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常快速检测产品

合集下载

2025版药典真菌毒素测定通用方法

2025版药典真菌毒素测定通用方法

2025版药典真菌毒素测定通用方法
根据2025版药典,以下是真菌毒素测定的通用方法:
1. 制备样品:将待测样品(例如食品、农产品或药品)制成合适体积的溶液。

根据所分析的真菌毒素的可溶性,选择合适的溶剂。

2. 固相萃取:将样品溶液经过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和纯化。

根据所要测定的真菌毒素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固相材料。

3. 色谱条件优化:在色谱条件下,包括色谱柱选择、流动相组成等方面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分离和分析效果。

常用的色谱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

4. 检测仪器: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进行真菌毒素的检测。

常用的仪器有质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

5. 标准曲线建立:根据已知浓度的真菌毒素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

通过检测待测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然后回归到标准曲线,计算真菌毒素的浓度。

6.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真菌毒素的含量,并进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最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的优化和验证,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的小麦黄曲霉真菌毒素快速无损检测研究》

《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的小麦黄曲霉真菌毒素快速无损检测研究》

《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的小麦黄曲霉真菌毒素快速无损检测研究》一、引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小麦作为主要粮食来源,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小麦黄曲霉真菌毒素(AFs)污染成为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等,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往往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和较长的检测时间,无法满足快速、无损的检测需求。

因此,本研究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开展小麦黄曲霉真菌毒素的快速无损检测研究,旨在为小麦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二、研究内容(一)研究方法与材料本研究采用光谱及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小麦样品进行快速无损检测。

研究材料包括小麦样品、黄曲霉菌株及相应的毒素标准品。

(二)光谱及成像技术原理光谱技术是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获取物质的光谱信息。

成像技术则是将光谱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从而实现对物质的非接触式检测。

结合两者,可以实现对小麦样品中黄曲霉真菌毒素的快速无损检测。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1. 样品准备:采集不同污染程度的小麦样品,分别进行黄曲霉接种及毒素生成。

2. 光谱及成像数据采集:使用光谱仪和成像系统对小麦样品进行光谱及成像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采集的光谱及成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建立黄曲霉真菌毒素的快速无损检测模型。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建立了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的小麦黄曲霉真菌毒素快速无损检测模型。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小麦样品中的黄曲霉真菌毒素。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为小麦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例如,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小麦样品对黄曲霉真菌毒素的敏感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这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考虑。

此外,光谱及成像技术的检测效果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这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

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

分析检测T logy科技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 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供稿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德维康”)是一家专注于食品中有害化合物(农兽药、微生物、重金属、非法添加物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

维德维康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的产业化基地,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建合作平台,结合自身雄厚的科研力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和创新工艺,拥有食品安全检测抗原抗体资源近千种,供应检测试剂及设备千余种。

真菌毒素的危害真菌毒素是由产毒真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产生有毒代谢的产物,广泛存在于粮油食品和饲料中,是自然发生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之一。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每年粮食及食品损失达到10亿吨。

在我国,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根据国家粮食局不完全统计,每年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粮食损失累计约310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2%,相当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5个省(自治区)全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而粮油产品真菌毒素污染导致的应急抢救和医疗、善后抚恤、畜禽因病死亡、病畜销毁处理等间接损失更大。

可以说,我国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与动物的健康。

现已查明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有200多种,按真菌毒素的重要性及危害依次排列为: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严重者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对整个食品产业链而言,真菌毒素是一种“看不见的威胁”,能引起急、慢性中毒,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说明书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说明书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说明书【产品名称】产品名称: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英文名称:Aflatoxin B1 Rapid Test Card (Colloidal Gold)【产品简介】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丝状真菌(如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

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物主要是玉米、稻谷、小麦、花生、花生油等粮油食品,且以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污染最为严重。

本产品用于快速检测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残留,检测过程只需要20分钟,适用于家庭、超市、食堂、食品企业及检测机构的快速筛查。

【包装规格】5次/盒。

【产品组成】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5条);1mL刻度吸管(10支);提取瓶(内含黄曲霉毒素B1提取液2mL,5瓶)。

【检测原理】本产品采用了竞争抑制免疫层析的原理。

【检出限】本产品检测方法对玉米油、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20μg/kg,对其他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10μg/kg。

根据《食品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规定,玉米油、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20μg/kg,其他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10μg/kg。

【使用方法】1、玉米油或花生油检测:用1mL刻度吸管向提取瓶中加入油样2mL(用吸管移加2次);其他食用油检测:用1mL刻度吸管向提取瓶中加入油样4mL(用吸管移加4次)。

2、盖紧提取瓶盖,用手上下振荡30-60秒,静置10分钟,待样品分成上下两层。

3、从包装袋中取出检测卡,平放在桌面,用另一只新吸管从提取瓶中吸取少量下层液体,垂直滴加3滴(约100μL)于检测卡加样孔(S孔)中。

4、室温环境计时约10分钟,根据示意图判定结果。

【结果判定】阴性(-):T线显色比C线深或一样深,均表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浓度低于检出限。

