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治疗进展

平 为基 础治 疗 的 T 但 依 非韦仑 有潜 在 的致 畸作用 。 B, 在 非洲 , R A T合 并 T B的 治疗 中 , 病人 体 重 >6 k 0g
应 用依 非韦仑 的 的剂量 要大 于体 重较 轻病 人 的剂量 。
从 3 %增加 到 1 % 。据 2 1 6 0 0年 WH O报道 , 每年 约 有 2 0万 A D 0 I S患 者 死 亡 , 中 2 % 合 并 T 其 5 B感 染 。
巴细 胞为 主要 特 征 的 疾 病 。结 核 病 ( B 是 A D T ) I S患
者最 常见 的机 会性 感染 , 我 国又是 结核 病高 疫情 国 而 家, 随着 HI A D V/ I S患 者 的 病 情 进 展 , I S合 并 T AD B
已 明显 影 响 了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以对其 治疗更 是 不 所
在一些 社 区 , 达 8 % 的 A D 高 0 I S患 者 合 并 T B感 染 。
H V 感 染 可 以 加 速 结 核 病 病 变 的 进 展 , 核 病 也 可 使 I 结 HI 感 染 者 发 展 为 艾 滋 病 , 者 关 系 十 分 密 切 。 V 两
二 、 滋 病 合 并 结 核 的 治 疗 艾
咳 痰 超 过 2周 以 上 , 高 度 怀 疑 结 核 病 。 2 0 2 0 应 0 5~ 0 7 年期 间 AD I S患 者 感 染 T B的 比 率 在 肯 尼 亚 从 4 % 增 1 加 到 8 % , 卢 旺 达 从 4 % 增 加 8 % , 埃 塞Βιβλιοθήκη 俄 比亚 4 在 5 8 在、
艾 滋 病 与 结 核 的 相 互 关 系
AD I S患者 结 核 病 的发 生 率 是 正 常人 的 3 0~5 O 倍 , 核 病 是 导 致 AD 结 I S患 者 迅 速 发 展 、 化 最 终 死 恶 亡 的疾 病 之 一 。 为 了 降 低 T 的 感 染 概 率 , B 对 HV AD I / I S患者 早 诊 断 , 抗 病 毒 治 疗 十 分 必 要 。 早 对 于 口服异 烟肼 预 防 T B的 HI / I S患 者 , 期 抗 V AD 早 病 毒治 疗还 可 以提 高 异 烟肼 药 物 的疗 效 进 一 步 降低
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

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不可逆转的免疫系统疾病。
而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则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全球范围内。
两者的合并病情十分恶劣,极易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临床护理非常复杂和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艾滋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以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病情分析HIV感染和PTB感染在全世界的分布都非常广泛。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有360万例HIV合并TB的感染者。
而在这些感染者中,约有36.8万人死亡,这一数字占到了所有PTB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艾滋合并肺结核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并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艾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由于其免疫力下降,PTB往往呈现出更加恶劣的病情。
患者很可能出现肺弥漫性结核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
而且,在这类患者中,往往会出现药物治疗不良和治疗失败的情况,这是因为HIV感染的存在降低了肺结核的治愈率。
因此,对于艾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复杂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
二、临床护理方案的制订1、病情的评估对于患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初步的病史询问和相关的生理指标测量,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往的病例研究表明,对于患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血培养、尿培养和骨髓液培养等病原筛查技术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时,还应按照这些项目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原体信息,并更精确的制订治疗方案。
1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析

思维方式, 应提高对两类疾病的警惕性。对疑似合并结核病 的病例要做必要的特异性检查, 如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B MT 培养等检查, 倘若经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认, 临床怀疑结核病 者, 可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l ; _ 肺孢子虫肺炎 3 ] (C ) A D P P 是 IS患者另一个最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 , 有 7  ̄的晚期A D 患者合并 P P4 抗结核疗效差。 0/ / o IS C l。 _ ] 以上结 果均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l ] _ 。 5 本组 l 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病死率 2. , 77 远
1 2 方法 .
