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的定义病因与诊断程序

合集下载

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诊治

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诊治

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诊治标签: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治疗咳嗽具有重要的呼吸道局部防御作用,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将吸入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

另一方面也具病理性,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咳嗽过于严重或频繁,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则失去其保护意义。

慢性咳嗽的定义尚未统一。

通常指4周以上的持续咳嗽或反复发作性咳嗽。

2004年欧洲呼吸病学会Morice及其成员对慢性咳嗽定义为咳嗽持续超过8周。

Mc Garvey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后部分患者咳嗽症状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的事实,也认为慢性咳嗽应该界定为超过8周。

而3~8周作为一个重叠。

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复杂多样,可为一种病因引起,也可2种甚至2种以上病因同时存在。

常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其他肺外疾病所致。

1咳嗽的病理生理机制1.1 咳嗽反射的解剖通路咳嗽反射弧包括:咳嗽感受器、传入神经、咳嗽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官。

咳嗽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喉、气管及一二级支气管,远端小气道分布较少,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不存在。

另外咽、鼻、鼻窦、耳道、鼓膜、胸膜、心包、胃、食管、隔肌等处均有咳嗽感受器。

当呼吸道炎症或呼吸道异物、分泌物、烟雾、有害气体等刺激或呼吸道受压迫、牵扯或其他内脏如心、食管、胃等受到刺激都可引起咳嗽反射。

咳嗽中枢位于延脑呼吸中枢的附近,兴奋性刺激作用与咳嗽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相应的传入神经通路(迷走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膈神经的感觉纤维)传到咳嗽中枢,再通过相应的传出神经通路(支配喉、气管、支气管的迷走神经运动纤维、支配膈及其他呼吸肌的膈神和其他脊髓运动纤维)至吼、膈肌、腹肌、肋间肌及其他呼吸肌,产生咳嗽动作。

大脑皮质也能引起咳嗽的发生。

所以有时可主动控制咳嗽,这是精神性咳嗽产生的生理学基础。

1.2 咳嗽的生理意义及病理特征咳嗽分四个步骤进行。

开始为短暂深吸气,接着声门关闭,膈肌和呼吸肌快速收缩,胸膜、肺泡及声门下压力显著增高,声门突然开放,肺内高压气体喷射排出,咳后吸气延长,异物随气体而排出。

如何认识儿童慢性咳嗽

如何认识儿童慢性咳嗽
许多病原微生物 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病毒、肺炎支 原体、衣原体等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常见原 因,多见于小于5岁的学龄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咳嗽症状持续4周可考虑为感染后咳嗽。
南陵县医院
机制:
感染引致气道上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和(或)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鳞状 化和(或)持续的气道炎症伴有暂时的气道高反应性。
南陵县医院
(六)健康指导
了解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方法,如加强营养,适当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病情稳定; 积极预防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呼 吸道传染病和呼吸道感染; 定期复诊,监测肺功能。
南陵县医院
谢谢大家
南陵县医院
(二)用药的护理
明确病因,针对病因尊医嘱用药,婴幼儿不宜应用镇咳药如异丙嗪、可待 因等。应以祛痰为原则,不能单纯止咳;针对病因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的 不良反应。指导患者了解目前药物的主要作用、用药时间和使用方法,不 可擅自停药。
(三)避免祛除或诱发咳嗽的因素
(1)避免接触过敏原、受凉、烟雾的环境; (2)对鼻窦炎可进行鼻腔灌洗、选用减少充血的药; (3)体位变化,改变食物形状,少量多餐等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有效; (4)气管异物者及时取出异物; (5)对于药物诱发性咳嗽最好的方法是停药; (6)对心因性咳嗽可给予心理疗法。
临床特征: (1)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 (2)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粘痰; (3)胸X线检查无异常; (4)肺通气功能正常 (5)咳嗽通常具有自限性; (6)除外引起慢性咳断。 2.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期是一种生理现象。健康婴儿发生率为 40%~65%,1~4个月达高峰,1岁时多自然缓解。当引起症 状和(或)伴有胃食管功能纹乱时就成为疾病即胃食管反流 病。GER在儿童患病率约15%。最新研究发现49例慢性咳嗽 儿童中仅有4例GER(8.2%)。因此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表明GER是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分析及诊断程序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分析及诊断程序

