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营养学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水产动物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水产动物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得 杂交 的程 度 和分 布 。然 后 与 D A芯 片杂 交 , N 应用 激 光共 聚 焦荧 光 显 微镜 扫描 芯 片 。根 据探
蛋 白质 分离技 术 。
12 2 质谱分 析技 术 ..
质 谱 已成 为 连 接蛋 白质 与基 因 的重 要 技 术 , 大 规模 自动化 鉴 定蛋 白质 的重 要 方 法 , 是 因
行管 中测 其分 子 量 。另一 种 是 电喷雾 质谱 ( S EI

MS , 一 连续 离 子 化 的 方 法 , 液 相 中产 生 )是 从
物 能广泛 的 、 靠 的 、 敏 的 分 析 。能成 功 检 测 可 灵 到1 g牡蛎组 织匀 浆 中 1 F 的弧 菌 。基 因芯 片 CU 技术 不仅 在水 产 动 物病 原 检 测上 有 无 法 比拟 的
为蛋 白质 的酶解是 有规 律可 寻的 , 每种蛋 白酶 针 对 特定 蛋 白的酶解 片断 的质量 和数 量都较 恒定 。
针 的位 置和序 列 就 可确 定 靶 序列 相 应 基 因 的序 列 或表 达及 突 变情 况 。该 技 术 可 以检 测 营养 素
对 整个 细胞 、 织甚 至整个 系统 及作用 方式 上 的 组
1 水 产 动物营 养基 因组 学的主 要研 究技术 目前 应用 于水 产 动 物 营养 基 因组学 研 究 的 方法 主要 有 D A芯 片技 术 、 白质组学 技术 、 N 蛋 标
飞速发展 的阶段, 主要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营养素在体 内代谢 、

2一
中国饲料 添加 剂
21 0 2年第 6期( 总第 10期 ) 2
1 1 D A芯片技 术 . N D A芯 片 , 称 基 因 芯 片 或 微 阵 列 ( i N 又 m. cor y ) rar s 。其技 术 原 理 是 基 于 D A 碱 基 的配 a N 对 和互 补 , D A或 R A分解 为一 系列 碱 基数 把 N N 固定交 错且重 叠 的寡核 苷酸并进 行测 序 , 然后进

营养学新进展

营养学新进展

营养学新进展营养学新进展:探索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引言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心脏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营养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营养学的新进展,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从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 营养学的发展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科学。

自19世纪末以来,营养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简单营养素研究,到现在的基因与营养相互作用的研究。

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成分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健康饮食是指满足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并保持合理的能量平衡。

各种研究表明,健康饮食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预防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健康饮食的构成可能有所不同,但以下几个要素是普遍适用的:2.1 蔬菜与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能够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2.2 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细胞所必需的。

优质蛋白质包括鱼类、豆类和坚果等。

2.3 碳水化合物: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供持久的能量,并维持血糖平衡。

全谷物、马铃薯等食材是碳水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2.4 脂肪:必需脂肪酸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优质脂肪来源包括橄榄油、鱼类和坚果。

2.5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都是良好的纤维来源。

3. 基因对营养的影响人体的基因组和营养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基因的不同组合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对某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和代谢。

近年来,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个体对特定营养物质的反应。

基于个人基因信息,个性化营养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通过分析个体基因型,我们可以提供特定的营养建议,帮助人们根据自己的基因组优化自己的饮食。

4. 营养学研究的挑战和问题然而,营养学研究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及研究前沿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及研究前沿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及研究前沿近年来,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饮食搭配和营养摄入量的平衡,以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都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基本成分,可以促进身体细胞的生长和修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必要物质,缺乏会引起各种疾病。

此外,食品中营养物质的搭配也十分重要。

我们要遵循“五谷杂粮、果蔬佐餐”的饮食原则,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吃的食品多样化,营养素就有机会互相补充和促进吸收。

例如,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E,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而肉类则富含铁质,可预防贫血。

二、研究前沿近年来,营养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新发现。

1. “营养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人们不仅关注什么样的食物对身体有益,还关注不同个体对同样的食物有着不同的反应。

