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6例治疗体会

2结
果
8 例获得 随访 ,其 中手法复位组 3例 ,闭合复位 内固定组4例 , O 8 2 随访2 周~ 8 月 ,平 均 1个月 。未 发现神 经麻痹 、动脉 损伤 、缺血 4 1个 4
性肌 挛缩等 并发症 ,随访期 内无肘 内、外 翻发生 。以C se a m asb u 方法 对肘 关节 功能 评价 :以肘 关节 伸直 为0 ,优 :伸 1 。 ,屈 1 0 ; 。 5 3。
优- 7 5例 ,良 3例 , 2例。 关 节活 动范 围平 均 为 1 0 。结论 两种 治疗 方法 显示 效果 均 良好 , 于 I、…型肱 骨髁上 骨折 , 可 2。 对 J 手法 复位 困难 ,
手 术 治疗效 果 比较 可靠 。
【 键词 】 肱骨 髁上 骨折 ;内 固定 ;治疗 关 中图分 类号 :R8 .2 6 34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14 (0 1 5 0 1— 2 6 1 8 9 2 1 )0 — 13 0
合复位 经皮穿针 固定 ,肘 内翻畸形 发生率降 到5 1%以下 %~0 。 。收集 祥 云县 中医院20 年7 07 月至20 年8 0 9 月治疗该病 患者 8例 ,其中手法复 6
位石膏 外 固定4 例 ,切开 复位克 氏针 固定4 例 。 随访 2 周~ 8 O 6 4 l 个月 ,
率为9 _ 43 %,见表 l 。 表1 两组 惠者 肘 关 节功 能评 价 及活 动 范围
石膏外 固定 ,4例 行切开复位 交叉克 氏针内 固定术治疗 。没有患者合 6
并有神 经损伤 。伸直 型8 例 ,屈 曲型6 ,其 中伸 直型依据G ra d 0 例 at n 的 l 分型方法 , I :无移位或轻 微移位 ; Ⅱ型 :骨 折有移位 但非完全移 型 位 ;Ⅲ型 :骨折 完全 移位 。 Ⅱ型6 例 ,Ⅲ型 1例 。男4 例 ,女4 例 , 9 l 2 4 年龄4 1 岁 ,平均7 岁。就诊时 间距受 伤时间最短2 ,最长7 ,平 均 ~0 . 5 h d
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3-05-06T09:10:13.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文凯[导读]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展型、伸展尺偏型、伸展桡偏型、屈曲型。
杨文凯(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外三科 635100)【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060-02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42例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例采用肘关节后正中纵行切口入路,30例采用肘前S型切口手术入路。
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手术,术中均使用细克氏针(D 1.2、1.5mm)2枚交叉固定骨折端。
结果 42例肘关节功能评定:优39例,良2例,可1例,差0例。
优良率97.6%。
结论丧失保守治疗条件的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较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能很好的避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容易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关健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手术治疗手术入路肘关节功能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为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损伤,绝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治疗[1]。
当处理不当时容易出现Volkmann的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2]。
因此少数病例由于情况特殊,丧失保守治疗条件的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3]。
2007年以来我科对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前、肘后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岁3月—14岁,骨折类型:伸直型34例,屈曲型8例,右侧29例,左侧13例。
合并桡神经挫伤2例、尺神经挫伤2例。
无血管损伤、神经断裂病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5-7天。
手术指征:Ⅲ型骨折手法复位失败,估计骨折难以愈后或愈合后会产生严重畸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局部组织挫伤、水肿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5例治疗体会

肘 内翻 < 5 ; : 屈 伸 受 限 1 。 2 。肘 内 翻 6 ~ 。良 肘 0~ O, 。 1 。可 : 0 ; 肘屈 伸受 限 2 。 O , 内 翻 l 。 1 。 差 : 1~3 。肘 1~ 5 ; 肘 屈 伸受 限> 3 。肘 内翻> 1。 0, 5。
2 结 果
ma n的缺 血 性 肌 痉 挛 或 肘 内 翻 畸 形[ 。2 0 n 1 ] 0 7年 以
堕 堕 芏. 兰
生 旦 2 卷第8 3 期 Me Wet h aA gs21, o 2,08 d sCi ,uut01V 1 3N . J n .
