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的基本要求内容
命题说话的基本要求

命题说话的基本要求
嘿,咱来说说命题说话的基本要求哈!
首先呢,一定要自然流畅,就像咱平常聊天一样,可别结结巴巴的。
比如说,你跟朋友讲个好玩的事儿,肯定是很顺溜地就说出来了吧,不能吭吭哧哧的呀!
再有啊,得有内容,不能空洞无物。
好比说你去描述一场比赛,不能就干巴巴地说“比赛挺精彩”,那多没劲啊,得把比赛的细节、精彩瞬间都讲出来呀!就像咱看电影,得有情节才有吸引力嘛!
还有哦,得有真情实感。
你想想,要是别人跟你说话,假惺惺的,你啥感觉?肯定不舒服对吧!所以咱自己说话也得真诚,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比如说你特别喜欢一本书,那就把你为啥喜欢,那种喜欢的心情都表现出来呀!
再者,用词得恰当准确呀。
你总不能乱用词,让人听了莫名其妙的。
就像说一个人长得可爱,你不能说“长得可口”吧,那多奇怪呀!
另外,清晰的逻辑也很重要呢!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比如说你讲自己的一天,得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讲,不能乱了套呀!
咱就拿跟朋友介绍一个地方来说吧,你得自然地说“哎呀,那地方可好玩啦”,然后详细说说有啥好玩的,怎么个好玩法,为啥你觉得好玩,这多生动呀!你要是干巴巴地说“那个地方还行”,谁会感兴趣呢?是不是?
总的来说,命题说话就是要自然、有内容、真诚、用词恰当、有逻辑,这样才能让别人爱听,才能说好呀!
以上就是我对命题说话基本要求的看法啦!咋样,我说得对吧!。
试卷命制基本要求

试卷命制基本要求试卷命制具体要求一、命题的原则及要求:1、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检测。
2、命题要有适当的难易梯度,合理确定不同难易程度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建议试题中基本题、中难度题、高难度题比例为5:4:1,能够通过考试既夯实基础,又体现学生水平的差异。
3、试题应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根据我校的实际和各学科的特点,在难度适宜的前提下,应注重考核本学期所学内容。
4、题型要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客观题在前。
5、命制试题必须简明、清晰、准确。
要克服题意不明、模棱两可、答案不确切、卷面不清等不利于考试的多种情况。
注意控制题量,要让大多数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考试。
6、命制试题另附页必须附上标准答案,随试卷、答案到10月17之前(第八周星期五)之前上交教务处。
二、试卷格式1、文件的名称是: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年级学科期中试卷,一律是WORD文档。
2、文件的首行标题是: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年级学科期中试卷,宋体四号字,加粗,居中。
3、试卷标题下面或答题纸的标题下面设卷首分栏,居中。
题号得分一二三四总分4、页面设置:B4或8开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0厘米。
5、试卷内容一律用宋体五号字。
6、每大题标题后加括号,显示该题分值,该行加粗。
7、试卷每面下面需要带居中页码。
8、段落:行间距牢固值15-20磅之间(个别学科试卷行间距可根据图的大小进行恰当调解)。
9、试卷的谜底随试卷后面另起一页。
8、段落:行间距牢固值15-20磅之间(个别学科试卷行间距可根据图的大小进行恰当调解)。
9、试卷的谜底随试卷后面另起一页。
2024年高考命题要求

2024年高考命题要求
2024年高考命题要求如下:
1. 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必须符合学科理论,遵循教学大纲,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 公平性原则:试题内容必须符合国家考试大纲,确保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题型等各方面都公平合理。
同时,试题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避免出现歧视性内容。
3. 创新性原则:试题内容应该注重创新,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试题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紧扣大纲,贴近教材:试题命题要求紧扣教学大纲,贴近教材内容。
试题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涵盖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5. 难度适中,区分度高:试题命题要求难度适中,区分度高。
试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进行设计,确保难度适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同时,试题还要注重区分度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6. 题型多样,覆盖面广:高考试题命题要求题型多样,覆盖面广。
试题应该包括各种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便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能力。
同时,试题还要注重覆盖面广,涵盖各个学科的知识点,使试卷具有较高的知识覆盖率。
7. 贴近生活,注重实践:试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试题还要注重实践性的设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命题要求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关于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及试卷管理规定