3 阴性 1 例, 例, 5 3例肺结核患者中痰涂片中可见抗酸杆菌。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亚群计数:D C 4 检测结果,8 1 例患 者中, 5 有 例死亡, 其中1 例患者人院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 6
细胞亚群计数, 死亡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 C 4 D 较存活 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明显降低 。
菌 , 且两病互相影响, 互为因果 。对 20 年一20 年收 ] 03 06 治的 1 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 8 报告如
下:
一
般情况:8 1 例患者均有发热。 以发热起病者 1 例, 1 其
中高热 5例, 体温高达 3  ̄4 C。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下 9 1
阳性 2 例。腹部有压痛、 反跳痛 3 例。
23 辅助检查 .
x线表现:8 1 例患者中, 单纯肺结核6例, 其中 4 例浸润
型肺结核病灶多位于双肺 , 多为均匀一致的片絮阴影。1例 出现空洞。1 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呈现散在分布, 疏密不一 的小结节阴影。 P D试验及痰 涂片 、 P 痰培养 检查 : P P D试验 弱阳性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肺结核是AIDS患者群体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AIDS病患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尤其是CD4<150个/μL时,若染上肺结核,如果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则将会增加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空洞形成等发生的风险,毒血症控制难度相应增加,大部分患者会因为呼吸衰竭或者大咯血死亡[1]。
近些年,吸毒人数有不断增长趋势且性生活开放混乱,AIDS感染率有增长趋势,因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会增加病患临床治疗难度,故而临床医师实践中应不断总结归纳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提升疾病的认识水平,进而更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该次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该院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患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病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现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082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邵竞楠,王艳红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肝病四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相关治疗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结核加AIDS抗病毒治疗,统计入选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并气促、咳嗽、消瘦较为常见,占比依次为53.33%、43.33%、36.67%、60.00%。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P<0.001);观察组CD4+、CD8+及CD4+/CD8+依次为(14.51±1.04)%、(51.27±1.07)%、(0.31±0.07),和对照组(7.36±0.27)%、(64.58±1.68)%、(0.1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201、6.654,P<0.001)。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抗病毒治疗(一)治疗时机与方案1.治疗时机:合并结核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ART):对CD4计数<2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内开始ART;CD4计数在200~–5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最长8周时开始ART;CD4计数>500 cells/ mm3也应在8周内开始ART。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进行药物浓度检测。
2.治疗方案(表5-1):表5-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推荐抗病毒治疗方案(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说明:1.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①抗HIV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利福平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后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
