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24级“高中”10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姜还是老的老”“我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上次”……这类毫无意义却又挑不出毛病的语句,被人们戏称为“废话文学”。

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日益便捷的今天,这类对文本符号的二次改造与“语言玩梗”大行其道,不禁让人好奇,互联网语境下,“不好好讲话”的魔力究竟在哪儿?最初的“废话文学”,内含着人们戏谑、反讽与抵抗意味的阴阳怪气。

过去“路遥车马慢”,信息承载量与传播速度都很低,寄信隔着万水千山,发短信要字斟句酌,人们恨不得一句话把所有事情讲完。

互联网时代,看完某篇形式主义言辞空洞的文章,围观一个长达几分钟但内涵不超过两句话的无效视频,大家惊觉,原来互联网时代,早已不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于对低信息增量内容的不满,人们开始用语言予以反击。

这一届年轻人偏爱“躺平”,消解无用信息的方式,就是用同样的“无意义”进行风险对冲。

于是,“废话”式名言警句被改造出来,并活学活用于各类语境。

“废话文学”的生产十分简便,把单位从分钟变成秒、用同义词西红柿替换番茄……实在不行,还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把说过的句子再说一遍,“你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废话,另一句也是废话”。

由此一来,“不好好说话”便演变成某种社交策略,“废话文学”在本身语义之外,逐渐衍生出各场景独有的意义和情绪表达。

面对朋友空洞的长篇大论,一句“除了内容,你说得都挺好”,就能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出某种不满,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对方也不至于下不来台。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级高一语文学业质量诊断(一)(答案在最后)一、基础知识(共1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讷讷.()撂.下()忸怩..()()怂恿..()()【答案】①.nè②.liào③.niǔ④.ní⑤.sǒng⑥.yǒng【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形声字思维误导:“讷”不能读作“nà”,“忸”不能读作“chǒu”。

声调注意:“怩”为二声,“怂”为三声。

2.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xīhuáng zhěcù()利张()皱()局()【答案】①.犀②.皇③.褶④.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第一空“xī利”的“xī”应写作“犀”。

词义:形容物体坚固锐利得如同犀牛角,后引申为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刻锋利。

第二空“张huáng”的“huáng”应写作“皇”。

词义:惊慌;慌张。

第三空“皱zhě”的“zhě”应写作“褶”。

词义:衣服布料等因受褶压而形成的皱纹。

第四空“局cù”的“cù”应写作“促”。

词义:形容空间的狭窄,时间的短促或者是拘谨、拘束、不自然的状态。

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批判性思维将是人类不会允许人工智能超越自身的关键智能之一。

作为人类高阶思维的一部分,批判性思维是多层次的较为复杂的一种思维。

它在一阶思维的基础之上增加至少一层思考,并通过对低阶思维的分析、评价和重建,将思维提升到意识反思的水平之上。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理论上也可以获得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提高这种思维能力,()人工智能机器人必须无条件服从人类,这一原则本身就要求智能机器人不能具有真正独立自主的怀疑和批判能力。

(),人类不应也不会允许智能机器人获得这种思维能力。

未来在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时,人类还得亲力亲为。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宝鸡中学2024级高一第一学期阶段考试(一)试题语文本试卷共四大题,19小题;考试时长120分钟,卷面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拾“文字之美”,他们从浅阅读、快餐式阅读中回归,严肃、经典的文学名著和人文专著重新走红,成为“心头好”。

与此同时,年轻人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变化,书籍的数字化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他们打开了“阅读社交”这扇崭新的大门,引领了一股在阅读中分享、在分享中阅读的风潮。

这股风潮不仅让年轻人更愿意抽时间读书,也使阅读变得更加富有乐趣。

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读书感悟,与同龄人在社交媒体上互动……这些行动表明了当代青年对阅读的需求。

社交化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形式的变化,也赋予了阅读新的角色与功能。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社交化阅读提供了技术平台,作为“数字原住民”,年轻人特别容易接受和适应这种阅读方式。

与此同时,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将阅读与社交结合到一起,也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

事实上,阅读不只是读者从书本中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读者发挥自身主体性,得出感悟与结论的过程。

对于这些感悟,倘若有交流的渠道,大多数读者都不想敝帚自珍。

事实上,“阅读社交”并非全然是一个新现象,只不过在过去往往要依赖读书会等线下活动。

今天,通过网络与人交流何其便利,社交化阅读的风潮再度兴起,并不令人意外。

社交化阅读以人为核心,倡导共同创造和多向互动,从而最大化地实现阅读价值。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唐山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人:高一语文组审核人: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XX分。

