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分析
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分析

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分析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个竞争的大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本篇文章将就电信运营商市场的竞争分析详细探讨。
一、电信市场的发展现状1.1 市场规模中国电信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里,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电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
截至2020年,中国电信市场的总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6.3亿,其中,移动用户达到了9.45亿,固定宽带用户达到了4.92亿。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0年电信市场总收入达到了1.65万亿元,同比增长4.7%。
1.2 行业分布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三家国有企业,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其中,中国移动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3.7%,中国联通占据了27.6%,中国电信占据了18.6%。
除了这三家国有企业,中国电信市场还有一些小型电信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他们的市场份额较小,在市场中难有立足之地。
二、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的主要指标在电信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品牌价值和用户满意度是评判电信运营商竞争力的主要指标。
2.1 市场份额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市场份额是衡量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力的首要指标。
市场份额越大,代表着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越大,其所处的优势地位越稳固。
目前,中国移动在市场份额上有较大的优势,其在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领域均位居第一。
2.2 品牌价值品牌是电信运营商在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品牌价值高的电信运营商,通常与高品质服务、高用户满意度和高物流效率相联系。
根据《2020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位列中国品牌价值前三名。
其中,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超过 1.02万亿人民币,是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2.3 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是评价电信运营商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电信运营竞争分析优势和挑战

电信运营竞争分析优势和挑战近年来,电信运营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不仅仅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还面临着其他技术和行业的冲击。
本文将对电信运营竞争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运营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竞争优势分析1. 技术领先:电信运营商积极引入最新的通信技术,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以提供更高速、更稳定、更智能的通信服务。
技术领先不仅可以满足用户需求,还可以帮助运营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电信运营商拥有完整的通信产品线和丰富的增值服务,包括语音通信、宽带上网、云服务、数字娱乐等。
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与服务,运营商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品牌建设,一些电信运营商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优秀的品牌形象可以提升用户忠诚度,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
4. 广泛的渠道覆盖:电信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大量的销售渠道,包括实体店、电子商务平台、代理商等。
这种广泛的渠道覆盖有助于运营商将产品和服务推向用户,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竞争挑战分析1. 价格竞争:电信运营商处于一个价格敏感的市场,用户对通信服务的价格非常关注。
不同运营商之间价格竞争激烈,运营商需要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吸引用户选择自己的服务。
2. 用户需求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传统的通信服务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
用户对于数据流量、网络安全、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运营商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3. 运营商合规要求:电信运营商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需要遵守各种法规和政策,包括网络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
合规性要求不断提高,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运营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4. 竞争对手崛起: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竞争对手涌现出来,如互联网公司、OTT服务提供商等。
这些竞争对手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用户基础,加大了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力度,需要电信运营商寻找与其合作的方式。
电信运营商经营方案怎么写

电信运营商经营方案怎么写一、简介电信运营商是指在移动通信、固定电话、互联网和数据通信等领域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
随着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的普及,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
本文将从市场分析、产品策划、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等方面探讨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方案。
二、市场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环境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关注国家政策、GDP增长、就业率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5G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2. 行业竞争分析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公司。
需要进行竞争对手的分析,了解其市场份额、产品优势、营销策略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 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是电信运营商制定产品策略的基础。
