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森林王国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三篇

【导语】《失踪的森林王国》是三年级下册最后⼀单元中的⼀篇童话故事。

课⽂通过对森林王国失踪前后的描写,说明乱砍滥伐给⼈类带来的灾害,告诉⼈们要保护⼤⾃然,热爱⼤⾃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理解课⽂内容,有⾃⼰的话复述故事。

2、对⽐森林消失前后的王国⾯貌,激发热爱⾃然、保护森林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悲惨景象。

教学难点: 通过悲惨的场景,树⽴环保意识,化为⾃觉⾏为。

教学过程: ⼀、揭题导⼊ 1、你以前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则童话故事,齐读课题。

根据⾃⼰平时的朗读回答。

进⼊学习状态 ⼆、检查预习,初步了解课⽂内容 1、⾃读课⽂,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做上记号,有不理解的地⽅也做上不同的记号。

2、交流,根据预习,相互解决字词障碍,简单的问题相互解决复杂的问题,留待深⼊学习时解决。

3、⽤⾃⼰的话说说发⽣了⼀件什么事情。

朗读,思考,批注 交流,同伴互助 新国王砍树建楼,环境遭受破坏,王国遭受惩罚的事 三、深⼊研究课⽂ 1、谁能告诉⼤家森林王国消失之前是什么样⼦的? 2、你能⽤⼀个词语或⼀句话来形容⽣活在样的王国⾥的感受吗? 3、新国王知道破坏森林的后果吗?为什么他要坚持建造新型王国? 理解“耿耿于怀”“头脑发热” 4、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说新王国建成之后发⽣了什么事情? “⼀开始”“好景不长”“接⼆连三” 5、妖魔⿁怪光临后的王国是怎样的?如果你是国民,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看到⾃⼰的王国变成这个样⼦,国王瘫倒在⾃⼰的宝座上,如果你现在是国王,将怎样⾯对⾃⼰的⾂民,⼼⾥会怎样想? ⽤书上的句⼦来回答,注意读出情感。

⽤⾃⼰的话说,谈出感受。

通过查字典,结合⽣活的⽅式理解词语。

学习找关键的标志性词语回答 柑橘⾃⼰的看法回答 想象,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

四、拓展 怎样才可以让失踪的森林王国重新回来呢? 带着满⼼的遗憾,更带着满⼼的期待,再⼀次朗读课⽂吧! 保护环境 朗读课⽂,加深认识。

三年级下册《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反思
《失踪的森林王国》是一篇童话故事,我的教学设想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与第七到十二自然段的森林王国失踪的前后对比,并出示课件图片前后反差对比,由此让学生体会到乱砍滥伐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树立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本课时,我抓住图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易理解本课的四字词语,如“鸟语花香”、“接二连三”、“铺天盖地”等。

我在让学生体会森林王国失踪前后的巨大反差之后,让他们带入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渴望“瓦蓝的天空”的心情,读出怀念“绿树浓荫和鸟语花香”的渴望,读出妖魔鬼怪的手舞足蹈,读出热魔的.狞笑……我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说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学生还指出我们应为保护环境行动起来,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少开车,做到节能减排……上到这里,我想至少学生的感悟是深刻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上课的时间把握不够到位,留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少,学生读课文的感悟相对来说就会比较被动。

我还应该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注意从失踪前后的对比到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这两部分的过渡语的连贯自然的使用。

另外,虽然第一课时已经学习过生字词语了,但第二课时应该还要再稍微复习一下。

《失踪的森林王国》语文教学PPT课件(2篇)

《失踪的森林王国》语文教学PPT课件(2篇)

独体 结构

上下 结构
耸悲
半包围结构
厦废
加一加:厂+夏=厦 广+发=废
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 饮
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 左下边是酒坛(酉)。像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本义:喝。
易写错
yōu
不要写成“白”