考试时间XX分钟。

2.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卡上。

(1—8题,命题人李雨洋)1、下列各项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劲急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曾经D.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族:聚集处2、下列各项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闻:知道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耻:并列3、下列各项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用心躁.也躁:暴躁B.木直中.绳中:合乎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功:功劳D.金就.砺则利。

就:承受4、下列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B.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5、下列加点的“焉”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或师焉.,或不焉。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选出下列语句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君子不齿.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7、选出下列语句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A.用心一.也B.吾师.道也C.小.学而大.遗D.輮.以为轮8、选出下列语句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A.吾从而师.之B.圣人之所以为圣.C.故圣.益圣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9—14题,命题人段睿)9.下列各项中前后两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2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耻学于师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马之千里者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一致的一项是:()(2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不拘于时,学于余C.大王来何操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1.下列各项句式类型划分一致、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一食而尽粟一石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⑤生乎吾前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⑧不拘于时⑨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⑪輮以为轮⑫曰师曰弟子云者A.④⑤⑧⑪B.③⑥⑨⑫C.②④⑦⑧D.①②⑦⑨1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3.下列各项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金就砺则利輮使之然也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C.人非生而知之者其真无马邪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木直中绳14.下列各项句子中,通假字数量最多的一项是()(2分)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而绝江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同舍生皆被绮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益圣,愚益愚C.或师焉,或不焉輮使之然也玉盘珍羞直万钱D.人非生而知之者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

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

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

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往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5分)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中华文明在对外传播中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中华文明有着一贯的处世之道,有着永恒的精神气质,有着内在的生存理念。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也决定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原则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不同的文化立场深刻影响着实践主体看待文化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要更加注重展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让世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精粹,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要坚定走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一方面,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既在传播渠道方面掌握现有媒体和交流平台的传播特点,又在传播内容方面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充分运用各类传播方式,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7届十月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

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

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

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

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字本是从豊从示。

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安徽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2024—2025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工匠精神既有传承性,也有时代性。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职业道德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从价值取向上看,二者有着共通性。

“摩顶放踵利天下”“兴天下人民之大利”,这是中国古代班墨匠心文化所积极倡导的利他精神,也是“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表现。

任何职业都必须忠实地履行其社会职能,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价值。

职业道德为人们的职业活动提供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塑造着整个行业的文化和声誉。

工匠精神鼓励个体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在其行业、领域内脱颖而出。

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都是在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

从内容要求上看,二者具有互融性。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敬畏所从事的职业,就会表现出专心致志的态度与行为;“志不强者,智不达”,专心致志地做事,聪明才智才能发挥作用。

执着专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境界,一丝不苟的行为,追求卓越的品格,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所要求的“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办事公道”等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当一个人具备执着专注的态度时,就会以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要求对待工作,达到“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效果。

当一个人专注于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尽职尽责做好时,就不会因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就会体现出“办事公道”的职业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1. (4分)(2019·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年的央视春晚,以欢娱、激扬的节目来表现70年来新中国的________,焕发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豪迈情怀。

这其中,歌舞节目最为凸显。

这些节目中,满怀深情的歌唱与欢乐动感的舞蹈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后景的渲染画面也是________的元素,()。

由于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在娱乐功能之外,今年的央视春晚有着更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轴设计而获得了文化深度,因小品等节目的丰富创新而获得了娱乐维度,这形成了己亥年央视春晚两大亮点。

今年春晚已过,明年的春晚又将出发。

________、________,获得文化价值与娱乐价值的统一,将是央视春晚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选择的最佳路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天翻地覆举足轻重继往开来陈陈相因B . 日新月异不可或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C . 天翻地覆不可或缺薪尽火传推陈出新D . 日新月异举足轻重薪尽火传陈陈相因(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后景的渲染画面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B . 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因为后景的渲染画面得以增强C . 这些元素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D . 歌舞节目有了这些元素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由于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B . 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是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C . 由于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仅仅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是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D . 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仅仅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2. (2分) (2019高一下·东阳期中) 下列各句中,特殊句式类型和“予羁縻不得还”相同的一项是()A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 . 激昂大义C . 谁为哀者D . 死生,昼夜事也3. (2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 . 行李之往来D . 仆虽怯懦4. (2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太守,对郡守的尊称,为郡的最高长官,后来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B . 孝廉,即“孝顺廉正”。

原是察举考试科目。

明清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C . 茂才,西汉称“秀才”,汉代察举科目,东汉因避刘庄的讳而改称茂才。

D . 卒,大夫死的称谓。

对于死亡,古代天子称崩,诸侯称薨,大夫称卒。

5. (2分) (2019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项划线字的活用现象都不一致的是()A . ①囊括四海之意②既泣之三日③内立法度④猿猱欲度愁攀援B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②诸侯会盟而谋弱秦③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④赢粮而景从C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③砯崖转石万壑雷④礼天下之奇才D . ①吾从而师之②履至尊而制六合③此亡秦之续耳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6. (6分) (2019高一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②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④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⑤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⑥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⑦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选自《拿来主义》)(1)文中为什么要举尼采的例子?(2)文中为什么要举尼采的例子?(3)第三段划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4)第三段划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5)第六段、第七段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出下列喻体的本体。

