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轴承温度标准
电机温度检测技术经验

➢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 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技术研究
6
确定电动机的绝缘水平
➢电机的绝缘等级与电机的使用温度有关。 在使用温度确定后,往往会使用至少同级或 较高的绝缘材料,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比如,常用的B级电机,其内部的绝缘材料 往往是F级的,而铜线可能使用H级甚至更 高的,来提高其质量。
➢无剧烈震动和冲击的场所
➢周围无足以破坏绝缘和金属的腐蚀性 气体及蒸汽的环境
技术研究
9
理论依据
在电机轴承运作的时候,其温度标 准是什么呢? 一般电机操作规程规定, 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滑动轴 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并且温升不超 过55摄氏度(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 时的环境温度)。上面给出的是电机本 体的温度,不是轴承的温度。
一般PLC为四线,每端出两颗线,两颗接PLC输出恒流源,PLC通 过另两颗测量PT100上的电压,也是为了抵消导线电阻,四线精确 度最高,三线也可以,两线最低,具体用法要考虑精度要求和成本
技术研究
17
PT100温度传感器采用三线式接 法的原因:
PT100温度传感器0℃时电阻值为100Ω,电阻变化 率为0.3851Ω/℃。由于其电阻值小,灵敏度高,所 以引线的阻值不能忽略不计,采用三线式接法可消 除引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原理如下:
技术研究
4
➢ 智能温度传感器 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
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目前,国际 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 智能温度 传感器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 微控制器(MCU),并且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即 智能化取决于软件的开发水平。 智能温度传感器发展 的新趋势 (1)提高测温精度和分辨力 智能温度传感 器,采用的是8位A/D转换器,其测温精度较低,分辨力 只能达到1℃。目前国外已相继推出多种高速度、高分辨 力的智能温度传感器,所用的是9~12位A/D转换器,分 辨力一般可达0.5~0.0625℃。 (2)增加测试功能 温 度传感器的测试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另外,智能温度传 感器正从单通道想多通道的方向发展,这为研制和开发 多路温度测控系统创造了良好条件。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电机轴承温度是指电机工作时轴承所达到的温度。
轴承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电机轴承温度的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电机轴承温度标准的重要性、影响因素、标准数值以及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机轴承温度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机作为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动力设备,其轴承温度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电机的正常运转。
如果轴承温度过高,不仅会导致电机的绝缘材料老化,还会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合理的电机轴承温度标准,对于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影响电机轴承温度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电机轴承的润滑情况会直接影响轴承的摩擦热和磨损热,从而影响轴承的温升情况。
其次,电机的工作负荷大小也是影响轴承温度的重要因素,工作负荷越大,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就越大。
此外,环境温度、电机的转速、轴承的材质和结构等因素都会对轴承温度产生影响。
针对电机轴承温度的标准数值,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有相应的规定。
一般来说,电机轴承温度的标准数值应该在轴承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不能超出其承受的温度极限。
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电机,其轴承温度标准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
监测电机轴承温度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接触式温度计、热敏电阻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对电机轴承温度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电机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电机轴承温度标准对于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轴承的润滑情况、工作负荷、环境温度等因素,合理制定电机轴承温度标准,并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电机轴承温度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离心泵电机温度轴承温度

离心泵电机温度轴承温度摘要:一、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的重要性1.设备运行状态的反映2.影响设备寿命和安全3.有助于及时发现故障和维护二、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的测量方法1.电机温度测量2.轴承温度测量三、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的标准范围1.电机温度标准范围2.轴承温度标准范围四、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异常的处理方法1.电机温度异常处理2.轴承温度异常处理五、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维护的建议1.定期检查和维护2.监测运行数据3.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正文: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影响设备的寿命和安全。
因此,对于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的测量和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的测量方法。
对于电机温度,通常可以通过红外线测温仪、热电偶和电阻温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而对于轴承温度,一般可以通过接触式温度计进行测量,同时需要注意测量位置的正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的标准范围。
通常情况下,电机温度应保持在正常运行温度的±5℃以内,轴承温度应保持在正常运行温度的±10℃以内。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意味着设备存在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当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出现异常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电机温度过高,可以检查电机负载、通风情况、润滑油质量和泵的运行状态等,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
而对于轴承温度过高,则需要检查轴承润滑情况、泵轴与轴承的配合情况以及泵的运行状态等,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
为了保证离心泵电机温度和轴承温度的稳定,我们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监测运行数据,并根据需要对设备进行调整。
同时,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煤矿机电设备 温度标准

