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气相色谱.
煤炭化验报告全水和分析水

煤炭化验报告全水和分析水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资源,广泛用于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
为了了解煤炭的质量和能源价值,我们需要进行煤炭化验。
其中,煤炭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煤炭的水分主要包括全水和分析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炭化验报告中的全水和分析水内容和分析方法。
一、全水全水是指煤炭样品中所含的全部水分。
煤炭从自然界中采集后,会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全水的含量直接影响着煤炭的质量和能源价值。
常用的测定全水的方法有空气干燥法和电热干燥法。
1. 空气干燥法空气干燥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全水测定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将样品暴露在空气中,使样品中的水分以自然湿度下降的速度蒸发。
通过测定样品重量的变化,计算出全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将煤样粉碎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2)将样品均匀分布在干燥皿中;(3)将装有样品的干燥皿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4)在规定的时间内,定期称量样品重量,直到两次连续称量结果之间的质量变化小于规定值,即可停止称量;(5)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中继续干燥,直到称量稳定。
2. 电热干燥法电热干燥法是全水测定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电热设备产生热量,将样品加热并将样品中的水分蒸发出来。
通过称量样品干燥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全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将煤样粉碎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2)将样品放入带有称量装置的干燥设备中;(3)启动电热设备,使样品受热并蒸发水分;(4)在规定的时间内,定期称量样品重量,直到两次连续称量结果之间的质量变化小于规定值,即可停止称量。
二、分析水分析水是指煤炭样品中所含的可分析水。
分析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煤炭样品中能够从结晶水化合物或亲水基团中释放出来的水分。
分析水的含量影响着煤炭的结构和性质,对煤炭的气化和燃烧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分析水测定方法有热解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1. 热解法热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分析水的方法,适用于含有结晶水化合物的煤样。
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在吐哈油田录井生产中的应用

() 5 气层 图谱 特征 。正 构烷烃 组分 不全 , 呈尖梳
状 结构 , 数分 布范 围窄 ( ~C , 峰碳 为 n 碳 C ) 主 C ~n , C 。 轻重 比( C- ∑n 2) ∑n 2  ̄ / C+ 大于 3 具 有 明显 的 2 , 轻 烃综 合 峰 。形 成 的不 可 分 辨 物含 量 较 低 , 色谱 区 基 线较 平直 , 整个 储集 层上 下样 品分析 差异 不大 。
见 到 了 良好 的油 气显 示 , 热解 气 相 色谱谱 图表 现 出
表 1 雁 6井 地 化 解 释 结 论 和 试 油 结 果 对 比
明显 的油 气特 征 : 数 分布 为 n ~n , 峰碳 为 碳 C C。 主
产 油 4 . , 1 . , 3 3 。 0 9m。 水 2 7m。 气 62 5m。
的不可 分辨 物含 量较 低 , 色谱 区基 线平 直 , 个储 集 整
层 上下 样 品分析 差异 不大 。
() 2 油水 同层 图谱 特征 。对于 油水 同层 , 其样 品 热解 色 谱 图谱 特 征 与油 层 差 别 较 大 。主 要 表 现 在 :
正构 烷 烃组 分齐 全 , 数 分 布范 围窄 ( ~ ( , 碳 C ) 主
有一定 的深 度 限制 外 , 力分 异 、 化 、 物 降解 及 重 氧 生
响( 如样 品 自然挥 发 或 散 发) 通 常 能够 检 测 到 的碳 ,
数范 围在 n 7 C7 间u 。 C ~n 3之 j
水溶 这几种 因素 是共 同起作 用 的 。利用 原油 改造后 的气 相色谱 谱 图变化 特征 就可 以对储集 层流 体性 质
热解 气 相 色谱 技 术在 吐 哈油 田录 井 生产 中的应 用
果糖热裂解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果糖热裂解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作者:郑坚强郭春生张峻松杨公明毛多斌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摘要: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Py-GC/MS) 联用技术,研究果糖在不同裂解环境(N2,10% O2) 和不同温度(300,600,750和900 ℃)下的热裂解行为,将热解产物直接引入气相色谱-质谱仪,用质谱法对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面积归一法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果糖裂解产物多于无氧裂解产物,高温下氧气可加剧果糖的裂解反应,裂解产物随温度升高而变复杂,稠环芳烃类物质增加。
果糖裂解产物中主要包括呋喃类、酸类、酮类、醛类和醇类,多为烟草中主要致香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