②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可能会减低治疗的依从性,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两种疾病同时治疗使患者的药物负担增加。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TDF/AZT+3TC+EFV)”。
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时,若使用了含有利福平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使用含有EFV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ABC(300mg,每日2次)或者TDF(300mg,每日1次)也可作为EFV的替代,推荐方案为AZT+3TC+ABC/TDF[WHO 2010],但是ABC并不包括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中,并且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使用3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疗效目前支持的数据非常有限。
NVP仅仅在其他药物不能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因为NVP具有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肝损害的危险,同时在与利福平合用时该药的血药浓度会明显下降,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机会加大。
如果使用NVP,建议应用常规剂量。
2.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中结核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1)我国属于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所有的HIV阳性患者至少每年应通过胸片以及痰涂片筛查发现结核。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艾滋病主要因机体感染HIV病毒引起,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该病毒后将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攻击,以致于最终丧失免疫力及疾病抵抗力,导致因严重性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属于诱发结核病的重要性因素,数据显示,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菌的机率属于非艾滋病群体的30倍,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和会促进HIV病毒的不断复制,很多人面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就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实际上,此病尽管预后不良,但是采取接受科学有效治疗,也可达到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效果。
问题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1.临床症状表现特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纳差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咳嗽咳痰、盗汗及咯血等不良症状表现,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还会出现月经异常的情况。
对于该病症患者典型的肺结核临床症状并不多见,相对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体重减轻及高热。
同时,相较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而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功能衰竭程度更为显著,且病情进展速度也相对较快。
1.临床检查特点研究发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若以抗酸染色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进行判断,其阳性率比HIV病毒阴性率相对较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感染HIV病毒后造成细胞免疫反应及变态反应遭受抑制因素有关。
需对患者经常性、多次采取常规涂片检查,有效发现抗酸杆菌,必要时,可进行PCR-TB检查,使之提高确诊率。
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对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影像学表现出将出现粟粒性影像、弥漫性浸润现象,但是其空洞征象机率却低于单纯结核病患者而言,此外,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还会出现典型的胸腔积液现象。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多常见于肺外结合,结核病变经累及淋巴系统,其次才会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及肠结核疾病。
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出现以上典型临床影像学表现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而言典型特征并不多,因此,当怀疑艾滋病患者存在有结核病时,需进一步结合相关临床检查问题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如何治疗?1.抗病毒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属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而言,为在不增加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需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分析