煤矿机电设备温度标准煤矿机电设备的温度标准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控制设备的温度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是关于煤矿机电设备温度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矿用电机温升标准煤矿机电设备中,电机是常见的设备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矿用电机的温升标准为B级、F级和H级。
其中,B级电机的温升应不超过75K,F级电机的温升应不超过80K,H级电机的温升应不超过95K。
温升超过标准值可能会导致电机内部绝缘材料老化、变形等问题,进而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
2. 输送机滚筒轴承温度标准输送机是煤矿工业中常用的运输设备,滚筒是输送机的关键部件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输送机滚筒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70℃。
超过该标准值可能引起轴承过热、润滑不良等问题,影响输送机的正常运行。
3. 液压系统工作油温标准煤矿机电设备中使用的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油温是一个重要指标。
国家标准规定,液压系统的工作油温在常温下不超过70℃。
控制液压系统油温的升高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油液老化和密封件老化。
4. 输送机电缆温度标准输送机电缆是输送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输送机电缆的表面温度在常温下不得超过70℃,温度升高不得超过30℃。
这是为了防止电缆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绝缘老化、导体断裂等问题,从而影响输送机正常运行。
总结:煤矿机电设备的温度标准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合理控制温度可以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本文从矿用电机温升标准、输送机滚筒轴承温度标准、液压系统工作油温标准以及输送机电缆温度标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只有按照相关的温度标准操作,才能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机温度标准

电机外壳温度的标准
一、防爆场合交流电机:
如果是带动高速油泵,如2极电机电机,因为电机在危险易爆的场合,所以我们点检必须专人点检半小时一次。
电机表面温度,最高85--90度,因为是高速电机,所以夏天温度一般控制在80度以下,超过必须停机。
电机侧面轴承温度,夏天最高80度,而且在于你轴承内油脂的种类,如果是二硫化钼锂基脂,温度可以最高85度左右,如果是二硫化钼钙基脂,温度最高75度左右。
因为高温易使二硫化钼脂化成液态,极度危险!轴承内缺油10分钟之内会酿成大事故!
二、非防爆场合交流电机
4极、6极电机,因为电机转速低,所以轴承只要勤加油,温度保持70度,轴承温度超过80度(如果是4极以上电机的话),肯定缺油了!
测量工具:红外线手持式测温仪。
测量部位:电机表面(吊环附近温度最高)。
电机轴承(侧面轴承盖表面)。
三、直流电机:
因为大部分直流电机都自带冷却风机,所以温度控制在50度以内,夏天最高60-65度。
电机的运行环境温度

电机的运行环境温度1、防爆场合交流电机:如果是带动高速油泵,如2极电机2890转以上的电机,因为电机在危险易爆的场合,所以我们点检必须专人点检半小时一次,具体测量:电机表面温度,最高85--90度,不能再高了,因为是高速电机,所以夏天温度一般控制在80度以下,超过必须停机(考虑绝缘线圈的绝缘等级)。
电机侧面轴承温度,夏天最高80度,而且在于你轴承内油脂的种类,如果是二硫化钼锂基脂,温度可以最高85度左右,如果是二硫化钼钙基脂,温度最高75度左右。
因为高温易使二硫化钼脂化成液态,极度危险!轴承内缺油10分钟之内会酿成大祸!我们有血的教训!2、地面非防爆场合交流电机:4极、6极电机,因为电机转速低,所以轴承只要勤加油,温度保持70度就是可以的了,轴承温度超过80度(如果是4极以上电机的话),肯定是缺油了!测量工具:红外线手持式测温仪测量部位:电机表面(吊环附近温度最高)电机轴承(侧面轴承盖表面)3、直流电机:因为大部分直流电机都自带冷却风机,所以温度控制在50度以内,夏天最高60--65度,冷却风机作用:降温、吹走碳刷表面的摩擦粉尘。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电机绕组、轴承及其它部件,只有低于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使用,才能保证其经济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电气时代》2001年第2期刊登的《温度与温升》值得学习和深思。
笔者愿借题再探讨有关认识。
电机的发热避免不了的想到了发热程度,涉及到电机发热程度的理论认识是:温升,温升限度、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等。
因此,要认识和理解上面几个名词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注意和修正电机的发热程序。
1.温升电机温升温升限度(1)某一点的温度与参考(或基准)温度之差称温升。
也可以称某一点温度与参考温度之差。
(2)什么叫电机温升。
电机某部件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电机该部件的温升。
(3)什么叫电机的温升限度。
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称温升限度。
电机温升、轴承加油标准