儿 童肱 骨髁 上 骨 折 3 5例 治 疗 体 会
于 华 , 苏 杰 , 红兵 李
( 宁县 人 民医院 , I 宁 6 4O ) 长 四J J长 4 3O
来 , 科对 3 我 5例 儿 童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采 用 经肘 外 侧 切
口切 开 复 位 、 叉 克 氏 针 内 固定 治 疗 效 果 满 意 , 报 交 现 告 如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本组 随访 3 ~9个 月 , 均 5个 月 , 折 均 在 6 平 骨 ~
1 O周 愈合 , 关 节功 能均 在 术后 2个 月 内恢 复 , 5例 肘 3
清理 骨折 断端 血凝 块 及 小 碎 片 , 骨 折 端解 剖 对 位并 作 维持 ; 1 合适 的 克 氏针 由外侧 髁 斜 向骨折 近 端 打 取 枚 人 穿 出骨 皮质 , 取 1 合 适 的克 氏针 由骨 折 近 端斜 再 枚
儿童 肱骨髁 上 骨 折 分 为 伸 展 型 、 展 尺 偏 型 、 伸 伸 展桡 偏型 、 曲型 。过 去 多采 用 保 守 治疗 : 法 复 位 、 屈 手 石膏 外 固定 , 重 者 予 以 尺 骨 鹰 嘴 牵 引 或 X 线 下 复 严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00例治疗体会

・医护论坛 ・
, 骨髁上 骨折 3 0例 治疗体 会 SJ 肱 L 0
王兴作
( 宁 省鞍 山 市第 三 医 院骨科 , 宁 鞍 山 14 0 辽 辽 1 0 0) 【 要】目的 : 据小 儿 肱骨 髁 上骨 折 的损 伤情 况 探讨 不 同 治疗 方 法 的适 应 证 及优 点 。方 法 : 组 3 0例患 者 分别 采 摘 依 本 0 用手 法 复位 、 吊牵 引 、 悬 桡侧 克 氏针 平 行 或交 叉 固定 、 侧 克 氏针 交 叉 固 定 4种 方法 治 疗 。结 果 : 双 随访 6个 月 ~ 5年 , 优 良率 为 9 %。结论 : 格 掌握 治 疗小 儿 肱骨 髁 上骨 折 的分 型 、 应证 , 用 不 同的方 法 治疗 能 达到 良好 的疗效 。 5 严 适 采
12治 疗 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肱 骨髁 上 骨折 是 A J 的常 见 骨折 , ,L 因肱骨 髁 上部 的解剖 特 点 . 治 疗过 程 中的重 点是 恢 复 关节 的功 能 , 少肘 内翻 、 在 减 骨 筋膜 室 综合 征 及 神经 血 管 等并 发症 、 遗症 。治疗 方 法应 后 依 据 骨折 的分 型 、 应 证 , 择不 同的方 法 治疗 。 般认 为手 适 选 一 法 复位 外 固定 是 小儿 肱 骨髁 上 骨 折 的首 选 方法 闭 。笔 者 认 为 对一 般 移 位 不 明显 、 后第 一 时 间就 诊 、 at n 患 者应 伤 G ra dI型 l 考虑 手 法 复位 、 石膏 托 或夹 板 外 固定 。但 有 的学者 对 严 重 的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仍 主 张 手法 复位 。 这样 虽 可 避 免手 术 创 伤 。 但 易造 成 前 臂缺 血性 肌 挛缩 , 别是 伸直 型 肱 骨髁 上 骨 折 。因 特 骨折 近端 向前 下方移 位 , 易压迫 或刺 破肱 动脉 , 上 损 伤 的 极 加 组织 反 应 , 法 复 位对 组 织 本 身 的损 伤 , 会 影 响肢 体 远 端 手 均 的血 循 环 , 致前 臂 筋膜 室 综合 征 , 导 若早 期 发 现并 及 时处 理 , 后 果 尚好 , 否则 将 严重 影 响 手 的功 能 和肢 体 发 育 。笔者 对 骨 折 移 位较 明显或 经 其 他 医院 、诊 所 等 治疗 后 肿胀 明显 者 . 选
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 。 3”. 一 31 一3 ~ 4 4
l = i  ̄ l
中
对 于 尚未骨 性愈 合 , 在 明显 内外 翻畸 形 , 向前 存 或
( 上接 第 4 4页) 2 [ ]朱萧玲 , 4 熊利泽 , 绍洋 , 陈 等.川 芎 嗪注射液 治疗 大 鼠
4 参 考 文献
[ ] 旭红 , I孙 李威. 急性脑卒 中缺 血半 暗带及成 像 [ ] 临 J. 床 神经病学杂志 ,0 8 6 :6 4 0 20 ( )4 9— 7 . [ ]陶子荣 . 国脑卒 中患者 临床神经 功能缺 损评分 标准 2 我
—
肱骨髁上骨折是dJ 常见的骨折类型 , ,L 若延误
治疗 超 过 2周 以上 成 为 陈 旧性 骨 折 。我 院地 处 苗 族 聚居 地 区 , 以农 村 患儿 居 多 , 患儿 受 伤 后 其 家 长 迷信 当地 民间 中草 医 , 告 中 的 2 报 8例 大 多 数 经 民
间中草医错误治疗致肘关节畸形及 功能 障碍后而 人 我 院 , 院后 查骨 折端 已形 成较 多 的纤维 组 织或 人 骨痂 , 因而闭合整复 困难 , 必需手术治疗。20 05年 1 ~ 00 6 , 月 2 1 年 月 采用手术方法治疗d J 陈旧性 ,L 肱骨 髁 上骨 折 2 8例 , 效果 满 意 。
