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功夫熊猫1》的为师之道
电影《功夫熊猫1》中的禅意与禅道

电影《功夫熊猫1》中的禅意与禅道电影《功夫熊猫1》中的禅意与禅道引言电影《功夫熊猫1》于2008年上映,讲述了一个胖墩儿熊猫借助禅师和自己的努力成为功夫大师的故事。
这部动画片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深受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从禅意和禅道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元素,并探讨它们对人们的启示。
一、禅意在电影中的体现1. 禅意的内涵禅是一种来自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强调通过冥想和觉知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省。
电影《功夫熊猫1》中,禅艺师傅用各种寓意深刻的故事和引人深思的言语给予熊猫小伙子波。
这种生动的禅宗启示使得波能够从迷茫和自卑中走出来,最终成为一位真正的功夫大师。
2. 禅思想的再现为了传递禅思想,电影中采用了大量的禅宗故事和哲理。
电影中的五禽戏、八卦掌和太极拳等功夫技巧,实际上是从禅者的肢体动作中提炼而来。
这些动作的流畅和内外兼修的特点,体现了禅宗追求心身合一的理念。
3. 禅意的普世意义电影中的禅意并不只是在传递一种特定的文化元素,它具有普世意义。
禅艺师傅在电影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功夫大师,更代表着一种智慧、谦虚和思辨的态度。
禅意的普世价值是公正、平等和人类关系的和谐。
电影中体现的这些价值观念为观众带来启示和思考。
二、禅道在电影中的体现1. 禅道的基本原则禅道是禅宗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超越物质世界和追求内心的平静。
电影《功夫熊猫1》中,熊猫小伙子波经过一系列的修行和挑战,最终领悟到了禅道的基本原则。
他学会了放下负担、专注当下以及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 禅道的实践体验电影中,禅宗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修行和学习。
熊猫波通过用心练习和磨炼技巧,逐渐获得了功夫的心得。
禅宗所强调的"身心合一"在电影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波的心境逐渐平静,他对自己的实力持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将心灵的平静与功夫技巧相融合,从而达到功夫的境界。
3. 追求禅道的价值电影中,禅艺师傅的目标是培养每个学生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只是复制自己的技艺。
解析《功夫熊猫1》的为师之道

解析《功夫熊猫1》的为师之道美国拍摄的充满中国元素的大型动画片《功夫熊猫 1》取得了成功。
自20XX 年上映以来,为广大青少年及成年人所喜爱。
熊猫阿宝的成功故事激励着青少年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乌龟祖师、浣熊师傅的博爱教育、信心教育和创新教育是阿宝成功的重要原因。
《功夫熊猫 1》中的为师之道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和实践。
一、博爱教育乌龟祖师是智者与圣者的化身,它不选徒孙为神龙大侠,体现了其大爱无私之心。
雪豹太郎是乌龟徒弟浣熊的爱徒,虽然掌握了千本武籍,功夫堪称一流,但为了成名不择手段。
乌龟看出其心理的阴暗面,因此果断否决,避免了太郎称霸后的严重后果。
乌龟大限来临之前预感到太郎将越狱,实是担忧自己去世后无人能够对付太郎式的武林恶霸,和平谷将遭受劫难。
出于对平民百姓的关爱,乌龟决定选拔神龙大侠加以培养。
娇虎在选拔大赛中胜出时,乌龟又一次放弃了选择徒孙娇虎。
从天而降的阿宝被乌龟祖师选中,看似偶然,实有其必然性。
乌龟对五侠的武功了如指掌,也心知肚明娇虎难以对付太郎,熊猫虽然不懂武功,但恰如一张白纸,是可造之材,大有潜力,前途无量,因此坚定地将爱好功夫的阿宝点为神龙大侠的培养人选。
浣熊师傅前期则与乌龟祖师相反,对太郎溺爱,对娇虎藏有私心,对阿宝抱有偏见。
浣熊对太郎的培养重才而不重德,幼时纵容其拔胡须,对其日益膨胀的功名之心未加教育,致使其最高愿望无法实现时心生邪念,重创和平谷,浣熊的老命也差点葬送在其手上。
可见,学生的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如果忽视德育,就会造成孩子人格不完善,亲情淡漠,甚至残忍杀害父母、老师。
太郎入狱后,浣熊师傅的梦想则是将娇虎培养成神龙大侠,因此在娇虎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期待。