【 关键词】 艾滋病( IS ; AD ) 肺结核; 抗结核
[ 中图分类号】R 1 .1 5 2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6 3 9 0 ( 0 02 — 3 — 1 17 — 7 12 1 )4 16 0
肺结核是 A D I S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 , 也是临床死亡的
主要原 因。A D IS患者免疫力低下 , 特别是 C 4少于 10个 / D 5 L 时 , 旦感染肺结 核 , 一 如不 能及时进行 有效治疗 , 极易 引发 结核 性胸膜炎 、 胸腔积液 、 结核空洞形成等 , 毒血症状难 以控制 , 最终 多因呼衰或大咯血而死亡 。本文对 A D I S合并肺结核 的 4 3名患 者 随机分组进行对照治疗 , 找出正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 现总结
全身及肺部症状好转
肺 部 x线 片 病 理 征好 转
3d O 9 d 8 d 3 5 3 d 9 d 1 0 3 5 0 1 0 6 d 0 0 8 d 6 d
痰涂片 阳性 痰结核菌培养 阳性
死亡
3 讨 论
艾滋病 又称 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征 ( IS , A D )在全世 界范 围
从而诊断为 A D 。同期诊断 为 AD IS I S并住 院的患者共 7 9人 , 合 并肺结核的 比例 占5 -%。 3例 A D 4 4 4 I S合并肺结核的患者 , 3 男 6 例 , 7例 , 女 年龄 2 6 岁 , 2~ 5 平均年龄 4 岁 。肺结 核情况 : 1 浸润 型肺结核 1 , 3 . 浸润型肺结核 同时合并 结核性胸膜炎 6例 占 72 %; 9例 , 2 . 空洞 型肺结核 5例 , 1.%; 占 09 %; 占 1 6 结核性胸膜炎合并 胸腔积液 1 , 3 . 3例 占 0 %。 2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

杆菌感染再激 活或再 感染的重要 因素 , 两病并 存可在数周
抗结核药物 之间发生相互 作用 , 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 免
国 家“ 十一五” 科技 重 大专 项“ I H V合并 H V和 T C B的抗 病毒 治疗研 究 ” 项 目编号 :0 8 X 0 0 — 0 ) ( 2 0Z 10 1 08 。 一 沈银 忠 (94一) 男 , 北省黄 石 市人 , 士 , 17 , 湖 博 主要 研 究方 向 : 染性 疾 病 尤其是 艾 滋病 的诊 治。 感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术
沈 银 忠 一
( 海市公共卫生临床 中心 上
中图分类号 :5 3 R 6 文献标识码 : A
上海
2 10 ) 0 5 8
文章编号 :06—13 (0 9 0 — 0 8— 4 10 5 3 2 0 )1 0 0 0
艾滋病患者 由于细胞 免疫功能 低下 , 易发生各 种机 极 会感染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 ( i l ateate h h cv ni t gy i r— r i lhr y H A T 在临床 的广 泛应 用使 艾滋 病机 会 o r e p , A R ) v at a 感染明显减少 。然而 , 由于我 国艾 滋病 患者确诊 时大 多处 于疾病发病期 , 患者免疫功 能严重缺 陷, 同时我 国还有相当 比例的艾滋病患者未能接受 抗病毒 治疗 , 部分患 者 由于依 从性差、 药物毒副作 用、 I H V耐药等原 因致使抗病毒疗 效并
2 艾滋 病合 并结 核病 患者 抗结 核治疗 的策 略 加 , 副作用叠加。为了提高临床 医生对艾 滋病 患者结核 2 1 艾滋病 患者 的抗 结核 治疗 方案 毒 . 病的诊 治水平 , 本文就艾滋病合并 结核病 患者 的抗 结核 治 艾滋病患者 结核病的 治疗原则 与非艾 滋病患者相 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1、胃肠道,出现胃肠道反应查及胆红素,无肝损害的胃肠道反应可通过改变服药时间或及食物同服,不需停药。 2、皮疹,所有药物均可 轻度局部皮疹不需停药,给予抗过敏药物。 严重皮疹停用所有抗结核药至皮疹完全消退,逐个启动抗结核药物,间隔2-3天,顺序: 利福平或利福布丁——因其关键的抗结核作用 如出现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瘀点,则利福平或利福布丁永久停用。 如出现广泛皮疹伴发热或累及黏膜,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调整抗结核方案。
➢ 晚期肺胸片表现及非者显著不同:下叶、中叶、 间质及粟粒样浸润多见,空洞见
➢ 胸腔内淋巴结肿大多见,而纵隔淋巴结肿大多于 肺门淋巴结
➢ 胸片正常者也可见痰涂片抗酸阳性或痰培养阳性 者,尤其见于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 免疫缺陷越严重,肺外表现越多见,如淋巴结结 核、胸膜炎、心包炎、脑膜炎,均可无肺,尤其 见于4<200者。此类播散患者可有高热,快速进 展,脓毒症表现。
性感染 • 不论是否合并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合并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较差,副作用多
合并患者临床特点
活动性临床表现及免疫抑制状态有关 4>350,及未感染者相似,病灶易局限于肺部,胸片可见上叶纤维结节浸润,伴或不伴空洞形成 无论4水平,合并患者肺外疾病较非感染者多见,可播散全身任何部位,或脑膜受累更多见
混合感染结核的方式