[] 1闫军, 王洪俊, 王青鼎. 肘后切口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交 叉 克氏 针固 定治 疗儿童肱骨髁上骨 J. 骨与关 折[]中国 节 损伤杂志, 0() 3・ 2 74 : 4 0 3 [] 学明, 2王 王玲玲 改良 肘后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J・
关僵物要 罂量 节冀 曼警 硬
朱 洪 湖
( 凯里 市人 民医院 外二科 ,贵州 凯里 5 60 50 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疗, 7 例患 者因术后并发肘部骨化性 肌炎随访 3年 ,原有疼痛
症状均消失 , 关节功能恢 复正常 , 余病程平均 1 个月 , 住院时 f H 】 平均 8 d 。
3 讨 论
【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 的骨折, 发病年龄多在 5 岁~ 8 岁, 左侧 多于右侧 , 男孩多于女 孩 , 合并 神经损 伤及造成后 遗症 的 概率 占肘部损伤中的首位。我院 自 2 0 0 9 年 4月—2 O 1 4 年 1 1 月 共手术治疗 4 3 例, 现总结报 告如下。
Ⅱ期 给予局 部清创 、持续 冲洗 引流 3周后康复 出院 ; 7例患 者
术后肘关节骨化性肌炎 , 有研究表明【 l _ , 暴力所造成 的关 节及 周 围软组织损伤 , 明显影响 了外 周血液循 环 , 使 局部循 环发生 障 碍而致 局部肿胀 , 是造成骨化性肌炎的首要条件。本组患者 4 3 例 患者均有 明确创伤史 ,与创伤性 肌肉内血肿形 成基本吻合 , 这 也充分证 明了这一点 。 另外术 中尽量采用肘关节内侧或者外侧
儿 童肱 骨 髁 上 骨折 手 术治 疗体 会
杨跃争 魏 萍 刘晓 明
( 芮城县人民医院 , 山西 芮城 0 4 4 6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儿童肱 骨髁上骨折的 手术治疗 效果 。
4 2 例 患 者伤 1 7 ' 均I
口, 彻底止血 , 放 置皮 片 引 流 , 逐层缝合。 术 后 2周 拆 线 , 臂 托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我院 2 0 0 9年 4月一2 0 1 4年 1 1 月 收
治 的 肱骨 髁 上 骨折 患 儿 4 3例 , 其 中男 3 4例 , 女 9例 ; 年龄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体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体会1.2.5功能锻炼早期以握拳、屈伸腕关节及肌肉静止性收缩活动为主。
外固定解除后,指导患儿循序渐进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同时配合理疗或中药外敷熏洗。
2治疗结果本组15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5年,参考李相民等评判标准[4],优例,对位良好,伸屈功能正常,无肘内翻;良45例,对位1/2以上,伸屈范围较正常小于30°内;差10例,伸屈范围较正常小于30°以上或肘内翻15°以上,发生率3.7。
本组优良率93.6。
无一例需手术矫治。
无缺血性挛缩、神经损伤及后期的骨化性肌炎发生。
3讨论3.1发病机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由间接暴力引起。
系肘关节在伸直或半屈曲位时跌倒手掌着地,患者躯干的重力扑击地面,地面又以等量的反作用力经手掌、前臂传导到肘部,使肱骨髁上形成剪力致骨折,如果同时有侧方来的暴力而使骨折尺偏或桡偏或旋转移位。
3.2复位原则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间宜早不宜迟,复位前应仔细阅读_线片,充分判明骨折移位方向,先矫正旋转、侧方移位,再在牵引下矫正前后移位,手法力度要适当,过小不足以复位,过大则易矫正过度,力争手法复位一次成功。
肱骨远端的前方有肱动、静脉、正中神经,其前外侧及后内侧分别有桡神经和尺神经通过,一旦肱骨髁上发生骨折,极易损伤以上重要结构。
造成的后果远比骨折本身严重得多,因此,复位前仔细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甲床板红等血供指标以及正中、尺、桡神经支配的运动和分布的感觉区是否正常尤为重要。
这是手术探查、开放复位的重要措施。
本组病例无血管、神经损伤。
但从另一方面讲,由于骨折端与血管、神经密切的毗邻关系,手法整复过程中可能损伤上述血管、神经。
所以复位后,应再检查血管、神经。
3.3固定原则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我们认为造成肘内翻的主要原因是远端尺偏和旋转移位,断端骨骺刺激,生长不平衡所致。
