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种类及特点
简述微灌的种类和特点

简述微灌的种类和特点。
微灌主要有以下五类。
(1)渗灌渗灌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专门设施(地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上而下湿润土壤,所以又称地下灌溉。
近年来也有在地表下埋设塑料管,由专门的渗头向植物根区渗水。
其优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少,少占耕地便于机耕,但地表湿润差,地下管道造价高,容易淤塞,检修困难。
(2)滴灌滴灌由地下灌溉发展而来,是利用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每棵植物的根部,水由每个滴头直接滴在根部上的地表,然后渗入土壤并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
其突出优点是非常省水,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
但需要大量塑料管,投资较高,滴头极易堵塞。
把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的下面,可基本上避免地面无效蒸发,称之为膜下滴灌。
(3)微喷灌微喷灌又称微型喷灌。
微喷灌是用很小的喷头(微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
微喷头的工作压力与滴头大致相同,但喷洒孔口稍大,出流流速比滴头大,所以堵塞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4)涌泉灌,是通过置于植物根部附近开口的小管向上涌出的小水流或小涌泉将水灌到土壤表面。
灌水流量较大(但一般也不大于220L/h),远远超过土壤的渗吸速度,因此通常需要在地表形成小水洼以控制水量的分布。
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地区,其特点是工作压力很低,与低压管道输水的地面灌溉相近,出流孔口较大,不易堵塞。
(5)膜上灌膜上灌是近几年我国新疆试验研究的灌水方法,它是将灌溉水在地膜表面的凹形沟内借助重力流动,并从膜上的出苗孔渗入土壤进行灌溉。
膜上灌地膜减少了渗漏损失,又可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节水灌溉技术6-11章

8.3 大力推广普及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一、破除水稻深水淹灌的旧习惯,树立水稻科学 灌溉的新观念。 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察畈的水稻通气高产栽培 攻关田:水稻通气高产栽培法”就是指在高产水 稻栽培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根据水稻生 理需水“紧迫”期灌水,并采取其它关键技术, 使稻田土壤长期处于“干湿”通气状态的栽培方 法。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普及网络。 三、完善田间灌排渠系,消灭串灌串排。
第七章旱作物节水灌溉技术
教学要求 一.知道旱作物的需水量和哪些因素有关,整个 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规律 二.简要说出冬小麦、玉米、棉花三种主要旱作 物的需水规律 三.掌握什么叫充分灌溉,了解我国在非充分灌 溉条件下灌溉的实践经验 四.叙述小麦、玉米、棉花节水灌溉制度的要点, 各次灌水的作用和相应的节水灌溉经验 五.掌握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物理概念、 测定方法和田间控制范围
9.1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技术
一.雨水集蓄工程的规划 二.集流面防渗工程 三.截流输水工程 四.蓄水工程
9.1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技术
一.雨水集蓄工程的规划 雨水集蓄利用微型水利工程由集流面、输水系统、 蓄水设施、人畜用水供水设施和灌溉设施组成。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使用范围不仅包括西北干 旱、半干旱地区,而且已经延伸到降雨量丰富的 浙江、广东等省。 二.集流面防渗工程 为提高集流效率,蓄水设施的集流场地应进行防 渗处理。集流面材料的选择遵循因地制宜、就地 取材、提高集流效率、降低造价的原则。 主要有混凝土、水泥土、塑模、原土夯实、屋 顶面等。
8.1水稻需水规律和稻田用水量
微灌系统

课件--微灌系统第三章微灌系统设计第一节概述一,微灌的特点微灌,即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
与传统的地面灌溉和全面积都湿润的喷灌相比,微灌只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因此又叫局部灌溉。
微灌的特点是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精确地控制灌水量,能把水和养分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
按灌水时水流出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微灌分为如下四种形式。
1,滴灌(Drip irrigation)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由于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因而在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人渗和扩散。
2,地表下滴灌(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地表下滴灌是将全部滴灌管道和灌水器埋入地表下面的一种灌水形式,这种灌水形式能克服地面毛管易于老化的缺陷,防止毛管损坏或丢失,同时方便田间作业。
与地下渗灌和通过控制地下水位的浸润灌溉相比,区别仍然是仅湿润部分土体,因此叫地表下滴灌。
3,微型喷洒灌溉(Micro—Spray Or Micro—Jet irrigation)利用折射式、辐射式或旋转式微型喷头将水喷洒在枝叶上或树冠下地面上的一种灌水形式,简称微喷。
微喷既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又可提高空气湿度,起到调节田间小气候的作用。
由于微喷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在果园灌溉中仅湿润部分土壤,因而习惯上将这种微喷灌划在微灌范围内。
严格来讲,它不完全属于局部灌溉的范畴。
4,涌泉灌溉(Bubble irrigation)涌泉灌溉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水器形成的小股水流,以涌泉方式使水流入土壤的一种灌水形式.涌泉灌溉的流量比滴灌和微喷大,一般都超过土壤的渗吸速度。
名词解释微灌工程的特点