当乌龟放弃娇虎选择阿宝时,浣熊无法接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并对外来的阿宝嘲笑、排斥、打击,直至乌龟的再三劝导才摒弃偏见,对阿宝充满信心,悉心培养。
浣熊在太郎攻入翡翠宫时,挺身而出,保护百姓,视死如归,为徒弟们做出了表率。
《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

《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作者:刘启红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05期《功夫熊猫1》是部优秀的励志佳作。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主题: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英雄。
这样的主题,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很多思考。
一、梦想是迈向成功的基础憨态可掬胖胖的熊猫阿宝做梦都想成为一个能够惩恶扬善、武艺超群的大侠客:穿着简朴的斗笠、披风,拄着再普通不过的竹棍,利索地解决了所有暴徒,赢得村民崇敬的目光。
而现实却是他每天不得不在父亲的面馆里做一个端盘子的店小二。
在又一次梦醒之后,阿宝只能对自己的“挚爱”叹气。
当阿宝点燃“火箭凳”,向父亲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我喜欢功夫!”时,怎能不给人以震撼?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只是这个梦在很多人心中只能随时间一天天湮灭。
如果我们能把学生心中的“侠客梦”力量激发出来,转移到学习上,给他们施展的舞台,或许,下一个阿宝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生活中,我们往往充当的是阿宝父亲的角色,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劝慰他:“阿宝,天不遂人愿,况且这本不是天意,阿宝,忘了其他的事情,你的使命一直都在向你召唤。
我们是面条家族,血管中流着这样的血。
”于是,生活中,像阿宝这样因兴趣而成功的也许只能出现在荧屏中。
二、信心是迈向成功的台阶信心是沙漠中的一湾清泉,激励人走出困境;信心是黑暗中的一缕烛光,照亮人前进的道路;信心是生活中的一把梯子,让人一步步攀向成功。
因此温总理说:“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所以,当乌龟大师说出“也许它可以的,如果你愿意引导它、滋养它、相信它”的话语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特别是一些“双差生”时,不仅要给自己信心,更要给学生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的方向。
而信心的培养,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尽量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潜能;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尽量给予其表现的机会或舞台,让他们在一次次成功中获取和积累信心。
这样他们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

《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以前只是觉得这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被其震撼的是里面对中国功夫的精准解读。
多年后,再次观看,却发现了里面蕴藏的深刻的育儿道理。
第一,学会相信孩子阿宝,本来只是一只热爱功夫却资质平庸的熊猫。
阴差阳错地被选为神龙大侠,但是浣熊师父却始终不愿相信,一只熊猫能成为神龙大侠。
在神龟临终之际,他反复地询问神龟,为什么会选阿宝?神龟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是让他学会相信。
一个没有正经学会功夫,甚至连马步都扎不稳的熊猫,你能相信他会成为神龙大侠,最后打败大龙,拯救百姓吗?不,没有人会相信。
现实生活中,如果孩子成绩平平,甚至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还经常被叫家长。
你还会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考大学,能有一番成就吗?或许,家长们根本不会相信。
所以,从现在起,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相信自己的孩子。
您的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孩子来说,都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第二,千万不要溺爱孩子故事中的大龙,是浣熊师父的徒弟。