zào

不要写成“足”
森里王国
识字游戏
淹没 饮水 大厦
大臣 高耸 干燥
大树没了, 高楼起来了。
伤害了动物
一开始,百姓们住进 高楼大厦觉得挺新奇, 走进工厂做工也感到 有趣,纷纷称赞新国 王为自己创造了新颖 神奇的生活。
人们觉得新奇,所 以称赞新国王。
认真阅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现在出现了什么状况? 2.人们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不愉快的 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工厂烟囱冒 出的黑烟把天空搅得混浊不堪,人 们开始想念原来瓦蓝瓦蓝的天空。 火车、汽车排出的废气和道路上飞 舞的灰尘,使人委靡不振,人们渴 望呼吸原来的清新空气,更加怀念 绿树浓荫和鸟语花香。
仿写句子
仿照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一个排比句。
思考是开向智慧的一扇明窗,思考是刺 向未知迷障的一把利剑,思考是通向成功的 一座伟大桥梁。
森林王国有一条特别法令:
“任何人不得乱砍树木。”
有一次,王子追赶兔子时
踩坏了三棵小树苗,国王
知道了,命令卫士打了王 介绍老国王颁布的特别
子三十皮鞭。
法令,这是保证森林王
新国王上台以后,治 理国家还算勤勉,但是, 他对那条特别法令却一 直耿耿于怀。
新国王对那条特别法令的 态度,为后面他做出的决 定做了铺垫。

2023年《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7篇

2023年《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7篇

2023年《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7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1备课设想:《失踪的森林王国》这篇课文很长,把课文读了三四遍后,觉得课文很长,文中的四字词语及成语也特别多,按照常规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模式去上,第一,可能破坏童话的整体情境,第二,通读时间可能也来不及,第三,词语在理解上比较困难。

应该说对于这样的课文的第一课时,还是比较难处理的。

稍作考虑,既然读文时间长,那么就读词吧,以词串文。

在简单的导入,质疑,自主读文,自主解疑后,便把对课文的理解分为四组,每组四字词语。

先展现森林王国原本美丽充满生机的景象;接着出现森林王国衰败后的景象;这两组成语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原因,然后出示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也就是第三组词语,让学生以词概括文中的主要意思;再后则出示妖魔鬼怪四处横行的词语,读通乃至读好第9至12自然段。

最后则让学生按照新老国王统治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老国王统治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的原因,而新国王的新政却带来了整个王国的毁灭,人们的对于新政的态度发生了怎么的变化?从这个几个问题入手,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脉络及主要内容。

《失踪的森林王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9字生字,其中8个要求会识能写。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部分词语及成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练习略读。

3、结合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成语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生词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板书:森林王国。

提问:看到这四个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再板书:失踪的。

此时你的小脑袋里涌出了哪些问号呢?为什么会失踪呢?2、带着疑问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是呀,那么美丽的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读读课文,要求: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圈画出的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了,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失踪的原因,你认为是什么呢?3、学习生字词(1)第一组:失踪百姓建议劝阻调节联合否则勤勉干旱狂风接二连三a、自由读,同桌互读,正音b、说说识记的方法。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森林王国的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森林王国的想象和兴趣。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勇敢、善良、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森林王国的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推理。

(3)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森林王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小组讨论表格。

5.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森林王国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想象和讨论。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森林王国的了解和印象。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字词的规律和特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失踪的森林王国》是⼀篇童话故事,通过对森林王国失踪前后的描写,说明乱砍滥伐给⼈类带来的灾害,告诉⼈们要保护⼤⾃然,热爱⼤⾃然,树⽴环保意识。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失踪的森林王国》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失踪的森林王国》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那⾥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

⼩猴⼦在树间悠来荡去,梅花⿅在泉边饮⽔,免⼦在草丛间出没,鸟⼉的叫声婉转动听。

森林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有的种庄稼,有的狩猎,有的织布,有的捕鱼,⽣活中充满了笑声和歌声。

森林王国有⼀条特别法令:“任何⼈不得乱砍树⽊。

”有⼀次,国王的⼉⼦在追赶免⼦时踩坏了三棵⼩树苗,国王知道了,命令卫⼠打了王⼦三⼗⽪鞭。

后来,⽼国王去世了,临终时再三嘱咐⼉⼦:“森林是我们的保护神。

我死后,你当了国王,千万牢记,不能更改特别法令,否则各种妖魔⿁怪都会来危害我们。

” 新国王上台以后,治理国家还算勤勉,但是,他对那条特别法令却⼀直怀恨在⼼。

有⼀天,来了⼀个远⽅客⼈,送给国王⼀张花花绿绿的图画,上⾯画着⾼楼⼤厦、⼯⼚烟囱。

国王越看越有兴趣,头脑⼀热,就下了⼀道命令:“把树⽊全砍掉,建造新型王国!”⼤⾂们极⼒劝阻,建议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建造新的王国,他却置若罔闻。