因此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固定位置,我们根据骨折移位的方向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目的:探讨肘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2003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肘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8例,分析其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5个月。
优49 例,良好6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94.8%。
结论:肘外侧切口交叉克氏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切口瘢痕最少,具有良好的切口隐蔽性。
标签:交叉克氏针;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1-0133-02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骨折中占3%~7%,在儿童肘关节周围骨折中却可占到30%~40%,其是发生合并症最多的骨折,处理不当可引起W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内翻[1-2]。
2003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肘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儿中,男41例,女17例;右侧20例,左侧38例;年龄3~8岁。
致伤原因:运动伤34例,生活伤19例,交通伤5例。
骨折类型:伸直型53 例,屈曲型5 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受伤距手术时间1~4 d,平均2 d。
1.2 手术方法选择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患儿平卧于手术床上,取肘外侧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血肿。
复位后从远折端肱骨外髁向近折端肱骨干斜性钻入直径0.8~1.2 mm克氏针,并穿过对侧骨皮质。
再从近折端向远折端交叉钻入克氏针至肱骨内髁。
克氏针针尾剪断折弯,埋于皮下。
被动屈曲肘关节,观察骨折稳定情况。
术后上臂石膏托固定屈肘90°位。
2周复查X线片,去石膏托练习肘关节功能。
4周复查X线片,骨痂生长良好后拔除克氏针。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Flynn疗效标准评定,优:携带角丢失0°~5°,肘关节屈伸丢失0°~5°;良好:携带角丢失6°~10°,肘关节屈伸丢失6°~10°;可:携带角丢失11°~15°,肘关节屈伸丢失11°~15°;差:携带角丢失>15°,肘关节屈伸丢失>15°[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3-02-26T08:52:47.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张治建顾峥荣代联乡何江[导读]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和相关问题。
张治建顾峥荣代联乡何江(广安区中医院骨科四川广安 638500)【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和相关问题。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0例,分别予以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结果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其中非手术治疗的12例中,8例疗效优良,2例中,2例差;48例手术治疗者中,33例优良,10例中,5例差。
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宜先采取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于肘部明显肿胀,手法复位失败者或者无法施行手法复位者,应选择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0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4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16岁,平均8岁。
其中12例骨折因无明显前后成角或侧方移位,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其余48例骨折给予手术治疗。
骨折分型按照Gartland国际通用分型[1],60例当中I型骨折无移位12例,Ⅱ型骨折远端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后侧骨皮质仍有接触30例,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骨皮质无接触18例。