36 8・
四川医学 2 0 1 3年 3月第 3 4卷( 第 3期 ) S i c h u a n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2 01 3, V o 1 . 3 4。 No . 3

论 著
慢 性 咳 嗽 常 见 病 因 分 析 及 诊 断 程 序
张 海 , 王 芳 , 程德 云
2 . We s t C h i n a Ho s p i t a l ,S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S i c h u a n 6 1 0 0 4 1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o m m o n c a u s e s o f c h r o n i c c o u g h a n d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p r o c e d u r e s . Me t h -
( 9 2 . 9 % )o b t a i n e d c l i n i c a l r e m i s s i o n , w i t h o u t a c l e a r c a u s e o f t h e 1 0 p a t i e n t s t h e r e w e r e t w o c a s e s w a s t o a l l e v i a t e c l i n i c a l s y m p —
补充 的方 法, 对1 3 6例持 续 8周 以上的咳嗽患者进行病 因诊 断, 并探讨病 因学诊 断程序。结果 在 1 3 6例慢 性咳嗽 患者 中, 1 2 6例 ( 9 2 . 6% ) 的病 因得到 明确。明确诊 断的患者 中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 l 1 7例( 9 2 . 9 %) 得到 临床缓解 , 而未明确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
需要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咳嗽病因
1、先天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见于婴幼儿,尤其是 1 岁以内。包括有先天性食 管气管瘘、先天性血管畸形压迫气道、喉,气管 - 支气管软化和(或)狭窄、 支气管 - 肺囊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胚胎源性纵隔肿瘤等。一旦明确这些 疾患引起的慢性咳嗽,就归属特异性咳嗽。
五、心因性咳嗽(psychogenic cough):
儿童心因性咳嗽应在除外多发性抽动症,并且经过行为干预或心理治疗后咳嗽能得到改善 时才能诊断,常见于学龄期和青春期的儿童 。 心因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诊断线索: 年长儿多见; 日间咳嗽为主,专注于某件事情或夜间休息咳嗽消失,可呈雁鸣样高调的咳嗽; 常伴有焦虑症状,但不伴有器质性疾病;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六、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
• 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 1989 年 Gibson 首先报道 NAEB, 在成人慢性咳嗽病因中占 13.5%,“构成比研究”报告中 NAEB 仅占 0.57%, 如此低的构成比例也尚需思索,或许与国内儿科开展诱导痰技术和嗜酸粒细 胞计数尚不普及有关 。
• 多病因的慢性咳嗽:
注意
• 要注意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复杂性和可变性,有些病因彼此间是 有重叠的 [良]。“构成比研究”报告:多病因致慢性咳嗽患儿占 总合格病例的 8.54%,尤其是 UACS 合并 CVA,占了多病因病例的 50.13%,其次是 PIC 合并 UACS(26.10%)。
鉴别诊断
四、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国内有报告 GERC 占儿童慢性咳嗽的 4.7%。24 小时食管下端 pH 监测是诊断 GERC 的金标准, 但完成操作有一定难度和(或)家长不同意进行此项侵入性操作,可能低估了我国 GERC 的发病率,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咳嗽也可能导致儿童胃食管反流。 • 儿童 GERC 的临床特征与诊断线索: • 阵发性咳嗽最好发的时相在夜间; • 咳嗽也可在进食后加剧; • 24 小时食管下端 pH 监测呈阳性; •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咳嗽 ZYYXH/T4~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及《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

(1)咳嗽,咯痰或无痰。

(2)病程>8周。

(3)由外感反复发作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可伴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属于慢性咳嗽的患者。

