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题二(已审)

合集下载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

刑法分类练习题◆◆刑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判断题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1.D;2.D;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备考刑法知识练习题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备考刑法知识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备考刑法知识练习题二1.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

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

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儿刺死。

他携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

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

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2.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

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

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3.焦某某因涉嫌受贿被检察院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焦某某追究刑事责任,检察院应当()。

A.不起诉B.移送起诉C.撤销案件D.交付审判4.某检察院决定逮捕涉嫌受贿的某市副市长毕某,毕某闻讯后潜逃。

为缉捕毕某,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B.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D.某市纪检委5.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前受刑事追诉的涉嫌犯罪的人被称为()。

A.人犯B.被告人C.犯罪嫌疑人D.犯人6.小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决并处罚金5000元,小张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对小张并处罚金的执行机关是()。

A.一审法院B.二审法院C.监狱D.公安机关7.山海关海关负责人陈广天,在负责查处一起案值巨大的走私案件时,本应移送检察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陈广天由于接受行为人贿赂人民币2万元,便大事化小,以行政处罚代替了刑事处罚,陈广天的行为应定性为()。

刑法经典练习题

刑法经典练习题

刑法经典练习题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B: 一切违法行为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答案: A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D: 侵权法答案: A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B: 管制C: 剥夺政治权利D: 拘役答案: C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B: 实体法C: 特别法D: 临时法答案: A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

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

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B: 区治安联防队C: 区公安分局D: 李某答案: C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

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

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B: 意外事件C: 过失致人死亡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答案: C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 A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

A: 杀人中止B: 杀人未遂C: 杀人预备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刑法练习题目

刑法练习题目

刑法练习题目1. 张某盗窃案件张某是一位失业的年轻人,由于生活困境,他决定犯罪盗窃。

一天晚上,他成功地从邻居家偷走了一台价值5000元的电视。

然而,他在逃离现场时被邻居发现报警,最终被捕。

问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请判断张某的犯罪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他人不愿意的情况下,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张某盗窃了邻居的电视,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的最高刑罚是有期徒刑3年,并可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并处罚金。

根据案情描述,张某盗窃行为虽然成功,但被邻居发现并报警,最终被捕,他应被认定为普通盗窃罪。

根据情节不严重,他可能面临有期徒刑3年以下,以及相应数额的罚金的刑事责任。

2. 李某故意伤害案李某与王某为邻居,两人之间一直存在矛盾。

某日,二人发生口角,情绪激动的李某突然拿起一把刀朝着王某刺去,导致王某的手臂受伤。

问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请判断李某的犯罪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实施暴力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健康损害的行为。

李某在与王某发生口角后,动用刀具对王某进行刺击,造成王某手臂受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的刑罚依据主观故意强弱,分为三个等级:轻伤、重伤和特别重伤。

根据案情描述,王某的手臂受伤,涉嫌轻伤。

如果李某被认定犯有故意伤害罪,根据情节轻微,他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任。

3. 赵某故意杀人案赵某与李某存在长期恩怨,某日,赵某带着一把刀找到李某,一怒之下将其刺死。

问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请判断赵某的犯罪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主观故意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

赵某在一怒之下,使用刀具将李某刺死,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刑罚较为严重。

情节较轻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考刑法练习题

法考刑法练习题

法考刑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用他人财物C. 帮助他人完成家庭作业D.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2. 甲因不满乙的批评,公开侮辱乙,甲的行为构成:A. 侮辱罪B. 诽谤罪C.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D. 非法侵入住宅罪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甲在自卫过程中,不慎将乙致伤B. 甲在醉酒状态下,无意中伤害了乙C. 甲因精神错乱,无意识地伤害了乙D. 甲在执行公务时,按照规定对乙进行了处罚4. 以下哪种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倒,导致乙摔伤B.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下悬崖,导致乙死亡C.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到墙边,乙自己撞墙受伤D. 甲在与乙争执中,故意将乙推到墙边,乙自己撞墙死亡5. 甲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满释放后,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甲的行为属于:A. 累犯B. 再犯C. 惯犯D. 犯罪未遂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2.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他人财物3. 以下哪些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A.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对乙进行了反击B.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他人安全,对乙进行了反击C.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乙进行了反击D. 甲在遭受乙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乙进行了反击三、案例分析题1. 甲因不满乙的批评,公开侮辱乙,导致乙精神受到极大伤害。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练习题(2)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练习题(2)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练习题(2)1.下列关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要求与赵发生关系遭受拒绝,于是拔刀威胁,遇赵不从即用刀刺杀。