该试验可为研究不同裂解条件对果糖热裂解行为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糖;热裂解;Py-GC/MS中图分类号:P64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15-06Analyzing Pyrolysates of Fructose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ZHENG Jian-qiang1,2,GUO Chun-sheng2,ZHANG Jun-song2,YANG Gong-min1,MAO Duo-bin2(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School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China)Abstract: The pyrolysates of fructose were investigated in N2, 10% O2(in N2) under300 ℃,600 ℃,750 ℃ and 900 ℃, respectively. The pyrolysates were directly analyzed by GC/M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yrolysates and a semi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area normalization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these pyrolysate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were more than that of anaerobic pyrolysates,indicating that the oxygen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pyrolysis of fructo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kinds of pyrolysate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creased. The pyrolysates of fructose (furans, acids, ketones, aldehydes and alcohols) were the main aroma constituents in tobacco. The highest compounds were 5-hydroxymethyl-furfural and furfural. This experiment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nalyzing the pyrolysates of fructos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Key words: fructose; pyrolysis; Py-GC/MS糖类化合物是烟草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与烟草品质密切相关[1]。
环境空气—氯乙烯的测定—热解吸进样-气相色谱法

FHZHJDQ0012 环境空气氯乙烯的测定热解吸进样气相色谱法F-HZ-HJ-DQ-0012环境空气—氯乙烯的测定—热解吸进样-气相色谱法1 范围本法取100mL气体分析,检出下限浓度为0.05mg/m3;测定范围为0.2~5mg/m3;测定下限为0.2mg/m3。
若现场浓度更低,可适当增加浓缩进样体积;若浓度较大时,可直接进样分析。
但进样量标准和样品应相同。
环境空气中与氯乙烯共存的杂质为乙炔和乙醛(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用3%聚乙二醇-400/101白色担体与GDX-301[质量比(9+1)]混合柱能使乙炔、氯乙烯、乙醛很好地分离(参见图2)。
2 原理氯乙烯低温下浓缩在6201担体上,然后加热解吸,经3%聚乙二醇-400与GDX-301混合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
3 试剂3.1 氯乙烯标准气:含量99.99%,贮存于铝制钢瓶中。
使用时,以氯乙烯钢瓶气为原料气和零空气为稀释气,用大瓶子法配制成已知浓度的氯乙烯标准气体,配气方法见附录:大瓶子配气。
然后用零空气逐级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气体。
3.2 聚乙二醇-400 色谱固定液。
3.3 GDX 301 色谱固定液。
3.4 6201红色担体(40~60目)。
3.5 101白色担体(60~80目)。
4 仪器4.1 注射器:磨口,100mL,体积刻度应校正。
4.2 浓缩柱:内径2~3mmU型玻璃管,内装10cm长 6201 担体(40~60目),两端用玻璃棉堵塞。
4.3 致冷器:半导体致冷器,可达到-50℃。
4.4 加热器:温度控制在160±10℃。
4.5 六通阀:接浓缩柱用的六通阀,工作原理见图1。
当将阀转动60°时,只有载气通过,其余各气路互不相通(见图中加热解吸位置)。
图14.6 玻璃配气瓶:容积为2L(体积需校正),瓶内装有少许玻璃珠作搅拌用。
4.7 气相色谱仪,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5 采样用100mL 注射器,抽取现场空气洗3~4次后,采气100mL ,密封进气口。
室内空气中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

室内空气中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一、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原理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是利用苯在加热过程中被分解,然后再利用分子间的相对活性被滤过,从而在不同的温度下得到不同分子式的苯,最后通过质谱检测鉴定,以确定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方法。
二、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要点1、样品:根据测定目的,采集室内空气的空气样品,加入去离子水或者溶液,建立室内空气中苯的标准曲线。
2、仪器设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并且配备同步分析系统,保证测定精度。