基因对每个人的身体内部运行机制产生影响,因此人们开始研究“营养基因组学”的理论,即探讨某些基因对食物的吸收和代谢产生的效果。

这种研究的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选择食物,让饮食更科学、合理,符合个体需求。

2. “肠道微生物群”方面的研究肠道微生物群是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的总称,其中有益菌和有害菌各半。

肠道微生物群的健康与否跟一部分慢性病有关,例如肠癌、炎症性肠病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研究如何通过食物来维护肠道微生物群的健康,例如喝酸奶、食用益生元等。

3. “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研究一些食品,比如鱼油、大豆异黄酮等,含有对身体有益的特定成分,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各种疾病。

这些含有特定成分的食品,被人们称为功能性食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如何研发出更多种类的功能性食品,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三、总结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维护身体健康并预防各种疾病。

营养学研究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营养学研究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营养学研究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营养学作为一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学科,不断推动着我们对于营养需求和食物消费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营养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并引领着未来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营养学研究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I. 基于个体差异的营养需求研究过去,营养学主要依据人群的平均需求进行推荐研究。

然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和个人化医疗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营养需求的影响。

个体差异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这将使得未来的营养推荐更加精确和个性化。

II.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索肠道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抵抗病原微生物。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免疫系统失调、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了解和干预肠道微生物群的方法,从而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III. 营养与大脑功能的关系研究随着人们对于大脑功能的认识日益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营养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

营养不仅关系到身体的健康,也对大脑的认知能力、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等有着重要影响。

将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发掘不同营养物质对大脑功能的具体影响,并提供相关的营养干预手段。

IV. 人工智能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其应用于营养学研究。

人工智能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识别模式,从而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挖掘营养学数据中的相关信息。

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加速营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我们提供更多准确和实时的营养建议。

V. 可持续营养研究的兴起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可持续营养研究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可持续营养研究旨在找到既能满足人类营养需求,又能减少环境负担的食物消费方式。

未来的研究将探讨新的食物来源、环境友好的农业实践以及人们对于食物选择的行为变化等方面,以实现营养和环境的双赢。

总结:营养学研究正朝着个性化、微生物、大脑功能、人工智能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ajsn ie. hs a ro ue o hem i sac eh oo yo n tg n m c adi pi t n dut gd tT ipp fc ss nt an eerht n lg f ur eo is i e r c i n ta l a o . s p ci
Ke wo d :id v d a u rt n it g n mi s S ; u rg n mi s y r s n i i u l t i a d e; e o c ; NP n t e o c n io l i
维普资讯
逢 H R DT S(eig 2 0 年 2 3( :2 —14 EEI A B i ) 08 j n 月,02 19 3 )
I N 23 72 W Wci gn. S 5- 7 W . n ee n S0 9 ha c
Do I 1 .7 lPJ 1 0 .0 8 0 1 9 : 03 2 s ..0 52 0 .0 2
综 述
营 养基 因组学 的研究进 展
陈琴,王文君 ,上官新晨 , 明生 徐
江 西 农 业 大学 食 品科 学 与 工 程学 院,南 昌 3 0 4 30 5
摘要 :营养学是 一 门古 老的 学科 ,为人 们 的健 康保 护和疾 病预 防提 供 了重要 的理论指 导。随着 分子 生物 学技术 的发展 ,它 已成为 2 1世 纪生命科 学研 究最 为主 要的技术 之 一。分子 生物 学与营养 学 的结 合,产 生 了分 子 营养 学 。而基 因组学 与营养 学的结合 ,则形 成 了营养基 因组 学。 营养基 因组学 涵盖 了一个广 泛的领 域,它研 究营养
n ie s r v n o . t t e e o me t l l r o o y i wi ea k y tc n q e i t 1c n u y Co i a a d d s a e p e e t n W i ed v l p n fmo e u a i l g , t l b e e h i u e 2 e t r . mb n - i hh o c b l nh i fmo e u a i l g u r o , i — u r n i me .Wh l e c mb a o fg n me a d n t t n n t g - t n o lc lrb o o y a d n t t n b o n ti o sf r d o n i i i t o i t o i t n o e o u ri , u r e eh n i n io i n mis i d v l p d Nu rg n mis c v r d a g fa e , ih s d e e i tr ci e e e t ewe n n tin o c e eo e . t e o c o e sa wi e r e o r a wh c t i s t n e a t f cs b t e u re t s i n s u h v s n e e x r s i n a r d c t x r s i e r s o s o t u r t Ge o c e n l g a h l St ie t y a d g n se p e so , d p e it e e p e sv e p n e t en tin . n mi st h o o y C e p U d n f n sh h es c n o i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Progress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utrients on Genes
四、基因多态性与营养相互作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Progress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Nutrition on Health
1917年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ALT)隐形缺乏 半乳糖血症
1934年 苯丙氨酸羟化酶 (PKU)缺陷
1952年 葡萄糖-6-磷酸酶 (G-6-P) 缺乏 1970年 …… 木糖醇脱氢酶 (XD) 缺乏
苯丙酮尿酸症
冯奇尔克症 戊糖尿症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本质就是某些营养素代谢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代谢酶
Pregnant
I κ bα Methylation offspring
TNF-α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雌鼠
Diabetologia. 2014;57(10):2165-72.
2. 生命早期营养对成年疾病发生的影响(父系)
Early Life Nutrition on adult diseases
2007年11月成立了Society of Nutrigenetics/Nutrigenomics ,并在希腊雅典召开成立大 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
Artemis P. Simopoulos教授
营养基因组学鼎盛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三、营养素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研究进展
Progress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utrients on Genes
Obesity-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细胞脂肪堆积,脂肪组织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信号通路 (Hif-1alpha)

