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鉴赏共70页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所谓山水画,就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形成于时期,后经历代画师的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画风。
山水画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着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相结合,以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历史上,山水画名家层出不穷,作品更是灿若繁星、汗牛充栋。
一、唐朝至清代山水画代表作品赏析“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
自题七绝:“钱塘景物似围屏,路寄山崖屋寄汀。
杨柳坡平人马歇,鸬鹚过水风腥” 此图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
写峻岭、高柳、水榭、 江岸、霞光,虚实相映,遂成妙制。
作者以宋人法画垂柳,错落有致, 画山石则湿笔长皴,勾斫相间,变化多趣。
全图景物处置洗练洒脱,墨色和悦润泽。
宋代 李唐《万壑松风图》——此幅全景构图, 但不突出主峰,通过环绕的松林将峰顶连接成统一 的整体,近、中、元三个空间层次表现的自然得体。
全体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庾润秀雅,天趣盎然,坡石 用斧劈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
画中屋宇,以界画而成,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
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黄公望《溪山图》真迹 ---《溪山图》却是一件保存相当完整的佳构,1347年作。
画面山峦起伏,山与水多用干枯的淡墨轻松画出,长长的披麻皴使山体显得疏朗灵秀;树木则是运用浓浓淡淡的墨笔,勾勾点点,画得生动活脱,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李唐《万壑松风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黄公望《溪山图》元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此图层岩叠翠,高松小舍。
山上云雾迷朦缥缈,殿阁半露。
山下小桥横卧,林木葱茏,一人策杖寻幽。
中国山水画欣赏

艺术传统
意境:情景交融 意境: 三远 :平远、高远、深远 平远、高远、
程式:皴法,点苔法等 程式:皴法, 笔墨: 笔墨: 技法 西方传统的风景画是以 透视学的原理去处理 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 而中国的山水画则采 用“以大观小”, “小中见大”的手法, 即把山水画家自己当 成一个巨人,面对自 然,如作盆景观。这 样,千里江山也可以 尽收眼底。收到“咫 尺千里”的效果。
山水与音乐
空山鸟语 渔舟唱晚
春江花月夜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中国山水画欣赏
中国山水画欣赏
欣赏例析 艺术传统 山水与音乐
欣赏例析
雪溪图》 唐 王维 雪溪图》
以渲染为法,用笔简 练奔放,强调水墨 效能 的发挥,以此来表现景 物的体和面。即便设色, 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 含蓄、悠远、纯净的境 界。画中的诗、诗中的 画。整幅画平淡天真、 情感委婉、意味深长。
明清传世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它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期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在中国绘画史上,尽管山水画是较晚出的画科,但却比欧洲风景画要早一千多年。
在画法上,唐代王维提出了“水墨为上”的观念、强调水和墨的相互作用以后,五代、北宋时期风行湿笔浓墨法。
到了南宋,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在熟性绢、纸上运作的水墨交融、连勾带皴的方法。
元代时纸本大行其道,风行南宗山水,又以干笔皴擦的方法别开新局,影响到了明清及明清之后的山水画风。
本文精选了明清著名画家王绂、戴进、吴伟、文徵明、董其昌、恽寿平、王时敏、王原祁 、王翚、吴历等的部分山水画精品,对其作简略介绍。
1.明 王绂 《山亭文会图》明 王绂《山亭文会图》纸本设色纵219厘米横87.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写文人在山林雅集之盛事。
画上重峦叠嶂,山势险峻,树木丛生,烟霞环绕,颇为壮观。
山上小溪泉水流淌有声,山下河中可泛舟,山林间亭台楼阁隐现,这是一处可游可居的幽雅胜境。
近景古朴山亭中已有几个文人在那里论诗作画,山下还有文人或乘舟、或步行赶来应约赴会。
山水胜境为文人雅集提供了优美环境,文人雅集又为山水胜境增添了诗情画意。
王绂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师法吴镇、王蒙等元代大家。
他的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
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
但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他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特别是倪瓒、柯九思二人之长,经过长期的揣摩,形成独特风格,飘逸雄秀,纵横洒落。
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
善画山水墨竹,山水画有繁、简两种风格,繁笔线条较长,转折灵活,多用中锋,学王蒙、吴镇笔法。
简笔则干笔、偏锋、皴擦并用,来自黄公望、倪瓒。
画墨竹笔法灵活稳健,含有书法特点,多受文同影响。
知名于明初画坛。
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一生中必看的中国山水画精选(二)

