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教学设计
世界的人口优质课学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地图归纳世界人口的特点,涉及到人口密度的概念。
人口问题这一部分侧重于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明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2.结合实例说出人口过多对环境、经济的影响,认识人口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难点】分析人口分布的成因及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法【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分为自学活动、精讲(包括探究)活动、拓展活动三部分【教学过程】1、因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问题是()A、生活水平大幅提高B、森林减少、就业困难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D、人口老龄化2、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带来更多的劳动力资源B、活跃城市商业C、绿地面积扩大D、增加城市治安、教育等社会问题3、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B、世界农业生产落后C、世界环境恶化D、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4、关于世界人口叙述正确的是()A、就人口密度而言,发达国家大于发展中国家B、人口稠密地区,人口增长率就高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D、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条件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5、人口增长完全停止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是()A、就业机会减少B、为解决粮食问题,滥砍森林,滥垦草原来扩大耕地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D、交通和住房难以改善6、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问题只是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D、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7、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B、城市环境质量好C、城市有较好的教育条件D、城市有较好的生活条件8、世界人口稠密区往往分布于()A、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区B、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C、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D、低纬度的热带地区9、1998年,德国的人口出生率是0.97%,死亡率是1.04%,这说明德国()A、.人口增长快B、.人口增长缓慢C.人口在减少D.人口总数不变10、程老师最近去日本访问,回国后告诉大家一个现象:在日本,无论是机场工作人员、还是宾馆服务人员,都比我们中国的从业人员老很多。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世界的人口》教学方案
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
什么是人口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
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
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下列情况各说明人口数量是怎么变化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0(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加)
人口自然增长率=0(出生率=死亡率——人口不变)
人口自然增长率<0(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
合作学习。
计算下列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说出它们的差异。
国家出生率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
长率(‰)
德国8.3 10.3 -2.0
印度22.8 7.4 15.4
尼日
利亚
39.8 16.4 23.4
德国人口在减少,印度和尼日利亚人口在增加。
世界的人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世界的人口》,属于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与地球》的学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描述、数据统计、图表以及相关的思考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人口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人口、环境、发展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数据和图表的解读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能读图说出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2.让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能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高人口、环境、发展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
3.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人口的问题。
2.使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影响。
3.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等教学素材。
2.收集一些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案例。
3.准备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问题。
提问:你们对世界人口有什么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案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材分析本节要紧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进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和谐。
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运算和分析。
“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专门是气候、地势、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在气候潮湿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进展相和谐,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进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操纵人口和打算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进展水平紧密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适应。
数据一样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缘故。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缘故。
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猎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纳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 让学生掌握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况,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等知识;2. 理解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人口分布与增长的主要因素;3. 培养学生收集并整理相关人口信息的实践能力,形成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概念及分布规律,分析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运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世界各地人口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形成深入思考,提升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节课的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准备世界地图和人口分布图,以便学生直观了解世界人口分布情况;2. 收集世界各地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和案例,为课堂分析提供素材;3.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以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本节课起始部分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度。
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人口密集和稀疏的地区。
随后,通过一段关于人口问题的短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深入理解1. 人口数量与增长教师首先介绍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趋势,通过图表和统计数据展示人口数量的变化。
同时,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如科技进步、医疗水平提高等。
2. 人口分布与迁移教师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大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如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等。
3. 人口问题与挑战教师介绍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短缺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互动教学,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主题为“你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方案”。
每组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并选出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世界的人口》名师教学设计

《世界的人口》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特点(2)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过多和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难点】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教学方法】读图、析图、计算、小组合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这是今年第27个“世界人口日”,你知道世界人口出了哪些问题吗?人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要了解这些问题,要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世界的人口来得到答案。
