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动漫火车感统训练方案系列1

合集下载

动漫火车亲子中心前庭平衡功能及训练

动漫火车亲子中心前庭平衡功能及训练

动漫火车亲子中心前庭平衡功能及训练家长在对孩子早期教育时更喜欢训练孩子认字、算数、背儿歌、背唐诗等,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就不能够把你教的知识记住,也不可能坐下来好好听讲。

所以,家长应该注意训练孩子的集中注意力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衰表明,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有关。

一、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地岛球弓力)感和平衡感。

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人身体骨架和中枢(脊髓遗)神绅经的功能,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运动。

平衡能力的发展从母体的胎位变化就开始了,出生后,罢婴儿由平躺、翻翻身、坐、、爬,才能站立起来,进而灵活操纵大小肌肉肉,这些运动助既是孩子平衡能力的体现,又在不断地进一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是今后一切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发展不良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研究发现,平衡感发育不良会造成儿童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躁、好动不安、眼睛不能盯住目标、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脑机能不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逻辑能力等。

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校里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

上课不自觉地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接老师的话茬,不能听老师的指令,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等。

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语言表达困难等。

有的孩子自己学不到东西,也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很头疼。

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足、过早地长时间使用学步车等。

感统训练教案 坐姿转动躯干摸玩具

感统训练教案   坐姿转动躯干摸玩具

感统训练教案坐姿转动躯干摸玩具
教学目标: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平衡与本位感觉。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一)打招呼,相互问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二)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踩线走。

二、新授
(一)出示玩具,引发兴趣
(二)教师讲解规则,提出要求
操作方法:
1.让孩子盘坐在垫子上,背部挺直,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在孩子身体的左侧(玩具的高度适中),辅助孩子转动躯干,让他用右手触摸玩具,恢复原来的盘坐坐姿,再一次辅助转动躯干,用右手触摸玩具,重复做20到30次。

2.将玩具换在孩子身体的右侧(玩具的高度适中),辅助孩子转动躯干,让他用左手触摸玩具,恢复原来的盘坐坐姿,再一次辅助转动躯干,用左手触摸玩具,重复做20到30次。

三、学生练习操作。

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案例推荐

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案例推荐

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案例推荐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案例推荐感统训练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感统训练案例。

案例一:平衡能力训练某幼儿园在感统训练中注重平衡能力的训练。

在室内运动场上,幼儿园教师设置了许多不同形状、高度和难度的平衡球、木板和梯子等训练器材。

教师向幼儿提供引导,并规定每个训练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限制条件,引导幼儿在平衡器材上完成平衡训练。

同时,教师在旁边注视并随时指导,鼓励幼儿继续尝试。

此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

案例二:动感游戏训练某幼儿园将感统训练融入了游戏中。

幼儿园教师通过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和带有竞争性的游戏,让幼儿经过奔跑、跳跃和转圈等方式来锻炼身体协调性。

幼儿园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大小与数量等细节处,也能够激发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游戏的理解。

此种训练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性,还能够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天赋。

案例三:音乐感统训练某幼儿园注重整合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感统训练。

教师通过跳舞指导幼儿的节奏和合理的身体运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感性。

同时,将音乐和新知识融为一体,在舞蹈教学中引入英文单词或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此种训练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感性,还能够通过舞蹈让幼儿更方便地接受新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感统训练非常重要,以平衡训练、动感游戏和音乐感统训练为重点,全方位地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同时,这些训练也是趣味性十足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享受乐趣、收获启发。

跆拳道小火车训练教案

跆拳道小火车训练教案

跆拳道小火车训练教案第一节,热身活动。

1. 热身慢跑,在训练开始前,让学生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慢跑,以增加身体的温度和心率,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2. 关节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关节活动,如旋转手腕、摆动臂部等,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第二节,基本动作练习。

1. 踢腿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踢腿练习,包括前踢、侧踢、后踢等,以提高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2. 拳法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拳法练习,包括直拳、勾拳、上勾拳等,以提高拳击技巧和速度。

3. 步法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步法练习,包括前进步、后退步、侧移步等,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三节,小火车训练。

1. 组织学生排成一列,站在一起,保持一定的距离。

2. 指定一名学生作为“头车”,其余学生依次排成一列,站在“头车”的后面。

3. “头车”开始跑动,其余学生紧随其后,保持一定的距离。

4. 老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指定一些动作,如踢腿、拳击等,让学生在跑动的同时进行这些动作。

5.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训练的难度,如增加跑动的速度、增加指定动作的次数等。

第四节,收尾活动。

1. 放松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拉伸运动、深呼吸等,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疲劳。

