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3.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A【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检测卷(有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检测卷(有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检测卷(有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图和丙图B. 甲图和丁图C. 乙图和丙图D. 乙图和丁图2.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一些观点,正确的是( )A. 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B.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完全相同C. 人类目前已认清宇宙的起源D. 小到粒子,大到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它们都在运动4.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B. 先称出2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C.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仔细称量D.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称量,再求平均值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一张纸的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 甲、乙、丙B. 甲、乙C. 甲、丙D. 乙、丙6.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m/s,则物体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40m/sB. 45m/sC. 50m/sD. 35m/s7.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 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50cmB. 一颗鸡蛋质量约为10gC. 成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D.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0℃8.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 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 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 身高约为160dmD.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9.下列对初三学生小刚活动中的物理量估测最贴近实际的是A. 小刚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60km/hB. 小刚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50mmC. 小刚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1500JD. 小刚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5×103Pa10.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机械运动?A. 物体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B. 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C. 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D. 物体绕自身轴心旋转答案:C2) 下面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匀速直线运动?A.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相同的距离B.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移动相同的距离C.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不同的距离D.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移动不同的距离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加速度?A. 速度的变化率B. 速度的方向C. 速度的大小D. 速度的单位答案:A2. 填空题1)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m/s²2) 一个物体每秒钟移动2m的距离,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答案:2 m/s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3 m/s²,它在2秒后的速度是________。

答案:6 m/s4) 物体的运动状态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决定。

答案:速度、加速度3. 计算题1) 一个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求车在4秒时的位移。

答案:16 m解析:首先,根据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其中,v₀是初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s是位移。

由题可知初速度为0 m/s,加速度为2 m/s²,时间为4秒。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s = 0 * 4 + (1/2) * 2 * (4²)s = 0 + 4 * 2 * 4s = 0 + 8 * 4s = 0 + 32s = 32 m所以,车在4秒时的位移为32米。

2)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0 m/s,经过10秒后,它的位移是多少?答案:200 m解析: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保持不变。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t其中,v是速度,t是时间,s是位移。

机械运动测试题 (附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 (附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令狐采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5cmB.2.4cmC.2.357cmD.2.36cm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7.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D.乌龟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9.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4:9,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5:3B.8:9C.2:3D.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11.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侧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______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B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 ______ (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12.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70 ______ .13.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s.14.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分度值是 ______ 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______ s.15.阳湖中学龙舟队参加市300m龙舟赛,前150m的平均速度为3m/s,后150m的平均速度为5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赛道终点前方留有一段长长的水道,这是因为______ .16.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______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______ m,图中的a点表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17.表为福州到福鼎站和谐号D6336次列车时刻表,车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路程1福州始发站06:200km2霞浦07:2307:24155km3太姥山07:3907:40189km4福鼎07:50终点站208km(1)请根据时刻表的内容计算该列车从福州开往福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长为200米,那它以到福鼎的平均速度通过一座长为3.8km的隧道需要花多长时间? (10分)1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8分)(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______ .(填“大”或“小”)(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 .(填“大”或“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19.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6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答案和解析【答案】1.D2.D3.B4.D5.C6.C7.C8.A9.C 10.C11.0.1cm;3.25;3.3;A12.μm13.35014.0.1;337.515.3.75;龙舟具有惯性16.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17.解:(1)由表可知,列车从福州开往福鼎的运行时间:t=7:506:20=1h30min=1.5h,列车行驶的路程s=208km,列车的平均速度:v==≈138.67km/h≈38.5m/s;(2)列车过隧道的路程s′=3800m+200m=4000m,∵v=,∴列车过隧道的时间t′==≈104s.答:(1)列车的平均速度是138.67km/h.(2)列车过隧道的时间是104s.18.小;大;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19.解: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v=∴光在2.6s内传播的距离:s=vt=3×108m/s×2.6s=7.8×108m,令狐采学创作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s′=×7.8×108m=3.9×108m.答: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9×108m.令狐采学创作。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自转B. 植物生长C. 汽车行驶D. 学生跑步答案:B2. 以下关于参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照物是任意选择的物体C. 参照物必须是运动的物体D. 参照物必须是被研究的物体答案:B3.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描述,速度的单位是:A. 米每秒(m/s)B. 千米每小时(km/h)C. 米每分钟(m/min)D. 千米每分钟(km/min)答案:A4.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以下哪项描述正确?A.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B.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C. 物体的路径是曲线D. 物体的速度和路径都不断变化答案:B二、填空题5.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通常选取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以便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参照物6.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米每秒7.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其速度保持不变,则该运动称为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三、简答题8. 请简述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答案:测量物体的速度需要知道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然后用该距离除以时间来计算速度。

9. 参照物的选择对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答案: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

