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马破伤风在部分地区又称脐带风或强直症,破伤风梭菌侵入至马体内之后,会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产生毒素引发感染导致动物肌肉痉挛。

马患病后首先可见的症状是其全身大部分的骨骼以及肌肉呈现僵直性痉挛或收缩,且此状态的持续性较长,若此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则会出现明显的反射兴奋性表现。

破伤风的流行性较强,无季节性特点,其发病与日常对其体表的管理保护或清洁不当有关。

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异物刺伤或其他类型的组织损伤都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加大破伤风的发生几率,破伤风梭菌侵入马体内,能在厌氧环境下出现快速且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导致马出现毒血症。

则出生小马断脐的伤口消毒不好,也容易感染。

另外,对马的手术治疗或剪毛,操作不规范或清洁不到位也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

因此,需要加强对破伤风梭菌的侵染途径的研究与分析,加强对马的饲养管理及对马体表面组织的保护,尽可能避免马体表面出现深部损伤,以保障马的健康养殖。

1 病原特点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体,破伤风梭菌是自然环境和动物肠道系统中的常在菌,革兰氏阳性,属于典型的厌氧菌,菌体的形状为长杆状且两端钝圆形,菌体上有鞭毛,且能够通过鞭毛的摆动运动,该菌体无荚膜,但有芽孢,菌体顶端是芽孢生长的部位,整体看该菌体的形状与鼓槌状较为类似,菌体在人工培养物和动物体内繁殖生长时,均能散发出大量的外毒素,且毒性较强,极易产生溶血毒素以及痉挛毒素。

在空气及光线等外界条件刺激之下,毒素的毒性会有所减弱,但在少氧以及遮光环境下毒素的毒性明显增强。

该病毒的芽孢抵抗能力非常强,在干热环境下,即便是80℃的温度,其仍能连续抵抗1h左右,而完全煮沸的状态下,能坚持1~3h,如在3%的福尔马林中浸泡,能坚持24h,如在10%的碘酊中浸泡,则会在10min左右死亡,该病菌的芽孢在阴暗或干燥的环境下甚至能够存活10年之久。

2 流行病学特征破伤风是人畜共患病,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如马身上带有伤口,在破伤风梭菌污染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则极易导致马感染,虽然大部分家畜均可感染破伤风梭,但马、骡、驴对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弱,而家禽则少有患病。

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

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

农业技术N692019年12月·下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张忠湛 穆国冬 王晋 □ 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摘 要 如果未仔细观察马鹿破伤风病,在早期阶段将难以被发现,等到马鹿破伤风病临床症状显著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马鹿治疗时间延长,继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将迁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以期能够有效治疗马鹿破伤风病。

关键词 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破伤风被称之为强直症,主要是由破伤风梭菌所致,人畜均能够感染此病。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在自然界中,是危害畜禽也发展的一种传染病。

破伤风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全身肌肉出现持续痉挛性收缩,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显著增高。

马鹿动作敏捷且听觉与嗅觉较为发达,人类难以接近马鹿,因此一旦马鹿患有破伤风病,人类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救治,一旦耽误治疗时间,势必会导致病情蔓延。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新疆某饲养马鹿的养殖户(总共饲养100头马鹿)有10头发生破伤风病[1]。

本文将总结马鹿破伤风病的具体防治技术。

1 马鹿破伤风病的发生原因、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发病机制分析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新疆天山马鹿发生破伤风病的主要原因是消毒不严格以及未采取合理的消毒方法。

有数据表明,马鹿破伤风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是感染破伤风梭菌。

如果马鹿出现外伤,此时未严格消毒,将会造成感染[2]。

马鹿破伤风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发病类型多为散发型,仔马鹿发生率高于成年马鹿。

调查研究显示,每年的5月,饲养马鹿的养殖户微课增茸会进行切茸手术,如果此时未严格消毒,将会导致感染;每年的7月至9月是产茸季节,如果未彻底消毒,将会导致感染;每年8月至11月是配种季节,如果断脐消毒不严,将会导致感染。