①大宅子________②孱头________③鱼翅________④鸦片________(6)第六段、第七段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出下列喻体的本体。

①大宅子________②孱头________③鱼翅________④鸦片________(7)第七段中对待包括外国文化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是“占有,挑选”。

“挑选”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8)第七段中对待包括外国文化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是“占有,挑选”。

“挑选”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7. (12分) (2019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南方豪·路·博尔赫斯①胡安·达尔曼,是科尔多瓦街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

他的祖父是福音会的牧师,他的外祖父是被长矛刺死的作战步兵,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之间,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死亡的家世。

达尔曼省吃俭用,勉强保住南方的一个庄园,那处产业原是外祖父家族的,他经常回忆的是那些香桉树和那幢已经泛白的红色房子。

也许是琐碎的事务,也许是懒散,将他一直羁留在城市。

年复一年,他满足于以抽象的观念占有这个庄园,确信他在平原的家在等他归去。

②一天下午,达尔曼买到威尔版的《一千零一夜》,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便匆匆走上楼梯,却不想谁油漆了窗子,忘了关上,害他划破了头。

高烧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一千零一夜》里的插图在他恶梦中频频出现。

大夫把他送到厄瓜多尔街的一家疗养院拍X光片,他坚强地忍受了那些极其痛苦的治疗,但是当大夫告诉他,败血症几乎让他送命时,达尔曼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失声哭了。

过了不久,他开始好转,医生说很快就可以去庄园休养。

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

③达尔曼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

列车启动后,他取出《一千零一夜》的第一册,这部书同他不幸的遭遇密切相连,他带这部书出门就是要表明不幸已经勾销,是对被挫败的邪恶力量一次暗自得意的挑战。

明天早晨我就在庄园里醒来了,他想道,他有一身而为二人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条不紊的摆布。

④列车吃力地停住了,没有停在惯常的车站,而是停在达尔曼几乎不认识的稍前面的一个车站,周围几乎是一片荒野,站长告诉他远处的一家铺子里也许能找到一辆车。

⑤达尔曼步行前去杂货铺,太阳的余辉把深切阒静的平原映照得更辉煌。

店主说可以送他,为了消磨等车的时光,达尔曼决定在这里吃晚饭。

一张桌子旁有几个雇工又吃又喝,闹闹嚷嚷;一个非常老的男人背靠柜台蹲在地下,达尔曼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他,心想像这样的高乔人除了南方之外,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了。

⑥达尔曼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就着菜喝了几杯红葡萄酒,突然觉得脸上有什么东西擦过,是一个用面包心搓成的小球,显然是有人故意朝他扔的。

另一张桌子旁的人仿佛并没有注意他。

达尔曼有点纳闷,当它什么也没有发生,打开《一千零一夜》,似乎要掩盖现实。

几分钟后,另一个小球打中了他,这次那几个雇工笑了。

达尔曼对自己说,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他大病初愈,被几个陌生人卷进一场斗殴未免荒唐。

他决定离开,刚站起身,店主便过来,声调惊慌地央求他:⑦“达尔曼先生,那些小伙子醉了,别理他们。

”⑧达尔曼觉得这些排解的话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

起初,雇工的寻衅只针对一个陌生人,也可以说谁也不是;现在却针对他,针对他的姓氏,闹得无人不知。

⑨那个长相粗鲁的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满口脏话,掏出长匕首胁迫达尔曼同他打斗。

店主声音颤抖反对说,达尔曼没有武器。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事。

⑩蹲在角落里出神的那个老高乔人,朝他扔出一把亮晃晃的匕首,正好落在他脚下。

仿佛南方的风气决定达尔曼应当接受挑战。

达尔曼弯腰捡起匕首,这一几乎出于本能的举动使他有进无退,非打斗不可。

然而,这件武器在他手里非但起不了防护作用,反而给人杀死他的理由。

像所有的男人一样,他生平也玩过刀子,但他只知道刺杀时刀刃应该冲里面,刀子应该从下往上挑。

疗养院里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落到我头上,他想道。

⑪“咱们到外面去。

”对方说。

⑫他们出了店门,如果说达尔曼没有希望,他至少也没有恐惧。

他跨过门槛时心想,在疗养院的第一晚,当他们把注射针头扎进他胳臂时,如果他能在旷野上持刀拼杀,死于械斗,对他倒是解脱,是幸福,是欢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