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兰生复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下海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图的△ABC 中,正确画出AC 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A .B .C .D .2.已知多项式x a -与22x x -的乘积中不含2x 项,则常数a 的值是( ) A .2-B .0C .1D .23.从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板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甲),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乙),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公式为( )A .()222a b a b -=- B .()2222a b a ab b +=++C .()2222a b a ab b -=-+D .()()22a b a b a b +-=-4.如图,P 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 1的右上端剪去一个直径为1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 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去的半圆的半径)得到图形P 3、P 4…P n …,记纸板P n 的面积为S n ,则S n -S n +1的值为( )A .12nπ⎛⎫ ⎪⎝⎭B .14nπ⎛⎫ ⎪⎝⎭C .2112n π+⎛⎫ ⎪⎝⎭D .2112n π-⎛⎫ ⎪⎝⎭5.下列代数运算正确的是( )A .x•x 6=x 6B .(x 2)3=x 6C .(x+2)2=x 2+4D .(2x )3=2x 36.一直尺与一缺了一角的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若∠1=115°,则∠2的度数为( )A .65°B .70°C .75°D .80° 7.身高1.62米的小明乘升降电梯从1楼上升到3楼,则此时小明的身高为( ) A .1.62米B .2.62米C .3.62米D .4.62米8.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p +q )(p +q ) B .(p ﹣q )(p ﹣q ) C .(p +q )(p ﹣q )D .(p +q )(﹣p ﹣q )9.下面图案中可以看作由图案自身的一部分经过平移后而得到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x x x ⋅=B .224(2)4x x -=-C .326()x x =D .55x x x ÷=二、填空题11.分解因式:m 2﹣9=_____. 12.计算126x x ÷的结果为______.13.积的乘方公式为:(ab )m = .(m 是正整数).请写出这一公式的推理过程.14.某球形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085m ,0.000000085用科学记数法表为_____. 15.已知2m+5n ﹣3=0,则4m ×32n 的值为____16.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度.17.把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2°,∠2=18°,则∠3=_____.18.一个n 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n=________.19.计算:2m·3m=______. 20.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三、解答题21.若x ,y 为任意有理数,比较6xy 与229x y +的大小.22.先化简,再计算:(2a +b )(b -2a )-(a -b )2,其中a =-1,b =-2 23.因式分解: (1)12abc ﹣9a 2b ; (2)a 2﹣25; (3)x 3﹣2x 2y +xy 2; (4)m 2(x ﹣y )﹣(x ﹣y ). 24.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y 2-4xy (2)x 4-8x 2y 2+16y 425.如图,AB ∥CD ,点E 、F 在直线AB 上,G 在直线CD 上,且∠EGF =90°,∠BFG =140°,求∠CGE 的度数.26.计算: (1)21122⎛⎫⎛⎫-⨯- ⎪ ⎪⎝⎭⎝⎭; (2)m 2•m 4+(﹣m 3)2; (3)(x +y )(2x ﹣3y ); (4)(x +3)2﹣(x +1)(x ﹣1). 27.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20的值.解:设S =1+2+22+23+24+...+22020,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 =2+22+23+24+25+ (22021)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 ﹣S =22021﹣1,即S =22021﹣1. 即1+2+22+23+24+…+22020=22021﹣1 仿照此法计算: (1)1+3+32+33+…+320; (2)2310011111 (2222)+++++. 28.南通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南通安全教育平台“5.12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做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 A .仅学生自己参与;B .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 .仅家长参与;D .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上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36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判断. 【详解】解:AC 边上的高就是过B 作垂线垂直AC 交AC 的延长线于D 点,因此只有C 符合条件,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高.2.A解析:A 【分析】先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再根据题意,二次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232()2(2)2x a x x x a x ax --+-=+, ∵不含2x 项, ∴(2)0a -+=,解得2a =-.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需要熟练掌握,不含某一项就让这一项的系数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 【分析】分别表示出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二者相等,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a b -, 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22a b a b a b a b -+⨯⨯⨯+-, 甲乙两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22()()a b a b a b ∴-=+-∴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22()()a b a b a b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属于基础题型,比较简单.4.C解析:C 【分析】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得,n ≥2, S 1=12π×12=12π, S 2=12π﹣12π×(12)2, … S n =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 ﹣1]2, S n +1=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 ﹣1]2﹣12π×[(12)n ]2, ∴S n ﹣S n +1=12π×(12)2n =(12)2n +1π. 故选C . 【点睛】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的能力.5.B解析:B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运算判断即可. 【详解】A .67=x x x ,故A 选项错误;B .()32236xx x ⨯==,故B 选项正确;C .22(2)44x x x +=++,故C 选项错误;D .3333(2)28x x x =⋅=,故D 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乘法公式,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和积的乘方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 【分析】先将一缺了一角的等腰直角三角板补全,再由直尺为矩形,则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可根据∠1求∠4的度数,即可求出∠4的对顶角的度数,再利用等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求出∠2的对顶角,即可求∠2. 【详解】解:如图,延BA ,CD 交于点E . ∵直尺为矩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4=180°,∠1=115° ∴∠4=180°-∠1=180°-115°=65° ∵∠EDA 与∠4互为对顶角 ∴∠EDA=∠4=65°∵△E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45°∴在△EAD 中,∠EAD=180°-∠E-∠EDA=180°-45°-65°=70° ∵∠2与∠EAD 互为对顶角 ∴∠2=∠EAD =70°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挖掘三角板条件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身高1.62米的小明乘升降电梯从1楼上升到3楼,则此时小明的身高为1.62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熟练正确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p+q)(p+q)=(p+q)2=p2+2pq+q2;(p﹣q)(p﹣q)=(p﹣q)2=p2﹣2pq+q2;(p+q)(p﹣q)=p2﹣q2;(p+q)(﹣p﹣q)=﹣(p+q)2=﹣p2﹣2pq﹣q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及其运用是解答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结合图案,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A、图案自身的一部分围绕中心经旋转而得到,故错误;B、图案自身的一部分沿对称轴折叠而得到,故错误;C、图案自身的一部分沿着直线运动而得到,是平移,故正确;D、图案自身的一部分经旋转而得到,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以致选错.10.C【解析】解:A.x2⋅x3=x5,故A错误;B.(-2x2)2 =4 x4,故B错误;C.( x3 )2=x6,正确;D.x5÷x =x4,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1.(m+3)(m﹣3)【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式子可以写成平方差的形式,故用平方差公式分解,a2﹣b2=(a +b)(a﹣b).【详解】解:m2﹣9=m2﹣32=(m+3)(m﹣3).故答案为解析:(m+3)(m﹣3)【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式子可以写成平方差的形式,故用平方差公式分解,a2﹣b2=(a+b)(a﹣b).【详解】解:m2﹣9=m2﹣32=(m+3)(m﹣3).故答案为:(m+3)(m﹣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即可求解.【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解析:6x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26=6xx x故答案为:6x.【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13.:ambm,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写出题目中式子的结果,再写出推导过程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ab)m=ambm,理由:(ab)m=ab×ab×ab×ab×…×ab解析::a m b m,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写出题目中式子的结果,再写出推导过程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ab)m=a m b m,理由:(ab)m=ab×ab×ab×ab×…×ab=aa…abb…b=a m b m故答案为a m b m.【点睛】本题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的计算方法.14.5×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析:5×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0085=8.5×10﹣8.故答案为:8.5×10﹣8【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5.8【解析】试题分析: 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再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答案.本题解析:∵2m+5n−3=0,∴2m+5n=3,则4m×32n=22m×25n=22m+5解析:8【解析】试题分析: 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再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答案.本题解析:∵2m+5n−3=0,∴2m+5n=3,则4m×32n=22m×25n=22m+5n=23=8.故答案为8.16.65【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折叠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则可.【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知,AB∥CD,∴∠1+∠2=130°,由折叠可知,∠1=∠2,∴2∠1=130°,解解析:65【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折叠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则可.【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知,AB∥CD,∴∠1+∠2=130°,由折叠可知,∠1=∠2,∴2∠1=130°,解得∠1=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知识,题目比较灵活,难度一般.17.32°.【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5﹣解析:32°.【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5﹣2)×180°=108°,5则∠3=360°﹣60°﹣90°﹣108°﹣∠1﹣∠2=32°.故答案是: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图形中角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18.8【分析】直接根据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n﹣2)•180°=108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解析:8【分析】直接根据内角和公式()2180n -⋅︒计算即可求解.【详解】(n ﹣2)•180°=108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180n -⋅︒.19.6m2【分析】根据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6m 2【分析】根据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2236m m m ⋅=.故答案为:26m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5【详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360°÷72°=5,∴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5.故答案为5.解析:5【详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360°÷72°=5,∴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5.故答案为5.三、解答题21.2296x y xy +≥【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利用作差法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大小比较即可.【详解】解:∵x ,y 为任意有理数,22296(3)0x y xy x y +-=-≥,∴2296x y xy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加减,注意掌握利用作差法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大小比较以及配方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2.-5a 2+2ab ,-1【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然和合并同类项,最后把a ,b 的值代入即可.【详解】 ()()()22222()=4222b a a a b b a ab b a b --++----2222=42b a a b ab ---+ 252a ab =-+,当a =-1,b =-2时,原式=-1.【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式的乘法公式.23.(1)3ab (4c ﹣3a );(2)(a +5)(a ﹣5);(3)x (x ﹣y )2;(4)(x ﹣y )(m +1)(m ﹣1)【分析】(1)由题意原式直接提取公因式即可;(2)根据题意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3)由题意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4)根据题意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12abc ﹣9a 2b =3ab (4c ﹣3a );(2)a 2﹣25=(a +5)(a ﹣5);(3)x 3﹣2x 2y +xy 2=x (x 2﹣2xy +y 2)=x (x ﹣y )2;(4)m 2(x ﹣y )﹣(x ﹣y )=(x ﹣y )(m 2﹣1)=(x ﹣y )(m +1)(m ﹣1).【点睛】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1)()4xy y -;(2)()()2222x y x y -+.【分析】(1)提出公因式xy 即可得出答案;(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244xy xy xy y -=-; (2)()()()()()22222242246=2842221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二套,三分组,四检查,分解要彻底;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5.5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FG FGC ∠=∠,再根据CGE FGC EGF ∠=∠-∠结合已知角度即可求解.【详解】证明://AB CD ,∠BFG =140°,BFG FGC ∴∠=∠=140°,又∵CGE FGC EGF ∠=∠-∠,∠EGF =90°,1409050CGE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6.(1)18-;(2)2m 6;(3)2x 2﹣xy ﹣3y 2;(4)6x +10.【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再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计算;(3)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项;(4)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项.【详解】解:(1)21122⎛⎫⎛⎫-⨯- ⎪ ⎪⎝⎭⎝⎭=312⎛⎫- ⎪⎝⎭18=-; (2)m 2•m 4+(﹣m 3)2=m 6+m 6=2m 6;(3)(x +y )(2x ﹣3y )=2x 2﹣3xy +2xy ﹣3y 2=2x 2﹣xy ﹣3y 2;(4)(x +3)2﹣(x +1)(x ﹣1)=x 2+6x +9﹣x 2+1=6x +1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的运算,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7.(1)21312-;(2)101100212-. 【分析】(1)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2)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详解】解:(1)设S =1+3+32+33+ (320)则3S =3+32+33+ (321)∴3S ﹣S =321﹣1,即S =21312-, 则1+3+32+33+…+320=21312-; (2)设S =1+2310011112222+++⋯+, 则12S =231001011111122222+++⋯++, ∴S ﹣12S =1﹣10112=101101212-,即S =101100212-, 则S =1+2310011112222+++⋯+=101100212-.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探索运算规律题,根据已知材料中的方法,探索出运算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8.(1)400;(2)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54°;(3)180人【分析】(1)根据A类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2)根据(1)中的结果和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B类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进而求得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校36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详解】解:(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80÷20%=400名学生,故答案为:400;(2)B种情况下的人数为:400-80-60-20=24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60360400︒⨯=54°,故答案为:54°;(3)203600400⨯=180(人),即该校32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有18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上海市20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考试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考试试卷(解析版)创作人:百里安娜创作日期:202X.04.01审核人:北堂王会创作单位:明德智语学校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涂黑.1.据报道,现在很多家庭使用光纤,真正实现高速上网.很多地区使用了某公司设计的系列单模传输光纤.系列波长2μm光束传输光纤具有出色的一致性和抗疲劳特性.波长2μm约等于0.000002米.将0.000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2×10﹣5B.2×10﹣6C.2×10﹣5D.0.2×10﹣6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a2=a2 B.(a2)3=a5C.3a2•5a3=15a6D.a5÷a2=a33.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米,OB=10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20米B.15米C.10米D.5米4.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那么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1 B.x<2 C.﹣1≤x≤2 D.﹣1≤x<25.已知是方程ax﹣y=1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A.﹣1 B.1 C.﹣3 D.36.