日常饲养马鹿时未严格管理,导致马鹿出现不同程度外伤,而人类未及时处理外伤,将会导致马鹿感染。

当破伤风梭菌侵入马鹿机体内后,在水肿组织存在条件下或其他化脓菌共同侵入时,菌体会被大量繁殖,继而产生毒素,发生破伤风病[3]。

2 马鹿破伤风病后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分析马鹿在感染破伤风病后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1)精神沉郁;(2)两眼呆滞;(3)站立姿势不自然且过于强硬;(4)活动时缓慢且谨慎;(5)饮水时从口角流出;(6)驱赶时极易跌倒,跌倒后不易站起;(7)面部肌肉紧缩且四肢关节弯曲困难;(8)病情恶化后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鼻孔张如喇叭且呼吸急促;(9)仔马鹿常伴有腹泻发生,体温持续维持在38.5°C。

马属动物破伤风病的诊治

马属动物破伤风病的诊治

由于 破 伤 风 杆 菌 产 生 毒 素 损 伤 神 经 系 统 .所 以 动 物 表 现 m 一 系 列 神 经
性 症 状 :体 温 在 前 期 正 常 ,后 期 升 高 ,
弯 及 角 弓反 张 , 四肢 借 助 吊 带 能 够 自
行 负 重 站 立 的 患 畜 愈 后 良好 :治 疗 过 程 中 ,症 状 得 以 控 制 ,无 明显 发 展 者 , 如 能 耐 过 7天 愈 后 良好 ,反 之 治 疗 过 程 中 . 症 状 渐 进 性 发 展 .多 半 在 7天 内 会 导 致 死 亡 :治 疗 过 程 中 无 明 显 并
张 4 m 以上 ( 扁 指 宽)愈 后 良好 , 口 c 二 角 开 张 4 m 以 下 , 愈 后 不 良 ;头 部症 e 状 f 关 紧 闭 、双 耳 直 立 、瞬 膜 突 、 牙
由 于 破 伤 风 杆 菌 是 厌 氧 菌 。 动 物 感 染 该 病 菌 必 须 具 备 开 放 性 伤 口 和 厌 氧 环 境 两 个 条 件 。 家 畜 一 旦 感 染 ,杆 菌 很 快 潜 入 伤 口 深 部 组 织 , 在 适 宜 的 环 境 进 行 繁 衍 , 产 生 大 量 毒 素 引 起 动 物发病 。由于破 伤风 发病时 动物伤 口 已愈 合 , 外 观 难 以 找 到 原 发 病 灶 , 给 破 伤 风 的 诊 断 带 来 一 定 的 难 度 就 横
全 杀死 。
12 发 病 机 制 .
山县 10例 破 伤 风 病 畜 来 看 , 驴 较 多 2
的 患 畜 愈 后 良好 ;对 称 部 位 肌 肉 张 力
(5、马 次 之 (5、骡 少 见 (O。这 与 8) 2) S)
横 山 县 驴子 存 栏 量 较 多 有关 。

