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一、基本情况为满足我国湿地保护管理需要,更好地履行《湿地公约》,2003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湿地的基本情况。
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准确掌握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变化情况,制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政策,编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按照《湿地公约》,第二次调查确定起调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开展了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植被和保护状况调查,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以及其他特有、分布有濒危物种和红树林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开展了重点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状况、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
参与本次调查的省级及以上单位203个、技术人员万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共区划湿地斑块万块,区划湿地区3391个,重点调查湿地1579处,布设植物调查样方72227个,动物调查样带和样方14044个,获取调查成果数据亿条。
二、调查结果调查主要成果:一是掌握了调查范围内符合公约标准的各类湿地面积、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
二是掌握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经济及受威胁状况等。
三是掌握了近十年来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是建立了稳定的湿地资源调查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
五是形成了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范。
全国湿地总面积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
其中,调查范围内湿地面积5342.06万公顷,收集的香港、澳门和台湾湿地面积万公顷[1]。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做好上海市重要湿地(试点)申报工作的意见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做好上海市重要湿地(试点)申报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日期】2014.03.17•【字号】沪绿容〔2014〕72号•【施行日期】2014.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做好上海市重要湿地(试点)申报工作的意见沪绿容〔2014〕72号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闵行区、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宝山区、奉贤区、金山区、青浦区、松江区、崇明县农委:为巩固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落实本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促进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规范上海市重要湿地(试点)申报,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第32号令),结合松江区泖田湿地试点经验,现就上海市重要湿地申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上海市重要湿地是指在发挥湿地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典型性的湿地。
凡具备以下任一条件的,可申报成为上海市重要湿地。
1. 具有典型性、特有或稀有的自然或近自然湿地。
2. 物种丰富度高或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湿地。
3. 具有显著的历史或文化价值或对发挥湿地生态价值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湿地。
二、申报上海市重要湿地的所在区域应当土地产权清晰,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
三、申报的上海市重要湿地应当有明确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上海市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四、上海市重要湿地申报由所在地的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直接提出申请,报我局确认。
五、申报确认上海市重要湿地须提交下列材料:1.上海市重要湿地申报书2.湿地位置及区域范围图(图件应注明经纬坐标网,标记湿地及周边主要城镇、道路、土地利用现状等基础地理信息)请你单位结合本区域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认真组织研究,对于符合上海市重要湿地申报条件的湿地,积极组织申报。
我局收到申报材料后,选择能体现湿地生态特点和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或其它能充分体现申报依据的适宜时节,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对符合上海市重要湿地申报条件的湿地予以确认后,授予上海市重要湿地(试点)称号。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说课讲解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一、基本情况为满足我国湿地保护管理需要,更好地履行《湿地公约》,2003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湿地的基本情况。
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准确掌握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变化情况,制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政策,编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按照《湿地公约》,第二次调查确定起调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开展了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植被和保护状况调查,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以及其他特有、分布有濒危物种和红树林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开展了重点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状况、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
参与本次调查的省级及以上单位203个、技术人员2.2万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共区划湿地斑块27.62万块,区划湿地区3391个,重点调查湿地1579处,布设植物调查样方72227个,动物调查样带和样方14044个,获取调查成果数据2.6亿条。
二、调查结果调查主要成果:一是掌握了调查范围内符合公约标准的各类湿地面积、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
二是掌握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经济及受威胁状况等。
三是掌握了近十年来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是建立了稳定的湿地资源调查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
五是形成了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范。
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3005.70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5.58%。
中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特点和成果应用前景