如图,在△ABC中,∠ACB=90°,CD∥AB,∠ACD=35°,那么∠B的度数为()A.35°B.45°C.55°D.145°7.如果(x﹣2)(x+1)=x2+mx+n,那么m+n的值为()A.﹣1 B.1 C.﹣3 D.38.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了解妫水河的水质情况,选择抽样调查B.了解某种型号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C.了解一架Y﹣8GX7新型战斗机各零部件的质量,选择抽样调查D.了解一批药品是否合格,选择全面调查9.某校九年级(1)班全体学生初中毕业体育考试的成绩统计如表:成绩(分)25293234353840人数(人)2437976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该班一共有38名同学B.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35分C.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35分D.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35分10.如图,△ABC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 至点A1,B1,C1,使A1B=AB,B1C=BC,C1A=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那么△A2B2C2的面积是()A.7 B.14 C.49 D.50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1.计算:(2x﹣1)0﹣(2)﹣1=.12.分解因式:5x3﹣10x2+5x=.13.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等于.14.已知,如图,要使得AB∥CD,你认为应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15.《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现在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则;卷中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卷下记录算题,不但提供了答案,而且还给出了解法.其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屈绳量之,不足一尺.问木长几何?”译文:“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 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长木长多少尺?”设绳长x 尺,长木为y尺,可列方程组为.16.在表中,我们把第i行第j列的数记为a i,j(其中i,j都是不大于4的正整数),对于表中的每个数a i,j,规定如下:当i>j时,a i,j=0;当i≤j时,a i,j=1.例如:当i=4,j=1时,a i,j=a4,1=0.a1,1a1,2a1,3a1,4a2,1a2,2a2,3a2,4a3,1a3,2a3,3a3,4a4,1a4,2a4,3a4,4(1)按此规定a1,3=;(2)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作答.问题1问题2a2,1•a i,j+a2,2•a i,j+a2,3•a i,j+a2,4•a i,j=;表中的16个数中,共有个1.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1题每小题5分,第22题10分,第23题3分,第24,25,26题每小题各5分,第27题6分,第28题7分,第29题6分)17.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正整数解.18.解方程组:.19.解方程组:.20.先化简,再求值:(x﹣y)2+y(2x﹣y)﹣4xy3÷2xy,其中x=﹣2,y=1.21.已知:如图,AB∥CD,CE∥BF.求证:∠C+∠B=180°.22.(10分)计算:(1)﹣﹣(2)(1﹣)÷.23.已知:∠ABC,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画∠ABC的平分线BM;(2)在射线BM上取一点D,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3)线段BE和DE的大小关系是.24.张强和李毅二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如果张强比李毅早出发30分钟,那么在李毅出发后2小时,他们相遇;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那么1小时后两人还相距11千米.求张强、李毅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25.延庆区由于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成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区,是其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为降低空气污染,919公交公司决定全部更换节能环保的燃气公交车.计划购买A型和B 型两种公交车共10辆,其中每台的价格,年载客量如表:A型B型价格(万元/台) a b年载客量(万人/年) 60100若购买A型公交车1辆,B型公交车2辆,共需400万元;若购买A型公交车2辆,B型公交车1辆,共需350万元.(1)求a,b的值;(2)如果该公司购买A型和B型公交车的总费用不超过1200万元,且确保这10辆公交车在该线路的年均载客总和不少于680万人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得购车总费用最少.26.阅读下列材料:6月24日,以“共赴百合之约•梦圆世园延庆”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百合文化节在延庆区世界葡萄博览园拉开帷幕,本届百合文化节突出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元素,打造“一轴、四片区、五主景”的百合主题公园,为市民呈现百合的饕餮盛宴.据介绍,四片区的花海景观是由“丽花秀”、“画卷”、“妫河谣”和“水云天”组成.设置在科普馆的“丽花秀”,借鉴西班牙的镶嵌艺术,利用小丽花打造大型立体景观.这里种植的小丽花的株数比增加了10%;设置在葡萄盆栽区的“画卷”,由9个模块组成一幅壮观的“画卷”,这里种植了40万株的葡萄,有1014个世界名优新品.设置在主题餐厅东侧的“妫河谣”,利用流淌的线条,营造令人震撼的百合花溪;这里的百合有240个品种,种植达到220万株,比多了70万株.设置在科普馆东侧的“水云天”,设计体现了“水天交融”的流畅曲线美,种植的50万株向日葵花与100亩紫色的薰衣草交相辉映,仿佛美丽的画廊.据主办方介绍,第一届百合文化节,种植的百合有230多个品种,种植小丽花18万株;葡萄品种总数达600多种,种植了30万株;向日葵花也达到了25万株.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第二届北京百合文化节,种植的小丽花的株数为万株;(2)选择统计表或统计图,将、百合文化节期间在世葡园种植的百合、小丽花、葡萄的株数表示出来.27.(6分)在乘法公式的学习中,我们常常利用几何图形对运算律加以说明.例如: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m(a+b+c)=ma+mb+mc,可用图①所示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加以说明.(1)根据图②,利用图形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乘法公式:;(2)①计算:(2a+b)(a+b)=;②仿照上面的方法,尝试画图说明①,并说说你的思路.28.(7分)△ABC中,∠C=60°,点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点P是直线AB上一动点,连接PD,PE,设∠DPE=α.(1)如图①所示,如果点P在线段BA上,且α=30°,那么∠PEB+∠PDA=;(2)如图②所示,如果点P在线段BA上运动,①依据题意补全图形;②写出∠PEB+∠PDA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并说明理由.(3)如果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运动,直接写出∠PEB与∠PDA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那么∠PEB与∠PDA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9.(6分)阅读理解:对于二次三项式x2+2ax+a2,能直接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得到x2+2ax+a2=(x+a)2,但对于二次三项式x2+2ax﹣8a2,就不能直接用公式法了.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二次三项式x2+2ax﹣8a2中先加上一项a2,使其成为完全平方式,再减去a2这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于是:x2+2ax﹣8a2=x2+2ax﹣8a2+a2﹣a2=x2+2ax+a2﹣8a2﹣a2=(x2+2ax+a2)﹣(8a2+a2)=(x+a)2﹣9a2=(x+a+3a)(x+a﹣3a)=(x+4a)(x﹣2a)像这样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添(拆)项法.问题解决:请用上述方法将二次三项式 x2+2ax﹣3a2分解因式.拓展应用:二次三项式x2﹣4x+5有最小值或是最大值吗?如果有,请你求出来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涂黑.1.据报道,现在很多家庭使用光纤,真正实现高速上网.很多地区使用了某公司设计的系列单模传输光纤.系列波长2μm光束传输光纤具有出色的一致性和抗疲劳特性.波长2μm约等于0.000002米.将0.000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2×10﹣5B.2×10﹣6C.2×10﹣5D.0.2×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2=2×10﹣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a2=a2 B.(a2)3=a5C.3a2•5a3=15a6D.a5÷a2=a3【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幂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判断.【解答】解:A、a•a2=a3,此选项错误;B、(a2)3=a6,此选项错误;C、3a2•5a3=15a5,此选项错误;D、a5÷a2=a3,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和整式的乘法,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米,OB=10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20米B.15米C.10米D.5米【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的长一定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求得相应范围,看哪个数值不在范围即可.【解答】解:∵15﹣10<AB<10+15,∴5<AB<25.∴所以不可能是5米.故选:D.【点评】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三边的范围是:>已知的两边的差,而<两边的和.4.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那么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1 B.x<2 C.﹣1≤x≤2 D.﹣1≤x<2【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图形可知:x<2且x≥﹣1,故此可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由图形可知:x<2且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明确实心原点与空心圆圈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是方程ax﹣y=1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A.﹣1 B.1 C.﹣3 D.3【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将方程的解代入得到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将代入方程ax﹣y=1得:a+2=1,解得a=﹣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掌握方程的解得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中,∠ACB=90°,CD∥AB,∠ACD=35°,那么∠B的度数为()A.35°B.45°C.55°D.14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解答】解:∵CD∥AB,∴∠A=∠ACD=35°,∴∠B=90°﹣35°=5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7.如果(x﹣2)(x+1)=x2+mx+n,那么m+n的值为()A.﹣1 B.1 C.﹣3 D.3【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把等式的左边展开,根据题意求出m、n的值,计算即可.【解答】解:(x﹣2)(x+1)=x2+x﹣2x﹣2=x2﹣x﹣2,则m=﹣1,n=﹣2,∴m+n=﹣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8.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了解妫水河的水质情况,选择抽样调查B.了解某种型号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C.了解一架Y﹣8GX7新型战斗机各零部件的质量,选择抽样调查D.了解一批药品是否合格,选择全面调查【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答】解:了解妫水河的水质情况,选择抽样调查,A正确;了解某种型号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B错误;了解一架Y﹣8GX7新型战斗机各零部件的质量,选择全面调查,C 错误;了解一批药品是否合格,选择抽样调查,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某校九年级(1)班全体学生初中毕业体育考试的成绩统计如表:成绩(分)25293234353840人数(人)2437976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该班一共有38名同学B.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35分C.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35分D.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35分【考点】众数;统计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分析】结合表格根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解:该班人数为:2+4+3+7+9+7+6=38,得35分的人数最多,众数为35,第19和20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为中位数,中位数为:=35,平均数为: =34.763.故错误的为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知识,掌握各知识点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如图,△ABC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 至点A1,B1,C1,使A1B=AB,B1C=BC,C1A=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那么△A2B2C2的面积是()A.7 B.14 C.49 D.50【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1B1C1及△A2B2C2的面积即可.【解答】解:△ABC与△A1BB1底相等(AB=A1B),高为1:2(BB1=2BC),故面积比为1:2,∵△ABC面积为1,∴S△A1B1B=2.同理可得,S△C1B1C=2,S△AA1C=2,∴S△A1B1C1=S△C1B1C+S△AA1C+S△A1B1B+S△ABC=2+2+2+1=7;同理可证△A2B2C2的面积=7×△A1B1C1的面积=49,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此题属规律性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相邻两次操作之间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再根据此规律求解即可.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1.计算:(2x﹣1)0﹣(2)﹣1=.【考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各知识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12.分解因式:5x3﹣10x2+5x= 5x(x﹣1)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先提取公因式5x,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解答】解:5x3﹣10x2+5x=5x(x2﹣2x+1)=5x(x﹣1)2.故答案为:5x(x﹣1)2.【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13.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等于 3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x﹣3=0,且x≠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且x≠0,解得:x=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4.已知,如图,要使得AB∥CD,你认为应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ECD=∠A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直接写出条件.【解答】解:添加的条件是:∠ECD=∠A(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ECD=∠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本题是一道探索性条件开放性题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与能力.15.《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现在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则;卷中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卷下记录算题,不但提供了答案,而且还给出了解法.其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屈绳量之,不足一尺.问木长几何?”译文:“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 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长木长多少尺?”设绳长x 尺,长木为y尺,可列方程组为.【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绳长﹣木长=4.5;木长﹣绳长=1,据此可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解:设绳长x尺,长木为y尺,依题意得,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对方程组,求准解.16.在表中,我们把第i行第j列的数记为a i,j(其中i,j都是不大于4的正整数),对于表中的每个数a i,j,规定如下:当i>j时,a i,j=0;当i≤j时,a i,j=1.例如:当i=4,j=1时,a i,j=a4,1=0.a1,1a1,2a1,3a1,4a2,1a2,2a2,3a2,4a3,1a3,2a3,3a3,4a4,1a4,2a4,3a4,4(1)按此规定a1,3= 1 ;(2)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作答.问题1问题2a2,1•a i,j+a2,2•a i,j+a2,3•a i,j+a2,4•a i,j=0或3;表中的16个数中,共有10个1.【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1)根据定义当i≤j时,a i,j=1可得;(2)问题1:分i>j和i≤j,依据定义分别代入数值求解可得;问题2:表中的16个数中,值为1的有:a1,1、a1,2、a1,3、a1,4、a2,2、a2,3、a2,4、a3,3、a3,4、a4,4,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a1,3中1<3,∴a1,3=1,故答案为:1;(2)问题1:若i>j,则a2,1•a i,j+a2,2•a i,j+a2,3•a i,j+a2,4•a i,j=0×0+1×0+1×0+1×0=0,若i≤j,则a2,1•a i,j+a2,2•a i,j+a2,3•a i,j+a2,4•a i,j=0×1+1×1+1×1+1×1=3,∴a2,1•a i,j+a2,2•a i,j+a2,3•a i,j+a2,4•a i,j=0或3,故答案为:0或3;问题2:表中的16个数中,值为1的有:a1,1、a1,2、a1,3、a1,4、a2,2、a2,3、a2,4、a3,3、a3,4、a4,4,∴表中的16个数中,共有10个;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类,依据题意弄清规定:当i >j时,a i,j=0;当i≤j时,a i,j=1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1题每小题5分,第22题10分,第23题3分,第24,25,26题每小题各5分,第27题6分,第28题7分,第29题6分)17.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正整数解.【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在该解集内确定正整数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它的所有正整数解有:2,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应用代入法,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1)代入(2),可得3(3+y)﹣2y=5,解得y=﹣4,把y=﹣4代入(1),可得x=﹣1,∴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注意代入法的应用.19.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①+②×2得:13x=26,即x=2,把x=2代入②得:y=4,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先化简,再求值:(x﹣y)2+y(2x﹣y)﹣4xy3÷2xy,其中x=﹣2,y=1.【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x2﹣2xy+y2+2xy﹣y2﹣2y2=x2﹣2y2,当x=﹣2,y=1时,原式=4﹣2=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已知:如图,AB∥CD,CE∥BF.求证:∠C+∠B=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CD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证明.【解答】证明:∵AB∥CD,CE∥BF,∴∠CDB+∠B=180°,∠C=∠CDB,∴∠C+∠B=1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春•延庆县期末)计算:(1)﹣﹣(2)(1﹣)÷.【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通分,公分母为xy,再约分得﹣;(2)先把括号内的进行通分,公分母为a+2,再把除法化成乘法,进行约分.【解答】解:(1)﹣﹣,=,=,=﹣;(2)(1﹣)÷,=•,=,=.【点评】本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一般按常规运算顺序,但有时也会根据题目的特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灵活运算;注意符号问题和化简结果: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23.已知:∠ABC,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画∠ABC的平分线BM;(2)在射线BM上取一点D,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3)线段BE和DE的大小关系是BE=DE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做法画出∠ABC的平分线BM;(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画∠DEC=∠ABC,交BC于点E;(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DE=∠DBE,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BE=DE.