大龙从小就有练武的天赋,浣熊很爱他,可是大龙不满足于现有的功夫,妄图偷走神龙秘笈。
最后众创和平谷,被神龟囚禁于地牢中。
大龙是浣熊亲手栽培出来的,即便是最后发现了大龙的阴暗面,浣熊师父也不愿出手对付他。
教育孩子,要爱孩子,但是溺爱。
我们爱他,也要教孩子,更多人生的道理。
第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当浣熊师父准备训练阿宝的时候,发现自己不能用教其他五个徒弟的方法来教他。
师父看出了阿宝对吃最感兴趣,于是,就从兴趣入手,用吃来训练他。
其实,生活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
愿父母们,都能尊重孩子的兴趣,从兴趣出发,培养孩子。
相信未来,一定有惊喜在等着你们。
《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其一,兴趣对孩子的意义。
Po的鸭子继父开了一家面条馆,父亲一只希望他能够继承父业,然而,Po对此毫无兴趣,反而对武功很痴迷,故事的结局也证明,只有对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成功。
论《功夫熊猫1》的为师之道

上 。 可见 , 学 生 的人 品 比能 力 更 重 要 。 如果忽视德育 , 浣熊认 为是个意外 , 胖熊猫不可能解决 问题 . 也 不 可 就 会 造 成 孩 子 人 格 不 完善 , 亲情 淡 漠 . 甚 至 残 忍 杀 害 能 成 为 神 龙 大侠 。 乌龟对浣熊说 : “ 从 来 就 没 有 意 外 ” 父母 、 老师。 太 郎入 狱 后 , 浣 熊 师傅 的梦 想 则 是 将娇 虎 太 郎越 狱 后 . 乌龟 在 圣 桃 树 下 又将 这 句 经 典 名 言 强 调 培养 成 神 龙 大 侠 . 因此 在 娇 虎 身 上倾 注 了太 多 的心 血 了两 遍 , 要浣熊相信 阿宝能完成使命 。 从 而 也 完 成 浣 和 期 待 。 当乌 龟 放 弃 娇 虎选 择 阿宝 时 . 浣 熊无 法 接 受 熊 培 养 神 龙 大 侠 的 使 命 乌 龟 认 为 熊 猫 就 像 一 颗 桃 这 一 戏剧 性 的变 化 .并 对外 来 的 阿宝 嘲 笑 、排 斥 、 打 子 , 只要 悉 心 指 引 、 培育 、 相信 , 就能成材 , 在 羽 化 归 天 击. 直至乌龟的再三劝导 才摒弃偏见 . 对 阿 宝 充 满 信 前 叮 嘱 浣 熊 必 须 真 心相 信 阿 宝 . 相信 自己 心, 悉 心 培 养 浣 熊在 太 郎攻 人 翡 翠 宫 时 , 挺身而出 . 再 次 是 浣 熊 对 阿宝 信 心 的培 养 为 师 者 如果 不 相 保护百姓 . 视死如归 . 为 徒 弟 们做 出 了表 率 。 信学生 , 势 必 只会 看 到 学 生 的 缺 点 、 不足。 浣 熊 开始 并
因 。《 功 夫 熊猫 l 》 中的为师之道值得我们去探讨 、 学 自信 是 人 们 事 业 成 功 和 梦 想 得 以 实 现 的 必 要 条 习和 实 践 。 件 。影 片 中 , 阿宝 和浣 熊 不 同梦 想 的 实 现都 经 历 了 自 博 爱 教 育 信 心 的确 立 。教 师 不 但 对 学 生 要有 信 心 . 对 自己更 应 乌 龟 祖 师 是智 者 与 圣 者 的 化 身 . 它 不 选 徒 孙 为 神 该 有 信心 。 龙大 侠 , 体 现 了其 大 爱 无 私 之 心 。雪 豹 太 郎 是 乌 龟 徒 首先 是 乌 龟 祖 师 对 熊 猫 阿 宝信 心 的树 立 阿 宝 认 弟浣熊的爱徒 , 虽 然 掌 握 了 干本 武 籍 , 功夫 堪 称 一 流 , 为 乌 龟将 自己点 为 神 龙 大 侠 人 选是 个 误 会 面 对 浣 熊 但 为 了成 名 不 择手 段 。乌 龟 看 出其 心 理 的 阴 暗 面 . 因 和 五 侠 的嘲 笑 .阿 宝仅 将 自 己定 位 于 五 侠 的 超 级 粉 此果断否决 . 避 免 了太 郎 称 霸后 的严 重 后 果 乌 龟 大 丝 . 对 成 为 神 龙 大 侠 的梦 想 毫 无 信 心 . 因 此 深 更 半 夜 限来 临 之 前 预 感 到 太 郎将 越 狱 . 实是 担 忧 自 己去 世 后 到 山 顶摘 桃 猛 吃 排遣 心 中烦 闷 。乌 龟来 到 圣 桃 树 下 无 人 能 够 对 付 太 郎 式 的武 林 恶 霸 .和 平 谷 将 遭 受 劫 启 发 和 鼓 励 阿宝 阿宝 认 为 自己 是 功 夫史 及 中 国史 上 难 。 出于 对 平 民 百 姓 的关 爱 . 乌龟 决 定 选 拔 神 龙 大 侠 的逊 王 之 王 , 身 无 虎 的利 爪 、 鹤 的翅 膀 、 蛇 的毒牙 、 螳 加 以培 养 。娇 虎 在 选拔 大赛 中胜 出时 . 乌 龟 又 一 次 放 螂 的 长 臂 等 . 萌 生 退 却 回家卖 面条 的念 头 乌 龟 劝 导 弃 了选 择 徒孙 娇 虎 从 天 而降 的 阿 宝 被 乌 龟 祖 师 选 阿 宝 不 放 弃 , 不卖面 , 而要把握今天 , 把握 “ 金朝 ” . 并 中, 看 似偶 然 . 实有 其 必 然 性 。 乌 龟 对 五侠 的武 功 了如 敲 下 一个 桃 子 作 为 礼 物 送 给 阿 宝 . 以资 鼓 励 乌 龟 的 指掌 . 也 心 知 肚 明娇 虎 难 以 对 付 太 郎 . 熊 猫 虽 然 不 懂 番 话恰 似其 留下 的灯 笼 . 引导 阿 宝 穿 越 黑 暗 走 向 黎 武功 。 但 恰 如一 张 白 纸 , 是 可造 之 材 , 大有潜力 , 前 途 明 。 于 是 阿 宝下 定 决 心 留在 翡 翠 宫 , 大 清 早苦 练劈 叉 .
