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埃微生物药敏鉴定分析仪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仪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仪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微生物限度检查仪的使用,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微生物限度检查仪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室。
三、设备准备1.检查仪器:确保检查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已经进行了日常的校准和验证。
2.试剂准备: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和培养基,并按照说明书进行储存和使用。
四、操作流程1.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稀释、过滤等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按照要求取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并且避免外部污染。
-将样品转移至无菌容器中,避免交叉污染。
2.检测操作-打开检查仪器的电源,确保所有参数显示正常。
-设置检测参数,包括样品体积、培养基类型等。
-在无菌条件下,将样品转移到培养基中,确保样品均匀分布。
-在培养基上绘制分类孔,确保每个样品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关闭培养皿,确保培养皿与培养基接触紧密,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将培养皿放入检查仪器中,确保培养皿的摆放位置正确。
-启动检查仪器,按照仪器的要求进行检测。
-检测结束后,关闭检查仪器,将培养皿取出并妥善处理。
五、数据分析与记录1.对于生长的微生物,根据标准方法进行鉴定,并记录鉴定结果。
2.对于未生长的微生物,根据标准方法进行计数,并记录计数结果。
3.对于得到的结果,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并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4.将检测结果和分析记录在相关的数据表格或文件中,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六、设备维护与清洁1.检查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校准、保养和维修。
2.定期清洁检查仪器的内部和外部部件,确保检查仪器的清洁和卫生。
3.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规定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七、风险控制1.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个人和环境安全。
2.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参数资料

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参数设备名称: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一、具体用途:对食品,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全自动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
二、技术参数与性能要求:1.系统可同时处理≥30个标本,系统具有扩容功能,至少可以两台联机;2. 分析组件可对环境中和食品中的细菌进行全自动鉴定,种类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酵母样真菌、假丝酵母类真菌、苛养菌、厌氧菌及棒状杆菌等的鉴定;3. ★分析组件可对芽孢杆菌进行全自动鉴定;4.★大于500种可鉴定细菌,鉴定结果通过美国FDA认证,细菌鉴定采用GB 推荐生化鉴定显色法,药敏检测采用比浊法,并且鉴定方法原理可在GB4789中查询(提供具体细菌库);5.★分析组件可自动进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酵母样真菌、肺炎链球菌等药敏试验,以上所有药敏试验均得到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应用(提供FDA证明资料);6. ★在对标本的鉴定及药敏试验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额外附加试剂;7.