【解答】解:(1)(2)如图所示;(3)如图,BE=DE,理由如下:∵BM平分∠ABC,∴∠ABD=∠DBE,∵DE∥AB,∴∠ABD=∠BDE;∴∠BDE=∠DBE,∴BE=DE.故答案为BE=D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24.张强和李毅二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如果张强比李毅早出发30分钟,那么在李毅出发后2小时,他们相遇;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那么1小时后两人还相距11千米.求张强、李毅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张强每小时走x千米,李毅每小时走y千米,根据题意可得,张强走2.5小时的路程+李毅走2小时的路程=20千米,李毅和张强共同走1个小时,俩人走的路程为9千米,据此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解:设张强每小时走x千米,李毅每小时走y千米,由题意得,,解得:.答:张强每小时走4千米,李毅每小时走5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25.延庆区由于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成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区,是其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为降低空气污染,919公交公司决定全部更换节能环保的燃气公交车.计划购买A型和B 型两种公交车共10辆,其中每台的价格,年载客量如表:A型B型价格(万元/台) a b年载客量(万人/年) 60100若购买A型公交车1辆,B型公交车2辆,共需400万元;若购买A型公交车2辆,B型公交车1辆,共需350万元.(1)求a,b的值;(2)如果该公司购买A型和B型公交车的总费用不超过1200万元,且确保这10辆公交车在该线路的年均载客总和不少于680万人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得购车总费用最少.【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根据“A型公交车1辆,B型公交车2辆,共需400万元;A型公交车2辆,B型公交车1辆,共需350万元”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2)设购买A型公交车x辆,则B型公交车(10﹣x)辆,由“购买A型和B型公交车的总费用不超过1200万元”和“10辆公交车在该线路的年均载客总和不少于680万人次”列出不等式组探讨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这个方程组得:.答:购买A型公交车每辆需100万元,购买B型公交车每辆需150万元.(2)设购买A型公交车x辆,购买B型公交车(10﹣x)辆,由题意得:,解得:6≤x≤8,有三种购车方案:①购买A型公交车6辆,购买B型公交车4辆;②购买A型公交车7辆,购买B型公交车3辆;③购买A型公交车8辆,购买B型公交车2辆.故购买A型公交车越多越省钱,所以购车总费用最少的是购买A型公交车8辆,购买B型公交车2辆.【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注意理解题意,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决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6月24日,以“共赴百合之约•梦圆世园延庆”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百合文化节在延庆区世界葡萄博览园拉开帷幕,本届百合文化节突出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元素,打造“一轴、四片区、五主景”的百合主题公园,为市民呈现百合的饕餮盛宴.据介绍,四片区的花海景观是由“丽花秀”、“画卷”、“妫河谣”和“水云天”组成.设置在科普馆的“丽花秀”,借鉴西班牙的镶嵌艺术,利用小丽花打造大型立体景观.这里种植的小丽花的株数比增加了10%;设置在葡萄盆栽区的“画卷”,由9个模块组成一幅壮观的“画卷”,这里种植了40万株的葡萄,有1014个世界名优新品.设置在主题餐厅东侧的“妫河谣”,利用流淌的线条,营造令人震撼的百合花溪;这里的百合有240个品种,种植达到220万株,比多了70万株.设置在科普馆东侧的“水云天”,设计体现了“水天交融”的流畅曲线美,种植的50万株向日葵花与100亩紫色的薰衣草交相辉映,仿佛美丽的画廊.据主办方介绍,第一届百合文化节,种植的百合有230多个品种,种植小丽花18万株;葡萄品种总数达600多种,种植了30万株;向日葵花也达到了25万株.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第二届北京百合文化节,种植的小丽花的株数为19.8 万株;(2)选择统计表或统计图,将、百合文化节期间在世葡园种植的百合、小丽花、葡萄的株数表示出来.【考点】统计图的选择;统计表.【分析】(1)根据:“这里种植的小丽花的株数比增加了10%”可得;(2)根据题意得出将、百合文化节期间在世葡园种植的百合、小丽花、葡萄的株数,列表可得.【解答】解:(1)第二届北京百合文化节,种植的小丽花的株数为18×(1+10%)=19.8万株;故答案为:19.8;(2)列表可得:百合小丽花葡萄150183022019.8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图表的选择与制作,阅读材料理清数据的类型和年份是列表解决问题的关键.27.在乘法公式的学习中,我们常常利用几何图形对运算律加以说明.例如: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m(a+b+c)=ma+mb+mc,可用图①所示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加以说明.(1)根据图②,利用图形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乘法公式:(a+b)2=a2+2ab+b2;。
上海复旦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下海复旦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12-等于()A.2-B.12C.1 D.12-2.如图,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右上端剪去一个直径为1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去的半圆的半径)得到图形P3、P4…P n…,记纸板P n的面积为S n,则S n-S n+1的值为( )A.12nπ⎛⎫⎪⎝⎭B.14nπ⎛⎫⎪⎝⎭C.2112nπ+⎛⎫⎪⎝⎭D.2112nπ-⎛⎫⎪⎝⎭3.已知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则k的值是()A.k=-5 B.k=5 C.k=-10 D.k=10 4.下列各组数中,是二元一次方程5x﹣y=4的一个解的是()A.31xy=⎧⎨=⎩B.11xy=⎧⎨=⎩C.4xy=⎧⎨=⎩D.13xy=⎧⎨=⎩5.足球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3分,负一场扣1分,某队在8场比赛中得到12分,若设该队胜的场数为x负的场数为y,则可列方程组为()A.8312x yx y+=⎧⎨-=⎩B.8312x yx y-=⎧⎨-=⎩C.18312x yx y+=⎧⎨+=⎩D.8312x yx y-=⎧⎨+=⎩6.下列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是()A.B.C.D.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2=a4B.(﹣b2)3=﹣b6C.2x•2x2=2x3D.(m﹣n)2=m2﹣n28.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9.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与它相邻外角的2倍,则它的边数为()A .4B .5C .6D .810.已知x ay b=⎧⎨=⎩是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则32a b -的算术平方根为( )A .4±B .4C .2D .2±二、填空题11.若a m =5,a n =3,则a m +n =_____________. 12.已知:()521x x ++=,则x =______________.13.若x +3y -4=0,则2x •8y =_________.14.已知()4432234464a b a a b a b ab b +=++++,则()4a b -=__________.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差为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 16.已知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为0.00033cm ,将数据0.0003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1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 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18.已知x 2+2kx +9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的值是____________.19.某校七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去商场调查商品的销售情况,了解到该商场以每件80元的价格购进某品牌衬衫500件,并以每件120元的价格销售400件.该商场准备采取促销措施,将剩下的衬衫降价销售,每件衬衫至多降价______元,销售完这批衬衫才能达到盈利45%的预期目标.20.已知点m (3a -9,1-a ),将m 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落在y 轴上,则a= 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使点C 变换为点D ,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 、F . (1)在图中请画出△ABC 平移后得到的△EFD ; (2)在图中画出△ABC 的AB 边上的高CH ; (3)△ABC 的面积为_______.22.先化简,再求值:(3x +2)(3x -2)-5x (x +1)-(x -1)2,其中x 2-x -10=0.23.如图,直线MN ∥GH ,直线l 1分别交直线MN 、GH 于A 、B 两点,直线l 2分别交直线MN 、GH 于C 、D 两点,且直线l 1、l 2交于点E ,点P 是直线l 2上不同于C 、D 、E 点的动点.(1)如图①,当点P 在线段CE 上时,请直写出∠NAP 、∠HBP 、∠APB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当点P 在线段DE 上时,(1)中的∠NAP 、∠HBP 、∠APB 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成立的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这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果点P 在直线l 2上且在C 、D 两点外侧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NAP 、∠HBP 、∠APB 之间的数量关系 .24.己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4325x y a x y a -=-⎧⎨+=-⎩,(1)请用a 的代数式表示y ;(2)若,x y 互为相反数,求a 的值.25.如图1,在△ABC 的AB 边的异侧作△ABD ,并使∠C =∠D ,点E 在射线CA 上. (1)如图,若AC ∥BD ,求证:AD ∥BC ; (2)若BD ⊥BC ,试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2,∠DAE =20°,求∠C 的度数;②如图3,若∠BAC =∠BAD ,过点B 作BF ∥AD 交射线CA 于点F ,当∠EFB =7∠DBF 时,求∠BAD 的度数.26.已知a +a 1-=3, 求(1)a 2+21a(2)a 4+41a 27.计算: (1)022019()32020-- (2)4655x x x x ⋅+⋅28.先化简,再求值:(1)()()()462a a a a --+-,其中12a =-; (2)2(x 2)(2x 1)(2x 1)4x(x 1)+++--+,其中13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计算即可. 【详解】 解: 12-=1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 【分析】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得,n ≥2, S 1=12π×12=12π, S 2=12π﹣12π×(12)2, … S n =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 ﹣1]2, S n +1=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 ﹣1]2﹣12π×[(12)n ]2, ∴S n ﹣S n +1=12π×(12)2n =(12)2n +1π. 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的能力.3.A解析:A【分析】根据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可得方程组5320x yx y-=⎧⎨-=⎩,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再代入4x-3y+k=0即可求得k的值.【详解】∵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5320x yx y-=⎧⎨-=⎩,解得,1015xy=-⎧⎨=-⎩;把1015xy=-⎧⎨=-⎩代入4x-3y+k=0得,-40+45+k=0,∴k=-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组5320x yx y-=⎧⎨-=⎩,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把x与y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即可.【详解】解:A、把31xy=⎧⎨=⎩代入得:左边=15﹣1=14,右边=4,∵左边≠右边,∴31xy=⎧⎨=⎩不是方程的解;B、把11xy=⎧⎨=⎩代入得:左边=5﹣1=4,右边=4,∵左边=右边,∴11xy=⎧⎨=⎩是方程的解;C、把4xy=⎧⎨=⎩代入得:左边=0﹣4=﹣4,右边=4,∵左边≠右边,∴4xy=⎧⎨=⎩不是方程的解;D、把13xy=⎧⎨=⎩代入得:左边=5﹣3=2,右边=4,∵左边≠右边,∴13xy=⎧⎨=⎩不是方程的解,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知识点,准确代入求职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设这个队胜x场,负y场,根据在8场比赛中得到12分,列方程组即可.【详解】解:设这个队胜x场,负y场,根据题意,得8 312 x yx 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6.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结合轴对称、旋转变换和位似图形的定义判断得出即可.【详解】A、可以通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正确;B、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此选项错误;C、是位似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可以通过轴对称得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轴对称、旋转变换和位似图形,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法则解答即可. 【详解】A 、a 2+a 2=2a 2,故本选项错误;B 、(﹣b 2)3=﹣b 6,故本选项正确;C 、2x •2x 2=4x 3,故本选项错误;D 、(m ﹣n )2=m 2﹣2mn +n 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 【分析】根据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根据同位角定义观察图形可知A 、B 、C 选项中的均不符合同位角的定义,只有选项D 中的图形符合,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9.C解析:C 【分析】设出外角的度数,表示出内角的度数,根据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互补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外角为x ,则相邻的内角为2x , 由题意得,2180x x +=︒, 解得,60x =︒,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内、外角的知识,理解一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它相邻外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 【分析】把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求解出来即可得到a 、b 的值,再计算32a b -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24213x y x y -=⎧⎨+=⎩①②把①式×5得:248x y -= ③, 用②式-③式得:55y = , 解得:y=1,把1y = 代入①式得到:24x -= ,即:6x = ,又x a y b =⎧⎨=⎩是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所以61a b =⎧⎨=⎩,故3216a b -=,所以32a b -的算术平方根=16的算术平方根,4== ,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用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11.15 【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am=5,an=3,∴am+n= am×an=5×3=15 故答案为:1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解析:15【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 m=5,a n=3,∴a m+n= a m×a n=5×3=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算.12.-5或-1或-3【分析】根据零指数幂和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分情况讨论求解.【详解】解:根据0指数的意义,得:当x+2≠0时,x+5=0,解得:x=﹣5.当x+2=1时,x=﹣1,当x+2解析:-5或-1或-3【分析】根据零指数幂和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分情况讨论求解.【详解】解:根据0指数的意义,得:当x+2≠0时,x+5=0,解得:x=﹣5.当x+2=1时,x=﹣1,当x+2=﹣1时,x=﹣3,x+5=2,指数为偶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5或﹣1或﹣3.【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有理数的乘方,掌握零指数幂和1的任何次幂都是1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3.16【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变形,再代入x+3y=4即可求解.【详解】∵x+3y-4=0∴x+3y=4∴2x•8y=2x•(23)y=2x+3y=24=16.故答案为:16.【点睛】解析:16【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变形,再代入x+3y=4即可求解.【详解】∵x+3y-4=0∴x+3y=4∴2x•8y=2x•(23)y=2x+3y=24=16.故答案为:1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幂的运算公式.14.a4-4a3b+6a2b2-4ab3+b4【分析】原式变形后,利用(a+b)4=a4+4a3b+6a2b2+4ab3+b4,即可得到(a-b)4的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4=解析:a4-4a3b+6a2b2-4ab3+b4【分析】原式变形后,利用(a+b)4=a4+4a3b+6a2b2+4ab3+b4,即可得到(a-b)4的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4=[a+(-b)]4=a4-4a3b+6a2b2-4ab3+b4,故答案为:a4-4a3b+6a2b2-4ab3+b4【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5.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 ,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与边数无关.1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析:43.310-⨯【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将数据0.0003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3.310-⨯,故答案为:43.310-⨯.【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7.5×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析:5×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0025=2.5×10-6,故答案为2.5×10-6.【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8. 3【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求出k的值.【详解】∵关于字母x的二次三项式x2+2kx+9是完全平方式,∴k=±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解析:±3【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求出k的值.【详解】∵关于字母x的二次三项式x2+2kx+9是完全平方式,∴k=±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9.【分析】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题意得:120解析:20【分析】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题意得:120×400+(120-x)×(500-400)-80×500=80×500×45%,解得:x=20.答:每件衬衫降价10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0.4【分析】向左平移3个单位则横坐标减去3纵坐标不变,再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3a-9-3=0,解得:a=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解析:4【分析】向左平移3个单位则横坐标减去3纵坐标不变,再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3a-9-3=0,解得:a=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同时考查了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三、解答题21.(1)见详解;(2)见详解;(3)152.【分析】(1)按要求作图即可;(2)按要求作图即可;(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和CH的长即可得出面积.【详解】(1)△EFD如图所示,;(2)CH 如图所示,;(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3+635221+25∴S △ABC =12×AB ×CH=12×35515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勾股定理,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2.3x 2-3x -5,25【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已知的方程变形后代入即可求值.【详解】原式=()222945521x x x x x -----+=222945521x x x x x ----+-=2335x x --,当2100x x =--,即210x x =-时,原式=()235310525x x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涉及的知识点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去括号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以上公式及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3.(1)∠APB =∠NAP +∠HBP ;(2)见解析;(3)∠HBP =∠NAP +∠APB(1)过P 点作PQ ∥GH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过P 点作PQ ∥GH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①,过P 点作PQ ∥GH ,∵MN ∥GH ,∴MN ∥PQ ∥GH ,∴∠APQ =∠NAP ,∠BPQ =∠HBP ,∵∠APB =∠APQ +∠BPQ ,∴∠APB =∠NAP +∠HBP ,故答案为:∠APB =∠NAP+∠HBP ;(2)如图②,过P 点作PQ ∥GH ,∵MN ∥GH ,∴MN ∥PQ ∥GH ,∴∠APQ +∠NAP =180°,∠BPQ +∠HBP =180°,∵∠APB =∠APQ +∠BPQ ,∴∠APB =(180°﹣∠NAP )+(180°﹣∠HBP )=360°﹣(∠NAP +∠HBP ); (3)如备用图,∵MN ∥GH ,∴∠PEN =∠HBP ,∵∠PEN =∠NAP +∠APB ,∴∠HBP =∠NAP +∠APB.