
古词学习
●
正文 ●注释 ●古词今译 ●赏析 ●总结 ●拓展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 【注释】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 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淘尽:荡涤 一空。 • 渔樵:渔父和樵夫。 •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浊,不清澈,与“清”相对。
谢谢!
临江仙,唐教坊曲,双调小令,用作词调。又 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 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 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 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 《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此词共六十字。 至今影响最大的《临江仙》,是明代才子杨慎所 作《廿一史弹词》的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被放在卷首,后 被用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歌词。
【赏析】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 场词,后清初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移置于 《三国演义》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苏轼《赤壁怀古》里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 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 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 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 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 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 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 然而生。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 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 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 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 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临江仙》[明]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
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
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
“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词的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开篇即以长江的汹涌澎湃为背景,引出了对历史的感慨。
长江水滚滚东流,浪花淘尽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的是非成败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在这里,作者用“浪花淘尽英雄”来比喻历史的沧桑和无常,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句话是整首词的核心,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作者认为,人生的是非成败都是暂时的,就像长江水一样,不停地流淌,不停地变化。
我们不能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和成败,而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青山依然屹立在那里,夕阳依旧在天空中徘徊。
这里的“青山”和“夕阳”象征着永恒和不变,它们提醒我们,人生虽然无常,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比如自然、生命和情感。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永恒的东西,把握当下,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词的下阕“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则描绘了一位白发渔樵的生活和心态。
这位渔樵在江渚上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他已经习惯了秋月春风的变化,也看淡了世间的是非成败。
他喜欢在一壶浊酒中与朋友相聚,畅谈古今往事,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了脑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句话是整首词的结尾,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作者认为,古今多少事,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们应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和恩怨情仇,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和升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通过描写长江的汹涌澎湃和历史的风云变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通过描写一位白发渔樵的生活和心态,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超脱。
整首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经典之作。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诗意与解释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诗意与解释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
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
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他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
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
此词即其中一篇。
原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诗意: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古典诗词鉴赏: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赏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蓦(m):愿意为上马、超越,此处意为突然。
在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中,原文共11句,因为受各影视、文学、音乐等作品(主要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广为流传的是前四句。
【创作背景】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
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
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杨升庵突然很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
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鉴赏】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及注释】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1、淘尽:荡涤一空。
2、渔樵:渔翁和樵夫。
3、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
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
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
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
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
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
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
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长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
不见踪影。
“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
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
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
“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苏东坡也写过“赤壁怀古”,用的是《念奴娇》词牌,起首就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杨慎并非有意给三国的故事写开场白,可是说到无情历史和千古英雄的时候竟然产生不谋而合的感触。
即使明代的杨慎受到宋代苏轼的影响,那也一定是怀着深深的同感,不仅限于字句修辞的模仿。
杨慎之所以能够以这样高远而深邃的眼光看待历史,产生出这样令人触痛的感慨,写下这样气度宏阔的词篇,跟他的个人身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明代文人中,杨慎的才气学识与悲剧命运都是令人称奇的。
他的父亲是太子的老师,家境优越,他24岁就中了状元,春风得意,成了众口一词赞美与羡慕的蜀中才子。
然后为官十年,只是因为多说了几句话,触犯了“龙颜”,让皇帝不高兴,杨状元和他的众多位同事在宫门外被剥掉裤子和尊严,狠狠地打了一顿屁股,然后谪戍边关,在当时边远而落后的云南度过了人生中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