需要了解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包括通信质量、价格、套餐选项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以便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
三、产品策划1. 基础通信服务基础通信服务是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
需要关注通信质量、网络覆盖范围、语音质量等方面,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2. 增值服务增值服务是电信运营商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可以推出各种增值业务,如短信、彩铃、无线上网卡等。
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灵活选择增值服务的类型和定价策略。
3. 融合服务融合服务是当前电信运营商的发展趋势,将传统的通信业务与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相结合,提供更丰富的用户体验。
可以推出融合通信套餐、智能家居等产品,满足用户对一站式服务的需求。
四、渠道建设1. 自有渠道自有渠道是电信运营商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包括营业厅、网点、代理商等。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销售渠道体系,提供便捷高效的购买体验。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灵活调整渠道的布局和定位。
2024年电信管理网络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电信管理网络市场环境分析一、引言电信管理网络是指用于支持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活动和增强电信服务的网络基础设施。
随着电信管理网络的发展,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旨在对电信管理网络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二、市场背景电信管理网络市场的发展背景是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
电信管理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信运营商需要利用网络进行运营管理和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三、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电信管理网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全球范围内,电信管理网络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价值巨大的领域,预计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四、市场发展趋势1.云化趋势: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将传统的管理网络转向云化管理网络。
云化管理网络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电信运营商的需求。
2.虚拟化趋势: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信管理网络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源。
通过虚拟化,电信运营商可以减少硬件设备的投入,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3.智能化趋势: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改变电信管理网络的运营方式。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电信运营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五、市场竞争电信管理网络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技术领先性、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等。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电信管理网络提供商,它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来占领市场份额。
六、市场挑战电信管理网络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网络安全风险、技术更新换代导致的设备更新成本等。
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同时进行技术研发,以应对市场变化。
七、市场前景电信管理网络市场的前景广阔,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信管理网络的发展。
同时,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电信管理网络将成为连接各种物联设备的重要基础。
结论电信管理网络市场环境正不断演变和发展,云化、虚拟化和智能化是市场的主要趋势。
电信运营商需要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电信行业中的运营商分析方法研究

电信行业中的运营商分析方法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行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营商是电信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扮演着收集、存储、处理和分发信息的关键角色。
运营商需要精准地了解用户需求,指导后续的业务和产品开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为运营商提供重要的运营决策依据。
一、用户需求分析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理解用户需求。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运营商对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有精准的理解。
运营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取信息:1.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具有实时性和广泛性,能够提供多维度的消费者数据。
通过社交媒体,运营商可了解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看法,并获得消费者对其他产品组合、推广和营销策略的反馈。
2.调查问卷运营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看法和反馈。
这些反馈对于运营商来说十分重要,能够提供用户需求的详细信息,了解用户对运营商的满意程度。
同时,调查问卷设计需要注意合理性和准确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是提供有效反馈的关键。
3.用户日志用户日志记录用户活动,并分析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为运营商提供了重要的反馈。
用户日志能够分析用户行为,提供用户对于各种服务、产品的反馈信息。
运营商运用这些反馈可以优化产品组合,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二、数据分析和预测数据分析是运营商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运营商需要精确地分析用户的历史数据以及其他数据源,为运营商提供预测性的信息,解决特定的问题。
以下是电信行业中常用的数据分析与预测方法:1.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种从数据集中提取信息的过程。
数据挖掘可以帮助运营商发现新的关联,并预测未来的趋势,识别潜在的机会和隐患。
运营商可以通过数据挖掘评估用户行为、拓展新产品组合、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2.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数据来自动学习和改进算法。
机器学习的集合可处理、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为运营商提供最准确的预测数据。
