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
语文系列《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三课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特点.2.了解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的概念及区别。
3.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由繁到简,逐步规范”的特点,感受汉字简化的智慧。
4.规范的标准书写汉字,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5. 链接高考字型试题,培养学生考试能力。
补充:1.汉字书写要求笔画正确、间距合理.2.汉字使用时慎用生僻字。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的概念及区别。
2.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由繁到简,逐步规范”的特点,感受汉字简化的智慧。
3。
链接高考字型试题,培养学生考试能力。
三.教学方法:自我探索与发现,讲练结合,提高认知水平.四.教学准备:学习前,必须有必备的学习工具如各类字典等,以增强学习的效果.五.授课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1。
课前预习课文,熟读课本P43—47页.2。
活动研习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说从前有个秀才,一日见枇杷成熟,便捎了一箩给朋友,并修书一封:“琵琶结果,请与仁兄共尝。
”朋友很快回了一首《枇杷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
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琵琶”与“枇杷"本不相关,但由于读音相同闹出了“琵琶结果"的笑话,现实生活中,错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那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原来,汉字形体多样,笔画复杂,同音字较多,稍不留意就写成错别字。
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别字,是将某字写成另一个字。
由于别字也是错字的一种,所以往往也把错别字简称错字.为什么说是“错"呢?说明汉字有规范的写法,写规范了才是“对"的。
那何谓之“对”呢?那就要追溯到汉字的源头了。
二.课堂活动一1.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一段话,然后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来朗读.2.请朗读孔乙己角色语言的同学来说说,你对孔乙己满带的那种自豪感与得意劲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孔乙已真的很有学问吗?明确:孔乙己这种深受科举教育毒害的读书人,经常会把这些没用的东西当成学问。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二节 规矩方圆 --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标准导入:1、短视频汉字“东〞的演变过程2、归纳汉字在笔画上的特点明确:①笔画逐渐线条化;②笔画逐渐减少3、繁体字与简化字对照表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简化的原因和标准。
2树立尊重汉字、保护汉字的观念,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二、早些时候,人们主要是用繁体字来表达交流,直到现在台湾、香港仍在使用繁体字。
展示图片〔台湾报纸〕在两会上也有很多人提出了恢复繁体字的建议,教育部也一直未采纳。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恢复繁体字的使用,那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繁〞带来的麻烦:1 难以识别2、难以书写3、易出错:三、为了防止使用繁体字带来了的诸多不便,也为了更好的交流,我国从建国初就做了大量的汉字标准工作,并在2021年确立了标准汉字即简化字为通用汉字。
四、汉字该怎么简化:一省二并三又并又省五、试一试:你们都认识这些字吗?他们都是如何在简化?調軒離鄉奮陽布佈谷穀面麵幫幚幇甯寧我们了解了汉字简化的原因,知道了汉字简化的方法。
而我们所做的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更标准地使用我们的汉字。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到社会,小到我们的作文,都存在着诸多对汉字使用不标准的现象。
六、标准使用汉字:1、不写繁体字2、字迹工整3、笔画正确4、慎用生僻字曌hào、珩héng、琲bèi骙uí、珎hēn 、鶄īng炱tái 、芏dù、暹iān氍毹qúhū5、成语妙用不误用百衣百顺、钙世无双、开门见衫领鲜一步、默默无蚊、骑乐无穷食全食美、随心所浴、锁向无敌6、保卫汉语的纯洁性7、慎用网络语言七、小结1、不写繁体字。
2、字迹工整。
3、笔画正确。
4、慎用生僻字。
5、成语妙用不误用。
6、保卫汉语的纯洁性。
7、慎用网络语言。
尊重汉字、热爱汉字、标准使用汉字八、结束语。
借用余光中的一段话结束本课:如果说,汉语热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那么当人家架起了桥梁的那一头时,我们这一边的桥墩可千万不能出现裂痕。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三课《规矩方圆 ——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本课分四节,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尽量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相关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汉字应用问题,比如不同字体的辨识和美学特点,正确拆分汉字并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等,这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来逐步解决。
“消灭错别字”一节,可以结合《高考档案》,也可以补充2012年高考试题字形题,题目不易过多。
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课堂活动认读本活动中10个句子中加点的字,并说出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
