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适用范围---------------------------------------------1 2施工准备---------------------------------------------1 2.1技术准备-----------------------------------------1 2.2作业人员-----------------------------------------1 2.3材料检查验收-------------------------------------1 2.4主要工机具---------------------------------------3 2.5测量及计量器具-----------------------------------3 2.6作业条件-----------------------------------------3 3施工工艺---------------------------------------------4 3.1工艺流程-----------------------------------------4 3.2工艺操作规程-------------------------------------5 3.3施工工艺参数-------------------------------------7 3.4施工工艺特点-------------------------------------8 3.5施工环节及重要工序-------------------------------9 4质量检验---------------------------------------------10 4.1质量检验标准-------------------------------------10 4.2焊后检验-----------------------------------------10 4.3特殊工艺或质量控制点-----------------------------10 4.4质量记录-----------------------------------------11 4.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1 5成品保护---------------------------------------------11 6职业健康安全或环境管理-------------------------------11 6.1 施工过程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11 6.2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12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铬,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手工钨极氩弧焊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施工。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与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所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总称为焊接工艺规范。
例如,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电压)和多层焊焊接层数等,其中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一般由操作者在操作中视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其他参数均在焊接前确定。
1.焊条直径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选择。
一般,厚焊件用粗焊条,薄焊件用细焊条。
立焊、横焊和仰焊的焊条应比平焊细。
平焊对接时焊条直径的选择如表4-3所示:表4-3焊条直径的选择(mm)工件厚度2 3 4~7 8~12 ≥13焊条直径1.6~2.0 2.5~3.2 3.2~4.0 4.0~5.0 4.0~5.82.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电流过大,金属熔化快,熔深大、金属飞溅大,同时易产生烧穿、咬边等缺陷;电流过小,易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而且生产率低。
确定焊接电流时,应考虑到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是焊条直径。
一般,细焊条选小电流,粗焊条选大电流。
焊接低碳钢时,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的关系可由下列经验公式确定:I=(30~60)d ( 4-3 )式中:I为焊接电流(A),d为焊条直径(mm)。
焊接速度是指焊条沿焊缝长度方向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它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
焊速过快,易产生焊缝的熔深浅、熔宽小及未焊透等缺陷;焊速过慢,焊缝熔深、熔宽增加,特别是薄件易烧穿。
确定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值,在保证焊透且焊缝成形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施焊,以提高生产率。
手工电弧焊重要的工艺及参数1.焊条直径主要依据焊件的厚度,焊接位置,焊道层数及接头形式来决定。
焊接件厚度较大时,选用较大直径焊条。
平焊时,可采用较大电流焊接。
焊条直径也相应选大。
横焊、立焊或仰焊时,因焊接电流比平焊小,焊条直径也相应小些。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所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总称为焊接工艺标准。
例如,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标准包括: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电压〕和多层焊焊接层数等,其中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一般由操作者在操作中视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其他参数均在焊接前确定。
1.焊条直径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选择。