(1)病程:咳嗽时间>8周。

(2)病因: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②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又称PNDS);③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3)症状:咳嗽,有痰或无痰。

有时呈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咽痒,对异味、冷空气、油烟等敏感;或胸骨后烧灼感或反酸、嗳气;或鼻塞、鼻后滴流感。

(4)辅助检查或体征: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

①CVA: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变异率≥20%。

②UACS: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

非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多表现为粘膜肥厚或充血样改变,部分患者口咽部粘膜可呈鹅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粘脓性分泌物。

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苍白或水肿,非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充血或/和淋巴滤泡增生。

③EB: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2.5%,排除其它嗜酸细胞增多性疾病。

④GERC:食管24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12.70,和或SAP≧75%。

(5)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二)证候诊断1.风盛挛急证:咽痒,痒即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呈反复性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滑。

2.风痰袭窍证:咳嗽反复发作、咳痰,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涕,频繁清嗓、咽后黏液附着、鼻后滴流感,或咽痒、咽部异物感或烧灼感。

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这种咳嗽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窦炎、肺结核等。

因此,对慢性咳嗽的诊断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详细病史询问。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是诊断慢性咳嗽的首要步骤。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咳嗽持续时间、咳嗽的性质(是否伴有痰、痰的颜色和性状)、是否有发热、咳嗽的诱因(如接触过有害气体、粉尘等)、是否有过敏史、家族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检查。

二、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肺部、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测量体温、观察皮肤黏膜等,以了解患者的肺部情况和全身状况。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气促、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关。

三、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咳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肺活量、通气功能、气道阻力等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

此外,还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扫描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肺部感染、肿瘤等引起的慢性咳嗽,并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进行评估。

五、痰液检查。

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真菌检测等,有助于排除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六、过敏原检测。

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可能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

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IgE检测,可以了解患者对各种过敏原的敏感性,为避免过敏原接触和过敏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诊断慢性咳嗽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痰液检查和过敏原检测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明确慢性咳嗽的病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慢性咳嗽—— 病因和诊断

慢性咳嗽—— 病因和诊断

VN
PN
慢性咳嗽
咳嗽 >3周 胸部放射影响正常 不吸烟(或停止吸烟 4周) 无呼吸道感染 无应用 ACE 抑制剂(4周内)
发病率:美国成年人14-23%
Irwin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
1981年首先提出并于1990年修正
➢ 病史、体检(包括耳鼻喉) ➢ 戒烟或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观察四周 ➢ 胸片和鼻窦片 ➢ 肺功能+组胺激发实验 ➢ 24小时食道PH值测定 ➢ 肺CT等
症状好转,仍有间歇性咳嗽
林××(续I)
2000.9. 于冷空气受凉,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加剧,无法 入睡,需长期口服 Predinsone 10-15mg qd. 支纤镜检正常
2001.5. 自述间有上腹饱胀、返酸,咳嗽加剧 作24hr食道Ph监测 Demeester 总积分70.7 (正常值<14.72) 咳嗽症状相关概率95.4%—— 胃食道返流综合征。 治疗:Omeprazole 20mg Bid > 6周 Domperidone 10mg Tid Ranitidine Domperidone 6周
98.89+10.07
–FVC%预计值
95.22+6.53
–组胺PD20>7.8umol
13
不同病因诱导痰细胞分类
80
60
40
20
0
Eos
N
M
L
Asthma CVA PNDs EB GER Unclear Normal
不同病因诱导痰中ECP、IL-8的浓度
14 12
10 8
6 4
2 0
ECP
mg/L
完全停用吸入皮质激素
症状消失

