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成本核算

合集下载

浅谈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绩效核算

浅谈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绩效核算

浅谈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绩效核算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绩效核算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对医院经营管理和科室绩效评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室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对科室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计算出科室的运营成本,科室绩效核算则是通过对科室工作绩效指标的评定,评估出科室的工作质量和绩效水平。

本文将从科室成本核算和科室绩效核算两个方面进行浅谈,探讨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来谈谈科室成本核算。

科室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对科室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计算出科室的运营成本。

科室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医院管理者了解科室的资源使用情况,找出成本支出的高低点,为科室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科室成本核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科室的经营成本构成及其变动情况,从而及时调整科室经营策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科室经济效益。

在科室成本核算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资成本、设备折旧成本、房屋租赁成本、水电费用、管理费用等。

这些成本项目是科室正常运营所必需的支出,科室管理者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才能确保科室的经济效益。

在科室绩效核算中,需要考虑的绩效指标包括:诊疗量、收入情况、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医疗安全等。

这些绩效指标是科室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标志,科室管理者需要关注这些指标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科室工作中需要改进的方面,加强科室的绩效管理。

在实际的医院管理中,科室成本核算和科室绩效核算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科室成本核算为科室绩效核算提供了成本支出的依据,为绩效评价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支持。

科室绩效核算则为科室成本核算提供了经营管理的目标和指向,为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向。

科室成本核算和科室绩效核算也需要与医院整体的经营管理相结合,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医院整体经营管理的提高。

医院管理者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全面分析和评估医院各科室的经营状况,为医院整体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和方向。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理论介绍创新讲解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理论介绍创新讲解

成本核算流程:
一、确定核算科室, 划分最小核算单元。
四类: 临床服务类科室 医疗技术类科室 医疗辅助类科室 行政后勤类科室
核算科室
核算单元 临床服务类 医疗技术类 医疗辅助类 行政后勤类
科室
大肠癌科(门诊、病区)、神经外科( 门诊、病区)、介入科(门诊、住院) 等。
胃镜室、放射科、超声影像科、检验科 、病理科、麻醉手术科、药剂科等。
200801
PET/CT检查室
202104
瓦里安加速器治疗室
200802
药物合成室
202105
物理室
2009
放射科
202106
模具制作室
200901
CT室
2022
微创介入医学科(医技)
200902
普通放射室
202201
高频热疗室
200903
乳腺钼钯室
202202
DSA室
200904
磁共振室
2023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中心(医技)
科室名称
2001
检验科
2019
神经外科(医技)
200101
临检室
201901
脑电图
200102
生化室
201902
多功能治疗室
200103
免疫室
2020
妇科(医技)
200104
细菌室
202001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室
200105
门急诊化验室
202002
病原体DNA检测室
2002
超声影像科
202003
阴道镜检查室
4 管理类科室
科室名称
党办
院办
院办公室

医院科室究竟如何核算成本

医院科室究竟如何核算成本

医院科室究竟如何核算成本一、科室成本分类医院开展科室核算时,应当将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到科室单元。

通过“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据此计算确定各科室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二、科室直接成本核算科室直接成本分为直接计入成本与计算计入成本。

(一)直接计入成本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能够直接计入科室单元的费用。

包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以及其他运行费用中可以直接计入的费用。

1.人员经费按核算科室对全院人员进行定位,将员工发生的各项人员经费直接计入该核算科室的成本。

人员经费均按支出明细项目、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采集到人员角色。

其中,工资津贴、绩效工资按计提发放项目采集到个人;社会保障缴费按养老、医疗保险等项目采集到个人;住房公积金按实际发生数采集到个人。

对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服务于多个核算单元的多重角色人员,应根据其工作量情况将其人员经费分摊到相应的核算单元。

2.药品费按药品进价计入核算科室的药品成本。

以“临床开单,药房发药”信息为基础,分别按计价收费与非计价收费、西药、中成药与中草药、门诊用药与住院用药、医保病人与非医保病人等因素对药品进行分类核算,优先选择个别计价法采集各会计期间单品种药品的采购成本。

3.卫生材料费按各核算科室消耗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其成本;领用而未消耗的材料,视同库存管理,不计入成本。

其中,对成本影响较大的低值易耗品可分期计入成本。

医院应根据重要性原则,建立二级库房卫生材料管理制度(科室二级库房),分别按计价收费与非计价收费、可计与不可计量、高值与低值、植入人体与非植入人体、门诊与住院、一次性使用与可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卫生材料进行分类核算,优先选择个别计价法,按单品种卫生材料采购成本和二级库房实际用量归集各科室的卫生材料成本。

4.固定资产折旧按会计核算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背景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走进了医院,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益。

然而,在医院的管理中,科室成本核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对医院科室的实际支出进行记录和核算,以此来监控科室经济运营情况和管理成本。

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优化医院科室的成本核算工作而制定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过程1.确定科室成本核算的范围和标准科室成本核算的场景很多,包括医疗设备、耗材、人员工资等多个方面,难免会出现纷繁复杂的数据,如果不规定范围和标准,将会使科室成本核算变得混乱和复杂。

因此,在制定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时应首先明确科室成本核算的范围和标准,以便更好的完成工作。

2.制定成本核算流程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应该包括科室成本核算工作流程的制定。

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应该清晰明了,包括科室成本核算数据的搜集、核算、分析和报告等环节。

同时,还应该注明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

3.明确科室成本核算的责权利科室成本核算涉及到众多工作人员,如果各个岗位之间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将会出现困惑和冲突。