一般,厚焊件用粗焊条,薄焊件用细焊条。
立焊、横焊和仰焊的焊条应比平焊细。
平焊对接时焊条直径的选择如表4-3所示:表4-3焊条直径的选择〔mm〕工件厚度 2 3 4~7 8~12 ≥13焊条直径 1.6~2.0 2.5~3.2 3.2~4.0 4.0~5.0 4.0~5.82.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消费率的主要因素。
电流过大,金属熔化快,熔深大、金属飞溅大,同时易产生烧穿、咬边等缺陷;电流过小,易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而且消费率低。
确定焊接电流时,应考虑到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是焊条直径。
一般,细焊条选小电流,粗焊条选大电流。
焊接低碳钢时,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的关系可由以下经历公式确定:I=〔30~60〕d ( 4-3 ) 式中:I为焊接电流〔A〕,d为焊条直径〔mm〕。
焊接速度是指焊条沿焊缝长度方向单位时间挪动的间隔,它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
焊速过快,易产生焊缝的熔深浅、熔宽小及未焊透等缺陷;焊速过慢,焊缝熔深、熔宽增加,特别是薄件易烧穿。
确定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一般原那么是: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值,在保证焊透且焊缝成形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施焊,以进步消费率。
手工电弧焊重要的工艺及参数1.焊条直径主要根据焊件的厚度,焊接位置,焊道层数及接头形式来决定。
焊接件厚度较大时,选用较大直径焊条。
平焊时,可采用较大电流焊接。
焊条直径也相应选大。
横焊、立焊或仰焊时,因焊接电流比平焊小,焊条直径也相应小些。
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二、1、焊前:坡口及其附近必须清理干净,对于有油污不可以用钢丝刷和砂轮清理,用丙酮和或酒精进行清理。
2、坡口加工或下料采用机械加工或炭弧气刨。
3、在搬用、坡口的制备、装配个过程,应避免损伤钢材的表面。
三、焊接工艺:1、应采用快速焊、多道焊;焊接电流不易过大,焊接时尽量采用平焊位置,焊条最好不做摆动或稍做摆动;且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待上一层焊道冷到60度以下在焊下一道焊道。
2、焊条角度应正确,运条要稳,电弧不宜太长,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道应最后施焊。
3、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应采用强制冷却的方式冷却焊道。
四、焊后:焊缝必须进行酸化和钝化处理。
焊接材料:不锈钢A002焊条,焊丝,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A)80-110A,110-150A 焊接电压(V)焊接速度焊缝返修.焊缝返修的管理程度执行《压力管道质量保证书手册》中的规定.颜色检查:根部焊接完毕,浅色到淡蓝色表明焊缝充氩保护不好,以被氧化,银白色表示保护良好.4,结论:超低碳不锈钢槽体及管道焊接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认真施焊,确保焊口一次合格率%以上,肉眼观察无缩孔。
引用:一、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1、容易出现热裂纹。
防止措施:(1)尽量使焊缝金属呈双相组织,铁素体的含量控制在3-5%以下。
因为铁素体能大量溶解有害的S、P杂质。
(2)尽量选用碱性药皮的优质焊条,以限制焊缝金属中S、P、C等的含量。
2、晶间腐蚀:根据贫铬理论,焊缝和热影响区在加热到450-850℃敏化温度区时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铬,造成贫铬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蚀的程度。
防止措施:(1)采用低碳或超低碳的焊材,如A002等;采用含钛、铌等稳定化元素的焊条,如A137、A132等。
(2)由焊丝或焊条向焊缝熔入一定量的铁素体形成元素,使焊缝金属成为奥氏体+铁素体的双相组织,(铁素体一般控制在4-12%)。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1技术特征1.1材质规格:304(相当于0Cr18Ni9)1.2工作介质:空气去离子水1.3 设计压力:0.2MPa,0.4MPa1.4 工作压力:2Kg/CMf 4Kg/cM1.5 试验压力:4.6Kg/CM 22本工程编制依据2.1 F43C技术文件.2.2国标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国标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2.4本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HG13焊工3.1焊工应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规定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3.2焊工进入现场后应按GB50236-98规定先进行焊接实际操作考试合格,经总包方认可发证后方能担任本项目的焊接工作。
4焊接检验4.1焊接检验人员应熟悉F43C技术文件及有关国标和本工艺。
4.2对管材焊材按规定进行检验、填表验收。
4.3对焊工是否执行本工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违反者进行教育帮助得以改正。
对严重违反者或教育不改者有权令其停止焊接工作。
以确保焊接质量。
4.4做好本工艺第7条“焊接后检查和管理工作”。
4.5邀请和欢迎总包方和监理方检查人员检查焊接质量。
5焊前准备5.1.1管材、焊材必须具有符合规定的合格证明,并与实物核对无误。
5.1.2管材型号为304级相当等于我国的0Cr18Ni9规格标准。
按项目图纸规定。
5.1.3 不锈钢焊丝型号规格为:H0Cr20Ni10Ti © 2.5mm © 2.0mm5.1.4 不锈钢电焊条型号规格:A132 © 3.2mm © 2.5mm5.1.5 铈钨电极型号规格:WCe-20 © 2.0mm5.1.6 氩气纯度为99.99 %。
5.2 焊件准备5.2.1焊接口的分布位置必须符合国标GB50235-97和GB50236-98规范的规定。
5.2.2管道为V型坡口,对接接头、组对应符合图1要求:注:间隙3.5〜4mm为焊接时的数据,组对点固焊时,应适当大于此数据,以补收缩图1.焊口组对数据523焊件坡口应用机械或磨光机加工。
