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合集下载

贵州苗绣针法

贵州苗绣针法

贵州苗绣针法
贵州苗绣针法指的是苗族传统的刺绣技艺,其针法精细、细腻,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贵州苗绣以其精湛的针法和独特的图案风格享誉全国,被誉为中国民间刺绣中的瑰宝。

贵州苗绣针法讲究“伏针法”,即用针先将线穿入绣布底部,再将针藏起来,使之几乎看不到,绣出来的图案线条自然流畅、柔和。

另外,贵州苗绣还有“拖线法”、“穿针法”、“打结法”等多种细致考究的针法,使绣出来的图案更加逼真、生动。

贵州苗绣的图案多以自然风景、花鸟虫鱼等为主题,色彩鲜艳,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著名的有“苗族姑娘”、“富贵牡丹”、“黔东南山水”等。

贵州苗绣针法是苗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贵州苗绣已经不再只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而是成为了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和喜爱。

- 1 -。

苗绣介绍策划文案

苗绣介绍策划文案

苗绣介绍策划文案第一步:引入苗绣的历史和起源苗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刺绣艺术,起源于苗族民间。

苗绣以其精细、独特的刺绣技艺而闻名,被誉为“绣艺之花”。

苗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它是苗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步:介绍苗绣的特点和工艺苗绣以其细腻多彩、富有立体感的特点而备受推崇。

其刺绣线条流畅自然,色彩鲜艳,刺绣效果逼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苗绣的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勾线、绣花、收尾等。

每一件苗绣作品都是由苗族手工艺人用心制作而成,展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

第三步:讲述苗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苗绣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融入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苗绣作品常常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通过刺绣的形式来表达苗族人民对自然、生活、情感的独特理解。

苗绣作品既具有观赏价值,也具有收藏价值,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第四步:介绍苗绣在现代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苗绣已经逐渐走出苗族地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并且在现代生活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现今,苗绣已经被应用于时装设计、家居装饰、艺术品创作等领域。

它的独特之处和绚丽多彩的色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时尚和品味的象征。

第五步:展望苗绣的未来发展苗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全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苗绣将有更大的舞台和机遇。

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苗绣也会不断创新和发展,推陈出新。

我们有理由相信,苗绣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以上是对苗绣的简要介绍和展望,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苗绣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

苗绣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代表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一起欣赏、传承和发扬苗绣这一瑰丽的艺术传统!。

苗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苗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苗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苗族刺绣是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据历史记录显示,苗族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在苗族文化中,刺绣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能表现出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内涵的载体。

1. 刺绣技艺娴熟,手法精湛苗族刺绣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用到多种颜色和不同针法,刺绣工人在刺绣时需要经验和技巧。

这种技术艺术将多种颜色和线条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细致和有趣,因此苗族刺绣在视觉上非常富有表现力。

2. 独特的双面绣和对称设计苗族刺绣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绣制方法,即双面绣制法。

它是指在同一块布上进行正反两面的刺绣。

经过细致的运算和计算,两面的刺绣将会构成一种对称设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种方法既延续了苗族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又增加了刺绣画面的层次感和备受观赏性。

3. 彰显自然和人文风情苗族刺绣作品往往以民间传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要题材,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活、自然及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追求。

刺绣画面中,山林流水、花草鸟兽、人物传说与神话传说都被表现出来,并且潜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刺绣作品不仅是苗族古代文化的传承,也是表达苗族人民精神世界及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艺术载体。

1. 传承苗族文化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社区,刺绣作品是苗族女性作为嫁妆或礼品赠送给新娘的传统习俗。

苗族刺绣以经年累月的劳动和精湛的技艺打造而成,代表着苗族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智慧。

2. 深化苗族文化认同苗族刺绣中运用了丰富而独特的视觉元素,如大自然的纹理、苗族饰品的符号和意义,以及苗族传说的图景。

这种创造性的文化融入可以反映出苗族文化的深奥性和丰富性,增强了人们对苗族文化认同的地位和体验。

3. 增强民族自信苗族刺绣作为苗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苗族艺术和文化的重要形式,并且拥有独特的代表性和标志性。

因此,刺绣作品的传承和发扬,对苗族人民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自信心非常重要。

苗族桃花针法

苗族桃花针法

苗族桃花针法
苗族桃花针法是中国苗族民间的一种传统刺绣技艺,以其精美的花纹和独特的工艺而闻名。

下面是关于苗族桃花针法的简要介绍:
1.起源与特点:苗族桃花针法起源于中国贵州省苗族地区,
是苗族传统手工刺绣的一种技法。

它以其细腻、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花纹设计而受到赞赏。

2.刺绣方法:苗族桃花针法通常使用针线进行手工刺绣,以
精细的线迹勾勒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刺绣过程中,刺绣师傅将桃花针插入织物中,通过特定的绣法和手势来完成花纹的织造。