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导致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描述。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时,行驶中的汽车是运动的;而以汽车为参照物时,地面则是运动的。

四、计算题10. 一辆汽车以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首先将速度换算成米每秒,即60千米/小时 = 60 * 1000米 / 3600秒 = 16.67米/秒。

然后计算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16.67米/秒* 600秒 = 10000米。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人走路C. 植物生长D. 温度升高答案:D2.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 速度B. 质量C. 密度D. 力答案:A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速度大小不变B. 速度方向不变C. 物体运动路径是直线D. 物体运动路径是曲线答案:D4.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位移B. 质量C. 密度D. 温度答案:A5.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加速度B. 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A6.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7.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8.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9.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D. 力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________。

答案:变化12.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速度13.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________。

答案:不变14.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位移15.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6.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7.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8.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机械运动及答案

机械运动及答案

机械运动及答案测量平均速度一、选择1.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 中学生平均行走一步 D. 人打一个阿欠2.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 1.5m/sB. 2m/sC. 1m/s D .2.5m/s3.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图和丙图B. 甲图和丁图C. 乙图和丙图D. 乙图和丁图4.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 5m/sB. 10m/sC. 15m/sD. 20m/s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A.甲先到达B点B.乙先到达B点C.两人同时到达B点D. 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6.(2012 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二、填空7.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s。

8.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min行驶了1200m,然后又用0.5h行驶了8km,最后用5min行驶1000m。

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m/s,中途8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m/s。

9.汽车以3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0.6s后开始刹车,又经4.4s滑行52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m/s。

初三物理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以下哪个物理量来描述?A. 速度B. 质量C. 密度D. 体积答案:A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A. 速度不变B. 路程不变C. 运动方向不变D. 以上都是答案:A3. 下列哪种运动不是机械运动?A.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B. 飞机在空中飞行C. 植物的生长D. 光的传播答案:D4.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A. 米/秒B. 千米/小时C. 米/分钟D. 千米/分钟答案:A5.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5米/秒,那么在10秒内它通过的路程是:A. 50米B. 100米C. 500米D. 1000米答案:B6.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运动D. 无法确定答案:B7. 下列关于参照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B. 参照物可以是运动的物体C. 参照物必须是运动的物体D. 参照物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准答案:C8. 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做: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质量答案:A9. 物体运动的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运动方向C. 物体的运动路程D. 物体的运动时间答案:A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米/秒²,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A. 4米/秒B. 6米/秒C. 8米/秒D. 10米/秒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________。

答案:变化2.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米/秒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的。

答案:不变4.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运动状态是________的。

答案:不变5.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________。

答案:比值6. 参照物是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cm B.2.4cmcmcm
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
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3.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
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
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
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
1
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
1-t
3
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
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
2-t
4
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
4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7.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
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
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
D.乌龟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
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9.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
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来的轿车
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9,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5:3
B.8:9
C.2:3
D.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1.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侧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______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B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 ______ (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
确.
12.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70 ______ .
13.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 s.
14.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分度值是 ______ 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______ s.
15.阳湖中学龙舟队参加市300m龙舟赛,前150m的平均速度为3m/s,后150m的平均速度为5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m/s,赛道终点前方留有一段长长的水道,这是因为 ______ .
16.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______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______ m,图中的a点表示
______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车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路程
1 福州始发站06:20 0km
2 霞浦07:2
3 07:2
4 155km
3 太姥山07:39 07:40 189km
4 福鼎07:50 终点站208km
(2)若该列车长为200米,那它以到福鼎的平均速度通过一座长为3.8km的隧道需要花多长时间? (10分)
1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
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8分)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______ .(填“大”或“小”)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
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偏 ______ .(填“大”或
AC
“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19.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
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6分)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D
3.B
4.D
5.C
6.C
7.C
8.A
9.C10.C
11.0.1cm;3.25;3.3;A
12.μm
13.350
14.0.1;337.5
15.3.75;龙舟具有惯性
16.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17.解:(1)由表可知,列车从福州开往福鼎的运行时间:
t=7:50-6:20=1h30min=1.5h,
列车行驶的路程s=208km,
列车的平均速度:
v=s
t =208km
1.5ℎ
≈138.67km/h≈38.5m/s;
(2)列车过隧道的路程s′=3800m+200m=4000m,
∵v=s
t

∴列车过隧道的时间
t′=s′
v =4000m
38.5m/s
≈104s.
答:(1)列车的平均速度是138.67km/h.
(2)列车过隧道的时间是104s.
18.小;大;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19.解: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
∵v=s
t
∴光在2.6s内传播的距离:s=vt=3×108m/s×2.6s=7.8×108m,
×7.8×108m=3.9×108m.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s′=1
2
答: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9×108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