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职品级及名称(精排)

合集下载

明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明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明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1、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2、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3、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

4、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5、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6、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7、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8、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9、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10、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11、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12、内阁。

设内阁大学士,正五品,管理国家政事要务。

一般大学士连任其他职务抬升品级。

明朝官员制度是怎样的?明朝官员品级一览

明朝官员制度是怎样的?明朝官员品级一览

明朝 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原是指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 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的官衔!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明初,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明太祖 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丞相制度被废除,殿阁大学士,明代 ,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

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

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为各部正官,侍郎为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明代是正二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

正二品官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为从二品[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正二品[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从二品,[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为正二品,[刑部侍朗]刑部副长官,从二品,[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正二品。

明朝官衔品阶集锦

明朝官衔品阶集锦

明朝官衔品阶集锦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

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

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6、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7、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明朝官职图一览表

明朝官职图一览表
典籍(2人, 从八品)
侍书(2人, 正九品)
待诏(6人, 从九品)
孔目(1人, 无品)
史官修撰(无 定员,从六
生药库 惠民药
品)

编修(无定 大使(各1 员,正七品) 人,无品)
检讨(无定 副使(各1 员,从七品) 人,无品)
庶吉士(无定 员,无品)
府丞(2人,正六品)
侍读 (2 人,正 六品)
左寺寺 右寺寺
都事(1人,正七品)
正(1 正1 人,正 人,正
誊黄右通政 六品) 六品)
(1人,正四
品)
左寺寺 右寺寺
监察御史(110人,正
副1 副1
七品)
人,从 人,从
六品) 六品)
录事(2人,正九品)
五经博士(9 人,正八品)
典籍(2人, 从八品)
校检(1人正九品)
云南
13清吏司
太仓银 库
御马库
郎中(1人,正五品)
照磨 提举
郎中(山东2人,陕西、贵州 、云南各3人,山西4人,其余
各1人;正五品)
(1 人,正
(1 人,正
八品 八品)
大使(各1人,正九品)
员外郎(1人,从五品)
员外郎(各1人,从五品;四 川、云南宣德7年增设,后 革)
副提举 (1
人,正 九品)
副使(各1人,从九品)
职方清吏司4人)
尚书(1人,正二品)
工部 尚书(1人,正二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右侍郎(1人,正三品)
右侍郎(1人,正三品)
校检(1人,正九品) 司务(1人,从九品),刑部司务厅

明代官衔

明代官衔

明代官衔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柱国。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后代)。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从二品: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正三品: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指挥同知、宣慰使。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从四品: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慰副使、宣抚使。

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少尹,武官称骑都尉。

正五品: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太医院使,郎中,钦天监、上林苑监正、宗人府经历、按察司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

明代文武官品级表

明代文武官品级表

明代文武官品级表文官:1、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中书令、中书省右左丞相;•散官:开府仪同三司;•爵:无。

2、从一品:•职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书令、尚书省右左丞;•散官:特进;•爵:无。

3、正二品:•职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散官:光禄大夫;•爵:无。

4、从二品:•职官:枢密院正副长官、通政司正副长官、大理寺正副长官;•散官:给事中;•爵:无。

5、正三品:•职官:侍郎(工部侍郎除外)、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散官:詹事;•爵:无。

6、从三品:•职官:大理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卿;•散官:太仆寺卿;•爵:无。

7、正四品:•职官:左右春坊大学士、翰林院学士;•散官:国子监祭酒;•爵:无。

8、从四品:•职官: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散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左副都御史;•爵:无。

9、正五品:•职官:行人司正、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散官:员外郎;•爵:无。

10、从五品:•职官:鸿胪寺少卿、监察御史;•散官:奉直大夫;•爵:无。

11、正六品:•职官:左右春坊中允、左右庶子、翰林院编修;•散官:州同知;•爵:无。

12、从六品:•职官:翰林院侍读侍讲、鸿胪寺丞;•散官:奉议大夫;•爵:无。

13、正七品:•职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散官:朝奉大夫;•爵:无。

14、从七品:•职官:京县知县、通判;•散官:朝议大夫;•爵:无。

15、正八品:•职官:县丞;•散官:承议郎;•爵:无。

16、从八品以下至未入流,即归入流外之职,不在叙阶之列。

如县主簿由八品降为九品,州吏目以下未入流品第,均以吏员出身,不入常选。

此类官员多由考授或荐举就职,故又称“杂流”。

武官:17、正一品:•职官:都督府左右都督;•散官:上柱国;•爵:无。

18、从一品:•职官: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散官:柱国;•爵:无。

明朝的官职等级

明朝的官职等级

明朝的官职等级明朝官职等级中央官员品级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1吏部人事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正二品吏部尚书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2户部财政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正二品户部尚书1名,正三品户部左右侍郎2名3礼部礼仪部0 :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正二品礼部尚书1名,正三品礼部左右侍郎2名4兵部国防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正二品兵部尚书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5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

正二品刑部尚书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6工部建设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正二品工部尚书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

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

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6、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7、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明朝的官位制度和等级是什么?

