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八卦掌谱
八卦掌初级一路(套路图解)

八卦掌初级一路(套路图解)编著:朱宝珍来源:传统八卦掌第一节八卦掌初级一路[动作名称]预备势第一段1.起势 10.掰步左撞掌2.垂手掌左行转势11.并步上穿掌3.扣步推塌掌12.托天塌地掌4.下塌掌右行转势13.仆步平插掌5.扣步推塌掌14.弓步撩掌6.掰步后插掌15.转体穿掌7.行步穿掌16.转身双挎掌8.左推磨掌17.右凤凰展翅9.扣步掩肘掌第二段18.转身盖掌21.右闪左穿掌19.转身后插掌 22左闪右穿掌20.左闪右穿掌23.反身右劈掌24.左鹞鹰钻天28.扣步后撩掌25.转身缠手掌29.回身绷腿26.箭步平穿掌 30.丁步劈掌27.转身反背锤 31.左狮子张口第三段32.扣步切掌 40.右滚身掌33.翻身掌 41.右铁牛耕地34.倒步掠掌 42.反身劈掌35.转身穿掌43.左引手掌36.左磨身掌44.转身撞掌37.左饿虎扑食45.右引手掌38.转身平穿掌 46.左白猿捧桃39.背身下插掌第四段47.扣步左压掌 56.右翻身掌48.回身顶肘 57.马步掩肘掌49.转身翻砸锤58.转身插穿掌50.弓步侧削掌 59.回身探掌51.行日赶月左行势 60.虚步上顶腕52.左回身压掌 61.上步震掌53.左转身穿掌 62.吸胯掌左行转势54.右转身穿掌 63.收势55.回身下穿掌[动作说明]预备势身体直立于圆心位,两脚并齐;两臂下垂于体两侧,掌下竖,掌心贴于大腿外侧;头正上顶,下颏回收,项直,目平视前方(图4-1-1)。
第一段1.起势(1)两掌从大腿外侧向体左右、前上方外转成掌尖向前的仰掌上托与头平(图4-1-2)。
(2)两腿屈膝下蹲,两掌里旋屈肘收于头前成掌尖相对的俯掌与眉平(图4-1-3)。
(3)两腿屈膝半蹲,两掌直肘展臂下按于体前与胸口平(图4-1-4)。
要领:两掌随外转上托,两掌夹角90°。
下按掌与下势协调一致;当掌到胸口前时,下势应停止。
三盘定位,上盘下势要速度慢,下盘下势要速度快,才能与按掌协调。
郭古民传九宫八卦连环掌(八面掌)谱

郭古民传九宫八卦连环掌(八面掌)谱
——摘自《九宫八卦连环掌》
第一路下沉掌变化八掌(乾卦)
探马掌(西北)风轮劈掌(东南)拦穿掌(东北)扑盖掌(西南)
下掖掌(正南)盘花掌(正北)外削掌(正东)顺水推舟(正西)
第二路揉球掌变化八掌(坎卦)
狮子滚球(正北)反背穿掌(正南)横搓掌(西北)顺手片掌(东北)
问心掌(东南)乌龙探爪(西南)二龙出水(正东)鹞子钻天(正西)
第三路立桩掌变化八掌(艮卦)
斜开掌(东北)鹞子翻身(西南)狮子扑球(西北)大鹏展翅(东南)
顺步撩衣(正西)脑后摘盔(正东)泰山压顶(正南)双峰掌(正北)
第四路托天掌变化八掌(震卦)
仙人簸米(正东)倒拔垂杨(正西)孤雁出群(正北)开门见山(正南)
小鬼推磨(东北)猛虎甩尾(东南)迎风推扇(西北)叶底藏桃(西南)
第五路托枪掌变化八掌(巽卦)
托枪打虎(西南)雄鹰探抓(西北)推山入海(东北)展翅高飞(西南)
劈手穿掌(正东)横栏掌(正南)连环掌(正北)拨云掌(正西)
第六路抱月掌变化八掌
护心掌(正南)白蛇吐信(正北)推窗望月(正西)湘子挎蓝
(正东)
饿虎扑食(东南)横带掌(东北)螺旋掌(西南)回带掌(西北)
第七掌阴阳鱼变换八掌
丹凤投巢(西南)行走撩衣(东北)反背垫掌(西北)三盖掌(东南)
黑熊探背(正西)凤凰展翅(正东)犀牛望月(正北)蹬脚穿掌(正南)
第八掌推磨掌变换八掌
单换穿掌(正西)开弓放箭(正东)仙人摘瓜(西北)霸王敬酒(东北)
老猫上树(正北)英雄斗智(正南)磨身掌(东南)抹眉掌(西南)
怪蟒翻身收式。
九宫八卦掌谱

坤宫八掌基本动作加扣字,坤为地,气下沉下插。
扣字诀总释:先以挑掌刺探敌之虚实,而粘劲暗用,得机得势则急用扣字疾撞之。
扣劲似棉絮裹铁,扣字诀尚需以按字诀补遗。
按意要沉重轻灵结合,如医家审脉一般。
吴峻山尝言:“此扣按二字诀合用之下,寻常之人绝难抵挡。
”扣按合参,即是扣字特点,扣字诀与艮宫八卦掌之搬字诀互为补充,相生相克。
欲扣之前,先行挑拨,扣字前挑掌为回身挑掌法,属于引进落空之卸劲,可将敌之强势卸于体之左右两侧,此时若趁势跟进,一掌击敌后背心,则敌必做跄地状。
昔八卦掌名家韩福顺先生擅此。
此挑掌掌心向外,如掌心向内侧为前挑法,多挑敌之裆部,能掀人丈外,敌如高明,将吾之挑掌外拨或下按,我则反手缠掖撞之,此即八卦掌千变万化之妙。
坤宫八掌虽日扣字,总赖身法支持,经云“身欲动而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为之催逼。
”正所谓“上下相随人难进”也。
一、回身斜撞掌原文:换式动作里外桩,左掌向右穿出,右手向右反撩开右步,左手掌由下向左打,躬身两手稍相对,两臂作圆形,再进入右半步,右掌由上向下斜打。