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以为得逞,积极逼近赵。

赵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

赵某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B.妇女乙为饿死自己刚出生的婴儿,而故意连续两天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

该婴儿啼哭不止,邻居李某见此情景,将乙打翻在地,致其死亡,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行使无限防卫权,应当负刑事责任C.丙绑架丁(8岁),偶然从现场经过的张三为救丁,从砖头砸死了丙,救出丁,张三不是不法侵害的受害人,不能行使无过当防卫权D.在列车上同座的李四发现王五特别有钱,就在其喝的茶水中投放安眠药,王五5分钟后沉沉睡去,李四伸手去翻王五的手提包。

目睹整个过程的周某终于忍无可忍,将李四推倒地,致其脑溢血死亡,周某的行为并未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2.下列与犯罪故意、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甲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家现在存放的就是张三盗窃犯罪所得,但在知道真相后仍然对这些财物加以隐藏的,可以构成窝藏赃物罪B.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100万元。

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该贷款中的90万元用于贩卖毒品,乙构成贷款诈骗罪和贩卖毒品罪,应当数罪并罚C.丙发现李四掌管大量公款,即和其策划挪用一定款项赌博,李四欣然应允,就“借用”公款50万元给丙,丙属于单纯使用公款,不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D.丁(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许某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许某时,丁接受了王五提供的财物,并告知许。

由于丁不是特殊主体,不构成受贿罪3.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欲杀害其仇人张三,某日8时对其所喝牛奶下毒,1小时后毒性必定发作,张三一定会死。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题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题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题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题为什么要考司法考试呢?每个人的指志向不同,能力也不同!下面是店铺收集的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题,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下列选项中,防卫人实施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防卫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有A.不法侵害人利用麻醉的方法抢劫被害人的财物B.不法侵害人使用威胁的方法强迫妇女卖淫C.不法侵害人使用采用暴力的手段****妇女D.不法侵害人采用暴力手段杀人参考答案:CD2、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能是下列哪些情况?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参考答案:BCD3、甲女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立即拨打电话报警。

派出所派张三、李四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

恰逢甲女之夫乙男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

便拿起一根木棍藏在门后,待张、李二人进门,举棍便打。

在张三遭到棍击后,李四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乙重伤。

李四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李四和乙均属于假想防卫B.李四和乙均属意外事件,因此,不构成犯罪C.乙构成犯罪,但李四某不构成犯罪D.李四构成犯罪,但乙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AB4、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关于刑法对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A.对于正在进行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没有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能称为正当防卫B."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表述,不仅说明其前面列举的抢劫、****、绑架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而且说明只要列举之外的暴力犯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也应适用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C.由于特殊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这种犯罪一旦着手实行便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应当允许防卫时间适当提前,即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处于预备阶段时,也应允许进行特殊正当防卫D.由于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时可以杀死不法侵害人,所以,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结束后,当场杀死不法侵害人的,也属于特殊正当防卫参考答案:ACD5、甲某见自己的弟弟遭3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反而遭流氓进攻,被迫自己还击。

2019赛季刑法基础导学练习题第二期

2019赛季刑法基础导学练习题第二期

厚大法考2019赛季刑法基础导学练习题及疑难总结第二期一、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写至指定框格内,否则不予计分。

(本部分含1—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警察持逮捕证逮捕嫌疑人,就可以认定行为人认识到了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B.只要行为人认识到火势会蔓延到其他对象物,就能肯定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C.行为人不明知侮辱罪中“侮辱”的含义,却认识到自己实施的是“使他人很难堪”的行为时,也能认定行为人具有侮辱的故意D.丢失枪支不报罪中要求“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并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行为人即使对“造成严重后果”没有认识的可能性也应当成立丢失枪支不报罪2.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A.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学生跳楼自杀B.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损C.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毙D.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3.甲、乙共同对丙实施严重伤害行为时,甲误打中乙致乙重伤,丙乘机逃走。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属打击错误,按照具体符合说,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B.甲的行为属对象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C.甲误打中乙属偶然防卫,但对丙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D.不管甲是打击错误、对象错误还是偶然防卫,乙都不可能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4.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

