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接收机设计报告123
调频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

摘要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发射机还是接收机都在更新换代,尤其是以接收机的发展更为明显。
而调频接收机是一种通用形式,本文主要讲述以双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为核心构成接收机和工作原理。
此种调频接收机由六部分构成,分别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鉴频器、低频功率放大器和本地振荡器。
接收机的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高频调幅波通过变频变换成一个高频和低频之间的固定频率(中频),然后进行中频放大,在解调出低频信号。
关键词:混频、放大、鉴频、本振一、前言接收机的功能与发射机的相反,它是将调制信号进行处理,使其恢复处于发送端相应的基带信号。
接收机主要由接收天线,选频放大和解调器组成。
而对信号的解调在整个接收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主要对相干检波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并Multisim软件对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设计仿真。
二、设计目的通过设计调幅接收机,使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方案论证比较,以及设计参数计算等能力环节。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设计指标3.1单元电路设计及仿真1) 设计三级管混频电路设计二极管单、双平衡混频电路设计单(双)差分对构成的乘法器混频电路2)设计高频、中频谐振放大器电路3)设计叠加型(乘法型)相位鉴频器设计双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设计计数式鉴频器设计锁相环鉴频器4)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3.2 调幅接收系统整机电路设计3.3高频实验平台整机联调四、系统总述调频接收的工作原理:图一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一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f2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
高频-超外差调频接收机的设计报告

第1章引言、设计任务描述、思路及方案1.1引言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超外差调频接收机机。
在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限幅、鉴频、低频放大七个部分。
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选择性好的级,应尽可能靠近前面,因在干扰及信号都不大的地方把干扰抑制下去,效果最好。
如干扰及信号很大,则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将产生严重的组合频率及其他非线性失真,这时滤除杂波比较困难。
为此,在高级接收机中,输入电路常采用复杂的高选择电路。
1.2设计任务描述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1设计目的: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建立无线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正确设计、计算接收机的各个单元电路。
2基本要求:(1)设计一个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2)设计指标1、接收频率范围 85~108MHz2、灵敏度≤1mV3、选择性≥50dB4、频率特性通频带为200KHz5、输出功率≥100mW1.3设计思路根据此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我设计的是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
整个电路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鉴频、低频放大。
(1)高频放大:高频放大器是用来放大高频信号的器件(在接收机中,高放所放大的对象是已调信号,它除载频信号外还有边频分量)。
根据高放的对象是载频信号这一情况,一般采用管子做放大器件,而且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让信号谐振在信号载频(若有边频分量,便要设计回路的通频带能通过边频,使已调信号不失真)。
这样做的好处是:1)回路谐振能抑制干扰;2)并联回路谐振时,其阻抗很大,从而可输出很大的信号。
(2)混频:混频是将高频放大信号和本振信号混合,输出一个中频信号,在调频电路中,本振信号必须是独立的,这是与调幅电路最大的一个区别。
混频电路是一种典型的频谱搬移电路,可以用相乘器和带通滤波器来实现这种搬移。
(3)本振:本振电路用LC谐振回路来产生一个稳定的本地振荡频率,将这个稳定的谐振频率与高频放大输出信号混频,得到一个中频信号。
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2013年3月1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 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 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姓名 邹庆毅 学号 0909********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利用集成电路接收机设计基本的点频(调频)接收机电路。
通过本次电路设计,掌握调频接收机电路的设计及调试方法,了解集成电路单片接收机的性能及应用,进而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利用集成电路接收机设计基本的点频(调频)接收机电路。
电路的技术指标为:(1) 工作频率 6.5M H z s f =; (2) 输出功率0.3W o P =(8L R =Ω); (3) 中频10.7M H z I f =; (4) 灵敏度10μV 。
3、主要参考资料[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 2月25日-3月1 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2013 年 2 月 22 日一、电路基本原理1.接收系统原理框图无线通信(或称无线电通信)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传输方法、频率范围、用途等分类。