掖掌穿右手跟右步,转身两臂十字交叉,向左挑左掌,缠掖右手补助左手进步撞之,换右式右旋走。
释义:此势为吴峻山八卦掌之有名妙打,与程、尹、梁诸氏回身掌法并无本质区别,惟本系回身斜撞之关键在于敌势不倾斜不撞,且我之撞非独以手撞也。
二、靠身掌原文:换式动作里外桩,左手由内向外缠肘式挑起立桩,向左卧右腿,右掌由左肋下打出,再开左步,上右步,右手照左式缠挑靠身外左右腿,打左掌,同时向左转身,两随身左转,右手在上,左手由肘下穿出,仍作缠肘姿势前打法,再开左步,向右穿右掌,向左转交叉挑掌,扣掌缠掖撞,变右式右旋走。
释义:此势委身挤靠,膝打敌人之环跳穴,肘攻击敌人之期门穴,上下齐动煞是毒辣,所谓“肘不离肋”之古训可谓专为此而设。
此势中倒插之脚若能挖掘潜力,化成神出鬼没之暗脚,当可与佛山黄飞鸿之无影脚法争锋,八卦掌法暗脚妙用多多,走打兼用,分乾、坤、坎、震、艮、离、巽、兑等八步脚法,用者应多留心。
九宫八卦拳核心功夫——练势行拳(下)

九宫八卦拳核心功夫——练势行拳(下)二,二龙盘飞二龙盘飞为九宫八卦拳两个转拳功法中的第二掌,由龙,蛇之形组成,在第一掌的基础上使身法,掌法更加灵活多变,隐显莫测.此式原名"五龙扎眼蛇吐信",共由五式组成.歌曰:威爪扎眼现蛰龙.缩骨展筋云生风.银蛇吐信缠丝柳.阴阳相摩首尾应.l,青龙探爪此式从起势到往左行步走圈,与第一掌"青龙探爪"完全相同.请参阅第一掌练法.2,五龙扎眼由上势"青龙探爪"往左逆时针转圈至左腿摆步在前(图7)的姿势时,右脚往前上步扣脚落地,同时腰向左转,右臂外旋翻掌使掌心朝上,不停,右掌在腰的带动下往左肋下拧旋掖穿;与此同时,左臂■-图7图8图9圈武当2005?7(总179期)内旋使掌心向下,以尺骨一侧和掌外缘往前推削裹抱,掌略高于肩, 停于胸前,与左掌上下相对,形如抱球,目视右前方(图8).上势不停,右掌沿身体中线卷指上行至口鼻前,掌心斜朝上,不停,两足原地辗蹬,使内扣的右脚脚尖往外旋拧,同时身体迅速向右摇转,以身体的拧转带动右臂在口鼻前迅速内旋小臂,外翻手掌,五指变爪往右上方坠肘旋抓,掌指与鼻同高.与此同时,左臂内旋向下采抓收停于腹前,掌心向下,五指向前,坐腕舒指,沉肩坠肘.目视右掌前方(图9).此式体用兼备,内含诸多细小技法.右脚向前扣落为抢点夺位, 可勾挂,管套,锁压,掀提敌腿,亦可起腿弹点,蹬踹敌中下盘;左掌亦推亦削,可攻可防,与右掌的裹抱掖穿,寻隙进击密切配合,并含有两臂三节(肩,肘,腕)的变化用法.随即左掌五指如钩,下采刁掳, 右臂滚裹旋钻,手,肘,肩之用法节节逼近,滚化,撞靠,挤钻,劈按,点抓等法随时变化,灵活应用,与左掌的下采掳抓密切配合,形成争力,使攻击力更加凶狠整齐,右手掌心涵空,五指如钩,借摇身闪抖之力以龙爪指封敌两眼,扣抓面部穴位或锁敌喉颈,均可见机行事, 随意而用.并包含着掌腕的变化打法与肘尖的旋坠撞打,请习者自悟.3,白蛇吐信上式略停,左掌仍然保持手心向下的姿势,从腹前往右上方经右掌背上面往右前上方穿插,同时起左腿绷脚面迅速从下往右前上方穿点,从左掌下点出时可用左掌拍击脚面,发出脆响,随之迅速收回左腿提膝独立成右独立势;左掌从右掌背往上穿插的同时,右掌便自然向下抓收撕拽至腹前(图l0). 此式之起腿前穿点应出中人中,迅速脆快,可在左掌的掩护下踢击敌之中上盘(面,颈,胸,心窝等);两掌臂上下穿插,前后出入, 摩肋束身运肘,使劲由内生,劲力更加饱满浑厚.4,银蛇盘柳承上势,左腿向身体左后方落脚仆步下势,左掌同时内旋小臂使手心向外从左肋摩肋下穿.经左腿外上方向下穿撑;与此同时,右臂自然微内旋折肘收起至与右肩基本同高,掌指向左,掌心斜朝下收于右胸前,目视仆腿穿掌方向(图l1)上势不停,重心逐渐移向左腿,然后收回右腿与左腿自然相并蹲身,与此同时右掌左推,左掌小臂外旋往右收抱与右臂交叉抱于胸前,沉肩坠肘,圆背缩身,提肛溜臀,团身蹲坐.目视右前方(图12).此式形如蛇盘,仆腿转体,起落进退要敏捷自如,柔韧如蛇. 5,青龙探爪上势略停,重心逐渐移向右腿,然后腰往右旋,左腿往外往左前碾搓开步,左脚尖内扣.与此同时两臂内旋,右掌往身体右侧45 度,云摆坐腕展劈前推,左掌自然下落坐腕塌掌于右肘内侧成右青龙探爪势,目视右掌前方(图13) 上势不停,右脚提腿抬脚经左踝内侧向左脚前摩胫上步摆脚落地,成右足跟与左足尖相对的角八步,目随掌动(图14).然后在往前上左脚扣步,上右脚摆步,如此不停地向右走圈.走数圈后再往右脚前扣左脚继续练习左势的五龙扎眼,白蛇吐信,银蛇盘柳等式,与右势练法要领相同,唯方向相反.如此左右换掌变势,循环练习,收势与第一掌"青龙探爪"相同,请参阅"青龙探爪"收势.练习九宫八卦拳的转掌盘技功,除了明白天地自然之九宫,能够准确地辩识方位外,还要明白人体之九宫.在人体来说,身之三节头,胸,腰;臂之三节肩,肘,手;腿之三节胯,膝,足,三部九节谓九宫.