可以给错误归类。
明确:1.因繁致误,如1-6,这又有两类:1-4一类,简化字的来源认识错误;5、6一类,对应错误。
2.因不当简化致误。
如7、8。
3.使用已经废止的异体字或旧字形。
如9、10。
特别强调:“目前在祖国大陆只有简化字才是规范汉字,繁体字则是不规范的,也不能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使用。
”二、理解汉字规范的意义1.简化不简单【本部分内容,仅仅了解似乎即可。
】1)汉字总体发展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自甲骨文到楷体,一直如此。
2)汉字简化的原则:省、并、又并又省。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牢记三项基本原则:1)不写繁体字。
2)不用异体字(但是有些词语仍有两写,比如:宽宏大量、宽洪大量等)3)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小试身手1.练习二,关于汉字简化的利与弊。
——这可以充分讨论。
也可以作为一个课外的研究性话题,让学生利用“五一”假期查找资料,让学生放手去做。
47页练习有使用简化字的弊端,以下再提供一点资料:使用繁体字的声音简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委员们在提案中表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
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提案建议国家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学设计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异体字和异形词。
2、规范的标准书写汉字,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由繁到简,逐步规范”的特点,感受汉字简化的智慧(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尊重汉字,尊重文化,尊重历教学重难点:1、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2、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由繁到简,逐步规范”的特点,感受汉字简化的智慧教学方法:自我探索与发现,讲练结合,提高认知水平教学准备:学习前,必须有必备的学习工具如新华字典等工具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下面这段视频,一起走进《神奇的汉字》,来探讨汉字的简化和规范这个问题。
一起观看视频《字之方圆》二、推进新课用字不规范现象何其多无规矩不成方圆,汉字的使用有其特有的规范。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用字现象又是何其多。
你能读懂这段文字么?偶刚到米国,又囧又槑, 目無親,5646,經常555~~,無意中在网上meet一只大虾,是个帅气的gg,他是一论坛斑竹,很有才氣,风流周党,他总是古力I。
酱紫,偶这只菜鸟很快龢他成了friend。
课堂活动: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用字混乱的现象将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对你使用汉字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三、我国在汉字整理规范方面所做的工作:(一)规范工作一:整理异体字,基本做到一字一形异体字是指声音和意义都相同而有几种写法的字。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一段话,然后请一个同学来朗读。
请大家共同思考,“回”字真的应该有“四样写法”吗?可以结合“回”的四种写法——回,囘,囬,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汉字不规范所带来的麻烦。
从而引导学生懂得不仅仅是观念上的问题,更是实际应用的问题,谁都不愿意让这种现象给我们添加过多的麻烦。
明确:社会的发展,文字的简化,势必要求我们统一,规范文字,这样才能更好地交流,更快地发展。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规矩方圆 --汉字的简化和规范》8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简化的原因,辨证地看待汉字简化。
2.了解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欣赏文字的美感,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学法指导:1.学习圈点勾画,筛选归纳信息;2.学习思辩性分析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字是国人的名片,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学习使用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手段。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意韵丰厚。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看看汉字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应该如何使用?二、追根溯源,明字义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发展演变的吗?观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的小视频并思考问题。
1.汉字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明确: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2.汉字演变的整体趋势是什么?明确: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认读繁体字:書—书、車—车、寶—宝、標—标、僅—仅、歡—欢、隊—队、屬—属、劉—刘、燭—烛、敵—敌、體—体、愛—爱、親—亲、聽—听、關—关4.探究部分象形、会意繁体字的蕴含的意义。
(点同学回答)书—書: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箸”的省略,表示竹筷。
書,甲骨文(又,抓持)(半个“竹”,竹管,借代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毛笔)(在圆圈内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圈圈画画),表示手执毛笔,写写画画。