快速全自动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实时检测系统,系统每隔15分钟对试剂卡进行一次扫描读数,一旦确认结果,可马上出报告;8.★细菌最快鉴定时间<4个小时,平均鉴定时间不超过5小时;9.最快药敏实验时间5小时,平均药敏实验时间不大于6小时;10.★系统可同时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且可同时上机的鉴定试剂卡种类不少于4种,可同时上机的药敏试剂卡的种类不少于6种;11.★系统自动填充悬浮液至试剂卡,自动密封拭卡,并自动将拭卡装载于设备内置读数系统/孵育系统,测试结束时可自动丢弃拭卡,操作都在仪器内部自动进行,不需要额外设备;12.卡片填充菌液后为封闭式卡片,不会造成污染;13.★鉴定卡和药敏卡必须独立包装;14.鉴定卡应至少提供3种不同试剂的SFDA注册证;15.药敏卡应至少提供5种不同试剂的SFDA注册证;16.测试完成后,经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出结果并可自动打印报告,并保存结果;17.具备中文报告软件系统;18.双向联网软件,可传输报告结果;19.具有三重售后服务保证体系(国内有分支机构、本地有生产厂家办事处、销售商有专职工程师),必须提供终身售后服务支持;20.售后服务时效:有仪器故障,厂方能在4小时作出响应。
微生物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1. 目的:规范WalkAway40Plus系列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保证检验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WalkAway40Plus系列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操作和维护保养。
3.依据本中心实验室WalkAway40Plus系列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配套说明书、《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4.职责4.1 仪器使用人:执行本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4.2 仪器责任监管人:执行《兼职重点岗位的设立与职责》。
4.3 科室计量员:执行《兼职重点岗位的设立与职责》。
4.4 科室仪器管理员:执行《兼职重点岗位的设立与职责》。
4.5 室主任:执行《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5. 操作程序:5.1开机程序3.1.1开机前检查:确保打印纸足够,并正确安装;仪器台面清洁无杂物;检查UPS开关应在ON位置。
3.1.2开机:接通显示器开关,接通电脑主机开关,进入Windows界面,打开“西门子”软件Labpro,进入仪器操作界面。
5.2样本信息录入点击图标→输入样本→病人编号→标本来源等G-→保存→关闭分离株→分离株(1) →检测方案→G+/相关属阳性链球菌→β-溶血→→保存→关闭阴性5.3打印条码:点击图标→→打印校准→打印→关闭5.4接种:采用Prompt快速接种法,使用一校准过的专用取菌针去沾取相同的菌落3次,然后用环状的盖帽将针边缘上多余的细菌刮掉,将取菌针插入专用的30ml Prompt接种水瓶中,彻底混匀接种。
此方法最适用于快速生长的细菌;菌落的大小要足够大于取菌针的针尖,并且有散在的菌落。
5.5 放板:将打印好的条码贴于板侧有字的一面,点击图标→(选择1,5,15,30minutes) →访问/关门。
6.查找样本,保存结果:绿色鉴定结果完成→WalkAway 监视器→ 红色需要进行分析 黄色,表示维持,待24小时或48小时出报告鉴定率≥85%的结果可直接保存 →WalkAway 监视器→ 双击样本号 → 鉴定率≤85%的结果根据警告中的字母提示(如A,B,C …)进行最终判别阴性ESBL →点击→保存 阳性7.LIS 报告传输:点击→→ 标本编号→输入样本编号→回车→→显示正在传输数据…→微生物分析系统→获取→输入样本基本信息→打印→保存。
法国梅里埃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

梅里埃 ATB系列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产品简介
1)融合细菌鉴定的全球金标准---API系统
2) 符合NCCLS要求的药敏实验结果(专家系统)
3) 仪器获得SFDA等权威认可,
4) 唯一取得全部的上机试剂SFDA批文的厂家
提供您权威的检测结果,使您高枕无忧
全面
1) 具备快速检测功能(4小时)
2) 唯一保持着不断升级的专家系统,对初步结果进行分析,修订,并确认
3) 全中文操作软件
满足流行病学,耐药监测,及社会公共卫生体制的多重新需要
经济
1) 仪器故障率低
2) 试剂成本低廉
3) 自动化的流程
4) 可扩展的
微生物全面解决方案:标本运送过程(Copan)=>培养系统(PPM,BacT/ALERT 3D)=>鉴定能力(API/A TB)=>药敏能力(ATB)
实验室全面解决方案:微生物系统(ATB+BacT/ALERT 3D)=>免疫系统(miniVIDAS)=>质控系统(QC)=>分子生物学(easyMAG)......