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其设备组成和复杂度虽然有较大差异,但它们的基本组成不变,图2-1是无线通信系统基本组成的方框图。
图1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框图二、设计方案1.电路原理图(1)高频放大电路高频放大器是用来放大高频信号的器件,在接收机中,高频放大器放所放大的对象是已调信号,它除载频信号外还有边频分量。
根据高放的对象是载频信号这一情况,一般采用高频功率管做放大器件,而且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
调频接收机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一.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与调试,提高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的单各元电路: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功放级。
初步掌握调频接收机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三.调频接收机组成图3-1 频接收机的组成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图 4-2 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 a )原理电路( b )等效电路A 、原理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4-2 ( a )、( b )所示。
对于图4-2( a )所示电路,通常将信号输入端口称之为 R 端口,本振电压输入端口称之为 L 端口,中频输出信号端口称之为 I 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二极管双平衡组件用作双边带调制电路时,由于变压器的低频响应差,调制信号一般必须加到 I 端口,载波信号加到 R 端口,所需双边带信号从 L 端取出。
调频接收机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调频接收机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无线广播来传达声音信息,无线广播信息的接收者.收音机,早已走入千家万户,也因此成为了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起点。
无线广播的调频广播信号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声音清晰,与拨盘调谐的收音机相比,数字调谐收音机具有选台准确,可灵活地实现自动调谐选台、存台及频率指示等优点;并且采用模拟元件制作的相关设备由于工作频率较高,电路布局布线和元件参数成为其性能的关键制约因素,一旦设计成型,便难以调整更改。
若将模拟部分采用数字元件来实现,则可借助软件的优势,弥补缺点。
因此是本地无线广播的首选。
本文介绍了一种调频无线接收机的设计方法。
系统采用FPGA作为软件无线电的核心处理器,利用FPGA强大的逻辑控制及快速的运算性能,完成包括信号接收调谐、高速ADC/DAC的控制、解调、自动增益控制等部分在内的软件设计。
AbstractIn people's daily life, widespread use of radio to convey the voice message, the recipient of the wireless broadcast. Radio, already in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 and thus beco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start. FM radio broadcast signal stability,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clear sound, compared with the radio dial tuning, digital tuning radio station with a selected accuracy, the flexibility to automatically tune to radio stations, storage units and frequency of instruction, etc.; analog component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s a result of the production of high frequency circuit layout and component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s a key constraint, once the design of molding, 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o change. If analog digital components to achieve, can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software to make up for shortcomings. Therefore, the first choice of the local radio.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method of FM radio receiver. FPGA as a software radio system is the core processor, the use of FPGA logic control and fast powerful computing performance, including signal receiving tuner complete, high-speed ADC / DAC control, demodulation,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nd some other software, including design, valid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eiver performance is stable, reliable, to the design intended purpose.目录一概述…………………………………………………………………………二方案设计…………………………………………………………………………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3.1输入调频回路………………………………………………………………3.2高频放大电路………………………………………………………………3.3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3.4中频放大电路…………………………………………………………………3.5限幅电路………………………………………………………………………3.6鉴频电路………………………………………………………………………3.7低频放大电路…………………………………………………………………四总原理图……………………………………………………………………………五仿真与调试…………………………………………………………………………六性能特点……………………………………………………………………………七心得体会……………………………………………………………………………八参考文献……………………………………………………………………………一、概述1 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