不锈钢焊接 国家标准

不锈钢焊接国家标准不锈钢焊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国家标准对不锈钢焊接工艺和质量进行了规范,旨在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不锈钢焊接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国家标准对不锈钢焊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
在选择不锈钢焊接材料时,应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材料的牌号和规格。
同时,国家标准对不锈钢焊接材料的质量要求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焊接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国家标准对不锈钢焊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参数、预热和后热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不同类型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求,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以满足不同材料的特殊要求。
再者,国家标准对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焊缝形式、焊接缺陷、尺寸偏差等方面的要求。
在焊接接头质量检验中,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和评定,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满足工程设计和使用要求。
最后,国家标准还对不锈钢焊接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进行了规定。
包括焊接工艺评定、焊接人员资质、焊接工艺试验、焊接接头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在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不锈钢焊接国家标准对不锈钢焊接材料、工艺、接头质量以及质量控制和检验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师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不锈钢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满足工程设计和使用要求。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范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范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医药、电子等多个行业。
焊接是不锈钢的常见加工方式之一,但是不锈钢焊接工艺比一般钢材更为复杂。
若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会影响焊接质量,甚至导致焊接缺陷。
因此,不锈钢焊接过程中的工艺规范非常重要。
一、焊接材料的准备焊接材料的准备对于不锈钢焊接工艺至关重要。
工作前,需要完全清洁工件表面,去除任何可能影响焊接质量的污物和氧化物。
在选择焊接材料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不同的焊接材料。
通常情况下,不锈钢焊接选用的是与要焊接的材料相同或相近的材料。
二、焊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焊接设备和工具的选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的钳子和工具。
在焊接不锈钢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没有任何划痕的不锈钢钳子和工具,以确保焊接的纯洁性。
焊接设备应当是具备先进技术、高端耐用的;操作人员应该全面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加以熟练掌握。
三、预热与后处理预热和后处理同样是焊接不锈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预热可以将不锈钢材料吸收更多的热量和能量,使其在焊接过程中更容易融化和连接。
预热温度的控制应当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和焊接位置而定。
焊接完成后,需进行后处理工作。
后处理主要是指过热回火和水冷等操作,通过适当调整材料的结晶组织和孔隙度,保证焊接接缝的质量和性能。
四、环境控制环境对于不锈钢焊接工艺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确保在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安全操作应该从环境的正确控制开始。
同时,还需要在选用焊接材料时避免使用受潮和锈蚀的材料。
最后,应该注意保证环境处于干燥、洁净的状况,防止焊缝出现氧化现象。
综上所述,规范的不锈钢焊接工艺是由精密的前期准备,先进工艺设备的选用,焊接后的必要处理及环境控制这些环节共同构成的。
遵循完整的不锈钢焊接工艺规范,才能做到焊接过程的安全高效、质量稳定。
tcecs 1295-2023 不锈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tcecs 1295-2023 不锈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技术规程简介TCECS 1295-2023不锈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一项标准,适用于不锈钢结构焊接工艺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
本技术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不锈钢结构焊接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焊接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一、材料准备不锈钢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工程要求,并按照相关材料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和测试。
