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 前的上古时期。其中,经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分别是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这 几个时期在建筑发展史上的共同特点是修建了大批 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陵墓、都城以及防 御工事、水利工程等,且在建筑形式、选材等方面 的影响泽及后世。 其中,秦朝修建的秦始皇陵及长城、隋朝修建 的赵州桥、明清两朝的帝王宫殿紫禁城等至今还在 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太和殿:面阔十一开间
(2)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 (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 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3)大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 用以形成屋脊。
(4)斗拱
定义: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 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 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
在我国南方地区使用很普遍, 用于小式建筑
今傣族的竹楼,侗族、苗族、 布依族的吊脚楼
抬梁式
穿斗式
干栏式
木构架有以下好处和作用:
1.木构架如同现代的框架结构,承重与围护结 构明确分开。屋顶的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墙 壁只起隔断作用。(外墙隔热妨寒,内墙分割 室内空间)
2.人们常用“墙倒屋不塌”这句谚语来形容中 国古建筑。由于木材具一定弹性,构架各节点 榫卯又有若干伸缩余地,使房屋具备了防震、 抗震的能力。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国 内现存最古木塔,经千年历数次强地震而巍然 屹立便是一例。
作用有三:①支撑作用:用以支挑深远的屋檐,并 把其重量集中到柱子上;②装饰作用;③等级作用, 斗拱的大小与出挑的层数有关,层数越多,等级越 高。
发展演变:斗拱可以作为鉴别建筑年代的一个主要 依据。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演示课件

第四节
一、有关术语
古代建筑的等级
1
1.正脊
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的屋脊,叫做正脊。
2.垂脊 庑殿屋顶正面与侧面相交的屋脊,歇山、悬山和硬山
前后两坡至正吻沿博风板下垂的屋脊都叫垂脊。
3.戗脊 歇山是悬山和庑殿结合而成,因此有九条脊。除正脊外,
上半是四条垂脊,下半自博风板到套兽间,就叫戗脊,它与 垂脊在平面上成45°角。
59
金龙和玺彩画
60
(2)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的等级次于和玺彩画,清代旋子彩画是在明 代旋子彩画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这类彩画品种繁多, 使用广泛,是清代彩画中的一个主要类别。
旋子彩画中的等级,基本上是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 其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浑金旋子彩画 、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 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 金、雅五墨、雄黄玉等。
10.博风板
悬山和歇山屋顶,桁(檩)都是沿着屋顶的斜坡伸出 山墙之外;为保护这些桁头而钉在它上面的木板,叫做博 风板。
11.重檐
在同一层高度内,有两重屋檐的建筑,叫做重檐建筑。
4
二、建筑物的等级
我国古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 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它们在建筑的格局上讲求均衡整 肃、对称协调。各类建筑物不仅在方向、位置的设定上有 规矩,而且在建筑物的形式、尺度乃至色彩和彩绘的图案 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
至清朝时,门钉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也有了具体规定: 皇宫大门纵横各九路(即9×9); 亲王府大门纵九横七(即9×7); 一至三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七路(即7×7); 四至五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五路(即5×5); 五品以下官府大门不准设门钉。
43
一、有关术语
古代建筑的等级
1
1.正脊
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的屋脊,叫做正脊。
2.垂脊 庑殿屋顶正面与侧面相交的屋脊,歇山、悬山和硬山
前后两坡至正吻沿博风板下垂的屋脊都叫垂脊。
3.戗脊 歇山是悬山和庑殿结合而成,因此有九条脊。除正脊外,
上半是四条垂脊,下半自博风板到套兽间,就叫戗脊,它与 垂脊在平面上成45°角。
59
金龙和玺彩画
60
(2)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的等级次于和玺彩画,清代旋子彩画是在明 代旋子彩画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这类彩画品种繁多, 使用广泛,是清代彩画中的一个主要类别。
旋子彩画中的等级,基本上是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 其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浑金旋子彩画 、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 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 金、雅五墨、雄黄玉等。
10.博风板
悬山和歇山屋顶,桁(檩)都是沿着屋顶的斜坡伸出 山墙之外;为保护这些桁头而钉在它上面的木板,叫做博 风板。
11.重檐
在同一层高度内,有两重屋檐的建筑,叫做重檐建筑。
4
二、建筑物的等级
我国古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 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它们在建筑的格局上讲求均衡整 肃、对称协调。各类建筑物不仅在方向、位置的设定上有 规矩,而且在建筑物的形式、尺度乃至色彩和彩绘的图案 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
至清朝时,门钉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也有了具体规定: 皇宫大门纵横各九路(即9×9); 亲王府大门纵九横七(即9×7); 一至三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七路(即7×7); 四至五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五路(即5×5); 五品以下官府大门不准设门钉。
43
中国古建筑简介PPT课件

六、在公元5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出现 “三合土” ,由石灰、 粘土和细砂组成。 “三合土”的组分有不同变化 。华夏文明的“三 合土”与古罗马的“罗马砂浆”发生了同时代相似技术的巧合。
七、中国古建胶凝材料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可以掺入有机胶凝材料, 如“石灰-桐油”,“石灰-血料”等 ,用到了糯米 、桐油、血料、 明矾等有机材料。 这些有机材料还可以加入到三合土中去。
庑殿式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 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重檐庑殿顶是最高等级,只 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
2021
9
歇山式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歇山 顶也可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五品以上官 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单檐歇山式顶。
