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
鲁迅作品经典语录段落摘抄

鲁迅作品经典语录段落摘抄鲁迅作品经典语录段落摘抄1. 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2.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3.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4.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5. 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6.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7. 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8.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9.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0.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1.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2. 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故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想象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
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
13.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14. 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15. 从来如此,便对吗?、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6. “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
——《病绑杂谈之余》17. 只有孔乙己来了,才可以笑几声。
18.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写作必备——鲁迅经典名言

写作必备——鲁迅经典名言001.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002.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003.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004. 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005.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
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006.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007.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008. 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009.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010.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011.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012. 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
关于鲁迅的精神名言

关于鲁迅的精神名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精神名言也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对鲁迅的精神名言进行详细介绍。
1.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是鲁迅最广为人知的名言之一,表达了他对沉默和爆发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没有勇气或力量在沉默中爆发,那么就只能在沉默中灭亡。
这句话激励我们要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2.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勇敢和真实的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勇士不是没有恐惧和痛苦的人,而是敢于面对自己内心和周围世界的真实和残酷的人。
这种真实和勇敢的态度是鲁迅一直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品质。
3.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而做梦的人是幸福的。
他希望人们不要轻易惊醒别人的梦,但也不要让自己的梦变成空想。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有梦想,但也要有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4.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这句话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困境。
鲁迅认为,中国人常常在调和与折中之间摇摆不定,缺乏坚定的立场和信念。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信念,不要轻易妥协和放弃自己的原则。
5.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句话是鲁迅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的名言。
他通过小说的主人公狂人的口吻,控诉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封建社会的强烈反感和批判,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警醒。
中国人的性格参考译文

中国人的性格参考译文中国人的性格伯特兰·罗素译文1: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习惯于依从舆论,在这两点上他们使人想起有类似倾向的英国人。
冲突很少被推向极端和残酷的结局。
在这里可以引用对满洲皇帝的处理为例。
西方国家建立共和时,惯于把废黜的君主砍头,或至少赶到国外。
但中国人却让皇帝保留他的称号、他的美丽宫殿、他的大批太监,以及一年几百万银元的收入。
他是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安宁地住在紫禁城里。
一次在内战期间,他在名义上复辟,又做了几天皇帝,随后又被废黜,也没有因为被利用而受到什么惩罚。
中国是一个政治实体,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实体——是惟一一个从古代延续下来的文化。
从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这些帝国都已消亡,而中国却通过不断演化而坚持了下来。
外来影响是有过的,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科学。
但是佛教并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把他们变成欧洲人。
我碰到过熟知西方学问的中国人,其程度不亚于我们自己的教授(这里注意要学会把自己觉得绕的长句拆开译),但这些中国人并没有失去平衡,也没有脱离自己的人民。
他们认识西方的缺点:残暴、浮躁、倾向于压迫弱者、专注于物质目的,这些缺点他们不想模仿。
西方的优点,特别是它的科学,中国人确实想学习。
以上我主要谈到了中国人性格的好的方面;但当然,中国像其他每一个民族一样,也有它坏的方面。
我不乐于谈到这些,因为我亲身受过中国人很多礼遇和真诚关怀,只想说他们的好话。
不过为了中国,也为了真理,掩盖较丑的一面是错误的。
我要请读者记住,总体来说,我认为中国人是我所接触过的最好的民族之一,而对于每一列强我都准备提出更为严重的控诉。
我快要离开中国时,一位杰出的中国作家一定要我说出我认为中国人的主要缺点。
我比较勉强地提了三点:贪财、怯懦和心肠硬。
奇怪的是,和我谈话的人不但不恼怒,反而承认我批评得对,进而讨论可能的补救办法。
这事说明中国人智力上的诚实性,这是他们最大的优点之一。
鲁迅名言短句10句

鲁迅名言短句10句
1.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2.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3.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4.从来如此,便对吗?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6.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7.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个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8.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
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9.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0.“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
鲁迅先生经典语录摘抄

鲁迅先生经典语录摘抄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鎗毙或坐监的。
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可恶罪》一九二七年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
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
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
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
“调和”讲评

“调和”讲评作者:刘忠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第08期[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你说,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无声的中国》)[写作指导]本次作文材料指出中国人性情中具有调和与折中的特点,然后通过开窗这一事例对此进行阐释说明。
我们可以采用材料作文常见的审题方法,即抓关键词句来审题立意。
因为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作文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或总起或总结句等。
此次作文材料审题立意的重点在“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这句话,要求我们围绕“调和”与“折中”进行判断和分析。
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审题立意:反对:否定中国人性格中的妥协性,抨击调和将中国文化折中成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提出为人处世要有一定的原则与操守,要有准确的判断和坚定的立场,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赞成:调和是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的具体表现,可以兼容并包、调节矛盾、促进和谐。
这是一种交流策略,可以更快地排解纠纷达成目标。
中庸即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适度妥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
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容易找到典型事例来论证。
在《舌尖上的中国3》热度不减,风头犹盛的关头,如能结合中国菜来谈,也很形象。
其他类似的选材范围还有中医药等领域,也是我们写作很好的源头。
还可以联系现实,围绕主题,结合自身,编辑故事、写人叙事、发表议论等。
存在问题:有的同学作文观点不明,不知所云何物,看不出他是赞成还是反对;有的同学的作文认识太肤浅,还不会作深入分析,只会一味堆砌素材;也有的同学用错事例,如认为屈原不会调和,这是认知的错误。
鲁迅先生最经典的语录100句

鲁迅先生最经典的语录100句鲁迅先生最经典的语录1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2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3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6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
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7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8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
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9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10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11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12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3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
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
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
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
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14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15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
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16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3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4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鎗毙或坐监的。
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5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
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
6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7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
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
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
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
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北京通讯》一九二五年
8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9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10说话到真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
——《'坟'题记》一九二六年
11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
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牠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1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3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14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5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
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
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
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6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7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
18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19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20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21'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22'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
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
' ——《外国也有》一九三三年
23'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 ——《病后杂谈之余》一九三四年
24'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
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25'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
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
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
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 ——《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