阳性(+):T线显色比C线明显变浅或T线不显色,表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浓度等于或高于检出限。

真菌毒素快检、脱除技术为果蔬“解毒”

真菌毒素快检、脱除技术为果蔬“解毒”

57|REPRESENTATIVE RESULTS |2018年09月总第280期重要代表性成果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国民和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出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果蔬及其加工制品是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果蔬生产和消费国,果汁和果蔬加工制品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民众在关注果蔬品质的同时,也对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一般是直接或经过简单的加工后被消费者食用,因此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真菌毒素残留问题亟待解决果蔬生产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化学农药的残留和真菌毒素的污染。

在生活中,人们对果蔬产品中化学农药残留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真菌毒素残留,甚至对真菌毒素到底是什么缺乏认知。

简言之,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可以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给摄入者造成急性或慢性损伤。

真菌毒素的污染主要由病原真菌侵染造成。

果蔬产品中经常污染的真菌毒素包括棒曲霉毒素(也叫展青霉素,PAT)、赭曲霉毒素(OTA)、脱氧雪腐镰刀菌毒素(DON)等。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果蔬及其加工制品中这些毒素的含量规定了限量标准。

以棒曲霉毒素为例,它对人体的危害包括侵害各种脏器、皮肤组织、神经系统等,引起组织和器官病变,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

中国、美国、欧盟等多数国家规定果汁等制品中棒曲霉素的最大限量为50微克/千克,部分国家对婴幼儿食品的规定更为严格,低至10微克/千克。

此外,近年来包括交链孢毒素在内的一些“新毒素”也不断涌现。

可见,果蔬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不容忽视。

我国出口果汁等产品因为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引发的退货时有发生,给企业和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亟需在理解真菌毒素污染规律的基础上,研发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和高效脱除技术,从监管和控制两方面下手,提升果蔬产品的品质安全,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一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校准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校准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557707.4(22)申请日 2020.12.24(71)申请人 广电计量检测(重庆)有限公司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翠桃路37号凉井工业园3号楼第3层申请人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无锡有限公司 广电计量检测(成都)有限公司 广电计量检测(北京)有限公司(72)发明人 龙阳 庄奕 唐浩然 袁晓 黄雨平 张杜贤 赖文强 舒凤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代理人 颜希文(51)Int.Cl.G01N 21/6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校准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校准方法,涉及食品安全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乙腈中黄曲霉毒素M 1溶液标准物质的稀释液为平行样,以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测试其荧光值,得到拟合曲线,然后根据测量值计算相关系数;(2)计算测量重复性;(3)计算最小检出浓度。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相关系数、测量重复性、最小检出浓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三个参数对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进行校准,保证了仪器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12730362 A 2021.04.30C N 112730362A1.一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多种浓度已知的乙腈中黄曲霉毒素M 1溶液标准物质的稀释液及对应的T线的荧光值,按照式(1)进行对数拟合,再按式(2)计算相关系数;y=b ×lnx+a (1)式中:r——相关系数;b——拟合曲线的斜率;a——拟合曲线的截距;x——浓度值,ng/mL;y——荧光值;x i ——第i个浓度点标物标准值,ng/mL;y i ——第i个浓度点荧光值平均值;——浓度平均值,ng/mL;——荧光值平均值;S2、测量重复性:重复测量乙腈中黄曲霉毒素M 1溶液标准物质或浓度已知的标准物质的稀释液,多次测量,记录荧光值,计算实验标准偏差s,按照公式(3)计算测量重复性:式中:RSD——测量重复性,%;s——标准偏差;I i ——乙腈中黄曲霉毒素M 1溶液标准物质的荧光值第i次测量值;——乙腈中黄曲霉毒素M 1溶液标准物质的荧光值n次测量平均值;n——测量次数;S3、测量最小检出浓度:重复测量空白样品的荧光值,计算荧光值平均值与标准偏差s,取作为最小检出值,然后按照式(1)计算对应的浓度值,按照式(4)计算最小检出浓度;式中:D L ——最小检出浓度,ng/mL;b——拟合曲线的斜率;a——拟合曲线的截距;s——空白样品标准偏差;——空白样品多次测量荧光值的平均值。