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获取所需养分并利用它们的过程,是农业科学和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营养学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本文将介绍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并展望其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一、新进展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营养学研究也进入了基因水平的探索。

通过研究植物中与营养相关的基因,可以深入理解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调控植物对铁的吸收和利用的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了植物对铁的利用效率。

这为解决植物营养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植物营养学研究还涉及土壤学、肥料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植物与土壤中微生物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解有机物和固定氮气等方式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因此,研究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前景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农业生产中,营养调控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机制,可以合理调整土壤中的养分供应,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荷。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作物养分吸收和运输的能力,可以培育出更具抗逆性和适应力的新品种。

这将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其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土壤修复、水体净化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适当调整土壤中不同元素的比例可以改善酸性土壤和盐碱土等问题,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研究植物对氮、磷等养分的吸收机制可以帮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改善水质环境。

此外,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

总之,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和技术手段。

营养学发展现状

营养学发展现状

营养学发展现状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需求和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作用的学科,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营养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营养学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营养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改进。

传统的营养学研究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存在一些局限性。

现在,跟踪调查、人群队列研究、营养代谢组学等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这些新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食物摄入和代谢,并揭示不同食物对健康的影响。

其次,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人们对于营养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并主动寻求营养学的知识和指导。

各种各样的健康饮食风潮如素食主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蛋白饮食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人们不仅关注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成分,还开始关注食物的质量、制作工艺和对环境的影响。

再次,营养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传统的营养学主要关注营养需求和营养物质对健康的作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但现在,植物化学物质、益生菌、预生物、抗氧化剂等也成为研究热点。

营养学还涉及到心理健康、肠道微生物群和食物与基因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最后,营养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营养学不仅在临床营养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应用于儿童营养、学校饮食指导、健康老龄化等领域。

在体育营养方面,营养学也为运动员提供了科学的饮食建议,并对提高运动表现和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营养学还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为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支持。

综上所述,营养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和对科学研究的支持,相信未来营养学会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排出体外的作用,因而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玉米油含甾醇1441mg/100g,比葵花籽油496mg/100g及大豆油436mg/100g均高,其中B2谷甾醇占60.3%,燕麦甾醇10.5%。

甾醇是降血脂用药物类固醇的原料,甾醇和其他药物复配的谷甾醇片有良好的降血脂及血清胆固醇作用。

日本已批准植物甾醇为调节因子的特定专用保健食品FOSH U的功能性添加剂。

美国FDA发布的健康公告称∶“植物甾醇phytosterol及酯、植物甾烷醇phytostanol及酯,能通过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而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每天从膳食中摄入1.3g植物甾醇或3.4g植物甾烷醇能达到明显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在美国各种植物甾醇巳被批准为公认安全食品。