电动机加油时间、标准、振动值及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参照表一、六级以上电机每3000小时加油一次,四级电机每2000-2500小时加油一次,二级电机每2000小时加油一次,高压电机每运行2500小时加油一次,加油的标准为电机轴承缝隙的2/3为佳,如电机轴承外侧小端盖下部有放油孔的加油至放油孔出油为止,加油太多会造成轴承内部散热不好,轴承发热影响轴承的动作,油会因内部压力过大而挤出,但是由于电机运行环境的不同就要根据电机的运行状况(声音、轴承温度)确定加油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时间。
2极电机转速3000转/分,实际转速2930-2980转/分。
4极电机转速1500转/分,实际转速1430-1480转/分。
6极电机转速1000转/分,实际转速960-980转/分。
以上转速电机铭牌上都已标注清楚二、电动机的振动与窜动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值窜动一般是指电动机的轴向窜动,造成窜动的主要原因是轴承游隙过大,表现出的症状是电机振动、噪音明显加大。
二、关于电动机温升问题的技术说明要点一、说到电动机的有关温升问题,首先解释一下有关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允许温升和性能参考温度等名词术语。
1、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从低到高常见的分A、E、B、F、H级。
绕组温升限值(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2、性能参考温度,是指在此最高温度下,对应绝缘级别能有效保证电机可靠运行,不置影响电机性能。
3、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极限工作温度)是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材料允许最高点的工作温度。
如果运行温度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其对应经验值关系如下表:(因内部绕组绝缘材料无法准确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实际运行中以比较可行的外壳温度值为依据测算,加红部分为实际运行过程中建议控制值)说明: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其单位为K(开尔文),K是一个变量的单位,而℃是一个常量的单位。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电机轴承温度是电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轴承温度标准对于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电机轴承温度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机轴承温度的测量方法。
通常情况下,电机轴承温度是通过测量轴承外环的温度来进行监测的。
在测量时,需要使用专门的温度计来进行准确的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电机轴承温度的标准数值范围。
一般来说,电机轴承温度的标准范围是在40℃~80℃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电机轴承的温度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不会对电机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可能会对电机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甚至损坏电机。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影响电机轴承温度的因素。
电机轴承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电机的负载大小、工作环境的温度、电机的转速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合理调整电机的运行状态,以保持轴承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电机轴承温度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电机轴承温度异常,需要及时停机检查,找出引起异常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能需要清洗轴承、更换润滑脂、调整负载大小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确保电机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定期对电机轴承温度进行监测和维护的重要性。
定期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为轴承温度异常而导致的电机损坏。
同时,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也能够有效地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
总的来说,电机轴承温度标准是保证电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轴承温度标准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电机轴承温度标准有清晰的认识,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通常是根据轴承的类型、运行条件以及应用
领域来确定的。
电机轴承的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过高的温
度可能表明轴承存在问题,可能需要维护或更换。
以下是一些
一般性的电机轴承温度标准和指导原则:
1. **常规温度范围:** 通常来说,电机轴承的正常运行温度
范围在摄氏60到70度之间。
这是一般性的指导范围,具体的
温度标准可能因制造商、轴承类型和工作条件而异。
2. **工作条件的考虑:** 温度标准会根据电机运行的工作条
件而变化。
例如,高速运转、负载变化、频繁启停等因素都可
能影响轴承的温度。
3. **轴承类型:** 不同类型的轴承具有不同的耐高温能力。
例如,深沟球轴承和滚针轴承在高温环境下可能表现得更好一些。
4. **轴承材料:** 轴承的材料也会影响其温度特性。
一些特
殊材料的轴承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更好地运行。
5. **温升:** 温升是指轴承在运行时与环境温度相比的升温。
制造商通常提供有关轴承温升的信息,以帮助用户了解其性能。
6. **监测和控制:** 对电机轴承温度的实时监测对于预防故
障和进行维护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红外测温仪或安装温度传感
器等设备来监测轴承的温度。
7. **制造商建议:** 最好的做法是根据轴承制造商的建议和规范来确定适当的温度标准。
制造商通常会提供关于轴承运行温度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总体而言,维持适当的轴承温度对于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寿命至关重要。
在设备运行期间,定期监测轴承温度并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是确保电机可靠性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