使得您日常轻松地使用及管理
售后服务体系
1) 近70%的庞大市场占有率,见证了用户的信赖
2) 20年来建立的售后服务网络
3) 专有的培训中心,及完善的用户培训体系。
梅里埃微生物药敏鉴定分析仪操作规程

梅里埃ATB微生物药敏鉴定分析仪操作规程1 主要技术指标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融合了自动化、电脑化及微生物微量生化反应测试方法,可同时进行微生物分析鉴定(ID)与药敏(MIC)检测,使细菌鉴定/药敏分析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1.1完善的分析系统: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统计分析/院内感染监测专家系统联网功能1.2药物种类:呋喃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1.2鉴定范围: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真菌,微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弧菌属1.3院内感染检测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消毒剂及保存液,血液透析2 适用范围梅里埃ATB微生物分析系统(包括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两大功能);是对己分离培养出来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种、属鉴定,并同时测定该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耐药程度的专用设备。
3 工作原理自1880年郭霍(Koch)发明固体培养基,对细菌的研究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之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细菌的研究和认识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成就,对细菌分类的理论根据和方法已趋成熟,命名已经统一,对繁浩的各种细菌众多的生物学、物理学特性己基本明确,从20世纪初开始,形成了利用各种细菌之间生物学、物理学特性的差异或不同,来区别和鉴定细菌种类的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沿用至今,成为细菌鉴定的常规方法。
但由于细菌种类繁多,生物学性状错综复杂,实验操作繁琐、费时,不仅初学者不易掌握,有经验者也常感困惑。
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有人首先利用信息编码来签定细菌,将复杂的各种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建立数据库,被检菌的各种生物性状测出后,输入电脑与贮存信息相比较即刻可判断未知菌的种属。
八十年代初己设计出各种多项生物学试验的套装组合,与电脑贮存的项目内容相对应,即细菌的编码鉴定法,很快在全球得到了重视,迅速推广应用。
随后,在上述编码鉴定的基础上,又开发研究了各种类型的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器。
微生物限度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微生物限度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微生物限度仪是一种用于测定药剂及制剂中微生物数量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准确性,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至关重要。
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检查在使用微生物限度仪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仪器设备运行状态正常,以下为操作前需要检查的内容:1.检查仪器电源是否接好、是否符合电压要求。
2.检查微生物限度仪机身及玻璃器皿是否干净、完好。
3.检查管道和电路是否联通,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二、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需要穿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污染样品。
2.微生物限度仪操作过程需要保持专注、耐心及细心,防止操作失误或者遗漏。
3.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遵循程序化、标准化操作要求,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4.操作结束后需要清洗消毒仪器,避免设备污染。
三、操作程序1.准备样品及设备:将待测药剂、制剂等输入玻璃器皿中,仔细清洗并消毒微生物限度仪。
2.处理样品:将样品热解或滤过,过滤后的样品取一定体积,计算含量浓度。
3.制作培养基:根据样品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并按照指定比例制备出来。
4.涂抹培养基:将制作好的培养基均匀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
5.平板接种:将搅拌好的样品液体均匀滴在培养基平板上。
6.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平板放入培养箱中,根据不同菌株进行培养,一般需要培养3-5天。
7.判定结果:培养周期结束后,判断是否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如有生长,根据不同规定,确定真菌、细菌等的数量。
8.数据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写数据报告,并记录在实验日志中。
保养规程一、日常保养1.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水分进入仪器,避免使用湿布擦拭仪器。
2.操作完成后需要对微生物限度仪进行清洗消毒,使用消毒液对玻璃器皿进行消毒。
3.定期更换灭菌灯,避免被污染。
4.定期检查电线接线是否松动,检查灭菌灯是否损坏,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二、定期保养1.定期对微生物限度仪进行维修保养,清洗某些零部件,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开关是否正常,计时器是否正确。
