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合集下载

管理学课件第二章管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学课件第二章管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3)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
• 分工 • 权力与责任 • 纪律 • 统一指挥 • 统一领导 •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 报酬合理
• 集权与分权 • 等级链与跳板 • 秩序 • 公平 • 人员稳定 • 首创精神 • 集体精神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抓住了管理的一般性, 使得这种理论更具有普遍性,为管理理 论的形成构筑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
1898—1901年期间,受聘于伯利恒钢铁公司 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
1901年之后,泰罗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作和 演讲上,来宣传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科 学管理,即“泰罗制”。
泰勒的代表著作有:《计件工资制》(1895 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 理原理》(1911年)。
由于泰勒对管理学做出了基础性和开创性的 贡献,在他去世后的墓碑上刻有“科学管理 之父”的称号,以此作为后人对他的评价。
•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一些管理学者开始尝试把 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去。
梅奥及其人际关系学说
⒈梅奥的生平
梅奥(George E.Mayo,1880—1949)原籍 澳大利亚,后来移居美国。在1926年,他受聘 于哈佛大学,从事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
由于亲身参与和指导了霍桑试验以及其他 几个重要的研究试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他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 书。
•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年-1932年) : 生产小组中形成了默契的行为规范。
⒊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 中对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与古典 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工人是“社会人”。
第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知识点

【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知识点

【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知识点一、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1.理论观点:(1)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2)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3)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2.泰罗的管理制度方法(1)改进操作方法(标准的作业方法),以提高功效、合理利用工时(2)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3)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第一流的工人)(4)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6)实行职能工长制(7)进行例外管理3.具体评价(1)科学管理取代旧的经验管理,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2)主张将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区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使得有人开始从事专职的管理工作(专职的管理人员),使管理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理论源于实践)(3)由于采用了科学的作业程序和管理方法,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4)但其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

(5)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

管理制度的本质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

(二)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被誉为现代过程理论之父,著作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著作,使管理走进大学课堂。

1.主要思想:(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

(2)倡导管理教育。

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通过教育来获得。

法约尔指出,要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必须加强管理教育。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

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方面的内容。

(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2.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二、人际关系学派:霍桑实验(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1.简介:霍桑实验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实验,是关于人群关系运动的实验研究。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讲课文档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讲课文档
5. 有效的管理者
6. 绩效精神
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因此组织的成功不是 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标准,而是建立在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上, 这就是所谓的绩效精神。
现在十六页,总共二十一页。
管理学基础
2.2.5 战略管理学派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伊戈尔•安索夫的战略思想
1. 安索夫范式
2. PEST分析框架
现在十三页,总共二十一页。
管理学基础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2.2.3 管理过程学派
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职能
(2)提出社会有机体概念
(3)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
(4)进行管理教育和创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哈罗德•孔茨的主要观点
孔茨把管理解释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他强调管 理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认为管理工作是一种艺术,其 基本理论和方法可应用于任何一种现实情况。至于管理职能, 被他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五项。
2. 请论述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的历史阶段。
3. 请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4. 请简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5. 试论述德鲁克的主要理论成就。 6. 试论述安索夫的主要观点。
7. 请简述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观念和权变观念。 8. 请简述特劳斯和洛希的组织结构理论。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二十一页。
3. 协同观念 4. 战略决策模型 5. 安索夫矩阵
迈克尔•波特的战略思想 1. “五力模型”和“三大战略” 2. 钻石理论
现在十七页,总共二十一页。
管理学基础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2.2.6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 威克,在他们合著的《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观点》 一书中考察了组织与管理思想发展过程的三个时期:传统 的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革命;现代观 点——系统观念和权变观念,并集中阐述了他们的根本观 点。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母亲是清教徒,认为浪费就是犯 罪。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 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
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W ·泰罗
19
➢主要著作 4个:《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 (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在美国国会上 的证词》(1912年)。其中,《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其 代表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石。
⑧节俭:勤俭治国、勤俭持家。 ⑨法治:包括:明法:将发条公布于众
一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在 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自由经济之祖”的地位
亚当·斯密在劳动分工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 间 ➢ 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 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⑥求实:包括:量力:量力而行,即:不强求+充分发挥 时空:办事时注意时机和地点等客观条件
⑦对策: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活动中, 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其中: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 一是预测:有备无患 二是运筹:战国时期,田忌和齐王赛马; 宋朝丁谓修复焚毁的皇宫: 取土、运料、处理垃圾。
➢通过4个试验总结出了科学管理思想。这4个试验是:工 时研究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铁锹试验和金属切削试 验。
理论的内容:
1.科学制定工作定额。泰罗提出要用科学的观测分析方法对 工人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归纳出标准的操作 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 (搬运生铁块试验)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韦伯提出了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其特征是 依据劳动分工原则,具有清楚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 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 •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可概括在图2.2 中。
管理者是职业化的专家, 而不是所有管理单位的 所有者 职业生涯导向
工作分解为简单的、程序 化的和清晰定义的任务 劳动分工 权威等级 官僚行政组 织应该具有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 管理活动与管理思想 2.2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每 日 一 则
最早的管理……
倦,于是停下来倾听其岳父叶忒罗的忠告:
——小寓言大道理
摩西在率领老百姓逃出埃及前往迦南的路上,对处理老百姓的怨言感到了厌 摩西的岳父说,你这做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太重,你独
• 法约尔总结出十四条管理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
ement),见表2-2。所以,法约尔被公认为第一位概括 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表2-2 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职权 3)纪律
专业化通过使雇员的工作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工作的产出
管理者必须有命令下级的权力,职权赋予管理者的就是这种权力。但是,凡行使职 权的地方,都应该建立责任 雇员必须遵守和尊重统治组织的规则
埃尔顿· 梅奥 20世纪30年代 员工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 式组织 提高效率的主要 途径是提高工人的 满足程度
麦克兰 成就需要理论
弗鲁姆 期望理论
图2.4 行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运动 •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 该试验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为什么说管理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在工厂制度产生 以后?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
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学派解释组织趋同现象的重要逻辑。合法性机 制是指制度环境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被外部认同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作 用机制。合法性机制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表现:
组织行为和组织形式都是
强 意
制度所塑造的,组织或个