“咳”不容缓,一起来学习慢性咳嗽的中西医诊疗

“咳”不容缓,一起来学习慢性咳嗽的中西医诊疗

“咳”不容缓 ,一起来学习慢性咳嗽的中西医诊疗慢性咳嗽属于肺部系统常见的疾病,由于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比较多,医生需要认真地研究诊断方法,以发现致病因素,进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在慢性咳嗽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中医与西医在慢性咳嗽诊疗方面均有建树,为此要认真地研究中医、西医慢性咳嗽诊疗工作。

1慢性咳嗽的定义当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X线胸片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

也就是说,患者咳嗽时间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患者需要及时就诊治疗病症,避免病症的扩大化。

2慢性咳嗽的病因2.1各种鼻、咽、喉疾病引起咳嗽当鼻部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倒流鼻吼和咽喉等部位时,就容易诱发人产生咳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导致人们的鼻、咽、喉部产生疾病,进而增加咳嗽患病几率。

2.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的情况下,人体就会受到刺激,进而发生咳嗽症状。

通常情况下,患者多在白天发生咳嗽,在刺激物的影响下,患者的胃部容易出现灼烧的感觉。

2.3“哮喘”引起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随着咳嗽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病症将会扩大化。

从最初简单的咳嗽除变为“哮喘”。

一般而言,在咳嗽超过两个月后,就容易发生“哮喘”。

在患有“哮喘”时,患者会经常性咳嗽。

夜间,患者咳嗽的症状将会加重。

2.4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引起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在患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时,同样会导致患者咳嗽。

患者主要以干咳为主,其在白天与夜间都会咳嗽。

在患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时,有的患者对周围的环境比较敏感,比如,灰尘、冷空气等都容易加重其病情。

3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方法3.1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法慢性咳嗽患者的咳嗽频率高,咳嗽次数多。

其以干咳为主,咳嗽痰量少。

患者除了出现咳嗽症状,还会出现胸闷的症状。

另外,患者容易口干,希望多喝水以缓解口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笔谈
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80
E-mail:xzhou53@1631com
【文章编号】1005-2194
(2006)01-0005-02
慢性咳嗽的定义病因
与诊断程序
周 新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周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和海
德堡胸科医院进修学习。

现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常委、哮喘学组副组长,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之一,
COPD 学组成员。

任上海
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委、
上海医学会感染和化疗学会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资深会员、亚太地区呼吸病学会和欧洲呼吸病学会会员。

主编专著《机械通气波形分析与临床应用》,参编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任《CHEST (中文版)》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等10余本杂志的常务编委、编委。

1 定义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X 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1]。

20世纪90年代曾将慢性咳嗽的时间界定为3~8周或更长[2]。

以后发表的有些文章将慢性咳嗽的时间定义为>3周。

近年来,欧美、日本等国家相继制订了“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咳嗽按时间分为3种类型: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
(≥8周)[3,4]。

2 病因
211 急性咳嗽 常见病因是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
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普通感冒是引起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

此外,引起急性咳嗽的原因还有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异物吸入、左心衰竭和化学气体吸入等。

212 亚急性咳嗽 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后咳嗽(也称感
染后咳嗽),其他原因还有变应性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等。

213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为胸部X 线检查有明确病变者,如诊断为肺炎、肺结核和肺癌等。

另一类为胸部X 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也就是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这类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也称鼻炎或鼻窦炎)[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应性咳嗽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5]。

其他原因则较少见,但可涉及许多疾病,如支气管内膜结核、肺间质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的咳嗽和心理性咳嗽等。

3 诊断程序
311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对于咳嗽病因的诊断,需要
仔细询问病史。

了解咳嗽持续的时间、性质、程度、频度及伴随的症状,了解咳嗽与气候变化、体位改变的关系。

要询问患者的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职业史和吸烟史。

通过询问病史能缩小慢性咳嗽的诊断范围,得出初步的诊断,或根据病史提供的线索进行必要的检查。

此外,了解咳痰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质对诊断咳嗽有重要的价值。

痰量较多、咳脓性痰者首先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若痰中带血或咯血者需考虑肺癌和支气管内膜结核。

