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轴系校中计算书

合集下载

船舶轴系校中计算书

船舶轴系校中计算书

尾管斜膛孔数据
尾管后轴承长度 艉管后轴承支点距后端面距离 尾管后轴承间隙 艉管最大斜度 艉管平均斜度
艉管不需进行斜膛孔
:
1000.0
:
1275.0
:
1.1
:
1.1E+00
: 5.14E-02
轴承 序号
2
mm mm mm mm mm
Ver.0601 70088 浙江欣海船舶
COMPASS
SRM04
船舶轴系校中计算程序 ( Ver. 0201 ) - 70088
变位 ( mm )
0.0000 0.0000 -0.3450 -0.3700
转角 ( rad )
1.5018E-04 -1.3249E-04 -7.4741E-05 -5.8285E-05
反力 ( k.N )
22.678 8.277 3.952 7.231
20%轴段重量 ( k.N )
1.909 3.530 2.593 0.226
单元材料 序号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Ver.0601 70088 浙江欣海船舶
F
0.00
0
材料数据
材料序号
1 2 3
弹性模量(N/mm^2)
2.060E+11 2.060E+11 2.060E+11
PAGE 3
单元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67m滚装船推进轴系校中计算

67m滚装船推进轴系校中计算

67m滚装船推进轴系校中计算摘要:本文介绍67m滚装船推进轴系的一种简易校中计算方法,及其力学模式的确立,为船上的轴系对中提供对中数据。

关键词:推进轴系;校中;计算1 前言67m滚装船是江门船厂为澳大利亚船东建造的航行于岛屿之间的汽车渡船。

本船基本尺度:结构船长67m,总船长~72m,型宽13m,设计吃水2.5m。

推进系统为双机双浆双舵,配置V型减速齿轮箱,首部设置侧推装置。

通常情况下,推进轴系的校中计算是由主机厂提供,需要运用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和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计算得出,但由于本船船东方面的原因,主机厂未提供此校中计算,船东于是委托我公司进行推进轴系校中计算。

此计算主要是为船上的轴系对中提供对中数据。

2 推进轴系的主要参数和基本布置主机:MTU 8V4000M60R 700KW;减速齿轮箱:TWIN DISC6619RV 减速比2.95:1 轴线至箱底距离280mm;尾轴直径×长度:Φ115.5mm×4840mm;中间轴直径×长度:Φ110mm×3367mm;Φ110×3002mm各一条;轴系布置图如图1所示。

本船的推进轴系布置比较特别,整个轴系为V型布置,主机位于船尾在螺旋桨之后,主机输出端朝船首通过弹性联轴节与后中间轴连接,前后中间轴之间以齿轮联轴节相连,前中间轴与齿轮箱输入端以弹性联轴节相连,前后中间轴分别有两个轴承,共四个中间轴承。

齿轮箱为V型传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夹角为10°,输出端通过刚性联轴节与尾轴连接,尾轴设置尾部美人架轴承和前部尾管轴承。

中间轴与尾轴的夹角为10°,其中中间轴朝前倾斜2°而尾轴则朝尾倾斜8°。

3 推进轴系的力学模式和校中计算推进轴系的各个轴承位置已由澳洲船东来的技术设计提供为已知条件,包括每条中间轴各两个中间轴承以及尾轴美人架轴承和尾管轴承。

其中主机输出端至齿轮箱输入端之间的中间轴系全为弹性联轴节或齿轮联轴节,没有刚性联轴节,两条中间轴放置在各自的两个中间轴承上其重量分别由各自的两个中间轴承承担,因此中间轴系无需进行校中计算,只要按直线进行对中即可,而中间轴自身重量产生的挠度一般都在联轴节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船轴系校中

船轴系校中

******船轴系校中主机、发电机、泥泵安装工艺上海顺桅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目录第一章尾轴—主推进减速轮齿箱、主机、轴带发动机、泥泵轮齿箱、泥泵校中安装工艺第二章舵承座定中工艺第三章下舵承衬套冷套工艺第四章上舵承定位与舵杆校中工艺第五章美人架尾轴前衬套座定位工艺第六章尾轴衬套压入工艺第七章尾轴吊入工艺第八章艉轴和推进齿轮箱校中工艺第九章主推进减速轮齿箱环氧垫片浇铸工艺第十章主推进减速轮齿箱--主机校中工艺第十一章主机环氧垫片浇铸工艺第十二章轴带发动机校中与环氧垫片浇铸工艺第十三章泥泵轮齿箱校中与环氧垫片浇铸工艺第十四章泥泵校中与环氧垫片浇铸工艺第十五章环氧垫片浇铸通用工艺第十六章平轴法法兰校中工艺第一章尾轴—主推进减速轮齿箱、主机、轴带发动机、泥泵轮齿箱、泥泵校中安装工艺一、有关技术文件及图纸二﹑轴系校中工装与工具三﹑轴系校中的条件与要求1.轴系校中及施工检验应在下水后进行,船舶各水舱均匀压载,且船舶排水量应大于船舶空载总排水量的85%,船舶尾倾尽量控制在1--1.5%以内。