3.花纹和图案:苗族桃花针法常常以几何形状、植物花卉、
动物和人物等为主题,融入苗族的文化和艺术元素。

花纹设计精美,色彩鲜艳,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4.应用和意义:苗族桃花针法被广泛应用于苗族传统服饰、
民居、工艺品和礼品等的装饰上。

它不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苗族桃花针法作为苗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了苗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它不仅代表了苗族的刺绣艺术,也是中国民间手工艺的瑰宝之一。

如今,苗族桃花针法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保护,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试论黔东南苗族民族民间刺绣工艺

试论黔东南苗族民族民间刺绣工艺

试论黔东南苗族民族民间刺绣工艺摘要:刺绣是苗族传承已久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更是苗族服饰的核心和灵魂。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苗族主要聚居区,其刺绣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艺,以针法精巧、古绣文雅、色彩丰富而闻名于世。

本文从苗绣的图案纹样、构图形式及独特工艺剖析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及历史价值。

关键词:苗族刺绣图案纹样构图形式独特工艺苗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审美能力的民族,拥有众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刺绣就是其中之一。

苗绣多用于服饰装饰,如领子、袖子、肩部、围裙、头帕、裙子等部位。

纹样古朴、造型稚拙,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体现了一种原始、纯真、古朴、大方的民族特色。

黔东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其刺绣艺术技法精湛、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及历史研究价值。

一:黔东南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一)以神话传说题材为主体的纹样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都有一个来历和传说。

如“兰娟衣”“姜央变月”“老鼠娶亲”“龙船节”“铜鼓传说”等,这些题材的图案纹样在苗族服饰上比比皆是,各具特点,且都带有鲜明的神灵崇拜观念。

(二)以动物形象为主体的纹样苗族人民一直处于农耕生活,因而纹样体现的内容也与生活相关。

以动物形象为母体的纹样一般有龙、凤、牛、羊、虎等,这些动物形象反映在刺绣纹样中时,已与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动物不太相同,而是加入了刺绣者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才能把多种动物的特征综合起来,创造出似像非像的纹样造型,反映了一种带有神灵化的超自然现象,这种纹样造型承袭了远古先民的原始艺术风格。

(三)以植物花卉为主体的纹样以植物花卉为母体的刺绣纹样一般有石榴、桃花、梨花、油菜花等,这些植物形象与自然景观和民族迁徙密切相关,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命运乐观豁达的精神。

这种对造型、时空的随意性大胆的夸张想象,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所以才能创造出独有的质朴、神秘的艺术天地。

二:黔东南苗族刺绣的构图形式(一)以动物图案为主的形式中心式:在台江县的刺绣绣片上,经常可见的就是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的图案,一般采用的是中心式构成形式。

苗绣图案调研报告

苗绣图案调研报告

苗绣图案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苗绣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流传于贵州、云南等地的苗族地区。

苗绣以其精致细腻、色彩鲜艳而闻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苗绣图案进行调研,了解其历史、传承和发展。

2. 历史沿革苗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早在唐朝时期,苗绣就有了初步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绣逐渐融入苗族的日常生活,并且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象征。

苗绣图案在设计上富有创意,融合了苗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

3. 苗绣图案的特点苗绣图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颜色丰富多样:苗绣采用大胆的色彩组合,使图案更加生动鲜明。

- 线条精细:刺绣工艺要求高,线条要细腻、匀称,以展现出图案的细节和美感。

- 寓意丰富:苗绣图案通常寓意着吉祥如意、美好祝愿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4. 苗绣图案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图案形式,苗绣图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衣物装饰类:苗绣在苗族的传统服饰上得到广泛应用,如苗族女子的长衫、裙子等。

- 家居装饰类:苗绣被用于家居装饰,如窗帘、桌布、枕套等,增添了浓厚的苗族文化氛围。

- 礼品工艺类:苗绣制品也常常作为礼品赠送,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情感表达和友好交流。

5. 苗绣图案的传承与创新苗绣的传承和创新非常重要,它既要保持传统的手工艺技巧,又要与时俱进,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新作品。

在传承方面,苗绣的技艺通常由母亲传给女儿,通过口头传承和实践操作的方式传承下来。

而在创新方面,一些苗绣艺人开始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图案中,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6. 苗绣图案的市场前景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苗绣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日益关注,苗绣制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苗绣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也使其成为艺术品收藏领域的热门。