练功时意白头脑发出,指挥全身内外协调运动,在外意动形随,松紧自然,劲力节节贯穿,一宫动九宫皆动;在内心息相依,畅胸实腹,自然纳气于丹田使内气引动外力,由腰脊上行传递于肩,肘,手,下走贯穿于胯,膝,足.九宫八卦拳外形质朴无华,精练简约,但却包含着极深的内蕴与无穷的变化.此拳在走转拧盘的转掌练习中.内含身法的拧旋吞吐与摇闪翻滚;腿法的踢蹬扫挂,顶膝随踵,锛蹶蹬蹋,滑贴卷舔;手法的推削掖穿,劈抱撞弹与滑贴卷舔.现根据授业恩师北京杨树藩的精心传授与他尚未出版发行的《九宫八卦拳》书稿,对以上诸多隐含在转掌盘拔中的细小技法择要简介如下.1,腰闪滚翻的身法摇:是以身脊为轴,周身松沉地摇晃抖动以松懈,化解对方攻击,并很好地隐去我的力点,伺机迅速出击.闪:是在与对方交手中移身换影,抢宫夺位,顺对方来势吸身闪进,寻隙进击.滚:一动浑身处处成圆,进退之中圆转自如,七拳不露但螺旋劲儿层出不穷,使敌沿圆之切线方向跌出或扑倒.翻:是展脊伸腰顺来势偏转身体,化解对方攻击并寻隙进击对方.2,锛蹶蹬踏,滑贴卷舔的腿法腿法的使用要松腰活胯,使腰身所蓄之力迅速传到腿足,在意识的引导支配下瞬间爆发而出,从而达到力整劲顺的效果.锛:起脚较低,在对方移动的过程中瞅准机会用足尖迅速踢击对方脚心,使其受击腾身跌出.因此动作直腿勾踢,形如木【所使锛子,故名锛子脚.蹶:从地面碾旋起足向后面或侧面以足跟,足外侧踢击对方,并含有膝足同用的招法,单操功中有专练这种腿法的"蹶子脚"招法,容后专文介绍.蹬:屈膝勾脚收腿,力点左脚跟,在腰胯的催动下由松到紧地向对方胸口,小腹,档部,腰胯,膝盖等部位迅速发力蹬击,重创对方. 踏:抬脚不高,全脚掌着力由上向下迅速踏击敌足或膝盖. 滑:起脚抬腿或勾或挂,或收或放顺式进招,多接触对方的出式部位进中占位,引移对方重心使其失去平衡._图11图12贴:粘靠或挤贴对方,使其不能动或揎动我之重心,使其失重后顺势击放.卷:以脚外侧为力点抵住对方某部位向下压滑并使内劲透人其体内.如用脚外侧抵压对方腿部胭窝委中穴部位并沿腿肚向下压滑, 不仅刮其肉还要使劲力透内伤骨, 有刮削划卷之效.舔:以脚尖寻点,脚掌着力上提,前压,推挤的蠕行脚法.如:用脚尖点住对方脚脖处之解溪穴,然后沿迎面骨到膝关节从下往上提挤推压,力量要沉稳而深透,力量的行走方向和卷法相反.上述腿法的明暗使用,其实在转掌中已自然练成.练习时要尽量放松,只有松开浑身关节,劲力才能在腰身的带动下圆转自如,迅速脆快的瞬间爆发而出3,推削掖穿,劈抱撞弹,滑贴卷舔的手法"青龙探爪"转掌功所产生的螺旋力由腰部上下传递着,走转中腰胯拧动如同中圆,腿足走转如同底圆,臂掌旋推如同上圆,三圆的旋转运动形成了不同空间,不同角度方位的移动变化,变化中劲力由腰身旋缠运行至两臂两掌,从而生出上述种种掌法变图13图14武当2005?7(总179期)困盗■覃矗一…■八铸隽舞化.在使用上述掌法中,要随招打式,见景生情地灵活变化,长短互用,在意念的引领下使丹田与腰身的内外合力充分释放到掌臂的击发点,并使劲力尽量放远放透,而且要放得出收得住,蓄发相变合理得法,使出手不显不露.推:坐腕竖掌,在沉肩坠肘的基础上以掌指内侧或掌根部位发力推击对方,同时气运掌心以内气冲击对方,使其伤内.发掌时前掌推击之意要放远放长,后手在后旋推塌按或随时准备接应前手. 削:以掌外缘为着力点,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弧线片击对方头颈等处,如刀割剑削.使用时须以腰身旋带而用.掖:小臂外旋,掌心向前,手指向下旋塞而进,向对方腹部或软肋处击打,发力要深透.穿:五指顺直,力达指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插击对方, 力量要敏脆而深透.劈:以掌外缘小指侧或虚拢五指成雷掌而反背用之.从上而下力运膀臂劈砸对方,有单手劈和双手劈的用法,力量要沉,深,透.亦可化刚为柔,手掌朝前将对方连抹带拍地击倒在地.抱:以臂掌之力向怀中锊带裹抱,掩肘夹压.或以一臂棚圆外挤, 另一臂助势,使两臂掌相合外撑. 如此则背圆胸空,前胸如抱一球. 撞:立掌或横掌,使掌心和腕部临近对方击打部位时,突然向前弹撞而出.要先松后紧,猝然出击, 使敌防不胜防.弹:以丹田之气鼓荡催发全身,瞬间形成惊乍弹抖,如打寒颤的整体激灵劲震击对方.滑:我以掌臂顺对方掌臂来势粘黏顺带,又顺势巧转而推进,有吸有化.贴:用粘黏连随之技吸化对方团武当2005?7(总179期)劲力,使用时身手圆转成形,环环相连,使对方不知不觉贴近后顺切线方向跌出.卷:有两种卷法:1,掌心向下,掌指自然前伸,见隙而进.当手指触到对方身体(如腋下,胸口等处) 时,劲力顶指意念向内向下进插, 随之往内往下卷指突腕挖剐下移, 使劲力旋钻入内,同时可在中途变成肘顶肩靠之势击打对方.2,掌心涵空,掌指弯曲,以掌外缘小指侧触及敌方身体(如腋肋,胸口等部位)时,向内收指成空拳,同时小臂外旋,坠肘沉肩向内向下贴身旋卷,以掌指骨节自上而下挖剐而下,劲力内卷渗透,有分筋剔骨之意.