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的线条美

合集下载

小学硬笔书法课件ppt

小学硬笔书法课件ppt
小学硬笔书法课件
目录
• 硬笔书法简介 • 硬笔书法基础知识 • 硬笔书法实践练习 • 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 学习硬笔书法的益处 • 学习硬笔书法的建议与技巧
01
硬笔书法简介
硬笔书法的定义与特点
硬笔书法定义
硬笔书法是指使用硬质工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等)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 形式。它强调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的技巧,追求书写的美感和艺术性。
“木字旁”
如“树”、“林”。
03
硬笔书法实践练习
基本笔画练习
基础中的基础
学习书法,基本笔画是第一步。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 画,以培养手部肌肉记忆,熟悉笔锋运用。
偏旁部首练习
构建汉字的基石
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分。通过练习不同的偏旁部首,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汉字的结构,提高书 写速度和准确性。
代表人物与流派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硬笔书法家,如庞中华、司马 彦等,他们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同时,在当 代社会,硬笔书法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许多人 追求高雅艺术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02
硬笔书法基础知识
笔画基础
01
02
03
04
横画
起笔斜顿,向右行笔,收笔轻 顿。
竖画
起笔斜顿,向下垂直行笔,收 笔轻顿。
传承文化
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硬 笔书法有助于传承中华文 化,增强文化自信。
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硬笔书法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经过数千年 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近现代,随 着钢笔、圆珠笔等硬质书写工具的普及,硬笔书法得到了广 泛的发展和称

赞美家乡的硬笔书法内容

赞美家乡的硬笔书法内容

我家乡的硬笔书法之美我家乡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独特而精湛的硬笔书法艺术。

家乡的硬笔书法,是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瑰宝。

家乡的硬笔书法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的书法家们在这片土地上刻苦钻研,独创了许多独特的笔法和字体。

他们以饱满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字形,通过笔锋的变化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这些传统的硬笔书法作品,常常被用于纪念碑、匾额、对联等,成为了家乡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在我家乡,硬笔书法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孩子们,都热衷于学习和欣赏硬笔书法。

每天早晨,公园里的广场上总能看到一群老人摩拳擦掌地刻写着美丽的字体。

这些老人们通过练字,不仅保持着身心的健康,更传承着家乡的文化传统。

而在学校里,硬笔书法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学生们通过练习硬笔书法,提高了字写的工整和美观,培养了人们的耐心和毅力。

家乡的硬笔书法之美不仅体现在技巧上,更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力量和情感共鸣。

无论是书写古人的经典名句,还是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硬笔书法都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正是通过硬笔书法的表达,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家乡的文化传统,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同时,家乡的硬笔书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当代的书法家们通过吸收外来的艺术元素和技巧,将硬笔书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国内外的展览中屡获殊荣,为家乡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

总的来说,我家乡的硬笔书法之美显现在历史悠久、广泛传承的特点上,也体现在人们心灵与情感的共鸣上。

家乡的硬笔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

我们应当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宝藏,让家乡的硬笔书法继续在世界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发扬光大。

儿童书法基础:硬笔书法的线条美

儿童书法基础:硬笔书法的线条美

儿童书法基础:硬笔书法的线条美的当属整体美。

而组成整体的正、负空间的分割,黑白色块对比的节律,都是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圆、正侧、疏密等诸因素有机调和的结果。

抽象地看,是点线在一定时空中按某种一定的节奏所构成的造型。

经过对整体的扫描之后,基本的点线品质则是要进一步加以赏析的重心。

传统的毛笔书法对点线的追求历来是摆在一个很高的层次,甚至在评价一位书法家作品时,往往先看点线功力如何,崇尚无一笔无来历。

对硬笔书法来说,工具特性的局限使毛笔书法式的标准称为不太实际的参照系统,但如果作品的点线任其自编自演,一点也不参照前人的宝贵经验,恐怕作品的耐看程度要大打折扣了。

毕竟,历史证明:缺乏对线条的理性锤炼将无法产生真正完美的作品,其风格或许能流行一时,但决不会墨泽千秋。

二王、颜真卿、米芾、王铎等历代书法大师的杰作可以为证。

因此,提高一幅书法作品线条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即是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在刚健的基调规范下,高品质的硬笔书法线条应具有的审美标准可分为:(一)力量美,力量感是书写着力度的运用在观赏者心理的投射。