关于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及试卷管理规定一、命题的基本原则1.所有课程的考试命题内容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大体分为四部分:(1)基本概念(约占40分)。
(2)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约占50分)。
(3)具有比较灵活和一定难度的综合性分析或计算题(约占10分)。
2.由于我校采取阶段测验,故考试课内容的覆盖率应占本学期所讲授内容的80%以上。
3.考试命题应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深度和广度适当,严禁出偏题、怪题,需要进行繁琐的数学推导题一般不出(数学课除外)。
4.命题可采用多种形式,防止单一的问答或计算,各门课可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填空、判断、选择、画图、实际操作、问答、计算等多种试题形式。
根据课程性质,也可采用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法。
5.命题要准确、易懂,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试结果应符合正态分布。
6.一般情况下不给学生出复习提纲或指定复习题,应引导学生全面复习,掌握“三基”内容,加强综合性练习。
但学生基础差时可灵活掌握。
7.试卷须经命题教师试做,教师做题的时间控制在学生考试时间的l/2以内。
二、试卷管理规定1.期末考试课程由任课教师同时拟定A、B两套试卷,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并录入磁盘上交教务科,组成试卷库。
(试题库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变化而修改。
)2.同一教学大纲、进度相同的课程原则上采用同一试卷。
但个别班基础差需另出题,须经教研组长同意,教务科长批准。
3.试卷由教研组长或专业教研部长审批,并按规定时间提前上交教务科,专业教研部长及教务科负责人均有权让老师对试题进行修改或重新命题。
4.试卷印出后由教务科登记封存,考前15分钟由监考教师到教务科领取。
三、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科负责具体实施。
试卷命题要求

考试命题、制卷、阅卷登分、机试要求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技能。
根据教学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指导资料授完课程后,要做好各门课程的考试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工作,特提出如下要求:一、期末考试命题要求(一)命题的依据1、命题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时注意不要超过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不出偏题、怪题。
2、使用同一教学大纲的课程,应当统一命题。
(二)命题原则1、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试题应题意明确,表述准确规范,给出条件充分,通俗易懂。
2、试题应以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为重点,也应有一定份量的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创新性的试题。
3、试题的题型应灵活多样比例适当.其中客观题占30-40%,分析问题、培养能力和有创意的题占60—70%。
4、试题要难易适中.一般:易度题70%,中等难度题20%,难度题10%。
5、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应达80%。
6、试题的题意应表述清楚,用字规范。
(三)命题的要求1、充分把握整套试题对教学内容的覆盖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题量的适当,确保命题质量;2、尽量避免与以往学期考试试题的重复;3、同一套试题中,各题之间应避免相互提示;4、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至少必须准备难度相当的两套(A B)试题,两套试题的重复率应当小于20%。
5、试卷一般按百分制设定评分标准。
采用百分制的课程,应当拟定评分标准.6、命题教师于考试前10天将标准版A4型电子试题提交到教务处(含AB两份试题及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也可将电子试卷发送至考试邮箱:hxy001@126。
com,空白样卷电子版由教务处提供.二、制卷要求(一)教师命题应统一采用教务处提供的试卷样板制卷,并严格按照试卷样板上的字体、字号要求书写,请勿擅自更改题号、字体、字号等。
(二)制卷时卷头的课程名称、考试方式、命题方式等项目应全部填写,不能留空、不能填写简称.(三)应特殊原因无法采用电子版制卷,需制作手写稿试卷者应在制卷前联系教务处,由教务处同意后采用统一的模板制卷,采用手写稿制卷者需书写工整,字体规范,图表清晰,保证卷面的整洁。
面试命题的基本要求