舔:心静体松,手在下藏,似拳非拳,似掌非掌,触到对方身体时开指如花,掌心外凸,贴紧其身,并蠕动滑推掌根向上爬提,劲力要深透,击之伤气.击打部位如软肋到腋下,胸口至天突穴,胸前两侧分肋而上至乳根处等.九宫八卦拳虽然有上述诸多用法,但不可一味追求这些定法. 师爷杨子君曾对杨树藩恩师说: "拳术言功不言招,圆中求法自生妙."就是说拳学一道,首重功力(八卦门的多种功力主要产生于转掌),只要功力上身,在与敌交手时身法灵活,脚下迅捷,在不停地移动中掌式技法随心而变.见机而动,自然而然的占据先机,争取"我顺人背"的有利条件.同时以自己雄厚精湛的功力随意出击,随时都会轻而易举地重创对方.恩师杨数藩先生将九宫八卦拳的技击特点概括为八个字:圆圈走转顺跟钻翻.走圈转掌的起势收势都以圆心为准,行走时手臂的摆动方向与腿足的前进方向始终成90度角, 从而产生旋转不已的螺旋力.应用时通过半径的变化达到腿足的转换和身手速度的快慢,从战略理论上讲,圆的布局最合理,能较方便的被我控制,此意为"圆".但活动范围不单是圆,也许是方或不规则的,或者说是移动的,于是就有了"圈"的含义,即缩小范围诱敌深入,从而轻松制服对方. "走"就是灵活地行走,步子到位,占据中心或得到有利的位置. "转"就是角位弧线移动,我微动彼大动,使其穷追疲转体力耗尽,从而束手就擒."顺"进直"跟"为战术之要,于有利位置(意想的中心)见机而行, 破彼中线,斜进(退)正击,从上, 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运用"钻"法整力闪进施展技法使其失去平衡而跌出;或利用灵活的身法步法,击彼侧面薄弱部位,巧妙应用"翻"法,七拳活用使其旋转跌出.九宫八卦拳的转掌练功和技击使用,都不离圆和径,与敌交手变招式皆以我为圆心,出手牵制对方,使其在圈外被动移步走动,从而显露出面,我循径直进而击败对方.在瞬息万变的技击格斗中,要胆气充身,放下生死,做到胆大心细,智勇兼施,适时地以发声,目光,气势削弱对方的斗志,再以深厚的内外功夫和娴熟的技法,见招拆招,见势打势,灵活的身法步法抢宫夺位,寻隙进击,自可稳操胜券.八卦拳与人交手打的是游击战,是在不停地走转移动中犹如一只饥饿的野兽寻找猎物,一旦在游走中发现猎物(对方的破绽),便会毫不犹豫地迅速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捕获猎物. 所以说八卦拳是走的功夫,是"变中"的功夫,处处不离脚变化,停住即为落地花.(责任编辑大江)。
八卦掌秘传各路要诀,每步一卦,八步一圈

八卦掌秘传各路要诀,每步一卦,八步一圈一、八卦掌秘传诀谱--走九宫要诀每桩画一直径约五尺的圈,按八步一圈走转,每步一卦,可使步法僵滞者通灵,身法拘拗者顺畅。
要诀有九:艮顶圆,松坠探,紧空满,溜叠恬,溜臀直,呼吸贯,缩提掩,平坐弯,斜拧转。
二、八卦掌秘传诀谱--九字九宫者,顺勇直巧妙连狠急功九字也。
顺者,自然也。
勇者,果决也。
直者,发必仲也。
巧者,千斤不费力也。
妙者,出手不见形也。
连者,沾连不停也。
狠者,动手不容情也。
急者,紧捷也。
功者,心一动由内发出也。
九宫明,则上乘法得矣。
上法者以手足为奇,进法者以手足为妙,起手录丹凤朝阳,起步以抢步采打。
总之,三节要明,四梢要齐,五行要备,六合要合,身法要活,手足要连随其远近一动而至也。
八卦掌秘传诀谱--三空四坠十二要三空:掌心空,气贯到掌,掌贯指,能使指贯有鹰爪之力,捉拿万物。
脚心空,根气生,气生二足稳,推拉不动身。
心胸空,则练法精。
四坠:肩坠到腰,腰坠到胯,胯坠到膝,膝坠到足。
十二要:身直,项竖,肘坠,背圆,胸含,腰塌,掌顶,裆扣,胯紧,膝抱,屈腿,趟泥步八卦掌秘传诀谱--八卦说出手里裹,外开,上穿,下立为四正也;上截,下拦,里领,外领为四隅。
四正四隅合为八卦。
出手有四正四隅,动手有四阴四阳。
出手如牛舌,打来入虎口,手去如钢锉,回手如钩杆。
神出鬼没,奥妙无穷。
八卦掌秘传诀谱--身法说有十三法:吸、闪、摇、拧、回、转、翻、停、吞、吐、浮、沉、中正。
八卦掌秘传诀谱--领法说领法指内领,外领而言。
亦为接敌人之手最安全之手法也,左领左,右领右为外领;右领左,左领右,为里领。
外领上步从外而进也。
里领吸身退步列手而进也。
盖领法要横,使敌失去重心,全身不得力,手足无所用,吾则随意而行也。
八卦掌秘传诀谱--带法说带法有蛇出吞食,弄进落空之意。
彼之高,带之而跌;彼之低,退步带之而扑也;彼之中,带之而撞也。
左来左带,右来右带。
单手为领,双手为带。
领要横,带要顺,领要柔,带要刚,进招各有巧妙也。
八卦掌|程氏八卦掌掌法之掌沿八卦掌的基本掌法传统武术格斗实战威力惊人!