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题号1——56——10答案题号11——15答案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

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练习题二一、判断题1、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3、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对国家或公民犯罪,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刘毛毛过14周岁生日那天,和朋友喝过酒后去舞厅,在晚上九点时和另一人发生争吵,拿起刀把对方捅死,刘毛毛应负刑事责任。

()5、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死缓不是死刑,而是介于无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刑种()7、张三1980年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11年,2010年又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因距上次释放时间超过5年,张三不是累犯。

()8、李四犯故意伤害罪判处15年,犯诈骗罪判处9年,犯盗窃罪判处3年,有人说总和刑期超过20年应判无期徒刑()9、王五因犯罪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后因重大立功表现减刑,服刑5年即被释放。

()10、赵六制售假电蚊拍,生产3000把,每把20元,卖出2000把时事发,赵六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嫌疑人张某采用爬窗入室的方法潜入一居民住宅,窃得人民币500元后,见女青年宋某某单身睡在床上,顿生强奸的念头,即对宋采用卡脖子、按肩膀等暴力手段欲对宋实施奸淫。

由于宋极力反抗,一时未能得逞。

宋为不被奸淫,即向张哀求,并提出让其摸摸的“建议”。

张自感宋极力反抗,无法强奸成功,即侧身睡在宋的身旁,对宋进行猥亵后离开。

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哪种形态?()A、犯罪的预备B、犯罪的未遂C、犯罪的中止D、犯罪的既遂2、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杀人罪,对甲应如何处理?()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3、我国刑法第13条“但是”,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4、张某(男,1989年1月1日出生)与李某(女,1989年10月5日出生)系同学,二人从2001年7月起开始谈恋爱。

2003年7至8月间,张某与李某先后在李某家3次发生性关系。

对张某的行为,处理正确的是:()A、构成奸淫幼女罪B、构成强奸罪C、不构成犯罪D、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由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免于刑事处罚5、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6、某甲在12岁时抢劫价值3000元的物品,15周岁时盗窃价值5000元的物品,在16周岁时抢劫价值6000元的物品。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数额是多少?()A、抢劫罪,9000元;盗窃罪5000元B、抢劫罪,6000元C、抢劫罪,6000元;盗窃罪5000元D、抢劫罪,3000元;盗窃罪5000元7、某甲15周岁将邻居4岁小孩绑架到家中,向小孩父亲索要4万元,后因怕小孩认出自己而将小孩杀死。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不构成犯罪B、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C、构成故意杀人罪D、构成绑架罪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周岁的某甲抢劫了爆炸物,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某甲不负刑事责任B、15周岁的某乙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将该幼女强奸,某乙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组织者,不属于特殊主体身份D、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部门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9、某甲某日因朋友过生日,而喝得酩酊大醉。

某甲在丧失意识的情况下,用刀杀死了前来服务的饭店服务员。

某甲的行为是:( )A、某甲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实施杀人行为,不构成犯罪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某甲酗酒后杀人,应当从重处罚D、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10、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倒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11、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突然手持匕首追杀乙。

甲将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顺手拾起地上的一块砖头扔向甲,致甲重伤。

乙的行为是:()A、紧急避嫌B、故意伤害C、正当防卫D、防卫过当12、某农村少妇只身居家,深夜12时一男子闯入其家,以暴力相威胁欲行奸,少妇口头答应,男子正做准备,她从炕头上抓起—把剪刀,反身猛刺男子胸腹部两下,致男子死亡。

少妇捅死男子的行为属于:()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故意杀人D、故意伤害致死13、张某想杀周某,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是空枪,叫李某向周某瞄准恐吓周某,结果周某中弹身亡。

张某与李某( )。

A、构成共同犯罪B、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C、不属于共同犯罪D、只有张某构成犯罪。

14、甲乙二人通谋共同盗窃,乙在门外望风,甲入室行窃,甲行窃时不慎碰倒水杯,将独自在卧室熟睡的女工人某丙惊醒,甲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

应对甲、乙二人的行为如何定性? ( )A、构成共同犯罪,均应以盗窃罪和强奸罪并罚B、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C、甲构成强奸罪;乙不构成犯罪D、甲构成盗窃罪、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15、某甲因犯盗窃罪情节轻微,被免于刑罚。