面试命题的基本要求
1. 目的明确:命题人需要明确面试的目的,例如确定应聘者的技能、经验、学术背景或行业知识等,以确定最符合招聘职位要求的人选。
2. 具体有效:面试命题需要具体有效,以确保得出的结论可信度高且可操作性强。
命题人需要平衡问题的具体性和广泛性,确保问题能够涵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避免一些主观判断和推测。
3. 全面公平:命题人需要遵循公平、互惠互利的原则,确保所有应聘者接受的问题相同,并且能够客观地考察应聘者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命题人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应聘者的背景、经历和特长,以允许他们在不同方面表现自己。
4. 有效可靠:有效可靠是面试命题的基本要求之一,面试命题必须经过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考验,确保问题和测试方法符合专业的标准,并能在不同面试官和场景下的结果一致。
高中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高中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1.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考试题目必须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相符合,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考查能力和素质。
考试题目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公平公正。
考试题目应该公正、公平,不得有歧视性,不得利用学生的个人背景、家庭条件等因素干扰考试公正性。
4.考查多样化。
考试题目应该考查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不能过于单一、机械。
5.合理难度。
考试题目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难度,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难。
6.易于评分。
考试题目应该明确、清晰,容易评分,避免出现模棱两可、难以评分的情况。
7.注重实用性。
考试题目应该注重实用性,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8.注重创新性。
考试题目应该注重创新性,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考试命题理念和经验,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命题方式和形式。
- 1 -。
命题的基本要求及