此力量并非可简单地理解为物理学上的概念,虽说只要写字,就肯定要注入力量,但这种所谓的力量,是书法中的一种巧力,是手、指、腕的运作技巧在意识高度协调、控制下且化合了书写者本身审美观念、书写经验的自然运动。

体现的感觉一般是“劲挺”。

古代书法术语在这方面有很多强调,如力透纸背、万毫齐力、全身力到、笔力千钧。

“中国书法在很早的时候就强调笔力,但也有一个过程。

在甲骨文时代,笔力表现是无意识的,它受工具的限制,要拿刀刻,当然不会想到笔力有力与否。

到汉代隶书的时代,线条应该说表现得比较充分了,但线条的力量感还没有被绝对重视,线条还是依附于文字而存在。

真正主动追求线条力量感,要到汉末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其标志是蔡浥《九势》的提出。

”硬笔书法虽使用的工具不同,但二者同为书法,就必然有内在的相同的联系。

硬笔在表现力美方面还要优于毛笔,硬不是生硬,硬是力的象征。

硬笔书法报告 - 书法艺术报告

硬笔书法报告 - 书法艺术报告

硬笔书法报告 - 书法艺术报告简介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笔锋硬直、字形端庄为特点,通过书写规范的字体和构图,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告将探讨硬笔书法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并介绍一些著名的硬笔书法作品和大师。

起源与发展硬笔书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毛笔书法。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西方的钢笔和铅笔进入中国,与传统的毛笔书法相比,这些新型笔具有硬直的笔锋,适合书写西方字母和线条。

中国书法家开始尝试使用这些新型笔具进行书法创作,并逐渐形成了硬笔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艺术特点硬笔书法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笔锋硬直:硬笔书法使用的钢笔或铅笔具有硬直的笔锋,使得字形线条更加清晰、端庄。

2. 字体规范:硬笔书法追求字体规范,注重每个字的结构和比例,使得作品整体美观统一。

3. 线条勾勒:硬笔书法通过勾勒线条的方式,突出字形的轮廓,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4. 轻重变化:硬笔书法通过笔画的轻重变化,表现出字体的韵律和节奏感。

著名作品与大师1. 《福寿康宁》- 张彦远:这是一幅以硬笔书法创作的条幅作品,字体规范,线条流畅,寓意吉祥。

2. 《行书硬笔》- 赵孟頫:赵孟頫是明代著名书法家,他尝试将行书的特点融入硬笔书法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作品。

3. 赵孟頫的弟子们:赵孟頫的硬笔书法艺术影响了一批后来的书法家,如王守仁、陈半丁等,他们继承并发扬了硬笔书法的艺术传统。

结论硬笔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魅力与创新。

它以笔锋硬直、字体规范等特点为基础,通过勾勒线条和轻重变化等手法,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效果。

著名作品和大师的存在使得硬笔书法更加丰富多样,也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借鉴与启发。

硬笔书法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精彩的艺术画卷。

硬笔书法的意义和魅力

硬笔书法的意义和魅力

硬笔书法的意义和魅力
硬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也是一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能够锤炼个人的审美品位,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更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淡泊明志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硬笔书法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毛笔书法的“后进”,实际上并不然,在书写过程中,硬笔凭借着线条的精准和构图的严谨,让人们对字体的审美达到了另外一种境界。

另外,硬笔书法的特点是写字直率、刚劲有力、笔画洒脱,不留痕迹,给人以爽朗、大气之感。

硬笔书法的“魅力”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审美品位:硬笔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精英文化。

通过练习硬笔书法,不仅可以培养个人的美感和鉴别力,还能够让人更好地欣赏艺术和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

二、提高思维方式:硬笔书法需要学习者在书写过程中不断思考字形和笔画的细节,这种思维方式训练了学习者对于细节的敏感度和顺应性,让思维更加严谨而灵活。

三、塑造个性特点:硬笔书法需要学习者注重实现“人字”的连贯、弧线的柔转和独特的字体优点。

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得以体现,从而塑造出自己的艺术个性特点。

四、释放压力: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需要承担着各种压力,而硬笔书法可以让学习者在慢慢书写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份淡泊和从容,释放掉内心的压抑情绪。

总的来说,硬笔书法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必须的生产工具,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依旧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一种获得心灵平静的艺术方式。

通过学习硬笔书法,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锤炼自身的审美品位,提高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塑造自身的个性魅力。