3、标准:根据国家或者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定义相应的测定标准,以达到合理有效的检测目的。
4、分析方法:将热解吸气相色谱仪放置室内空气样品中,按照一定温度,将相应的气体经过热解处理后,利用小孔盘采集不同温度的苯气体,最后通过质谱检测相应的苯气体,从而得出室内空气中苯的浓度值。
三、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过程1、样品准备:选取室内空气样品作为测定材料,将其放置热解吸气相色谱仪里,进行加热定温,以提取不同分子式的苯。
2、温度控制:针对不同分子式的苯,采用不同温度进行控制,如型苯需要360℃~400℃,叔苯需要176℃~240℃,以此类推。
3、气质测定:通过小孔盘收集苯气体,再由质谱仪对收集的气体进行检测,以确定室内空气中的苯的种类和浓度。
4、数据处理:检测完毕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如画出苯的浓度曲线、建立标准曲线,以及与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较,得出室内空气中苯的浓度。
四、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结果及评价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室内空气中苯的浓度,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可以更准确快速的对苯的浓度是否满足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因此,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被很多实验室所采用。
同时,由于采用自动控温控压,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检测精度。
准南大黄山芦草沟组油页岩热解气相色谱特征

的相 对 百分 含 量 能 较 好地 区 分 不 同 类型 干 酪 根 。 正 构 烷 烃 正 构 烯 烃 值 也 能 准 确 地 区分 不 同 类 型 的干 酪 根 , I型 干 酪 根 该 比值 小于 2 1 , . 7 Ⅱ型 干 酪 根 该 比 值 大 于 2 1 。该 地 区油 页 岩 与 美 国绿 河 页岩 相 似 , 解 产 物 绝 大 部 分 为 高 蜡 石 蜡 基 原 .7 热
油 。 图 1 表 2参 1 1 7 关 键 词 :准噶 尔盆 地 ;大黄 山 ;油 页 岩 ; 解 气 相 色谱 ;干 酪根 类 型 ;页岩 油 热 中 图分 类 号 : l 2 1 TE 2 . 文献标识码 : A
Py o y i— a h o a o r p y o h i s l n Lu a g u r l ss g s c r m t g a h f t e o l ha e i c o o
o h y oy i p o u t o h a g h n ol h l ae n ak n s a d n ak n s f e p r lss r d cs f Da u n s a i ae r l a e n l e e ,wh c p r xmaey a c u t f r 9 t s i a p o i tl co n o 0 h o ttl f oa
缘博 格 达 山北 麓 油 页 岩矿 带 的 主体 位 置 , 大黄 山 油 页岩 的 热 解 产 物 以正 构 烃 为 主 , 占热 解 产 物 的 9 。热 解 时 干 酪 根 约 0 核 外 的脂 族 基 团断 裂 , 成 烷 基 自 由基 , 得 、 形 其 失氢 自由基 就 生 成 正 构 烷 烃 、 烃 。 受 空 间 位 阻 影 响 , 烃 的 生 成 需 要 更 多 烯 烯
气相色谱用热解析法

气相色谱用热解析法
气相色谱(GC)是一种通过分离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方法,通常使用热解析法将样品分离出来,再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热解析法是一种将样品加热使其分解的方法,将样品放入热解器中进行加热,样品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热解器通常包括加热器和反应室,加热器通过传热将反应室加热至高温,反应室中的样品分解产生气体,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热解析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分析高沸点和高分子量的化合物,通常用于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
同时,热解析法可以实现不同的分离方式,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可以对样品进行更加准确和灵敏的分析。
总之,气相色谱常使用热解析法将样品分离出来,再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热解析法可以分析高沸点和高分子量的化合物,通常用于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1.引言1.1 概述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因此对于地球上的沉积岩研究尤为重要。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是一种用于岩石样品中烃类化合物分析的有效方法。
烃类化合物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因此对其分析可以提供有关岩石成因、成熟度和储集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采用了热蒸发技术和气相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对岩石样品中的烃类化合物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
在该方法中,将岩石样品加热,使其中的烃类化合物蒸发,并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后,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该方法无需对岩石样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分析,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其次,通过热蒸发和气相色谱分离,可以得到样品中烃类化合物的详细组成信息,包括不同碳数的烃类化合物和其相对含量。