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一、引言调频接收机是无线通信领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接收并解调调频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
在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习调频接收机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本文将全面介绍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调频接收机的基本原理调频接收机是基于频率调制原理工作的,它通过解调调频信号,恢复出原始信号。
调频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接收、信号解调和信号处理三个主要环节。
在信号接收环节,调频接收机通过天线将调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初步放大;在信号解调环节,调频接收机通过解调电路将调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在信号处理环节,调频接收机通过滤波、放大、限幅等处理手段对基带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
三、调频接收机的设计方法调频接收机的设计方法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主要涉及到电路选型、滤波器设计、放大器设计等;软件设计主要涉及到信号解调算法设计、信号处理算法设计等。
在调频接收机的硬件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并进行电路连接和参数计算。
在调频接收机的软件设计中,需要根据解调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进行编程实现。
3.1 硬件设计在调频接收机的硬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天线:根据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天线,例如,对于广播调频信号,可以选择长波天线或短波天线; 2. 电路选型:根据信号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元件,例如,可选择超外差电路作为解调电路; 3. 电路连接: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元件连接,确保信号能够流畅地传输; 4. 参数计算:根据具体需求计算电路参数,例如,根据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截止频率。
3.2 软件设计在调频接收机的软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解调算法设计:根据调频信号的调制方式选择合适的解调算法,例如,对于频率调制,可以选择锁相环解调算法; 2. 信号处理算法设计:根据解调后的基带信号要求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例如,可以选择数字滤波算法、自适应等处理算法; 3. 编程实现:将设计好的解调算法和信号处理算法进行编程实现,实现对调频信号的解调和处理。
智能调频接收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自动调频接收机与普通调频接受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甄别频率方式不同。普通调频接收机是利用输入回路接收调频信号,调节输入回路电容,以手动调谐的方式来实现调台目的,而智能调频接收机采用电调谐方式选择频率,省去了可变电容器。
本设计使用TDA7088集成芯片,其能够实现智能调频的操作。只要设置目标频率,接收机就会自动搜索所需要的频率,当它搜索到一个固定频率后,会准确地调谐并停止下来。当调谐到频率最高端后,就需要按下复位按钮,让接收机本振频率回到最低端才能重新开始搜索。该设计的研究框图如下:
开题报告
题 目
智能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一、研究背景
如今的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而电子产品无论从制作上还是从销售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要制作一个应用性比较好的电子产品就离不开高频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器,很多电子设备都有高频电路。高频电路大部分应用于通信领域,信号的发射、传输、接收都离不开高频电路。调频接收机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广播电台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 但是它在很多方面依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它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小集体范围内如学生宿舍、宾馆等场所,由于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技术成熟、可进行一对多的无线广播等诸多优点,所以将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诸多工业上对调频接收机的应用也越来越智能化,因此对智能调频接收机的研究设计非常有意义。
图1 系统框图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经过查阅资料及对课题设计要求认真分析,完成实物,预期能够完成以下功能:
1.实现多频段自动调频效果;
2.可以显示目标频率;
3.自动保存设置的目标数据;
4.可以设置有效接收频段。
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改)【可编辑范本】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调频接收机设计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谢曾闻达、刘泽仁、姚一鸣指导教师:***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1102班学号:11*****02141140134023111401340238完成时间:2013年12月摘要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没有通信,人类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从古到今的烽火到近代的旗语,都是人们寻找快速远距离的通信手段。