明朝的官位制度和等级是什么?

明朝的官位制度和等级是什么?不太明白问题。

就回答一下明朝的职官及官品吧,只列举官职大类,具体细目不列,如六部清吏司名称,宦官二十四衙门名称,卫所名称等均不列。

中央官1、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

属官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

2、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

太子宾客,正三品。

3、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

(大学士一般会加官,品级不等正三品到正一品都有)4、六部,尚书,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清吏司各郎中,正五品。

员外郎,从五品。

主事,正六品。

按:六部还有很多属官,就不列了,即便是历史研究者也很少关注他们。

5、都察院。

左、右都御史,正二品。

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

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六品都事一人。

正七品司务厅,司务二人,从九品。

初设四人,后革二人。

照磨所,照磨,正八品检校,正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

初设六人,后革五人。

各一人。

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十人,正七品。

总督、巡抚的官职位不等,具体官品要看他的加官。

(从正四品到正二品不等,明末甚至从一品。

)6、大理寺。

卿一人,正三品左、右少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寺丞各一人。

正五品。

其属,司务厅,司务二人。

从九品。

左、右二寺,各寺正一人,正六品。

寺副二人,从六品,后革右寺副一人。

评事四人。

正七品。

初设右评事八人,后革四人。

7、詹事府。

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二人。

正四品。

府丞二人,正六品。

主簿厅,主簿一人,从七品录事二人,正九品通事舍人二人。

左春坊,大学士,正五品。

左庶子,正五品。

左谕德,从五品,各一人。

左中允,正六品。

左赞善,从六品。

左司直郎,从六品,后不常设,各二人。

左清纪郎一人,从八品,不常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官职品级及名称
品级
官职名称
品级
官职名称
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
督。
保、都督同知。
正一品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勋位,柱国。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
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文官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待诏,詹事府、上林苑录事,通事舍人,正字,司
校书,国子学正,部院检校,鸿胪寺署丞,上林苑
务,国子学录,国子典籍,鸣赞序班,韶舞司乐,
典署,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
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检校,京县典史,院司
正九品
从九品
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司知事。
大理寺正,詹事府丞,中允,侍讲,侍读,国子监
赞善,司直郎,修撰,光禄、鸿胪寺丞,大理寺副,
司业,尚宝司丞,太仆寺丞,京知县,都指挥使司
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正理问,运判,州同知,
正六品 经历,通判,上林苑、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 从六品 正提举,副长官。
判,兵马指挥,所镇抚,百户,典仗,审理正,神
国子监丞,行人,部院照磨,五经博士,通政司、
翰林典籍,寺监典簿,博士,国子监助教,鸿胪寺
卫、按察司、转运司知事,京县、钦天监主簿,御
主簿,京府、转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丞,布
医,保章正,协律郎,营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所
正八品
从八品 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抚司经历,知
正,府经历,县丞。
观。
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
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左右参
侍读、侍读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寺少卿,
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太医院使,
员外郎,五军都督府经历,知州,都转运盐使司副
郎中,钦天监、上林苑监正、宗人府经历、按察司
使,正提举,京府通判,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
事,通政司、按察司经历,太常寺博士,典簿,兵 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举,府、卫、都转运盐使
正七品 马副,营膳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审理副, 从七品 司、宣慰司经历,布政司都事,蛮夷副长官。
安抚司佥事,蛮夷司长官。 文官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
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出身授宣议郎; 武官阶只有六品。
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慰副使、宣抚使。
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四品
从四品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少尹,武官称骑都尉。
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使司
正五品
从五品 招讨使,宣抚副使,安抚使。
佥事、宣抚使司同知。
文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
文官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
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勋位,文官称协正庶尹,武官称飞骑尉。
勋位,文官称修正庶尹,武官称骁骑尉。
文官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出身授宣德郎;
乐观提点,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
武官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文官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 升授承信校尉。
正七品:都给事中,编修,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 检讨,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
行人司正,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 署丞,詹事府、太仆寺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
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
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
卫州所各吏目,内外教授,府照磨,司狱,巡检,
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驿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阴阳杂职。
文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未入流:孔目,国子典馆,儒学正,教谕,训导,长官司吏目,府检校,县典吏等。
奉国将军。
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
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
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
指挥同知、宣慰使。
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正三品
从三品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
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後代)。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
正二品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 从二品 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
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