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秦观 翻译
秦观《减字木兰花》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秦观《减字木兰花》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秦观《减字木兰花》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①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②。
黛蛾长敛③,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释]
①减字木兰花:此调将《偷声木兰花》上下阕起句各减三字,故名。
②篆(zhuàn)香:比喻盘香和缭绕的香烟。
③黛蛾:指眉。
[赏析]
此词写闺怨,抒写闺中女子怅怨之情,沉痛而伤感。
首句即点明闺阁人伤别念远的'忧郁愁情。
上阕开头写怀远之愁怨和孤寂。
孤独到无人关注,此孤独从外到内心,到了极端忧愁和凄凉的地步。
接着把哀愁回肠比喻成铜香炉里一寸寸烧断的小篆香。
下阕写能够给万物带来生机的春风吹不展紧锁的眉头,借愁字来表达伊人被愁苦纠缠无法开解的心灵创痛。
全词含蓄蕴藉,清俊超逸,形神兼备。
尤“过尽飞鸿字字愁”一句,言尽而情未尽,“愁”正与雁字在长空绵延远去。
减字木兰花古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古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减字木兰花古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译文] 红旗高举,在小洲柳林上空翻飞。
如春雷般的鼓声震荡,龙舟从烟波浩渺的远方破浪而来,你赶我追。
[出自] 《减字木兰花》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释:红旗:发令的指挥旗。
深深:茂密的柳杨树林深处。
渚:小水洲。
鼓击春雷:击鼓声如春雷一般响彻天地。
烟波:船桨划起的水波。
金碧楼西:指领奖台。
译文:高高地举起红旗,杨柳浓荫下箭一般飞出一艘龙舟。
鼓声敲打得像春雷一样震响,龙舟冲破烟波飞到终点掉转回头。
欢呼声震天动地响彻四方,士气高昂力挫群雄赢得万众欢呼。
高楼两边装点金碧辉煌的地方,壮士们已把第一名的锦标领走。
赏析: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
龙舟竞渡,即赛龙船。
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
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
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关于竞渡的记载。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专门记载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种情况,其“舟船”条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
”龙舟竞渡时,船上有人高举红旗,还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气,以增加竞渡的热烈气氛。
这种万众欢腾的场面吸引了历代的诗词作者。
黄裳很喜欢写自然景色,赛龙舟的场面也吸引了他,他的这首《竞渡》,就是描写龙舟竞渡夺标的实况。
上片写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竞赛开始了。
一群红旗高举的龙舟,从柳阴深处的小洲边飞驶而出。
“飞出”二字用得生动形象,令人仿佛可以看到群舟竞发的实况,赛船上迎风招展的红旗,耀眼夺目,首先映入眼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闺中思妇念远怀人的忧郁愁情。
全词托思妇自诉口吻,以“愁”字贯串始终。
“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
“独自凄凉人不问”表面讲无人过问,无人安慰,实际是说自己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离愁的人。
“欲见回肠”两句犹如思妇的自言自语,谁想看我的愁肠环曲吗?“黛蛾”两句乃思妇为自己的蹙眉愁容作一写真,愁眉“长敛”正与胸怀“旧恨”相映。
“春风吹”补出思妇恰因伤春而触离愁。
“困倚危楼”二句写思妇愁望空虚,一个“困”字传达出思妇独倚高楼日久的困乏、倦怠和失望无聊的情绪。
“过尽”二字写思妇眺望大雁归来过尽情景,“飞鸿”意象从来是为离人传递书信的象征,而今只见大雁排列着人字或一字队列飞过,却不见行人归来,连封书信也未见到,自然睹雁阵而“字字愁”啦!全词情调凄哀,意境含蓄,得南唐词风范,而语辞清丽隽永,风格情韵深远,则是秦词本色。
古诗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翻译赏析

古诗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翻译赏析《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秦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前言】《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
全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
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注释】⑴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此调将《偷声木兰花》上下阕起句各减三字,故名。
⑵篆(zhuàn)香:比喻盘香和缭绕的香烟。
⑶黛蛾:指眉毛。
【翻译】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
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篆香。
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
困倦地倚靠高楼栏杆,看那高飞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赏析】此词写一女子独处怀人的苦闷情怀。
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
全词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OrG激楚之情。
“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知凄凉”张本。
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
“人”为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远人,这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
如此由情直入起笔颇陡峭。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是说要想了解她内心的痛苦吗?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
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回肠百转,这里就近取譬,触物兴感,显得自然浑成,不露痕迹。
《减字木兰花·花》原文译文及古词鉴赏