名词解释微灌工程的特点微灌工程是一种现代化的农田灌溉技术,它采用微小喷灌头将水直接供给作物根系,以实现精确的水分调控。
相比传统的洪灌和滴灌方式,微灌工程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本文将逐一解释。
首先,微灌工程具有高度的节约性。
传统的洪灌方式通常是将大量的水面积覆盖在农田上,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容易导致作物表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而微灌工程通过微小喷灌头将水直接供给根系,精确控制水的量和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益。
其次,微灌工程具有高度的经济性。
由于微灌工程能够准确控制灌溉量和频率,避免了过度灌溉和漏灌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农田的产量损失和水肥资源的浪费。
同时,微灌工程也能够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微灌工程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由于其灌溉设备简单、安装方便,微灌工程可以应用于各种地形和土质条件的农田,比传统的洪灌方式更加灵活。
无论是山地、丘陵还是平原,无论是湿润地区、干旱地区还是半干旱地区,微灌工程都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设计和调整,主动适应农作物的需水状况,提供合适的灌溉方案。
再次,微灌工程具有高度的精准性。
传统的洪灌方式通常无法精确控制水的用量和运动速度,导致一部分水分无法到达作物根系,而且容易引起水分的累积和浸润不均匀,对农田和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微灌工程通过精确调节喷灌头的水流量和喷灌角度,能够精确供水到根的需要部位,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田和作物的吸水效率和利用率。
最后,微灌工程具有高度的环保性。
传统的洪灌方式往往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土壤盐碱化、土壤结构破坏等。
而微灌工程通过减少农田的水量流失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能够有效减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综上所述,微灌工程是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现代化农田灌溉技术。
它既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又适应不同地形和条件,保证了灌溉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具备了环保性。
微灌的主要设备培训

微灌的主要设备培训1. 引言微灌是一种利用微小喷口进行定量喷灌的灌溉技术。
随着全球水资源供应越来越紧张,微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灌的主要设备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对微灌的主要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和培训。
2. 主要设备2.1 滴灌器滴灌器是微灌系统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它由一个带有滴孔的管道或管带组成,在作物根系附近滴出水分。
滴灌器的优点包括使用水量少、水分利用效率高、灵活性强等。
滴灌器的种类繁多,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作物类型选择合适的滴灌器非常重要。
2.2 喷灌器喷灌器是另一种微灌系统的主要设备。
它通过微小的喷口将水雾喷洒到作物周围的土壤表面。
喷灌器的特点是喷洒范围广,可以覆盖较大的面积。
喷灌器适用于一些喜欢湿润环境的作物,如花卉和苗木。
2.3 管道和管带管道和管带是微灌系统中用于输送水源的主要设备。
它们需要具备耐压、耐腐蚀和耐候性能。
管道和管带的材质多种多样,包括塑料、金属和橡胶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和管带材质,以确保微灌系统的正常运行。
2.4 过滤器过滤器是微灌系统中用于过滤水源中杂质的设备。
它们可以有效阻止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有机物进入微灌系统,保持水源的清洁。
过滤器的种类有沙滤器、网过滤器和片式过滤器等。
在微灌系统中加入合适的过滤器,可以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灌溉效果。
2.5 控制阀和计量仪表控制阀和计量仪表是微灌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用于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它们可根据具体需求调节滴灌器或喷灌器的出水量,保证作物根区获得合适的水分供应。
控制阀和计量仪表的精度和可靠性对整个微灌系统的运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 设备培训为了正确使用和维护微灌系统的主要设备,以下是一些设备培训的要点:•了解微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熟悉滴灌器和喷灌器的使用方法和安装步骤;•学习正确使用管道和管带,并了解其维护和清洁方法;•掌握过滤器的安装和维护技巧,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网;•理解控制阀和计量仪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确保灌溉水量的精确控制。
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技术