八卦掌|程氏八卦掌掌法之掌沿八卦掌的基本掌法传统武术格斗实战威力惊人!(1)我上右步、出右手向对方胸部打出,如果对方推我右肘,我可立即出左手按对方来手,同时以右肘为轴,右手外旋,掌心翻上,自左向后、向右、再向前云片一周,用小指外沿横削对方颈部,称“片掌”。
(图5-32)。
(2)接上势。
如果对方出左手横推我的右片掌时,我立即把右臂内旋,翻右掌,翻成掌心向下时,用小指外沿削对方颈部,也称“片掌”(图5-33)。
以上两势又名“片旋两门”。
(3)对方上右足、出右手向我颈部削来,我可上右足、左转身成左侧身时,用右手小指外沿向对方来臂削砍,以破来势(图5-34)。
(4)接上势。
不等对方换招变势,我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右掌打回,用右手的拇指外沿打击对方面部,称“砍掌”(图5-35)。
(5)如果对方提起右足向我腹部踢来,我可侧身提右膝或不提膝,右手小指外沿下截对方来腿,称“截掌”(图5-36)。
(6)如果对方出右足、出右手打来,我可出右足,右手出穿掌,当觉察对方手臂刚硬力大时,我可右掌掌心向上,拇指外沿向右横开,称“开掌”(图5-37)。
(7)如果对方出右足、出右手打来,我可向对方身右上左足,上右足,同时,用右手虎口部分向上崩开对方肘肩,使其麻酥无力,趁势右手掌指向上,用小指外沿向对方胸肋切打,称“切掌”(图5-38)。
(8)对方上左足、出左手向我背后打来,我可左转,回身摆左足,同时左手向来臂抓下,右手五指向前,小指外沿向下,向对方面部砍下,称“劈掌”(图5-39)。
(9)我进右足、出右手穿击对方面部,对方必然出手拦截,我立即撒右手,五指向下插至腹前,随之,五指向下,用虎口部位向对方裆部撩打,称“撩阴掌”(图5-40)。
(10)不仅可用虎口部位撩阴,也可用小指外沿自下而上撩阴,也可用小指外沿切打对方胸部或肋部,也可用双手小指外沿切打对方颈部(图5-41)或肋部。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法的变换转行为中心的拳术套路。
八卦掌(全)上·下

八卦掌(全)上·下八卦掌(上)八卦掌是我国的四大名拳之一。
流传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晋商故里山西祁县一带的八卦掌是由祁县西关村的已故老拳师梁占彪先生所传。
梁占彪先生生于1902年,卒于1980年。
他一生酷爱武术,先后师从董德茂、王新武等拳术名家,精通形意、太极度、八卦三种功法,一生授徒40余人。
所传八卦掌分定步八卦或死步八卦和活步八卦或游身把卦二种。
其主要特点是搬、拦、截、扣、推、托、带、领。
讲究滚钻争裹、轻巧灵俐,呼吸自然。
全身三形俱备即行走女口龙、转身著猴、换势似鹰。
运动中以腰为主宰,手是门户,腰动手动,手随腰出,眼随手走。
要求腰圆、脚圆是平圆,双手旋转斜立圆。
腿脚之功为暗,内涵七十二暗脚,外掌之功为明掌,分为八八六十四掌。
走转换势都离不开剪子腿、趟泥步。
武新生、侯晋国、王毅、刘德智等人经过潜心钻研、刻苦磨练,把梁师傅所传武学绎过系统整理将逐一介绍,让宝贵的武术文化流传后人。
第一掌狮形掌一、预备势定点站立,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两掌掌心朝前,小指外侧贴靠两大腿,二目平视,神定心宁,气沉丹田,顺项提顶,双足踏地,足心空涵二、肘底藏花(右)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两脚分开与肩同宽,静立片刻,两脚脚尖内扣呈八字步,两掌从身体两侧缓缓抬起,掌心朝上,两腿下沉微曲,两掌划弧在胸前交叉下按,随两掌下按至丹田处时,两掌指尖相。
对,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身体缓缓直立(图2)承接上势,以腰为轴,由右向左旋转,右掌内旋,掌心朝里,穿于左腋下,头向左转,目视左方,左掌外旋,拇指朝下,掌心朝外,护于右肩外侧(图3)。
三、狮子张口(右)两脚原地不动,右掌由左向右竖裹划一立圆外旋上托,掌与口齐,左掌由右向左竖裹划弧外旋上托于头部上方(图4)。
承接上势,左脚尖外展,右脚上步,由定点位置开始绕圆行走,行走过程中,右掌、右肘、右肩极力向身体右方外展,腰向右拧,曲腿趟泥,速度均匀行走一周,走到定点位置时,再换接下一势。
