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4204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ICU患者收治率= ×100%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 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

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

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 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ScvO2;初始乳酸高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版)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版)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 麻醉科医患比= 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100%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新版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新版-精选.pdf

新版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新版-精选.pdf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 2015 年版)
一、 ICU 患者收治率和 ICU 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 ICU 患者收治率是指 ICU 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
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 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 ICU 收治
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为“多人次” 。
的可能病死率。患者死亡危险性( R)的公式: In (R/1-R )
=-3.517+ ( APACHⅡE 评分× 0.146 )+0.603 (仅限于急诊手
术后患者) +患者入 ICU 的主要疾病得分 (按国际标准) 。ICU
患者预计病死率是指 ICU 收治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总和与同期
ICU 收治患者总数的比值。
集束化治疗( bundle )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
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 4mmol/L 容量复
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 CVP 和 ScvO 2;初始乳酸高
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感染性休克
6h 集束化治
疗( bundle )完成率,是指入 ICU 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全部完
ICU
患者实际病死率与同期 ICU 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比值。 ICU 实
际病死率为 ICU 死亡患者数(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
的患者)占同期 ICU 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除外入院时已脑
死亡,因器官捐献而收治 ICU 的患者。
计算公式:
4
ICU 患者标化病死指数 = ICU 患者实际病死率 × 100%
前进行血培养; 予以广谱抗菌药物; 低血压或乳酸≥ 4mmol/L
给予 30ml/kg 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感染性休克 3h 集束化

重症医学科质控指标(2015)

重症医学科质控指标(2015)

月份
1 14 20 0 0 0 0 0 20 18 20
2 7 10 0 0 0 0 0 10 10 10
3 20 23 0 1 1 1 1 23 18 23
第一 季度 41 53 0 1 1 1 1 53 46 53
月份
4 14 16 0 1 1 1 1 16 13 16
5 8 11 0 1 1 1 0 11 7 11
6 13 14 0 0 0 0 0 13 10 14
第二 季度
月份
7
8
9
第三 季度
月份
10 13 15 0 0 0 1 0 0 0 0 0 11 6 11
12
第四 季度
年终 总结
35 41 0 0 0 0 0 40 30 41
10 14 14 13 16 15 0 1 1 1 0 0 1 1 1 0 0 0 0 0 0
12
135 95 139 0 0 0
112 71 104 0 1 0
84 97 71 1 0 0
ICU血管内导 管相关血流 13 感染发生率 (‰) ICU导尿管相 关泌尿系感 14 染发生率 (‰)
143 95 140 0 0
108 84 104 1 104 77 111 16 11 14
89 124 91 0 0 0
38 44 0 2 2 2 0 44 23 44
1
2
3
4
13 16 15 8 7 8
5
13 16 15
6
20 35
10 30
23 48
53 39.6
16 50
11 55
14 50
41 51
13 16 15 46 69 53

重症医学质控指标2015版

重症医学质控指标2015版
ICU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
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ICU住院患者,使 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 预防不纳入
数据来源: 改造医嘱系统,与药剂科协作
过程指标(四)
ICU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率
定义: 进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ICU患者数占同
士接诊系统提取
过程指标(一)
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 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
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 比例。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 病例。
数据获取: 整合医嘱、护理单等相关记录
过程指标(二)
2013年8月交初稿,2014年多次反馈修订
质控指标分类
结构指标 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
分类原则:参照 (1)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 (2)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3)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细则
与既往质控指标的不同
去除 不良事件上报率、多学科联合查房率、感染性休 克6h EGDT达标率、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率等
结果指标(六)
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
定义: 转出ICU后48h内重返ICU的患者数占同期转出
ICU患者总数的比例 数据获取: 改造HIS系统:护士接诊系统提取48h内两次入
ICU
结果指标(七)
VAP发生率
定义: VAP发生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总天数的
比例。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 数据获取: VAP例数:首页直接填有或无 机械通气时间:医嘱(改造医嘱系统) 同时提取机械通气过程中体温,血常规,PCT,CRP,

(完整版)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完整版)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附件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100%ICU患者收治率= ICU收治患者总数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100%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APACHE 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 24小时内)= APACHE Ⅱ评分≥15分患者数同期ICU 收治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收治ICU 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 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 集束化治疗(bundle )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3h 集束化治疗(bundle ),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 给予30ml/kg 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

感染性休克3h 集束化治疗(bundle )完成率,是指入ICU 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 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 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

不包括住ICU 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麻醉专业、重症医学科专业、急诊专业、临床检验专业、病理专业、医疗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麻醉专业、重症医学科专业、急诊专业、临床检验专业、病理专业、医疗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100%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数(万例次)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各类麻醉方式比例=该麻醉方式数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数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ICU患者收治率= ×100%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

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

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 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ScvO2;初始乳酸高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
ICU患者收治率= ×100%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
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
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
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 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

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

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 ×100%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 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ScvO2;初始乳酸高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

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全部完成6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
总数的比例。

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五、ICU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ICU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

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六、ICU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率
定义:进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ICU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机械预防(肢体加压泵、梯度压力弹力袜等)以及下腔静脉滤器等。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ICU患者DVT的预防情况。

七、ICU患者预计病死率
定义:通过患者疾病危重程度(APACHEⅡ评分)来预测的可能病死率。

患者死亡危险性(R)的公式:In(R/1-R)=-3.517+(APACHEⅡ评分×0.146)+0.603 (仅限于急诊手术后患者)+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得分(按国际标准)。

ICU 患者预计病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总和与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ICU患者预计病死率= ×100%
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用来计算患者标化病死指数。

八、ICU患者标化病死指数(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定义:通过患者疾病危重程度校准后的病死率,为ICU 患者实际病死率与同期ICU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比值。

ICU实际病死率为ICU死亡患者数(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除外入院时已脑死亡,因器官捐献而收治ICU的患者。

计算公式:
ICU患者标化病死指数= ×100%
意义:反映ICU整体诊疗水平。

九、ICU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
定义: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ICU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 ×100%
意义:反映ICU的整体管理及治疗水平。

十、ICU气管插管拔管后48h内再插管率
定义:气管插管计划拔管后48h内再插管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总例数的比例。

不包括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后再插管。

计算公式:
= ×100%意义:反映对ICU患者脱机拔管指征的把握能力。

十一、非计划转入ICU率
定义:非计划转入ICU是指非早期预警转入,或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ICU。

非计划转入ICU率是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

非计划转入ICU的原因应进行分层分析(缺乏病情恶化的预警、麻醉因素和手术因素等)。

计算公式:
非计划转入ICU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二、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
定义:转出ICU后48h内重返ICU的患者数占同期转出ICU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 ×100%
意义:反映对ICU患者转出ICU指征的把握能力。

十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
定义:VAP发生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总天数的比例。

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

计算公式:
= ×1000‰意义:反映ICU感控、有创机械通气及管理能力。

十四、ICU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
定义:CRBSI发生例数占同期ICU患者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的比例。

单位:例/千导管日。

计算公式:
= ×1000‰意义:反映ICU感控、血管内导管留置及管理能力。

十五、ICU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发病率
定义:CAUTI发生例数占同期ICU患者导尿管留置总天数的比例。

单位:例/千导尿管日。

计算公式:
= ×1000‰意义:反映ICU感控、导尿管留置及管理能力。

注:本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适用于包括PICU、EICU、CCU等所有重症医学救治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