此外,该方法还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对岩石样品中含量较低的烃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在石油地质、煤炭地质、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石油地质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岩石的成熟度评价和生油潜力分析。
在煤炭地质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煤的煤质评价和煤矿的勘探。
在生物地球化学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古环境研究和古气候重建。
在环境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水体和土壤中烃类污染物的检测和监测。
综上所述,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岩石样品中烃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有关岩石成因和储集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在能源资源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对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总结,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正文:2.1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的原理:详细介绍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包括岩石样品的制备过程、热蒸发的工作原理、烃气相色谱的仪器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淹
5、确定各单层原正构烷烃和较高的正构烯烃。 也有部分是环状萜类脱氢氧化而成。在正常油砂岩中芳烃含量较低,以苯 如噻吩、吡啶、酚类等。它们和芳烃一样,与高等植物木质素的结 和单取代基苯占优势。而稠油砂岩含量较高,以多取代基苯占优势。 构单元有关。主要包括硫、氮、氧三类化合物,正常油砂岩没有检出这类
棕红色通用密封脂
HZN-102 机油 液压油 氧化沥青 磺化沥青 解卡剂SR-301 RH-3 PIPELAX-N 有机皂土
nC18
nC17 nC25 nC30 nC18 nC17 nC17 nC15 nC16 nC13
nC16-nC30
nC10-nC35 nC12-nC32 nC13-nC34 nC14-nC29 nC13-nC29 nC11-nC28 nC-nC25 nC-nC27 nC9-nC13
很明显。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谱图形态、未分辨化合物含量、碳数范
围等特征定性描述储层。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各种储层的组分峰图,它 们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及提供不同的地化参数,因此可以直观、 准确地了解储层的情况。
①、油层
碳数分布范围宽,为nC13-nC32左右。主峰碳nC19-nC23,正构烷烃组分齐全,呈规 则梳状结构。由于含水量相对较低,氧化和菌解作用弱,形成的未分辨化合物的含量低, 基线较平直。
图形呈小鼓包型,鼓包底部出现正碳五个峰。
2、判断储集层原油的性质
①天然气 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气态烃,干气藏C1含量高, 有少量的C2以上的组份。湿气藏含有一定量的C2-C5组 份,甲烷含量偏低。 ②凝析油 凝析油就是轻质油藏和凝析气藏中产出的油,正构 烷烃碳数分布窄,主要分布在nC1-nC20,主峰碳nC6-
④、气层、残余油层谱图特征
残余油层
气 层
4、水淹层评价探索
①、油层注水开发后,由于水的驱动作用,大部分原油被采出,油层的含油饱和度降低。在注水采油时,水驱 油首先是驱出密度低、粘度小的原油组份,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采出原油的密度和粘度逐渐升高。如果在注水
采油的过程中,在油井隔一定时间取样分析,就可以看出热蒸发烃的轻组分峰值逐渐变小,谱图的色谱曲线丰度
地质意义
热解烃色谱分析可以获得三大类组份:
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芳烃化合物和杂原子化合物,不同类型的油砂岩有其不同的特点。
1、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
它们在图谱上总是成对地出现,同碳数者烯烃在前,烷烃在后,
2、芳烃化合物
很有规律。正常油砂岩含有较高的正构烷烃和较低的正构烯烃。而稠 这类化合物主要是烷基苯,主要生源物是木质素(高等植物残体),
6、对焦油垫的特征及位置研究测定
7、其它方面的应用
在确定烃源岩排油厚度、了解排油效应、划分成油类型、母岩类型、成熟
度等方面的工作中,应用油气组份综合评价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
三、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定量、定性解释标准
1、 储层热蒸发烃组份分析地化定量解释标准
类 型
碳数分 布范围
主峰 碳数
ΣnC21/ΣnC22+
主峰碳数
即一组色谱峰中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正构烷烃碳数。此值的大小 碳数范围及分布曲线 碳优势指数( CPI)和奇偶优势(OEP) 前者指一组色谱峰的最低至最高碳数的容量峰,后者是反映这 表示岩样中有机质或油样中烃类的轻重、成熟度和演化程度的高低。
地质意义
-/∑C + 这两个参数的意义相同,都是说明一组色谱峰中,正烷烃奇数 ∑C 21 22 组容量峰的分布形态。通过这两个参数可以了解岩石有机质或油样 数值小的烃类轻、成熟度和演化程度高。 即一组色谱峰中,C21以前烃的质量分数总和与C22以后烃的质 碳的质量分数与偶数碳的质量分数之比。因为生物体内的正烷烃中 中烃类的全貌,反映出其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和演化程度。烃类 (C21+C22)/(C 28+C29)