• 内源性复燃:感染的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降低,可以使体内原已稳定的陈旧性结核病灶,重新活跃起来,发生继发性结核病。 • 外源性再感染: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的地区出现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及再感染结核菌,并很快发病和恶化。 • 原发感染:多发生于结核病疫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感染者再感染结核菌后,可发生原发性结核病,胸片表现为肺门哑铃状阴影。
抗结核一线药物
药物 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 体重大于50 体重小于50 吡嗪酰胺
剂量 5(300) 10(600)
1g 750 1500
抗结核二线药物
利福布丁 环丝氨酸 乙硫异烟胺 链霉素 阿米卡星卷曲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 左氧沙星 莫西沙星
300 10-15 15-20 1
8-12 500-1000 400
混合感染结核的特点
• 是最常见的疾病,而且是导致艾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 可以发生在感染的任何阶段 • 结核病多先发病:5060%病人先发现结核病,后诊断艾滋病。 • 肺结核仍最常见,但播散型结核及肺外结核较(-)者多见。
混合感染结核的特点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症状呈非特异性 • 如果病人咳嗽超过3周,伴咳痰、体重下降。病人可以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或不适也可能是由于艾滋病的消耗综合症、、或其他的机会
抑制者培养阳性率相对高 • :比培养结果快,较抗酸染色涂片敏感性高, • 及 但阴性结果不能除外结核 • 耐药检测
抗结核治疗
➢ 相关高度侵犯并易传染,治疗迫切, ➢ 如延误治疗,严重免疫抑制的患者可迅速恶化并死亡 ➢ 在得到培养结果前就需要对有临床及影像证据的患者开始进行经验性治疗 ➢ 初始治疗一线药物: ➢ 对可疑利福平耐药者增加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并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卷曲霉素
➢ 病理表现因免疫缺陷程度而表现各异。相对免疫 健全者可见典型肉芽肿,免疫缺陷者难以形成肉 芽肿。
结核病分类
• 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症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 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纤维空洞以及干酪性肺炎 • 结核性胸膜炎 • 其他肺外结核病。
混合感染结核的类型
• 肺结核 • 肺外结核 • 两者同时存在
概述
• 全球双重感染占人群综述的三分之一。 • 在发展中国家,人群中2565%合并有结核病 • 泰国10% • 越南31.6% • 香港21.8% • 台湾24.9% • 在非洲,结核病患者中感染的流行率约40% ,并且结核病的发病率在阳性者比在阴性者高出八倍之多 。
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 感染损害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使4淋巴细胞缺失 。免疫功能被破坏,导致感染者患原发性结核和复发性结核病的数量增加 • 结核通过增加病毒复制和加强免疫抑制效果,可能加快疾病进展 。 • 第一,结核病人的单核细胞,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 第二,干扰素()-γ、1和释放。这些因子可以增强的复制。 • 第三,结核杆菌细胞壁的阿拉伯甘露糖是复制的诱导剂, • 第四,结核杆菌和纯蛋白衍生物可诱导单核细胞内表达增强。
肺 肺外 两者 胸膜 心包 淋巴结
结核发生的类型(部位)
(%)
40 34 26 31 15 19
(%)
72 16 12 19
3 3
J 1993;96:1-11
腹部 (2015-7-10)
诊断
• 部位,胸片,阳性率不理想 • 痰涂片及培养,3次 • 淋巴结针吸,病理,涂片,培养阳性率较高。如有胸水,心包积液,腹水需穿刺送检。尿及血液培养阳性结果根据临床情况不同,严重免疫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 诊断和治疗
概述
• 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感染者最常见的死因。 • 的感染增加了新近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者(由于免疫抑制)快速进展为结核病的可能性;是目前所知可促使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快速进展为结核
病的最强大因子。
• 感染个体在一生中发展为活性结核病的风险为50%,而非感染者的风险仅为5-10%。 • 感染者中,其它感染的出现(包括结核)可使更快复制,病程迅速进展。 • 相关的结核可表现典型或非典型临床和/或放射学特征。非典型特征常出现在免疫严重抑制的病例。
治疗监测
• 肺结核患者每月进行痰涂片及培养,记录治疗后培养转阴(定义为连续2次阴性)。 • 药物敏感结核通常一线治疗2月内培养转阴。如4月或4月后未转阴需考虑是否存在治疗失败和耐药。
结核的耐药及失败的抗结核治疗
• 多药耐药结核是指由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这两个最好的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引起的结核 • 世卫组织定义广泛耐药结核为至少对利福平、异烟肼及氟喹诺酮类药物(莫昔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并且至少对一个注射药物(硫酸卷
合并肺结核治疗
1.对药物敏感者: 2M—— 4M 2.肺内空洞,治疗2月后痰培养(+):
3M,总疗程9M 3.肺外:疗程6-9M(强化24-7M) 4(结核瘤或结核性脑膜炎),骨和关节结核:疗程9-12M, 5.激素:用于及心包受累
至临床症状改善后激素尽早由静脉改为口服 0.3-0.4 6-8W后逐渐减量 强的松 1 3W,3-5W后逐渐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