2001年06月25日,大鹏所城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鹏古城雄伟庄重、风格古朴的城门(南门、东门、西门)和明清 时期民居保存完好;狭窄蜿蜓的小巷以青石板铺就,宁静古朴;数 座建筑宏伟、独具特色的清代"将军第"有序分布。其中以抗英名将 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最为壮观,该将军第有150年的历史,拥有 数十栋屋宇、厅、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众多,雕梁画柱, 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筑。此外,古城内还有侯王庙、天后 宫、赵公祠、参将署等一批古迹可供参观。
二、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地穴建筑迅速向木结构建筑发展,开始 采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在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出现用草拌黄泥浆 筑墙。在中国建筑史上,“白灰面”很早就被淘汰,而黄泥浆和草 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则一直到近代社会仍有沿用。
三、石灰的出现虽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周朝(时用贝壳烧制而 成),到秦汉时代,除木结构建筑外,砖石结构建筑占重要地位, 促使石灰生产应运而生。到宋代普遍用石灰和黄粘土和水之后成为 一种白灰黄粘土浆。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62
63
3)木构架体系之井干式
井干式:又称木楞房。是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 结构形式。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 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主要见于西南和 东北部分地区。
64
2、群体组合形式
▪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尺度以长方形为最普遍, 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单体建筑又由最基本 的单元——“间”组成。间是中国木构架建筑 的一种计量单位,平面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 间为一间。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 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 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单体建筑组合 可以纵向伸长,也可以横向扩展,形成有层 次、有深度的、完整而严密的群体空间组合 格局。
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
福建博物院 楼建龙
1
一、中国古代建筑简史
▪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历经 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木构件为主的建筑体系,与 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印度、古爱琴海文化并列 为世界上五个最古老的建筑体系。
2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五个主要阶段: 1、石器时代(BC2100以前) 起源期 2、夏、商、周(BC2100-BC221)萌芽期 3、秦汉-南北朝(BC221-AD581)发展期 4、隋、唐、宋(AD581-AD1279)成熟期 5、元、明、清(AD1279-AD1911)简化期
65
66
▪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 的方式。庭院布局大体分为二种:
▪ 一是合院式。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 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 峙,构成П形或H形的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 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四合院。适合中国古代的宗法 和礼教,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有序。
62
63
3)木构架体系之井干式
井干式:又称木楞房。是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 结构形式。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 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主要见于西南和 东北部分地区。
64
2、群体组合形式
▪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尺度以长方形为最普遍, 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单体建筑又由最基本 的单元——“间”组成。间是中国木构架建筑 的一种计量单位,平面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 间为一间。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 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 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单体建筑组合 可以纵向伸长,也可以横向扩展,形成有层 次、有深度的、完整而严密的群体空间组合 格局。
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
福建博物院 楼建龙
1
一、中国古代建筑简史
▪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历经 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木构件为主的建筑体系,与 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印度、古爱琴海文化并列 为世界上五个最古老的建筑体系。
2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五个主要阶段: 1、石器时代(BC2100以前) 起源期 2、夏、商、周(BC2100-BC221)萌芽期 3、秦汉-南北朝(BC221-AD581)发展期 4、隋、唐、宋(AD581-AD1279)成熟期 5、元、明、清(AD1279-AD1911)简化期
65
66
▪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 的方式。庭院布局大体分为二种:
▪ 一是合院式。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 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 峙,构成П形或H形的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 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四合院。适合中国古代的宗法 和礼教,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有序。
中国古代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山西洪洞广胜寺
山西芮城永乐宫
大量使用“减柱法”,许多构件被简化。大部 分建筑简单粗糙。
雍和宫
沈阳故宫
出檐较浅,斗拱比例较小,减柱方法重要建筑中己 不用。单体木结构建筑已高度标准化、装修、彩画、 装饰己日趋定型化。
三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
(一)台基 (二)开间 (三)大梁 (四)斗拱 (五)彩画 (六)屋顶 (七)山墙
一、中国古代的建筑思想
•“天人合一”观念 •礼制观念 •等级观念 •家族思想
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 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辅以砖瓦。
思考:
木架结构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缺点?