马破伤风的诊治_蒋桂林

马破伤风的诊治_蒋桂林
平 时 尽 量 防 止 受 伤 ,万 一 受 伤 后 ,要 及 时 严 格 处 理 伤 口 。 对 发 生 大 创 伤 、深 创 伤 的 马 匹 ,可 肌 肉 注 射 抗破伤风血清1万~3 万IU。 在 做 外 科 手 术 时,要 严 防 感 染 ,特 别 是 大 手 术 和 阉 割 术 ,最 好 注 射 预 防 量 抗破伤风血清。 4.5 治疗 做好清创处理,用 3% 过 氧 化 氢、1% 高 锰酸钾或碘酊消毒创伤。
十余万元的骑乘良 种 马 患 病,经 当 地 兽 医 诊 断 疑 似 为破伤风,病马约 3 岁 左 右,躯 干 高 1.7 m,体 重 约 400kg。两耳竖 立 不 能 摆 动,眼 睑 半 闭,瞳 孔 散 大, 鼻 孔 张 开 ,头 颈 伸 直 ,四 肢 外 撇 站 立 ,全 身 僵 直 ,从 厩 舍 往 外 牵 出 ,运 步 缓 慢 ,强 拘 如 木 马 状 ,神 志 清 醒 ,体 温正常。询问了解该马前几天与另一匹马有打斗咬 伤的病史,仔细检 查 受 伤 部 位,发 现 明 显 脱 毛,表 面 已 基 本 结 痂 愈 合 ,用 力 按 压 时 马 有 疼 痛 感 ,且 有 少 量 液 体 渗 出 。 综 合 各 方 面 因 素 ,诊 断 为 破 伤 风 ,并 给 予 了 治 疗 处 理 。 治 疗 到 第 3 天 ,病 情 有 所 控 制 ,第 8 天 基本恢复,两周 后 回 访 已 完 全 康 复。 诊 治 情 况 总 结 如下。 2 临 床 症 状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第48卷)第3期 79
马破伤风的诊治
蒋桂林
(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陕西 汉中 723000)
1 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 情 况 2011年 3 月 21 日,本 市 金 华 马 场 的 一 匹 价 值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感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感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感病原因及防治方法韩先超【摘要】马属动物为破伤风的最易感动物,发病率高于其他动物,马属动物破伤风若能得到及时妥善的早期及中期治疗,90%以上的患畜均可康复,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产生高致病性毒素,引起动物发生痉挛,脱水和酸中毒等生理失调而死亡,即使某些痊愈病畜也会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文章通过对破伤风病例的诊断、感病原因、治疗等的叙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该病的治疗作以总结,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马属动物;破伤风;治疗【作者】韩先超【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东大屯动物卫生监替所【正文语种】中文马属动物为破伤风的最易感动物,所以马属动物破伤风发病率高于其它动物。

近两年来,我们对全乡及周边地区马、驴、骡等大型动物的调查和治疗,发现马属动物破伤风感病的机率越来越高;加之因笼头不当造成颈部勒伤,装蹄时造成蹄部钉伤,蹄角质发育不良,发生蹄底刺创,使役过程中发生深部组织刺伤,以及去势、断脐带、阉割等外伤处置不当等而易引发本病,还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病例看不到外伤,或因潜伏期内伤口已经痊愈,或经肠胃粘膜损伤感染而导致此病。

所以,对马属动物为破伤风的治疗迫在眉睫。

【1】一、马属动物破伤风的症状典型的马属动物破伤风因有特异的木马状而不难确诊。

主要表现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流涎,咬牙,口臭,瞳孔散大,鼻孔开张似喇叭状,腹部紧张,尾根高举,四肢因强直而外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木马状,另外各关节屈曲困难,运步障碍,对外受刺激以后全身肌肉强直和瞬膜突出,表现恐惧不安,出汗和发抖,肌肉痉挛加重,体温正常,呼吸浅表增数,脉搏细弱粘膜发绀。

用一手拉起下颔呈水平状态后,轻拍下颔;此时可见膜在拍打的瞬间脱出,并缓慢复原。

重者反射亢进,对光及音响特别敏感,牙关紧闭,口流清涎,闪骨突出,行走如木马,四肢开张,不能弯曲,伸头直颈,两耳直立,尾直,卧地难起或不能起立,体温稍高(后期基本正常),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色发红,结膜发绀,脉弱细数,后期易出汗,久卧形成褥疮,极度的营养不良。

马破伤风鉴别诊断与治疗讨论

马破伤风鉴别诊断与治疗讨论

健康养殖·诊疗2021.05 畜牧业环境91摘 要:破伤风是一种中毒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破伤风梭菌分泌的外毒素引发的疾病,人类和牲畜的伤口若是感染破伤风梭菌,尤其是马在分娩、阉割或者是出现外伤而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感染这种毒素将会直接散发发病。