故答案为:∠HBP =∠NAP +∠APB.【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1)31y a =-+;(2)12a =-.(1)通过消元的方法,消去x ,即可用a 的代数式表示y ;(2)令y x =-,再将x 、x -代入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43x y a -=-得:43x a y =-+,将其代入25x y a +=-得:4325a y y a -++=-,整理得:393y a =-+,即31y a =-+.故答案为31y a =-+.(2)若x 、y 互为相反数,则y x =-再将x 、y 代入方程组:4325x x a x x a +=-⎧⎨-=-⎩, 解得12a =-. 故答案为12a =-. 【点睛】 本题考查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运用,难度一般,熟练掌握消元法是顺利解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35°;(3)117°【分析】(1)由AC ∥BD 得∠D =∠DAE ,角的等量关系证明∠DAE 与∠C 相等,根据同位角得AD ∥BC ;(2)由BD ⊥BC 得∠HBC =90°,余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得∠C 的度数为35°; (3)由BF ∥AD 得∠D =∠DBF ,垂直的定义得∠DBC =9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求得∠DBA =∠CBA =45°,由已知条件∠EFB =7∠DBF ,角的和差得出∠BAD 的度数为117°.【详解】解:(1)如图1所示:∵AC ∥BD ,∴∠D =∠DAE ,又∵∠C =∠D ,∴∠DAE =∠C ,∴AD∥BC;(2)①如图2所示:∵BD⊥BC,∴∠HBC=90°,∴∠C+∠BHC=90°,又∵∠BHC=∠DAE+∠D,∠C=∠D,∠DAE=20°,∴20°+2∠C=90°,∴∠C=35°;②如图3所示:∵BF∥AD,∴∠D=∠DBF,又∵∠C=∠D,∴∠C=∠D=∠DBF,又∵BD⊥BC,∴∠DBC=90°,又∵∠D+∠DBA+∠BAD=180°,∠C+∠CBA+∠BAC=180°.∠BAC=∠BAD,∴∠DBA=∠CBA=45°,又∵∠EFB=7∠DBF,∠EFB=∠FBC+∠C,∴7∠DBF=2∠DBF+∠DBC,解得:∠DBF=18°,∴∠BAD=180°﹣45°﹣18°=117°.【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的和差等相关知识点,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7;(2)47.【分析】(1)根据13a a -+=得出13a a +=,进而得出219a a ⎛⎫+= ⎪⎝⎭,从而可得出结论; (2)根据(1)中的结论可知2217a a +=,故2221()49a a +=,从而得出441a a +的值. 【详解】解:(1)∵13a a -+=, ∴13a a+=, ∴21()9a a +=,即:22129a a++=, ∴2217a a+=; (2)由(1)知:2217a a +=, ∴2221()49a a +=,即:441249a a ++=, ∴44147a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负整数指数幂和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27.(1)89;(2)102x ; 【分析】 (1)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即可计算;(2)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合并同类项即可计算.【详解】(1)原式=1-19=89; (2)原式=x 10+x 10=2x 10.【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法则的计算方法.28.(1)-8a+12,16;(2)x 2+3,139【分析】(1)直接利用多项式乘法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再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多项式乘法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再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a2-4a-(a2-2a+6a-12)=a2-4a-(a2+4a-12)=a2-4a-a2-4a+12=-8a+12把12a=-代入得:原式=-8×(1-2)+12=16;(2)原式=x2+4x+4+4x2-1-4x2-4x =x2+3把13x=代入得:原式=(13)2+3=139.【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法,合并同类项,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细心运算是解题关键.。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初中数学七年级下期末复习题(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1.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如果∠1=130°,则,∠2=()A.100°B.130°C.150°D.80°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x>1x<m的解中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A.3<m≤4B.4≤m<5C.4<m≤5D.4≤m≤5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 )A.10°B.15°C.18°D.30°4.已知方程组276359632713x yx y+=⎧⎨+=-⎩的解满足1x y m-=-,则m的值为()A.-1B.-2C.1D.25.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ax by+=⎧⎨-=⎩的解为11xy=⎧⎨=-⎩,则a﹣2b的值是()A.﹣2B.2C.3D.﹣36.方程组23x y ax y+=⎧⎨-=⎩的解为5xy b=⎧⎨=⎩,则a、b分别为()A.a=8,b=﹣2B.a=8,b=2C.a=12,b=2D.a=18,b=87.不等式组1212xx+>⎧⎨-≤⎩的解集是()A.1x<B.x≥3C.1≤x﹤3D.1﹤x≤3 8.如图,已知∠1+∠2=180°,∠3=55°,那么∠4的度数是()A .35°B .45°C .55°D .125°9.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右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 )A .≥-1B .>1C .-3<≤-1D .>-3 10.关于x 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32b -≤<-B .32b -<≤-C .32b -≤≤-D .-3<b<-211.如图,直线AB ∥CD ,∠C =44°,∠E 为直角,则∠1等于( )A .132°B .134°C .136°D .138°12.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 (﹣2,1)和B (﹣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 的平面坐标是( )A .(2,﹣1)B .(4,﹣2)C .(4,2)D .(2,0)1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时,应先假设( ) A .至少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B .至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 C .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D .至多有两个内角是直角14.不等式组2201x x +>⎧⎨-≥-⎩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 .15.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19,0二、填空题16.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17.某手机店今年1-4月的手机销售总额如图1,其中一款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占当月手机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如图2.有以下四个结论: 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连续下降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连续下降 ③音乐手机4月份的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序号).1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为a+1和2a-7, 这个数为 ________19.如图8中图①,两个等边△ABD ,△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 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到图②,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___.20.如图,已知AB 、CD 相交于点O,OE ⊥AB 于O ,∠EOC=28°,则∠AOD=_____度;21.关于x 的不等式组352223x x x a -≤-⎧⎨+>⎩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则a 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____.22.已知(m-2)x |m-1|+y=0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 23.关于x 的不等式111x <-的非负整数解为________.24.已知点(0,)A a 和点(5,0)B ,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则a 的值为________.2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x -10)°和(110-x)°,则x =_____.三、解答题26.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某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本市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情况,举办了一次“中华诗词”背诵大赛,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成绩(x 为整数,总分100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组别 成绩分组(单位:分) 频数 A 50≤x <60 40 B 60≤x <70 a C 70≤x <80 90 D 80≤x <90 b E 90≤x <100100 合计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a = ,b = ,c = ;(2)扇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度); (3)若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共有4000人,请你估计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7.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30A ∠=,60B ∠=,45D E ∠=∠=.(1)若150BCD =∠,求ACE ∠的度数;(2)试猜想BCD ∠与ACE ∠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按住三角板ABC 不动,绕顶点C 转动三角板DCE ,试探究BCD ∠等于多少度时,CDAB ,并简要说明理由.28.如图1,点A 、B 在直线1l 上,点C 、D 在直线2l 上,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EAC+∠ACE=90°.(1)请判断1l 与2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在(1)的结论下,P 为线段AC 上一定点,点Q 为直线CD 上一动点,当点Q 在射线CD 上运动时(不与点C 重合)∠CPQ+∠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9.点C ,B 分别在直线MN ,PQ 上,点A 在直线MN ,PQ 之间,//MN PQ . (1)如图1,求证:A MCA PBA ∠=∠+∠;(2)如图2,过点C 作//CD AB ,点E 在PQ 上,ECM ACD ∠=∠,求证:A ECN∠=∠;(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过点B作PQ的垂线交CE于点F,ABF∠的平分线交AC于点G,若DCE ACE∠=∠,32CFB CGB∠=∠,求A∠的度数.30.解不等式组533(2)1233x xx x->-⎧⎪⎨-≤-⎪⎩,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再找出它的整数解.【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A2.C3.B4.A5.B6.C7.D8.C9.A10.A11.B12.A13.B14.D15.B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求出=3再求出3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33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17.④【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18.9【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的值代入后即可得出这个正数【详解】由题意得:a+1=﹣(2a﹣7)解得:a=2∴这个正数为:(2+1)2=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19.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20.62【解析】【分析】【详解】∵∴∠BOC=90°-28°=62°∵∠BOC=∠AOD∴∠AOD=62°21.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不等22.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x的次数等于1且系数不等于0由此可以得到m的值【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m-1|=1且m-2≠0解得m=0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23.012【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得:∵∴∴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24.±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列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假设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O则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以OAO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和点∴∴∴∴故答案为:±4【点睛25.40或80【解析】当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时(2x-10)=(110-x)解之得x=40;当这两个角是邻补角时(2x-10)+(110-x)=180解之得x=80;∴x的值是40或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 .故选A.1=1303=502=23=1002.C解析:C【解析】【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解集中有3个整数解,确定出m的范围即可.【详解】不等式组解集为1<x<m,由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且为2,3,4,得到4<m≤5,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AB∥CF,∴∠ABD=∠EDF=45°,∴∠DBC=45°﹣30°=1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解析】【分析】观察方程结构和目标式,两个方程直接相减得到x-y=-2,,整体代入x-y=m-1,求出m的值即可.【详解】解:276359 632713x yx y+=⎧⎨+=-⎩①②②-①得36x-36y=-72则x-y=-2所以m-1=-2所以m=-1.故选:A.【点睛】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关于x,y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问题,观察方程结构和目标式,巧妙变形,运用整体的思想求解,能简化计算,应熟练掌握.5.B解析:B 【解析】【详解】把11xy=⎧⎨=-⎩代入方程组231ax byax by+=⎧⎨-=⎩得:231a ba b-=⎧⎨+=⎩,解得:4313 ab⎧=⎪⎪⎨⎪=-⎪⎩,所以a−2b=43−2×(13-)=2.故选B. 6.C解析:C 【解析】试题解析:将x=5,y=b代入方程组得:10{53b ab+=-=,解得:a=12,b=2,故选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7.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1212xx+>⎧⎨-≤⎩①②,由①得x>1,由②得x≤3,所以解集为:1<x≤3;故选D.8.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1+∠2=180°,∴a ∥b ,∴∠4=∠5,∵∠3=∠5,∠3=55°,∴∠4=∠3=5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9.A解析:A【解析】>-3 ,≥-1,大大取大,所以选A10.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恰好有两个负整数解,即-1和-2,再结合不等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x 的不等式x -b >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可得x 的负整数解为-1和-20x b ->x b ∴>综合上述可得32b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非整数解,关键在于非整数解的确定.11.B解析:B【解析】过E 作EF ∥AB ,求出AB ∥CD ∥E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FEC ,∠BAE=∠FEA ,求出∠BAE ,即可求出答案.解:过E作EF∥AB,∵AB∥CD,∴AB∥CD∥EF,∴∠C=∠FEC,∠BAE=∠FEA,∵∠C=44°,∠AEC为直角,∴∠FEC=44°,∠BAE=∠AEF=90°﹣44°=46°,∴∠1=180°﹣∠BAE=180°﹣46°=1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A(﹣2,1)和B(﹣2,﹣3),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可得点C的坐标为(2,﹣1).故选:A.【点睛】考查坐标问题,关键是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解答.13.B解析:B【解析】【分析】本题只需根据在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可据此进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则可假设为三角形中有两个或三个角是直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1.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14.D解析:D【解析】【分析】解不等式组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把其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解答.【详解】2201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1.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B解析:B【解析】【分析】观察可得点P 的变化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观察, ()()()()()()0123450,01,12,0,3,2,4,0,5,1....P P P P P P ,,,, 发现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 .∵20204505=⨯∴2020P 点的坐标为()2020,0.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P 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是关键.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求出=3再求出3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33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解析】【分析】,再求出3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3,.【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7.④【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解析:④ .【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0×18%=10.8(万元),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5×17%=11.05(万元).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3-4月份上升,故①错误;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没有连续下降,故②错误;③由计算结果得,10.8<11.05,因此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比3月份的销售额增多了.故③错误;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拆线统计图与条形图的综合应用,利用两图形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18.9【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的值代入后即可得出这个正数【详解】由题意得:a+1=﹣(2a﹣7)解得:a=2∴这个正数为:(2+1)2=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解析:9【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的值,代入后即可得出这个正数.【详解】由题意得:a+1=﹣(2a﹣7),解得:a=2,∴这个正数为:(2+1)2=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19.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A′M=A′N=MN,MO=DM=DO,OD′=D′E=OE,EG=EC=GC,B′G=RG=RB′,∴OM+MN+NR+GR+EG+OE=A′D′+CD=1+1=2;故答案为2.20.62【解析】【分析】【详解】∵∴∠BOC=90°-28°=62°∵∠BOC=∠AOD∴∠AOD=62°解析:62【解析】【分析】【详解】∵OE AB ⊥,28EOC ∠=,∴∠BOC=90°-28°=62°∵∠BOC=∠AOD∴∠AOD=62°. 21.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 -5≤2x -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 得:x >∵不等解析: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 -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 ,得:x >32a -, ∵不等式组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 ∴-1≤32a -<0, 解得:1≤a <3, ∴整数a 的值为1和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2.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x 的次数等于1且系数不等于0由此可以得到m 的值【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m-1|=1且m-2≠0解得m=0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x 的次数等于1,且系数不等于0,由此可以得到m的值.