因此,苗绣图案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7. 结论苗绣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了广大人们的关注。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2008420102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黄治摘要: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既受到楚汉文化和周边少数民族刺绣的影响,又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在一种热情奔放的浪漫风格。

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形载体和无形表征,它表现了本民族心理中最基础、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内部与外部特征,是与异族或本族支系相互区别的视觉形象依据和标志。

关键词:苗族;刺绣;湘西引言:苗族服饰刺绣是苗族同胞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书。

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通过装饰艺术语言所包含的审美意念和审美情趣,作为程式化的符号来表达群体意念和审美共识。

苗族刺绣艺术的追求是真实的表现。

一、艺术特色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既受到楚汉文化和周边少数民族刺绣的影响,又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在一种热情奔放的浪漫风格。

1、纹样构成的独特形式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大致可归纳为抽象化构成、复合化构成和随意性构成。

苗族刺绣图案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描写,通常用一种高度概括的归纳方法,即用点、线、面几何纹样表现。

通常运用概括、夸张、取舍、简化、变形等造型方法处理,转化为点、线、面的几何形态。

复合化构成是指运用“互渗性”原理,将各种具有一定内在规律或联系的动物或植物等形象,通过联想、幻想等造型方法,使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相互关联、相互串接,从而构成一种新的形象。

苗族刺绣的复合化构成主要有“图形共用”、“适形套形”两种方式。

随意性构成随心所欲、轻松自如,以一各主观的、随意的创造方式来表达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方法。

2、纹样构成形式苗族刺绣纹样的构成形式主要有对称式、均衡式、混合式三种形式。

3、纹样造型特征混沌思维的群体创作意念表达是苗族刺绣造型的重要特征,同时,苗族刺绣造型还具有承传性、地域性、互渗性,以及原始意念下的感知、理念观察下的寓意性造型等特征。

1)集体承传式特征。

2)地域性特征,各地苗族文化、风俗、审美意念出现差异,直接影响到苗族刺绣纹样造型。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

浅谈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苗族服饰刺绣艺术作为一个文化的物化形式,自始至终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理想。

苗族服饰刺绣既是一种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产品,也是一种民众精神生产活动智慧的结晶,它的审美意识与苗族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长期保留了一种交融互渗、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

苗族妇女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在服饰刺绣中浓缩了自然界一切有形的物象和民众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理想,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苗族刺绣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是对生命的执着和爱恋,是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

苗族服饰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苗族服饰的外在美,它包含了服饰本身的款式、色彩、质料、刺绣纹样等形式要素的组合,从而达到一种美的视觉效果,以实现服饰的审美价值。

另一方面,苗族服饰有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即通过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理想所表达出来的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与不懈追求的理想。

苗族刺绣工艺的精美,几乎令人以为天衣,仅其绣法就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堆花绣、剪贴绣、挑绣、绒绣、卷绣、劈丝绣等二十多种方法。

其针法之细密、图案之稚拙、结构之严谨、色彩之绚丽、风格之古朴,足以与驰名于海内外的湘绣、川绣相媲美。

苗族服饰由布料、刺绣、蜡染、银饰等各元素组合构成。

在自织自染的、色彩深沉的布料上飞针走线,缀以色彩绚丽的刺绣,布料的浓重反村出刺绣的明丽;刺绣的明丽又恰到好处地反村出银饰的朴实无华;在色彩深沉的布料上装配各式闪光的银饰,加上铿锵悠扬的引领坠饰,又打破了银饰的单调。

布料、刺绣、银饰互相映衬,相辅相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眼里斑斓的美妙画面,达到了视觉上的和谐、平衡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苗族服饰以其强烈的形式感和独立的造型系统,通过布料的厚重朴实、刺绣的绚烂多彩、挑花的节奏韵律以及各种工艺表现出图案变形规则和形式肌理,表现出独到的美感特质,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在服饰上的特殊审美造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08级信管2班李雪琴20084201018
摘要: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具有吸引力和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花,作为一种工艺和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形载体和无形表征,既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又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关键字:艺术特色价值审美情趣民族特色纹样造型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
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具有吸引力和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花,刺绣,苗语称“能贺”或“能蒙”。

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

苗族刺绣作为一种工艺,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不管在纹样构成、纹样造型特征和精雕细刻的工艺上都有这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一、纹样构成的独特形式
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构成主要可以归纳为抽象化构成、复合化构成和随意性构成三类。

(一)抽象化构成
苗族刺绣中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描写通常都采用一种高度概括的的归纳方法,用点、线、面几何纹样表现。

整个纹样造型别致,具有很强的抽象形式美感。

(二)复合化构成
复合化构成是指运用“互椮性”原理,将各种具有一定内在规定或联系的动物或植物等形象,通过联想、幻想等造型方法,使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种新的形象。