本文主要就马破伤风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马破伤风;鉴别诊断;治疗1 前言破伤风也被叫做强直症,也就是俗称的“锁喉风”,这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主要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具有散发特点,在动物中主要是马容易感染这种疾病。

自然界广泛存在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发生破伤风主要是动物出现较深的创口或者是粘膜出现损伤,然后被破伤风芽孢污染后,或者是在缺氧、需氧菌的条件下感染促使芽孢进一步生长和发育,最终产生毒素引起动物的发病。

马破伤风主要是马因为挫伤、脐带伤、阉割伤、刺伤、钉伤或者是进行大手术等出现创伤感染。

在临床诊断中很难发现马的伤口,因为在破伤风潜伏期,马身上的创伤已经痊愈,或者是被认定是因为胃肠黏膜出现损伤而感染了疾病。

2 马破伤风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在新疆某一牧民在放牧过程中发现一匹母马的右前肢被围栏上的铁丝刺伤,之后的一周发现这匹母马无法采食,同时腰部和四肢出现僵硬,无法行动等症状,牧民带生病木马就诊时,发现发病的母马出现较小的伤口,同时已经遇和,它的心跳、呼吸缓慢,体温较高,同时精神不振,双耳出现直立现象,眼球转动不灵,站立的四肢比较强直,但是腹部的肌肉维持紧张状态,尾部出现轻微的翘起现象,呼吸比较困难,同时鼻孔呈现卵圆形、长大,呼出恶臭气体,采食方面缓慢吞咽,食欲不断减退,在牵溜过程中肌肉比较僵硬,后退或者是转弯、排粪等方面比较困难,若是受到光纤、声响的刺激会出现发抖、惊恐、肌肉痉挛的现象,反射兴奋增高。

根据该马的临床症状,加上伤口愈合情况、外伤史,可以将其确诊是破伤风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在鉴别过程中需要将该病与急性肌肉风湿、脑炎以及中毒等并正进行区分。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
强消炎效果 。
・—
+ 一” — ● 一“ — — + 一” — — ● 一”— — + 一 ・ ・ — + 一・ ・ + “ — + 一 ” — ・ + 一一 — ・ + 一” — + 一 “ — + 一 ” + 一 +
0o 三 0 _ 3 0 0 / J _ I ∽∞Z. _ 1 . I ● 0 0 - 2 0 . I ∞. _ l 0_ 0 0
2 . 1 加 强产业基础建设
以养殖示范村和生态移 民区为重
点, 依托项 目建设 , 稳 步推进 规模养殖 , 推广 “ 小 规模 、 大群 体” 的庭 院养殖模式 , 培育 2 0头 以上 肉牛规 模养殖 户 1 5 0 0 户; 开展 了标准化棚 圈和 “ 三贮 一化 ” 池建设 , 目前新建标 准 化棚圈 1 5 2 7 2 0 m 、 “ 三贮一化 ” 池 1 7 4 0 0 m 3 , 水窖 5 0万 r n , 投 放饲草加工机械 5 0 0 0台。新建沼气池 1 5 0 0座 , 实现养牛规 模户户均有 1 座沼气池 。
目、 积极联系小额担保贷款等有力措施 , 促进 了农 民增收 , 加
2 诊 断
温水 5 0 0 mL灌肠 ;排尿障碍 时可用
4 0 %乌 洛托 品 2 0~5 0 m L静脉 注射 , 严 重病例配合人工导尿
4 小 结
由于破伤 风的临床表现较 为特异 ,尤其症状 典型时诊


断不难 ,故作 临床诊断时不要求 常规作厌氧培养 和细菌学
证据 。
3 治 疗
4 . 1 镇 静 剂 和 肌 肉松 弛剂 的选 择
治疗原则 : 消除病因 、 镇静解痉 、 中和毒素 、 对症 治疗 。
3 . 1 消除病 因 主要 的对 伤 口的处 理 , 认真查 找伤 口, 对 已 经 愈合 的伤 口, 要重新切 开探查 和引流 , 最好用 3 %过 氧化 氢溶液浸泡或反复 冲洗 以消除厌氧环境。

