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母题)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母题)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母题)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母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无论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都越来越注重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物类题型的解答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现在结合实例对这类题型的规范答题技巧作一探究归纳。

一、人物形象概括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1、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3、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4、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提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从答题规范的角度来讲,这两种提问形式的答题格式是有区别的。

对于第一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即用一个长单句的形式表述该形象的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思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条分点作具体的分析,即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某某是一个个性特征(A、B、C……)+身份地位特征的形象。

①分析个性特征A;②分析个性特征B;③分析个性特征C…….答题示例:【2012年湖北省七市(州)(孝感、宜昌、黄冈、荆州、襄阳、十堰、恩施)高三四月联考现代文阅读《貂皮大衣》第17题】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最终被奢华所累的资产阶级女性的形象。

①她不满足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觉得幸福快乐;②最后又为奢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千方百计想摆脱却不得。

对于第二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注意这个“特点(特征)”可能涵盖的内容,如肖像特征、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品质特征、精神特征、思想特征等。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

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

(结合人物、主题答)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小说考试的命题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情节”题型:简明概括故事情节,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析人物”题型: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客观公平地评价人物。

3.“看环境”题型: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分析作品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并指出某个物品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5.“讲方法”题型: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及其塑造形象的作用,分析特有的表达方式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鉴赏画线句子,以及分析人物语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及其社会意义,检查文章前后是否有矛盾。

考点一:小说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可以从修辞角度、写景角度、多种感官描绘、表现手法、选取代表性事物等方面进行。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关于环境的题目,例如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或者分析一些特殊环境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例子1:对于小说《乌米》中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衬托和分层写景的手法,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了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例子2:在小说《二十年以后》中,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则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例子3:在小说《墙》中,墙被拆后,两家合为一院,春意融融,会餐洽洽,这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表达和谐、团结的主题。

②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情节的发展过程;③在概括情节的同时,要注意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影响,尽可能多地揭示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产生波澜;2)折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3)深化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睢海英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举行描写的详细办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对这种题型,普通可从四个方面揣摩:⑴从故事情节的进展变化中掌握人物性格;⑵从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中熟悉人物性格;⑶从描写手法中熟悉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熟悉人物的典型意义;⑸借助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掌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受、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打算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1)文中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的普通作用(一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映衬,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作用),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套路及答题规范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套路及答题规范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套路及答题规范小说类超实用答题模板一、把握故事情节1、分析情节的技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二、揣摩人物形象1、描写人物的技法及其作用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心理描写,有时可直接由作者来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也可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动作、所处环境及遭遇来进行折射。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三、注意环境描写1、分析环境描写的技法环境分类及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语文阅读答题套路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精选6篇)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篇1)答出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

需要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篇2)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

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题”知识点详解与答题规范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题”知识点详解与答题规范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题”知识点详解与答题规范一、概括形象类知识储备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

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1.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2.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

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

对于祥林嫂,他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他害怕玷污了祖先。

正是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3.借助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必须从情节入手。

4. 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及必备清单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及必备清单

2020年高考小说阅读必备清单一、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多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4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3)从写景角度看:①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等;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照应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⑤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⑥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3)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4)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特别提示:据位置,定作用在开头:①引出下文内容;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为下文做铺垫;③与结尾相呼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母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母题)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无论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都越来越注重对人物形象的考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物类题型的解答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现在结合实例对这类题型的规范答题技巧作一探究归纳。

一、人物形象概括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切入:
1、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2、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
3、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4、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提问形式主要有两种:
1、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


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从答题规范的角度来讲,这两种提问形式的答题格式是有区别的。

对于第一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即用一个长单句的形式表述该形象的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思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条分点作具体的分析,即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某某是一个个性特征(A、B、C……)+身份地位特征的形象。

①分析个性特征A;②分析个性特征B;③分析个性特征C……。

答题示例:【2012年湖北省七市(州)(孝感、宜昌、黄冈、荆州、襄阳、十堰、恩施)高三四月联考现代文阅读《貂皮大衣》第17题】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最终被奢华所累的资产阶级女性的形象。

①她不满足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觉得幸福快乐;②最后又为奢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千方百计想摆脱却不得。

对于第二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注意这个“特点(特征)”可能涵盖的内容,如肖像特征、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品质特征、精神特征、思想特征等。

因此,要注意审题,看题干要求的指向性是什么,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组织答案时,要先概括后分析,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答题格式是先概括出所有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即:某某具有个性特征A、B、C……。

①分析个性特征A;②分析个性特征B;③分析个性特征C……。

第二种答题格式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①个性特征A+分析;②个性特征B+分析;③个性特征C+分析……。

答题示例:【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血的故事》第11(3)题】“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

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

②执著隐忍。

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③幽默乐观。

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心态。

二、人物形象作用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
文中某某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
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对比、衬托等作用,在情节结构方面有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在主题表达方面有揭示、突出主题等作用。

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

这三类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
2、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
3、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就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来谈,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就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两方面的作用来谈。

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考虑,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分析时要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力求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

当然,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不一定在每个题目里都面面俱到,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题干显性隐性要求作适当调整或取舍。

答题示例:【2012年湖北省八市(黄石、荆门、随州、潜江、鄂州、天门、仙桃、十堰)高三三月联考现代文阅读《暗记》第10题】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

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

三、人物形象技巧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的辨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
1、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某某人物?请简要分析。

(或:分析文章对某某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文章是如何塑造某某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

具体来说主要有:
1、肖像描写,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2、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3、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4、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
5、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6、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
7、其他手法:工笔、白描、对比、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指出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什么;②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③点出这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即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当然,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设问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步骤稍作顺序上的调整或取舍。

答题示例:【2007年高考宁夏、海南卷现代文阅读《林冲见差拨》第13题】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差拨是一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

①对比法。

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四、人物形象探究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或个性化、创意化解读的综合探究分析能力。

这类题型的设问角度比较宽泛,没有固定的命题形式。

虽然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解答这类题型时可以从环境交代、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

因此,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来确定考查的方向和答题的角度,以避免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偏概全等错误。

同时,这类题型的分值一般较高,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点齐全,分条分点,条理清晰,步骤完整。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②阐述理由,如“理由:A、……;B、……;C、……”;③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

当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根据题目和答题的实际情况作恰当的取舍。

例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现代文阅读《骆驼祥子(节选)》第22题: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答案一)我认为主要人物是祥子。

理由: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

①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②从侧面,用刘氏父女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答案二)我认为主要人物是刘四爷。

理由:①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③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

(答案三)我认为主要人物是虎妞。

理由: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连接刘四爷和祥子的关键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