灌水均匀。微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 出水流量,因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灌水同时可实现随水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节省劳力。微灌是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而且便于自动 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地温降幅很小。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 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微灌可 以结合施肥,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 根部,提高了水和肥料利用率。
要求生产者在管理上更加科学和精细,维护和保养需投入 较多的精力。
灌水器是精密部件,通常出口很小,易被水中的杂质、矿 物质或有机物质堵塞,降低系统水量分布均匀度,严重时 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因此,对灌溉水 的水质要求较高。
二、温室微灌系统
一个完整的微灌系统,从灌溉点到水源,一般由首部枢 纽、各级输水管道与管件连接以及灌水器组成,其中首 部枢纽由各级阀门和过滤设备、施肥装置和水泵等组合 而成。
日光温室节水微灌技术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干旱缺 水已经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 制约因素。
而另一方面,农业这一用水大户的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平 均只有0.4左右,用水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为缓解水资源危机、有效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节 水灌溉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离心过滤器
又叫水砂分离器,能连续过滤高含砂量的灌溉水,也是 初级过滤设备,通常和叠片过滤器组合使用。
介质过滤器
砂介质过滤器又称砂过滤器。是用砂石作为过滤介质的。 砂过滤器主要由进、出水口、过滤罐体、砂床和排污孔等
部分组成。为了使微灌系统在反冲洗过程中也能同时向系 统供水,在首部枢纽往往安装两个以上过滤罐。
第4章 微灌技术 第3节 微灌灌溉技术参数确定

3.1.1滴头流量的影响
3.2.2微喷灌与滴灌湿润体的区别
3.2.1 定义: 微灌时被土壤湿润的土体占计划湿润层深度土体 的百分比
3.2.2 土壤湿润比与毛管、滴头布置
3.2.3 影响湿润比的因素: 毛管的布置方式,灌水器的类型和布置方式,灌 水器的流量和大小,土壤的种类和结构
果树
湿 润 区
3米
1米
3.3.1 计算公式
q
1
N
i
q
Cv 1
式中:Cv-均匀系数 -灌水器平均流量 qi-灌水器流量 确定 灌水均匀度高,灌水质量好,水利用率高,但投 资和运行费高,应根据作物、经济价值、水源、地形、 和气候等综合确定 一般建议: 取Cv=0.90-0.98; 或qv=10%-30%
3.2.4湿润比大小对微灌系统的影响 湿润比过小-投资和运行费用小,不能满足 作 物水量需求; 湿润比过大-易满足作物需求但投资和运行费用 高 一般,对于果树,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设计 土壤湿润比可取20%-30%,南方,可取25%-35 %。 对于蔬菜和大田密植作物可取70%-90%
3.2.5 湿润比计算举例 果树株行距为3×3米,采用内嵌式 滴灌管灌溉,滴灌管滴头间距为1 米,滴头流量2.3升/时,土壤为砂 滴 头 壤土,试计算滴灌湿润比。 一般,当滴头为2升/时,在砂壤土 中的湿润直径为0.8~1米 湿润比=每棵果树的湿润面积/每棵 果树的占地面积:1.0×3/(3×3)=33%
I=max ( ETwci )
12 i 1
灌溉水利用系数
一般取:0.9~0.95
已知来水量时,确定灌溉面积
Q(m / h) t (小时) A= 0.667 I(m m/ d)
滴灌分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农业大国,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核心,它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和技术将水源尽可能均匀、适度的分配到作物根区土壤中,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水分、通气和营养状况;从而达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产出效率的目的。
(3)灌水均匀:滴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量,灌水均匀度高,均匀度一般高达80~90%。
(4)增产: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肥,有的还可以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提高产品质量。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滴灌较其他灌水方法一般可增产30%左右。
二. 微灌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问,通过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微灌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一150kpa;灌水均匀度高,可达80一90以上;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但微灌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堵塞,敌对过滤系统要求高。微灌系统组成: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 微灌系统形式: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
但喷灌受风的影响大,3一4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喷灌。喷灌的蒸发损失相对较大。喷灌系统组成:
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道系统和喷头等喷灌系统形式: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
a:管道式喷灌系统:以输配水管网为主体,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
b:机组式喷灌系统: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机械利用率高,单位喷灌面积的投资较低,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灌种类及特点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如滴头、微喷头)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一、微灌种类
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形式。
二、微灌特点
1、省水。
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微灌系统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土壤表面的蒸发,且仅湿润作物根区附近土壤,比地面灌可省水50%,与喷灌相比,不受风的影响,减少了漂移损失,可省水20%。
2、节能。
微灌的灌水器均在低压下运行,比喷灌工作压力低,又比地面灌用水省,水的利用率高,可显著降低能耗。
3、灌水均匀。
微灌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田间的灌溉水量,微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4、节省劳力。
微灌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5、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
微灌为压力管道输水,能适应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质地。
地温降幅很小。
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6、增产。
微灌仅局部湿润土壤,不破坏土壤结构,不会形成土壤板结,还可以结合施肥,便于农田管理。
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水和肥料利用率。
土壤水、肥、热、气状况处于最佳,给作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一般增产幅度达30%。
7、微灌灌水器(如滴头、微喷头)出口很小,易被水中的矿物质或有机物质堵塞,出水不均匀,所以必须在系统首部安装过滤器(离心过滤器、网式过滤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