二、探究学习(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展示资料:截止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2011年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
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提问:1.1650年、1800年、2010年世界各人口是多少?到2025年估计世界人口是多少?2.1650年到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又有何特点?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明确:1.1650年,世界人口5.5亿;1800年,世界人口9亿;2010年世界世界人口70亿,到2025年世界人口估计有80亿。
2.1650年到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来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精确到每天、第分钟、每秒钟:提问: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为何加快?(学生回答)明确: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过渡:怎样来衡量人口增长速度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提问: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计算?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初中地理_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简案【教材版本】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程标准】1.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说出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的特点。
学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②运用材料和图片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③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疏密差异及原因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②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建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③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领会知识,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人地和谐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图、分布图的判读;人口增长过快、过慢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学生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目的。
【教学过程】1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018年11月《世界的人口》学情分析刚刚升入初一的孩子们,逻辑认知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有限,但是感性认知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学习状态积极,淳朴认真。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世界人口增长过慢或者过快,会产生怎样不同的问题。
基于以上判断分析,课堂设计中的“分橘子小游戏”和“阅读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帮助孩子们从感性的角度,认识本节课的难点。
在游戏中,在阅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课堂是成为孩子们思考问题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世界的人口》湘教版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放珠中学赵常万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与增长的情况,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
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并会计算,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
3、了解世界的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教学重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漫画)地球号漫画导入新授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活动一: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1650年至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2、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又有何特点?结论:1、世界人口数量:2011年10月底总数突破70亿。
2、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教师:怎样衡量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呢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我会算:2019年,我国某地人口出生率为%,死亡率为%.请计算2019年度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活动二:读图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发民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多媒体课件出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活动三:我会找找出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主要有哪些世界哪些地区的人口分布稀疏讨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纬度、海陆、气候、地形、土壤......社会因素: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利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人口稠密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个地区?
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和南美州的东部
为什么这四个地区人口密集:(中低纬地区,沿海地区,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潮湿)
人口密集的地区,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的早,工业和交通发展的快,城市也较集中。
中学“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导学案
课题
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40Fra bibliotek钟学习
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趋势,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并依次来判断人口的增长情况。
2.学会识图,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3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辩证观。
学习
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差异。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人口稠密的地区D人口稀疏的地区
小结
提升
1.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速度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
2.影响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地形、气候、海陆位置、工农业的发展。
3.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和南美洲东部。
4.四大人口稀疏区:沙漠地区、高原地区、高纬度区、热带雨林区。
学习
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差异。
学习过程
环节
学习内容
课前准备
1.备课,课本,助学读本,地图填充图册,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并准备导入新课。
引课目标
1.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点拨”的形式完成本节教学内容。
2.让同学们“先学后用,学用结合”,以此来提升自己。
1.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和重点。
2.出示导学问题:
(1)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2)看PPT,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3)读图3-2,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4)读图3-3《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
3.要求学生们带着问题,自主学习(1)—(3)题,第四题小组完成,并分组发言。
反思
精讲
点拨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运算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国
1.20
0.12
巴西
0.73
1.3
德国
0.79
1.04
尼日利亚
4.01
1.23
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速度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
2.影响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地形、气候、海陆位置、工农业的发展。
3.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和南美洲东部。
4.四大人口稀疏区:沙漠地区、高原地区、高纬度区、热带雨林区。
训练
达标
1.下列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拉丁美洲B.非洲C.欧洲D.亚洲
2.世界总人数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
A.越来越长B越来越短C基本不变D先短后长
3.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数量的特点是()
A速度慢,数量少B速度慢,数量大C速度快,数量少D速度快,数量大
5.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A经济的发达程度B生活医疗水平C出生率与死亡率D文化教育水平
6.世界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B气候干燥的沙漠地区C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盆地
D气候寒冷的极地气候
7.当前,人口发展较快的国家()
3.运用PPT课件来辅助完成教学,集图标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容易接授。
4.明确本节学习的目标和重点(以口头的形式向学生明确)。
5.出示导学问题,学生合作学习,教师最后总结。
合作
探究
导入新课:
由一副漫画《地球号》来引出话题,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那么今天,先让我们大家先来学习世界的人口和分布。(读图3-1)完成活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