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涤纶碱减量处理的因素分析
碱减量对涤纶亲水性改性影响的研究

[中圈 分类 号]TQ342.2
【文 献 标识码]A
【文 章编 号】1007一I865(2018)13-0133—02
Research on Effect of Alkaline Reduction on Hydrophilicity M odification of
Polyester
W ang Ztm w U1 Liu W ei .Chen Y uxing。 Zhang M eng : (I.Yellm  ̄R.、 c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Kaifeng 475(103: !.Kail'e zIg Key Labo r‘atory ot’Green Coating M aterials.Kaifeng 475003.(、hina1
l 33
[摘 要]为解 决涤 纶吸 水性 差 、嘲潮 率低 、勃起 球 、抗油 污 性能 差及 存在 檄光 等 问题 ,本文 对涤 纶进 行 ,改性 研 究。以碱 减基 作 为主要 指标 ,
研 究 了促 进 剂用量 、NaOH 浓度 、碱减 量时 『l;I=j、温 度 、浴 眈等 对涤 纶 亲水性 的 影响 。实验 结果 农 明: 当温度 为 j0O ℃ 、浴 比为 1:50、时 问 l h、
消 除 傲光 蚌减弱 起静 电 川 f 1 小肼 究 { 嘤 察 了涤纶 纤维 在 离 表 活 制 和砒 I 条 什 i--的 泉 水L 1. ,主 篮探 讨
各 因 袭埘纤 维 改 的影 响
1实验概 况
1.1 要试 剂 原料
商 ^蚴 涤 纶(随f l0~20 pin):'r. -L 化 {1lj』(分" 纯 ,灭滓 市洲
201 8年 第 1 3删 第 45卷 总第 375期
涤纶碱减量处理及其性能分析

涤纶碱减量处理及其性能分析
顾青
【期刊名称】《纺织标准与质量》
【年(卷),期】2024()2
【摘要】为了探讨涤纶丝碱减量的工艺和碱减量对涤纶丝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NaOH对涤纶丝进行碱减量处理,探究其处理前后的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
选择在浴比为1∶20、温度为130℃、时间为40 min条件下,利用不同用量的NaOH 和不同用量的促进剂1227处理涤纶丝,结合减量率和强力确定了碱减量的处理工艺;采用电子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碱减量处理前后的涤纶丝进行微观结构分析。
该试验结果表明,当在浴比为1∶20、温度为130℃、时间为40 min和NaOH用量为6 g/L时,促进剂1227用量为1 g/L时的涤纶丝减量率为20.87%,强力为750 cN;减量后涤纶表面虽发生刻蚀,但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结晶度稍有提高。
该试验表明,在上述特定条件下不会引起涤纶丝碱减量化学结构的变化。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顾青
【作者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51.9;TS157
【相关文献】
1.烷基咪唑类双子型离子液体对涤纶织物的碱减量处理
2.涤纶碱减量和染色—浴处理工艺研究
3.仿真丝改性涤纶研究——Ⅲ.改性涤纶碱减量处理及仿真丝效果研究
4.碱减量-氟硅烷处理涤纶织物的拒水拒油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涤纶碱减量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涤纶碱减量处理的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碱减量处理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工艺参数对涤纶碱减量处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涤纶碱减量处理是指在高温和较浓的烧碱液中处理涤纶织物的过程。
在处理过程中,涤纶纤维表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
碱减量处理可以使涤纶织物表面粗糙化、凹凸不平,消除涤纶丝织物的极光,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光泽柔和度,改善吸湿排汗性,具有类似真丝的风格。
三、实验材料1. 涤纶织物:白色、经纬密度为12060;2. 氢氧化钠:分析纯;3. 碳酸钠:分析纯;4. 烧碱溶液:浓度分别为2%、4%、6%、8%、10%;5. 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高温烘箱、强力仪、透气仪、吸湿排汗测试仪等。
四、实验方法1. 将涤纶织物剪成规定尺寸的样品,分别称重;2. 按照不同浓度制备烧碱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预热;3. 将样品放入烧碱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4. 处理完成后,将样品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晾干;5. 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强力、透气性、吸湿排汗性等;6. 比较不同工艺参数对涤纶碱减量处理效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烧碱浓度对涤纶碱减量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碱浓度的增加,涤纶织物的强力逐渐下降,透气性、吸湿排汗性逐渐提高。
当烧碱浓度为8%时,涤纶织物的强力下降至原样的50%,透气性提高至原样的150%,吸湿排汗性提高至原样的120%。
2. 不同处理时间对涤纶碱减量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涤纶织物的强力逐渐下降,透气性、吸湿排汗性逐渐提高。
当处理时间为60分钟时,涤纶织物的强力下降至原样的40%,透气性提高至原样的200%,吸湿排汗性提高至原样的180%。
3. 不同处理温度对涤纶碱减量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涤纶织物的强力逐渐下降,透气性、吸湿排汗性逐渐提高。
涤纶织物碱减量工艺

