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资料

合集下载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模化学试题汇编: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模化学试题汇编: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2023北京初三二模化学汇编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一、填空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小宁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

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块电流表指针位置相同,如图乙所示。

已知定值电阻R0=2Ω,可知电源两端电压U=______V;电阻R X=______Ω。

二、实验题
2.(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小阳利用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的电路连接完整;( )
(2)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A,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3.(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小英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压U/V0.9 1.3 1.7 2.1 2.5
电流I/A0.180.220.240.260.28
4.(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小京现用图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

(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至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2
0.2 10
(2)[2]观察到电压表如图甲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lV,电压的示数为2V。

欧姆定律内容

欧姆定律内容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内容
温故知新 1.欧姆定律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数学公式 3.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4欧姆定律的两个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内容
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公式: I=RU
变形一: U=IR
变形二:
R=
U I
R I
想一想,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
什么?
欧姆定律内容
四、挑战自我探究
测量人体电阻
1.我们知道人体是有电阻的,那如何测量 我们人体此时的电阻呢? 2.测量人体此时的电阻需要注意什么?在 选用器材上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3.说出你的方法:
欧姆定律内容
五、理论分析探究
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测量电阻的比较
欧姆定律内容
U
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把欧姆定律的公式加以变形,可得到:
R=
U I
根据这一公式可知,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电 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这个导 体电阻的大小。它给出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 的实验方法。
欧姆定律内容
一、问题情境探究
给你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 电阻Rx,如何测出这个定 值电阻的阻值呢?
欧姆定律内容
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设计实验电路图: 4.设计实验步骤: 5.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6. 实验数据的处理:
欧姆定律内容
活动 14.6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电流表、 电压表、开关、阻值 未知的定值电阻、滑 动变阻器和导线等。
实验设计
U U +U
R R1 R2 R2
R2

0.根据欧姆定测量导体的电阻

0.根据欧姆定测量导体的电阻
定律 测量导体的电阻
问题与思考 自读课本90页内容,知道要做什么? 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需要 电压表 测量____和____,所用仪表是______和 电压 电流 电流表 ______.用_____求出导体的电阻. R=U/I 为了减小误差,需要_____________ 多次测量求出 平均值 ______.
实战演练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实验电路图: R= 3、实验器材:
电压表 电流表
开关
反馈练习
滑动变阻器
电源 - 待测电阻
+
A
V
?
4.电路连接

+
5、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保护电路 获得多组数据 (1)________;(2)____________。 断开 6、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闭合 电阻 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____ 值最大处 ________。 7、若某次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 0.24 图所示, 则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A,电 阻两端的电压是___V,被测电阻的阻值 1.9 是___Ω。 7.9
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 收集数据 实验讨论 交流与合作
1.实验原理 由欧姆定律I=U/R可变换为 R=U/I, 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 表测出导体中的电流I,就可求出电阻R。 S 2.实验电路图 A
3.实验器材
5Ω 电源 电流表
R V
R'
R 10Ω 15Ω 定值电阻
课堂练习 在课本上完成91页1,2,3题. 其中1,3 题的计算在课本上的空白处代上公式写 出下面的步骤: 解:U=____,I=____, R=_______.
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

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

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

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一、概述范德堡法是一种测量导体电阻率的方法,由德国物理学家范德堡于1857年发明。

这种方法利用了导体内部电流分布的特性,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电压和电流大小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率。

二、原理范德堡法的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和库仑定律。

假设在导体中通以恒定电流I,那么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V=IR其中,V为导体两端的电压,R为导体的电阻。

根据库仑定律,当在导体中通以恒定电流时,在导体内部会发生电场分布。

假设在距离导体表面d处取一个截面S,则该截面上单位长度处的电场强度E与该点距离表面的距离r成反比关系:E=ρI/2πr其中ρ为导体材料的比电阻率。

因此,在距离表面d处取一个长度L,则该长度上单位长度处的总电势差ΔV为:ΔV=∫(E dr)=ρIL/2π ln(d/r)将ΔV代入欧姆定律中可得到:R=(ΔV/I)L/ln(d/r)因此,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大小,以及取样长度和距离表面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导体的电阻率。

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长导体,将其固定在水平台架上,并用细砂纸打磨其表面以去除氧化层。

2. 将导体两端连接到直流稳压电源和数字万用表上,并将万用表调至电流测量模式。

3. 将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流调至一定值(例如0.5A),并记录下来。

4. 用卡尺测量导体的长度L,并将取样长度设置为L/2。

5. 在导体表面距离d处取一个截面S,并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该截面上单位长度处的电势差ΔV。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导体的比电阻率ρ,进而得到导体的电阻率R。