参天⼤树⼀排排倒下去了,⾼耸的⼤楼⼀幢幢⽴起来。

⽼虎、狗熊、免⼦、梅花⿅四散逃命,鸟⼉飞往遥远的地⽅。

砍下的⼤树变成了梁柱、门窗和家具。

⼀开始,百姓们住进⾼楼⼤厦觉得挺新奇,⾛进⼯⼚做⼯也感到很有趣,纷纷称赞新国王为⾃⼰创造了新颖神奇的⽣活。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不愉快的事接⼆连三地发⽣了:⼯⼚烟囱冒出的⿊烟把天空搅得混浊不堪,⼈们开始想念原来⽡蓝⽡蓝的天空。

⽕车、汽车排出的废⽓和道路上飞舞的灰尘,使⼈萎靡不振,⼈们渴望着呼吸原来的清新空⽓,更加怀念绿树浓荫和鸟语花⾹。

妖魔⿁怪们听说森林王国的树⽊都砍光了,⾼兴得⼿舞⾜蹈,⼀个个跃跃欲试,要去那⾥逞逞威风。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森林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森林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植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森林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森林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森林。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森林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注意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3.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森林的重要性是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重点。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森林王国会失踪?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森林?4. 巩固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调查身边的森林资源,了解森林的作用,思考如何保护森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失踪的森林王国》,使学生了解了森林的重要性,提高了保护森林的意识。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

三年级语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森林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实例,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森林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森林的重要性。

(2)简介课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运用。

(2)教师解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深层含义。

4.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谈谈自己对森林和环境保护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写一篇短文。

3.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签名确认。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易懂,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内容,而不必细致分析,也可让学生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设计思路
依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前期准备状态和学生学习的兴趣需求,并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蕴含一定道理的童话故事),我设计了“读、悟、演”三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即:读一读,把课文读明白,悟一悟,把课文读懂,演一演,把课文读活。

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值得学习过程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教与学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文中话概括课文内容。

3、关注个性体验,学生能运用自己独特的体悟,去朗读课文,演绎课文。

四、教学流程
(一)引趣激情
1、故事深入
课件演示动画,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呢?砍伐森林带来什么后果?
2、揭示课题
(二)读一读,把课文读明白
1、自主读书
同学们,想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交朋友。

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

2、检查生词
出示课件,形式多样地认读课文中生词
(三)悟一悟,把课文读懂:
1、读文质疑
课文大家能读通、读顺了,那就看看自己能读懂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学会默读方法:即不出声,用眼睛看,可用手指着读,边看边思考问题,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问号标出来,待会解决。

2、合作探究
老师刚才下来走走看看,发现同学们的书上有了不少小问号。

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就请同学们先到合作小组中去探讨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看见你们激烈地讨论和满意的微笑,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那还有没有大家不能解决的呢?在下面的学习中,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探讨。

4、深入感悟
(1)前面自由读课文时,同学们已经标出了自然段序,根据课文内容,请大家理清文章的结构。

(方法不必统一,学生说出理由即可)。

(2)请同学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通过读你知道什么?
读后学生讨论总结
第1段中:“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说明森林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地愉快的生活景象。

(3)森林王国为什么失踪?现代森林带来什么后果?请大家围绕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体会“乱砍滥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4)森林王国失踪后,会怎么样?森林王国失踪给人带来哪些有益的教训?
小组讨论,集体评议。

(三)演一演,把课文读活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得这么好,我想要是演一演,一定非常精彩,我们试一试?咱们先来找一部分同学来演演(选出一部分积极性高的同学来参加),这里有头饰,你们可以商量一下角色怎么分配。

学生上台将课文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五、教学反思
《失踪的森林王国》一课结束了,可是学生好像还意犹未尽地沉浸于课文的情境之中,而我似乎觉得自己也置身于森林王国之中,我尝试着运用“读一读、悟一悟、演一演”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感受到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愉悦,体验更加丰富、感悟更加深刻。

我自己也觉得我和学生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在森林王国的童话世界中遨游。

所以,学生们在结束时不仅把自己体悟到的道理说出来了,而且还能通过表演加以演绎。

说到演绎这个环节,我觉得还有待改进。

如果我能让更多或全体学生都分组表演,可能会让所有的学生都有
更为深入的体悟。

看来整个教学模式的结构还有待于调整,时间尚需科学地安排,只有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读进去,悟出来,演绎活了,才能算是教的成功,学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