统服务功能调查、流域水资源调查、湿地生态补水 的前景分析以及调查数据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面 还存在缺陷。因此,为了满足中国湿地保护管理的 需求和履行《湿地公约》的迫切需要,国家林业局于 2009 年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以下简称 第二次调查)。本文拟对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的技术规程与调查方案等进行分析,旨在分析第二 次调查的技术特点及其在今后管理实践的应用前 景,为参与湿地资源调查的科研工作者及未来第二 次调查数据的用户提供参考。
第9卷 第3期 2 0 1 1年9月
湿地科学
WETLAND SCIENCE
Vol.9 No.3 Sept. 2011
中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特点 和成果应用前景
刘 平,关 蕾,吕 偲,张明祥,雷光春*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中国国家林业局于 2009 年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颁布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
而《湿地公约》规定要求面积大于 8 hm2 的湿 地都应当进行调查,因此第二次调查结合中国湿 地实际情况,对中国领土(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 门,下同)范围内全部 8 hm2(含)以上的近海与海岸 湿地、湖泊、沼泽、人工湿地,以及宽度 10 m 以上、 长度 5 km 以上的河流都将进行调查,从而使调查 的数据能与国际接轨。 2.2.2 湿地分类
首次调查
第二次调查
时间跨度
9 年(1995~2003 年)
5 年(2009~2013 年)
技术规程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试行)》,未规 定调查方法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规定了调 查方法;各省有《实施细则》
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外业调查相结合,各省调查方法不统一 实地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各省调查方法统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2.06.17•【字号】沪绿容〔2022〕109号•【施行日期】2022.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浦东新区、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区绿化市容局、区规划资源局,市各相关单位:按照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65号)要求,为做好本市今年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结合上海实际,我们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
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
联系人:市绿化市容局林业处陶丹189****9037市规划资源局测绘调查处佘安兴189****2737附件:1.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实施方案2.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工作专班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2年6月17日附件12022年上海市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共同做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发〔2022〕5号)和《关于开展2022 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65 号)要求,结合本市森林和湿地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在上一年度森林和湿地调查监测(以下简称“调查监测”)数据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融合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和国土调查数据融合;完成森林和湿地(以下简称“林湿”)图斑监测和样地调查,查清全市林湿资源种类、数量、结构、分布、质量、功能、保护与利用状况,以及消长动态和变化趋势,形成林湿资源“一张图”;汇总分析全市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编制成果报告,同步支撑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一、基本情况为满足我国湿地保护管理需要,更好地履行《湿地公约》,2003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湿地的基本情况。
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准确掌握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变化情况,制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政策,编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按照《湿地公约》,第二次调查确定起调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开展了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植被和保护状况调查,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以及其他特有、分布有濒危物种和红树林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开展了重点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状况、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
参与本次调查的省级及以上单位203个、技术人员2.2万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共区划湿地斑块27.62万块,区划湿地区3391个,重点调查湿地1579处,布设植物调查样方72227个,动物调查样带和样方14044个,获取调查成果数据2.6亿条。
二、调查结果调查主要成果:一是掌握了调查范围内符合公约标准的各类湿地面积、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
二是掌握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经济及受威胁状况等。
三是掌握了近十年来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是建立了稳定的湿地资源调查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
五是形成了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范。
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3005.70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5.58%。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一、基本情况为满足我国湿地保护管理需要,更好地履行《湿地公约》,2003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湿地的基本情况。
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准确掌握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变化情况,制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政策,编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按照《湿地公约》,第二次调查确定起调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开展了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植被和保护状况调查,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以及其他特有、分布有濒危物种和红树林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开展了重点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状况、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
参与本次调查的省级及以上单位203个、技术人员2.2万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共区划湿地斑块27.62万块,区划湿地区3391个,重点调查湿地1579处,布设植物调查样方72227个,动物调查样带和样方14044个,获取调查成果数据2.6亿条。