涤纶织物碱减量工艺碱减量处理是在高温和较浓的烧碱液中处理涤纶织物的过程涤纶表面被碱刻蚀后,其质量减轻,纤维直径变细,表面形成凹坑,纤维的简切刚度下降,消除了涤纶丝的极光,并增加了织物交织点的空隙,使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吸湿排汗性,具有蚕丝一般风格,故又称仿真丝绸处理1.碱减量加工原理聚酯高分子物与氢氧化钠间的多相水解反应聚酯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纤维表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并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碱起双重作用:(1)对水解起催化作用;(2)中和水解生成的羧酸2.涤纶碱减量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水解反应是从非晶区表面大分子链端酯键开始发生的,从纤维表面开始,然后逐渐向里层发展,使纤维表面产生凹凸不平坑穴的挖蚀现象。
对光产生漫反射,织物光泽变得柔和在纱线交叉处吸碱液比较多,导致该处被碱腐蚀严重,使织物的交织阻力下降,组织结构变得松弛,织物刚性变小,产生真丝特有的悬垂感。
3.影响因素处理程度一般用减量率表示碱剂种类和浓度有机碱对酯键水解能力小于无机碱,对纤维强度的破坏却很大无机碱:KOH>NaOH>碳酸钠浓度增大,减量率提高纤维比表面积大,减量率越大(2)碱减量促进剂常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碱对涤纶的反应。
促使溶液中OH-转移并富集在纤维表面(3)处理温度的影响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反应只能在纤维的最外面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后,反应可发生在一定深度的区域随着温度提高,不仅使速率加快,水解反应剧烈,耗碱量相对较高(4)处理时间的影响应在保证一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采用较低温度、较浓碱液和较长时间进行减量处理(5)浴比浴比小,容易产生减量不匀(6)纤维形态及结构的影响氢氧化钠溶液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反应主要集中在纤维表面纤维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有光、圆断面比消光、多叶形等异形纤维断面的纤维更耐碱的作用新合纤比常规纤维快得多,但反应均匀性较差4.碱减量对涤纶性能的影响(1) 织物力学性能强力下降基本与减量率呈线性关系织物的蓬松性、爽挺性、悬垂性、丰满度、柔软度和粗糙度均有增加,尤其是柔软度(2)织物空隙率空隙率提高,改善织物的透气性、吸湿性、手感和光泽(3)纤维染色性能纤维表面形成凹坑,与染液接触面积增加,上染率提高,但视感颜色可能会变浅。
涤纶碱减量原理