1.2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12例,及时送医肘部肿胀不明显,皮肤张力不高。
先以侧方挤压法纠正内外侧移位,再以屈曲挤压成角法纠正前后移位,复位成功后,稳定骨折部位并使前臂中立位石膏固定,立即拍X线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
骨折复位满意后,即以屈肘90-100°,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固定。
定期摄X片复查并密切观察肢端血循状况,石膏固定时间平均约3周。
(2)手术治疗48例,采用肘外侧切口38例, 肘后“S”形切口10例。
骨折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检查肘关节活动度正常后,将克氏针尾折弯后埋于皮下。
手术治疗患者大部分采取肘外侧切口,此切口因剥离骨膜较多,对骨折愈合干扰较大,肘内翻发生率较高,徐华梓等[2]报道为49.2%。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者陈旧性骨折难以复位者,或者合并尺神经损伤者,宜采用肘后“S”形切口,它能充分暴露骨折,也可探查损伤的神经及血管[3,4,5,6],固定比较牢固。
尽量复位骨折,恢复力线纠正成角。
但肘后正中切口也有其不足,容易破坏伸肘组织,引起肘后粘连,降低伸肘力量及导致关节僵硬。
2 结果
所有病例都做到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没有一例并发肘内外翻畸形,没有任何发生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的病例。
依据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定患者肘关节功能:优=90分以上,良=75~89分,中=60~74分,差=小于60分。
其中非手术治疗的12例中,8例疗效优良,2例中,2例差;48例手术治疗者中,33例优良,10例中,5例差。
非手术组治疗优良率66.7%,手术组优良率68.8%。
总优良率68.3%。
3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75%,多发于5~8岁儿童,肘部骨折最多见,且合并肘内翻的发病率较高[7],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笔者认为宜先采取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于肘部明显肿胀,手法复位失败者或者无法施行手法复位者,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注意防止肘内翻的发生,一是要矫枉过正,通过矫枉过正复位,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二是良好的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
总之,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Gartland JJ.Manage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J].Surg Gynecol Obstet,1959,2:145-154.
[2]徐华梓,李也白,池永尤,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术后肘内翻畸形[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1):28.
[3]张占文,孙风鸣.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00例体会[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2):118.
[4]连鸿凯,彭庆州,史斌,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6例[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4):277.
[5]庄汉鹏,汪道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髁上骨折63例[J].河北医学院学报1995;16(5):290.
[6]陈兴爱,李永恒.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7例[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1):21.
[7]戴祥麟.小儿骨与关节损伤.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