根据咳嗽持续时间,诊治原则有所不同。

急性咳嗽主要通过临床特征和常见原因先进行经验性治疗,使用第1代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等)。

亚急性咳嗽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做经验性治疗,如使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第1代抗组胺药等。

同时做相关的检查,如鼻窦X 线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慢性咳嗽则需按下述诊断程序作进一步评价。

体检方面应包括鼻、咽、喉、气管和肺部等。

检查气管的位置、颈静脉充盈情况、咽喉鼻腔情况、两肺呼吸音

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1月第26卷第1期
及有无闻及哮鸣音和Velcro 音。

如闻及吸气性哮鸣音要警惕支气管肺癌或气道内病变。

312 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慢性咳嗽病因的相关实验室检查主要有:(1)痰液检查。

痰液脱落细胞学、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是诊断肺癌和结核病常用的方法。

此外,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是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

(2)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能确定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形态,可得出初步诊断。

胸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肺隐蔽区、肺内小结节等病灶。

高分辨率CT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等。

(3)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大气道肿瘤有临床意义。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指标之一。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可直接发现气道内的病变。

当X线胸片、CT检查阴性时,应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24h食管pH值监测。

可确定有无胃食管反流及反流与咳嗽的关系,也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最有效的方法。

(6)咳嗽激发试验。

常用的是辣椒素咳嗽激发试验,对诊断变应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有临床价值。

(7)其他检查。

如血液嗜酸粒细胞检查、过敏原皮试、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测定等有助于诊断变应性疾病。

313 慢性咳嗽的诊断流程 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见图1。

具体步骤为:(1)询问病史和体检。

特别要询问环境情况、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咳嗽前有否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等。

(2)胸部X线检查。

慢性咳嗽者要常规作X线胸片检查,以排除肺部其他病变。

(3)肺功能检查。

根据病情可选择作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4)痰液检查。

以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5)鼻窦X线片或CT检查以及鼻咽镜检查。

主要诊断鼻炎、鼻窦炎。

(6)24h食管pH值监测。

拟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时可做此项检查。

(7)怀疑变应性咳嗽者,可行过敏原皮试、血清IgE测定和咳嗽激发试验。

(8)通过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或经过诊断性治疗咳嗽仍未缓解者
,应进行高分辨率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以除外气道内病变和肺部其他病变等。

(9)若各项检查均正常,在排除上述器质性病变诱发的咳嗽后,才可考虑心理性咳嗽的诊断。

总之,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要仔细、谨慎和全面,要重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特点选择相关的检查。

临床实践中对于经济条件有限或基层医院的病人,如有典型病史可先进行病因诊断性治疗,但应避免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和镇咳治疗。

在咳嗽原因不明或不能除外感染时慎用全身皮质激素治疗。

如诊断性治疗无效,则应告知患者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才能最后确立。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SPT:过敏原皮试;IgE:免疫球蛋白E;CVA:咳嗽变异型哮喘;PNDs:鼻后滴漏综合征(鼻炎、副鼻窦炎);EB: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GER:胃食管反流;AC:变应性咳嗽
图1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图
参考文献
[1]IrwinRS,MadisonJM.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ugh[J].
NEnglJMed,2000,243(23):1715-1721.
[2]IrwinRS,BouletLP,CloutierMH,etal.Managingcoughasade2
fensemechanismandasasymptom.Aconsensuspanelreportofthe
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J].Chest,1998,114(2): 133-181.
[3]MoriceAH.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chroniccough[J].
EurRespirJ,2004,24(3):481-492.
[4]FrenchCT,IrwinRS,FlecherKE,etal.Evaluationofacough
specific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J].Chest,2002,121(4): 1123-1131.
[5]PavordID.Chroniccough:arationalapproachtoinvestigationand
management[J].EurRespirJ,2005,25(2):213-215.
2005-10-10收稿 本文编辑:郑春雨

6
・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INTENALMEDICINEJanuary2006Vol126No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