芬兰F orbes Medi2T ech公司推出的一种植物甾醇叫F orbes W ood Sterol,是从木材造纸副产品塔尔油(T all Oil)中提取,纯度达95%以上,为白色粉状结晶。

据该公司介绍.每天服用122g就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我国有丰富的植物甾醇资源,应能开发更多天然安全可靠调节血脂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以上介绍的只是国际上较普遍的几个品种。

其实每个国家均有其自身的特有资源和一些特殊的功能添加剂。

我国地域广阔,北寒南热,有山有海,植物的种类丰富。

各地均有一些传统认为既是食用植物,又是防病抗病的健康食品,有待我们去研究其功能因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用植物提取物,以极大地丰富我国的功能性添加剂的品种和市场。

基因营养学的研究进展殷铭俊1,陈执中2(1.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337;2.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0032)Progress on studies of gene nutriologyYI N Ming2jun1,CHE N Zhi2zhong2(1.Biochemical Institute,State K ey Laboratory o f Bioreactor Engineer,Huadong U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Technology,Shanghai200237;2.School o f Pharmacy,Fudan Univer sity,Shanghai,200032)摘 要:从基因概念的发展、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多态性,基因突变与损伤,基因营养学的目的以及根据基因制定食谱并举应用实例综述基因营养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基因;基因突变与损伤;基因营养学 50多年前,1953年2月28日Watson和Crick发现了被称为“生命奥秘”DNA结构,4月25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DNA双螺旋结构。

DNA 结构解释了遗传物质是如何复制和传递信息的。

DNA这种优雅神秘的双螺旋结构,引发的革命震动了生物学界和医学界。

1962年Watson和Crick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1990年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在Watson和Crick发表双螺旋结构50周年早11天即2003年4月14日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Collins隆重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1]。

在这前半年,2002年10月底另一项新的科学规划———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计划(haplotypes map project,HapMap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被称为致病基因图谱[2]。

HGP的突破性进展和全面完成以及致病基因图谱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基因与疾病、基因的个体化治疗的研究,同时促进了健康新领域———基因营养学的发展。

1 基因1.1 基因概念的发展1909年丹麦学者Johson提出了基因(gene)一词。

1995年Benzer在研究快速溶菌破变型γⅡ的基因结构时,发现在一个基因内部的许多位点上可以发生突变,也可以发生交换,说明基因包括许多突变单位和许多重组单位。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许多重大技术的突破,对基因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基因概念经历着从稳定到动态的重大突破,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出现了基因新概念[3]。

1.2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指DNA分子中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是合成专一多肽或RNA的蓝本。

所以,按照最近的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是具有一定遗传学效应的编码一条多肽链或一个RNA分子所必需的所有DNA序列[4]。

1.3 基因多态性人类基因组是决定人类遗传性质、生理特性和健康的物质基础,是个体差异的遗传决定的因素。

按照已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人与人之间99%的基因相同,仅存在1%的基因差异,遗传学家认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生命的多样性———不同的种族、肤色、相貌,对各类疾病甚至食品也有不同的敏感性。

这种差异即人类基因组中基因差异的一种形式是基因遗传标记,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2 cleotide polymorphism,SN P)。

在由30亿个碱基对构成人类基因组中,平均1000个碱基对中就有一个SN P,所以人类大约有300万个SN P[5]。

SN P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动态等位基因—特异杂交(dynamic allelespecific hybridization)[6],寡核苷酸阵列(oligonucleolide array)[7]及DNA芯片(DNA chip)又称基因芯片(gene chip)[8]等。

关于SN P的研究进展,王继鸣和陈执中已作了综述[9]。

2 基因突变与损伤一个基因的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或基因变异(gene mutation)。

2.1 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就是DNA碱基组成或序列改变。

根据基因结构的改变类型,可以分为点突变、碱基的插入突变和碱基丢失突变。

点突变是DNA分子中单个碱基的改变,一种碱基被另一种碱基取代。

同类碱基之间的取代,如腺嘌呤(adenine,A)被鸟嘌呤(guanine,G)取代,胞嘧啶(cytosine,C)被胸腺嘧啶(thymine,T)取代,这种取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