涤纶碱减量原理
传统的涤纶碱包括纯碱和氢氧化钠二种碱法。
纯碱法的基本原理是,
碳酸二甲酯与氢氧化钠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涤纶碱和甲酸钠。
氢氧化
钠是碳酸二甲酯氢化的促进剂,它能够增加碱的碱度,促进反应的进行。
而氢氧化钠法则是利用氢氧化钠直接与碳酸二甲酯反应生成涤纶碱,但其
反应速度较慢,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时间。
然而,传统的涤纶碱工艺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碱法中采用的
氢氧化钠或纯碱用量较大,造成了资源消耗的浪费。
其次,氢氧化钠的使
用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碱,对环境造成污染。
再次,氢氧化钠使用过程
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涤纶碱减量技术应运而生。
涤纶碱减量技术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工艺参数。
通过对碱化反应的温度、时间、物料的质量比等参
数进行优化,降低碱的用量,提高碱的利用率。
2.改进工艺流程。
通过改变碱的添加方式和添加时机,减少碱的残留
和损失,提高碱的利用率。
3.采用新技术。
如采用催化剂、增效剂等新技术,可以在较低温度下
实现碱的充分反应,减少碱的用量。
4.回收利用废碱。
通过废碱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废碱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之,涤纶碱减量技术是一种以减少碱用量、提高碱利用率为核心的
技术方法。
它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涤纶碱工艺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降低企业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降解率和回收利用率,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涤纶碱减量和染色—浴处理工艺研究

涤纶碱减量和染色—浴处理工艺研究曹机良;孟春丽;陈云博【摘要】采用3只耐碱分散染料在高温条件下对涤纶进行碱减量和染色一浴处理,处理浴由分散染料和氢氧化钠组成,研究氢氧化钠和染料质量浓度及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涤纶减量率、K/S值和色光的影响,测试涤纶的强力损失和色牢度,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染色品表面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的减量率随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及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分散橙HA耐碱性稍差,分散红HA-3B 和分散蓝HA具有较强的耐碱性;涤纶在由分散染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处理浴中进行染色和碱减量一浴加工的最佳工艺为氢氧化钠5 g/L,130℃保温60 min,碱减量处理后织物的减量率约为17.48%,强力损失约为22.07%,处理后涤纶纤维表面被“剥蚀”.【期刊名称】《丝绸》【年(卷),期】2016(053)002【总页数】7页(P19-25)【关键词】涤纶;染色;碱减量;减量率;一浴【作者】曹机良;孟春丽;陈云博【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郑州450007;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郑州450007;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2为解决涤纶亲水性、手感等方面的缺陷,常对其进行仿真丝处理,处理后的织物可获得真丝般手感,亲水性也得到一定的提高[1-2]。
大多数涤纶的染色在仿真丝整理后进行,分散染料是其常用染料,染色后织物可获得优良的色泽和满意的牢度[3-4]。
传统的涤纶染色和仿真丝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首先在烧碱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对涤纶进行仿真丝处理,然后用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5]。
两步加工能保证涤纶仿真丝和染色产品的质量,但其工艺流程复杂,能源和化学品消耗大,不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6-7]。
因此,如何缩短涤纶仿真丝和染色工艺流程成为当前研究的方向之一。
仿真丝处理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涤纶仿真丝和染色一浴加工的实现需要采用耐碱分散染料。
【精品】合成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

2、松弛加工的设备和工艺 2.1 平幅松式连续精练机 2.2 喷射溢流染色机 2.3 高温高压转笼式水洗机
三、预定型
1、预定型的目的 织物退浆、精练和松弛加工后所进行的热定形,称为预定形。
其目的是消除织物在松弛起皱时产生的皱痕和提高织物的尺寸热 稳定性,有利于后续加工。 2、预定形工艺
一般采用干热定型工艺。 温度:1 80-1900C
(1)能高效促进涤纶水解。 (2)具有较高的耐碱、耐硬水性。 (3)减量后织物不泛黄,使白织物具有良好的白度。 (4)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易洗涤性。 (5)对织物的强力损伤尽可能小。 (6)环保和价格低廉。
常用的碱减量促进剂有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聚 合物两大类。 1)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碱减量加工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类促进剂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 活性剂。如1227、163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阳离子聚合物 阳离子聚合物促进剂是一类聚胺类物质,它是含有多个阳离子
作业题
1、试述涤纶碱减量处理的目的和机理,经碱减量处 理后的涤纶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试述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涤纶碱减量处 理时的促进机理,并说明其结构与减量促进效果的关系。
时间:30-60S
经向超喂:1% 车速:40m/min
第三节
涤纶织物的碱减量处理
一、涤纶碱减量的加工原理
1、目的和原理 碱减量是在高温和较浓的烧碱液中处理涤纶织物的过程,涤纶 表面被碱刻蚀后,其质量减轻,纤维直径变细,表面形成凹坑,纤 维的剪切刚度下降,消除了涤纶丝的极光,并增加了织物交织点的 空隙,使得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了吸湿排汗性,具有蚕 丝一般的风格,故碱减量处理也称为仿真丝绸整理。 涤纶碱减量是一复杂的反应过程,主要发生聚酯高分子物与氢 氧化钠间的多相水解反应。聚酯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纤维表 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并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 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
碱减量处理对涤纶织物疏水整理效果的影响