(二)完整的院落组织,多样 的平面布局
(三)建筑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
(四 )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歇山顶
攒尖顶(六角攒尖)
圆攒尖
悬山顶
硬山顶
请判断:下
列建筑的屋 顶各是什么 形式?
中和殿 太和殿
天坛 保和殿
周庄
(七)山墙
四、中国古建筑中的等级制度
•桥
•石狮13 •门钉9
•建筑物的形状(方-圆) •建筑物的色彩
•碑、碣 •坟墓的高度
赑屃bixi 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五、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吉祥物
1、螭吻chiwen 2、仙人走兽 3、四灵 4、四方之神 5、石人石马 6、吉祥寓意图案
• 螭吻 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仙人走兽
仙龙凤狮天海狻押獬斗行
人
子马马猊鱼豸牛什
•四灵 龟 鹤
龙凤
•四方之神
•石人石马(石像生) 阮翁仲
天 禄
南京陈文帝陵前石麒麟
南京梁朝萧景陵前 石辟邪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

强调中国建筑的艺术的七个方面:
1. 翼展的屋顶造型; “如鸟斯革,如翚[huī] 斯飞”《诗·小雅·斯干》 、 “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周礼·考工记》 ;
中 国 建 筑 特 征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0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2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0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 况
中国建筑的特征
7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历 相当于欧洲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直至古典主义到近代、现代的过程。元明清时期覆盖了欧洲从中世纪到现代。
史
分
期
米兰大教堂 公元1386年
元代永乐宫壁画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6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7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8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9
唐 长 安 城 复 原 平 面
完整版ppt课件
20
日
本
古
代
城
平
市
安
古
都
平
安
京
完整版ppt课件Biblioteka 216 宋.辽.金
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 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和火器等伟大创造。南宋时,中原人 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由于 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 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5
5唐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 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到唐中 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虽“安史之乱”后 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 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 已定型化。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完整版ppt课件
11
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 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 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 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 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 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 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整理ppt
9
故宫简介
•
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世界上最
大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
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明朝皇帝朱棣
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
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故宫
殿的位置,金代在圣母殿前又加建献殿,以后又
经元、明、清各代增建和重修,形成了现在晋祠
的格局。圣母殿是宋、辽、金时期祠庙建筑中唯 一保存下来的宋代木构。
整理ppt
4
晋祠简介
• 圣母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顶,殿身
采用殿堂型构架体系。在构架中将殿身前檐柱落 在一条三椽 上,从而使大殿前廊加宽,形成较宽 的开敞的举行祭拜圣母活动的空间。前檐柱采用 木雕盘龙柱形式,为宋元二年(1087年)遗物,也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现存圣母殿上斗 拱有多种形式,正是历次重修所留下的遗迹。圣 母殿微微向上弯曲的屋顶轮廓,柔和秀美,总体 造型舒展而庄重,是宋代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殿内有四十三尊塑像,即圣母像及侍女像,尺度 与真人相近。人物性格、表情各不相同,姿态、 服装、发式因人而异,比例造型优美,是宋代塑 像中的上品。殿前有一以泉水汇成的水池,因游 鱼众多,名为鱼沼。池上有一座十字形平面的桥 梁,其东西方向的主桥为平桥,宽约5米,南北方 向次桥宽约3.5米,斜搭在主桥上。桥下有三十四 根石柱,也排列成十字型,上有木制梁、枋及桥 面板。这座桥被称为“整飞理pp梁t ”或“鱼沼飞梁”。 5
具有保护作用。彩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春秋时期就已经在木结构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青铜 器上的门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封建社会时期 1.战国、秦汉、三国时期 铁工具和砖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木结构的发展, 秦汉时期木构架建筑日渐完善,两种主要的结构 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这一时期 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坛庙、陵墓、万里长城 和水利工程。至此,我国古代建筑体系基本形成。 *请仔细观察以下两张图片,试着说一说两者的区 别。
3
经过漫长的发展后,中国古代建筑日趋成熟,并形成 了一种独特的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 建筑体系。