车—車:甲骨文像某种器械两边各有一个轮子,中间是“甲”形的箱体,表示保护性的设备,人在箱体中可以避免受到攻击。
亲—親: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罚。
親,金文(辛,受刑、受监)(見,探望),表示探监。
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亲”,将金文字形中的“見”写成。
在专制文化深入人心的古代,无论罪名虚实,一个人一旦被官府定罪入狱,就将终身背负耻辱,因此在古人看来,只有被血缘联系着的至近至密者,才可能探监慰问,不离不弃。
《规矩方圆之汉字的简化与规范》教案

《规矩方圆之汉字的简化与规范》教案第一章:汉字简化的背景与意义1.1 汉字简化的历史背景1.2 汉字简化的意义1.3 汉字简化的过程第二章:汉字简化的原则与方法2.1 汉字简化的原则2.2 汉字简化的方法2.3 汉字简化的事例分析第三章:汉字规范化的意义与内容3.1 汉字规范化的意义3.2 汉字规范化的内容3.3 汉字规范化的实施与发展第四章:现代汉字规范字体4.1 汉字规范字体的种类4.2 汉字规范字体的特点4.3 汉字规范字体的应用与推广第五章:汉字简化与规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5.1 汉字简化与规范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5.2 汉字简化与规范对语言交流的影响5.3 汉字简化与规范对教育的影响第六章:汉字简化与规范的语言学价值6.1 汉字简化对语言学研究的贡献6.2 汉字规范对语言规范化的作用6.3 简化字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第七章:汉字简化与规范的社会影响7.1 汉字简化与普及教育7.2 汉字规范与信息处理7.3 汉字简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第八章:汉字简化与规范的挑战与争议8.1 汉字简化过程中的争议8.2 汉字规范与传统书法的关系8.3 简化字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第九章:汉字简化与规范的国际视角9.1 国际上对汉字简化的看法9.2 汉字简化对国际交流的影响9.3 汉字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第十章:未来汉字简化与规范的趋势与展望10.1 科技进步对汉字简化的影响10.2 社会变迁对汉字规范的需求10.3 汉字简化与规范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十一章:汉字简化与规范在书籍出版中的应用11.1 简化字在图书排版中的使用11.2 汉字规范对出版物质量的影响11.3 数字化时代汉字简化与规范的新挑战第十二章:汉字简化与规范在媒体传播中的作用12.1 简化字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12.2 汉字规范对广告设计的影响12.3 新媒体时代汉字简化与规范的传播策略第十三章:汉字简化与规范在教育领域的实践13.1 简化字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3.2 汉字规范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13.3 教育技术发展对汉字简化与规范的影响第十四章:汉字简化与规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14.1 简化字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4.2 汉字规范对文化品牌塑造的作用14.3 汉字简化与规范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前景第十五章:汉字简化与规范的深远影响与未来挑战15.1 汉字简化与规范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贡献15.2 面对与国际化挑战的汉字简化与规范15.3 面向未来的汉字简化与规范策略探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重点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汉字简化与规范的历史、原则、应用领域及其对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介绍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分析一组错字,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繁体字和异体字,了解什么是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二、推进新课1、找出错字。
让学生说明例句中的加点字错在什么地方(应暗示这些错误的类型不同)。
学生可以分小组查阅工具书(尤其是《新华字典》)和开展讨论,特别要注意字典中正文字条与字条后边括号中的字有什么关系。
2、分条讲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条讲解。
教师在分条讲解时,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
也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其他不规范用字的例子。
三、相关知识补充1、有关例字补充。
简化字来源于已有同音字,如:丑(子丑寅卯)/醜(醜陋)→丑,谷(山谷)/穀(稻穀)→谷,板(木板)/闆(店老闆)→板,制(制度)/製(製衣)→制,面(面孔)/麵(麵條)→面,等等。
一简对多繁,如:歷(经歷)/曆(曆法)→历,復(反復)/複(複雜)→复,纖(纖细)/縴(縴绳)→纤,臺(高臺)/檯(榭檯)/颱(颱风)→台,等等。
2、汉字“瘦身法”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简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1)猜猜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以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准的简化字。
下面这些字是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请说说它们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
麗離潔鄉趙漢權對開奮際陽擁蘋東郵響驚竈體傘龜齊齒區鳳興為長淚塵專貝學聲滅書擔審(2)想想汉字是怎么简化的汉字简化有很多种办法。
下面就把繁体、简体两种字形放在一起比较,来看看当时的汉字改革者们是怎么开动脑筋,给汉字“瘦身”的。