人本身没有自主选择

制度通过激励机制来诱导

组织及其成员的趋同性选


一、制度视角——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2.决策过程
情报活动 设计活动 抉择活动 审查活动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3. 决策的准则 西蒙认为,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时间、经费及 情报来源上的限制,不可能具备这些前提,不可能做出“ 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做出“足够好的”或“令人 满意的”决策。
二、技术视角——企业再造理论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也被称为业务 流程重组和企业经营过程再造,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 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 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
围绕结果而不是任务进行组织。
组织行为的选择受到组织外部环境特点的影响,这个环境不仅是指技术 环境,而且包括制度环境。梅耶指出,组织所面临的这两种环境对组织的要 求是不同的。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制度环境则要求组织内部以 符合社会规范或“外界公认或赞许的社会事实”。
一、制度视角——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
(二)组织趋同的原因分析:“合法性”释义
在管理学研究中引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学中组织研究的新制 度学派从制度环境的影响这个角度剖析了组织的趋同现象,并 用合法性的逻辑解释了组织趋同现象的生成机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管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管理学》PPT课件
1.提出管理的“普遍性” 2.管理理论的“一般性” 3.奠定了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不足之处: 一般管理理论在概念的界定方面还欠缺清晰性 对管理活动组成要素的概括,只提出了五大管理职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在管理规律的揭示上,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矛盾性
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 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探索
(二)X理论和Y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是两组关于人性的假设
X理论“代表的是传统的指挥和控制观点”,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 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活动更呈现出大生产的特点,过去那种大量生产,以产定销的 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1980年孔茨把管理理论学派划分为11个学派,即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 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孔茨分析了学派林立 的原因,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形成。
活动。
3.管理的一般原则
• (1)劳动分工原则;(2)权力与责任原则; • (3)纪律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 • (5)统一领导原则;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 • (7)人员的报酬原则 (8)集中化原则; • (9)等级系列原则; (10)秩序原则; • (11)公平原则; (12)人员的稳定原则; •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原则。
1864年,马克斯·韦伯出生于德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 的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自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就有了()。

A管理思想B管理活动C管理理论D上述三者都有2、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B泰罗C法约尔D梅奥3、人际关系学说理论认为,人是()。

A经济人B复杂人C自我实现人D社会人4、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梅奥B泰罗C韦伯D法约尔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管理的职能B提高劳动生产率C管理的原则D提高劳动积极性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有()。

A5项B10项C14项D6项7、后人称法约尔为()。

A管理理论之父B管理过程理论之父C组织理论之父D科学管理之父8、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是()。

A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B18世纪~19世纪末C19世纪末~20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9、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之中。

A《科学管理原则》B《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C《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D《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10、梅奥实验经历了()个阶段。

A4 B10 C5 D6二、多项选择题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泰罗B韦伯C德鲁克D梅奥E法约尔2、法约尔认为管理这一职能活动由()职能组成。