2.轴系校中施工报验过程中,在轴系区域内及相连区域应停止一切振动性作业及焊接作业,并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和吃水的变化。

3.轴系校中船舶单独系泊,避免船舶碰撞引起校中值多变,泊船位有一定富裕水深。

4.轴系校中和报验应选在夜里10点以后,早上8点前。

5.泵舱前舱壁往后、艉楼甲板上一层以下的全部船体结构和基座应装焊、矫正结束,艉轴管、前轴毂、轴支架按交验合格的船体中心线装焊完工,艉部支撑拆除,艉轴管、泵舱前舱壁往后舱室以及双层底舱密性试验结束,停止振动性作业;6.上述区域的双层底、艉尖舱、机舱内与船体联接的箱柜密封性试验结束,相应管路安装完成;7.轴系通过的横向舱壁应当预先开孔;8.推进主机,推进减速箱、主发电机、泥泵、泥泵齿轮箱、中间轴承吊入机舱,并作好临时支撑。

9.机舱内的辅助设备也必须进舱,找中过程中,应停止较大振动和重物吊入吊出的作业;10.机舱必须清洁干净,结构的打磨工作完成;11.记录粗拉线后到精拉线之间的气温及船体温度,记录并画出温度曲线、和船体变形曲线,注意分析温度变化对校中的影响。

(完整版)船舶动力装置轴系设计计算

(完整版)船舶动力装置轴系设计计算

轴系强度计算在推进装置中,从主机(机组)的输出法兰到推进器之间以传动轴为主的整套设备称为轴系。

轴系的基本任务是:连接主机(机组)与螺旋桨,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同时又将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通过推力轴承传给船体,以实现推进船舶的使命。

当机舱位置确定,主机布置好后,即可考虑轴系设计和布置。

4.1轴系的布置4.1.1 传动轴的组成和基本轴径传动轴一般由螺旋桨轴(尾轴)、中间轴和推力轴,以及将它们相连接的联轴器所组成。

本船因其推力轴承已放置在减速齿轮箱中,所以不设推力轴。

而且本船螺旋桨轴不分段制造,最后本船传动轴组成设计成1根中间轴和1根螺旋桨轴。

轴的基本直径d(mm)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的值(考虑到标准化的要求,各轴轴径一般取不小于计算值的整数)d=(4.1)100=100=191.88C mmC=1.0——中间轴的直轴部分,d=mm,取200mm作为设计尺寸。

191.88C=1.27——对于油润滑的且具有认可型油封装置的,或装有连续轴套(或轴承之间包有适当保护层)的具有键的螺旋桨轴d=⨯=243.69mm,设计时取250mm。

191.88 1.27C=1.05——尾尖舱隔舱壁前的尾轴或螺旋桨轴的直径可按圆锥减小,但在联轴器法兰处的最小直径应不小于C=1.05计算所得的值。

d=⨯=201.47mm,即螺旋桨轴在联轴器法兰处的最小191.88 1.05直径应不小于201.47mm。

4.1.2 轴系布置的要求传动轴位于水线以下,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在其运转时,还将受到螺旋桨所产生的阻力矩和推力的作用,使传动轴产生扭转应力和压缩应力;轴系本身重量使其产生的弯曲应力;轴系的安装误差、船体变形、轴系振动以及螺旋桨的水动力等所产生的附加应力等。

上述诸力和力矩,往往还是周期变化的,在某些时候表现更为突出,例如船舶在紧急停车、颠繁倒车或转弯,或是在大风大浪中受到剧烈纵摇或横摇时,使传动轴所受负荷更大,有时甚至使它产生发热或损坏。

船舶推进轴系的一般布置和校中计算

船舶推进轴系的一般布置和校中计算

船舶推进轴系的一般布置和校中计算付品森【摘要】Sailing safety of a ship is directly concerned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alignment of propulsion shafting, which is inlf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process precision of ship shaft, installation bending of shafting, hull distortion, quality of operation personnel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alignment of propulsion shafting, and especially presents principle, calculation procedure and algorithm of rational load method. Taking an ocean engineering vessel as an example, it describes method, program, procedure and analysis of jack-up test in detail.%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而影响轴系校中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船轴的加工精度、轴系的安装弯曲、船体变形、操作人员素质等。