碱 减 量 处 理 对 涤 纶 织 物疏 水 整 理 效 果 的影 响
杜 金 梅 ,罗雄 方 ,唐 烨 , 李 勇 ,任 学宏 ,许 长 海
( 1 .生态 纺织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江南大学 ) ,江 苏 无 锡 2 1 4 1 2 2 ; 2 .拓 纳 贸 易 ( 上海 ) 有 限公 司 ,上 海
2 .T A NA T E X C h e mi c a l s C o .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0 0,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o u nd e r s t a n d t he i n lu f e n c e o f a l ka l i d e we i g h t i n g t r e a t me n t a n o n i t s h y d r o p h o b i c t r e a t me n t i n c l u d i n g h y d r o p h o b i c i t y, wr i n k l e r e s i s t a n c e, b r e a k i n g s t r e ng t h, a n d wh i t e ne s s o f p o l y e s t e r f a b r i c, p o l y e s t e r f a b r i c wa s a l k a l i d e we i g h t e d f ir s t l y a n d t h e n t r e a t e d wi t h p o l y a c r y l i c a c i d, t e t r a e t h y l o r t h o s i 1 i c a t e, a n d o c t a de c y l a mi n e .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f a b r i c s t r e a t e d i n 5% Na OH s o l u t i o n a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涤纶碱减量处理的因素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6日
影响涤纶碱减量处理的因素分析
影响涤纶织物减量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碱剂、处理温度、时
间、浴比和促进剂等。
1、碱剂的种类和浓度
在弱碱性条件下,涤纶分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没有减量效果。
在强碱作用下,涤纶分子酯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然而,不同的碱剂对涤纶的水解程度也有较大差异。
减量效果:KOH>NaOH>Na2CO3;
考虑到生产实际,则以采用NaOH为宜。
2、碱减量促进剂
碱减量促进剂常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可促进碱对涤纶的反应。
将它加到涤纶碱减量浴中会被迅速吸附到纤维表面,使浴液中OH-转移并富集在纤维表面,更容易进攻涤纶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羰基中的碳原子,造成涤纶分子断裂,从而完成水解反应。
在选择促进剂时,主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能高效促进涤纶水解。
(2)具有较高的耐碱、耐硬水性。
(3)减量后织物不泛黄,使白织物具有良好的白度。
(4)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易洗涤性。
(5)对织物的强力损伤尽可能小。
(6)环保和价格低廉。
常用的碱减量促进剂有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聚合物两大类。
1)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碱减量加工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类促进剂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1227、163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阳离子聚合物
阳离子聚合物促进剂是一类聚胺类物质,它是含有多个阳离子基团,并含有多碳长链的大分子,除具有促进作用外,还兼有柔软作用。
3、处理湿度的影响
聚酯纤维是热塑性纤维,在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时,反应只能在纤维的最外层,而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后,反应可发生在一定深度的区域,因此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不仅使速率加快,水解反应剧烈,而且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可溶性组分的数量较高,在相同减量率的水平上,碱耗量相对较高,反之,反应温度就低,在相同的减量率的情况下,碱耗量较低。
4、处理时间的影响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减量率提高,在处理的后期,减量率变
化减小。
5、浴比的影响
在烧碱和促进剂浓度以织物的量计算时,随着浴比的减小,碱减量率提高,但是容易产生减量不匀。
一般要根据加工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