四、马步摆掌(右)左脚向右脚前迈进一步,右脚向右侧横跨一步,两脚脚尖内扣成八字步,右掌由右向左内旋横裹于左胸前,然后再手腕翻转外旋由左向右后摆掌,劲达劳宫穴,左掌随右掌护于右腋下,头向右转,目视两掌(图5、6)。
武当全真教秘传九宫八卦五行拳

武当全真教秘传九宫八卦五行拳九宫八卦五行九宫八卦五行图,就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演绎的。
它形成了一整套促进性的循环往复,使习练此功者的身体机能保持较好稳固的协调与平衡,以促进其肌体的新陈代谢。
具有强身健体、静心养性之功效。
该图按照南、东、北、西、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及中央的方位排列,进行攻防和演变。
整个套路可用三十二字概括,即:进退、诱惑、诛隐、杜阻、防守、残损、存获、发展、养练、等待、通远、畅顺、攻击、险情、绝丧、凶难。
通过演练,能有效地提高攻防转换技能和实战技击水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先祖留下图一卷,龙子龙孙仔细看。
研透图中真奥秘,成龙成虎任方便。
景门进退到中原,先拜真武始成仙。
杜门诛隐杀间办,不留后手免为难。
伤门防守彼此间,网开一面称英男。
生门存获保中原,不怕鬼怪和神仙。
休门养炼要持恒,方是君来君亦汉。
开门通远去征战,敏捷机智凯歌还。
惊门攻击似闪电,开弓没有回头箭。
死门绝丧赴黄泉,奈何桥上阴间判。
离九宫,在南天;勤下苦功方成仙。
巽四宫,不为难;阴阳令把世道变。
震三宫,行方便;护住中门把家看。
艮八宫,话阳间;练得功夫日月圆。
坎一宫,守丹田;修身养性静心闲。
乾六宫,龙虎展;闪展腾挪轻似燕。
兑七宫,雷打闪;手脚快似一挂鞭。
坤二宫,去阴间;九重天上成方圆。
源出于土归于土,发扬光大万世传。
练法预备式:身体面南而直立,两脚并拢,两臂自然松垂,沉肩落肘,含胸拔背,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如图1)。
一乘三转之第一转一式:舌抵上腭,静观内丹,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离地,足尖点地向左划半圆弧,弧顶朝前,右膝弯曲,呈左虚步(如图2)。
二式: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足尖点地,向右划半圆弧,弧顶朝后,左膝弯曲,呈右虚步(如图3)。
三式:身体重心移至两脚间,双膝微曲,两足尖稍向内扣,呈站桩步;两臂向上缓缓抬起(此时吸气),止于肩同高,手心向下(如图4、5)。
尔后,双手向胸前微收,缓缓下按。
下按时,以意导气至丹田,而后徐徐吐气(如图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坤宫八掌基本动作加扣字,坤为地,气下沉下插。
扣字诀总释:先以挑掌刺探敌之虚实,而粘劲暗用,得机得势则急用扣字疾撞之。
扣劲似棉絮裹铁,扣字诀尚需以按字诀补遗。
按意要沉重轻灵结合,如医家审脉一般。
吴峻山尝言:“此扣按二字诀合用之下,寻常之人绝难抵挡。
”扣按合参,即是扣字特点,扣字诀与艮宫八卦掌之搬字诀互为补充,相生相克。
欲扣之前,先行挑拨,扣字前挑掌为回身挑掌法,属于引进落空之卸劲,可将敌之强势卸于体之左右两侧,此时若趁势跟进,一掌击敌后背心,则敌必做跄地状。
昔八卦掌名家韩福顺先生擅此。
此挑掌掌心向外,如掌心向内侧为前挑法,多挑敌之裆部,能掀人丈外,敌如高明,将吾之挑掌外拨或下按,我则反手缠掖撞之,此即八卦掌千变万化之妙。
坤宫八掌虽日扣字,总赖身法支持,经云“身欲动而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为之催逼。
”正所谓“上下相随人难进”也。
一、回身斜撞掌原文:换式动作里外桩,左掌向右穿出,右手向右反撩开右步,左手掌由下向左打,躬身两手稍相对,两臂作圆形,再进入右半步,右掌由上向下斜打。
掖掌穿右手跟右步,转身两臂十字交叉,向左挑左掌,缠掖右手补助左手进步撞之,换右式右旋走。
释义:此势为吴峻山八卦掌之有名妙打,与程、尹、梁诸氏回身掌法并无本质区别,惟本系回身斜撞之关键在于敌势不倾斜不撞,且我之撞非独以手撞也。
二、靠身掌原文:换式动作里外桩,左手由内向外缠肘式挑起立桩,向左卧右腿,右掌由左肋下打出,再开左步,上右步,右手照左式缠挑靠身外左右腿,打左掌,同时向左转身,两随身左转,右手在上,左手由肘下穿出,仍作缠肘姿势前打法,再开左步,向右穿右掌,向左转交叉挑掌,扣掌缠掖撞,变右式右旋走。