文中介绍了船舶推进轴系一般布置和校中计算的一些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合理负荷法的原理、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等,并以某海洋工程船为例,详述了顶举试验的方法、程序和步骤与分析。

【期刊名称】《船舶》【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8页(P66-73)【关键词】推进轴系;平轴法;合理负荷法;顶举试验【作者】付品森【作者单位】博格普迅推进器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4.2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轴系把柴油机的曲轴动力矩传给螺旋桨,以克服螺旋桨在水中转动的阻力矩,再将螺旋桨产生的轴向推力传递给推力轴承,克服船舶航行中的阻力,实现推动船舶航行的目的。

(完整word版)船舶稳性校核计算书

(完整word版)船舶稳性校核计算书

(完整word版)船舶稳性校核计算书一、概述本船为航行于内河B级航区的一条旅游船。

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六篇对本船舶进行完整稳性计算。

二、主要参数总长L OA13.40 m垂线间长L PP13.00 m型宽 B 3.10 m型深 D 1.40 m吃水 d 0.900 m排水量? 17.460 t航区内河B航区三、典型计算工况1、空载出港2、满载到港五、受风面积A六、旅客集中一弦倾侧力矩L KL K=1(1?n5lb)=0.030 mn lb =1.400<2.5,取nlb=1.400式中:C—系数,C=0.013lbN=0.009<0.013,取C=0.013n—各活动处所的相当载客人数,按下式计算并取整数n=NSbl=28.000S—全船供乘客活动的总面积,m2,按下式计算:S=bl=20.000 m2b—乘客可移动的横向最大距离,b=2.000 m;l—乘客可移动的横向最大距离,b=2.000 m。

七、全速回航倾侧力矩L VL V=0.045V m2L S[KG?(a2+a3F r)d]KN?m式中:Fr—船边付氏数,F r=m9.81L;Ls—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水线长,m;d—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型吃水,m;—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型排水量,m2;KG—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重心至基线的垂向高,m;Vm—船舶最大航速,m/s;a3—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a3=25F r?9当a3<0,取a3=0;当a3>1时,取a3=1;a2—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a2=0.9(4.0?Bs/d)当Bs/d<3.5时,取Bs/d=3.5;当Bs/d>4.0时,取Bs/d=4.0;。

船舶轴系校中通用工艺规范(外高桥标准)

船舶轴系校中通用工艺规范(外高桥标准)

船舶轴系校中通⽤⼯艺规范(外⾼桥标准)船舶轴系校中通⽤⼯艺规范前⾔本规范为公司新编的船舶轴系校中通⽤⼯艺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依据《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的要求,满⾜我国《钢质海船⼊级与建造规范》,参考兄弟船⼚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本公司的⽣产实际情况编制⽽成。

本规范由上海外⾼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本规范由设计部归⼝;本规范起草部门:设计部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郭勇标检:戴⼩虎审核:杜剑锋本规范由总⼯程师南⼤庆批准。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船舶轴系校中通⽤⼯艺的安装前准备、⼈员、⼯艺要求、⼯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于船舶轴系的校中和安装。

2 安装前准备2.1 熟悉了解并掌握主机、轴系及其安装的所有设计图纸、产品安装使⽤说明书等技术⽂件。

2.2 到仓库领取配套设备必须检查其完整性,并核对产品铭牌、规格、型号。

2.3 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有碰擦伤、油漆剥落、锈蚀及杂物污染等。

2.4 检查所有管⼝、螺纹接头等的防锈封堵状态。

2.5 对检查完毕的配套设备必须有相应的保洁、防潮、防擦伤等安全措施。

2.6 对基座、垫块、调整垫⽚等零部件必须按图纸等有关⽂件进⾏核对。

3 ⼈员3.1 安装⼈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上岗。

3.2 安装⼈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4 ⼯艺要求4.1 主机吊装和初步定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2 轴系校中连接法兰镗孔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3 轴系校中、连接、负荷测量符合图纸和《轴系校中计算书》要求。

4.4 主机曲柄差和轴承间隙符合主机制造⼚要求。

5 ⼯艺过程5.1 主机输出端和中间轴法兰螺栓孔镗孔5.1.1 法兰校中中间轴前法兰与主机输出端轴法兰镗孔前,应⽤临时螺栓(交错)将两法兰连接,调整两个法兰外圆同轴度,要求两法兰偏移量不⼤于0.03mm,平⾯贴合值为“0”。