《功夫熊猫》观后心得体会

《功夫熊猫》观后心得体会《功夫熊猫》是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笨拙而懒惰的熊猫通过持续努力和训练,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功夫大师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启发,不仅让我看到了努力和毅力的力量,同时也教会了我要相信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
以下是我的观后心得体会。
首先,电影告诉我们努力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刚开始,主角熊猫大痴并不擅长功夫,他笨拙且懒惰,根本不被其他人认为有成为一名功夫大师的潜质。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训练,他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潜力,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功夫大师。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不管多么笨拙和不被看好,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能取得成功。
其次,电影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
在电影的剧情中,熊猫大痴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功夫大师,他坚信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正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因此他才能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明白了要相信自己,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要坚守自己的梦想。
另外,电影中的熊猫大痴还教会了我要勇于面对失败。
在电影的展开中,熊猫大痴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每一次失败都成为他成长的机会,他从失败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不断改进自己。
这个细节让我深受触动,告诉我要勇敢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学习,然后继续前行。
只有敢于面对失败,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此外,电影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电影的结局中,熊猫大痴与其他功夫战士们共同击败了邪恶势力,保卫了和平。
这个场景让我明白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只有发挥出来,并与他人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这个启示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的力量是强大而不可忽视的。
最后,电影中也包含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电影中的邪恶势力代表了贪婪和自私的一面,而主角熊猫大痴则代表了善良和勇气。
这个对立的角色设定让我思考了善恶之间的斗争,以及善良和勇气的重要性。
功夫熊猫坚持与毅力的教育价值

功夫熊猫坚持与毅力的教育价值在动画片《功夫熊猫》中,主人公大熊猫“阿宝”用他的坚持和毅力征服了一切困难,并最终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成功。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给予观众深刻教育启迪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功夫熊猫所展示的坚持与毅力的教育价值,并分析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这些品质。
首先,功夫熊猫给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力量。
在电影中,阿宝一开始是一个看似笨拙、被人轻视的大熊猫。
然而,他对成为一名功夫大师的梦想从未放弃。