应避免使用有缺陷、严重腐蚀或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材料的标志和质量证明文件应保存,并进行必要的跟踪和控制。
二、焊接工艺1.设计与预制不锈钢结构焊接工艺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在预制过程中,应确保焊接接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产生缺陷或裂纹。
2.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如焊条、焊丝等。
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3.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应根据不锈钢材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距离等。
焊接参数的选择应视焊接材料、厚度和设计要求而定。
4.焊接设备焊接设备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三、质量控制1.焊前准备在焊接前,应对准备焊接的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清洁和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液清洗、机械除锈等。
2.焊缝质量焊接接头的焊缝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焊缝应无裂纹、夹杂物、气孔等缺陷。
焊缝的几何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焊道宽度和高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非破坏检测根据工程需要,应进行非破坏检测,如射线、超声波、磁粉等。
非破坏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不锈钢结构焊接的质量。
4.焊后处理焊接完成后,应对焊缝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磨平、抛光等,以提高焊缝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四、安全措施在进行不锈钢结构焊接工作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设备、通风换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焊接工艺指导书一氩弧焊接1.目的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设计图纸.《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焊工技术考核规程》3. 焊接准备. 焊接材料焊丝:H1Cr18Ni9Tiφ1、φ、φ、φ3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
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以保证充氩纯度。
. 焊接工具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 其它工器具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
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 质量标准:.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氩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焊工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 焊工必须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
.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高空搭设的脚手架应安全、可靠、并便于施焊。
. 焊工在使用电磨工具时采取防护措施。
使用前检查电磨工具砂轮片是否松动,是否需要更换砂轮片。
. 空中作业区下方如有易燃易爆物品时,要做好防止飞溅物落下的措施。
. 应避免电焊线与带有感应线圈的设备相连,电焊线与焊钳连接部分应放置可靠,避免工作时电弧击伤管子或设备。
. 焊接时应注意避免飞溅或电弧损伤设备、飞溅或焊渣落入已清洁干净的产品表面。
二 CO2焊接1、准备工作1.1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弄清焊缝尺寸和技术要求。
1.2按工艺要求取用焊丝,无要求的则按焊件材质,焊缝质量要求取用焊丝,焊丝应符合国标,焊丝用前去油去锈。
1.3焊前对CO2气体进行去水处理。
1.3.1气瓶倒置1—2小时,开阀放水,每隔3分钟放一次,连续2—3次。
1.3.2经放水的气瓶正立2小时,放出杂气即可使用。
1.3.3在输入焊枪的气路中设置干燥器。
定时检查干燥剂。
1.4检查坡口及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者予以返修或报废,重要工件要检查引、熄弧板是否齐全。
1.5清除工件坡口两侧10mm内的铁锈、油污。
1.6准备好焊接用的工具和保护用品。
1.7 CO2焊机,检查焊机电源的运转检查CO2焊机头是否正常。
1.8 CO2焊的气路应保证通畅,瓶压降至1兆帕应更换。
2、焊接2.1 CO2焊焊接工艺参数按表三选取.二氧化碳焊接工艺参数表表三2.3引弧前将焊丝端部球状部分剪去,焊丝端部与工件保持2—3mm的距离,引弧用短路法引弧,引弧位置距焊缝端路2—4 mm,然后移向端部,金属熔化后再正常焊接。
重要件在引弧板上进行引弧。
2.4对于有预热要求的,要按工艺规定预热后再进行焊接。
2.5焊缝位置不同要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2.5.1 平焊时可按焊件结构,用左焊法或右焊法,与不平板的夹角分别为80o—90o和60 o—75 o。
平角焊缝,枪与水平板的夹角为40 o—50 o。
2.5.2立焊时可上焊或下焊,焊枪与竖板的夹角为45 o—50 o。
2.5.3横焊时焊枪应作适当的直线往返运动,焊枪与水平的夹角为5 o—15 o。
2.5.4仰焊应用较小的电流和电压,焊枪可作小幅度的直线往返运动。
2.6为获一定的焊缝宽度,焊丝可摆动,但摆动时不得破坏CO2气体保护效果。
2.7收弧时须填满弧坑,熔池凝固前不得停气,平板时一般用熄弧板收弧。
2.8 CO2焊焊接时应尽可能量避风施焊,且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 o。