今年来,电子工业发展非常惊人,当然这些进步都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1937年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开创了利用电传递信息的新时代,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通信的重要工具,1918年,调幅无线广播、超外差接收机问世,1936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信技术也是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发展.然而无线通信在现在的生活中更是重要,小到我们常用的手机和各种电器的遥控器等,大到航天科技都离不开发射和接收设备。
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调频接收机。
在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选频网络、高频放大、变频、解调、低放和低频功放六个部分。
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选择性好的级,应尽可能靠近前面,因为在干扰都不大的地方把干扰抑制下去,效果最好。
如干扰信号很大,则由于三极管的非线性,将产生严重的组合频率及其他非线性失真,这时滤除杂波比较困难。
因此,在高级接收机中,输入电路常采用复杂的高级选择电路。
为了使混频和本振分别调在最佳状态,采用单独的本振。
总得来说,设计一部接收机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性、选择性、失真等),才能使得接收机有较好的指标。
关键词:调频、本振、混频、鉴频目录第1章调频接收机简介 (1)1.1调频接收的特点 (1)1。
2调频接收机的工作过程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频接收机设计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基本的调频接收机电路的组和调试方法,了解集成电路单片接收机的性能及应用。
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三、调频接收机组成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图一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一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f2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
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
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四.单元电路设计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为共射级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他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负载为2.混频电路因为中频比外来信号频率低且固定不变,中频放大器容易获得比较大的增益,从而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
在较低而又固定的中频上,还可以用较复杂的回路系统或滤波器进行选频。
它们具有接近理想矩形的选择性曲线,因此有较高的邻道选择性。
如果器件仅实现变频,振荡信号由其它器件产生则称之为混频器。
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四个二极管组成平衡电路如下图所示。
构成的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中,各二极管均工作在受参考信号控制的开关的状态,它是另一类开关工作的乘法器。
具有如下特点:1结构上四个二极管接成环形。
作为混频时,环形的两个对角端AB和CD通过变压器接入本振信号VL和有用信号VS.2如果电路平衡,则各端口是相互隔离的,即L端口的本振信号不会通到R端,R端口的有用信号不会窜入L端,有用信号和本振信号均不会通到I端.3有增益,存在损耗.作为混频器时,混频损耗的理论值为4dB4为调幅器时,考虑到高频变压器的低频频率特性差的缺点,调制信号改从端口输入,载波信号从端口输入,,从端输出振幅调制信号. 3.中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是把变频得到的中频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送到检波器检波。
中频放大电路对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通频带等性能指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图(a)是LC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图(b)为它的交流等效电路。
图中B1、B2为中频变压器,它们分别与C1、C2组成输入和输出选频网络,同时还起阻抗变换的作用,因此,中频变压器是中放电路的关键元件。
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电容组成LC并联谐振回路,由于并联谐振回路对诣振频率的信号阻抗很大,对非谐振频率的信号阻抗较小。
所以中频信号在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并且耦合到下一级放大,对非谐振频率信号压降很小,几乎被短路(通常说它只能通过中频信号),从而完成选频作用,提高了接收机的选择性。
由LC调谐回路特性知,中频选频回路的通频带B=f2- f1=fd/QL,式中Q L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Q L值愈高,选择性愈好,通频带愈窄;反之,通频带愈宽,选择性愈差。
4.鉴频电路下图是回路鉴频器的原理图。
它是由三个调谐回路组成的调频-调幅调频变换电路和上下对称的两个振幅检波器组成。
初级回路谐振于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其通带较宽。
5.MC3361的功能介绍:在本实验中采用了MC3361芯片,所以工作原理中的混频、中频放大、鉴频、低频放大等其他功能电路全部由MC3361实现MC3361是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主要应用于语音通讯的无线接收机。
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滤波器、抑制器、扫描控制器及静噪开关电路。
主要应用在二次变频的通讯接收设备。