为确保镗削余量,两法兰的螺孔应尽量成“内切圆”状态。

5.1.2 ⽤专⽤镗孔⼯具采⽤分两批⽅法进⾏加⼯,先⾏交叉镗削其余⼏个螺栓孔,螺栓孔应顺锥度,加⼯要求按相应的图纸执⾏。

项目-船舶轴系安装,曲线校中

项目-船舶轴系安装,曲线校中

③校中后,测量并配制中间轴承及主机机座(或减速 器)下的垫片,并配制基座螺栓,将中间轴承及主机 紧固在各自的基座上。(不一定)
④主机紧固后应测量曲轴的臂距差,减速器固定后 应测量大、小齿轮的啮合质量,且应符l合有关规定。
⑤装配法兰连接螺栓,将各传动轴、主机或减速器 连接起来。
⑥检验校中质量,可用顶举法或应变片测量法检验 有关轴承的实际负荷,并应符合校中文件的规定, 允许误差为计算负荷的±20%。然后,对曲轴的臂 距差或减速器齿轮的啮合再次进行检查。
⑥计算尾轴管前轴承上的负荷。当超出允许负荷范 围时,则需用图2—88所示的夹具将中间轴承的一 部分负荷转加到轴承上,并按计算转加上的附加负 荷,应符合允许负荷范围。
⑦轴承经测力校中合格后,在轴承下配制垫块,最 后用基座螺栓将轴承紧固在基座上。
⑧若轴系的测力校中是在船台上完成的,在船下水 后应松开轴系与发动机或减速器的连接法兰,检查 这对法兰上的偏移和曲折值是否超过③中的允许范 围。若超过,则应作必要的校正。
⑷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同线性规划法或试错法确定轴承的 最佳位移或合理位移量;
⑸根据轴承位移及轴承负荷影响数求出轴承上的实际负荷;
⑹根据轴承最佳或合理位移量,计算轴系有关连接法兰上允 许的偏移、曲折值;
⑺计算当采用顶举法检验轴承负荷时的轴承负荷顶举系数。
⒉合理校中的施工设计
⑴按偏移、曲折校中:法兰上的偏移、曲折值根据 校中计算给出.
㈡轴系合理校中
用上节所述的计算方法进行轴系校中计算, 可得出轴系校中各轴承的位移和各连接法兰 的偏移、曲折值。
⒈计算内容
⑴进行轴系各结构要素的处理,建立轴系计算的物理模型;
⑵计算按直线校中时轴系各支座处的弯矩、反力、挠度及截 面转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总反力 = 42.139 k.N
截面处 弯矩(N.m)
0.0000E+00 -8.5125E-02 -1.5088E+01 -1.5670E+02 -3.8579E+03 -6.8509E+03 -1.2220E+04 -8.7144E+03 -8.2284E+03 -6.9530E+03 -6.7766E+03 -6.3335E+03 -3.7521E+03 -1.3786E+03 -1.0439E+03 -7.1908E+02
集中载荷 (N)
12232.0 7338.0
弯矩 ( N.m )
0.0 0.0
No.
1
1
1.715E+01
2 -3.233E+01
3
3.877E+01
4 -2.359E+01
Sum 1.518E+01
2
-3.233E+01 6.547E+01
-1.057E+02 7.257E+01
-3.314E+01
轴承比压 ( N/mm^2 )
0.083 0.051 0.294 0.680
rad k.Nm k.N N/mm^2 N/mm^2 N/mm^2
( mm )
轴系布置图
内部直径 ( mm )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PAGE 3
单元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轴承 序号
1 2 3 4
截面处 位置(mm)
0.0 15.0 165.0 440.0 715.0 925.0 1275.0 1925.0 2050.0 2475.0 2555.0 2855.0 3155.0 3475.0 3525.0 3575.0 3800.0 4030.0 4075.0 4120.0 4340.0 4570.0 4800.0 5020.0 5065.0 5111.0 5146.0 5207.0 5235.0 5263.0 5273.0 5426.0 5578.0 5590.0 5618.0 5646.0
-2.560E+02 2.070E+02
-4.898E+01
Diff.
6.236E+01 -1.783E+02
5.790E+02 -4.631E+02
1.159E+02
千斤顶顶举系数
千斤顶 序号
1
单元 号
16
千斤顶位置 ( mm )
3800.0
千斤顶 顶举系数
0.705
轴 承 实 际 反 力 = (千斤顶负荷) X (顶举系数)
泊松比
0.3 0.3 0.3
轴承 序号
1 2 3 4
单元 号
6 11 28 34
轴承数据
支承位置 ( mm )
1275.0 2855.0 5235.0 5618.0
JK FL 5 (m)
密 度(Kg/m^3) 7850.0 6900.0 6820.0
轴承长度 ( mm )
1000.0 600.0 56.0 56.0
PAGE 1
单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单元 名称
BRNG BRNG JACK