目前大多数油田的生产井多为混层或多层开 采,如果要求单层产量、决定注水层位或判断窜 层情况等问题,即了解单个储集层情况,热解气 相色谱录井能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不 同层的原油虽然正构烷烃分布可能相似,但异构、
环烷烃等却多少存在差别,各单层油、窜层油和
混层油都有各自的组份特征谱图,如同前述鉴别 真假油气显示一样,这些判别可以用原油所含化 合物的绝对浓度或相邻化合物的峰高比值表示。 当几个单层的油混合时,就可以根据各单层油所 含化合物的浓度(或比值)的变化关系确定各单 层出油贡献,能够比较容易地识别各单层油的情 况,从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图形呈慢坡鼓包山峰形,在山峰上长着高低不等的 树木。棕红色通用密封脂、HZH-102分别在坡底中 坡中长着较高的树木。图形由无环异构芳烃组成, 正烷烃峰极弱。
图形呈馒头型,有如在馒头上又插上几根细铁丝表 现在正构烃烷烃峰度低,其它化合物出现强峰。
峰形呈馒头型,奇偶优势不明显,主峰碳分别为 nC15和nC16。
ΣnC17/ΣnCn
ΣnC22-25 /ΣnCn
ΣnC30+ /ΣnCn
Pr /Ph
Pr /nC17
Ph /nC18
OEP
水 洗 层
细菌降解层 非生产层 生 产 层 凝析油层 产 气 层
C12-34
C9-24 C14-24 C12-37 C4-26 C1-21
一、热解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二、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参数的地质意义 三、热解气相色谱地质应用
四、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定量、定性解释标准
一、 热解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
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 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 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 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 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化合物,而稠油砂岩中则含有大量杂原子化合物。
三、热解气相色谱的地质应用
1、鉴别真假油气显示
根据添加剂的指纹热解谱图,并 利用热解气相色谱录井仪来分析岩
样,可快速、有效的排除样品污染
对录井工作者地质解释造成的干扰。
各种添加剂和原油热蒸发烃图形对比
样 煤油 柴油 RH-4 MRH-86D 螺纹密封脂 品 主峰碳 nC17 nC23 nC19 nC25 nC27 碳数范围 nC14-nC26 nC13-nC29 nC13-nC25 nC13-nC27 nC15-nC34 图形呈陡山峰形,无奇偶优势,主峰碳不明显唯有 MRH-86D主峰碳呈强峰,nC19后有邻苯二甲酸二丁 脂中强峰。 峰形特征
③含油水层
这里所说的含油水层是指具含油产状,但含油饱和度底,多在残余油饱和度范畴,这 类储层多数具有较好的孔渗物性,所含原油既可以是凝析油,轻质原油,又可以是中质油
或重质油。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原油,由于丰度值底,其原油组分组成中的轻质组分多以溶
解的形式存在,碳数分布范围窄,为nC8-nC20左右,主峰碳<nC12,其组份谱图特征相当 明显,主烽碳明显,正构烷烃组份不全,分布呈不规则状或马鞍形。基线下的未分辨化合 物含量高低不等。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流程
YQZF-Ⅱ热解气相色谱录井仪
二、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参数的地质意义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可提供以下地化参数: (1)色谱分析曲线; (2)碳数范围; (3)主峰碳数; (4)碳优势指数(CPI值); (5)奇偶优势(OEP)值; (6)∑C21-/∑C22+; (7)(C21+C22)/(C28+C29); (8)Pr/nC17; (9)Ph/nC18; (10)Pr/ Ph。
量分数总和之比。是碳数范围和分布曲线的具体描述,它是一个有 奇数碳高于偶数碳,存在着明显的奇偶优势,而有机质在演化过程 这是指一组色谱峰中 >C21+C22烃的质量分数之和与C28+C29烃 丰富、低碳烃含量高、无明显奇偶优势者一般多为海相生油母质和 Pr/Ph即姥鲛烷/比植烷 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和演化程度的综合参数。 中是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结构复杂的分子变成结构简单的分子,正 的质量分数之和的比。此值高低是个有机质类型指标,因为海生生 其比值在成岩和运移过程中比较稳定,所以是一个追踪运移 演化程度高,反之亦为陆相生油母质和演化程度低。 烷烃奇数优势消失。所以奇偶优势值越接近于“ ,则说明该样 物有机质中的正烷烃检测结果以( C21+C22>1” )烃类为主,而陆源植物 的指标。在海陆相成因问题上,一般认为陆相成因的有机质 若色谱峰分布曲线基本上是条直线,则说明无油气显示。 品的演化程度和成熟度越高,反之越低。 有机质中的正烷烃则以( C28+C29)居多。所以其比值高是海相沉积 Pr/Ph>1,而海相成因的有机质则 Pr/Ph<1,所以也是个有机质类 的象征,而比值低多为陆相沉积环境。 型参数。
nC8。
③轻质原油 轻质原油组份峰主要特征是:轻质烃类丰富,正构 烷烃碳数主要分布在nC1-nC28,主峰碳nC9-nC12。 ④中质原油 中质原油组份峰主要特征是:族组份中饱和烃含量丰富,正构 烷烃碳数主要分布在nC1-nC32,主峰碳nC15-nC25,∑C21-/∑C22+比轻
质原油小。
⑤重质原油(稠油) 重质原油分为三种类型,I类组份峰主要特征是:原油轻重组份 大多分为两段,异构烃和环烷烃含量丰富;II类组份峰主要特征是: 异构烃和环烷烃含量较多;III类组份峰主要特征是:胶质、沥青质 含量特别高,链烷烃含量特别少,有“地沥青”之称。
②、油水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