其主要特性如下:a低功耗(在Vcc=4.0V,耗电典型值仅为3.9mA)b极限灵敏度:2.6uV(-3bB)(典型值)c 少量的外接元件d工作电压:2.0—8.0Ve DIP16和SO-16两种封装形式f 工作频率:60MHz(max)MC3361内部电路如下 :MC3361集成电路采用16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它具有较宽的电源电压范围(2~9V),能在2V低电源电压条件下可靠地工作,耗电电流小(当Vcc=3.6V时,静态耗电电流典型值为2.8mA),灵敏度高(在2.0μV输入时典型值为-3dB),音频输出电压幅值大。
它的内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IC内设置有双平衡双差分混频器、电容三点式本机振荡器、六级差动放大器构成的调频455kHz宽带中频限幅放大器、双差分正交调频鉴频器、音频放大器及静噪控制电路。
MC3361的内部振荡电路与Pin1和Pin2的外接元件组成第二本振级,第一中频IF输入信号10.7MHz从MC3361的Pin16输入,在内部第二混频级进行混频,其差频为:10.700-10.245=0.455MHz,也即455kHz第二中频信号。
第二中频信号由Pin3输出,由455kHz陶瓷滤波器选频,再经Pin5送入MC3361的限幅放大器进行高增益放大,限幅放大级是整个电路的主要增益级。
Pin8的外接元件组成455kHz鉴频谐振回路,经放大后的第二中频信号在内部进行鉴频解调,并经一级音频电压放大后由Pin9输出音频信号。
Pin12——Pin15为载频检测和电子开关电路,通过外接少量的元件即可构成载频检测电路,用于调频接收机的静噪控制。
MC3361内部还置有一级滤波信号放大级,加上少量的外接元件可组五.实验内容(1).按下开关,调试好小信号放大单元电路,调试好高频功率放大单元电路。
(2).连接好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连LE2、LE1、LE3、LE4、LE5、LE6、LA1、LB1),同时用实验箱所配的天线(一端带夹子的导线)分别将发射单元的天线ANTE1和本实验单元天线ANTA1连好. (3).在不加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通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电源,调节变容二极管单元的L84,用示波器探头测量TTB2,当TTB2处有455 KHz的信号输出时,说明调频单元的工作频率在10.7MHz附近。
此时从处加入1KHz,峰峰值为100mV左右的调制信号,则从TTB1处用示波器可观测到输出的解调波。
(4).当从TTB1处观察鉴频输出信号,此时如果波形失真可以微调LB1和微调L84。
注意观察鉴频信号频率与调制信号频率是否一致,幅度大小与调制频偏的关系(调制频率可以通过改变调制信号大小来改变)。
如果TTB1处的信号失真,一般要考虑是否调制信号幅度过大以及变容二极管调频产生的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偏高10.7MHz太远。
六.心得体会在拿到设计题目后的几天里,查阅了图书馆,书店,和internet 网,查阅了大量的调频接收机设计的资料,并且整理了它们。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了解了无线电信号的产生、发射和接收过程,尤其是懂得了接收机的完全工作原理。
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它将带给我无穷的设计思路和指导。
无线电信号的接受过程正好和发送过程相反。
在接收处,先用接收天线将收到的电磁波转变为已调波电流,然后从这已调波电流中检出原始的信号。
最后再用听筒或扬声器将检波取出的音频电流转为声能,人就听到了发射机处发送的语言、音乐等信号。
但是,接收天线所收到的电磁波很微弱。
为了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可在检波器之前加一级至几级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然后再检波。
检波之后,再经过适当的低频放大,最后送到扬声器或耳机中转为声音,这样的接收机叫做直接放大式接收机。
它的缺点是,对于不同的频率,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变化叫剧烈,而且灵敏度因为受到高放不稳定的影响,不能过高。
所以现在的接收机几乎全是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上面的两个实验。
超外差式接收机的基本原理是:从天线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先经过一级或几级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放大,然后送至混频器与本地振荡器所产生的等幅振荡电压想混合,所得到的输出电压包络线形状不变,仍与原来的信号波形相似,但载波频率所转换为两个高频频率之差,(或和),这叫做中频。
中频电压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送入检波器,得检波输出电压。
最后检波输出电压经低频放大器放大,送到扬声器(或耳机)中转变为声音信号。
作为一个电子方面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难免需要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这次课程设计实践对我来说是很值得珍惜的好机会。
这次课程设计,虽然短暂,但却给了我一次自主设计电路的机会。
在设计过程中,以前书本上的内容第一次完完全全的在实际中实现,并且遇到了书本中不曾学到的情况。
通过本次设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有耐心,要有坚持的毅力。
在整个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各个单元电路的连接及电路的细节设计上。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仔细比较分析其原理以及可行的原因,最后还是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使整个电路可稳定工作。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实践,其过程很可能相当烦琐,有时花很长时间设计出来的电路还是需要重做,那时心中未免有点灰心,有时还特别想放弃,此时更加需要静下心,查找原因。
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电路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七参考书目张肃文陆兆熊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曾兴雯陈健高频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戴峻浩高频电子线路指导国防工业出版社目录一实验目的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三调频接收机组成四单元电路设计五实验内容六心得体会七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