2. 总结训练,老师可以对本次训练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在训练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激励他们在以后的训练中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的训练教案,我们可以看到跆拳道小火车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首先,在热身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慢跑和关节活动来增加身体的温度和灵活性,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其次,在基本动作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踢腿、拳法和步法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最后,在小火车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跑动和指定动作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跆拳道小火车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程》的第二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和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具体实践操作环节将围绕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三个方面的训练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改善注意力、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基本训练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训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重点: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理解、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如平衡木、触觉球、跳绳等)。

2. 学具:学生用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学生因为感觉统合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出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意义及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3. 触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触觉球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触觉球训练。

(3)学生进行触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4. 前庭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平衡木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平衡木训练。

(3)学生进行前庭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5. 本体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跳绳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跳绳训练。

(3)学生进行本体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 感觉统合训练意义3.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特点4. 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觉统合基本理论。

(2)举例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感觉统合基本理论包括感觉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和反馈。

(2)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改善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

感统训练详细做法

感统训练详细做法

感统训练详细做法感觉统合的训练主要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训练,可细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觉、运动感觉等等项目的训练。

具体介绍如下:▲触觉训练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使用器械: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觉训练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神经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完整能力。

使用器械:圆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

适应症:身体灵活度不足、姿态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

▲弹跳训练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态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佳、关节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训练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使用器械: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本体感训练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使用器械:跳床、平衡台、晃动独木桥、滑板、S形垂直平衡木、S形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

适应症:语言发展迟缓,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

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

幼儿园五感成长:感统统合训练教学案例

幼儿园五感成长:感统统合训练教学案例

幼儿园五感成长:感统统合训练教学案例一、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而五感成长中的感统统合训练,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持。

感统统合训练是指通过刺激感觉系统,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以实现感觉、思维、动作和情感的协调。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来深入探讨幼儿园五感成长中的感统统合训练。

二、教学目标本次感统统合训练的教学目标为:1. 帮助幼儿加强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

2. 提升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包括平衡、姿势、肌肉力量等。

3.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全面发展能力。

4. 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触觉训练第一步,老师在教室里摆放一些触感不同的道具,比如光滑的玻璃球、粗糙的砂纸等。

然后让幼儿用手触摸这些道具,观察它们的不同。

老师布置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的材料,猜猜是什么材料。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触觉感知能力。

2. 视觉训练在教室里设置一个视觉识别游戏。

老师事先准备好几组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图形,让幼儿逐一辨认并拼凑成一个图案。

还可以设置一些视觉追踪的游戏,比如投掷小球,让幼儿用眼睛跟随小球的移动轨迹。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视觉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

3. 听觉训练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发出不同声音来进行听觉训练。

比如播放不同的乐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或者播放一些环境声音,比如雨滴声、鸟鸣声等,让幼儿用耳朵去辨认这些声音的来源。

4. 嗅觉和味觉训练可以设置一些嗅味游戏,让幼儿闻一些香味的物品,猜猜是什么味道;或者让幼儿尝一些不同口味的食物,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觉体验。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这样的感统统合训练,老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每个训练项目上的表现,并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可以记录下幼儿在训练中的进步和体会,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调整和优化。

感统训练游戏课程

感统训练游戏课程

感统训练游戏课程
一.使用各种感统训练器材进行的活动设计:
1.大滑板上的倒滑溜滑梯(前庭不足,平行杆不足,本
体感不足)30分钟。

2.圆形滑车游戏(前庭重力感不足,本体感觉不足)每天
10-15分钟。

3.趴地推球(前庭不足)每天20-500次
4.大陀螺游戏(前庭感觉不足,平衡感不足)每次50-70
下。

5.吊缆系统游戏(前庭觉不足,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
良)顺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每天20-30分钟每周2
次,让儿童俯卧在网袋时要抬高头或蜷曲仰躺方式。