硬笔书法的审美标准与评价

硬笔书法的审美标准与评价

硬笔书法的审美标准与评价硬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审美标准,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和艺术家。

本文将探讨硬笔书法的审美标准与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赏硬笔书法艺术。

一、审美标准硬笔书法的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书法字形的美感:硬笔书法强调字体的秩序、均衡和谐。

书写的字形应该具有规范的结构和优美的曲线,字形间要保持适当的间距和比例。

优秀的书法作品字形流畅、舒展,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以美感。

2. 线条的韵律美:硬笔书法的线条是由细线与粗线、直线与曲线相间组成。

书写时,要注重线条的韵律美,通过控制笔画的粗细、长短和笔画之间的排列,形成和谐的节奏感和动感。

3. 墨色的深浅变化:硬笔书法以黑色墨水为媒介,通过控制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字体的精神和气韵。

墨色浓淡的合理、适宜的运用,能赋予作品以立体感和深度感,增加艺术观赏价值。

4. 空白的利用:硬笔书法注重空白与字体的相互关系。

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利用空白,使字体在纸上形成舒展有度的布局,在字形与空间之间形成完美的平衡。

二、评价标准评价一部硬笔书法作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字形之美:评价硬笔书法作品时,首先要考察字形的动与静、形与神的关系。

是否符合书写规范,是否具备笔画的明确、连贯和规范。

字形应当清晰流畅,线条的粗细变化适度,形成完整的字体结构。

2. 笔画之美:硬笔书法作品中,笔画的有力感和线条的流畅感是评价的重要标准。

笔画应有粗细的变化,有时轻盈、有时有力,展现出书法家的修养和功力。

3. 篆刻与镂空之美:硬笔书法常常运用篆刻的技法,通过重叠、重复,或者刻意刻出字体的楷书和隶书形态,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镂空也是硬笔书法的一种特殊技法,它通过划破纸面,形成线条的可见和不可见以达到艺术表现效果。

4. 装饰与点缀之美:硬笔书法作品可以加入适当的装饰与点缀,可以是小楷、小篆或隶书的笔画,但要注意装饰与主题的协调,避免过多或过杂的装饰。

对近四十年来钢笔字帖出版前十位书法家作品的点评

对近四十年来钢笔字帖出版前十位书法家作品的点评

对近四十年来钢笔字帖出版前十位书法家作品的点评近四十年来,钢笔字帖的出版在书法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中,前十位书法家的作品更是备受瞩目。

以下是对这些书法家作品的简要点评:1. 庞中华:作为中国硬笔书法的开山鼻祖,庞中华的钢笔字帖发行量巨大,影响广泛。

他的字体结构匀称,布局完美,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上手,进步快。

其作品风格鲜明,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具有现代感。

2. 司马彦:司马彦的钢笔字帖以规范、实用著称。

他的字体线条流畅自然,结构严谨,是学习书法的经典范本。

同时,他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着很高的认可度。

3. 席殊:席殊的钢笔字帖以清新、秀美为特点。

他的字体线条细腻,变化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作品在钢笔字帖市场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4. 王正良:王正良的钢笔字帖风格独特,既有传统书法的气韵,又有现代感。

他的字体线条刚劲有力,结构多变,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艺。

5. 顾仲安:顾仲安的钢笔字帖以端庄、典雅为特点。

他的字体线条沉稳,结构平衡,是学习书法的好范本。

其作品在市场上也有着相当的销量。

6. 沈鸿根:沈鸿根的钢笔字帖以行书见长。

他的字体线条流畅自如,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作品对于喜欢行书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7. 钱佩云:钱佩云的钢笔字帖以灵动、自然为特点。

他的字体线条流畅,变化丰富,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其作品在市场上也有着不错的销量。

8. 卢中南:卢中南的钢笔字帖以楷书为主。

他的字体线条刚劲有力,结构严谨,是学习楷书的好范本。

其作品在市场上也有着相当的认可度。

9. 田英章:田英章的钢笔字帖以欧体为主。

他的字体线条流畅自然,结构匀称,是学习欧体书法的经典范本。

同时,他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着很高的销量。

10. 荆霄鹏:荆霄鹏的钢笔字帖以规范、实用为特点。

他的字体线条流畅自如,结构严谨,是学习书法的优秀范本。

其作品在市场上也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总体来说,这十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特色,都是学习钢笔书法的优秀范本。