《减字木兰花·花》原文译文及古词鉴赏《减字木兰花·花》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减字木兰花·花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减字木兰花·花》原文宋代:苏轼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
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
不是花红是玉红。
《减字木兰花·花》译文及注释译文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细的手里。
朦胧的月亮月光淡淡,时不时吹起微风来卷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风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耸的发髻垂到两只耳朵下了。
谢谢春姑娘的巧夺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红艳,更像是美人肌肤透出的红。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
该词牌为双调,上下阕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玉房:花的子房的美称。
金蕊:金色的蕊。
白居易《牡丹芳》诗:黄金蕊绽红玉房。
玉人:容貌美丽的少妇。
《诗经》:有女如玉。
纤手:女子柔细的手。
《减字木兰花·花》赏析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词的一开头就来赞美花:开头两句写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从正面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花妖艳迷人的姿色,“黄金蕊绽红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称号,可见花的婀娜多姿。
牡丹结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细的手里。
“金”花与“玉”人相映成趣,柔花与纤手,“宜”字贯串,构成了睡女侧睡拈花图,美丽极了。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特写美女的朦胧美。
“淡月”本是“朦胧”的,它好像柔纱,罩在美女的肌体上,更是玲珑剔透的。
加仁轻轻的微风,拂弄着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
秦观词《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鉴赏

秦观词《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鉴赏《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是宋代词人的作品。
此词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
全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
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之感。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香。
黛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词句注释⑴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此调将《偷声木兰花》上下阕起句各减三字,故名。
⑵(zhuàn)香:比喻盘香和绕的香烟。
⑶黛:指眉毛。
白话译文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
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香。
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
困倦地倚靠高楼栏杆,看那高飞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秦观词作鉴赏一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
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
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
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
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
“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
“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断尽”,指一根根断尽。
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
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
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诗歌鉴赏《减字木兰花 秦观》附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减字木兰花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
9.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5分)10.“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与温庭筠《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意蕴相似。
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做以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诗歌鉴赏】 9.诗歌中描绘了一位春天登楼远眺思念归人,心中满怀离愁别恨的女子形象。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写出了女子的离愁别恨,而回肠寸断,春风吹不展黛娥写出愁苦之深,故“困倚危楼”。
10.情感上,两诗都表现的是思妇登楼远眺,盼望思念之人归来,却迟迟未归的失望之深;表现手法上,都是以景衬情,将情感融入所写景物中,“飞鸿”和“千帆”都是能令她高兴的消息,但是缺让她深深失望。
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译文-解析

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译文|解析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译文|解析《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宋代: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译文及注释译文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
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篆香。
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
困倦地倚靠高楼栏杆,看那高飞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此调将《偷声木兰花》上下阕起句各减三字,故名。
篆(zhuàn)香:比喻盘香和缭绕的香烟。
黛蛾:指眉毛。
解析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
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
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
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
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
“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
“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
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
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
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
“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
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
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字木兰花 秦观 翻译 秦观 的《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 句 “ 天涯 ” 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 “ 旧恨 ”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宋词英译】 QIN Guan – Magnolia Lyrics with reduced words I rove among distant corners bearing regrets from bygone days, Feeling miserable in loneliness as no one cares to ask how I've been. I've always hoped to see you again yet disappointed I've always been, Much like curls of smoke from a gilded incense burner that twirl to nothing in vain. My shapely eyebrows often in a deep frown engage, That not even the spring breeze could relieve. Weary and tired on a high-rise, against which I lean, Across fly wild geese in a flight that appear like words and words of grief. 【词牌简介】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简称《减兰》。
《张子野词》入 “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
双调四十四字,
1/6
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 韵,两平韵。
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
五十字,只两片 并于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
【赏析】 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 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
词 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 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
次 句, “人不问”, 写无人对语, 独居高楼, 本够凄凉, 有谁关心慰问, 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
这里“ 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 “天涯” 之人。
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 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
“欲见”两句, 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 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
“欲见” 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 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
这里用以突出女子 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
香断烟消,也是形容 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
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 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
“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 展的情状。
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 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 开了百花吐艳。
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 “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
此句构思特妙, 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 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
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 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 给人以无穷的韵味。
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 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 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 但她凭 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 ,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
因此 在她眼里, 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 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 “愁”字而已。
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因 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 “ 人 ” 字也就变成了 “ 愁 ”字。
因为人在激情强烈情况下, 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
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这话是言之 有理的。
2/6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