二、调查结果调查主要成果:一是掌握了调查范围内符合公约标准的各类湿地面积、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
二是掌握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经济及受威胁状况等。
三是掌握了近十年来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是建立了稳定的湿地资源调查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
五是形成了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范。
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3005.70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5.58%。
三次调查湿地情况(2010年至今)

三次调查湿地情况(2010年至今)此文档旨在总结自2010年以来进行的三次调查湿地情况,并提供相关背景信息。
调查湿地情况的目的是了解湿地的变化、植被和动物的状况以及任何潜在的问题或威胁。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可以评估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沼泽、河流、湖泊和河口。
这些地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水质净化、水资源储存、洪水控制、碳储存和生物栖息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压力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退化。
根据之前的调查和研究,我们知道湿地在过去几十年里遭受了许多威胁,如土地开发、水源污染和气候变化。
为了了解湿地的当前状况,我们进行了三次调查,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调查不仅包括对湿地的地理特征的记录,还涉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物种多样性的评估和生境评估。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并评估湿地的变化趋势和潜在的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文档,向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湿地情况概述,并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以下是我们根据三次调查的数据和信息所总结的内容。
描述2010年对湿地情况进行的第一次调查,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结果摘要。
调查目的2015年进行的第二次调查旨在评估湿地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了解湿地保护措施的效果,并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湿地提供依据。
调查方法该次调查采用综合性方法对湿地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团队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湿地的数据和图像信息。
此外,还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土壤分析和水质监测等专业测试。
结果摘要根据调查结果,2015年的湿地面积相对于2010年有所减少。
主要原因是湿地的土地利用转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湿地中的水质状况整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区域的水质问题。
生物多样性方面,湿地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类多样性相对稳定。
综合分析表明,湿地保护措施的效果较为显著,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措施来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进度监督和考核办法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林业局)
2012年1月
一、目的和依据
为促进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使各项调查工作进度可控,受控,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为质量评定工作创造条件。
根据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启动暨技术培训会会议精神,制定本办法。
二、监督考核部门及职责
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是湿地资源调查进度检查的职责部门,负责审定调查工作计划并检查实施情况,定期召开调查工作会议,编制工作简报,并进行工作进度考核评比。
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队(以下简称“市调查队”)和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各区调查队(以下简称“区调查队”)是调查计划和报告的职责部门,依照《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的工作进度计划,对各专项调查进一步分解和细化,编制调查实施计划、月度计划和调查实施情况报告,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监督及执行
市、区调查队要在每月25日上报各自的计划进度表(附表1、附表2)及照片(电子版),并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检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检查调查工作进度计划时,重点检查进度
计划和实施报告是否能满足总进度的要求,内外业调查顺序和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要将收集到的计划和报告进度数据进行整理,按项目和(区县)分别统计,形成与总进度具有可比性和相同量纲的形象进度。
通过实际比较得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超前和拖后三种情况。
每2个月检查调查实际进展情况,并与计划相比较,若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对总进度的影响程度,提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
确保目标进度实现。
四、考核
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对于进度完成出色的专项调查队或区县给予表彰奖励。
对表现差,进度滞后的专项调查队或区县通过简报等形式通报批评。
进度评价滞后超2个月的,指派专家组成员给予现场督导和帮助。
五、附表:
附表1:
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一般调查计划进度与实际对比表区县:负责人:
填写说明:
1、各区(县)调查队根据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和实际情况,如实填报本月计划和实际开展的一般湿地调查斑块实地修验数,并按照本月完成量/本月计划量得出本月完成占计划%。
进度评价分三个类别,完成量少于计划量为滞后,完成量等于计划量为完成,完成量大于计划量为超前。
2、每个一般湿地斑块修验至少需完成一张能反映斑块景观主要内容的照片(像素不低于500万),尽可能拍摄每一种湿地植物的典型照片(包含叶、花序或果实等),因此照片拍摄的本月计划量不能小于湿地斑块修验数量,由于总量不确定,最后两项内容暂不填。
3、每个一般湿地斑块都需完成一般湿地斑块调查表(表4.3),并及时汇总至上海市湿地斑块名录汇总表(表6.1)和一般调查湿地汇总表(表6.2)。
4、各区(县)应及时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报告编写提纲合理安排区(县)分报告编制进度。
分报告编写可与野外调查同步进行,也可在调查进度完成过半后开展。
分报告进度按提纲内的章节量化指标。
5、有重点调查湿地的区(县)还须详细说明协助专项调查队开展重点湿地调查有关配合工作的进度情况。
附表2:
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重点调查计划进度与实际对比表
项目:单位:负责人:
填写说明:
1、除遥感解译专项外,各专项调查队以是否开展十二个重点调查湿地为量化单位,实际完成进度可以不为整数。
2、各专项调查队按计划任务书的进度安排重点调查湿地顺序和数量,及时填报各专项调查对应的调查表和汇总表。
调查表和汇总表的填报进度需与重点调查湿地进度一致。
3、各专项调查队应及时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并根据被分配的专项报告编写提纲合理安排专项报告编制进度。
专项报告进度按提纲内的章节为量化指标。
4、各专项调查队无法纳入量化指标的调查进展情况在进度情况说明中做书面表述。
5、请各专项调查队将下月计划开展的重点调查湿地名单及需要协调的事宜及时上报,便于提前与区(县)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