一生中必看的中国山水画精选(二)吴镇《嘉禾八景图》嘉禾八景图是吴镇一幅非常有名的作品,它既是中国画横幅的范作,又是真实地点的写照,画了从嘉兴到魏塘的八个风景点:空翠风烟、龙潭暮云、鸳湖春晓、春波烟雨、月波秋霁、三闸奔湍、胥山松涛、武水幽澜,其中一些景点至今尚存。
此幅原为美国私人收藏,后捐献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镇《嘉禾八景图》吴镇《中山图卷》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作品《中山图卷》,是元代“四大家”中,吴镇所绘制,的山水兼师南北二宗,既有北宗的雄浑大气,又有南宗的挥洒淋漓、浓润豪迈的气象。
此幅作品描绘,逶迤起伏的层峦叠嶂。
画家以淡墨皴染群山,浓墨画丛树点苔,勾皴时见干笔,笔墨雄浑厚重。
整幅画面笔墨苍厚,气韵淳古,为仲圭杰作。
吴镇《中山图卷》吴镇《溪山高隐图》图绘高山巨石层峦重叠,远山云雾朦胧栈道顺山崖伸延,迂回盘绕,树林后溪水一湾,水榭半露,充满夏日中葱郁气氛,山石以水墨渲染,淡施披麻皴,圆点浓墨点苔。
笔法稳健,墨气湿润。
全画构图呈长方形,上不留天,下不留地,构图虽饱满,但密而不塞,疏密相间,故布局十分得宜。
吴镇《溪山高隐图》吴镇《芦滩钓艇图》此幅即绘崖畔水面上一叶扁舟,渔父挂起钓竿,拨棹归去,景色荒寂,情致却很闲适,形象传达出“挂起渔竿不钓鱼”的隐逸高士襟怀。
作品构图简洁,用笔率意粗犷,墨色浓淡跌宕,风格雄放滋润,反映了他晚年成熟的面貌。
吴镇《芦滩钓艇图》吴镇《芦花寒雁图》以平远法绘秋日水滨景色,水面微波荡漾,蒹葭苍苍,一双芦雁振翅飞起,渔父于舟头仰首凝视。
画面空灵寒寂,形成了平淡清远的境界。
图中以平行置景的手法表现空阔无际的水泊,以浓淡变化的水墨表现远近层次,平中见奇。
吴镇《芦花寒雁图》吴镇《草亭诗意图卷》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吴镇《草亭诗意图卷》。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1.《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王希孟所作,其画面宏伟壮阔,以秀美的江山为主题,充满了山川河流的美妙景色。
2.《红岩》:这是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代表作,其以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手法描绘了岩石的质感和山水的壮美。
3.《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由于其画面十分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景观画的代表之一。
4.《富春山居图》:这是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其画面通过对山水、人物、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了一幅别具匠心的山水人物画。
5.《春山图》:这是明朝画家唐寅的代表作,其画面以一片春天的山野为主题,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游春图》:这是清朝著名画家郎世宁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春天的山水、花鸟等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7.《潇湘图》:这是明朝画家文征明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潇湘江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江水、山岳、人物等元素,呈现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图。
8.《山水十二屏》:这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所作,共分为十二幅画,每幅画呈现出不同的山水景色,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山水长卷。
9.《溪山行旅图》:这是唐朝画家王维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溪山
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的互动,刻画出了山水间的和谐之美。
10.《断桥残雪图》:这是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断桥和残雪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冷峻、凄美的山水美感。
十五幅丈二巨幅精品山水画,气势雄伟大师之作,图文并茂鉴赏解读