【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m-1|=1且m-2≠0,解得m=0,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 (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23.012【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得:∵∴∴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解析:0,1,2【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1x <-得:1x <,∵34=<<=,∴13x <<,∴13x <<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的知识,确定其解集是解题的关键.24.±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列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假设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O 则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以OAO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和点∴∴∴∴故答案为:±4【点睛 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列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假设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O ,则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以OA 、O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0,)A a 和点(5,0)B ,∴||OA a =,5OB =,∴11||51022OAB S OA OB a ∆=⨯⨯=⨯⨯=, ∴||4=a ,∴4a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需注意坐标轴上到一个点的距离为定值的点有2个.25.40或80【解析】当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时(2x-10)=(110-x)解之得x=40;当这两个角是邻补角时(2x-10)+(110-x)=180解之得x=80;∴x 的值是40或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解析:40或80【解析】当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时,(2x -10) =(110-x ),解之得x =40;当这两个角是邻补角时,(2x -10) +(110-x ) =180,解之得x =80;∴x 的值是40或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之间的关系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或者是对顶角的关系,或者是邻补角的关系,明确这两种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1)70,200,500;(2)14,72;(3)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分别求得a 、b 、c 的值;(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m 和“E”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题意可以求得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详解】解:(1)()()408%18%18%40%20%70a =÷⨯----=,()408%40%200b =÷⨯=,408%500c =÷=,故答案为70,200,500; (2)%18%18%40%20%14%m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0%72︒⨯=︒,故答案为14,72;(3)()400040%20%2400⨯+= (人),答: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7.(1)30°; (2)答案见解析;(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BCD =150°,∠ACB =90°,可得出∠DCA 的度数,进而得出∠ACE 的度数;(2)根据(1)中的结论可提出猜想,再由∠BCD =∠ACB +∠ACD ,∠ACE =∠DCE−∠ACD 可得出结论;(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画出图形即可求解.【详解】解:(1)∵90BCA ECD ∠=∠=︒,150BCD ∠=︒,∴1509060DCA BCD BCA ∠=∠-∠=︒-︒=︒,∴906030ACE ECD DCA ∠=∠-∠=︒-︒=︒;(2)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ACE DCE ACD ACD ∠=∠-∠=︒-∠,∴180BCD ACE ∠+∠=︒;(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如图②,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180B BCD ∠+∠=︒时,CD AB ,此时180********BCD B ∠=︒-∠=︒-︒=︒; 如图③,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60B BCD ∠=∠=︒时,CD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定理并且能够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8.(1)1l∥2l;(2)①当Q在C点左侧时,∠BAC=∠CQP +∠CPQ,②当Q在C点右侧时,∠CPQ+∠CQP+∠BAC=180°.【解析】【分析】(1)先根据CE平分∠ACD,AE平分∠BAC得出∠BAC=2∠1,∠ACD=2∠2,再由∠1+∠2=90°可知∠BAC+∠ACD=180,故可得出结论;(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Q在C点左侧时;②当Q在C点右侧时.【详解】解:(1)1l∥2l.理由如下:∵AE平分∠BAC,CE平分∠ACD(已知),∴∠BAC=2∠1,∠ACD=2∠2(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2=90°(已知),∴∠BAC+∠ACD=2∠1+2∠2=2(∠1+∠2)=180°(等量代换)∴1l∥2l(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①当Q在C点左侧时,过点P作PE∥1l.∵1l∥2l(已证),∴PE∥2l(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EP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PC=∠1+∠CPQ,∴∠BAC=∠CQP +∠CPQ(等量代换)②当Q 在C 点右侧时,过点P 作PE ∥1l .∵1l ∥2l (已证),∴PE ∥2l (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BAC=∠AP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EPC=∠1+∠CPQ ,∠APE+∠EPC=180°(平角定义)∴∠CPQ+∠CQP+∠BAC=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A=72°.【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过点A 作平行线AD//MN ,证出三条直线互相平行并由平行得出与ACM ∠和ABP ∠相等的角即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利用垂直线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进行分析即可证得A ECN ∠=∠; (3)根据题意设MCA ACE ECD x ∠=∠=∠=,由(1)列出关系式2702CFB x ∠=︒-和11352CGB x ∠=︒-,解出方程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证明:(1)过点A 作平行线AD//MN ,∵AD//MN ,//MN PQ ,∴AD//MN//PQ,∴,MCA DAC PBA DAB ∠=∠∠=∠,∴A DAC DAB MCA PBA ∠=∠+∠=∠+∠.(2)∵//CD AB∴180A ACD ∠+∠=︒∵180ECM ECN ∠+∠=︒又ECM ACD ∠=∠∴A ECN ∠=∠(3)证得MCA ACE ECD ∠=∠=∠ ABP NCD ∠=∠设MCA ACE ECD x ∠=∠=∠=由(1)可知CFB FCN FBQ ∠=∠+∠列出关系式2702CFB x ∠=︒-由(1)可知CGB MCG GBP ∠=∠+∠ 列出关系式11352CGB x ∠=︒- 312702(135)22x x -=︒- 解得:54x =︒结论:72A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结合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运用数形结合思维分析是解题的关键.30.312-<≤x ,图详见解析 【解析】【分析】 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点用实心,不包括端点用空心”的原则在数轴上将解集表示出来,结合数轴可知其整数解.【详解】533(2)1233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32x >-, 解不等式②得1x ≤,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12-<≤x 在数轴上表示为:其整数解为:-1,0,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套打包】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如图,是一个“七”字形,与∠1 是内错角的是( )A .∠2B .∠3C .∠4D .∠52.如图,有一底角为 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一点, 沿与腰垂直的方向将其剪开,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 则四边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A .110°B .125°C .140°D .160°3.点 P (-2,3)所在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某班共有学生 49 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 半.若该班男生人数为 x ,女生人数为 y ,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求出 x 、y 的是( )A .492(1)x y y x -=⎧⎨=+⎩B .492(1)x y y x +=⎧⎨=+⎩C .492(1)x y y x -=⎧⎨=-⎩D .492(1)x y y x +=⎧⎨=-⎩5.在正整数范围内,方程 3x +y =10 的解有( ) A .0 组B .1 组C .2 组D .3 组6.已知 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3>b +3B .3a >3bC .-3a >-3bD .33a b> 7.不等式-3x ≤6 的解集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为()8.下面各调查中,最适合使用全面调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A .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B .了解某班全体同学的身高情况C .了解动物园全年的游客人数D .了解央视“新闻联播”的收视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9.如图,把长方形 ABCD 沿 E 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2°,则∠AEF = 度.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Q (m ,-2m +4)在第一象限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11.在△ABC 中,已知两条边 a =3,b =4,则第三边 c 的取值 范围是 .12.方程3x-5y=15,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y=.13.已知57xy=⎧⎨=⎩是二元一次方程k x-2y-1=0 的一组解,则k=.1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贴有如右表所示的标签,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xmg(毫克)的范围是.15.如图,是小恺同学6 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则该同学6 次成绩中的最低分是.16.本学期实验中学组织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各活动小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计划组班人数,并发动学生自愿报名,报名人数与计划人数的前5位情况如下:若用同一小班的计划人数与报名人数的比值大小来衡量进入该班的难易程度,学生中对于进入各活动小班的难易有以下预测:①篮球和航模都能进;②舞蹈比写作容易;③写作比奥数容易;④舞蹈比奥数容易.则预测正确的有(填序号即可).三、解下列方程组、不等式(组)(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 分)17.43624x yx y+=⎧⎨+=⎩18.15(2)3224x x yx y⎧-+=⎪⎨⎪+=⎩19.2151132x x-+-<20.936325xx-≥⎧⎨-≤⎩四、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 分)21.某风景点的团体购买门票票价如下:今有甲、乙两个旅行团,已知甲团人数少于50 人,乙团人数不超过100 人.若分别购票,两团共计应付门票费1950 元,若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团体购票,总计应付门票费1545 元.(1)请你判断乙团的人数是否也少于50 人;(2)求甲、乙两旅行团各有多少人?(3)甲旅行团单独购票,有无更省钱的方案?说明理由.22.“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这是某中学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主题为“感恩”教育时设置的一个问题,有以下四个选项:A.父母生日都记得;B.只记得母亲生日;C.只记得父亲生日;D.父母生日都不记得.在随机调查了(1)班和(2)班各50 名学生后,根据相关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已知该校七年级共900 名学生,据此推算,该校七年级学生中,“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共多少名?(3)若两个班中“只记得母亲生日”的学生占22%,则(2)班“只记得母亲生日”的学生所占百分比是多少?五、综合题(本题12 分)23.江西二套“谁是赢家”二七王比赛中,节目要统计4位选手的短信支持率,第一次公布4位选手的短信支持率情况如图1,一段时间后,第二次公布4 位选手的短信支持率,情况如图2,第二次公布短信支持率时,每位选手的短信支持条数均有增加,且每位选手增加的短信支持条数相同.图1图2(1)比较图1,图2的变化情况,写出2条结论;(2)设第一次4位短信支持总条数为a与第二次4位短信支持总条数b,写出a、b之间的等式关系,并证明这个等式关系.(3)若第三次公布4 位选手的短信支持率情况时,1、2、3 号选手没有增加短信支持,而4号选手增加短信支持30 条,因此高于1号的短信支持率但仍低于3号的短信支持率,求第一次4位选手短信支持总条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A.2.B.3.B.4.D.5.D.6.C.7.D.8.B.9.116;10.0<m<2;11.c>7;12.0.6x-3;13最新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给出4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下列石鼓文,是轴对称的是()答案:A2.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0456毫米,则数据0.000004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456×10﹣5B、4.56×10﹣6C、4.56×10﹣7D、45.6×10﹣8答案:B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b3)2=a4b6B、(﹣a3)•a5=a8C、(﹣a2)3=a5D、3a2+4a2=7a4答案:A4.下列各组数作为三条线段的长,使它们能构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2,3,5B、9,10,15C、6,7,14D、4,4,8答案:B5.下列事件中是确定事件的是()A、小王参加光明半程马拉松,成绩是第一名B.小明投篮一次得3分C.一个月有31天D.正数大于零答案:D6.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2a+b)(2b﹣a)B、(13a+1)(﹣13a-1)C.(2a﹣3b)(﹣2a+3b)D、(﹣a﹣2b)(﹣a+2b)答案:D7.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D=2CD,点D到AB的距离为4,则BC的长是()A、4B、8C、12D、16答案:C8.一只小花猫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留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A、13B、15C、215D、415答案:A9.如图,点E,点F在直线AC上,DF=BE,∠AFD=∠CEB,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DF≌△CBE的是()A、∠B=∠DB、AD=CBC、AE=CFD、∠A=∠C答案:B10.如图,CO⊥AB,垂足为O,∠DOE=90°,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2=90°B、∠2+∠3=90°C、∠1+∠3=90°D、∠3+∠4=90°答案:C11.如图,直线a和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的是()A、∠1=∠3B、∠2=∠5C、∠2+∠4=180°D、∠2+∠3=180°答案:C12.如图,已知点D为等腰直角△ABC内一点,∠ACB=90°,AD=BD,∠BAD=30°,E 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若点M在DE上,且DC=DM.则下列结论中:①∠ADB=120°;②△ADC≌△BDC;③线段DC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AB;④ME=BD;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计算:2﹣1=.答案:1 214.用一根长为20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该长方形的一边长为xcm,面积为ycm2,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答案:y=﹣x2+10x15.如图,△ABC中,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AB=6,BC=8,AC=5,则△ADC的周长是.答案:1316.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S△ABC=16,则S阴影=.答案:4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其中第17题10分,第18题6分,第19题6分,第20题6分,第21题6分,第22题9分,第23题9分,共52分) 17.(10分)计算:(1)﹣22×(π﹣3.14)0﹣|﹣5|×(﹣1)2019(2)3x 2y 2﹣4x 3y 2÷(﹣2x )+(﹣3xy )2解:(1)原式=-4×1-5×(-1)=1 (2)原式=3x 2y 2+2x 2y 2+9 x 2y 2=14 x 2y 218.(6分)先化简,再求值[(x ﹣y )2+(2x +y )(x ﹣y )]÷(3x ),其中x =1,y =﹣2019 解:原式=2222(22)(3)x xy y x xy y x -++--÷ =2(33)(3)x xy x -÷ =x y -当x =1,y =﹣2019时,原式=202019.(6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直线a 为对称轴,点A ,点C 在直线a 上. (1)作△ABC 关于直线a 的轴对称图形△ADC ; (2)若∠BAC =35°,则∠BDA = ; (3)△ABD 的面积等于 .解:(1)如下图,(2)∠BDA=90°-35°=55°;(3)△ABD的面积等于:12×8×7=28;20.(6分)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3个绿球,5个红球和若干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将球搅匀,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1)若袋内有4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为,是红球的概率为,是白球的概率为.(2)如果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是15,求袋中内有几个白球?解:(1)14,512,13;(2)设袋中内有x个白球,则3 35x ++=15,解得:x=7,所以,袋中内有7个白球。
兰生复旦七年级数学试卷

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0C. 3D. -52. 若a > 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1 > b + 1B. a - 1 > b - 1C. a + 2 > b + 2D. a - 2 > b - 2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5a + 2 = 5(a + 2)B. 5a + 2 = 5a + 2C. 5a + 2 = 5a + 1D. 5a +2 = 5a - 2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6cm,它的周长是()A. 16cmB. 20cmC. 26cmD. 32cm5.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10B. 15C. 19D. 216.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1B. 3C. 5D. 87. 下列各数中,是整数的是()A. 2.5B. 3C. -2.3D. 0.18.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 + b)² = a² + 2ab + b²B. (a - b)² = a² - 2ab + b²C. (a + b)² = a² - 2ab + b²D. (a - b)² = a² + 2ab - b²9.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3B. 0C. 2D. -210. 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A. 3B. -3C. 0D. 111. 若a = 2,b = -3,则a - b = ________。
12. 5a + 3 = 23的解是a = ________。
13. 下列图形中,是正方形的图形是 ________(填序号)。
14.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 ________。
15.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 ________。
16. 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________。