一年后,某甲又犯煽动分裂国家罪,应被判五年有期徒刑。

下列那项说法是正确的? ( )A、普通累犯B、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累犯C、不构成累犯D、属于刑满释放后又犯罪16、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A、追诉期延长一倍B、追诉期延长二倍C、追诉期延长三倍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17、对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后,如认为必须追诉的,须经( )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公安部D、最高人民法院18、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张某抢劫,因李某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末立案。

关于本案追诉时效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对张某的追诉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B、对张某的追诉受追诉时效的限制C、对张某的追诉适用时效中断的规定D、不应再追诉19、某人于1998年5月3日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2005年7月3日该人又犯乙罪。

那么,甲罪的追诉期限的结束时间是?( )A、2020年7月2日B、2005年7月3日C、2013年5月2日D、2020年5月2日20、张某为了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

张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万元,自己也被火烧伤,对张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放火罪B、危害公共安全罪C、失火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21、张某与孙某有仇。

张某为了报复孙某,就在孙某与其邻居(3户)公用厨房里装上了炸药和雷管,引起爆炸着火,炸毁财产价值3万余元,并将孙某炸成重伤。

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A、故意伤害罪B、爆炸罪C、故意杀人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22、某食品厂工人甲为了报复领导,在生产的面包上偷撒毒药,造成多人食物中毒,损失40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 )A、破坏生产经营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投放危险物质罪D、报复陷复罪。

23、郭某在公共汽车上偷得某军人的一个手提包,内装有人民币8000元及手枪1支、子弹17发。

郭某将枪藏于家中。

郭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B、盗窃枪支罪、弹药罪C、盗窃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D、盗窃罪和盗窃枪支、弹药罪24、王某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摩托车,因技术不佳,将陈某撞伤,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交通肇事罪25、某甲与某乙发生争吵,某甲将某乙勒昏。

某甲以为某乙已死亡,就将某乙藏在附近的水沟里,离开现场。

后经鉴定,某乙是溺水死亡。

某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伤害罪D、意外事件26、因家庭纠纷,甲乙夫妻两人约好一起死,服毒时丈夫甲假喝农药,浑然不知的妻子却将农药喝光。

丈夫将昏迷的妻子推到山沟里后逃回家中,导致妻子因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事后查明,乙的死亡时间是在甲逃离现场之后。

在公安机关调查时,甲说是乙自杀身亡。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过失致人死亡D、伪证罪27、某甲与某乙二人携带炸药到一深山炸野生动物。

某甲在放置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某乙炸死,某甲的行为构成:( )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爆炸罪C、非法狩猎罪D、意外事件28、宋某欠肖某现金3万元,肖某多次向宋某索要,但宋某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还。

肖某遂与他人将宋某骗出非法拘禁,使用暴力方法逼其还债。

致使宋某左眼伤残,丧失视力,经法医鉴定为重伤。

肖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非法拘禁罪B、故意伤害罪C、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D、绑架罪。

29、张某欠周某赌债5000元,一天,周某将张某绑架至宾馆内,然后打电话让张某的父亲带8万元来,才能放人。

周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D、敲诈勒索罪30、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了乙。

在获取赎金后,为防罪迹败露,便杀害乙以灭口。

甲的行为:( )A、构成绑架一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C、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D、构成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三罪31、某甲将10岁儿童拐骗离家出走,并欲将乙带到外地卖掉,途中甲被抓获而乙得救。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拐骗儿童罪B、拐卖人口罪C、拐骗儿童罪和拐卖人口罪D、拐卖儿童罪32、某甲捏造某乙受贿4000元的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的名誉受到很大损害。

某甲的行为属于:( )A、诬告陷害罪B、诽谤罪C、侮辱罪D、伪证罪33、高某很想将刘某的手机据为已有。

一天,高某趁刘某喝酒之机将刘某灌醉,然后在送刘某回家的途中将刘某的手机拿走。

高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夺罪C、诈骗罪D、抢劫罪34、乙某持甲某的借条要甲某还钱,甲某不仅不还钱,反而指使丙某将乙某强行拘留在一空房子里,并对其进行殴打,直到乙某交出借条。

甲在撕毁借条后才将乙释放。

本案处理正确的是( )A、甲某构成绑架罪B、甲某构成非法拘禁罪C、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D、甲某构成抢劫罪35、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某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