尽管身处困境,阿宝始终保持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最终成功地实现了他的目标。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观众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教育价值,即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其次,功夫熊猫还向我们展示了毅力的重要性。
在电影中,阿宝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时从不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努力。
他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但他从未放弃。
正是因为他的毅力,他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功夫水平,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功夫大师。
这种毅力和坚韧给观众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启示,那就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应该保持毅力,不断尝试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坚持和毅力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树立明确的目标来保持持久的动力。
设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将其切分为可行的小目标,这样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每一次的进步,并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动机和价值观。
当我们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坚持时,就能更好地找到动力和意志力。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行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想法的层面。
通过行动付诸实践,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并逐渐培养起这些品质。
在教育中,培养坚持和毅力的教育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家长、教师或教育者,我们应该使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这些品质。
首先,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树立目标,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功夫熊猫的观后心得感悟

功夫熊猫的观后心得感悟《功夫熊猫》是一部由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电影,以一只笨拙善良的熊猫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勇敢追求梦想,克服困难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有精彩刺激的动作场面,更有内心感悟和人生哲理。
在观影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观后心得感悟。
首先,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并勇敢追求梦想是非常重要的。
熊猫波,电影中的主角,原本是一个外表笨拙的胖熊猫,但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对功夫的梦想。
尽管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不可能成为一名功夫大师,但波没有放弃,而是坚持训练,不断进步。
最终,他克服了自己的限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功夫大师。
通过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坚持追求,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电影还讲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人们应该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之处。