上海兰生复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兰生复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属于同位角的是( )A .2∠与3∠B .1∠与4∠C .1∠与3∠D .2∠与4∠ 2.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 B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C .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D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气泡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是()3,2--,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经过一个已知点能画一条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C .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5.如图,//,AB CD ABK ∠的平分线BE 的反向延长线和DCK ∠的平分线CF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 24H K H ∠-∠=︒,,则K ∠=( )A .76︒B .78︒C .80︒D .82︒ 6.下列关于立方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9-的立方根是3- B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C .64-的立方根为4-D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7.①如图1,//AB CD ,则180AE C ∠+∠+∠=︒;②如图2,//AB CD ,则–P A C ∠=∠∠;③如图3,//AB CD ,则1E A ∠=∠+∠;④如图4,直线////AB CD EF ,点O 在直线EF 上,则–180∠∠+∠=︒αβγ.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一只青蛙在第一象限及x 、y 轴上跳动,第一次它从原点跳到(0,1),然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0,0)0,11,()()1,)0(1→→→→……,每次跳一个单位长度,则第2021次跳到点( )A .(6,45)B .(5,44)C .(4,45)D .(3,44)二、填空题9.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实数是__________.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__________.11.如图,在ABC 中,40B ︒∠=.三角形的外角DAC ∠和ACF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 ∠=_____度.1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60A ∠=︒,45F ∠=︒),点E 在AC 上,//ED BC ,则AEF ∠的度数是______.13.如图,将一条对边互相平行的长方形纸带进行两次折叠,折痕分别为AB 、CD ,若//CD BE ,且156∠=︒,则2∠=_____.14.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 、b ,都有a ⊗b=a 2﹣b ,例如3⊗2=32﹣2=7,2⊗(﹣1)=_____.15.如果点P (x ,y )的坐标满足x +y =xy ,那么称点P 为“美丽点”,若某个“美丽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___.16.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 轴或y 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 1,A 2,A 3,A 4…表示,则顶点A 2021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 (1)3981++-(2)23427(3)+---(3)2(23)+(4)353325-++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16(x +1)2=25; (2)8(1﹣x )3=12519.如图,已知://AB CD ,180B D ∠+∠=︒.求证://BC DE .证明:∵//AB CD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180B D ∠+∠=︒(______),∴∠______180D +∠=︒(等量代换).∴//BC DE (______).20.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A(-1,4),顶点B的坐标为(-4,3),顶点C的坐标为(-3,1).(1)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B′C′,请你画出三角形A′B′C′,并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2)若点P(m,n)为三角形ABC内的一点,则平移后点P在△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3)求三角形ABC的面积.21.已知a是10的整数部分,b是10的小数部分,求代数式()1-的平方根.b10a-二十二、解答题22.喜欢探究的亮亮同学拿出形状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块纸片,其中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dm,宽为2dm,且两块纸片面积相等.(1)亮亮想知道正方形纸片的边长,请你帮他求出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结果保留根号)(2)在长方形纸片上截出两个完整的正方形纸片,面积分别为22dm和23dm,亮亮认为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之和小于长方形纸片的总面积,所以一定能截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纸≈3 1.732)2 1.414二十三、解答题AB CD,定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在平行线AB,CD之间有一动点23.已知//P.(1)如图1所示时,试问AEP ∠,EPF ∠,PFC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除了(1)的结论外,试问AEP ∠,EPF ∠,PFC ∠还可能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画图并证明(3)当EPF ∠满足0180EPF ︒<∠<︒,且QE ,QF 分别平分PEB ∠和PFD ∠, ①若60EPF ∠=︒,则EQF ∠=__________°.②猜想EPF ∠与EQF ∠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24.(1)学习了平行线以后,香橙同学想出了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纸做的,过程如(图1).①请你仿照以上过程,在图2中画出一条直线b ,使直线b 经过点P ,且//b a ,要求保留折纸痕迹,画出所用到的直线,指明结果.无需写画法:②在(1)中的步骤(b )中,折纸实际上是在寻找过点P 的直线a 的 线.(2)已知,如图3,//AB CD ,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求证://BE CF (写出每步的依据).25.如图,直线m 与直线n 互相垂直,垂足为O 、A 、B 两点同时从点O 出发,点A 沿直线m 向左运动,点B 沿直线n 向上运动.(1)若∠BAO 和∠ABO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在点A ,B 的运动过程中,∠AQB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若AP 是∠BAO 的邻补角的平分线,BP 是∠ABO 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P 、BP 相交于点P ,AQ 的延长线交PB 的延长线于点C ,在点A ,B 的运动过程中,∠P 和∠C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P 和∠C 的度数;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6.在ABC 中,射线AG 平分BAC ∠交BC 于点G ,点D 在BC 边上运动(不与点G 重合),过点D 作//DE AC 交AB 于点E .(1)如图1,点D 在线段CG 上运动时,DF 平分EDB ∠.①若100BAC ︒∠=,30C ︒∠=,则AFD ∠=_____;若40B ︒∠=,则AFD ∠=_____; ②试探究AFD ∠与B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点D 在线段BG 上运动时,BDE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 交于点F .试探究AFD ∠与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2与∠3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因此选项A 符合题意. ∠1与∠4是对顶角,因此选项B 不符合题意.∠1与∠3是内错角,因此选项C 不符合题意.∠2与∠4同旁内角,因此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理解和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2.C【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B解析:C【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B.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在空中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C. 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此选项是平移现象;D.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气泡,大小发生了变化,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特征解答.【详解】解:设点P纵坐标为y,--,点P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是(3,2)∴-=-,y42∴2y=-,∴点P的坐标为(3,2)∴点P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出点P'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4.A【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垂线以及垂线段最短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即可.【详解】解:A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点不在已知直线上)能画一条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正确,不符合题意;C 、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正确,不符合题意;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垂线以及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5.A【分析】分别过K 、H 作AB 的平行线MN 和RS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用ABK ∠和DCK ∠分别表示出H ∠和K ∠,从而可找到H ∠和K ∠的关系,结合条件可求得K ∠.【详解】解:如图,分别过K 、H 作AB 的平行线MN 和RS ,//AB CD ,//////AB CD RS MN ∴, 12RHB ABE ABK ∴∠=∠=∠,12SHC DCF DCK ∠=∠=∠, 180NKB ABK MKC DCK ∠+∠=∠+∠=︒,1180180()2BHC RHB SHC ABK DCK ∴∠=︒-∠-∠=︒-∠+∠, 180BKC NKB MKC ∠=︒-∠-∠180ABK DCK =∠+∠-︒,36021801802BKC BHC BHC ∴∠=︒-∠-︒=︒-∠,又24BKC BHC ∠-∠=︒,24BHC BKC ∴∠=∠-︒,1802(24)BKC BKC ∴∠=︒-∠-︒,76BKC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 b ,////⇒b c a c .6.B【分析】各项利用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 、-9的立方根是39-,故该选项错误;B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故该选项正确;C 、648-=-,-8的立方根为-2,故该选项错误;D 、0的立方根是0,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7.B【分析】如图1所示,过点E 作EF //AB ,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 +∠AEF =180°,∠C +∠CEF =180°,则∠A +∠C +∠AEC =360°,故①错误;如图2所示,过点P 作PE //AB ,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 =∠APE =180°,∠C =∠CPE ,再由∠APC =∠APE =∠CPE ,即可得到∠APC =∠A -∠C ,即可判断②;如图3所示,过点E 作EF //AB ,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 +∠AEF =180°,∠1=∠CEF ,再由∠AEF +∠CEF =∠AEC ,即可判断③ ;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80BOE α∠+∠,180COF γ∠+=∠,再由180BOE COF β∠+∠+∠=,即可判断④.【详解】解:①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 //AB ,∵AB //CD ,∴AB //CD //EF ,∴∠A +∠AEF =180°,∠C +∠CEF =180°,∴∠A +∠AEF +∠C +∠CEF =360°,又∵∠AEF +∠CEF =∠AEC ,∴∠A +∠C +∠AEC =360°,故①错误;②如图所示,过点P 作PE //AB ,∵AB //CD ,∴AB //CD //PE ,∴∠A =∠APE =180°,∠C =∠CPE ,又∵∠APC =∠APE =∠CPE ,∴∠APC =∠A -∠C ,故②正确;③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 //AB ,∵AB //CD ,∴AB //CD //EF ,∴∠A +∠AEF =180°,∠1=∠CEF ,又∵∠AEF +∠CEF =∠AEC ,∴180°-∠A +∠1=∠AEC ,故③错误;④∵////AB CD EF ,∴=180BOE α∠+∠,180COF γ∠+=∠,∵180BOE COF β∠+∠+∠=,∴180180180αβγ-∠+∠+-∠=,∴–180αβγ∠∠+∠=,故④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8.D【分析】根据青蛙运动的速度确定:(0,1)用的次数是1(12)次,到(0,2)是第8(2×4)次,到(0,3)是第9(32)次,到(0,4)是第24(4×6)次,到(0,5)是第25(52)次解析:D【分析】根据青蛙运动的速度确定:(0,1)用的次数是1(12)次,到(0,2)是第8(2×4)次,到(0,3)是第9(32)次,到(0,4)是第24(4×6)次,到(0,5)是第25(52)次,到(0,6)是第48(6×8)次,依此类推,到(0,45)是第2025次,后退4次可得2021次所对应的坐标.【详解】解:青蛙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1)用的次数是1(12)次,到(0,2)是第8(2×4)次,到(0,3)是第9(32)次,到(0,4)是第24(4×6)次,到(0,5)是第25(52)次,到(0,6)第48(6×8)次,依此类推,到(0,45)是第2025次.2025-1-3=2021,故第2021次时青蛙所在位置的坐标是(3,44).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到达每个点所用的时间.二、填空题9.0或1【详解】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即可得出答案.解: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故答案为1和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解析:0或1【详解】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即可得出答案.解: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故答案为1和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识,注意掌握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10.【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完成解答. 【详解】解: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2).【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3,2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完成解答.【详解】解:点(3,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2).【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不变,横 坐标变为相反数;11.【分析】如图,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1+∠2的度数,再求出∠DAC+∠ACF 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3+∠4的度数,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B=40°,∴∠解析:【分析】如图,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1+∠2的度数,再求出∠DAC +∠ACF 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3+∠4的度数,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B =40°,∴∠1+∠2=180°-∠B =140°,∴∠DAC +∠ACF =360°-∠1-∠2=220°,∵AE 和CE 分别是DAC ∠和ACF ∠的角平分线, ∴113,422DAC ACF ∠=∠∠=∠, ∴()113422011022DAC ACF ∠+∠=∠+∠=⨯=, ∴()1803418011070E ∠=-∠+∠=-=.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整体的数学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2.【分析】由题意得∠ACB=30°,∠DEF=45°,根据ED ∥BC ,可以得到∠DEC=∠ACB=30°,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形可知:∠ACB=30°,∠DEF=45°∵ED∥BC,解析:165【分析】由题意得∠ACB=30°,∠DEF=45°,根据ED∥BC,可以得到∠DEC=∠ACB=30°,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形可知:∠ACB=30°,∠DEF=45°∵ED∥BC,∴∠DEC=∠ACB=30°∴∠CEF=∠DEF-∠DEC =45°-30°=15°,∴∠AEF=180°-∠CEF=165°故答案为:16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13.68°【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翻折不变性即可得到∠5=∠DCF=∠4=∠3=∠1=56°,进而得出∠2=68°.【详解】解:如图,延长BC到点F,∵纸带对边互相平行,∠1=56°,解析:68°【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翻折不变性即可得到∠5=∠DCF=∠4=∠3=∠1=56°,进而得出∠2=68°.【详解】解:如图,延长BC到点F,∵纸带对边互相平行,∠1=56°,∴∠4=∠3=∠1=56°,由折叠可得,∠DCF=∠5,∵CD∥BE,∴∠DCF=∠4=56°,∴∠5=56°,∴∠2=180°-∠DCF-∠5=180°-56°-56°=68°,故答案为:68°.【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5【解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可得:2⊗(﹣1)=4﹣(﹣1)=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5【解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可得:2⊗(﹣1)=4﹣(﹣1)=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2,2),(-2,)【分析】直接利用某个“美丽点”到y轴的距离为2,得出x的值,进而求出y的值求出答案.【详解】解:∵某个“美丽点”到y轴的距离为2,∴x=±2,∵x+y=xy,∴当解析:(2,2),(-2,23)【分析】直接利用某个“美丽点”到y轴的距离为2,得出x的值,进而求出y的值求出答案.【详解】解:∵某个“美丽点”到y轴的距离为2,∴x=±2,∵x+y=xy,∴当x=2时,则y+2=2y,解得:y=2,∴点P的坐标为(2,2),当x=-2时,则y-2=-2y,解得:y=23,∴点P的坐标为(-2,23),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2)或(-2,23).故答案为:(2,2)或(-2,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6.(-506,-506)【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解析:(-506,-506)【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 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4n+4(n+1,-n-1)(n为自然数)”,依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观察发现:A1(-1,-1),A2(-1,1),A3(1,1),A4(1,-1),A5(-2,-2),A6(-2,2),A7(2,2),A8(2,-2),A9(-3,-3),…,∴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4n+4(n+1,-n-1)(n为自然数),∵2021=505×4+1,∴A2021(-506,-506),故答案为:(-506,-506).【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变化规律“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4n+4(n+1,-n-1)(n为自然数),”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三、解答题17.(1)6;(2)-4;(3);(4).【分析】(1)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绝对值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2)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3)类比单项式乘多项式展开计算解析:(1)6;(2)-4;(3)2+;(4)【分析】(1)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绝对值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2)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3)类比单项式乘多项式展开计算;(4)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进一步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详解】解:(11-=3+2+1=6;(2=2-3-3=-4;(33)=2+;(4+=故答案为(1)6;(2)-4;(3)2+4)【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实数的混合运算,先化简,再进一步计算,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简算.18.(1)或;(2)【分析】(1)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2)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详解】解:(1)等式两边都除以16,得.等式两边开平方,得.所以,得.所以,解析:(1)14x=或94x=-;(2)3.2x=-【分析】(1)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2)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详解】解:(1)等式两边都除以16,得()225116x +=. 等式两边开平方,得514x +=±. 所以,得5511-44x x +=+=或. 所以,19-44x =或 (2)等式两边都除以8,得()31251-8x =. 等式两边开立方,得51-2x =. 所以,3.2x =-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解题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19.;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C ,再由∠B+∠D=180°,可得∠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C解析:B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C ,再由∠B+∠D=180°,可得∠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CB ∥DE .【详解】证明:∵AB ∥CD ,∴∠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180°(已知),∴∠C+∠D=180°(等量代换),∴CB ∥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证明.20.(1)作图见解析,A′(4,0);(2)(m+5,n-4);(3)3.5.【分析】(1)首先确定A 、B 、C 三点平移后的位置,再连接即可;(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P (m ,n )的对应点P′的坐标即解析:(1)作图见解析,A′(4,0);(2)(m+5,n-4);(3)3.5.