萧墨硬笔书法

萧墨硬笔书法

萧墨硬笔书法一、介绍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毛笔书法相对。

萧墨是一位著名的硬笔书法家,他在硬笔书法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本文将会对萧墨硬笔书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萧墨硬笔书法的艺术特点萧墨硬笔书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艺术特点:1. 线条流畅、有力萧墨的硬笔书法以线条流畅、有力为主要特点。

他善于运用笔的不同角度和力度,让每一笔都生动有力,展现出硬笔书法独特的韵味。

2. 细腻而秀美的字体萧墨的字体细腻而秀美,他注重字形的变化和线条的平衡。

他的字体工整,结构严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墨色浑厚,层次丰富萧墨在书写时善于运用不同浓淡的墨色,让作品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效果。

他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掌握了墨色的运用技巧,使作品更加有韵味和艺术感。

4. 受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影响萧墨的作品既受传统硬笔书法的影响,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

他善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三、萧墨硬笔书法的艺术价值萧墨的硬笔书法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1. 弘扬了传统文化萧墨的硬笔书法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教学,将传统的硬笔书法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

2. 体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萧墨的硬笔书法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3. 彰显了艺术的审美价值萧墨的硬笔书法作品富有美感,观赏价值很高。

他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形式的安排,使作品更具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

4. 体现了硬笔书法的独特魅力萧墨的硬笔书法展现了硬笔书法的独特魅力,他注重细节和整体的结构,让作品更有层次感和韵味。

他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对硬笔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如何欣赏萧墨硬笔书法作品对于萧墨的硬笔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欣赏:1. 欣赏其整体的结构和布局首先,我们可以欣赏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笔书法的线条美
硬笔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

线是书法中最基本的元素,线在中国造
型艺术中,又是最简洁、最概括、最单纯而又最深刻的,是人类生命
的象征。

“日本近代画家村上华岳说过线是贯穿整个宇宙的最根本的
东西”。

线条是书法家表情达意、精神、气质、学养得以流露的媒介。

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首先映入欣赏着眼目的也是线条,也是欣赏
者沟通书家的桥梁,通过线条欣赏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美的享受,心
灵上得以慰藉、净化和震撼。

线条是硬笔书法艺术的主旋律,是灵魂,作为纯艺术的寻绎,书法家能够紧紧抓住线条反复“锤炼”反复“讴歌”。

如果说,毛笔的线条能充分自由的在点、线之间快速变幻身形
的话,硬笔的线条唯有可怜的拖着自己清瘦的身段翩翩起舞。

如此的
先天不足使硬笔在表现形态上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点、线方面。

不过在近年来硬笔书法热潮的兴起,在硬坛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却
佳作纷呈,风格迥异,或秀美,或老辣,或雄强,或生挫……这些都
充分证明了硬笔的线条自有其存有的意义和特殊的美学价值。

那么,
硬笔书法线条的美学价值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唐朝着名诗人杜甫有
论毛笔书法的名句书法贵瘦硬方通神,正好为硬笔书法的线条题写了
具有前瞻性的绝妙评语。

与毛笔书法相比,硬笔书法的基本形态特征
是“瘦”,工具的本质使其特点体现为“硬”这硬非生硬,而是使观
者有绵里藏针般的感受。

用风格化的名词来提炼它的理想刚健。

刚者,坚强也,如千仞铁塔,稳定压倒一切,充满力度美;健者,挺劲也,
是弹性的张力与纸面接触时耕下的轨迹。

它决不是拖泥带水,又非蜻
蜓点水。

其实,比其毛笔书法来,硬笔要达到笔笔中锋的水准要快得多。

“晋卫夫人的《笔阵图》中提到:善笔力者多骨,骨微肉者谓之
筋书”。

“米芾在《自述学书帖》中论述的更为深刻:要得笔,谓骨
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一佳士也。

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
故作异;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又,得笔则虽细如鬓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橼,亦褊。

此虽心得,亦可学”。

所以,刚为骨,健为肉,硬笔书法线条的本体基调大致可定。

基调一定下,线条在作品中的表现就能够加以衡量了。

一幅硬笔
书法作品的鉴赏跟其它艺术品一样,首先注重的当属整体美。

而组成
整体的正、负空间的分割,黑白色块对比的节律,都是线条的长短、
粗细、方圆、正侧、疏密等诸因素有机调和的结果。

抽象地看,是点
线在一定时空中按某种一定的节奏所构成的造型。

经过对整体的扫描
之后,基本的点线品质则是要进一步加以赏析的重心。

传统的毛笔书
法对点线的追求历来是摆在一个极大的层次,甚至在评价一位书法家
作品时,往往先看点线功力如何,崇尚无一笔无来历。

对硬笔书法来说,工具特性的局限使毛笔书法式的标准称为不太实际的参照系统,
但如果作品的点线任其自编自演,一点也不参照前人的宝贵经验,恐
怕作品的耐看水准要大打折扣了。