4
(一)原始社会时期 早期:穴居、巢居;
5
晚期: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木 骨泥墙房屋,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 筑。
6
(二)奴隶社会时期 商朝:夯土技术成熟,并使用大量青铜工具,建 造了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 西周与春秋时期:营造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瓦 的出现,木构架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板门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左右两 间的窗户就是直棂窗
14
斗拱[dǒu gǒng]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宋朝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的发展: 第一,出现了建筑类文献《营造法式》。 第二,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形成了新的艺 术风格。建筑规模比唐朝小,但宋朝大量使用彩画 和琉璃瓦,在建筑风格上比唐朝更为秀丽。 第三,园林兴盛。
40
5.元朝 宗教建筑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建造了很多喇嘛教 寺院和塔。
妙应寺白塔
41
6.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主要由以下特 征: 第一,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第二,砖的使用更加普遍,琉璃面砖和琉璃瓦应用 面更广。 第三,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兴盛。 第四,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53
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彩 画的枋心与箍头之间的部 分)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 花瓣,即所谓旋子。这种 彩画有的贴金粉,有的不 贴金粉。
54
3.苏式彩画 等级最低,一般用于住宅和园林。常绘以山水、人物、 翎毛、花卉、走兽、鱼虫等。基本不用金。
55
(六)屋顶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极富变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部分, 其艺术手段包括形式、用料、颜色、装饰等。屋顶多 与屋檐相配合,共同反映建筑的等级水平。 *在学习屋顶类型之前,请同学们先准备一张纸。 1.庑殿顶(四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 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 称四阿顶。
42
北海琉璃牌楼
43
南京博物院 历史馆 南京报恩寺塔琉璃拱门
44
承德避暑山庄
45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一)台基 定义: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又称基座。 主要作用:防潮防腐,承托建筑物,增强建筑的高大 雄伟。 分类: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 1.普通台基 早期用素土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制而成,后也用砖 石,常用于小式建筑。
49
古人以奇数为吉祥数,面阔进深多为单数。开间越多, 建筑等级越高,如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开间为十一间。
50
(三)大梁 即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 形木头,置于石头为底的台上)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 头,用以形成屋脊。
51
(四)斗拱 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 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 和额枋、屋面之间。
12
唐代建筑有以下特点: 第一,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加强了城市的总体规 划,宫殿陵墓等建筑注重突出主体建筑。 第二,木结构以及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大多 采用砖石来构筑。 第三,整体建筑气魄宏伟,单体建筑庄重朴实,色 彩简洁明快。门窗多用板门和直棂窗,屋顶舒展平 远,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
13
52
(五)彩画 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初为保护木材,后逐渐突出装饰 性。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1.和玺彩画 最高级别彩画,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主要特点: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凤图案组成,间补以花 卉图案,主要线条及龙用沥粉贴金,金碧辉煌。 2.旋子彩画 仅次于和玺彩画,用于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和寺庙中。
59
4.硬山顶 特点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左右 侧面垒砌山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
46
乾清宫
47
2.须弥座 又称金刚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用砖或石 砌成。常用于宫殿和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明末清初 汉白玉浮雕花鸟纹 须弥座
48
(二)开间 “间”为四柱围成的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单 元。建筑的迎面间数称“开间”,或称“面阔”。各 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 “进深”。
8
抬 梁 式
9
穿斗式
10
2.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是继承与运用汉朝的成就。佛教的传入引起了 佛教建筑的发展,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 和石窟。 3.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隋朝开 凿的大运河,是中国建筑史上继长城之后的又一壮 举。
11
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河北赵州安济桥,造型美 观,雕刻精美,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 概述
1
课前思考:
我国古代建筑有悠久的历史,以北京为例,北京不 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 它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思考一下然后说一说你知 道北京有哪些古代的历史建筑?