【分析】(1)首先确定A、B、C三点平移后的位置,再连接即可;(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P(m,n)的对应点P′的坐标即可;(3)直接利用△ABC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A′(4,0);(2)∵△ABC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B′C′,∴P(m,n)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m+5,n-4);(3)△ABC的面积=3×3−12×2×1−12×3×1−12×3×2=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坐标系内图形平移,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1..【分析】根据可得,即可得到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即可求解.【详解】解:∵,∴,∴的整数部分是3,则,的小数部分是,则,∴,∴9的平方根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估算、实数解析:3±.【分析】根据223104<<可得3104<<103103,即可求解.【详解】解:∵223104<<, ∴34,∴3,则3a =3,则3b ,∴(()1312339a b --==-=, ∴9的平方根为3±.【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估算、实数的运算、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实数估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二、解答题22.(1);(2)不同意,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根据两块纸片面积相等列出方程,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x 的值;(2)根据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计算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计算两个解析:(1;(2)不同意,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dm x ,根据两块纸片面积相等列出方程,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x 的值;(2)根据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计算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计算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并与3比较即可解答.【详解】解:(1)设正方形边长为dm x ,则223x =⨯,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 =.(2)不同意.因为: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dm 和23dm 和3.1≈,即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约为3.1dm ,所以3.13>,即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大于长方形的长,所以不能在长方形纸片上截出两个完整的面积分别为22dm 和23dm 的正方形纸片.【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并熟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十三、解答题23.(1)∠AEP+∠PFC=∠EPF ;(2)∠AEP+∠EPF+∠PFC=360°;(3)①150°或30;②∠EPF+2∠EQF=360°或∠EPF=2∠EQF【分析】(1)由于点是平行线,之间解析:(1)∠AEP +∠PFC =∠EPF ;(2)∠AEP +∠EPF +∠PFC =360°;(3)①150°或30;②∠EPF +2∠EQF =360°或∠EPF =2∠EQF【分析】(1)由于点P 是平行线AB ,CD 之间有一动点,因此需要对点P 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如图1,当P 点在EF 的左侧时,AEP ∠,EPF ∠,PFC ∠满足数量关系为:EPF AEP PFC ∠=∠+∠;(2)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AEP ∠,EPF ∠,PFC ∠满足数量关系为:360AEP EPF PFC ∠+∠+∠=︒;(3)①若当P 点在EF 的左侧时,150EQF BEQ QFD ∠=∠+∠=︒;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可求得30BEQ QFD ∠+∠=︒;②结合①可得180218023602()EPF BEQ DFQ BEQ PFD ∠=︒-∠+︒-∠=︒-∠+∠,由EQF BEQ DFQ ∠=∠+∠,得出2360EPF EQF ∠+∠=︒;可得EPF BEP PFD =∠+∠,由BEQ DFQ EQF ∠+∠=∠,得出2EPF EQF ∠=∠.【详解】解:(1)如图1,过点P 作//PG AB ,//PG AB ,EPG AEP ∴∠=∠,//AB CD ,//PG CD ∴,FPG PFC ∴∠=∠,AEP PFC EPF ∴∠+∠=∠;(2)如图2,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AEP ∠,EPF ∠,PFC ∠满足数量关系为:360AEP EPF PFC ∠+∠+∠=︒;过点P 作//PG AB ,//PG AB ,180EPG AEP ∴∠+∠=︒,//AB CD ,//PG CD ∴,180FPG PFC ∴∠+∠=︒,360AEP EPF PFC ∴∠+∠+∠=︒;(3)①如图3,若当P 点在EF 的左侧时,60EPF ∠=︒,36060300PEB PFD ∴∠+∠=︒-︒=︒, EQ ,FQ 分别平分PEB ∠和PFD ∠, 12BEQ PEB ∴∠=∠,12QFD PFD ∠=∠, 11()30015022EQF BEQ QFD PEB PFD ∴∠=∠+∠=∠+∠=⨯︒=︒; 如图4,当P 点在EF 的右侧时,60EPF ∠=︒,60PEB PFD ∴∠+∠=︒,11()603022BEQ QFD PEB PFD ∴∠+∠=∠+∠=⨯︒=︒; 故答案为:150︒或30;②由①可知:11()(360)22EQF BEQ QFD PEB PFD EPF ∠=∠+∠=∠+∠=︒-∠,2360EPF EQF ∴∠+∠=︒; 11()22EQF BEQ QFD PEB PFD EPF ∠=∠+∠=∠+∠=∠, 2EPF EQF ∴∠=∠.综合以上可得EPF ∠与EQF ∠的数量关系为:2360EPF EQF ∠+∠=︒或2EPF EQ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和及推论等知识点,作辅助线后能求出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24.(1)①见解析;②垂;(2)见解析【分析】(1)①过点折纸,使痕迹垂直直线,然后过点折纸使痕迹与前面的痕迹垂直,从而得到直线;②步骤(b )中,折纸实际上是在寻找过点的直线的垂线.(2)先根据解析:(1)①见解析;②垂;(2)见解析【分析】(1)①过P 点折纸,使痕迹垂直直线a ,然后过P 点折纸使痕迹与前面的痕迹垂直,从而得到直线b ;②步骤(b )中,折纸实际上是在寻找过点P 的直线a 的垂线.(2)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 BCD ∠=∠,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23∠∠=,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结论.【详解】(1)解:①如图2所示:②在(1)中的步骤(b )中,折纸实际上是在寻找过点P 的直线a 的垂线. 故答案为垂;(2)证明: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已知),12∠∠∴=,33∠=∠(角平分线的定义),//AB CD (已知),ABC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223∴∠=∠(等量代换),23∴∠=∠(等式性质),//BE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25.(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 =135°;(2)∠P 和∠C 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 与∠BAO 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 解析:(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 =135°;(2)∠P 和∠C 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与∠BAO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Q与∠ABQ 的和,最后在△ABQ中,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各定理可求∠AQB的大小.第(2)题求∠P的大小,用邻补角、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求解.【详解】解:(1)∠AQB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其原因如下:∵m⊥n,∴∠AOB=90°,∵在△ABO中,∠AOB+∠ABO+∠BAO=180°,∴∠ABO+∠BAO=90°,又∵AQ、BQ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BAQ=12∠BAC,∠ABQ=12∠ABO,∴∠BAQ+∠ABQ=12 (∠ABO+∠BAO)=190452⨯=又∵在△ABQ中,∠BAQ+∠ABQ+∠AQB=180°,∴∠AQB=180°﹣45°=135°.(2)如图2所示:①∠P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其原因如下:∵∠ABF+∠ABO=180°,∠EAB+∠BAO=180°∠BAQ+∠ABQ=90°,∴∠ABF+∠EAB=360°﹣90°=270°,又∵AP、BP分别是∠BAE和∠ABP的角平分线,∴∠PAB=12∠EAB,∠PBA=12∠ABF,∴∠PAB+∠PBA =12 (∠EAB+∠ABF)=12×270°=135°, 又∵在△PAB 中,∠P+∠PAB+∠PBA =180°,∴∠P =180°﹣135°=45°.②∠C 的大小不变,其原因如下:∵∠AQB =135°,∠AQB+∠BQC =180°,∴∠BQC =180°﹣135°,又∵∠FBO =∠OBQ+∠QBA+∠ABP+∠PBF =180°∠ABQ =∠QBO =12∠ABO ,∠PBA =∠PBF =∠ABF , ∴∠PBQ =∠ABQ+∠PBA =90°,又∵∠PBC =∠PBQ+∠CBQ =180°,∴∠QBC =180°﹣90°=90°.又∵∠QBC+∠C+∠BQC =180°,∴∠C =180°﹣90°﹣45°=45°【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角的和差等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以静求动的一个点型题目,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几何综合题.26.(1)①115°,110°;②,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CAG=∠BAC=50°;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30°,∠FMD=解析:(1)①115°,110°;②1902AFD B ︒∠=+∠,证明见解析;(2)1902AFD B ︒∠=-∠,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CAG=12∠BAC=50°;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30°,∠FMD=∠GAC=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FD 的度数即可;已知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12∠BAC ,∠FDM=12∠EDG ;由DE//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 ,∠FMD=∠GAC ;即可得∠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 )=12×140°=7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FD=110°;②∠AFD=90°+12∠B,已知AG平分∠BAC,DF平分∠E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12∠BAC,∠FDM=12∠EDG;由DE//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FMD=∠GAC;由此可得∠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12×(180°-∠B)=90°-12∠B;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FD=90°+12∠B;(2)∠AFD=90°-12∠B,已知AG平分∠BAC,DF平分∠E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12∠BAC,∠NDE=12∠EDB,即可得∠FDM=∠NDE=12∠EDB;由DE//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B=∠C,∠FMD=∠GAC;即可得到∠FDM=∠NDE=12∠C,所以∠FDM+∠FMD =12∠C+12∠BAC=12(∠BAC+∠C)=12×(180°-∠B)=90°-12∠B;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FD=∠FDM +∠FMD=90°-12∠B.【详解】(1)①∵AG平分∠BAC,∠BAC=100°,∴∠CAG=12∠BAC=50°;∵//DE AC,∠C=30°,∴∠EDG=∠C=30°,∠FMD=∠GAC=50°;∵DF平分∠EDB,∴∠FDM=12∠EDG=15°;∴∠AFD=180°-∠FMD-∠FDM=180°-50°-15°=115°;∵∠B=40°,∴∠BAC+∠C=180°-∠B=140°;∵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12∠BAC,∠FDM=12∠EDG,∵DE//AC,∴∠EDG=∠C,∠FMD=∠GAC;∴∠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12×140°=70°;∴∠AFD=180°-(∠FDM +∠FMD)=180°-70°=110°;故答案为115°,110°;②∠AFD=90°+12∠B,理由如下:∵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12∠BAC,∠FDM=12∠EDG,∵DE//AC,∴∠EDG=∠C,∠FMD=∠GAC;∴∠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12×(180°-∠B)=90°-12∠B;∴∠AFD=180°-(∠FDM +∠FMD)=180°-(90°-12∠B)=90°+12∠B;(2)∠AFD=90°-12∠B,理由如下:如图,射线ED交AG于点M,∵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12∠BAC,∠NDE=12∠EDB,∴∠FDM=∠NDE=12∠EDB,∵DE//AC,∴∠EDB=∠C,∠FMD=∠GAC;∴∠FDM=∠NDE=12∠C,∴∠FDM +∠FMD =12∠C+12∠BAC=12(∠BAC+∠C)=12×(180°-∠B)=90°-12∠B;∴∠AFD=∠FDM +∠FMD=90°-12∠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确定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试卷含答案(共3套)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D.65°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度.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度.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13.(3分)如图,已知AB∥CD,∠α=.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进行判断.【解答】解:如图,∠1与∠2,∠3与∠4分别是两对同位角.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是需要识记的内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根据定义,逐一判断.【解答】解:A、∠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B、∠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C、∠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D、∠1、∠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又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故选D.【点评】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考点】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因∠1和∠2是邻补角,且∠1=40°,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2=180°﹣∠1=180°﹣40°=140°.【解答】解:∵∠1+∠2=180°又∠1=40°∴∠2=1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邻补角的概念计算一个角的度数的能力.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D.65°【考点】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FE,再根据外角性质求出∠B+∠C.【解答】解:∵AB∥DE,∠E=65°,∴∠BFE=∠E=65°.∵∠BFE是△CBF的一个外角,∴∠B+∠C=∠BFE=∠E=65°.故选D.【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对各选项画出示意图,观察图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注意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注意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而∠4与∠8是AD和BC被BD 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解答】解:∵AB∥CD,∴∠3=∠7,∠2=∠6,∠3+∠4+∠5+∠6=1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36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作出PA∥a,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得出∠1+∠2+∠3的值.【解答】解:过点P作PA∥a,∵a∥b,PA∥a,∴a∥b∥PA,∴∠1+∠MPA=180°,∠3+∠APN=180°,∴∠1+∠MPA+∠3+∠APN=180°+180°=360°,∴∠1+∠2+∠3=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作出PA∥a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70度.【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做题.【解答】解:由题意得:直线a∥b,则∠2=∠1=70°【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2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进行做题.【解答】解:∵直尺的两边平行,∴∠2=∠4=50°,又∵∠1=30°,∴∠3=∠4﹣∠1=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70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2 :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解题.【解答】解:因为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所以∠2与∠1的对顶角之和为180°.又因为∠1与其对顶角相等,所以∠2+∠1=180°,故∠2=180°﹣∠1=180°﹣110°=70°.【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70度.【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把∠2,∠3转化为△ABC中的角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CB=∠2=40°,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知∠ABC=180°﹣∠1﹣∠ACB=70°.又∵a∥b,∴∠3=∠ABC=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DCE=∠A(答案不唯一).【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专题】26 :开放型.【分析】能判定CE∥AB的,判别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因而可以判定的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解答】解: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故答案为:∠DCE=∠A(答案不唯一).【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3.(3分)如图,已知AB∥CD,∠α=8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1,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EF,∵AB∥CD,∴AB∥EF∥CD,∴∠1=180°﹣120°=60°,∠2=25°,∴∠α=∠1+∠2=60°+25°=85°.故答案为:8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目,难点在于过拐点作平行线.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50°.【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DEF=∠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解答】解:∵AD∥BC,∴∠EFB=∠FED=65°,由折叠的性质知,∠DEF=∠FED′=65°,∴∠AED′=180°﹣2∠FED=50°.故∠AED′等于50°.【点评】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知识,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概念求解.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A,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D,∴∠2=∠A=70°,∴∠1=180°﹣∠2=180°﹣70°=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互余.【考点】J3:垂线.【分析】根据垂直得直角:∠B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来求∠1与∠2的关系.【解答】解:∵AB⊥CD,∴∠BOD=90°.又∵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1+∠2=180°﹣∠BOD=90°,即∠1与∠2互余.故答案是:互余.【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注意已知条件“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告诉我们∠FOE为平角.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证明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4的度数.【解答】解:∵∠1=70°,∠2=70°,∴∠1=∠2,∴a∥b,∴∠3=∠4.又∠3=60°,∴∠4=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中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中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CDE=150°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CDE=150°,∴∠1=180°﹣∠CDE=180°﹣150°=30°,∵AB∥CD,∴∠1=∠3=30°,∵BE平分∠ABC,∴∠1=∠3=∠2=30°,∴∠C=180°﹣∠1﹣∠2=180°﹣30°﹣30°=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较简单题目.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7 :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直接完成填空.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成立.