2024年电信运营商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电信运营商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电信运营商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包括移动通信、固定电话和宽带互联网等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电信运营商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竞争情况电信运营商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价格、服务质量、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产品创新能力。
现有的电信运营商争夺用户市场份额,通过提供各种优惠套餐和增值服务来吸引用户。
3. 政策环境政府对电信运营商市场有一系列的监管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用户权益,促进市场竞争和发展。
政府的政策对电信运营商市场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4.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信运营商市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5G技术的引入将带来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电信运营商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5. 用户需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用户对电信运营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用户追求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更便捷的服务体验和更合理的价格。
6. 潜在机会和挑战电信运营商市场存在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等,可以带动市场的发展和增长。
挑战主要包括竞争激烈、技术变革快速以及用户需求多样化等。
7. 发展趋势未来,电信运营商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电信运营商需不断创新和升级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以上是对电信运营商市场环境的简要分析。
这些因素都对电信运营商市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助于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并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电信运营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2024年电信运营商分析报告

一、背景介绍2024年,是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通信需求的增长不断加强。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2024年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状况、竞争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运营商经营状况分析1.营收水平2024年,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营收分别为:中国移动约6500亿元,中国联通约2800亿元,中国电信约3200亿元。
其中,中国移动仍然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2.用户规模2024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规模达到了近10亿,其中4G用户规模达到了2000万。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移动用户方面与中国移动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固网用户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表现更出色。
3.盈利能力2024年,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利润分别为:中国移动约900亿元,中国联通约130亿元,中国电信约250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中国移动仍然是盈利最为突出的运营商。
三、运营商竞争情况分析1.移动市场竞争2024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中国移动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通过不断降低资费和拓展市场份额来争夺用户。
2.宽带市场竞争我国宽带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主要竞争对手。
两家运营商通过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服务和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来争夺用户。
四、运营商发展趋势分析1.4G时代的到来2024年,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4G网络,标志着4G时代的到来。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纷纷推出4G套餐和手机,加快了4G网络的普及进程。
4G时代将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2.转型与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快转型和创新,拓展业务领域。
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将成为运营商的重点发展方向。
3.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以吸引更多用户。
中国电信市场分析

中国电信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中国电信市场是指中国国内电信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市场规模等情况的总称。
该市场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中国电信市场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快速增长。
二、固定电话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中国的固定电话市场规模庞大,在过去的几年里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固定电话用户数量逐年增加。
2. 市场竞争:中国固定电话市场主要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等几家大型运营商垄断。
这些运营商提供各种各样的固定电话服务,并且在市场份额上存在一定差距。
3.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固定电话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如数字化技术、宽带接入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体验。
三、移动电话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中国移动电话市场是中国电信市场中最大的部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
2. 市场竞争:中国移动电话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主导。
这些运营商争夺市场份额,提供各种丰富的移动通信服务。
3. 移动互联网发展:移动电话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丰富和普及,为用户提供了与世界各地互联互通的便利。
四、互联网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巨大,用户数量庞大。
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各种互联网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2. 市场竞争:中国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
这些企业在互联网领域实力雄厚,提供了各种网站、应用和服务。