革兰氏阳性球菌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革兰氏阳性球菌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使用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系统,原理见鉴定系统操作规程。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血液,骨髓,脑脊液,胸水,腹水,尿液,等体液;痰液,前列腺液,脓液,组织分泌物或穿刺液等。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中国蓝平板、SS平板、柯玛嘉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梅里埃ATB药敏鉴定仪
(3)显微镜、SPX-150B型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革兰氏阳性球菌
9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0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细菌鉴定到种或属,同时报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龙华医院细菌鉴定药敏系统性能验证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龙华医院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性能验证实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保证本实验室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运行正常,所出具的鉴定报告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法国生物梅里埃生物有限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3.室间质控3.1质控频率: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检验专业室间质控,2次/12个月;参加全国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检验专业室间质控,2次/12个月。
3.2质控内容: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的GN、GP、NH、YST、GP-67、GN-13鉴定卡对相关室间质控的菌株做鉴定。
3.3质控预期评价:结果正确。
4.室内质控4.1质控频率:1次/每批次。
4.2质控内容: GN: 鲍曼不动杆菌(ATCC BAA-747)、产酸克雷伯菌(ATCC 70324)、GP: 铅黄肠球菌 (ATCC 700327)、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9213)YST: 光滑球似假丝酵母(ATCC MYA-2950)、葡萄牙假丝酵母 (ATCC 34449) NH: 流感嗜血菌(ATCC 9007)、嗜泡沫放线杆菌(ATCC33389)GN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35218)、铜绿假单胞(ATCC27853)GP67: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粪肠球菌(ATCC29212)4.3质控预期评价:结果正确,质控合格。
5.性能验证项目5.1微生物鉴定的符合率;6.性能验证频率:1次/12个月。
7.性能验证实验材料鲍曼不动杆菌(ATCC BAA-747)、产酸克雷伯菌(ATCC 70324)、铅黄肠球菌 (ATCC 700327)、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9213)光滑球似假丝酵母(ATCC MYA-2950)、葡萄牙假丝酵母 (ATCC 34449)流感嗜血菌(ATCC 9007)、嗜泡沫放线杆菌(ATCC33389)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35218)、铜绿假单胞(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7.1细菌选择(上海临床检验中心、上海汉尼有限公司提供)7.2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卡片:GN、GP、NH、YST、GN13、GN678.操作人员经岗位授权的技术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里埃ATB微生物药敏鉴定分析仪操作规程1 主要技术指标
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融合了自动化、电脑化及微
生物微量生化反应测试方法,可同时进行微生物分析鉴定(ID)与
药敏(MIC)检测,使细菌鉴定/药敏分析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1.1完善的分析系统:
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
统计分析/院内感染监测专家系统
联网功能
1.2药物种类:
呋喃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
1.2鉴定范围:
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真菌,
微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弧菌属
1.3院内感染检测
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
消毒剂及保存液,血液透析
2 适用范围
梅里埃ATB微生物分析系统(包括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两大功能);是对己分离培养出来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种、属鉴定,并同时测定该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耐药程度的专用设备。
3 工作原理
自1880年郭霍(Koch)发明固体培养基,对细菌的研究技术有了重大的
突破之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细菌的研究和认识已经得到了极大
的成就,对细菌分类的理论根据和方法已趋成熟,命名已经统一,对繁
浩的各种细菌众多的生物学、物理学特性己基本明确,从20世纪初
开始,形成了利用各种细菌之间生物学、物理学特性的差异或不同,来
区别和鉴定细菌种类的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沿用至今,成为细菌鉴定
的常规方法。
但由于细菌种类繁多,生物学性状错综复杂,实验操作繁琐、费时,不仅初学者不易掌握,有经验者也常感困惑。
20世纪70年代,由于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有人首先利用信息编码来签定细菌,将复杂的各种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建立数据库,被检菌的各种生物性状测出后,输入电脑与贮存信息相比较即刻可判断未知菌的种属。
八十年代初己设计出各种多项生物学试验的套装组合,与电脑贮存的项目内容相对应,即细菌的编码鉴定法,很快在全球得到了重视,迅速推广应用。