《规矩方圆之汉字的简化与规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规矩方圆之汉字的简化与规范》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简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3. 学会正确使用规范汉字,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教学重点:1. 汉字简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的运用。
2. 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汉字简化的历史背景、意义、原则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三、教学准备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板书课题:《规矩方圆之汉字的简化与规范》2. 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简化与规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汉字为什么要简化吗?简化后的汉字有什么好处?”二、讲解汉字简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15分钟)1. 讲解汉字简化的历史背景: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变过程。
2. 讲解汉字简化的意义:提高书写速度、降低学习难度、促进沟通交流。
三、讲解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20分钟)1. 讲解汉字简化的原则:保持汉字的基本结构、减少笔画数、不改变原意。
2. 讲解汉字简化的方法:删减笔画、合并部首、变形等。
四、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规范汉字(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汉字,找出简化前的字形。
2. 让学生尝试简化给出的汉字,体会简化后的汉字书写方便。
3. 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简化后的汉字,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学会了如何简化汉字吗?”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掌握简化后的汉字?二、讲解汉字简化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简化汉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认识简化汉字的优势,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三、课堂练习:书写规范汉字(20分钟)1. 给出一些简化后的汉字,让学生正确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介绍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分析一组错字,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繁体字和异体字,了解什么是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二、推进新课
1.找出错字。
让学生说明例句中的加点字错在什么地方(应暗示这些错误的类型不同)。
学生可以分小组查阅工具书(尤其是《新华字典》)和开展讨论,特别要注意字典中正文字条与字条后边括号中的字有什么关系。
2.分条讲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条讲解。
教师在分条讲解时,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
也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其他不规范用字的例子。
三、相关知识补充
1.有关例字补充。
简化字来源于已有同音字,如:丑(子丑寅卯)/醜(醜陋)→丑,谷(山谷)/穀(稻穀)→ 谷,板(木板)/闆(店老闆)→ 板,制(制度)/製(製衣)→ 制,面(面孔)/麵(麵條)→ 面,等等。
一简对多繁,如:歷(经歷)/曆(曆法)→ 历,復(反復)/複(複雜)→ 复,纖(纖细)/縴(縴绳)→ 纤,臺(高臺)/檯(榭檯)/颱(颱风)→ 台,等等。
2.汉字“瘦身法”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简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1)猜猜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以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准的简化字。
下面这些字是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请说说它们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
麗離潔鄉趙漢權對開奮際陽擁蘋東郵響驚竈體傘龜齊齒區鳳興為長淚塵專貝學聲滅書擔審
(2)想想汉字是怎么简化的汉字简化有很多种办法。
下面就把繁体、简体两种字形放在一起比较,来看看当时的汉字改革者们是怎么开动脑筋,给汉字“瘦身”的。
3.请按照简化方法给这些繁简字形归类。
麗-丽,聲-声,滅-灭,離-离,鄉-乡,開-开,奮-奋,際-际,陽-阳;潔-洁,驚-惊,響-响,郵-邮,審-审,擔-担,蘋-苹,擁-拥,竄-窜;體-体,竈-灶,塵-尘,淚-泪;傘-伞,龜-龟,齊-齐,齒-齿;區-区,趙-赵,漢-汉,權-权,對-对,鳳-凤,興-兴;學-学,貝-贝,長-长,為-为,書-书,東-东,專-专。
4.归类后可以总结出汉字简化的几种方法来:第一种是省略法。
有的是省掉了字的一边,如“麗-丽”;有的是省掉字的一角或仅保留字的一角,如“聲-声”;有的是省掉字的内部或外部,如“奮-奋”。
第二种是形声法。
包括简化形声字的形旁,如“驚-惊”;或简化形声字的声旁,如“擔-担”;或把非形声字改成形声字,如“郵-邮”。
第三种是会意法。
即造出笔画简单的会意字代替原字。
如“淚”本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后来新造“泪”,意为眼睛流出来的水,是个会意字。
第四种是轮廓法。
用简单的笔画描绘原字的轮廓。
如“伞”。
第五种是符号法。
用笔画简单的抽象符号(如“又、不”等)代替原字的繁难部分。
如“赵”。
第六种是草书楷化法。
把原字的惯常的草书写法改成楷书的形式。
例子中的简体写法都是曾经在草书书法作品中出现的。
如“书”。
5.请同学们逐一分析,仔细体会上面各种给汉字“瘦身”的方法。
然后请你再给各类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来。
四、作业完成《名家指路——早读晚练》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