6.圆筒抱筒游戏(前庭觉不良,触觉敏感,本体感不足)
每次10-30分钟。

7.圆筒吊缆(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平衡不足)
每次30分钟。

8.平衡踩踏车游戏(平衡感不良,本体感不足)每天5次。

9.大龙球(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每
天10-15分钟。

10.蜗牛平衡板游戏(平衡感不良,本体感不良)每天
5次。

11.触觉球游戏(触觉不足,本体感觉不足)每次10-20
分钟。

12.羊角球(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每天15-20分钟。

13.跳床游戏(平衡感不足,前庭觉不良,本体感不足)
每天15-20分钟。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14.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 指导重点:在小盒内放豆子、小石子,让儿童将手伸入其中,透过手心、
手指、手背的触摸,也可强化手的感应力,对触觉敏感的消除很有帮助。
延伸活动:也可把小盒子换成水池,将小豆子,小石子
放入水池里。
强化触觉训练:
4、干布擦拭
适用对象:焦躁、情绪化、胆小、爱哭、发音不良、偏食、动作慢的儿童
延伸活动:让儿童坐在球面上弹动,用屁股感觉球
的弹性和抗力
强化触觉训练:
8、脚底按摩
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情绪不安、轻微自闭的儿童
指导目标:以各种不同的质料刺激敏感的脚底,强化触觉辨识能力和感觉
功能分化的能力。
指导重点:可以用沙子、碎石子、树叶、毛毯、塑料垫子等铺在地上,让
儿童光着脚从上面走过。示范给儿童看,切勿强迫他,以免令他更为害怕和情绪化。 也可将多种质料放在一起,让儿童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指导目标:突破触觉防御过强障碍,强化关节信息 。 指导重点:用薄毛毯包裹儿童,并在地上轻轻转动。也可轻轻压儿童的身
体,以强化儿童关节讯息。
延伸活动:也可改用被单或旧报纸,让儿童站着或躺着
均可,轻轻按摩他的身体,还可放点音乐或儿歌,为儿童助兴
强化触觉训练:
6、化妆舞会
适用对象:焦躁、紧张、爱哭、粘人、情绪化的儿童
(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强化触觉训练:
1、毛巾或软垫游戏
适用对象:刺激儿童的触觉及中枢神经系统。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用大毛巾将儿童包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也有助于
全身各处触觉刺激的强化。由于在毛巾中儿童比较容易主动掌握,因此即使极端触觉 敏感的儿童,也因为压力不大而较少抗拒,并能产生兴趣。
延伸活动:儿童双手高举小皮球,或双手各夹一个
小皮球,向前、向左、向右踏脚走步。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2、模仿动物
适用对象:过动不安、经常撞墙、跌倒、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神经及中枢脊髓神经,使前庭平衡能力顺利发展。 指导重点:让儿童俯卧在铺上大棉被的软垫上,抬头看着大人,并由大人引
导进行手指及手部动作。或者让儿童蹲趴着,学狗以四肢爬行,并抬头“汪汪”学狗 叫,双脚还可学狗踢动。大人也可用手脚支撑,弓起身体呈大象状,儿童则装成小象, 在大人身旁爬行,或穿越大人身下。另外,也可以让儿童趴在有轮子的木箱上,以手 脚划动之。
延伸活动:用软垫将儿童的身体夹成三明治的模样,并
轻压儿童身体的各部位,也可以促进触觉刺激的自我调适
强化触觉训练:
2、吹风机或软刷子的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情绪化,轻微自闭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度及触觉辨识分化能力 。 指导重点:调整各种温度集中吹儿童敏感的部位,比单纯吹自然风或电扇
感觉统合器材与用途
1全功能系列: 2前 庭 系 列转椅、趴地推球、滑板爬、滚筒、滚垫、翻跟斗、 爬带、滑 梯 袋鼠跳、羊角球、触觉球、挤压、大笼球、擦浴、风筒、 滚垫、涂料、 滚筒、趴地推球、捏泥
4本体系列: 跳绳、跳床、乐乐球、拍球、躲避球、翻跟斗、青蛙跳、跳数字 5五感系列: 追视、转眼、听音、嗅物、品味、触肤、吊床、转椅 6平衡协调系列:独脚椅、平衡台、平衡木、乐乐球、大笼球、爬袋、躲避球、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
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 等。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
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 题等。
延伸活动:可协助儿童左右翻身,或向前翻跟斗 。 。
强化平衡感训练:
2、椅子游戏
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胆小、情绪化、容易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身体协调、固有平衡及运动协调能力。 指导重点:将靠背椅子两排相对,左右各约3—7张,让儿童从中间走过;
将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排,一边成峭壁,一边成悬崖,让儿童从椅面上走;将靠背 椅子不规则相对排列,让儿童顺着椅面走过来;将有靠背的椅子背对背并排,让儿童 跨越通过椅背形成的障碍;将多个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列,让儿童跨越通过椅背形 成的障碍。
延伸活动:儿童也可学兔子蹬跑,学蛇扭曲爬行,
或学猫弓起身体。。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3、投篮球
适用对象:身体协调不良、视觉空间判断错误,常撞墙或碰人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可以在墙上挂一个用纸箱或篮子做成的篮球架。让儿童抓起较大