两法结合治愈马破伤风

两法结合治愈马破伤风

性、 创伤性 , 中毒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 为病畜全
身 肌 肉 或 某 些 肌 群 出 现 持 续 性 的痉 挛 和 对 外 界 刺 激 的 反射 性 增 高 。笔 者 在青 海 省 海 晏 县 金 滩乡兽 医站接诊 了 8 马破伤风病例 , 例 除一例
诊。主诉 : 三匹马 3 d前做了去势手术 , 2 第 d发 现不 同程度 的有术部 肿大 , 神萎顿 、 精 呼吸 困 难、 行动 困难的症状 , 遂来兽医站就诊 。经检查 确诊为破伤风 ,伤 口用高锰酸钾溶液 清洗 后 ,
一 青海 省海 晏县金滩乡 兽医站 , 晏 海 ∞20 一 1 0
陈晓 东, 敖

0 10 2 8) 0
两法
多 , 在 温 暖 季 节 则显 著 减 少 。 而 1 牛 羊体 虱的 分 类
( 呼伦 贝尔市 动物 疫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 伦贝 尔 呼
DOl1 .9 9 J I : 03 6 / . SSN.6 1 0 72 1 .6 0 8 1 7 —6 2 .0 00 .5
44 治疗期间注意其他事项 , . 比如患畜小便停 积 时 要 及 时 施 行 导 尿 处 理 , 常 用 的 药 物 为 速
尿 , 围 环 境 要 保 持 安 静 , 线 较 暗 , 免 一 切 周 光 避 声 响等 措 施 , 治疗 有 较 好 的辅 助 作 用 。 对 45 对 恢 复 期 的 病 畜 要 注 意 饲 养 管 理 , 少 给 . 应 勤 添 , 防 过食 或 消 化 不 良 , 以 引起 疝 痛 。
38 。 ~ d
进 行处 理 ,由于破伤 风杆菌 对来苏 儿特 别敏 感 , 以经来苏儿 处理后 , 染破 伤风杆 菌 的 所 感 几 率大为降低 。 42 笔 者 接 诊 的 病 例 全 部 是 非 专 业 人 员 去 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诊表现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

诊断要点
马属动物对本病较易感。

感染本病常见于各种创伤,尤其是创口小,创道长的伤口最易感染,马常见于鞍伤和蹄外伤,或断脐消毒不好也易感染。

临诊上有些病例常查不到伤口或创口已经愈合。

本病以散发流行为主。

马患病初期表现咀嚼和吞咽缓慢,运动稍见强拘。

随后就发生全身强直。

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先从头部开始,而后扩展全身。

病马开口困难,牙关紧闭,两耳竖立,眼半闭,瞬膜外露,瞳孔散大,鼻孔开张。

颈部、背部肌肉强直,尾根抬起。

腹部卷缩。

四肢强直如木马,关节屈曲困难,运步显著障碍。

外界轻微刺激即可引起病马强直性痉挛,病畜窒息而死。

根据发病原因和特征性的临诊症状不难确诊。

防治方法
预防本病关键是加强管理、防止外伤,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正确地处理。

另外就是做好预防注射。

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连续两年注射免疫期可达4年。

此外当马匹发生外伤或进行手术时如有感染危险,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血清。

对病畜的治疗首先要加强护理,这是治疗破伤风重要的环节。

病畜应放在安静、较暗的厩舍内,避免外界任何不良的刺激。

根据病畜具体情况做好饲养工作。

想方设法让其吃到喝到以增强肌体抵抗力。

治疗中防止外伤、防止意外。

在发病初期中和毒素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与此同时处理感染创是清除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的重要措施,充分清除创内的脓汁异物,有的则需要扩创,用3%过氧化氢或2%高锰酸钾冲洗,而后按常规外科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为了镇静解痉多采用氯丙嗪肌肉注射多次,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根据病情及不同阶段采取对症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也有较好的成功经验,可根据本地区情况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