7. 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并计算误差。

四、注意事项1. 导体必须保持干燥和清洁,以确保准确测量。

2. 测量时应注意避免产生热效应和磁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适当降低电流强度以减少热效应。

3. 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取决于仪器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水平。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并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五、应用领域范德堡法广泛用于测量导体的电阻率,特别是在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和物理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导体的电阻

导体的电阻

例3: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 L,电阻为 R,要使电
阻变为 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A( )
A、将金属丝拉长至 2L B、将金属丝拉长至 4L 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 4 倍
课堂小结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及它的材料等因素的定
如图,a、b、c、d是四个不同的金 V
V
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
因素方面,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 ɑ
b
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
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
VV
c
d
图中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
用电压表分別测量a、b、c、d两端的电压,就能知道它们的电阻之比。比较a、 b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长度之比;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横面积之比;比较 a、d的电阻是否相等。这样就可以得出长度、横載面积、材料这三个因素与电 阻的关系。
1.根据以上分析,以等式的形式写出用导体长度 L、导体横截面积S表示导体电阻R的关系式,用一
个与L、S无关的常量表示比例系数。
2.选择至少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例如镍铬合金丝 和康铜丝),测出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 分别计算出上述等式中的比例系数。
3.分析上述比例系数的物理意义。
结论: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 S 成反比。
l
成反比
C、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对某一确定的导体当温度升高时,发现它电阻增大,说
明该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例2: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 ρ RS 对于温度一定的

考点解析—欧姆定律

考点解析—欧姆定律
解答: 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逐 渐滑动到b端,电压表V1测量电阻R的电压,V1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此时 R′接入电路为0,R此时两端电压即为电源电压,可得电源电压:U=6V,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为2V, 由I=UR可得,R=U1I=2V0.2A=10Ω。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到b端时,R′接入电路为0,电路电阻为R,此时电 流: I′=UR=6V10Ω=0.6A; 故答案为:0.6;10。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R1=20Ω ,滑动变阻器R2的规 格为“100Ω1A“。
• (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电流表示数为0.4A,求电源电压; • (2)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位置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R3的阻值; • (3)闭合开关S1、S2和S3,在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围。
解析:如图所示电路,小灯泡 L1和L2的连接方式为串联;电压表测量 L1两端的电压; 一段时间后,两灯均熄灭,但电压表有读数且示数较大,电流表无读数, 电路中无电流,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是通路,导致这种电路故障的 原因可能是 L1断路。 故答案为:L1;L1断路。
• 小明按图1所示电路图做实验,闭合开关,两表读数如图2所示。L突然烧断烧断后两表示数如图3所示,定值电 阻两端电压为U、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与L烧断前相比,烧断后( )
解答:(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将A和B串联后接入某电源两端时,若通过的 电流I=0.2A时(也可取其他电流值),由图象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UA=1V,UB=2V, 则UA:UB=1V:2V=1:2; (2)由图象可知,当U=3V时,IA=0.6A,IB=0.3A, 则RA=UIA=3V0.6A=5Ω,RB=UIB=3V0.3A=10Ω, 若将A. B并联接入电源两端,则A和B并联的总电阻: R并=RARBRA+RB=5Ω×10Ω5Ω+10Ω=103Ω; 此时干路电流为0.6A,则由I=UR可得电源电压:U=IR并=0.6A×103Ω=2V。 故答案为:1:2;2。

欧姆定律的内容

欧姆定律的内容

U
电压为:U1=U2=U 电流为:I=I1+I2
再根据欧姆定律旳体现式:
I
R1 I1
I
U
U R
U1I+1 UUR211
R R1 R2
I2
U2 R2
R2 I2
假如电路中有n个电阻 并联,则能够推出 :
1 1 + 1 + 1 ++ 1
U U + U R R1 R2 R2
R2
R R1 R2 上式表白,并联电路总电阻
活动 14.6 测量定值电阻旳阻值
试验器材
直流电源、电流表、 电压表、开关、阻值 未知旳定值电阻、滑 动变阻器和导线等。
试验设计
+- S

A +V-

P
·
·
R
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根据你所思索旳试验原理,在表格中填入需要 测量和计算旳有关项目旳名称。
• 试验序 电压U∕V 号
电流I∕A
电阻R∕Ω
B.闭合开关,将电阻箱调到合适阻值,记下________;
电阻箱旳示数R01和电压表旳读数Ux
C.___用__电___压__表__测__出___电__阻__箱___两__端__旳__电___压__U__01______;
D.待测电阻Rx旳体现式:Rx=___________________;
Rx
Ux U 01
测量人体电阻
1.我们懂得人体是有电阻旳,那怎样测量 我们人体此时旳电阻呢? 2.测量人体此时旳电阻需要注意什么?在 选用器材上有什么尤其旳要求? 3.说出你旳措施:
五、理论分析探究
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测量电阻旳比较
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图 试验
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 试验
六、创新超越探究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近高压带电体。