FLNG BRNG BRNG
(m) 0.56
F
单元位置 ( mm )
2.5060E-04 2.5060E-04 2.5044E-04 2.4949E-04 2.3049E-04 2.1023E-04 1.5018E-04 2.8865E-05 9.7451E-06 -8.5837E-05 -9.6053E-05 -1.3249E-04 -1.6048E-04 -1.7556E-04 -1.7669E-04 -1.7800E-04 -1.7808E-04 -1.7674E-04 -1.7668E-04 -1.7661E-04 -1.5389E-04 -1.2824E-04 -1.0243E-04 -7.9281E-05 -7.9136E-05 -7.8996E-05 -7.7740E-05 -7.5731E-05 -7.4741E-05 -7.3768E-05 -7.3267E-05 -6.4702E-05 -5.8716E-05 -5.8496E-05 -5.8285E-05 -5.8286E-05
5.2468E+02 1.3859E+03 1.4947E+03 1.5650E+03 1.7564E+03 1.8313E+03 1.7782E+03 1.6077E+03 1.5473E+03 1.4576E+03 1.3763E+03 1.2235E+03 1.1488E+03 1.1820E+03 1.1932E+03 1.3292E+03 2.8421E+02 1.9905E+02 -8.5590E-01 3.7892E-10
轴 系 总 重 量 = 22.569 k.N
右边直径 ( mm )
120.0 150.0 222.0 240.0 272.0 272.0 272.0 272.0 240.0 270.0 270.0 270.0 270.0 270.0 240.0 360.0 360.0 560.0 560.0 200.0 200.0 200.0 200.0 470.0 470.0 250.0 250.0 240.0 240.0 220.0 215.0 210.0 190.0 190.0 190.0
合理校中计算结果 - ( 冷 态 工 况 )
截面处 挠度(mm)
截面处 转角(rad)
-2.8747E-01 -2.8371E-01 -2.4613E-01 -1.7734E-01 -1.1054E-01 -6.4062E-02
2.0196E-16 5.5960E-02 5.8362E-02 4.1620E-02 3.4343E-02 2.4624E-17 -4.4305E-02 -9.8448E-02 -1.0726E-01 -1.1612E-01 -1.5621E-01 -1.9704E-01 -2.0499E-01 -2.1294E-01 -2.4934E-01 -2.8181E-01 -3.0832E-01 -3.2827E-01 -3.3183E-01 -3.3547E-01 -3.3821E-01 -3.4289E-01 -3.4500E-01 -3.4708E-01 -3.4781E-01 -3.5838E-01 -3.6766E-01 -3.6837E-01 -3.7000E-01 -3.7163E-01
0.0000E+00 -1.1350E-02 -1.8869E-01 -1.3073E+01 -1.3844E+01 -1.4661E+01 -1.6021E+01
4.1302E+00 3.6443E+00 2.3579E+00 2.0515E+00 9.0228E-01 8.0301E+00 6.8043E+00 6.5839E+00 6.4097E+00 4.6460E+00 2.8431E+00 1.9896E+00 1.1361E+00 6.0385E-01 4.7409E-02 -5.0903E-01 -1.0413E+00 -1.6425E+00 -2.2571E+00 -2.3894E+00 -2.6200E+00 -2.7175E+00 1.1373E+00 1.1080E+00 -6.6677E+00 -7.0829E+00 -7.1091E+00 -7.1702E+00 8.0357E-14
轴 承 反 力 影 响 系 数 ( k.N/mm )
I.E. 轴 承 升 高 1 mm 时 产 生 的 反 力 Diff = 最 后 两 列 差 值
Sum = 最 后 两 行 代 数 和
3
3.877E+01 -1.057E+02
3.230E+02 -2.560E+02
6.694E+01
4
-2.359E+01 7.257E+01
轴承刚度 ( N/m )
STIFF. STIFF. STIFF. STIFF.
COMPASS
SRM04
船舶轴系校中计算程序 ( Ver. 0201 ) - 70088
PAGE 2
载荷 号
1 2
单元 序号
3 31
轴系外载荷
载荷位置 ( mm )
440.0 5426.0
分布载荷 ( N/m )
0.0 0.0
尾管斜膛孔数据
尾管后轴承长度 艉管后轴承支点距后端面距离 尾管后轴承间隙 艉管最大斜度 艉管平均斜度
艉管不需进行斜膛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