熊猫波是一个外表胖乎乎、笨手笨脚的熊猫,他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后,并没有试图去改变自己的外貌或者隐藏自己的笨拙。
相反,他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将自己所特有的特点转化为一种优势。
这一点体现在波与传统功夫大师进行对抗的时候。
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外貌和独特的技能,才使他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战士。
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潜力,只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能够发掘自己的优势并取得成功。
此外,这部电影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在电影中,波不是唯一主角,他还有一群伙伴,他们共同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通过相互支持和合作,他们才得以克服困难,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在打败邪恶的泰龙时所展现出的团结一致和无私的精神。
我深深地明白到,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通过信任和合作,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取得更好的结果。
最后,电影中对于功夫的理解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在电影中,功夫被描绘成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既可以用于战斗,也可以用于人的内心的修炼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功夫熊猫1》的为师之道
美国拍摄的充满中国元素的大型动画片《功夫熊猫 1》取得了成功。
自20XX 年上映以来,为广大青少年及成年人所喜爱。
熊猫阿宝的成功故事激励着青少年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乌龟祖师、浣熊师傅的博爱教育、信心教育和创新教育是阿宝成功的重要原因。
《功夫熊猫 1》中的为师之道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和实践。
一、博爱教育
乌龟祖师是智者与圣者的化身,它不选徒孙为神龙大侠,体现了其大爱无私之心。
雪豹太郎是乌龟徒弟浣熊的爱徒,虽然掌握了千本武籍,功夫堪称一流,但为了成名不择手段。
乌龟看出其心理的阴暗面,因此果断否决,避免了太郎称霸后的严重后果。
乌龟大限来临之前预感到太郎将越狱,实是担忧自己去世后无人能够对付太郎式的武林恶霸,和平谷将遭受劫难。
出于对平民百姓的关爱,乌龟决定选拔神龙大侠加以培养。
娇虎在选拔大赛中胜出时,乌龟又一次放弃了选择徒孙娇虎。
从天而降的阿宝被乌龟祖师选中,看似偶然,实有其必然性。
乌龟对五侠的武功了如指掌,也心知肚明娇虎难以对付太郎,熊猫虽然不懂武功,但恰如一张白纸,是可造之材,大有潜力,前途无量,因此坚定地将爱好功夫的阿宝点为神龙大侠的培养人选。
浣熊师傅前期则与乌龟祖师相反,对太郎溺爱,对娇虎藏有私心,对阿宝抱有偏见。
浣熊对太郎的培养重才而不重德,幼时纵容其拔胡须,对其日益膨胀的功名之心未加教育,致使其最高愿望无法实现时心生邪念,重创和平谷,浣熊的老命也差点葬送在其手上。
可见,学生的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如果忽视德育,就会造成孩子人格不完善,亲情淡漠,甚至残忍杀害父母、老师。
太郎入狱后,浣熊师傅的梦想则是将娇虎培养成神龙大侠,因此在娇虎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期待。
当乌龟放弃娇虎选择阿宝时,浣熊无法接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并对外来的阿宝嘲笑、排斥、打击,直至乌龟的再三劝导才摒弃偏见,对阿宝充满信心,悉心培养。
浣熊在太郎攻入翡翠宫时,挺身而出,保护百姓,视死如归,为徒弟们做出了表率。
教师对每位学生都应充满爱心,无论其聪明或愚笨、贫穷或富贵、健全或残疾、亲近或疏远、城市或乡村等,抛弃自己的私心与偏见,用爱心去培育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材。
二、信心教育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和梦想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影片中,阿宝和浣熊不同梦想的实现都经历了自信心的确立。
教师不但对学生要有信心,对自己更应该有信心。
首先是乌龟祖师对熊猫阿宝信心的树立。
阿宝认为乌龟将自己点为神龙大侠人选是个误会。