【解答】解: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在做此类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看两个角到底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角.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此题首先要根据对顶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到一组同位角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两条直线平行.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同旁内角互补,从而进行求解.【解答】解:∵∠1=∠2,∠2=∠EHD,∴∠1=∠EHD,∴AB∥CD;∴∠B+∠D=180°,∵∠D=50°,∴∠B=180°﹣50°=130°.【点评】综合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难度不大.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4 :证明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可证明.【解答】证明:∵AB∥CD,∴∠BAC=∠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F,∴∠EAC=∠F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AE+∠EAC,∠DCA=∠DCF+∠FCA,∴∠BAE=∠DCF.【点评】重点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这一性质.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如图,过点O作OP∥AB,则AB∥OP∥CD.所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将(∠1+∠2)转化为(∠AOP+∠POC)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O作OP∥AB,则∠1=∠AOP.∵AB∥CD,∴OP∥CD,∴∠2=∠POC,∵∠AOP+∠POC=90°,∴∠1+∠2=9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D∥BC,∠B=3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EAD 的度数,又由AD是∠EA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得∠DAC 的度数,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AD∥BC,∠B=30°,∴∠EAD=∠B=30°,∵AD是∠EAC的平分线,∴∠DAC=∠EAD=30°,∵AD∥BC,∴∠C=∠DAC=30°.∴∠EAD=∠DAC=∠C=3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是解此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J3:垂线.【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E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CN的度数,然后再根据CM⊥CN即可求出∠BCM的度数.【解答】解:∵AB∥CD,∠B=40°,∴∠BCE=180°﹣∠B=180°﹣40°=140°,∵CN是∠BCE的平分线,∴∠BCN=∠BCE=×140°=70°,∵CM⊥CN,∴∠BCM=20°.【点评】本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比较简单.【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3分)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垂直 D.平行或相交2.(3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A.垂直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3.(3分)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前进的方向仍与原来相同,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A.先右转80°,再左转100°B.先左转80°,再右转80°C.先左转80°,再左转100°D.先右转80°,再右转80°4.(3分)如图AB∥CD,则∠1=()A.75°B.80°C.85°D.95°5.(3分)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6.(3分)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A.110°B.115°C.120°D.125°7.(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9.(3分)∠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1∥l2,那么必有()A.∠1=∠2 B.∠1+∠2=90°C.∠1+∠2=90°D.∠1是钝角,∠2是锐角10.(3分)如图,AB∥DE,那么∠BCD=()A.∠2﹣∠1 B.∠1+∠2 C.180°+∠1﹣∠2 D.180°+∠2﹣2∠111.(3分)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12.(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等角的补角相等13.(3分)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1)(2)(3)B.(2)(3)(4)C.(3)(4)(5)D.(1)(2)(5)14.(3分)如图,已知∠1=∠2,则有()A.AB∥CD B.AE∥DF C.AB∥CD且AE∥DF D.以上都不对15.(3分)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于O,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A.对顶角B.互余C.互补D.相等16.(3分)如图,DH∥EG∥BC,且DC∥EF,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有()个.A.2 B.4 C.5 D.6二、填空题17.(3分)小玮家在小强家的北偏西75度,则小强家在小玮家的坐标方向是度.18.(3分)若一个角的余角是30°,则这个角的补角为°.19.(3分)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则这个角的大小是.20.(3分)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度.21.(3分)小明从点A沿北偏东60°的方向到B处,又从B沿南偏西25°的方向到C处,则小明两次行进路线的夹角为.22.(3分)把“同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23.(3分)如图,AB∥CD,∠BAE=120°,∠DCE=30°,则∠AEC=度.24.(3分)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70°,则∠OGC=.25.(3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AB,∠1=25°,则∠2=°,∠3=°,∠4=°.26.(3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27.(3分)如图,直线l1∥l2,AB⊥CD,∠1=34°,求∠2的度数.28.(3分)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与∠EFD 的平分线FP相交于点P,且∠EFD=60°,EP⊥FP,则∠BEP=度.29.(3分)如图∠1=82°,∠2=98°,∠3=80°,则∠4=度.30.(3分)如图:已知∠B=∠BGD,∠DGF=∠F,求证:∠B+∠F=180°.请你认真完成下面的填空.证明:∵∠B=∠BGD(已知)∴AB∥CD()∵∠DGF=∠F;(已知)∴CD∥EF()∵AB∥EF()∴∠B+∠F=180°().三、计算题:31.(10分)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则∠BOE=度,∠AOG=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垂直 D.平行或相交【考点】J7:平行线;J1:相交线.【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平行或相交;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本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2.(3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A.垂直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一组同位角相等即∠FEB=∠GFD,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1=∠2,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FEB=∠GFD,∵EM与FN分别是∠FEM与∠GFD的平分线,∴∠1=∠FEB,∠2=∠GFD,∴∠1=∠2,∴EM∥F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3.(3分)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前进的方向仍与原来相同,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A.先右转80°,再左转100°B.先左转80°,再右转80°C.先左转80°,再左转100°D.先右转80°,再右转8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2B :探究型.【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根据题意得:两次拐的方向不相同,但角度相等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正确;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3分)如图AB∥CD,则∠1=()A.75°B.80°C.85°D.9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延长BE交CD于点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FD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延长BE交CD于点F.∵AB∥CD,∴∠B+∠BFD=180°,∴∠BFD=180°﹣∠B=180°﹣120°=60°,∴∠1=∠ECD+∠BFD=25°+60°=8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5.(3分)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考点】J3:垂线.【专题】11 :计算题;32 :分类讨论.【分析】根据垂直关系知∠AOC=90°,由∠AOB:∠AOC=2:3,可求∠AOB,根据∠AOB与∠AOC的位置关系,分类求解.【解答】解:∵OA⊥OC,∴∠AOC=90°,∵∠AOB:∠AOC=2:3,∴∠AOB=60°.因为∠AOB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在∠AOC内,一种是在∠AOC外.①当在∠AOC内时,∠BOC=90°﹣60°=30°;②当在∠AOC外时,∠BOC=90°+60°=1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时做这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图形.6.(3分)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A.110°B.115°C.120°D.125°【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首先应根据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的性质求出∠4的度数.【解答】解:∵∠1=∠2,∠5=∠1(对顶角相等),∴∠2=∠5,∴a∥b(同位角相等,得两直线平行);∴∠3=∠6=5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4=180°﹣55°=125°(邻补角互补).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7.(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L: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及直角三角板的特殊性解答.【解答】解:∵纸条的两边平行,∴(1)∠1=∠2(同位角);(2)∠3=∠4(内错角);(4)∠4+∠5=180°(同旁内角)均正确;又∵直角三角板与纸条下线相交的角为90°,∴(3)∠2+∠4=90°,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考点】J7:平行线;J3:垂线;J5:点到直线的距离;J8:平行公理及推论.【分析】运用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判定即可.【解答】解: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下,故A选项错误;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过直线外一点,故B选项错误;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应为垂线段的长度,故C选项错误;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与性质.9.(3分)∠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1∥l2,那么必有()A.∠1=∠2 B.∠1+∠2=90°C.∠1+∠2=90°D.∠1是钝角,∠2是锐角【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l1∥l2,∠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1+∠2=180°,即∠1+∠2=9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3分)如图,AB∥DE,那么∠BCD=()A.∠2﹣∠1 B.∠1+∠2 C.180°+∠1﹣∠2 D.180°+∠2﹣2∠1【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2B :探究型.【分析】过点C作CF∥AB,由AB∥DE可知,AB∥DE∥CF,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BCF,∠2+∠DCF=180°,故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C作CF∥AB,∵AB∥DE,∴AB∥DE∥CF,∴∠BCF=∠1①,∠2+∠DCF=180°②,∴①+②得,∠BCF+∠DCF+∠2=∠1+180°,即∠BCD=180°+∠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3分)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专题】11 :计算题.【分析】①由∠1=∠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②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③由∠ABC=∠ADC且∠3=∠4,利用等式的性质一对内错角相等,进而得到AB∥CD,本选项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解答】解:①由∠1=∠2,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②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③由∠ABC=∠ADC且∠3=∠4,得到∠ABC﹣∠4=∠ADC﹣∠3,即∠ABD=∠CDB,得到AB∥CD,本选项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则符合题意的只有1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2.(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等角的补角相等【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IL:余角和补角;J2: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判断A;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B;举出反例图形即可判断C;根据互余互补的性质即可判断D.【解答】解: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如图CD⊥AB,则∠ADC=∠BDC,但两个角不是对顶角,错误,故半选项正确;D、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对顶角,互余互补当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3.(3分)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1)(2)(3)B.(2)(3)(4)C.(3)(4)(5)D.(1)(2)(5)【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对每个图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2)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3)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4)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5)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图中是同位角的是(1)、(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14.(3分)如图,已知∠1=∠2,则有()A.AB∥CD B.AE∥DF C.AB∥CD且AE∥DF D.以上都不对【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分析】∠1、∠2是直线AE、DF被A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E∥DF.【解答】解:∵∠1=∠2,∴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填空题
1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则较小的锐角是_______.
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是1260°,则这个多边形边数是.
13.若把代数式 化为 的形式,其中 、 为常数,则 ______.
14.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COB=____.
24.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 ;
(2) .
25.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外角都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一半.
(1)求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2)求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
26.如图, 中, ,点 分别在边 的延长线上,连结 平分 .求证: .
27.分解因式:
(1) ;
(2) ;
(3) .
下海兰生复旦人教( )
A. B. C.1D.
2.下列图形可由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3.冠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的一种,可以在人群中扩散传播,某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000081米,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15.如图,直线 ,直线GE交直线AB于点E,EF平分 .若∠1=58°,则 的大小为____.
16.已知关于 , 的方程组 ( 为大于0的常数),且在 , 之间(不包含 , )有且只有3个整数,则m取值范围______.
17.已知 , ,则 ___________.
18.已知2x+3y-5=0,则9x•27y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
21.先化简,再求值:(3x+2)(3x-2)-5x(x+1)-(x-1)2,其中x2-x-10=0.
2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将△ABC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4格.
(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B′C′;
(2)再在图中画出△ABC的高CD;
=x2-2x-3
所以a=2,b=-3,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互逆运算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6.D
解析:D
【分析】
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解:A、(a2)3=a6,故此选项错误;
B、a8÷a2=a6,故此选项错误;
C、(2a)3=8a3,,故此选项错误;
D、a2+ a2=2 a2,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7Leabharlann C解析:C【分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A
【详解】
解:观察可知A选项中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B、C选项中的图形需要通过旋转得到,
(3)在图中能使S△PBC=S△ABC的格点P的个数有个(点P异于A)
23.如图1,在△ABC的AB边的异侧作△ABD,并使∠C=∠D,点E在射线CA上.
(1)如图,若AC∥BD,求证:AD∥BC;
(2)若BD⊥BC,试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2,∠DAE=20°,求∠C的度数;
②如图3,若∠BAC=∠BAD,过点B作BF∥AD交射线CA于点F,当∠EFB=7∠DBF时,求∠BAD的度数.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解析: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
B. 故错误.
C. 正确.
D. 故错误.
故选C.
点睛: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先还原多项式,然后对应求出a、b即可.
详解:(x+1)(x-3)
=x2-3x+x-3
A. B. C. D.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 )
A.a=2,b=3B.a=-2,b=-3
C.a=-2,b=3D.a=2,b=-3
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a2)3=a5B.a8÷a2=a4C.(2a)3=6a3D.a2+ a2=2 a2
D选项中的图形可以通过翻折得到,
故选:A
3.B
解析:B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0.000000081=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9.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依次是各边中点,O是形内一点,若四边形AEOH、四边形BFOE、四边形CGOF的面积分别为6、7、8,四边形DHOG面积为( )
A.6B.7C.8D.9
20.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剪去∠C得到四边形ABDE,且∠C=40°,则∠1+∠2的度数为_____.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的坐标分别为 , ,其中 , 满足 .将点 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如图所示.
(1)求点 , , 的坐标;
(2)动点 从点 出发,沿着线段 、线段 以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 从点 出发沿着线段 以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秒 .当 时,求 的取值范围;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 ?若存在,求出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若关于 的不等式组 恰好只有2个整数解,且关于 的方程 的解为非负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 的值之和是()
A.1B.3C.4D.6
8.计算a•a2的结果是( )
A.aB.a2C.a3D.a4
9.下列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10.已知a、b、c是正整数,a>b,且a2-ab-ac+bc=11,则a-c等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