的球,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不够高时,以板凳垫高。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以投 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的头,一人抓脚,摇晃数下后,轻轻将他丢向床铺,引导他放松,在床上抖动身 体。
延伸活动:让儿童躺在棉被上,大人手执两边摇晃,并将他丢向床铺。
强化平衡感训练:
7、坐球游戏
适用对象:大肌肉发育不良、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儿童可以轻轻坐在坐球上,上半身保持垂直放松的姿势,闭上
摇晃或上下振动。由于用棉被垫着不必太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尽量让儿童以屁股用力 跃动。
延伸活动:也可用大枕头或坐垫代替,游戏时尽量让儿童
大声发泄,让身心得到舒展。
强化平衡感训练:
6、丢过去
适用对象:平衡感不佳、走路容易跌倒、不敢走吊桥及平衡台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儿童对地心引力的快速适应能力。 指导重点:准备一个大床铺,铺上软垫或较厚的棉被。父母一人抓住儿童
延伸活动:也可改用板凳或小桌子。并且注意其稳定性,
避免儿童跌倒,出现意外。
强化平衡感训练:
3、拍打气球
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平衡感不佳、容易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协调。 指导重点:以绳子垂吊数个气球,高度约离儿童伸手可及20公分处。让儿
童由地上跃起,用手来拍打气球,由于儿童必须仰头,手眼协调下才能完成这项游戏, 因此有助于头部活动及前庭觉的成熟。
跳绳、画像
7精细动作系列:捏泥、夹珠、穿珠、选豆、画像、手工
(剪纸、摺纸、摺胶管花、绣花、编织、打绳结)
8游乐场系列:
(推荐项目)滑梯、球池。攀爬、浮桥、秋千、 翘翘板、滑冰、跳舞机、旋转游戏(风车、 飞机、木马、过山车、碰碰车等)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1、螃蟹先生
适用对象:前庭觉不佳、空间判断错误、经常撞壁、看书跳字跳行的
延伸活动:也可在地上放个箱子,让儿童以俯卧姿势,
将球丢到箱子内,连续丢20-30次。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4、弹跳
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平衡能力不佳、双侧协调差、身体僵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可以在墙上挂一个用纸箱或篮子做成的篮球架。让儿童抓起较
大的球,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不够高时,以板凳垫高。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以 投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强化触觉训练:
7、小皮球绕世界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紧张、焦躁、情绪化、爱哭、爱咬人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肌肤对外界的适应力 。 指导重点:将小皮球从儿童的胸前滚到腹部、大腿、回到头部,或是从背
部滚到屁股。或让儿童站、坐、躺着,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儿童不同的 感觉。或改用气球抚触,同时配合音乐,制造快乐气氛。
同将它推上半空中,并鼓励儿童跳跃将它打向半空中。或是让数个儿童一起玩这项游 戏,大人从旁协助, 不要让大气球掉下来即可。
延伸活动:大人也可以将肥皂泡沫吹向半空中,让儿童
跳起打肥皂泡。
强化平衡感训练:
5、棉被汽油桶
适用对象:平衡感不佳、大肌肉弯曲、姿势不良、容易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将棉被捆成一团为圆筒形,让儿童如同骑马般骑在上面,左右
延伸活动:也可在地上放个箱子,让儿童以俯卧姿势,
将球丢到箱子内,连续丢20-30次。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5、装鬼先生
适用对象:身体协调不良,过分依赖视觉、胆小、情绪化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身体协调、前庭平衡、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准备一条大被单,将整个头遮住套在大人身上,大人在被单里
面手舞足蹈,装鬼跳舞。接着换儿童表演,也可让兄弟姐妹轮流表演,其他人在一旁 观看、鼓掌,并指导表演者做出更大的动作。
眼睛,慢慢调整呼吸,直到完全放松,每次约10—30分钟不等。也可在坐球上,轻 轻晃动手脚进行律动舞蹈。
延伸活动:以球代替椅子,让儿童在坐球上看电视、吃饭、
做功课,可使脊髓神经的发展更为健全。
强化平衡感训练:
8、平衡与协调
适用对象:大肌肉发育不良,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及中枢脊髓神经体系健全发展,促进身体协调 。 指导重点:(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延伸活动:和儿童一起拍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仰首跳跃时
需配合儿童的身高。也可让儿童手拿拍子,边跳边拍气球, 以强化手眼协调能力。
强化平衡感训练:
4、捧大球
适用对象:身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及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神经体系,加强手眼协调及固有平衡能力。 指导重点:找一个较轻的大气球、海滩球或大纸球皆可,由父母及儿童共
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指导重点:儿童举起双手和耳朵平高,双脚略弯曲,往左和往右连续
横行,如螃蟹走路状。或者双手轻轻放下,侧着头,踏脚向前、向左、向右 走。也可双手平举向前,或伸开摆放在两侧,踏脚向前、向左、向右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