毕竟,历史证明:缺乏对线条的理
性锤炼将无法产生真正完美的作品,其风格或许能流行一时,但决不
会墨泽千秋。

二王、颜真卿、米芾、王铎等历代书法大师的杰作能够
为证。

所以,提升一幅书法作品线条的质量,一定水准上即是提升书
法作品的艺术性,在刚健的基调规范下,高品质的硬笔书法线条应具
有的审美标准可分为:
(一)力量美,力量感是书写着力度的使用在观赏者心理的投射。

此力量并非可简单地理解为物理学上的概念,虽说只要写字,就肯定
要注入力量,但这种所谓的力量,是书法中的一种巧力,是手、指、
腕的运作技巧在意识高度协调、控制下且化合了书写者本身审美观点、书写经验的自然运动。

体现的感觉一般是“劲挺”。

古代书法术语在
这方面有很多强调,如力透纸背、万毫齐力、全身力到、笔力千钧。

“中国书法在很早的时候就强调笔力,但也有一个过程。

在甲骨文时代,笔力表现是无意识的,它受工具的限制,要拿刀刻,当然不会想
到笔力有力与否。

到汉代隶书的时代,线条应该说表现得比较充分了,但线条的力量感还没有被绝对重视,线条还是依附于文字而存有。


正主动追求线条力量感,要到汉末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其标志是
蔡浥《九势》的提出。

”硬笔书法虽使用的工具不同,但二者同为书法,就必然有内在的相同的联系。

硬笔在表现力美方面还要优于毛笔,硬不是生硬,硬是力的象征。

这种力跟自然力是没相关系的,它完全
是一种感觉,是书家在长期书法实践中功力的积累,力是训练有素的
笔墨技巧的体现。

离开了笔力,整幅作品就会显得毫无生气。

这种“力”赋予了硬笔书法作品的生命意义,“生命来源于运动,有力才
能有运动,一运动起来便会对线条直接产生效果:有粗有细,有枯有润,有长有短,有变化,有生气,有动感,有质感。

”硬笔书法作品
力求的就是这种效果,“刚劲之力如铁画银钩,柔和之力似绵里裹铁。

即使有风格的不同,不过都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
共性的力度美。

富有力度感的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能使观赏者在
这种凝固而静止的字形中领略到生命的风采、心灵的律动。

如果笔力
弱薄,书法美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


(二)节奏美,节奏感的存有就是一种生命的存有、活泼的存有。

从节奏感里面发现了一种活力,然后在活力里面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

毛笔书法能够表现出很多书法家的个性,硬笔书法也如此,在硬笔书
法线条里面熔铸了每一位书家的独特的生命价值,庞中华是庞中华,
王正良是王正良。

再进来说之,每位书家生命的活力都体现了线条节
奏感的审美价值。

如:空间节奏、用笔起伏节奏、空白节奏、方向节
奏等。

“硬笔虽然笔尖的弹性较小,不能像毛笔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但要表现线条轻重变化的节奏感,必须重视笔下的提按、起收、行笔
变化,即古人谓一波常过三折,否则线条便显得苍白无力,状若死蛇,”无一派生机活力。

(三)立体美,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因为线条本身是平面化的
存有,根本不可能符合三维空间长、宽、高的物理标准,可缺乏立体感,线条就单薄乏味,不耐看。

真正的立体感应是沉着、浑厚的并能
让人感受到线条中蕴藏的丰富信息。

其实,硬笔工具不像毛笔那样由“万毫”制成,它的笔头构造也就由薄薄的二片钢片组构;简单的说,书法所强调的立体感是一种抽象地经过提炼的空间。

在创作具体的硬
笔书法作品中,又因书体不同、书者的审美趣味各异而自具形态。


写谢继东的行书运笔流利,以露锋为主,线条清劲有力,作者似乎偏
爱流畅的力度美。

王正良的长篇力作《文心雕龙》则带有较浓的毛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