公转位置判断不 清
掌握不实 掌握不实
4
5 6 7 8 9 10
2
2 2 2 2 2 2
1.6
1 1.5 1.5 1.6 1 1.5
影响天气的因素
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 等值线 洋流 人口 统计图表
掌握不实
图像分析错误 图像分析错误 掌握不实 掌握不实 图像分析错误 判读错误
审卷情况分析表
更新题号
1
分值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科试卷预估分析表
题号 1 2 3 分值 2 2 2 估分 1.2 1.5 1.5 知识点 地球运动 气候 气候 考查目标 地球公转 气候类型分布 气候特点 地形与降水气温 的关系 工业区位分析 工业区位分析 等值线的判读 洋流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人口增长的规律 统计图表的判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 水平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 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而水平较低的考 生答错(得低分),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题目 的区分度反映了试题这种区分能力的高低。 要求:避免繁、偏、旧的试题,避免出现 过难的题目以及低于两纲要求的试题,每次考 试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要分析每道试题的区 分度。
3.全面性原则 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测试目的,全面反映测试的要求, 以期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覆盖面既要大,又要突出重点,保证试 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代表性,力求做到各个部分的比例适当。另 外,最好有一些学科类综合或学科内综合的题目,有利于考查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整体性原则 (1)要根据测试要求从整体上恰当确定试题的份量,不能凭借 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想象编题组卷。测试应以课标为准绳命题, 使整个试卷能够准确考查考生达标情况。 (2)不同的能力水平,需要不同层次的试题来考查,应该从总 体上分析试卷的考查功能,而不能要求每一道题都要达到同一功 能的指标。 (3) 除在内容安排和整体功能上有良好的特性外,在试题的布 局方面,要求试卷要有一个好的结构,应当掌握由浅入深,由简 到难,逐题深入的原则,起点低终点高,有一定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的基本要求
一、命题目标:
1.试题预达“六个符合”目标,即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符合科学评价理念、符合《课程标准》、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试题预达“三个满意”目标,即让学生满意、让教师满意、让专家满意;
3.试题预达“三个导向”目标,即让学业考试成为新课程把握的导向、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导向、成为新课程评价的导向;
4.试题预达“三种境界”目标,即让学业考试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再次学习再次受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成功、品味快乐的过程。
二、命题原则:
1.目的性原则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就不同。
前面提到,平常的检测主要是诊断教学容的把握情况,期中、期末考试则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学习水平,初中(小学)毕业学业考试的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是为高中(初中)阶段的招生提供依据,而竞赛则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目的各有侧重,命题就会不同。
2.科学性原则编写的试题不但要求其本身没有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而且试题表述要规,尽可能采用学科术语。
从新课程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一定比例,设计一些能充分体现学科思想方法,动手操作实践等容的试题。
3.简洁性原则试题的语言表达要简洁、精练,每道试题应该清楚地提出一个或几个独立而明确的问题,学生阅读题干后能够明确他们要解答的容,不存在理解题意的障碍。
4.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教材容的难易度、《课程标准》要求,编制的试卷必须具有一定的梯度。
一方面,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解答题中,即每一题中的各个小问题难度应有区别,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该题是难题,各小问中也应设计难度较小的问题;另一方面,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排列。
5.创新性原则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新奇性上,而试题的新奇性则主要反映在取材的新奇性、创设情境的新奇性、设问的创新性以及考查角度的独到性等方面。
严格来讲,在一份试卷中,至少应有20%-30%的试题是新命题才算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性原则。
假如一份试卷全部选用他人的现成试题,这样的试卷哪怕是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也会让人觉得有瑕疵。
三、出卷步骤
1.了解测试的性质
明确考试级别、测试对象(年级、学情)、测试围、测试时间、试卷结构(题型、分值)、难度系数。
2.明确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学业水平、高考)所列要求,准确掌握教材所有知识点难易要求和呈现的学科思维方式。
3.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容之间的列联表。
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
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容的比例。
考查容标题数考查目标分数合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综合易中难合计
双向细目表的价值:
1、确保试卷有较宽的覆盖面
2、确保试卷的质量,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步骤:
(1)确立知识要点
①列要点。
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
可将各单项的细小的知识点合并归类,组成大的知识块。
通常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容,作为检测重点。
②定比例。
即确定每一章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2)确立能力水平层次
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综合应用
(3)排列各部分所占比例
排出分值、题型、难易度
(4)汇总与调整
依据汇总情况,分析整个测试在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测试目的、纲要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4.试答全部试题——要认真审核所制试卷。
①试卷出好后,教师应自己做一遍,看看试卷中还有哪不妥之处,若
有不足之处可立即修改。
这样可排除其他因素对学生考试的影响,利于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②命题人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
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试卷时间的2倍。
5.调整完善
①根据答题实际时间的需要,对试题容进行适当调整。
②根据答题估计试卷难度,对试题容进行适当调整。
6.制定评分标准参考答案、给分尺度、评分标准
四、命题质量的检测
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①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对任何学生的多次测定都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前后一致的结果。
②效度。
效度指考试的准确性,反映的是考试容与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吻合程度。
效度高的试卷,能够较准确地测试出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真实度。
③难度。
平均得分/满分。
可根据不同的考试略有调整,建议控制在
0.75左右。
若大于0.85则偏易,若小于0.65则偏难。
④区分度。
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
具体做法是: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前50%的考生为高分组,后50%为低分组,其计算公式为:D=2(XH—XL)/W
其中,XH为高分组平均分,XL为低分组平均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
五、命题需要注意的个问题
(1)情境设置问题
设置“情境”的本质是提供一个平台,能够让学生针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进行提取、组合、尝试、判断以及模式化等等,有时这个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根据学科和测试目标的不同,情境的现实化和生活化程度是不一样的。
不要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
情境要求真实合理,一定不能让学生产生迷惑。
(2)试题反映考试功能和目标;
(3)不出超纲题、偏题、怪题和其他没有考查意义的题目;
(4)解题情境和提出的问题新颖而不落俗套;
(5)问题含义明确,不是暧昧不清和模棱两可,用语准确清楚;(6)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难度结构合理,符合考纲的要求;
(7)试题覆盖面广,布点合理,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8)各试题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产生相互提示,一般不以其他试题的答案作为本题的答题基础;
(9)卷面美观大方,试题排放合理,答题要求明确,答案要求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