为了保证科室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应该在制度中明确规定,以便各方能够清楚了解各自所负责的任务和职责。

4.建立成本核算数据库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而这些数据要想很好地管理和利用,必须采用信息化的手段。

建立成本核算数据库不仅可以规范和优化成本核算工作,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5.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考核和激励机制是激励和鼓舞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时,还应该建立科学严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以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高效运行。

实施过程制定了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之后,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科室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实施。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培训在制度实施之前,我们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制度中规定的各项内容和流程。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医院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工作,才能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成本核算按照对象不同可以划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医院总成本;医院总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两部分组成;第二层次是科室成本;根据服务功能,医院科室可以分为五大类:行政后勤、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和药品经营科室;第三层次是服务单元成本,根据需要测算的单位成本,如项目、诊次、床日;第四层次是单病种成本;接下来以科室成本核算为例,详细介绍科室成本核算的思路;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流程图。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的成本核算工作。

第三条科室成本核算应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实行全面、真实、准确、及时的成本核算。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设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院科室成本核算工作。

第五条成本核算领导小组下设成本核算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科室成本核算工作。

第六条成本核算办公室职责:(一)制定科室成本核算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二)建立健全科室成本核算制度,规范成本核算流程;(三)收集、整理和审核科室成本核算相关数据;(四)对科室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五)负责科室成本核算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第三章成本核算内容与方法第七条科室成本核算内容包括:(一)人员费用: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及五险一金等;(二)药品费:包括西药、中草药、中成药等;(三)卫生材料费:包括血费、氧气费、放射材料费、化验材料费、手术类器械、介入器械及其他卫生材料等;(四)固定资产折旧费:包括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房屋等;(五)无形资产摊销费:包括购置软件、信息化建设成本等;(六)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七)其他费用。

第八条科室成本核算方法:(一)采用全成本核算方法,将医疗服务过程中各项耗费按照一定的分摊方式逐级分摊至各临床科室;(二)根据实际消耗情况,制定消耗定额,加强定员定额管理;(三)建立健全科室成本核算原始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第四章成本核算流程第九条科室成本核算流程:(一)科室根据成本核算内容,收集、整理和审核相关数据;(二)成本核算办公室对科室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三)成本核算办公室对科室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四)科室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制定成本控制措施,降低成本。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条成本核算办公室对科室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医院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

医院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

医院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什么是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医院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是指在医院中,对科室进行运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预算编制、费用核算、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内容。

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医院科室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提高科室的绩效和效益,改善医院的财务状况。

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内容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础。

预算编制需要根据科室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预算的制定。

预算编制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

其中,支出预算包括人员经费、设备维护、材料费用等支出内容。

2.费用核算费用核算是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的核心。

通过对科室支出的费用进行核算,可以帮助科室及时了解费用的使用情况,对不必要的支出进行调整和优化。

费用核算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设备维护费用、材料费用、水电费用、办公费用等科目。

3.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的目的之一。

通过对科室运营成本进行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的分析、成本的控制、成本的降低和成本的优化等方面。

4.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科室的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了解科室的运营情况,对科室的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

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工作量的评价、效益的评价、人员质量的评价和客户满意度的评价等方面。

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实施的意义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意义:1.优化科室管理: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帮助科室对费用进行管理和运营,有利于科室管理的优化和提高。

2.降低成本:通过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发现费用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从而降低科室的成本,提高效益。

3.提高医院绩效: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帮助医院进行管理和调整,从而提高医院的绩效和效益。

4.促进医疗改革: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适应了医疗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医疗改革的深入实施。

结论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科室运营成本核算制度也逐渐受到重视。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具体方法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具体方法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具体方法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管理人员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科室成本的核算和管理。

科室成本核算管理是确保医院能够高效运作并保持良好财务状况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查找准确的数据来源要进行科室成本核算管理,首先需要查找准确的数据来源。

医院的财务部门通常会有相关的数据,如每个科室的工资、耗材费、设备费用等。

这些数据应该是可靠、准确的,以确保核算的精确性和可信度。

二、确定核算的科目在科室成本核算管理中,需要确定核算的具体科目。

一般来说,科室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外包服务费用等。

根据科室的特点和需求,可以自行调整和增加相应的科目。

三、建立科室成本核算模型建立科室成本核算模型是对科室成本进行系统管理和分析的基础。

通过建立模型,可以以数据为支撑,全面了解科室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科室成本核算模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力成本:包括工资、绩效奖金、社会保险等,可以按人员类别和岗位进行分类核算。

为了更好地控制人力成本,可以设立相应的薪酬福利政策,如提供绩效考核机制、开展员工培训等。

2. 材料成本:包括药品、耗材等直接和间接使用的物资费用。

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谈判,寻求合理的采购价格和供货周期;同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系统,以防止过量库存和过期物资的浪费。

3. 设备成本:包括设备折旧、维修保养费等。

通过对设备的完善管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费用。

4. 外包服务费用:医院的某些工作可能需要外包给专业团队进行,如清洁服务、餐饮服务等。

对于这些外包服务,可以进行合理的费用核算,并定期评估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四、制定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策略在科室成本核算管理中,制定有效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科室成本:1. 设定科室成本控制目标:医院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科室成本的控制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医院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工作,才能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本核算按照对象不同可以划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医院总成本。

医院总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两部分组成;第二层次是科室成本。

根据服务功能,医院科室可以分为五大类:行政后勤、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和药品经营科室;第三层次是服务单元成本,根据需要测算的单位成本,如项目、诊次、床日;第四层次是单病种成本。

接下来以科室成本核算为例,详细介绍科室成本核算的思路。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