3. 移动互联网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猛。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上网,享受各种互联网服务。
4. 云计算和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
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迅猛增长,潜力巨大。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给实 体经济带来重创的形势下,互联网发展势头依然不减。09年一季度中国网民 新增1620万人,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3.16亿人。宽带网民规模占网民总数的 90%以上,互联网宽带化趋势更加明显,增长潜力十分可观。 4、运营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5、国外全业务运营商的增长重点是互联网及信息化业务:国外拥有全业 务牌照的同行们已经开始受到移动通信市场下滑的威胁,并把宽带互联网及 信息化业务作为未来的主要方向。 运营商其业务目标可归纳成三个:一是做大,把规模做得越来越大,二 是做宽,除了以前的技术通信以外,还向信息服务进行拓展。三是做优,就 是在电信这个行业做到全球领先或者是区域领先。在这样目标的前提下,各 个运营商也是有一些重点的转移举措,更多的是ICT等信息服务和综合服务。 包括他们希望为用户带来一些综合的信息服务的体验。
第四节、 第四节、三大运营商市场营销优劣势
目标 市场 分析 纬度 新移动 1、移动产品最丰富,客户需求最了解 2、存量庞大,飞信等业务有用户黏性 3、三大品牌特色服务紧抓用户需求 4、TD网络、产业链成熟度低 1、高端用户多,忠诚度高 2、资费套餐科学设计,可选数多 3、缴费及查询方式灵活方便 1、刚开始开发家庭用户和家庭FMS产 品,但FMS是大势所趋 2、无线宽带产品前景广阔 3、固话和固话宽带接入产品很弱,基 本不具备大规模发展能力 1、具备低价大规模推广FMS产品能力 2、资费服务能力强 1、有比较成熟的集团产品如警务通、 手机银行、家校通、VPMN等,但支撑 主要靠SI,无拳头产品 2、集团客户部资源不足,在基层不受 重视 3、有能力提升政企/集团用户所需的 固话服务 1、目前集团客户产品基本免费 2、客户更换固网产品的综合成本高 新电信 1、C网需优化,移动营销人员匮乏 2、互联星空、号码百事通知名度高, 容易向C网移植 3、C网具有一些优势产品 4、CDMA2000网络成熟 1、低端用户多,价格敏感 2、资费套餐未形成体系 3、缴费服务客户满意度低 1、固网产品已渗透大部分家庭客户 2、宽带接入发展迅猛 3、我的e家融合产品发展较好 4、移固替代趋势会延伸到家庭市场 5、北方渠道薄弱 1、国家的管制政策对价格进行保护 2、资费服务能力差 1、研究院和系统集成公司支撑,信 息化产品能力强大 2、C网具有一些优势产品如掌中宽 带、定位之星等 3、全球眼、IDC等产品成熟,容易 和无线产品融合 4、保密性高的固网和C网产品 1、获得南方主要政企客户市场收入 2、SLA分层分级体系完善 新网通 1、G网仍需建设优化 2、增值业务能力弱,缺乏拳头产品 3、有一定移动业务经验 4、WCDMA网络和产业链较成熟 1、低端用户多,价格敏感 2、资费套餐未形成体系 3、缴费服务客户满意度低 1、固网和宽带在北方市场份额高 2、宽带接入发展迅猛 3、亲情1+融合产品发展较好 4、移固替代趋势会延伸到家庭市场 5、南方渠道薄弱 1、国家的管制政策对价格进行保护 2、资费服务能力差
个人 客户
客户 需求
客户 成本
家庭 客户ຫໍສະໝຸດ 客户 需求客户 成本
政企 /集 团客 户
客户 需求
1、规划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公司支撑, 但实力一般 2、移动和无线产品在政企/集团用 户市场比较容易融合
客户 成本
1、获得南方主要政企客户市场收入, 但受到电信有力挑战
第五节、 第五节、市场格局研判和竞争策略建议
第一节、运营商行业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第一节、 运营商的共识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口号。中国移动是 一个移动信息专家。电信是宽带接入,是ICT号码百事通。联通也是向综合信 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是目前的三大运营商互通的地方。其行业发展趋势可 归纳为以下几点: 1、竞争环境更加严峻,但挑战和机遇并存:重组后,无论是固话市场还 是移动通信市场,都由以前的双巨头变为三巨头,行业内竞争必定会比重组 前更加激烈。 2、移固替代(FMS)趋势不改,新市场和新业务也出现类似情况:在国 外和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移动通信在宽带互联网和企业信息化等领域对 固定通信的侵蚀。这些迹象都表明,移固替代的趋势同样会延伸到新增市场 和新开发的业务。无线市话(小灵通)进一步萎缩。
重组后三家运营商市场情况现状估算(按照1/3的小灵通用户消失的假设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
第三节、3G牌照不对称发放的竞争格局 第三节、3G牌照不对称发放的竞争格局 工信部发放给新移动的TD-SCDMA牌照,无论是网络、终端、还是价值链, 都劣于新电信的CDMA2000和新联通的WCDMA,属于不对称发放。但另一方面, 工信部提出TD-SCDMA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扶植决心毋庸置疑。 从新数据业务分析,这是3G吸引用户的卖点。假设政府为扶植TD,不推出 携号转网政策,全球通用户的忠诚度和转网成本都很高,也不太关注新兴的数 据业务,所以流失的可能性极小;神州行用户主要为资费敏感型,对数据业务 的消费能力有限,3G因素影响不大;但是动感地带用户,用户数量庞大,消费 能力较强,对数据业务十分敏感,而且号码忠诚度低,如果新电信和新联通利 用3G层面的优势,很有可能拉拢这部分用户,那新移动流失的就不仅仅是数据 业务收入了。相对于新电信和新联通,如果拉拢了这部分客户,则前景相当可 观。特别是新联通,在3G层面优势最大,产业链成熟、终端丰富,可能成为3G 牌照不对称发放的最大受益者。
——新电信、新移动、新联通 ——新电信、新移动、新联通
目录
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分析
第一节、 第一节、运营商行业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三大运营商的实力现状分析 第二节、 第三节、 牌照不对称发放的竞争格局 第三节、3G牌照不对称发放的竞争格局 第四节、 第四节、三大运营商市场营销优劣势 第五节、 第五节、市场格局研判和竞争策略建议
第二节、 第二节、三大运营商的实力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正式启动天翼189号段预订,打响了全业务运营竞争的第一枪; 工信部发放三张3G牌照,拉开了期待已久的3G序幕。
重组后形成三大 全业务运营商的新竞 争格局,收入和利润 方面,新移动依旧占 据垄断优势,新联通 实力最弱。但市场份 额方面,新电信在固 话市场和有线宽带市 场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市场 趋势 1、农村地区巨大的增长 潜力;移动通信,数据通 信,非话音业务成为新增 长点 2、移固替代(FMS)趋势 不改,新市场和新业务也 出现类似情况 3、无线市话(小灵通) 进一步萎缩 4、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迅 猛增长,超过移动电话用 户增长率 5、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6、国外全业务运营商的 增长重点是互联网及信息 化业务 7、国家政策是影响市场 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优劣势 1、新移动在个人客户市场的营销拓展能力遥遥领先于 新电信和新联通,当前市场份额超过60%,且高端客户多 2、无线增值业务方面,新电信及新联通均难以追赶新 移动,但3G时代,新移动处于数据业务的劣势地位,会 造成客户流失 3、新电信和新联通借助固网优势在家庭客户市场和政 企客户市场的捆绑销售也可能造成中移动个人客户市场 流失 4、固网运营商的一些优势产品很容易向移动网络移植。 C网具有一些技术优势产品 1、新移动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家庭固话产品资源 2、宽带接入业务发展迅猛,但无线替代有线是大势所 趋 3、新电信北方势力薄弱,新联通在南方亦然 1、固网运营商市场和技术优势明显,移固替代缓慢, 可能成为抢夺个人用户的利器 2、新电信和新联通的优势被南北分开,新移动有能力 同对手全面竞争
个人客户
家庭客户
政企/集 团客户
运营商行业发展趋势和三大运营商市场营销优劣势
策略建议: 策略建议: 新电信和新联通在现阶段,需把移动业务作为增长的新途径. 新移动需 大力推广FMS产品,特别是无线宽带。新电信和新联通要加大宽带互联网发展 力度,通过融合产品严防客户流失,适当引进无线宽带,以应对移固替代的 趋势。 三方都应扩大信息化产品优势,借助合作伙伴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满足用 户的长尾需求。通过构建开放和共享的平台,实现产品的极大丰富化.经营从 推送给用户,到用户自己来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