不同种碱基间的取代如A被T或C取代,G被C或T取代,C被G或A取代,T被A或G取代,这类取代称颠换(tranver sion)。

碱基的插入突变是在DNA的某一位点插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碱基。

碱基丢失突变是在DNA的某一位点失去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碱基。

2.2 基因的损伤基因损伤具有比基因突变范围更广的概念。

一切使DNA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DNA变化,都称为DNA损伤,突变也是DNA损伤的一种。

除了上述的突变类型外,还包括:形成嘧啶二聚体、碱基修饰、碱基脱氨基、烷基化和脱碱基等的碱基损伤和DNA单链断裂或双链断裂[10]。

2.3 基因突变和损伤的检测在人类生活过程中,许多因素会引起基因突变或损伤,如紫外线、电离辐射、亚硝酸盐和亚硝胺、代谢产生的活性物质以及自发损伤或突变等。

而这些突变和损伤与疾病、营养、健康密切相关。

根据基因突变和损伤可以进行有关疾病的诊断和个体化药物治疗,也为营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所以基因突变和损伤的检测对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Caruans和Heller以18聚合核苷酸的DNA探针用氧化还原聚合涂层微电极系统对过氧化氢酶标化的目标DNA以检测点突变[11]。

Fojta等应用高灵敏快速的电化学方法检测DNA的小损伤,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2]。

3 基因营养学及其应用基因营养学(gene nutriology)是2000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营养学理论,是继基因药物之后源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个体化治疗的第二次浪潮。

2003年11月中旬国际基因营养学大会的召开更促进了基因营养学的发展。

3.1 基因营养学的目的基因营养学的目的不是改变用于消费的各种食品以提高它们的营养成分,而是在于食用那些食品,如何让基因更好地适应,这种理论能确定如何改变体内基因的作用和结构。

同时,如何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基因特点制定食谱补充特定的营养成分,以弥补由于基因变异造成对健康的影响。

有的还可以防止某些基因突变或改变基因的活动情况,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促进健康的目的。

3.2 根据基因制定食谱基因营养学是在人体所必需营养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基因情况来确定特定的不同营养。

2001年Dauncey等研究了营养2激素受体基因相互作用及其影响[13]。

Ye等利用含有4020个基因的DNA 芯片进行了研究以寻找营养相关的新基因,这些基因与许多细胞功能有关,包括碳的代谢和铁的摄入等[14]。

根据基因情况制定食谱以改善细胞功能,促进代谢和铁等的吸收。

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以及老年痴呆症等与基因和营养密切相关,进行营养相关基因功能研究,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阐明这些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出基因与营养的联系,就可以制定出预防这类疾病和促进健康的营养食谱[13]。

牛奶是人所共知的营养食品,但有的人喝牛奶会肚子疼或腹泻,这主要是由于乳糖的消化问题。

1L牛奶中含有4%~5g乳糖。

乳糖的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被乳糖酶(lactase)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后被吸收。

如果乳糖酶低(只有正常人的1/10)则乳糖不能被水解。

乳糖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引起腹泻。

到达结肠后,乳糖被细菌发酵成脂肪酸和肠造气体,从而产生令人不适的腹部气胀,此即所谓的乳糖不耐受性。

据报道,30%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近50%的法国成年人存在这种情况。

研究认为主要由于基因差异。

对于这些人群则应食用发酵的乳制品。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凯克医学院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格劳医学院的研究表明:一种基因的变体与动脉硬化有关。

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Medical Journal o f New England)2004年1月号上发表文章指出:体内有52脂肪氧合酶(52lipoxygenase, ALOX5)变体的人患动脉硬化的风险较高。

动脉硬化是指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积聚而致心脏病。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动脉硬化研究的参加者中有5%体内出现这种ALOX5变体。

这种基因变体会因摄入ω26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增强,但摄入含ω23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可使其受到阻碍。

因此,对携带ALOX5变体的人应少食含有ω2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肉类和植物油,多食用富含ω23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如鲑鱼。

还应适当补充含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 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 A)的深海鱼油制剂和维生素E。

Poirier等对阿尔茨海默型老年痴呆(dementia o f Alzheimer type)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2 ease,AD)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等位基因进行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