(三)随意性构成
随意性构成是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一只能够常用表现方法,苗族刺绣造型的随意性特别的明显,这种创作的方法随心所欲,轻松自如,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并不拘泥于客观的真实性,而是以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作,创作者吧按吧自己挚爱的物象情感化,是一种自由自觉和目的性的表现,在这些主观唯我的创造中,审美主题和客体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在苗族刺绣中这种随意性表现为想怎么修就怎么绣,具体表现为野猪只长三条腿,不同季节发的花朵可以同时开放,不同空间、时间、地点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在现实生活中看来不合情理
的事物通过刺绣者的双手表现得淳朴、自然、天真、可爱。

二、纹样造型的特征
混沌思维的群体创作意念表达是苗族刺绣造型的重要特征,同时苗族刺绣造型还具有承传性。

地域性、互渗性,以及原始意念下的感知性造型、理念观察下的寓意型造型等特征。

三、集体传承式特征
苗族刺绣造型是苗族妇女集体共同创作的一项艺术活动,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的妇女们人人能织布,个个会绣花,如此庞大的创作群体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制作活动中式很少见的。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分布不同地域的苗族历经时代变迁,语言难以统一,未有苗绣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所包含的审美情趣和意念,作为程式化的文字符号在民俗中得以传承,使得苗族刺绣千百年来盛传不衰,形成一种为稳定的民俗文化元素,传承后世并得以延伸。

四、地域性特征
由于苗族历经多次迁徙以及苗族内部由不同的原始部落发展而来等多种原因,苗族社会内部发展及不平衡,各地的苗族文化,风俗,审美意念出现差异,直接影响到苗族刺绣纹样造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皇清职贡图》关于各种苗族不同服饰的描绘就证明苗族刺绣造型具有地域性特征。

五、互渗性特征
文化和艺术与时代息息相关,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苗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苗族内部个支系之间文化交融密切,二是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交融,这都致使苗族服饰文化特别是服饰刺绣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六、感知性造型的特征
感知造型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通过知觉、视觉和触觉进行综合而得到的某种概念上的认识的造型方法,他是用以对事物的全部意念和感受来表现客观对象,不追求微妙的光影变化与精确地比例关系,二是重在情理,重在心理感觉和视觉的审美需要,苗绣中这种感知性造型表现得很明显,如在苗族刺绣中龙的形象是由鄂头、蛇身、鹰爪、鱼翅、鸡尾等形象综合而成。

七、寓意性造型
寓意性造型是指一个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触、感知、感觉、印象的认识,进行综合、整理、加工、创造,表达某种情感和意境。

在苗绣图案中很多作品都含有一种潜在的与异性象征意义。

主要造型方法有:谐音造型(年(莲)有余(鱼))、假借造型、联想造型、象征造型(万字不封口,象征富寿无尽头)、反义表达造型(如在小孩
子的肚兜上绣五毒用以辟邪、消灾的意念表达)等。

苗族刺绣的审美价值
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形载体和无形表征,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苗族刺绣纹样表现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显示了苗族原始古朴的崇尚意识,也反映出渗透和交融其他民族和当代艺术多姿多彩的和谐美。

苗族刺绣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又表现出“使用”与“审美”的双重机制。

苗族刺绣中的美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和真联系在一起,苗族刺绣纹样组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如实描摹如花草鱼虫、鸟兽禽畜、日月星辰等。

这一类纹样没有多少人工制作的生硬痕迹,因而显得原始、真实、生动和传神。

是创作者用本真的心灵感觉来倾述表达的对自然的由衷的赞美,也让使秀出来的纹样表露出难以掩饰的自然天的情韵,看起来十分美丽。

另一类是通过变化重构的纹样,如各式各样的龙、凤、麒麟以及人兽组合、万字纹等等,这一类纹样最突出的特点是幻想与真实的交织,抽象与具象手法并用。

这些纹样几乎没有一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固定视角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对象或场景,但是作者心灵的真实表现,是心与物的自然和谐,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虽然有些合情不合理,但让人看了仍然觉得亲切、和蔼、美丽、动人。

由于苗绣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这种艺术活动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交织,创造了既有实用价值又融合了审美功能的产品——苗族刺绣,苗绣通过依附于服饰,体现了实用与装饰共融的统一性,是物质的实用性与精神的审美功利性相统一的审美创造,表现出本民族独特审美情趣。

因此,可以说苗族刺绣是生活的艺术,实用的审美,既是苗族妇女的才智、审美价值的体现,又是苗族历史文化、习俗及宗教信仰的记录,同时也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