释义:此势委身挤靠,膝打敌人之环跳穴,肘攻击敌人之期门穴,上下齐动煞是毒辣,所谓“肘不离肋”之古训可谓专为此而设。
此势中倒插之脚若能挖掘潜力,化成神出鬼没之暗脚,当可与佛山黄飞鸿之无影脚法争锋,八卦掌法暗脚妙用多多,走打兼用,分乾、坤、坎、震、艮、离、巽、兑等八步脚法,用者应多留心。
三、片旋掌原文:换式动作里外桩,向左进右步右手由左臂下穿,作捋手姿势左掌由头颈下向外穿出作捋手姿势,左掌由头颈下向外平片势,左手变阴掌向外摆脚,左掌伸直摇身掌由头上经过。
向左片掌再左步,上右步,旋左掌,向左穿右掌,向左转,两手交叉挑左掌,扣缠掖撞,变右式旋步。
释义:此势要求自桩稳固,不可轻浮,转身、扭身、仰身、三摆三扣需一气呵成。
方可化掉敌人之劲力。
敌势即化,趁敌失衡,反手滑下,击敌人肋部,旋打之猛烈,皆在此处体现,故克敌制胜极易奏效。
八卦掌法虽忌仰,然此势不同,正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学者宜细加分辨。
四、虎口掌原文:姿势:换式动作里外桩,向左转,右掌反由左肩向下插右腿提起,是与右胫骨贴齐,左掌立起,进右步,两掌同肘向前冲撞。
右手向后穿,回身两臂交叉挑左掌作扣缠掖撞变右式旋走。
释义:此势门户大开,专为诱人。
敌若轻举妄动,陷吾八卦阵中不啻虎口也。
上穿掌攻彼咽喉,下插掌专取敌人裆部,再变势提膝撞打,断腿破裆,不死亦伤,故施此技者勿忘“屠手佛心”之语,切记,切记!五、朝阳掌原文:里外桩,柔身下式。
左掌由右向左作反抄式,为海底捞月。
仆左腿,左臂平伸与眉齐手心向上,曲握右肋间摆左腿脚,右掌由下向左肩下向上直伸,身腿站立,名为丹凤朝阳,转身盖掌,拧下蹲身,进左步,顶右肘撤左步,穿右掌转身,两臂交叉挑左掌,作扣缠掖,变右式旋走。
释义:经云:“上穿手百鸟朝凤”,此势声东击西,指上打下,直动曲取,随意而出。
出势时周身俱要活跃,方可借彼势力,趁其虚而克也。
故欲奏八卦掌迅疾之效,令敌莫测吾之深浅,须知举手投足,不可有势,八卦掌之妙不在招势而在气势,招势乃死法,存于胸中,则心不灵便,心不灵便则为敌所乘也。
六、风轮掌原文:里外桩,向左穿右掌,向左劈左掌,卸左步,劈手掌,向右上右步,拗步十字劈掌,再穿右掌,转身交叉挑左掌,作扣缠掖撞,变右式右旋走。
释义:此势一劈无有不劈,里劈、外劈,正劈、反劈,起劈、落劈,讲究突发,强调连续,只有反复练习,并在实战中注重积累,方可悟得其中一劈无有不劈之玄奥。
此中“十字披掌”拳势为封手大势。
经云:“拳打不知”非经点破,奥妙难以明之,今亦赠与有缘。
七、换影掌原文:里外桩进右步,右手作刁手式穿左手回身交叉,扣缠掖撞,变右式右旋走。
释义:史计栋云:“和暴制刚谓之脱,脱者、换也。
”此势可谓八卦掌之根本要点,纵身转跃,迅捷而还,全仗胯力,诀曰:“身法如老龙,四肢不令从”,习八卦掌者当于“手足运用。
莫不由心”八字深究,庶乎可免身不由己、任人摆布之窘境。
八、取水掌原文:动作进左步,两掌前撞,再右掌与左掌互换,上下再撞,之名日四龙取水,向左上右步,两手作捋式,再两臂向外仰伸,向左翻身,曰怪蟒翻身,穿右掌,转身交叉,挑左掌,扣缠掖撞,右旋走。
释义:此势以快打慢,东出西入,活泼而无定势,属上拦下打之法,出手势不让人,运用时击人心口两肋。
最可一道者由掌法忽变拳法,一手捋带,一手击敌空门,快利无阻隔,且因折身翻背捶击,反弓断弦,而倍增拳之威力,故不知此义者,算不得八卦门人。
第三段震宫八掌加刁字,震为雷暴烈性一、指南针动作:右手作刁肘式,进有步,穿左掌,进左步,右手四指合并,向里指继则左手亦作此式,系指对方两太阳穴,名曰指南针,卸左步,穿右手掌,向左回首,金鸡撒膀。
转身交叉挑左掌,仍作左手刁腕式,右手由左肘下掏肘。
左拳由后臂里抽出卧右步向右打变右式旋走。
二、团掌换式动作里外桩,向左穿右掌,盖右掌,回首向左作金鸡撒膀,左手作刁腕式,摇缠腾手,卧步,向左打拳变右手式,右旋走。
三、苍龙摆尾换式动作左手在前。
用抽梁换柱之步法,掩右肘,双撞掌,如此左右三推,穿右掌盖掌,金鸡撒膀,刁腕腾手,震心捶,换右式旋走。
四、狮子抱球换式动作腾右打左,腾左打右,如此三次穿右手盖掌,金鸡撒膀,刁腕腾手,震心捶,换右式旋走。
五、背身吐信换式动作里外桩,右手由左肩向背后下扣翻身,左掌心向上,由额下平伸出,名日白蛇吐信,同时右手阴掌取喉。
再上右步。
左阴手取喉,穿右手盖掌,金鸡撒膀,刁腕腾手,震心捶,变右式旋走。
六、反背捶里外桩,右手由左臂下穿出,作刁肘式,向右回十字臂顶捶,向左穿手,手向左回身变马走平打,左震心捶,再向右穿右手,向右回身变马步平打右震心捶再穿右手盖右掌,金鸡撒膀,刁腕腾手,左震心捶,变右式旋走。