随后,在上述编码鉴定的基础上,又开发研究了各种类型的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器。
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 /药敏分析系统,与国际上的其他同类仪器一样,都是按照上述的原则和技术基础而设计和投产的,设计时,细菌的分类、命名、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鉴定依据,各项鉴定试验,特别是“关键性试验”的方法和标准,抗生素药物与浓度的选择和敏感度判断标准等,全部按卫生部印发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NCCLS药敏试验法规 (2001)》等权威性文献执行,这些文献己与国际接轨,因此,它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质和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4 操作步骤与功能特点
梅里埃ATB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分为“半自动”和
“自动”两种,半自动系统由电脑软件和测试板两部分组成:自动系统
是在半自动的基础上再加自动判断装置。
使用半自动系统时,先将被测
菌制成菌液加注到测试板微孔内,经孵育后,将板上的各项测试结果(阳性或阴性)输入电脑软件的相应界面,便可即刻判定被测菌的种、属名称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同时生成和打印一份完整的报告。
如使用自动系统,则将孵育后的测试板插入自动判读槽内,由仪器自动读取各项试验结果,从而省却人工判读和输入的手续。
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 /药敏分析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和特点:
1、细菌鉴定功能:可以将与医学和人类有关的绝大部分细菌及真
菌鉴定到“种”及“亚种”水平,这些细菌包括:肠杆菌科中的20
个菌属、非发酵菌中的8个菌属、弧菌科中的3个菌属、奈瑟菌科中
的2个菌属、微球菌科的3个菌属以及酵母样真菌中的6个菌属,合
计近 200种细菌(或真菌)。
另外,还有性传播疾病(STD)的鉴定/药
敏分析系统。
2、抗生素敏感度分析功能:可以根据被检细菌在不同浓度的各种药
物中生长状态,分析判断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程度,测定的
结果以MIC(最小抑菌浓度 )表示,并根据所测的MIC,按国际的统一
规定(NCCLS)给出S(敏感)、MS(中度敏感)和R(耐药)的判断,还可提
示被测菌是否存在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耐甲氧西林的
状况。
同时,还按NCCLS文件提供每种细菌的选药原则和方法,用户也
可以用纸片法或稀释法自行测试,将结果(抑菌圈直径或MIC)输入后,软件可按NCCLS的标准判断其敏感度并打印报告。
本软件还设置了比较完善的“专家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审核和解释。
对药敏结果出现的“异常表型”、药物选择和报告中的
不合理现象、以及检验者如何正确操作、临床医师用药时要注意的问题
等给予提示。
同时根据提高疗效、防止滥用的原则,还设置了药敏结果
的选择性报告功能。
这些对保证药敏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对提高药
敏试验的“含金量”,以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防止滥用、扼制耐
药菌株的蔓延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3、对不合理、可信度低的鉴定试验结果具有提示功能,提出重复
试验或加做某顶试验的建议。
4、院内感染和医院环境细菌学监测的分析功能: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关于院内感染6种监测而设计,只要将被检病区(或科室)及其生长的菌落数输入后,即可自动生成和打印报告。
提示被检单位的菌落总数,国家规定的标准数,并同时给予“及格”或“不及格”的判定。
该系统还有完善的院内感染监测的统计分忻系统,可定期将各科室的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或供院内感染委员会研究。
六种监测是:环境空气的细菌学监测、物体表面的细菌学监测、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医疗用品的细菌学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及无菌器械保存液的细菌学监测、血透室及透析液的细菌学监测。
5、贮存、查询和联网功能:所有的检验结果资料全部可以长期贮存,随时可以查询回放,已有联网的医院,可以和全院联网,更为方便。
6、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分析项目全面,且与WHO推荐的WHONET5软件接轨,具体项目有:
不同标本细菌检出率的统计分析
不同标本中细菌检出百分比率的统计分析
不同病区(病房)细菌发生率的统计分析
不同病区(病房)细菌发生率的月趋势分析
不同菌种的月份比率趋势分析
不同月份不同细菌百分比的统计分析
各种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各细菌同型生化反应谱的统计分析
耐甲氧西林 /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统计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统计分析
工作量及经济收入统计
7、手工试验结果输入功能:某些特殊种类的细菌需要用传统的手工试验得以鉴定,或特殊的抗菌药物需要用手工法或纸片法作敏感度测
定,也可利用此功能输入结果,生成和打印报告,同时存储资料,参与
统计分析。
5 注意事项
1、学习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微生物检验技术。
2、使用仪器和各种测试板之前,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和《用户
手册》。
3、建立严格的无菌操作制度,操作时避免杂菌污染检测板,严防致病性
的被测菌染及自身和周围环境。
4、分离培养技术过关,严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混在一齐检测。
5、做好细菌的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形态及动力观察、氧化酶、凝固酶等
板外操作。
6、遇有比较疑难或有问题的菌株,不应轻易放过,应保留菌种作进一步
试验观察,把问题搞清。
9 仪器维护
(1)严格按照仪器的关机程序关机。
(1)仪器不使用时请罩防尘罩。
(2)注意检查仪器的运行情况,并填写《仪器使用登记表》。
10期间核查
由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执行
11相关记录
(1)仪器使用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