准确、简单、快速有效地检测饲料中的霉(真)菌毒素——德国拜发R-Biopharm公司试剂盒为美国农业部和欧

准确、简单、快速有效地检测饲料中的霉(真)菌毒素——德国拜发R-Biopharm公司试剂盒为美国农业部和欧

证实验室 ) 强强结合, 霉 ( ) 在 真 茵毒素 检 测领 域 所 能提 业的代名词。 其 中包括美国 ̄ig Lb l y a 一贯具有国际优 o
特异性强, 简化了样 品的预处理和提取 纯化过 程, 试剂盒 检测只需1 多分钟即 0
可 获 得 检 测 结 果 , 测 时 间 上可与 快 速 检
C L等 等 EL
检测卡媲美 。 IA C EN F S 快速检 RD S R E 。A T 测系列产 品经过多家权威 检测机构 验 证, 已取得美国A A GI A O C、 P 美国农业 S 部 和 F I美国联邦谷 物检察局 等多个 GS
官方 机 构 的认 证 , 为 国际 认 可 的商 业 成
RD S R E 。 霉 ( ) IA C E N 真 茵毒素高灵敏 系
J I 01 CHI u 2 1 NAF OODS E Y AF T
3 9
列检测试 剂盒 , 因使 用 单克 隆 抗 体 . 结 构 类 似 物 、 光 物 质 、 色物 质 对 检 测 荧 有
希望在 原料 收购现 场或无法 配
备实 验仪器 的情 况下进  ̄ ' 速 2I R 检测,现场定值, 7 7
R i h 德 国 拜 发 公 司 的 —B P r 0 am
展 起来 的检 测霉 ( ) 毒素方法 . 真 菌 是
利 用免 疫 亲 和 柱 对 饲 料 及 其 原 料 样 品
结果干扰小 . 不但 可检 测常规样 品. 还 可 对一 些特殊 配方的复杂成份 的饲料 进行准确的检测 , 且经过 国际验 证 检
势 的P T x u i 霉 ( ) 毒素检测 多功 ro 真 菌
能净化 柱、 ro y国际认证 的霉 ( ) Ti g 。 I 真

真菌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真菌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一种真菌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真菌毒素,不同的真菌亦可产生相同的真菌毒素。

目前已知能产生真菌毒素的真菌有150余种,产生的真菌毒素约有300种,其中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以及其衍生物类毒素、A型单端孢霉烯族、B型单端孢霉烯族等。

一般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最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

当真菌处于干燥、低温或与其他真菌竞争的应激情况时,就会产生霉菌毒素,由于真菌生长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不同区域占优势的真菌毒素种类也不同。

真菌毒素的分类主要的真菌毒素有以下几种:DON(呕吐毒素)DON主要以玉米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小麦麸,小麦及菜棉籽粕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前者。

抽样检测中配合饲料检出率100%,仔猪配合饲料超标率46%,肉大鸡配合饲料未见超标,并且禽类对DON耐受性较强,而猪较敏感,仔猪尤为如此。

AFT(黄曲霉毒素)蛋白原料易受到霉菌的感染,如花生、大豆、棉籽粕、苜蓿草等。

花生极易感染黄曲霉菌,因此在使用花生麸时应严格检测其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另外,玉米中也较易感染黄曲霉毒素。

在全国内抽样的1000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棉粕、家禽配合饲料、菜粕、玉米、仔猪配合饲料、麦麸、豆粕、鱼粉和小麦。

我国饲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其含量在不同区域和饲料种类间存在差异。

ZEN(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雌性激素亢进,能引起猪和牛的不孕或流产。

猪对霉菌毒素敏感,特别是哺乳或哺乳仔猪。

在所有家畜中,猪对ZEN最为敏感,饲料中含有1mg/kg以上的ZEN就足以引起猪的雌激素中毒症,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也可污染小麦、大麦、燕麦和小米等。

OTA(赭曲霉毒素)OTA主要产生菌是赭曲霉、纯绿青霉,这类产毒素的真菌广泛生栖在玉米、大麦、小麦、花生、大豆、高粱、荞麦、大米、棉籽以及某些青干饲草中,动物食用被其污染的原料生产的饲料,可引起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方法对比
方法名称优点局限性适用单位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卡快捷型---直接法1、简便快速,5分钟出结果
2、样品处理时间非常短
3、携带方便,适用基层
4、可以单个样品逐一检测,不
需要做曲线
5、无需复杂设备和专业知识,
操作人员5分钟即可学会,即
学即用
6、室温保存,保存期长
1、定性检测,只判断超不
超标,不给具体数据
2、检测样品范围较窄,不
能测含油较多的样品
3、用于提取的溶剂为甲
醇,有一定的毒性
4、检测高灵敏度时稳定性
弱于胶体金精准型
a.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b.粮食谷物粗加工企业
c.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快
速筛查
d.畜禽养殖户自查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胶体金精准型--萃取复溶法1、与HPLC法对照,准确性非
常好,有权威检测中心验证报

2、检测样品范围非常广,凡是
可能污染真菌毒素的样品(包
括油类),均可用于检测
3、整个操作过程所使用的试剂
均无毒无害
4、样本中毒素提取回收率高且
稳定
5、样品本身颜色对检测结果影
响小
6、可以通过调整稀释倍数准确
地检测多个浓度梯度,可实现
1、定性检测,只判断超不
超标,不给具体数据
2、操作时间比快捷型长
3、操作步骤多于快捷型
4、一张试纸只能测一份样

a.粮油制品生产加工企

b.食品加工贸易企业
c.香料调味品生产加工
企业
d.食用油生产企业
e.国家/省市县级粮油监
督检测中心(站)
f.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
场快速筛查
g.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h.其他需检测真菌毒素
的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