七、孤雁出群里外桩左手作捋式,右手指面,手上右步,左手指面,右手打出群掌,变穿右手盖掌,金鸡撒膀,刁腕腾手,打震心捶变右式旋走。
八、旋风掌里外桩,右阴掌在左肩窝处向左回转外摆三步,扣三步,顺步打右掌,上步打左掌,同时左阴掌扣在右肩窝处,向右后转身,外摆三步,扣三步,顺步打左掌,上步打右掌,穿右手盖掌,向左变狮子摇头,金鸡撒膀,刁腕腾手,打左震心捶,变右式旋走。
第四段兑宫八掌加锁字,兑为泽开门宜迷进一、迎门推扇里外桩,捋拗手向对方裆中冲进,同时右手按对方肩头。
人左步跟右步,抽换步,扣拢右掌,左手扑面冲势,再变右震心捶,向左穿右手盖掌,狮子摇头,撒膀、冲掌上右步,右手由下向上托名为天王托塔变势打挤肘,换式右旋走。
二、倒拽风舟里外桩捋拗手,上右步,抽偷右步,右手作抓对方里处,姿势变翻身钉背肘,向左穿右手盖掌,向左返,金鸡撒膀,冲手托塔挤肘,换右式旋走。
三、二郎担山里外桩,进右步,右手作刁肘式,穿右手向右转,双手作抓两肩势,先向右探头,再向左探头,向右斜身顶右膝。
向左穿右手盖掌,向左返首,金鸡撒膀,冲掌进步,托塔挤肘,换右式右旋走。
四、冲天火炮里外桩捋拗手,右手指面拗手,左足悬起,独立式。
右拳由对方臂里而贴胸上冲,名为冲天火炮。
落步磨身肘,撒左步,右手向左穿走盖掌,摇头、金鸡撒膀,冲掌进步,托塔挤肘,换右式旋走。
五、恶虎扒心里外桩捋拗手,掩肘,抽换步。
掐肚变双手由下回翻出。
右手向左穿走盖掌。
摇头,金鸡撒膀,冲掌进步,托塔挤肘换右式旋走。
六、走马回头里外桩,右手向左穿步,两腿并立稍屈,头回,双手由左向右从上而下作双扑姿势退步连环拳,提左步,向左穿右手盖掌,摇头撒膀,冲掌进步,托塔脐肘,换右式旋走。
七、钝镰割草里外桩捋拗手,右手作锁喉式,右手捋拗手,右手锁喉,变双手捋带,同时左手挑,右手打藏花掌,向左穿右手盖掌,摇头,撒膀,冲掌进步,托塔挤肘,换右式旋走。
八、老僧披衣里外桩右手刁肘进步,再穿左手,向右回身,在手作抓肩式,右臂下两腿作蹲式,变向左作斜飞姿势,右手向左穿出变盖掌,摇头,撒膀,冲掌进步搭托搭挤肘,右旋走。
第五段乾宫八掌加推字,乾属老阳宜刚一、青龙探爪里外桩,抽换步,右手搬拗手,左手由耳后打出,再入右步,左手撒至左肋间,同时右掌正立打出,向右穿右手盖掌,摇头返首撒膀,冲掌,向外挂向内合,同时双手开合推之,名日日月并行,变右式旋走。
二、金丝抹眉里外桩捋拗手,右手指面拗手,左眉,变退步,捋肘搬打撞掌,向左穿右手盖掌,摇头,返首撒膀,冲掌,向外再内合。
同时入步,双手并立推之,换右式旋趟。
三、白猿献桃里外桩,进右走,右手由下穿进双手团撞变两肘内合,同时捧手上冲咽喉,变向左斜身作顶心肘姿势,再向左穿右手盖掌摇头返首撒膀,冲掌外内合,同时双手并合推之换右式右旋走。
四、拨云见日里外桩上右步搬拗手,左手作盖掌顶掌,同时左手云缠,右手挑左掌斩肋,变右掌向右阴手打削掌,向左穿右手盖掌,摇头,向左返首撒膀,冲掌外内合,双手并合人步推之,换右式旋。
五、顺步撩衣里外桩进右步挑右手,再上左步作斜姿势,摇缠腾手,左臂顺步挑撞穿右手盖掌,摇头返首撒膀,冲掌内合双手推之,换右式右旋走。
六、托枪打虎里外桩,上步右手缠肘倒左步,右肘向后顶,左掌直平伸,似托枪式,同时右手向左穿走变向左抱球,穿走盖掌,摇头返首撒膀,冲掌外内合双手,并合推之,换右式旋走。
七、怀抱琵琶里外桩,上右步左搬拗手,左手劈对方右面,引对方之手,拗手,右手由对方肘下穿手作怀抱琵琶姿势,尽力向右方扭身,目身右方看,变穿右手盖掌摇头返首撒膀,冲掌外内合并双手推之,换右式右旋走。
八、倒拔垂杨里外桩,上右步,右手作刁肘式,穿右手,上左步,回身向右,左臂作反抱对方之腰肚,右手心向外,作推按对方之腿弯处,同时双臂向上举向左转身,使对方头向下之姿势,变穿右手盖掌摇头返首撒膀,冲掌外内合并手推之换右式旋走。
第六段离宫八掌加托字,离为火一、滚腕插花里外桩,上右步刁手,滚腕插花掌,搂右手反劈面掌右打反臂面撞,左打反臂撞,穿右手,向左转身两臂交叉,顺步挑掌,上右步,右手缠掖,两手作托枪式换右式旋走。
二、五女穿梭里外桩右手指面,左手指肋,右手点喉,左手再指肋,右手变踏掌,向左变抱球式,变右手专向左转身,变两臂交叉,挑掌,上右步缠手托肘式,打出,变右手专向左转身,变两臂交叉挑掌,上右步缠手托肘式,打出,变右式旋走。
三、回头望月里外桩。
上右步刁肘,左手由下上锁托对方之下额右手上搬对方之额,向右后扭之,日回头望月,穿右手挑掌缠捋手,托打之,换式右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