2.9焊接时要随时检查规范是否稳定,有问题时要做及时调整。
3、焊缝修整焊后对焊缝进行检查、清除熔渣、飞溅。
4、不良品处置。
4.1对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订返修措施,对裂纹必须找出首尾。
4.2重要件返修时同一部位不超过两次,两次不合格者,重订返修措施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三手工电弧焊工艺1 接口焊条电弧焊的接头主要有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四种。
1.1 对接接头对接接头是最常见的一种接头形式,按照坡口形式的不同,可分为I形对接接头(不开坡口)、V形坡口接头、U形坡口接头、X形坡口接头和双U形坡口接头等。
一般厚度在6mm以下,采用不开坡口而留一定间隙的双面焊;中等厚度及大厚度构件的对接焊,为了保证焊透,必须开坡口。
V形坡口便于加工,但焊后构件容易发生变形;X形坡口由于焊缝截面对称,焊后工件的变形及内应力比V形坡口小,在相同板厚条件下,X形坡口比V形坡口要减少1/2填充金属量。
U形及双U形坡口,焊缝填充金属量更少,焊后变形也很小,但这种坡口加工困难,一般用于重要结构。
1.2 T形接头根据焊件厚度和承载情况,T形接头可分为不开坡口,单边V形坡口和K形坡口等几种形式。
T形接头焊缝大多数情况只能承受较小剪切应力或仅作为非承载焊缝,因此厚度在30mm以下可以不开坡口。
对于要求载荷的T形接头,为了保证焊透,应根据工件厚度、接头强度及焊后变形的要求来确定所开坡口形式。
1.3 角接接头根据坡口形式不同,角接接头分为不开坡口、V形坡口、K形坡口及卷边等几种形式。
通常厚度在2mm以下角接接头,可采用卷边型式;厚度在2~8mm 以下角接接头,往往不开坡口;大厚度而又必须焊透的角接接头及重要构件角接头,则应开坡口,坡口形式同样要根据工件厚度、结构形式及承载情况而定。
1.4 搭接接头搭接接头对装配要求不高,也易于装配,但接头承载能力低,一般用在不重要的结构中。
搭接接头分为不开坡口搭接和塞焊两种型式。
不开坡口搭接一般用于厚度在12mm以下的钢板,搭接部分长度为3~5δ(δ为板厚)2 焊条电弧焊工艺参数选择2.1 焊条直径焊条直径可根据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缝位置、焊道层次等因素进行选择。
焊件厚度越大,可选用的焊条直径越大;T形接头比对接接头的焊条直径大,而立焊、仰焊及横焊比平焊时所选用焊条直径应小些,一般立焊焊条最大直径不超过5mm,横焊、仰焊不超过4mm;多层焊的第一层焊缝选用细焊条。
焊条直径与厚度的关系见表4表4 焊条直径与焊件厚度的关系2.2 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焊条电弧焊中最重要的一个工艺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及焊缝成形。
当焊接电流过大时,焊缝厚度和余高增加,焊缝宽度减少,且有可能造成咬边、烧穿等缺陷;当焊接电流过小时,焊缝窄而高,熔池浅,熔合不良,会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
选择焊接电流大小时,要考虑焊条类型、焊条直径、焊件厚度以及接头型式、焊缝位置、焊道层次等因素。
其中最主要焊条直径、焊接位置和焊道层次三大因素。
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关系见表5表5 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的关系2.2.1 焊接位置较厚板或T形接头和搭接接头以及施焊环境温度低时,焊接电流应大些;平焊位置焊接时,可选择偏大些的焊接电流;横焊和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位置电流小10%~15%,仰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位置电流小10%~20%;角焊缝电流比平位置电流稍大些。
2.2.2 焊道层次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的打底焊道时,为了保证背面焊道质量和便于操作,应使用较小电流;焊填充焊道时,为了提高效率,可使用较大的焊接电流;盖面焊时,为了防止出现焊接缺陷,应选用稍小电流。
另外,当使用碱性焊条时,比酸性焊条的焊接电流减少10%左右。
2.3 电弧电压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宽度,电弧电压越高,焊缝就越宽,焊缝厚度和余高减少,飞溅增加,焊缝成形不易控制。
电弧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弧长度,电弧长,电弧电压就高;电弧短,电弧电压就低。
焊接电弧有长弧与短弧之分,当电弧长度是焊条直径的~倍时,称为短弧;当电弧长度大于焊条直径时,称为长弧。
一般在焊接过程中,希望电弧长度始终保持一致且尽量使用短弧焊接。
2.4 焊接速度焊接速度主要取决于焊条的熔化速度和所要求的焊缝尺寸、装配间隙和焊接位置等。
当焊接速度太慢时,焊缝高而宽,外形不整齐,易产生焊瘤等缺陷;当焊接速度太快时,焊缝窄而低,易产生未焊透等缺陷。
在实际操作中,焊工应要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确保焊缝质量和外观尺寸满足要求。
2.5 焊接层数当焊件较厚时,要进行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多层焊时,后一层焊缝对前一层焊缝有热处理作用,能细化晶粒,提高焊缝接头的塑性。
因些对于一些重要结构,焊接层数多些好,每层厚度最好不大于4~5mm。
实践经验表明,当每层厚度为焊条直径的~倍时,焊接质量最好,生产效率最高,并且容易操作。
3焊条电弧焊的定位焊进行定位焊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3.1 定位焊焊条定位焊缝一般作为正式焊缝留在焊接结构中,因而定位焊所用焊条应与正式焊接所用焊条型号相同,不能用受潮、脱皮、不知型号的焊条或者焊条头代替。
3.2 定位焊部位双面焊反面清根的焊缝,尽量将定位焊缝布置在反面;形状对称的构件上,定位焊缝应对称排列;避免在焊件的端部、角度等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地方进行定位焊,不能在焊缝交叉处或焊缝方向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进行定位焊,通常至少应离开这些地方50mm。
3.3 定位焊缝尺寸一般根据焊件的厚度来确定定位焊缝的长度、高度和间距。
如表6所示。
表6 定位焊缝参考尺寸单位:mm3.4 定位焊工艺要求3.4.1 定位焊缝短,冷却速度快,因而焊接电流应比正式焊缝电流大1 0%~15%。
3.4.2 定位焊起弧和结尾处应圆滑过渡,焊道不能太高,必须保证熔合良好,以防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