2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 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 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56
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
57
2.歇山顶(九脊殿) 等级仅次于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 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特点:把庑殿顶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 形式上也有单檐和重檐。
故宫保和殿
58
3.悬山顶(挑山或出山) 是古代汉族民居建筑常见的一种屋顶样式。 特点: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封建社会时期 1.战国、秦汉、三国时期 铁工具和砖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木结构的发展, 秦汉时期木构架建筑日渐完善,两种主要的结构 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这一时期 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坛庙、陵墓、万里长城 和水利工程。至此,我国古代建筑体系基本形成。 *请仔细观察以下两张图片,试着说一说两者的区 别。
3
经过漫长的发展后,中国古代建筑日趋成熟,并形成 了一种独特的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 建筑体系。
4
(一)原始社会时期 早期:穴居、巢居;
5
晚期: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木 骨泥墙房屋,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 筑。
6
(二)奴隶社会时期 商朝:夯土技术成熟,并使用大量青铜工具,建 造了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 西周与春秋时期:营造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瓦 的出现,木构架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板门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左右两 间的窗户就是直棂窗
14
斗拱[dǒu gǒng]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宋朝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的发展: 第一,出现了建筑类文献《营造法式》。 第二,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形成了新的艺 术风格。建筑规模比唐朝小,但宋朝大量使用彩画 和琉璃瓦,在建筑风格上比唐朝更为秀丽。 第三,园林兴盛。
40
5.元朝 宗教建筑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建造了很多喇嘛教 寺院和塔。
妙应寺白塔
41
6.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主要由以下特 征: 第一,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第二,砖的使用更加普遍,琉璃面砖和琉璃瓦应用 面更广。 第三,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兴盛。 第四,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53
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彩 画的枋心与箍头之间的部 分)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 花瓣,即所谓旋子。这种 彩画有的贴金粉,有的不 贴金粉。
54
3.苏式彩画 等级最低,一般用于住宅和园林。常绘以山水、人物、 翎毛、花卉、走兽、鱼虫等。基本不用金。
55
(六)屋顶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极富变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部分, 其艺术手段包括形式、用料、颜色、装饰等。屋顶多 与屋檐相配合,共同反映建筑的等级水平。 *在学习屋顶类型之前,请同学们先准备一张纸。 1.庑殿顶(四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 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 称四阿顶。
42
北海琉璃牌楼
43
南京博物院 历史馆 南京报恩寺塔琉璃拱门
44
承德避暑山庄
45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一)台基 定义: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又称基座。 主要作用:防潮防腐,承托建筑物,增强建筑的高大 雄伟。 分类: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 1.普通台基 早期用素土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制而成,后也用砖 石,常用于小式建筑。
49
古人以奇数为吉祥数,面阔进深多为单数。开间越多, 建筑等级越高,如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开间为十一间。
50
(三)大梁 即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 形木头,置于石头为底的台上)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 头,用以形成屋脊。
51
(四)斗拱 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 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 和额枋、屋面之间。
12
唐代建筑有以下特点: 第一,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加强了城市的总体规 划,宫殿陵墓等建筑注重突出主体建筑。 第二,木结构以及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大多 采用砖石来构筑。 第三,整体建筑气魄宏伟,单体建筑庄重朴实,色 彩简洁明快。门窗多用板门和直棂窗,屋顶舒展平 远,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
13
52
(五)彩画 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初为保护木材,后逐渐突出装饰 性。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1.和玺彩画 最高级别彩画,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主要特点: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凤图案组成,间补以花 卉图案,主要线条及龙用沥粉贴金,金碧辉煌。 2.旋子彩画 仅次于和玺彩画,用于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和寺庙中。
59
4.硬山顶 特点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左右 侧面垒砌山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
46
乾清宫
47
2.须弥座 又称金刚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用砖或石 砌成。常用于宫殿和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明末清初 汉白玉浮雕花鸟纹 须弥座
48
(二)开间 “间”为四柱围成的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单 元。建筑的迎面间数称“开间”,或称“面阔”。各 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 “进深”。
8
抬 梁 式
9
穿斗式
10
2.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是继承与运用汉朝的成就。佛教的传入引起了 佛教建筑的发展,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 和石窟。 3.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隋朝开 凿的大运河,是中国建筑史上继长城之后的又一壮 举。
11
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河北赵州安济桥,造型美 观,雕刻精美,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 概述
1
课前思考:
我国古代建筑有悠久的历史,以北京为例,北京不 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 它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思考一下然后说一说你知 道北京有哪些古代的历史建筑?
2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 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 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56
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
57
2.歇山顶(九脊殿) 等级仅次于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 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特点:把庑殿顶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 形式上也有单檐和重檐。
故宫保和殿
58
3.悬山顶(挑山或出山) 是古代汉族民居建筑常见的一种屋顶样式。 特点: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