●高低压的划分低压和高压的界限是1000V ,低于1000V 为低压,高于1000V 为高压。

低压对人体来说并非安全电压,预防低压触电,应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主要指火线)。

高压触电分两类: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预防电弧触电应远离易起电弧处,预防跨步电压触电应两脚并拢下蹲,或并脚跳离高压带电体。

知识点2 注意防雷与避雷针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之间,云层与大气之间的电压高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到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烈的光和声。

云层和云层之间的放电危害不大,而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树林、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如果这种放电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

雷电均发生在积雨云层,由于积雨云层内空气所含的水蒸气比干燥空气多,而电荷极易吸附在水珠表面,故积雨云层积聚许多电荷。

避雷针因在房屋的高处,其尖端曲率半径又极小,分布在其内的负电荷产生的电场很大,易使其周围的空气电离而造成一条可以导电的通道。

并且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是电的良导体,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入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

知识点3 短路●定义: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

或电流不通过电器直接接通叫做短路。

●短路的危害:电源短路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灯泡的电阻,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电源会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采用保险丝、空气开关、熔断器等防止短路或过载带来的危害。

●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类。

用电器短路时,一般认为用电器中无电流流过,不会对电路造成损害。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3
U/
V
讨论与交流
1、各种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相 同吗?哪个较大? 2、想一想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
灯泡的电阻值与灯泡的温度的 变化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能否仿照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把小灯泡在 四个电压下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 电阻?
不能。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而变化。
例1:家庭照明用的电灯,常温
评估 实验时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呢?
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求平均值。
选择实验器材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实验表格
你准备好了么
电源、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器材) 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 过的电流,以达到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目的)
实验电路图
• 1、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并把滑 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下它的电阻比正常发光时 要 小 ,所以闭合开关的瞬
间通过灯丝的电流要比正常发光 时 大 ,因而灯丝烧断往往 在闭合瞬间 。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I=
U R
R=
U I
• U用电压表测量(伏特表) • I用电流表测量(安培表)
二、用欧姆定律测导体的电阻
【应用4】 测量电阻
原理 R=U/I (伏安法测电阻)
1、需要准备哪些实验器材? 滑动变阻器
方案
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
2、设计实验电路图。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平均电阻R/Ω
电阻 R(Ω)
平均值 R(Ω)
R=
通过定值定值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I/A
0.3 0.2 0.1
O
1
23
U/
V
注意:1、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当 断开

闭合开关前应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 最大 。
2、正确选择量程。
二、用欧姆定律测电阻
【活动】体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过程。
你测的这三次的电阻分别是多少?当 电压值和电流值变化时,测得的电阻 值有没有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
①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没有调到最大 ②没有移动滑片进行多次测量
如果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颠倒了, 两个表的示数将如何?(电压表换大量程)
我的电阻大, 我分得的电压大! 我要把电源电压都吃掉!
接近电源电压 V
示数为0 A
操作与记录
1、用小灯泡替换定值电阻,测出不同 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
变,原因是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I U2 U1
2、闭合开关S,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V有示数。电
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电阻R1发生断路 。
I=0
有示数
3、某同学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先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然后接通开关 S,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测量的电压、 电流值算出RX的阻值。实验记录为电压(2.8V)、电 流(0.4A),算出电阻为(7Ω) 。试回答:从实验步骤 看,存在的缺陷是:
2、将测量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计 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
注意:小灯泡两端的最高电压为 小灯泡所标注的电压值!
电路图
记录表格
实验 电压 电流 电阻 发光 次数 U(V) I(A) R(Ω) 情况
1 0.5
2
1
3 1.5
4
2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I/A
0.3 0.2 0.1
O
因为导体的电阻大小只与导体的长度、 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而与导 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
为了多次测量求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试验误差。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物理量 实验序号
1 2 3
U(V
I
Rx
) (A) (Ω)
1.5 0.32
4.7
2.0 0.38
5.3
2.5 0.50
5.0
•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 片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一适当值,读出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 3、重复上述步骤2次,使电压表示数为 另两个适当值,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 分别填入表中。
• 4、断开开关,利用R=U/I计算电阻,并 求平均值。
物理 量 次数
1
电压 U(v)
2
3
电流 I (A)
变大 变大
Rx (Ω)
5.0
R1、实验时还要注意哪些细节?
2、实验中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测量结果,而且多次测
量取平均值也无法减小?
A、温度因素
B、电表接法因素
V
Rx
A
V
Rx
A
①外接法 测量值比真实值 Rx 略小些。 ②内接法 测量值比真实值 Rx 略大些。
分析: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晓辉发现电压表 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相反,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