A指挥B计划C组织D人员配备E控制F协调3、以下属于法约尔管理14项的有()。

A统一领导B等级链C管理宽度D职权和职责E集体精神4、韦伯认为存在的纯粹形态的权利有()。

A社会权利B自然权利C理性一合法权力D传统权力E超凡权力5、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包括()。

A管理组织的虚拟化理论B自我管理理论C知识管理理论D企业再造理论E学习型理论F人本管理理论三、简答题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现代管理论学派主要有哪些?3、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要点。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论述题试述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成为一门科学是从美国开始的
1、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泰罗制:泰罗(美国)—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罗制追随者: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福特 2、一般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 ◎法约尔(法国)—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3、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官僚制” ◎韦伯(德国)— 组织理论之父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学习目标
• 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管理思想的演变历 程
• 理解与掌握主流的管理理论及其产生的 背景
• 逐渐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的架构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章结构框图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概述
古典理论 行为理论
现代理论
科一行 学般政 管管管 理理理
人领激 际导励 关效理 系能论
----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 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现在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儒家管理思想:以“人”为中心 “为政以德”、“正人正己”
• 道家管理思想:以“道”为中心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 法家管理思想:以“法”为中心 “法、术、势”相结合
1886年,加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1906年当选该协会主席。 1898—1901年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事顾问咨询工作。 1901年以后,他更以大部分时间从事咨询、写作和演讲等工作,推 广其科学管理思想。 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1915年因患肺炎去逝。他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这个称号 被刻在他的墓碑上。
心理革命:由分大饼到做大饼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对泰罗制的评价 •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 泰罗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 • 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 • 把人当经济人 • 局限于基层管理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列宁对泰罗的评价
列宁对泰罗制全面而深刻的评价:“资本主义在 这方面的最新发明—泰罗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 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 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的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 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 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 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苏维 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 一切宝贵的成就。社会主义实现的如何,取决于我 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 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应该在俄国研究与传播泰 罗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
局限性: •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说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工作的唯一动 机 就是经济利益,没能注意到社会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由于泰罗特殊的经历,使他只能局限于作业管理的范围,而不可能涉及到 组织全面发展和组织目标的管理问题。尽管泰罗的追随者们在后来的研究 中,在某种程度上注意到了人的因素和组织原则问题,但由于当时所处的 时代背景和他们自己视野的局限性,使这些研究只是零星的,难成系统。
• 兵家管理思想:以“谋略”为中心 “谋攻妙算”、“因变制胜”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三、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经历三个阶段: • 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 •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弗雷德里克·温·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考入哈佛大 学法学院,因眼疾中途辍学。
1875年进入小型水泵厂当徒工,1878年进入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先 后当过技工、工长、技师、总工程师。
本章我们来探讨现代管理理论的 演变以及影响这一演变的中心问题。 介绍目前管理者面对的若干重要趋势 和问题。经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将了 解管理理论发展演进的方式和过程。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管理学发展史概述
• 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 ----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这一历史
阶发展
◎泰罗制追随者
吉尔布雷斯(Frank B.Gibreth,1868-1924) 被誉为“动作研究之父”。
吉尔布雷斯夫人(Lilian Moller Gibreth) 世界上第一位女管理心理学家。
亨利·甘特(Henry L.Gantt,1861-1919) 曾是泰罗的同事,发明了甘特图,成为网络计
划技术(PERT)的基础。 福特(Henry Ford,1863-1947)
创造了汽车流水生产线,促进了生产的进一步 标准化,并为生产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他们和泰罗一样,研究的范围始终没有超出劳动 作业的技术过程,没有超出车间管理的范围。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贡献:
•开辟了管理从经验转向科学的局面 •对于提高美国生产率,以至于使之超过西欧国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是一门科学
• 不能仅靠超人与经验 • 管理有方法与原则
• 铁锹实验 • 秒表测时 • 标准工作方法
• 管理知识可以通过培训获得 • 对管理应像对待数学,机械学一样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提倡一场心理革命
• 效率低是因为劳资对立 • 劳资对立是分配利益对立 • 双方应该重点放在提高效率 • 最后双方都受益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1、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制的主要观点
概括为八个方面: 1. 制定工作定额 2. 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3. 实施标准化管理 4.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 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 6. 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7. 实行职能工长制 8.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社决经权管系 会策验变理统 系理主理科管 统论义论学理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全球汽车生产发展简史表 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是 在人们探寻提高组织效率和 效益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 管理理论发展演化背后的动 力在于对如何更好的利用组 织资源方式的探索。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在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找到了管理组 织资源的更好方法时,管理理论就进 一步得到了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