十五幅丈二巨幅精品山水画,气势雄伟大师之作,图文并茂鉴赏解读这十五幅丈二巨幅山水画是焦墨大师用创新的焦墨笔法创作的,有江南风光、有平原风景、有泉水瀑布、有园林建筑、有桂林山水、有黄山松林、有长江三峡还有大漠胡杨等,並分别作了鉴赏解读,欢迎鉴赏.第一幅《油城九龙腾飞图》这幅画是新疆克拉玛依市五A景区“九龙潭”的真实写照。
它是一个放水大坝,有十几米高、九个喷水龙头,把外渠的水引入城市内河,水落成潭,故称“九龙潭”。
作者为了颂杨中国的美丽石油城的巨大成就,庆祝克拉玛依堪探开发60周年,历时75天创作了这幅《油城九龙腾飞图》,这是平原风景的焦墨山水画。
第二幅《浙江湖州月亮酒店全景图》“月亮酒店”是建筑在中国太湖水面上的一座高档酒店,它的建筑结构独特,形似“月亮”,美丽壮观,而得名“月亮酒店”。
这为太湖景区增加了一个亮点,成为一个美丽的综合风景区,作者历时30天时间创作了这幅焦墨山水平原风景图。
第三幅《漯河沙澧交汇全景图》这幅画是描绘河南省漯河市沙河、澧河交汇全景图。
这幅画以“三段式”布势的,中间是水两边是宾河公园的美丽景色,它也是一幅平原风景的焦墨山水画。
作者用俯视采景,“平远法”构图,由于一般情况中国画的特色是写意不写实,而这幅画与前两幅一样,作者继续了中国传统国画特点,结合西洋素描、透视、写实的造型手段,用焦墨画出来的风景画,作者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把隐藏在树林中的景物显露出来,这是中国国画的创新。
第四幅《大漠魂》这幅画是用“满幅”构图法来布局的,前是是一棵巨大苍老的千年胡杨村干,用“深远法”把各种不同形态的胡杨树,纵横交错,由粗到细、由近及远层层深入,树林虽密,但由于作者通过巧妙的留白,仍显得通灵透气,洋洋自在的骆驼群生活在树林深处,画面既显得凝重且又幽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五幅《深山松林水长流》这幅画是“须”字型构图,左轻右重、左虚右实、左疏在右密,右边实处重点画深山里的密林,前面的两棵近树主干粗壮挺拔,枝干以主干四面穿出,苍劲有力,密林的树木由前往后、由外位往里、由粗变细,层层向纵深发展,但密中有疏,作者通过巧妙的留白,密林中还是显得通表透气。
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

• 明代山水画虽然十分发达,但是整个画坛都 笼罩在复古风下。明四家(吴门四家):指 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 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 为“吴门四家”。
唐寅(1470-1522)明朝苏州人。出身商 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 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 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 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 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 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绝 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 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 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 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 54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 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 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 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 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 近代山水,成就最高的是黄宾虹,他曾九上黄山, 五岳,写生稿积累了10000多幅。
• 解放后,出现了李可染、陆俨少、傅抱石、关山月、 石鲁等优秀的画家。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
中国山水画的分类
从传统山水画的分类来说,画法上可以分 为大写意、小写意以及工笔画,一般使用工笔 画法的字画都是充满真实感,而且细腻灵动, 线条完整清爽;如果使用大写意的画法,则比 较狂舞、肆意,且充满着个人的想象力,因为 小写意结合了工笔、大写意的特点,所以传统 的山水画以小写意画法为主,从古至今的许多 名家都是使用这个画法。
经典中国山水画欣赏课件.ppt

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画自古便有很强的线条美感
渔庄秋霁图 (元) 倪赞 运用简洁的线条 创造孤傲、清高、 苍凉、疏放的一 种艺术境界
中国画线条由于融汇了
书法的线条艺术特点,扩
大了线条的媒介范围,成了 画家创造艺术美的基本手段 。
古代 山水画 的 审 美 趣 味
中国画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特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如何
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
浓、淡、乾、 湿、枯、皴、 擦、点、染
墨法 : 焦墨、浓墨、破墨、淡墨、 积墨、宿墨、泼墨。
古代山水画技法的程式美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现山石的 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 现程式,叫做皴法。
感悟古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灵感
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
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 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 画家以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 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 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 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让我们感 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 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 特意境的美的享受。
中国古代山水画感悟
千百年来在无数山水画家的千锤百炼下,中国山水画使其内外交融, 炉火纯青,铸就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文化特征的绘画艺术,她与东 西方各画种共呈于世界艺术之林。如同中国古代人物画一样,中国古代山 水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