面对浣熊和五侠的嘲笑,阿宝仅将自己定位于五侠的超级粉丝,对成为神龙大侠的梦想毫无信心,因此深更半夜到山顶摘桃猛吃,排遣心中烦闷。
乌龟来到圣桃树下启发和鼓励阿宝。
阿宝认为自己是功夫史及中国史上的逊王之王,身无虎的利爪、鹤的翅膀、蛇的毒牙、螳螂的长臂等,萌生退却回家卖面条的念头。
乌龟劝导阿宝不放弃,不卖面,而要把握今天,把握金朝,并敲下一个桃子作为礼物送给阿宝,以资鼓励。
乌龟的一番话恰似其留下的灯笼,引导阿宝穿越黑暗走向黎明。
于是阿宝下定决心留在翡翠宫,大清早苦练劈叉,当浣熊要其放弃时,则坚定地说:真正的侠士决不放弃,别担心大师,我也决不放弃。
即使被浣熊踢下山去,饱受颠簸,伤痕累累,阿宝又毅然决然地重新登上山顶,将浣熊的打击转化成动力。
其次是乌龟祖师对浣熊信心的确立。
选拔大会前,乌龟就鼓励浣熊说:不管我选中谁,他一定会给谷里带来安宁,也能给你带来安宁。
乌龟选中熊猫,浣熊认为是个意外,胖熊猫不可能解决问题,也不可能成为神龙大侠。
乌龟对浣熊说:从来就没有意外。
太郎越狱后,乌龟在圣桃树下又将这句经典名言强调了两遍,要浣熊相信阿宝能完成使命,从而也完成浣熊培养神龙大侠的使命。
乌龟认为熊猫就像一颗桃子,只要悉心指引、培育、相信,就能成材,在羽化归天前叮嘱浣熊必须真心相信阿宝,相信自己。
再次是浣熊对阿宝信心的培养。
为师者如果不相信学生,势必只会看到学生的缺点、不足。
浣熊开始并不相信阿宝,因此只看到其肥臀、赘肉、大肚,并与五侠嘲笑、排斥、刁难阿宝,逼迫其离开翡翠宫。
经过乌龟劝导,浣熊开始相信阿宝。
得知太郎越狱,阿宝认为能够阻止太郎的是乌龟祖师,娇虎则认为是五侠,只有浣熊认为是阿宝。
浣熊不断肯定和鼓励阿宝:他要来夺神龙秘籍,而你是唯一能阻止的人。
真正的侠士不会退缩。
我要你相信你的师父,就像我相信我的师父一样。
因此阿宝说:之所以我留下来,因为我相信如果有人能改变我,让我脱胎换骨那个人一定是你全中国最好的功夫师父。
为师者如果相信学生,势必就会看到学生的优点、潜能。
浣熊细心观察,发现了阿宝好吃这一特点下蕴含的无限潜能,经过刻苦训练,最终将潜能充分发掘并转化成一流功夫。
此时的阿宝离神龙大侠只差一步成为神龙大侠的信心。
当师徒面对神龙秘籍的一张白纸时,二者信心都降到了零点。
师傅选择了独自对付太郎,让阿宝和五侠撤离和平谷的百姓。
阿宝沮丧地回家,鹅爸告诉他面条
秘方鲜汤的秘方是没有秘方,要想让它特别,你只要相信它特别。
阿宝重新审视神龙秘籍,从白纸中看到了自己,恍然大悟,原来乌龟祖师是要阿宝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去成为神龙大侠。
最后与太郎的较量中,面对其讥讽:我以为神龙大侠是什么样的,竟然是一只又肥又笨的熊猫。
阿宝的回答信心十足:Im not a big fat panda; Im the bigfat panda.不定冠词 a 在英语中表示随意一个,而定冠词the 表示唯一一个。
可以说整个影片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想成功就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三、创新教育
乌龟是功夫的祖师,其盖世神功并非继承自某位大师,而是在圣泪池边自创的。
乌龟对弟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创新,所留的神龙秘籍只是一张白纸,要求继承者相信自己的独立创新,因为只靠继承就不可能会有超越。
乌龟连最普通的一招一式都没有传授给阿宝,更不用说所谓的绝招了。
浣熊的功夫确实高超,但对五侠的教学功夫并不高超,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训练的结果令其大失所望,娇虎不够猛、金猴不够快、仙鹤飞不高、灵蛇欠敏捷。
颇具讽刺意味,徒弟的特长反而成了不足,浣熊终于认识到了教学方法的失误。
浣熊经过乌龟祖师的劝导,对阿宝充满信心后,摒弃了原有的训练方法,依靠细心观察,结合阿宝的贪吃和潜能创新了一套针对性强的独特训练方法。
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发掘其潜能。
阿宝通过与浣熊抢夺食物掌握了高超的功夫。
当依赖秘籍成为神龙大侠的愿望落空时,阿宝只有依靠自己在功夫上的创新才有可能成为神龙大侠。
阿宝在与雪豹太郎的争斗中,将神龙秘籍视作食物,将竹竿当做筷子,将铁锅当做碗碟等,其中已有自己的诸多创新。
太郎把阿宝从天空打到地面,发现神龙秘籍一无所有后,阿宝说一切靠自己(Its just you),并创造了一套熊猫拳法,将太郎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最后的克敌制胜之招五溪劫指扣,则完全是无师自通的创新。
功夫史上的逊王之王熊猫阿宝终成一代宗师。
此外,《功夫熊猫 1》的成功在于美国人独特的文化创意与创新思维,竟然把肥胖笨拙的熊猫与功夫大侠起来。
为什么中国人就没有想到甚至不敢想呢? 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循规蹈矩。
不少国产影片只是模仿或戏仿他人作品,忽略了主题的创新。
缺乏创新思维不仅存在于影视业,也广泛存在于其他行业,其源头则是我们的传统教育缺乏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